管理评审全套记录
管理评审记录全套案例资料

管理评审计划审批意见:局长: 日期:部门工作报告QR- 5.6 —02 NO2、体系运行情况:(方针、目标、要素实施的业绩,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及建议等)改进建议:(涉及到修改体系文件或本部门不能独立完成的建议)备注:部门工作报告(案例)QR- QPO J 3 NO部门:部改进建议:(涉及到修改体系文件或本部门不能独立完成的建议)a)电脑太旧,影响工作,希望换新。
b)用一个月时间,将所有内业资料统一编排号码,以规范化备注:报告人:日期:管理评审签到表QR-5.6-03 M:管理评审记录(第一页)QR-5.6- 04 血:QR- QP5.6—04 结论:审核: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续页)局长:日期:管理评审报告(案例)QR-QP5.6-05 No. 1评审时间:2001年5月6日8 : 00 —16: 00 主持人:总经理评审人员:李总经理、技术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经营副总经理、质量副总经理(管代)参加人员:质管部、设计部、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采购部、销售部、人事部、生产车间、其他相关部门。
(姓名略)No. 2批准人:xxx 编制人:XXX 日期:2001.05.07 日期:2001.05.08 9管理评审的实施9.1管理评审应当依据正式的日程安排系统地实施。
9.2评审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a)前次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b) 质量方针、中期和长期目标;(c) 质量和运作程序的适宜性,包括对体系(包括质量手册)修订的需求;(d) 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e) 前次管理评审后所实施的内部审核的结果及其后续措施;(f)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分析;(g) 认可机构监督访问和评审的报告,以及组织所采取的后续措施;(h) 来自客户或其他审批机构的审核报告及其后续措施;(i) 组织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的结果的趋势分析,以及在其他检测/校准领域参加此类活动的需求;(j) 内部质量控制检查的结果的趋势分析;(k) 当前人力和设备资源的充分性;(l) 对新工作、新员工、新设备、新方法将来的计划和评估;(m) 对新员工的培训要求和对现有员工的知识更新要求;(n) 对来自客户的投诉以及其他反馈的趋势分析;(o) 改进和建议。
管理评审记录 全套 (通过FDA、NMPA、CE 的审批)

总经理(XXX)、管理者代表(XXX)、销售部(XXX)、工程部(XXX) 生产部(XXX)、 采购部(XXX)品质部(XXX、XXX )、仓储部(XXX)、行政部(XXX)。
会议主席
XXX 会议议题
召集人
XXX 资料准备部门
a) 审核(包括内部审核、顾客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品质(法规)
b) 组织架构、管理职能是否适合与协调;
n)体系文件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外来文件的有效性;
o)风险管理方针的评审;
p)PMS 与风险管理回顾。
计划制定:
批准:
表单编号:XXX 版本:XXX
5 / 12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表
编号:XXXX
主持人
会议 主旨
XXX 地点 XX 楼会议室
确保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 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 效性。
4 / 12
i)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情况;
j)产品和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质量控制、成品放行控制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k)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情况(如人事变动、公司改制、搬迁);
l)改进的建议;
m)产品和生产质量法规符合性的评价,包括新的或修订的法规或标准要求(现有上市或预期销售的市场);
日期:12 月 29 日
日期 20191229~30 记录人
XXX
参加人 员
总经理(XXX)、管理者代表(XXX)、销售部(XXX)、 工程部(XXX) 生产部(XXX)、采购部(XXX) 品质部(XXX、XXX ) 、仓储部(XXX)、行政 部(XXX)。
签到 日期:12 月 30 日
序号
会议内容
1. 审核总结(包括内部审核、顾客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管理评审各记录范文

管理评审各记录范文管理评审是指对一些管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管理评审记录是记录该过程中各项信息和结论的文档。
下面将从管理评审的目的、内容和步骤等方面详述管理评审记录。
一、管理评审的目的管理评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或改进组织中的管理问题,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通过评审,可以发现问题所在,找出改进措施,并给出实施意见。
管理评审记录是对评审过程及结果的完整记录,有助于后续改进工作的开展。
二、管理评审记录的内容1.评审的背景和目的:记录评审发起的原因、背景和目的,明确评审的范围和依据。
2.评审的组织和人员:记录参与评审的组织部门和人员,并说明各自的职责和角色。
3.评审的方法和工具:记录评审采用的方法和工具,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以及相应的评分标准。
4.评审的步骤和过程:详细记录评审的步骤和过程,包括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讨论会议、问题解决等。
5.评审的结果和结论:总结评审的结果和结论,列出发现的问题、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并明确责任和时间表。
6.评审的风险和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评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障碍,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7.评审的反馈和沟通:记录评审结果的反馈和沟通情况,包括与相关人员的沟通内容和方式。
三、管理评审记录的步骤1.准备评审记录模板:制定评审记录的模板,包括各项内容和要求,便于评审过程的记录和整理。
2.收集和整理资料:收集与评审问题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包括统计报表、调研结果、企业文化等,进行整理和分析。
3.召开评审会议:组织评审会议,由评审小组成员参与,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记录会议过程。
4.撰写管理评审记录:根据评审会议的结果和讨论,撰写管理评审记录,包括评审过程、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5.核对和审核评审记录:由评审小组组长或相关负责人核对和审核评审记录,确保准确和完整。
6.分发和保存评审记录:将审核完成的评审记录分发给相关人员,保存在适当的档案或数据库中,以备查阅和使用。
2022年ISO14001-2023内审管理评审全套记录

2022年ISO14001-2023内审管理评审全套记录1. 引言本文档记录了2022年ISO-2023内审管理评审的全套记录。
2. 内审目的内审管理评审的目的是评估组织是否符合ISO标准的要求,发现并解决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以提高组织的环境绩效。
3. 评审范围本次评审覆盖了组织的全部环境管理体系,并针对以下方面进行了评估:- 环境政策和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环境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环境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环境绩效监测和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 内外部沟通和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培训和能力发展的情况4. 评审过程4.1 准备阶段在评审前,评审小组成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和准备工作,包括熟悉内审程序、收集评审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4.2 评审执行评审小组依据ISO标准和评审计划进行了评审执行。
评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 介绍和开场会议:评审小组向被评审方介绍评审目的、范围和流程,同时与被评审方交流和确认相关信息。
2. 文件和记录的审查:评审小组仔细审查了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记录和相关数据,以确认其符合ISO标准的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验证。
3. 现场实地考察:评审小组对相关环境管理活动和实践进行了现场实地考察,以了解其执行情况和有效性。
4. 问题和发现记录:评审小组记录了发现的问题、不符合项和改进建议,并与被评审方进行了讨论和确认。
5. 结果总结和评价:评审小组根据评审结果,总结并评价了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绩效。
4.3 结果报告评审小组根据评审结果,编写了评审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将评审的结果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4.4 跟踪和监控评审后,组织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并对评审结果进行跟踪和监控,以确保问题的解决和改进的有效性。
5. 结论本次评审得出以下结论:- 组织在大部分评审范围内符合ISO标准的要求,并取得了一定的环境绩效。
- 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建议组织加强某些方面的管理和执行。
管理评审记录(5篇可选)

管理评审记录(5篇可选)第一篇:管理评审记录管理评审记录XX/JL-015-A/0 时间及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员:评审内容评审输入评审意见结论措施第二篇:管理方案评审记录管理方案评审记录(CX22--1)评审单位/项目部名称:负责人:方案名称:编制人:序号评审内容评审不符合项记录责任部门评审人 1 是否有管理方案目标、指标的适宜性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管理方案审批程序是否完善是否对管理方案进行了定期评审评审结论评审组负责人:评审日期:第三篇:县评审情况记录2013年富顺县医疗机构评审情况记录(县卫生局评审专家组)接受评审单位: 富顺华英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医疗质量管理:(一)基础质量管理:1.医疗质量管理部门不明确。
2.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不完善,内容不具体。
3.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管理措施不具体。
4.未开展病历书写与管理培训。
5.病历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无监控。
6.未定期出版医疗统计及分析扱表、扱告。
7.病历未按ICD--10分类, 手术未按ICD--9--CM进行分类。
8.门诊无“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管理措施。
9.无急诊处理记录、急救设备达不到规定要求,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治演练。
10.病房无诊疗小组组长,无相应的规定及考核办法。
(二)、医院感染:1.法律、法规及制度职责未分类,相关制度过时,应重新修订,无院感工作标准及工作流程。
2.未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3.未定期对手卫生操作进行督查。
4.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布局流程欠合理。
5.未建立一次性医疗器具、消毒药械资质审核记录。
6.医疗废物处置人员无培训记录及体检计录。
7.治疗室:上墙资料过多、有窗帘、墙壁脏、值班室门开在治疗室、高危药品未单独存放及标示、医疗废物桶上无标识、用后血袋存放不规范。
8.留置针使用无穿刺时间。
9.护士着装不规范。
(三)、临床药事:1.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不符要求。
2.抗菌药物分级目录需调整。
3.未制定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行动方案。
供应链管理体系全套管理评审完整记录

供应链管理体系全套管理评审完整记录评审概要本文档记录了对供应链管理体系全套管理进行的评审过程和结果,旨在确保该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评审时间和地点评审时间:[填写评审时间]评审地点:[填写评审地点]评审人员评审人员名单如下:- [填写评审人员姓名]- [填写评审人员姓名]- [填写评审人员姓名]- [填写评审人员姓名]- [填写评审人员姓名]评审内容1. 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 对供应链管理体系相关文件和记录进行了详细审核,包括但不限于政策、程序、指导文件等。
- 确认文件和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规性,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2. 组织结构和职责- 审查了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确认是否清晰明确并符合管理要求。
3. 流程与程序- 检查了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各项流程和程序,确保其能够有效支持组织的运作和目标实现。
- 确认流程和程序是否能够满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能够识别和控制潜在的风险。
4. 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 检视了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绩效评估机制和持续改进措施,确认是否有效并得到有效执行。
- 确保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活动能够帮助组织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效能和质量。
评审结果经过评审,对于供应链管理体系全套管理的评估结果如下:- 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完整、准确,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 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清晰明确,并符合管理要求。
- 流程和程序能够有效支持组织的运作和目标实现,能够满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能够识别和控制潜在的风险。
- 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措施有效,并能够帮助组织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效能和质量。
结论根据评审结果,供应链管理体系全套管理符合相关要求,并具备有效性和合规性。
建议在维护和改进过程中持续加强措施,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和不断提升。
附件- 无。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记录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记录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记录⒈评审目的本次评审旨在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管理评估,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⒉评审背景该评审是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相关法规进行的,旨在确保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持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⒊评审时间与地点评审时间:[评审时间]评审地点:[评审地点]⒋评审对象评审对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流程及相应的记录。
⒌评审参与人员评审委员会成员:- [评审委员会成员姓名1]- [评审委员会成员姓名2]- [评审委员会成员姓名3]-⒍评审内容⑴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评审⒍⑴质量手册- 对质量手册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评审。
⒍⑵流程文件- 对所有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流程文件进行评审,确保其与相关要求的一致性。
⒍⑶相关程序文件- 对各项质量管理程序文件进行评审,确保其覆盖了所有相关要求,并能够有效地指导实施。
⒍⑷相关记录文件- 对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记录文件进行评审,确保其完整、准确、可追溯。
⑵质量管理体系流程评审⒍⑴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划与目标- 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否明确,并与组织的整体策略和目标相一致。
⒍⑵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 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包括流程的有效性、资源的配置和运行情况。
⒍⑶质量管理体系的检查与评估- 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检查与评估情况,包括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
⒍⑷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措施和持续改进的效果。
⒎评审结果⑴发现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列出在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并指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和责任人。
⑵其他评审结果- 列出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其他评审结果和建议。
附件:- [附件1:质量手册]- [附件2:流程文件]- [附件3:相关程序文件] - [附件4:相关记录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 [法律名词1]:[注释1] - [法律名词2]:[注释2] - [法律名词3]:[注释3] -。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全套记录范本

GB/T 23001-201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全套记录范本
文档清单
一、内部审核:
1.内审计划
2.内审检查表(含完整记录)
3.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4.内审报告
5.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二、管理评审:
1.管理评审计划
2.管理评审报告
3.管理评审会议签到表
XXXX年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编制:XXXX 审核:XXXX 批准:XXXX
管理评审计划
编制:XXX 审核:XXXX 批准:XXX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 第4章
编制:XXX 审核:XXX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 第5章
编制:XXX 审核:XXX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 第6章
编制:XXX 审核:XXX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 第7章
编制:XXX 审核:XXX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 第8章
编制:XXX 审核:XXX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 第9章
编制:XXX 审核:XXX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 第10章
编制:XXX 审核:XXX
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
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
会议签到表
XXXXXX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会议签到表
XXXX年内部审核报告
编制:XXXX 审核:XXXX 批准:XXXX
管理评审报告
编制:XXXX审核:批准:。
管理评审记录范文

管理评审记录范文日期:20XX年XX月XX日地点:公司会议室主持人:XXX记录人:XXX评审内容:本次管理评审主要围绕公司的运营管理、绩效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总结过去一段时间的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1.运营管理方面a.评估过去一段时间的运营情况,分析运营目标是否实现。
b.检查生产设备的维护状况和生产线的效率,是否存在瓶颈或冗余。
c.检讨原材料采购的流程,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合同和采购数量的管理等。
d.审查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是否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的追踪机制。
2.绩效管理方面a.评议各部门和个人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b.评估绩效考核制度的公平性和科学性,是否能够激励员工发挥潜力。
c.检讨绩效奖励机制,是否与员工的实际贡献相匹配。
3.财务管理方面a.审核财务报表,分析收入和支出的情况,查找费用过高或收入不足的原因。
b.检查预算执行情况,比较实际支出和预算支出是否相符。
c.评估资金流动情况,查看是否存在资金闲置或紧缺的问题。
会议结果及讨论:1.运营管理方面a.经过综合评估,发现部分运营目标未能实现,主要原因是生产设备老化和生产线的瓶颈。
b.决定购置新的生产设备,并调整生产线布局,提高生产效率。
c.设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和价格竞争力。
d.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产品质量问题的追踪和处理能力。
2.绩效管理方面a.发现部分部门和个人的绩效目标未能实现,原因主要是目标设定不明确和反馈机制不及时。
b.修订绩效目标,确保目标具有可量化性和可衡量性。
c.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引入360度评估和多元指标评估机制。
d.调整绩效奖励机制,加强和员工实际贡献的挂钩。
3.财务管理方面a.花费过高和收入不足的问题主要源于部分项目的费用控制不力和市场需求变化。
b.加强项目费用监控,制定详细的预算和费用控制方案。
c.提高市场调研和业务开拓的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和管理评审审核报告

4.2011年3月业务部组织对客户满意度再进行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总分为85.1, 没有达成品质目标要求, 并得两个客户反映交期问题, 业务部已提出纠正措施。
编 制
××
审 核
批 准
LM-2-010-02C
×××××电动车有限公司
会议记录
日 期
2011.03.09
地 点
二楼会议室
主持人
××
记录/整理
××
出席人员: 参加评审人员: 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内审员、部门负责人、员工代表。
会议内容:
本次管理评审的目的在于:分析与验证品质管理体系运行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由此加强对品质管理体系运行的监督和控制, 并不断改进以促进体系的良性运行, 使之日趋完善。
销售部能够按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及时开展顾客回访工作, 了解顾客对公司产品的建议。对顾客反馈的信息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确保产品质量持续提高。
4、新产品开发情况:
开发部组织产品开发, 原有产品生产中的技术革新, 大力开发新产品。
开发部组织产品开发,原有产品生产中的技术革新,大力开发新产品。
6.4.2.进料检验合格率: 97.7%、99.02%
工序抽检合格98.4.98.6.99.7
出货抽检合格率100、99.3.99.3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的变更;
6.5.目前导入的品质管理体系是有效的, 适合于目前的运行。为提高内部管理, 公司计划在今年内导入管理系统软件, 届时, 可能会引起品质管理体系的变更。
管理评审记录范本

管理评审记录范本
1. 评审时间:2022年9月15日
1.1 评审主题:新产品上线计划
1.1.1 评审目的
本次评审旨在评估新产品上线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确定下一步的实施方向。
1.1.2 参与人员
•项目负责人:张三
•技术负责人:李四
•市场部负责人:王五
•财务部负责人:赵六
•审核员:田七
1.2 评审内容
1.2.1 上线计划概述
张三详细介绍了新产品上线计划的背景、目标、内容以及预期效果。
1.2.2 技术可行性评估
李四对新产品的技术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技术上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
决方案。
1.2.3 市场推广策略
王五提出了市场推广策略,包括定位、竞争分析以及推广渠道的选择。
1.2.4 财务预算和收益预测
赵六汇报了新产品上线所需的财务预算和收入预测,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1.3 评审结论
1.3.1 通过评审
经过充分讨论,评审小组一致认为新产品上线计划是可行的,各方面准备充分,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实施。
1.3.2 接受建议
评审小组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优化市场推广策略、加强技术支持等方面,项
目组将认真考虑并实施。
1.4 下一步行动计划
•项目组将根据评审结果,完善新产品上线计划,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各部门负责人将按照预定的时间节点,落实各自的工作内容,并定期进行汇报和评估。
2. 评审记录编制人:田七
以上为本次评审记录,各位参与人员如有补充或意见,请于三日内提出。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记录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记录评审目的:本次评审的目的是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确认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并提出改进建议。
评审时间:2024年5月1日-5月3日评审主持人:质量管理部经理主要参与人员:质量管理部经理、各部门主管、内部审计员评审日程:第一天:1.介绍评审目的和流程(10分钟)2.梳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程序以及相关记录(1小时)3.评估文件和程序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2小时)4.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30分钟)第二天:1.检查各部门的质量目标和绩效指标(1小时)2.评估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2小时)3.分析绩效指标的趋势和偏离情况(2小时)4.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30分钟)第三天:1.检查内部和外部质量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2小时)2.评估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2小时)3.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30分钟)4.总结评审结果和制定改进计划(1小时)评审内容和结果:1.文件和程序的评估:评估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程序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
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程序未能及时更新、关键控制点未明确定义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更新文件的建议,并强调了各部门的责任。
2.质量目标和绩效指标的评估:检查了各部门的质量目标和相关绩效指标。
结果显示,大部分目标已经达到或超过预期值,但仍存在一些未达到的情况。
提出了改进目标设定的建议,并鼓励各部门加强绩效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实施。
3.内部和外部质量审计的评估:分析了内部和外部质量审计的结果和整改情况。
发现了一些非一致项和待整改事项,但绝大部分已经得到了及时的处理和解决。
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频率和效果评估的建议,并对外部审计机构提出了感谢和表扬。
改进计划:1.更新文件和程序:制定了具体的更新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文件和程序的及时更新和实施。
2.改进目标设定:各部门将重新制定质量目标,并将其明确与部门绩效指标相结合,以促进持续改进和业绩提升。
管理评审记录范文

管理评审记录范文日期:xxxx年xx月xx日参与人员:-XXX(部门领导)-XXX(项目负责人)-XXX(技术专家)-XXX(市场专员)-XXX(质量控制人员)评审议题:项目X的管理情况评审会议内容:1.项目概述:项目X的目标是开发一款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智能设备的连接,实现家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项目启动于xxxx年xx月,预计于xxxx年xx月完成,并正常运作。
项目负责人给出了项目的整体进展情况和目前的管理措施。
2.项目管理:a.项目计划:项目负责人分享了项目计划,并说明了目前的进展与挑战。
与会人员针对计划中的关键节点和时间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并提出了建议和调整意见。
经过讨论,对项目计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b.风险管理:探讨了项目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并针对风险评估表中的关键风险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市场专员就市场营销风险提出了建议,技术专家提出了技术风险的解决方案。
最终,确定了解决方案和责任人,并将其纳入项目风险管理计划中。
c.人员管理:项目负责人分享了团队成员的情况,并强调了当前人员的稳定性。
与会人员就团队的组织结构、技能培训和绩效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项目负责人表示会及时解决团队管理方面的问题。
3.质量管理:a.质量目标:探讨了项目的质量目标,并就如何确保项目交付的质量进行了讨论。
质量控制人员提出了质量控制手段和测试方案,并与技术专家共同研究产品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最终达成一致,质量控制手段将纳入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中。
b.配套文件:检查并评估了项目的配套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质量控制人员根据文件内容,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了沟通和解决。
4.经济管理:a.预算情况:项目负责人分享了项目的经费预算和实际支出情况。
大家对项目的经济管理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主要是关于成本控制和预算调整等方面。
与会人员对预算调整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b.成本效益分析:市场专员就项目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将其汇报给与会人员。
管理评审记录完整版

管理评审计划会议记录管理评审报告改进计划管代/总经办报告公司领导及各部室:根据公司管理评审计划的安排,现就以下工作进行汇报:一、质量方针、目标实现情况针对公司质量方针,2012年4月底份组织了对公司质量目标分解,制定了2012年度方针、目标实施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质量管理策划活动的项目要求与责任;并对各部门实施质量方针,目标的情况展开了一次综合检查,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公司全年制定的各类质量控制目标等均达到了阶段性的计划要求,质量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制定符合并适宜公司发展的需要,且执行有效。
二、质量体系运行情况2012年4月起公司组织对质量手册等进行了制定和完善,并细化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及权限和部门的质量职责与质量功能,全体员工均能正确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并经过系列培训后均能清楚本职岗位责任及权限,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明显得到提高。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标准的深化运行,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与宣传推广,质量管理策划项目确定、人员职责的明确,员工管理标准的培训等,公司已从合同评审、文件资料的控制、设施和工作环境的控制、采购、供方评价、生产和服务、产品及过程监控、顾客满意度等方面持续有效地建立起体系,经过第二次内审,公司现行质量体系符合并有效,质量方针、目标实施满足要求。
现行质量体系是适宜的,充分的,并执行有效。
三、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结果按年度审核计划的安排,公司于6月30日进行了一次自建立体系以来的第四次内审工作,明确了内审员,内审组长及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质量体系内审展开有效。
从内审的结果来看:1、现行质量体系运行符合标准的要求,并运行有效。
2、内审过程中共发现3项不符合,分别涉及生产部6.3条款、销售部8.2.1条款,总经办4.2.4条款。
从3项不符合的性质来看均属轻微或一般不合格,各项不符合均已得到有效整改并验证有效四、纠正、预防与持续改进计划的控制情况自建立体系以来各部门均加强了对不符合、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均切实有效地采取了措施,展开了原因分析,并均有效地实施并验证有效,从6月份的统计情况看,除内审开出的3项不符合采取纠正和预防外,还针对部分内部问题采系列详细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根据本次管理评审的结果来看,已针对员工意识等项目实施了改进计划,通过采取、纠正、预防及改进计划,各部门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已持续有效地得到改进和提高。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会议主题:管理评审会议时间:具体时间会议地点:具体地点与会人员:1、高层管理人员:列出人员姓名2、部门经理:列出人员姓名3、质量管理人员:列出人员姓名会议议程:1、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评审2、内部审核结果报告3、顾客反馈和满意度调查结果4、过程绩效和产品符合性5、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6、资源需求和改进建议会议内容: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评审质量方针“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不断追求卓越”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
大家认为,这一方针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有效地指导了公司的运营,并且与公司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关于质量目标,销售部门报告称,本年度的销售目标已完成X%,但在新客户开发方面还有待加强。
生产部门表示,产品一次合格率达到了具体合格率%,超过了年初设定的目标,但在生产效率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研发部门称,新产品研发项目按计划推进,但在某些技术难题的攻克上遇到了一些挑战。
经过讨论,与会人员认为质量目标总体上是适宜的,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部分调整和细化。
例如,销售部门应制定更具体的新客户开发计划和目标,生产部门应设定明确的生产效率提升指标,研发部门应针对技术难题制定专项解决方案和时间表。
内部审核结果报告内部审核小组负责人详细汇报了本次内部审核的情况。
审核共发现X个不符合项,主要集中在文件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和设备维护等方面。
文件管理方面,存在部分文件更新不及时、文件发放记录不完整的问题。
生产过程控制方面,个别工序的操作规范执行不到位,导致产品质量出现波动。
设备维护方面,部分设备的维护计划未严格执行,设备故障时有发生。
针对这些不符合项,相关责任部门已经制定了整改措施,并承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审核小组将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顾客反馈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市场部门汇报了顾客反馈和满意度调查的结果。
从收集到的反馈来看,顾客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总体上比较满意,但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如产品包装的改进、交货期的缩短和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等。
管理评审记录完整版

管理评审记录完整版管理评审是指对公司或组织的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由一组评审人员进行,他们通过审查文件、访谈员工以及观察工作环境等方式来了解组织的管理情况,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改进建议。
以下是一份管理评审记录的完整版,详细描述了评审过程和结果。
一、评审背景由于公司近期发展迅猛,管理体系逐渐复杂起来,为了确保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适应性,我们决定进行一次全面的管理评审。
该评审旨在发现当前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促进公司更好地发展。
二、评审目标1.评估当前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2.评估各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并提出完善建议;3.评估公司内部沟通和协作的效率,并提出改进意见;4.评估公司的绩效管理和培训体系,并提出相关改进方案。
三、评审过程1.评审组成员介绍评审小组由五名核心成员组成,包括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的代表,以及外部专家。
每个成员负责不同的评审任务和领域,并互相合作,确保评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2.评审准备评审小组成员在评审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学习和了解公司的管理手册、相关文件和流程图,以及对员工进行访谈和观察。
3.评审执行评审小组成员根据事先制定的评审计划和目标,对各个管理层级和部门的管理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评估。
他们进行了个别面谈、小组讨论和文件审查等,以获得尽可能全面的了解。
4.数据收集和分析评审小组成员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他们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和对比,并将其与公司的目标和战略进行对照,以获得相对客观的结果。
5.结果通报评审小组成员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相关职能部门介绍了评审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他们详细阐述了该问题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四、评审结果和改进建议1.管理岗位职责不明确,导致职责重叠,建议进一步细化每个管理岗位的职责,明确工作边界,并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内容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内容会议记录时间:XX年XX月XX日地点:XX会议室与会人员:1. A先生,部门经理2. B女士,项目经理3. C先生,部门主管4. D先生,部门职员会议议程:1. 项目进展情况2. 问题讨论3. 决策事项4. 下一步行动计划会议记录:1. 项目进展情况B女士向与会人员汇报了项目目前的进展情况。
她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时间安排、工作进度和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
整体来看,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处于预期的进度状态。
2. 问题讨论与会人员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a. 人员调配:项目中某一环节出现了人员紧缺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整人员的工作安排。
b. 需求变更:项目发起方提出了一些变更需求,需要评估变更对项目进度和成本的影响。
c. 供应商延迟交货:某一关键设备供应商延迟交货,对项目进度产生了较大影响,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决策事项针对上述问题,经过讨论与会人员做出了以下决策:a. 人员调配:将部门职员D先生从其他项目中调配到本项目,以缓解人员紧缺的问题。
b. 需求变更:将变更需求提交给项目管理委员会进行评估,确定是否接受变更,并对项目计划进行相应调整。
c. 供应商延迟交货:联系供应商并要求尽快补偿,同时与其他供应商协商替代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项目进度的影响。
4. 下一步行动计划根据上述决策,确定了以下下一步行动计划:a. 人员调配:部门经理将与D先生协商具体调动事宜,确定调动时间和工作内容。
b. 需求变更:项目经理将提交变更需求报告给项目管理委员会,并协助进行评估工作。
c. 供应商延迟交货:项目经理将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并与团队成员共同研究替代方案,及时应对延迟交货问题。
会议记录由C先生完成,将在会后发送给与会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确认。
内审及管理评审记录范例

内审及管理评审记录范例日期:2024年1月1日地点:公司会议室主持人:XXX记录人:XXX会议目的:对公司内部管理进行评审,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1.参会人员及机构参会人员:-CEO:XXX-CFO:XXX-CTO:XXX-HR经理:XXX-财务经理:XXX-技术经理:XXX-销售经理:XXX-生产经理:XXX2.评审内容根据公司管理体系内审计划,本次评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招聘流程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研发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3.评审过程3.1招聘流程及人力资源管理-HR经理向与会者展示了公司的招聘流程,并说明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各部门经理就人才招聘的效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善建议,如优化招聘渠道、加强面试流程等。
3.2财务管理-财务经理详细介绍了公司的财务管理情况,包括资金流入流出、预算执行情况等。
-CFO认为目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预算执行不到位和费用控制不严,建议加强对预算的监控和费用的管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3.3技术研发管理-技术经理向与会者汇报了最近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了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CTO认为目前技术研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需求沟通不畅和项目进度管理不到位,建议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对项目进度的监控。
3.4销售管理-销售经理介绍了公司的销售情况和市场竞争状况,并提出了销售过程中的挑战。
-CEO认为目前的销售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销售策略不够明确和销售团队的培养与管理不到位,建议制定更明确的销售策略,并加强对销售团队的培训和管理。
3.5生产管理-生产经理向与会者介绍了公司的生产情况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CEO指出目前的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计划不合理和生产效率低下,建议优化生产计划和提高生产效率,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4.问题和改进措施记录4.1招聘流程及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招聘渠道单一,面试流程不够严谨。
-改进措施:拓宽招聘渠道,引入多元化的人才;优化面试流程,加强面试官培训。
医疗器械管理评审记录全套

医疗器械管理评审记录全套[引言]本次医疗器械管理评审记录总结了我公司所申请的医疗器械通过FDA、NMPA和CE审批的完整过程。
本次评审记录旨在记录这一历程,反映出我公司在产品研发、品质管理等方面的努力与成果,以备日后备案与参考。
[概览]1.申请机构:XXX公司2.申请产品:XXX医疗器械(简称XXX)3.申请途径:FDA、NMPA、CE[评审记录]1.申请前准备在申请之前,我公司对研发的XXX医疗器械进行了全面的技术与性能评估。
技术评估包括对器械的设计、制造、原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分析。
性能评估则通过临床试验收集数据和医疗机构专家的评价等进行了量化与定性分析。
2.FDA审批过程2.1申请提交我公司在申请时按照FDA的要求,提交了详细的技术文件,包括器械的设计图纸、性能测试结果、临床试验报告等。
2.2评审过程FDA对我公司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全面评审,包括技术评估、安全性评估、性能评估等。
评审过程中,我公司积极配合FDA的要求,提供了补充资料,并参与了一些问题的解答与讨论。
经过多轮审查与磋商,我们成功通过了FDA审批。
3.NMPA审批过程3.1申请提交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我公司在提交NMPA的申请时根据NMPA的要求进行了相应修改,包括器械的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
提交的材料中还包括性能测试数据、临床试验报告等。
3.2评审过程NMPA对我公司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内容与技术的审核,包括临床试验安排与执行情况、性能测试与数据分析等方面。
与FDA审批类似,我公司积极响应NMPA的要求,提供了相关的补充资料,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与讨论。
最终我们成功通过了NMPA的审批。
4.CE审批过程4.1申请准备为了满足欧盟市场的需求,我公司在申请CE标准认证时对器械的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并按照CE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测试与数据收集。
4.2评审过程CE审批过程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我公司通过权威第三方进行评估与认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年管理评审文件目录1.关于召开实验室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通知2.管理评审实施计划3.管理评审通知单4.管理评审签到表5.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报告6.质量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就一年来管理和监督情况的报告7.近期内部审核报告8.监督评审报告9.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报告10.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评价11.抱怨处理情况总结12.质量控制报告13.对资源配置和员工培训等其他相关因素的评审报告14.关于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质量方针、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15.管理评审报告16.会议记录编号:关于召开实验室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会议的通知根据实验室体系运行的需要,为了验证实验室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现,经研究决定,拟于xx年7月15日进行实验室管理体系xx年管理评审。
现将本次管理评审计划予以通告,望各相关部门按要求提前做好准备。
单位名称:最高管理者:管理评审实施计划编号:序号:编制:日期:批准:日期:管理评审通知单编号:-01 序号:编制:日期:批准:日期:管理评审会议签到表编号:-02 序号:编号:-03 NO.0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程序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价报告*年*月*日至*日,国家实验室认可委评审组对我室进行了第三次定期监督审核。
*年*月*日至*日我室按照*年度内审计划进行了内审。
这次内审是化验室依据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17025:xx)对管理体系进行的内审,是对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标准的所有要素的一次全面审核。
监督评审及不定期评审采用抽样审核的方式,对我室的管理体系和检测质量进行了监督审核。
这次内审共开具三项不符合报告,均属于实施性不符合,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整改。
通过内审和监督评审,充分验证了化验室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持续的运行;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符合实验室的实际,能够坚持贯彻质量方针,很好的完成质量目标,达到稳步提高的效果。
实验室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可操作性较强,符合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求,适合于中心化验室的体系运行。
**化验室*年*月*日编号:-03 NO.02质量管理和监督人员对近期管理和监督情况的评价报告实验室管理层和监督人员严格按照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17025:xx)和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从人、机、料、法、环、抽样等各方面维护和监督实验室体系的运行。
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制定和严格实施人员培训计划,对新员工和老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整体水平;监督和检查期间核查的落实情况,以考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对主要试剂的购进必须进行空白实验,验证试剂的合格性;不定期的监督和询问检测人员的岗位操作情况,检查检测人员对检测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采用管理样插入、每月抽样考核、方法间比对和实验室比对的方式,对实验室的质量进行控制;坚持每周安全巡检制度,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和检测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划分专门的工作区域,切实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客观公正的报出检测结果,更好的服务于客户。
通过采取以上管理和监督措施,这一年来,化验室高质量的完成了所接收的检测任务,没有出现较大的工作失误,有力的支持了厂部的生产。
表明实验室采取的管理和监督措施效果较好,可操作性强,能够维护和维持实验室管理体系不断的持续改进。
**化验室*年*月*日编号:-03 NO.03最近的监督评审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价*年*月*日至*日,中心化验室按年度计划实施了内部审核。
此次内审共计发现3项不符合项,三项不符合项已于*月*日前在综合办公室的实施和内审员的监督下完成,完成了纠正措施计划。
*年*月*日至*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评审组对我室进行了监督评审。
在监督评审中,评审专家开具了五项不合格项。
按照评审组的要求,按期完成了不合格项的整改。
通过对内审和监督评审所产生的不合格项进行分析,并未对检测结果带来影响,主要原因是对于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17025:xx)认可准则的部分内容理解不到位,检测标准执行力度不够,制定的制度不完善造成。
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编写文件,调整检测场所,完成了整改工作,并且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有效的消除了一些潜在的隐患,完善了实验室体系运行程序,**化验室*年*月*日编号:-03 NO.04抱怨处理情况总结*年*月至*年*月,**化验室共接受口头和书面抱怨85次、185样次,其中包含*183样次,*2样次。
在此期间,共接收*5000份、*5份、*1800份、*6000多份、*500份,共计13305份样品,检测样品达13万多样次,客户满意率达到了97.45%以上,完成了既定的质量目标。
**化验室*年*月*日编号:-03 NO.05**化验室质量控制报告1.实验室比对2.化验室方法间比对3.管理样插入质量控制4.个人月合格率考核编号:-03 NO.06**化验室资源配置和员工培训及其他因素评价报告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xx年9月1日颁布了新的认可准则,要求进行新旧标准的转换,以及实验室体系人员的变动,需要进行内审员的培训,以满足实验室内部审核和体系文件转换的需要。
在整个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实验室一直重视资源和员工培训等相关因素的配置,力争做到各相关因素合理配置,并相应地加强这些因素地监督检查。
从样品储存间、各元素操作间,到天平间、滴定间等,均制定了相应管理规定,指派专人管理或填写相应的质量记录,通过对管理体系运行期间这些相关因素的管理,它们可以满足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
在人员培训方面,实验室年初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并以检测部为单位按计划有序实施,并得到了人力资源部的大力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厂生产的新形势,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要求,实验室已向厂部申请购进相应的新设备,一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已投入使用),一台直读光谱仪。
并决定对原有金锭分析室进行改造,改善通风系统;完成了一楼天平室改造,增强了防震功能,减少其对检测的影响,更好的完成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充分的服务与客户。
**化验室*年*月*日编号:-03 NO.07**化验室管理体系运行质量方针、目标实施情况报告*年*月*日至*日,中心化验室进行了*年度的内部审核。
*年*月*日至*日,接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评审组对我室的监督评审。
这次内审是对化验室通过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委现场评审取得资格以来的第4次内审,是对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标准的所有要素的一次全面审核。
监督评审采用抽样审核的方式,对我室的管理体系和检测质量进行了监督审核。
通过内审和监督评审,充分验证了化验室管理体系能够正常持续的运行;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可操作性较强,职责分工明确,检测工作能够流畅的进行,适合于中心化验室的体系运行。
化验室全体员工对标准有较深刻的理解,管理层和全体员工们能够坚决贯彻质量方针,遵守员工行为准则,不断的提高检测质量和服务质量,努力完成质量目标。
但在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已经派专人进行管理仪器设备的维护;在试样管理方面,由于季节、环境和资源配备的因素,目前矿粉样品的长期保存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在与相关部门沟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相关部门不完全了解实验室管理体系的一些要求、程序和规定,从而产生了一些误解和抱怨,在以后的工作中双方应随时沟通,保证体系良好的运行。
化验室能够认真执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规定,坚持客观公正原则,报出科学有效的检测数据,按时完成了接收到的检测任务,并且不断的完善检测方法,贯彻了公正、科学、及时、准确、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
*年*月至*年*月的6个月中,检测差错率低于质量目标所制定的5‰,检测质量、服务质量也得以稳步提高,客户满意度达到了97.45%。
***化验室*年*月*日编号:-04 NO.0120 年管理评审报告1.根据《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报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程序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报告》、《管理和监督人员就一年来的监督报告》的汇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适合中心化验室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制定切合实际、完成情况良好。
xx年中心化验室根据GB/T15481的要求,在硬件配置、体系管理,技术革新、质量控制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观和完善。
质量目标中检测差错率、顾客满意度等统计数据的完成情况表明,化验室能够对客户负责,内部管理完善,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客观、公正、准确,符合标准的要求。
化验室全体职工,从决策层到检测人员均为各项目标的完成和质量方针的贯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化验室管理体系得以良好的运行。
2.根据《管理体系审核报告》、《监督评审报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价》的汇报情况。
可以得出,在内部审核和监督评审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整改不合格项,解决了所产生的不符合,预防了类似问题的发生。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明显。
3.根据《实验室比对总结》、《质量控制报告》的汇报,证明中心化验室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方法适用、有效,检测能力满足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
4.根据《抱怨处理情况总结》,化验室能够遵守和履行质量承诺,认真接受和处理客户的抱怨。
在这一个审核期间,共接受了和处理书面抱怨85次,185样次,与接收的样品数相比较,客户满意度达到了99.98%,很好的完成了制定的质量目标要求。
同时,我们也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如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文件的管理,资源的配置,人员的培训,方法的完善,新项目的开展,检测结果的报出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努力,加强实验室内部的管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能力,使各相关部门与实验室一起,不断的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
继续领会和严格执行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17025:xx)的各要素的要求,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按照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要求,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实验室管理体系能够良好的运行。
最高管理者:**化验室*年*月*日xx年管理评审会议议程1.最高管理者宣布会议开始宣布管理评审的目的、依据、内容2.化验室主任评价 xx年内审报告和监督评审报告3.化验室主任评价中心化验室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质量方针、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4.最高管理者评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程序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5.技术主管评价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6.技术主管评价中心化验室质量控制评审7.综合办评价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评审8.综合办评价抱怨处理情况总结9.化验室主任评价对资源配置和员工培训等其他相关因素的评审10.主管领导讲话11.最高管理者做评审总结,宣布管理评审的结论12.会议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