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感恩教育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与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情感恩教育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与整合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德,尤其对父母的孝心和赡养观念变得淡漠。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所接受的道德熏陶不容乐观,很多家长重智轻德,一味的为孩子付出,而孩子们对长辈们所给予的爱和同伴、老师给予的帮助却熟视无睹,觉得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由于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情感道德熏陶,长大后形成狭隘、偏激、冷漠的性情,最终导致情感缺失,只懂得享受爱,未曾想到过要付出爱来回报。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思想、文化、生活的结晶,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是一潜在的巨大教育资源。由此,我们认为实现亲情感恩教育与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整合,对孩子实施亲情感恩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二、项目研究的目的

针对学生亲情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以民族传统节日为主线与载体, 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以亲情感恩教育为突破口,整理适合学生的亲情感恩教育内容,探索在小学开展亲情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引导家长,让老师、家长和社会都来关注孩子的情感教育,发展学生对“恩惠来源”的认知能力和对“施恩者”的回报意向,使孩子学会认识尊重,并知道现在的生活是通过他人的付出而换来的。使孩子在与老师、家长和同伴的互动中,明白获得爱与付出爱同样重要,学会关心、体验他人,懂得感谢生活和父母,感谢一切对他们有帮助的人,从而完善人的精神生命。

三、项目研究的过程

(一)挖掘节日德育资源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项目研究,由学校党支部牵头,依托德工处、少先队,成立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节日德育年度工作要点、节日德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与节日德育课程开发计划,指导节日德育工作的有序运行。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班主任和少先队干部、班干部大会,将学校利用传统节日,挖掘德育资源的意义、设想与构思与大家交流讨论,从而集思广益,征求意见,共同确定专项研究项目。

1、节日内容的选择坚持“从学生中来”。在研究的起始阶段,我们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探究哪些节日,我们把问题交给少先队、班委会,利用他们到学生中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各班级汇总上报,最后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立全校统一探究的内容。由于是学生自主确立的节日,他们喜欢这些节日,熟悉这些节日,更容易发现其中蕴藏的教育信息资源。

2、研究开发传统节日校本课程。为了给学生深入探究提供保障,我们坚持传统节日的研究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步,最大限度地整合课程资源,发动学生收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名篇、佳作、诗词、歌赋,分低、中、高年级三个系列整理汇编中国传统节日校本课程,节日来临,组织学生吟诵,让他们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荡涤心灵,充实灵魂。

3、让学生在节日活动中识恩知恩。亲情感恩教育实质是一种知恩图报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恩”,并将“恩”施于需要之人,这是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对学生实施亲情感恩教育的真正目的。为此,我们注重利用传统节日引导孩子识恩知恩,如利用敬老爱老的“重阳节”,让学生夸一夸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发现家人的辛劳,了解家人的伟大和他们给予自己的无私的养育之恩,更认识到他们无形的付出让自己衣食无忧。

4、让学生在节日活动中学会报恩。当学生产生识恩、知恩意识之后,如何通过帮助他人,替他人分担,进而学会报恩需要行动的引领。为此,在传统佳节之际,我们布置“亲情作业”,如引导一、二年级的学生送父母一句温馨的话、主动给父母捶捶背、搓搓手(握握手);引导三、四年级的学生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或送一声问候,为家里做些小家务,比如扫地、叠被、洗碗、洗小件衣物;引导五、六年级的孩子与父母谈心、为父母做饭。我们还让学生平时关心家庭贫困、学习落伍的同学等等。通过这些最容易做到的点滴小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长辈,孝敬父母,进而学会乐于施恩助人,乐于奉献社会,关注社区与社会的弱势群体,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在四川地震中,我们发动学生向灾区捐款,让学生关注社会温暖的一面,意识到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援助。让学生通过参与奉献他人、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从单向接受爱,到学着体会爱,学会初步表达爱,萌发从关心亲人到关心他人的意识。

(二)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1、全方位地放手给学生。活动形式的丰富多样,来源于学生多彩的想象和独到的创造,同时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锻炼,其综合素质将得到明显提高。围绕传统节日如何开展活动,这是一个广阔的生活舞台,正是锻炼学生,激发创新能力的好机会,为此,我们让学生唱主角,在活动形式的确立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一个重大节日来临,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便得到充分发挥。如“仲秋节”到了,我们开展庆祝仲秋节活动方案的征集活动,各班的活动思路便纷纷呈现了出来:布置一下教室,举办一个联欢会,让学生展示一下说唱才华;晚上做一道自己拿手的菜肴,与家人共进晚餐,陪父母到院子里赏月,体验家庭的温馨和睦;每人自制一个贺卡,写上最美好的祝愿,给自己的亲人和老师、同学;组织一次征文比赛或诗文诵读比赛,办一个与节日有关的书画展,也让学生展示一下演讲、诵读和写画的能力。……根据大家的建议,德工处、少先队研究确定每一个节日的活动指导意见,由各班创造性地组织落实。于是,节日来临时,学生才艺展室里,便摆满了贴有学生作品的各种版面;教室也变成了缤纷的舞台,被学生们装扮地是那样的美丽;歌声、笑声、掌声时时飞出教室,回荡在校园中。

(三)大力营造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

“热情”是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是人的主动性、意志力、创造力的源泉。为了让传统节日达到预期的育人目的,我们努力寻找亲情感恩教育的切入点,大力营造浓郁的活动氛围,全面激发学生生命的热情与激情。学校首先制作节日版面,向学生展示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风俗和与之相关的诗词画作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凸显民族文化主题,其次是组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国旗下的讲话、社团活动等,并由此辐射到班级黑板报,学生手抄报、电子报,使学生在办报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那些版面精美、内容丰富充实的版面张贴在校园四周围墙上和教学楼走廊的班级文化园地中,使其对学生产生较为持久的感染力和激发力,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还让学生动手营造节日氛围。“端午节”让学生探究“端午”渊源,做一个“端午香囊”,包一串“端午香粽”,演一回“端午传说”;“清明节”追寻英雄足迹,献一朵鲜花,讲英雄故事,网上祭奠先烈英魂;在先人墓前植树种花,倡导文明过节,绿色祭祖;“重阳节”发动学生给父母写一封家书、对父母说一句感恩的话、向父母表一个决心、给父母做一张贺卡、送父母自制的一个礼物,给父母泡一杯茶、动手做一道菜;“仲秋节”让学生给家人背一首赏月诗、团圆诗,将活动由学校向学生家庭延伸,通过老师、家长和同伴的互动,努力营造和谐的节日活动气氛。我们发动学生通过多渠道寻找有关节庆的画报、图片、图书、碟片等,在每个教室图书角开辟了一块“节日画廊”专栏,供学生随手翻看,使学生在欣赏故事、图片时受到感染,用环境创设来感染熏陶孩子。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

为了让孩子积极参与节日活动,节日期间,家校双方适时鼓励学生多关注父母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或者需要什么;利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通过故事、演讲甚至表演等形式,让孩子思考和体会传统节日蕴含的德育内涵;通过节日活动的生活环节让孩子自己体验做事的辛劳而反思大人的含辛茹苦,从而培养孩子知恩报恩的意识;通过体锻和游戏、角色活动,让孩子从他人的视角联想到自身,渐而识恩、知恩、报恩。我们还抓住同伴的态度和行为是他们最容易、最直接的模仿对象这个特点,开辟了感恩墙,定期评选“小孝星”,树立同伴中的感恩明星。孩子们为了能登上“孝星榜”,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帮助别人、关心同伴的好事。虽然他们仅为做好事而做好事,但孩子们渐渐地从同伴感激的语言、老师欣赏的眼神、家长由衷的赞叹中,开始得到了成功、快乐的积极体验,这种体验的积累则是感恩教育的关键所在。在同伴们的相互模仿和竞争中,孩子们从外在动力的驱使下逐渐转变成内心主动自愿的行为。

(五)强化项目研究的过程管理

多元视角看学生德育与传统节日文化的整合,确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挖掘蕴涵其中的亲情感恩教育元素,建立全员参与的立体化德育工作机制。一是通过家长学校这个平台,调动广大家长的积极性,整合家长力量资源,协助参与学校组织的一系列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亲子共成长活动,让家长都来关注孩子的感恩教育,使孩子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懂得珍惜、学会感激和关爱。二是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多方聘请校外辅导员,在社区、社会建立学生成长德育导师团队;建立烈士陵园等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从事道德实践提供场所。三是注重项目研究的评价管理,对在全校推开的每个节日的探究情况,我们依据量化考核细则,每学期一次对所有的班级和级部给予总体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