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作者:张嗣兴

来源:《投资与理财》2010年第03期

张嗣兴

本刊特约专栏作家,原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华北电力大学客座教授。

美国商务部于2009年11月5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涉案金额达32亿美元,涉及钢铁企业90余家,是迄今外国对中国实施“双反”的最大案值案件。美国商务部同年12月底接续传出将对中国出口美国价值9100万美元的钢格板再征反倾销税,

因此,中国的钢格板多数将面临145%的反倾销税。

从1995年开始,中国就成为遭遇反倾销的主要受害国。这种境遇和中国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有很大关系。事实上,关于市场经济地位工作组6年前就已经成立,但这一直是一个“扯皮工作组”。因为中国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美欧等国就可以任意选定一个它们认为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以替代国的成本数据来计算所谓的正常价值,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如20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来计算中国彩电的生产成本。当时,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中国的产品自然被计算成倾销。相反,反倾销案发起国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市场经济”国家,那么在反倾销调查时,就根据该产品在生产国的实际成本和价格来计算其正常价格。欧美一方面所选择的替代国

生产成本往往高出中国很多,另一方面选定什么国家为替代国的做法缺乏透明度。中国企业没

法知道到底什么价格算倾销,常常莫名其妙的被戴上倾销的帽子,蒙受不公平待遇。即使被认定为市场经济国家,也并不能解决贸易保护主义,日本被定为市场经济国家,遭遇的反倾销也很多。但是,解决市场经济地位是包围圈的突破口,能大大减轻中国在贸易方面的压力。美国和欧盟不愿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出于对国际竞争力的考量。他们担心中国崛起,所以遏制中国发展便成为他们的共同战略。

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在西方国家的眼中是另一番景象,“待遇”非但不是像对中国的遏制,而完全是一种“宠爱”。西方国家之所以如此,一是印度的政治制度符合西方的价值观。尽管印度的民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在西方国家看来,印度的民主在发展中国家算是比较成功的,它们希望把印度打造成西方民主在发展中国家的“样板”。美国著名期刊《外交政策》2009年11月24日载文称:美国非常愿意支持印度获得成功,以向所有迷恋中国政治体制的国家证明,民主

体制是实现人类最基本愿望的最坚实基础。二是印度的地缘政治是西方国家所倚重的。印度坐落在南亚次大陆,三面环海,犹如插入印度洋的一把利剑。这使印度成为印度洋最强有力的控制者。而印度洋既是贯通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海上桥梁,又是连接大西洋、太平洋的

交通要冲。在公认的“锁住世界的5把钥匙”中,印度洋就抓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和好望角3把。西方国家要保障印度洋运输通道的安全,就离不开印度的支持与配合。三是印度同时又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印度的人口将近11亿,是一个庞大的消费人群,其中中产阶级约有3亿,这使得西方国家能够向印度输出更多的商品。不仅如此,印度还是一个重要的军火市场。仅在2004年至2008年间,印度进口的价值总额就达82亿美元,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武器购买者。2009年,印度又宣布,准备在未来5年内投入300亿美元用于购买武器,为西方国家大赚一笔提供了契机。四是印度是西方国家制约中国的“理想国家”。西方国家惟恐中国崛起过程中或崛起后会破坏既有国际格局,进而影响它们的利益。在它们眼里,印度与中国存在着边界纠纷,在地缘利益方面存在着竞争,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是牵制中国的“理想国家”。美国智库“外交政策研究所”2009年2月发文称,美国在亚洲的安全政策,首当其冲就是利用印度制衡中国。印度事实上也是憋足了劲和中国在方方面面角力。据中国驻印度经商参处参赞彭刚对CBN记者介绍,自1995年以来,印度一直是对华发起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印度对华贸易救济调查在频率、数量及范围上,均已超过美欧。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上半年,印度对中国贸易救济调查29起,占同期我国被贸易救济调查总数的41.43%,且从传统的化工、钢铁、原料药行业向整个产业链和高科技产品蔓延。

西方国家确实担心,中国的国企会对他们国家的民间企业构成强烈的竞争。为此,美欧希望遏制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特别是削弱政府主导的竞争力,例如,当年强烈要求中国国有银行改制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而从意识形态方面讲,欧美希望中国改变颜色,在走欧美市场经济模式的基础上发展民主。然而,事实证明,经济自由并不一定必然带来民主政治,而金融危机后,世界脱美迹象严重,表现为脱美元、美国市场和美国模式。美国一方面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拉拢中国以维护自身地位,另一方面也担心中国改革开放路线的倒退。同时,金融危机也模糊了“美国模式”,美国在企业国有化,特别是银行业国有化方面迈出了很大一步。美国在2009年的第一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已主动提出,将很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由于美国失业率高企、国内劳工团体频频施加压力,可以预见美国政府会采取拖延战术,马上承认的可能性并不大。这样做,既可以为美国采取进一步的贸易保护主义留有余地,也可以在下一阶段与中国谈判中保留筹码。2004年欧盟曾试图解决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被美国阻止了。所以“美国不解决,西方主流社会就解决不了。”事实上,美国手中的这个砝码的分量已经变得越来越轻了。因为根据WTO的规定,到了2016年1月1日,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将自动得到承认。

虽然一旦中国被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可以缓解贸易方面的压力,但是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的地位只是欧美贸易保护主义举措的一部分,出于对本国产业和经济利益的考虑,它们还会有其它手段不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所以,解决问题还要在外部的市场方面和内部的企业方面再下功夫。外部市场方面,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的地区贸易协定于2010年1月1日生效,从而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在价值总额方面与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相匹敌,贸易总额可以达到4.5万亿美元,而在人口方面(19亿人)则超过这两者。从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的6个核心成员间90%的商品将实现零关税,这6个国家包括印尼、菲律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文莱。与其它4个成员—老挝、柬埔寨、缅甸和越南将于2015年实现90%商品零关税的目标。东盟目前拥有人口5.8亿,其综合实力超过印度,这为中国东盟的自由贸易奠定了合作的良好基础。即使对于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国家,中国企业依然是顽强的推进。以印度为例,据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