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空气 学案(第二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第二课时 (2)教案

课前作业
查阅资料,空气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教 学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 备课
(修改人:)
环
节一
[复习提问]
1、空气的成分
2、课本P29讨论题
[归纳小结]
2、氮气不溶于水
3、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过渡]空气中除了氮气还有其他成分,他们各有用途
环
节
二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潜水、医疗、炼钢、气焊、化工生产、宇宙 航
2、氮气
用途:化工原料(硝酸、化肥)、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入灯泡、食品防腐)、医疗、麻醉、超导材料
3、稀有气体
无色、无味、性质不活泼
1、保护气(焊接金属、充 灯泡)
2、各种用途的电光源
3、激光技术
4、制造低温环境 (氦)
5、医疗麻醉(氙)
课中作业
节三Biblioteka 三、保护空气1、空气污染的原因:
有害气体 、烟尘
2、空气污染的危害:关注环境、分析讨论
三、保护空气
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
教学反思: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编写人:李冰马旦杨上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课程标准
标注课程标准页码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知道空气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2、通过分析实验,归纳总结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
教学重点
空气各成分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空气 的作用
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观察图 示,结合生活讨论回答
损坏人体健康、影响作 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3、保护空气讨论、分析 、回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1《空气》第二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1《空气》第二课时导学案
是
A.因为红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达标测试:】
1.为了建设卫生文明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2.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1空气第二课时

《2.1空气》(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刘老师在引领学生观看空气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问题1、2、3、4。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明确了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同时通过交流明确了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实验步骤及测定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学生成功分组实验奠定了基础。
在等待实验装置冷却,完成读数之前,刘老师设计了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含量的演示实验。
二、学情分析这个环节的处理,既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明确了科学探究方法的多样性,真理的唯一性。
读数结束,交流实验结果,针对有些小组实验数据误差过大,老师提出了问题5,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实验操作,寻找造成实验偏差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改进实验操作,梳理实验步骤,达到构建课堂知识的目的,顺利突破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这一难点。
三、设计思路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探究空气的成分和用途,向学生渗透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思想;通过定量分析法、转化法等学习方法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介绍和科学思想的渗透符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方法。
【科学思维】1.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
【科学探究与实践】尝试探究空气中气体的组成,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空气组成的探讨培养抽象思维及推理能力。
五、教学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六、教学难点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原理及分析课本中装置可能产生的测定误差的原因。
九、教学反思(一)进一步优化问题的设计,让问题更清晰,更简练,更有价值,更利于引领学生的思维。
(二)加大实验探究的力度,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
比如,本节课的分组实验环节,虽然学生分工明确,但只参与了实验的部分环节,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有待改进。
(三)在教学设计上,应做到更细致,更优化。
比如,学习稀有气体时,如果只告诉学生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学生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能结合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相信会有不错的学习效果。
2.1空气(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空气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重点:空气的用途、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难点:用所学的关于空气保护的知识指导日常生活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教材课题1,了解空气的用途及保护环境的意义,然后规范完成预习案。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3.完成时间15分钟一知识准备1.空气的组成?2.空气为什么是一种自然资源?3.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二教材助读1.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于哪些领域?2.标准状况指的是温度为和压强为的情况。
3.阅读课本P31回答空气中的污染物有哪些?三预习自测1.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下列活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 C.汽车行驶排放的尾气B.工厂烟囱排放的烟尘 D.焚烧麦秆产生的烟3.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C.氧气二氧化碳氮气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4.氮气的下列用途中,主要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A.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B.灯泡中充氮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C.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D.医疗上用液氮作冷冻麻醉剂我的疑惑:探究案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空气中含量越低,其作用就越小,是吗?2.与空区有关的全球性三大环境问题是什么?3.空气质量日报包括哪些内容?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哪些?二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1、什么可以造成空气污染?有何危害?如何防治?⑴空气的污染源:①(可吸入颗粒物)②主要有、、、等。
(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废气的排放。
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学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学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成分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2.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理解)3.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明确保护空气的必要性(掌握)我能自学阅读教材: 完成下列各题1.法国话化学家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主要是由和组成的结论,其中约占1/5。
2.空气的组成按计算,为78﹪,氧气为,稀有气体为,二氧化碳为,其它气体和杂质为。
3. 纯净物由组成。
混合物由组成,混合物中各种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4.你知道下列有什么用途吗?请各举一例。
(1).氧气:,;(2).氮气:,;(3).稀有气体:,。
5.联系实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举出2个造成空气污染的例子:(1)。
(2)。
我能参与一、情景:当桌上有一个空烧杯时,小强同学说:“烧杯中什么都没有”;而小亮同学却说:“烧杯中有物质”。
你认为哪位同学说得对,理由是什么?;能用实验证明吗?二、同步学习(一)实验探究:空气的主要成份?1、【提出问题】:空气是一种物质吗?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2、【猜想与假设】3、【实验设计方案】提供以下药品及仪器:红磷、水、集气瓶、燃烧匙、烧杯、导管、弹簧夹、双孔塞、酒精灯、火柴等。
4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师生备注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5、【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①、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②、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③、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6、【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评价与反思】此实验如失败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2.1空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c.结合生活实例,讲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d.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空气、防止空气污染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面向的是初中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类等,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但在对空气的深入了解方面,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有限。此外,他们对实验操作的技能和观察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仍有待加强。
7.家校互动:与家长一起讨论家庭生活中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共同提高环保意识。
作业要求:
1.同学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完成后,要进行自查、互查,确保答案正确、书写规范;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同学们要关注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足,及时改正;
4.作业完成情况将作为评价同学们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请同学们务必认真对待。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因此,结合本章节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空气的奥秘。同时,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1空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对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关注度和责任感。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应融入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审视空气污染问题,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通过以上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价值观。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习题:
1.判断题:关于空气组成、性质及污染的判断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选择题:设计一些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选择题,帮助学生巩固实验操作技能。
3.计算题:结合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让学生计算某种气体的含量,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4.论述题:要求学生论述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个人在环保方面的责任。
2.实践探究题:
-结合课堂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家中可进行的空气成分检测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让学生在家中查找并记录一周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导致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
3.思考讨论题:
-针对本节课学习的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与家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空气污染的认识和看法,并撰写一篇交流心得。
-教师运用多媒体资源,形象直观地展示空气的组成、性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空气污染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提高课堂氛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第2课时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重要物理性质和用途(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认识保持空气洁净的重要性(3)知道如何保护空气和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用途的学习,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2)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认识,知道空气污染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保护空气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学习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人与空气的关系,懂得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学习重点]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空气污染的危害和保护空气的措施[学习难点]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与性质的关系[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练习提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问题引导:1、空气由哪些物质组成?答: .2、什么是混合物?答: .混合物中各成份间(填有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1、氧气曾叫做“养气”,它的主要用途是:○1;○2。
2、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于它的化学性质,因此常用作。
3、稀有气体都是、的气体,化学性质,曾把它们叫做,主要用途○1;○2;○3。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和造成了空气的污染,保护空气的措施有○1;○2。
(三)合作探究、点拨升华探究点一:氮气的性质[小组讨论]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讨论:1、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填“能”或“不能”)支持燃烧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填“继续”或“不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填“难”或“易”)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填“能”或“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如:。
由上述推出氮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1《空气》(第二课时)

(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氡等气体的总称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 氦制造低温环境、氙用于医疗麻醉
解读:
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特别是氮气、 氧气及稀有气体的含量几乎不变,这主要是自然 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 空气中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水蒸气、悬浮 杂质(灰尘)以及一些不定气体。 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 要的,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 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课堂练习
1.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C ] A.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2.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有 CO SO2 NO2 。 温室效应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有 酸雨 、 、 臭氧空洞 。
3.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 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 会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 A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 C.污水处理后排放 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曾经叫“养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 沸点低,密度比空气略小 (不活泼)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性质稳定)
用途:
超导试验车 冷冻剂
制氮肥 化工原料
食品充气包装
保护气
3、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1、燃料燃烧排放的烟气
CO2
SO2
CO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空气(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1 空气课型:新授课设计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第 2 课时累计 9 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28页至31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目标解读(2分钟)1、认识空气是一种资源,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以及作用2、知道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应对措施。
学习重点:知道空气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习难点: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知道保护空气的重要性二、夯实基础(15分钟)1、氧气占空气体积的多少?它有何性质?有何用途?2、氮气占空气体积的多少?它有何性质?有何用途?3、稀有气体是混合物吗?它有何用途?想一想:物质的用途由什么决定?4、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被污染的空气有什么危害?5、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哪些?三、能力提升(15分钟)1、找一找生活中你发现关于空气资源的利用有哪些?2、根据你积累的知识,讲讲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
本课基本属于阅读课,请对照有关题目完成夯实基础部分内容。
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你的课外知识。
展示你渊博的知识储备和良好口才!四、总结梳理(3分钟)1、为什么说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2、保护空气你能做些什么?五、过关检测(10分钟)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2、我市是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3、今年春天,不同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形成臭氧洞。
臭氧(O3)属于A、氧气B、空气污染物C、混合物D、稀有气体4、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2.1 空气 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2.1 空气第二课时课题1 空气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2: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学习重点: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情景导入:【知识回顾】:1.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各为多少?2.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空气、澄清的石灰水、铜绿、二氧化碳、硫磺、氧化铜、稀有气体3.在“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的实验中,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什么?【猜谜】:1.让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吧。
“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
”谜底是 2.说说你的意见,“空气”宝贵在哪里呢?自主学习: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用4分钟阅读课本P28-30页找出有关问题。
1:氧气有什么用途:2:氮气性质与用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用途:3:稀有气体性质与用途?(1)稀有气体包括哪几种?(2)稀有气体的性质:(3)稀有气体的用途:合作学习:二:保护空气:用2分钟阅读书P30页,了解有关知识讨论交流:1.空气的成分本身具有固定的组成,是不是说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2、对于空气污染,你的认识是:(1)空气的污染物:(2)空气的污染造成的三大环境问题:(3)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用2分钟课本P30页【讨论】、P31“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探究学习:1、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2、我国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3、空气质量分级标准:讨论交流: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现在市场上有许空气清新剂出售。
请问真的能清洁空气吗?为什么?达标体验:1:近年来,我省许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音③产生粉尘④污染水源⑤污染土壤⑥易发生火灾。
空气第二课时导学案

汽车尾气排放
吸烟
燃烧含硫煤
焚烧树枝、树叶
冶炼厂排放废气
装修材料释放气体
炒菜、做饭
焚烧废旧塑料
天然气燃烧
食物腐烂
2、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空气污染?造成了哪些危害?
3、你认为当地空气污染最重要的原因是。
4、小组统计空气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展示在小黑板上。
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知道,氮气的用途有:
(1)作为重要的;(2)用作;(3)提供环境。
(三)稀有气体(约6分钟)
1、观看视频:《稀有气体的用途》。
2、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习题:
(1)稀有气体没有,没有,化学性质。
(2)稀有气体的用途:制作多种用途的;氦可用于制造。
(3)氧气性质比较活泼,可用于冶炼金属;氮气性质比较稳定,常用来作保护气,这说明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
5、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可以做到:使用;积极、、等;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出门多步行、骑车,少乘坐私家车。
结:(约4分钟)
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它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应采取措施尽力去保护它。本课堂从生活实际出发探究了空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措施等问题,这些问题日益成为我们化学学科的热点考题,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关注环境问题从我做起。
A、②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在庆典活动中,人们用氦气充灌气球,利用了氦气的哪些性质()
①密度比空气小;②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性质很稳定,在空气中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③氦气是一种无色气体;④氦气不能供给呼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5、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介绍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如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和杂质的含量。
2.通过实验和现象,讲解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如氧气的助燃性、二氧化碳的灭火作用等。
3.分析空气中其他成分的存在,如悬浮颗粒物、臭氧等,并介绍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以及空气中其他成分的存在。通过第一课时,学生已经了解了空气的组成和各成分的性质。在本次教学中,我旨在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以及空气中其他成分的存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生活,培养他们关爱环境、保护空气资源的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对环境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2.引导学生围绕讨论任务,展开小组内部的交流和探讨。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记忆。
3.组织小组竞赛,如实验操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在实验过程中是否遵循操作规范,如何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如小组成员间的实验操作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主备教师:执教教师:使用时间:
课题
2-1空气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学生掌握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3、学生学会保护空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找到空气的性质和用途。
2、学生和教师相互合作一起归纳总结出气体的性质以及气体的用途。
3、氧气装在黑色的钢瓶中
4、稀有气体
教师:引导孩子们阅读课本29-30页,回答下列问题
(1)稀有气体有分类、性质、用途有哪些?
学生:阅读课本,相互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归纳老师的结论并板书
板书:1、稀有气体分类:氦、氖、氩、氪、氙、氡
2、稀有气体的性质:标准状况下都是无色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2、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总结出空气中各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孩子归纳问题、分析的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合作,挖掘孩子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4、学生通过对化学式的书写,让孩子体会自然科学的严谨。
5、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3、用途: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氦可以制造低温环境。
5、有害气体
教师:引导孩子们阅读课本30页,回答下列问题
(1)有害气体分类和危害有那些?
学生:阅读课本,相互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归纳老师的结论并板书
板书:1、有害气体分类:CO,NO,NO2,SO2、粉尘
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编写人:李冰马旦杨上课时间:年月日课题空气课时安排共( 2 )课时课程标准标注课程标准页码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分析空气的组成。
2、通过分析空气的成分,能区分一些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准备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有关器材课前作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二次备课(修改人:)环节一[引入]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你知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课中作业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说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环节二[提问]如果实验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小于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1/5,为什么?[归纳]1、装置不严密2、红磷量少,不能充分耗尽瓶内的氧气3、空气没有冷却[讲解]空气的成分课中作业[阅读]知道拉瓦锡研究空气的实验及结论认识仪器讨论操作原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口答1、瓶内放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的白烟,同时降温。
2、燃烧匙中放较多红磷是为了使瓶内氧气充分消耗掉3、红磷燃烧,黄色火焰,大量白烟4、熄灭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大约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1/5环节三[讲解]空气的成分物质的分类:混合物:多种物质纯净物:一种物质[小结]1、空气的组成2、物质的分类课中作业:记录:氮气78%氧气 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总结:课后作业设计:举例说出生活中的纯净物和混合物(修改人:)板书设计:课题1 空气一、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他气体和杂质78% 21% 0.03% 0.94% 0.03%二、物质的分类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小结: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依据是组成物质的种类。
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设计:2.1空气(第2课时)

课题1 空气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知识目标】1.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1.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2.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学习。
【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分析]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
1.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在装入零食的食品袋中充入氮气吗?[分析]氮气之所以能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性质不活泼。
灯泡中充氮以延长使用寿命,焊接金属用氮作保护气,都是利用了氮气不活泼这一性质。
氮气还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保护气、提供低温环境。
2.氮气的用途(1)重要的化工原料(2)保护气(3)提供低温环境[过渡]从氮气可作保护气这一事实知,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你能从下面的讨论中获得氮气的性质吗?[讨论](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结论](1)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该现象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如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但不能在氮气中燃烧)。
空气第二课时学案

课题1 空气(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完成表格1、填下表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标况下的密度熔点沸点是否溶于水氮气 1.251g·L-1-209.9℃-195.8℃2、、稀有气体包括:、、、、等,因此它们是(填物质类别)。
它们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曾把它们叫做。
3、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工业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和,空气污染物主要有、、和____ 。
二、精讲要点1、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性质用途比较性质用途氧气 O2能供给呼吸医疗急救,载人航天助燃性炼钢、气焊、化工生产氮气 N2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性。
保护气,食品防腐等稀有气体无色无味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性,也叫稳定性或惰性作保护气(利用其稳定性),作电光源(利用其通电发出有色光)明确化学思维结构决定性质决定用途2、2,温室效应三大环境问题CO2含量增加引起氟利昂等引起3,臭氧空洞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引起1.酸雨防治酸雨措施:防治温室效应措施:1、进行燃煤脱硫,2,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3,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三、课堂评价练习:1、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2、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填物质类别)。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
3、稀有气体过去曾被人们称做“惰性气体”。
是因为 ( )A 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少B 稀有气体用途广泛肥C 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D 稀有气体非常宝贵 4、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B 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一种有毒气体C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可能来自工厂排放的气体D 任何情况下空气的成分都是固定不变的 5、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 ) A .O 2 B .N 2 C .C02 D .空气6、人们对空气污染程度的关注不断加强,我市也是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空气(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阅读】课本P28~30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可以用来、、、。
2.氮气的物理性质:氮气是色味的体,溶于水。
化学性质,支持燃烧。
氮气可以用来:、、。
3.稀有气体:颜色,气味,性质,曾被称为。
可以用来:、、、、。
【阅读】课本P30~32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什么可以造成空气污染?有何危害?如何防治?
⑴空气的污染源:
①(可吸入颗粒物)
②主要有、、、等。
(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废气的排放。
三大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
)
⑵空气污染的危害
①;
②等。
⑶保护空气的措施
①改善燃料结构,尽量充分燃烧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②化石燃料进行脱硫脱氮处理,工厂废气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③开发新能源(绿色能源、清洁能源)。
④植树造林,提高环境自我净化能力。
2.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周报
空气质量日报内容包括:、、等。
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暂定:、、、和。
【课堂学习探究】
1.市场上销售的充气包装的食品,它使用的是什么气体呢?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
(1)经访问有关人员,了解到这样包装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或食品腐烂变质,且从经济性、环保等因素考虑,工厂作用的包装气体是空气或空气的成分之一。
请你以此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包装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并说明你猜想的依据。
一二三
我对气体的猜想是
我猜想的依据
实验方法与操作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3)从获得气体的难易和经济性考虑若只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最好使用的气体是。
2.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 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3.下列活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动植物的呼吸B.工厂烟囱排放的烟尘C.汽车行驶排放的尾气D.焚烧麦秆产生的烟
4.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
C.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
5.氮气的下列用途中,主要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A.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B.灯泡中充氮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C.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D.医疗上用液氮作冷冻麻醉剂
6.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A.N2B.O2C.CO2D.空气
7.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成功完成了太空漫步。
为解决航天员的呼吸问题,舱外航天服应能提供的物质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
8.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硫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9.下列各项中,成因果关系的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③一氧化碳排入大气中
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代烃排入大气中
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
c.破坏臭氧层
d.使人中毒
A.①—d
B.②—a
C.③—c
D.④—b
10.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可依据的性质是()
A.颜色
B.气味
C.状态
D.能否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链接中考】
1.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2.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的是()
A.酸雨B.沙尘暴C.白色污染D.温室效应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5.2015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6.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O2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空气中的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