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核磁共振氢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二、核磁共振的产生
在静磁场中,具有磁矩的原子核存在着不同 能级。此时,如运用某一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来照
射样品,并使电磁波满足下式,原子核即可进行
能级的跃迁,这就是核磁共振。
g:磁旋比,是原子核的重要属性。
7
§3.2 化学位移
1950年W. G. Proctor和当时旅美学者虞福春 研究硝酸铵的14N的核磁共振时,发现硝酸铵的
自旋-自旋偶合。
Cl Cl H H Cl H
41
n+1规律:
化学等价:化学环境完全相同的核。
(1)快速旋转化学等价:若两个以上质子在
单键快速旋转时,位置可以互换,则为化学等价。
H H H
H
H OH
42
(2)对称性化学等价:分子中存在对称性 (点、线、面),通过某种对称操作后,分子中
可以互换位置的质子称为化学等价。
3.48 H H O 1.21
38
2.35 H H 1.31
N
1.98 H H H
N
O
O H H 2.17 H
H 2.55 H H
O H 2.05 H H O
4.12 1.26
H H
2.36 H
2.53 H H N 1.03
H
2.93 H 1.80 H
39
O
9.87 2.96 H H H O H N H H H 8.02 H 2.88
共振谱线为两条。显然,这两条谱线分别对应硝
酸铵中的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即核磁共振信号 可反映同一种原子核的不同化学环境。
8
1、电子屏蔽效应
9
感生磁场对外加磁场的屏蔽作用称为电子 屏蔽效应。感生磁场的大小与外磁场的强度有关,
用s .B0表示,s称为屏蔽常数。
s的大小与核外电子云的密度有关。核外电子 云密度越大,s就越大,s .B0也就越大。在B0中产
H H H
H H O H H
H H H
43
n+1规律: (1)化学等价的n个氢,使与其偶合的核发生裂 分,所得峰的数目为n+1个。
44
对于简单的谱图,一般来说: (1)自旋-自旋偶合谱线数遵循“n+1”规律;
(2)每相邻两条谱线间距离都是相等的;
(3)谱线强度的相对比为(a+b)n展开式的系数。
23
24
(4)共轭效应 苯环上的氢被推电子基团(如CH3O),由于
p-p共轭,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大,d值向
高场位移;拉电子基团(如C=O,NO2)取代,由 于p-p共轭,使苯环电子云密度降低,d值向低场 移动。
25
26
(5)相邻基团电偶极和范德华力的影响
a、当分子内有强极性基团时,它在分子内 产生电场,这将影响分子内其余部分的电子云
化学与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一、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原子核的磁矩 核磁共振的研究对象为具有磁矩的原子核。 原子核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其自旋运动将产生
磁矩,但并非所有同位素的原子核都有自旋运
动,只有存在自旋运动的原子核才具有磁矩。
4
原子核的自旋运动与自旋量子数I有关。
I = 0的原子核没有自旋运动。I ≠ 0的原子核
Baidu Nhomakorabea
(酮式与烯醇式)、环翻转(环己烷的翻转)等,这些
动力学现象都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可能出现完全 不同的1H NMR。
30
H H
a
a
H H
e
e
31
(7)氢键 无论分子内还是分子间氢键的形成都 使氢受到去屏蔽作用。 由于氢键对化学位移的影响较大,羟基、 胺基等基团的d值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
变化,其数值与样品的浓度、温度有关。
第三讲 核磁共振氢谱 1H NMR) (
10/4/2013 11:44:37 AM
1
2
§3.1 核磁共振概论
1945年以F. Bloch和E. M. Purcell为首的两个
小组几乎同时发现了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现象,他们因此共同获得了
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32
33
(7) 氘代溶剂的干扰峰
氘代试剂
CDCl3 7.26 1.56
CD3CN CD3OD 1.94 2.13 3.31 4.87 D2O 4.79
d (ppm)
残留水 氘代试剂
CD3COCD3 2.05 2.84
CD3SOCD3 2.50 3.33
d (ppm)
残留水
34
二、各类质子的化学位移值(P80)
6.69 H H H
5.23 H H
H 5.28 H
5.74
H 1.25 H
3.72 O H 2.35 H H 1.31 H
O H 2.05 O
4.12
H
3.48 O H
H H 1.21
H H 1.26 N 2.53 H N H H 1.03
40
§3.4 自旋-自旋偶合与裂分
一、自旋-自旋偶合机理 自旋核与自旋核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
密度,从而影响其它核的屏蔽常数。 b、当所研究的氢核和邻近的原子间距小于
范德华半径之和时,氢核外电子被排斥,共振 移向低场。
27
28
(6)浓度、温度、溶剂对d值的影响 a、浓度:活泼氢(OH、NH、SH),由于 分子间氢键的存在,浓度增大,缔合程度增大, d值增大。
29
b、溶剂:由于溶剂效应,各个样品在不同 溶剂中所测得的d值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表达核磁 数据时,必须标明所用溶剂。 c、温度:温度不同可能引起化合物分子 结构的变化。如活泼氢、受阻旋转、互变异构
17
1、诱导效应(取代基电负性) 由于电负性,取代基电负性越强,与取代基 连结于同一碳原子上的氢的共振峰越移向低场,
反之亦然。
18
2、相连碳原子的s-p杂化(hybridization) 与氢相连的碳原子s成分增加,键电子更 靠近碳原子,因而对相连氢原子有去屏蔽作用,
即共振位置移向低场。
单从这一点考虑的话,化学位移顺序: sp3 < sp2 < sp
二、计算各组峰的质子最简比
三、判断相互偶合的峰
四、识别特征基团的吸收峰 五、根据各个特征峰,确定所得片段的连接顺序 六、对推出的结构式进行指认
62
核磁氢谱练习及讲解
课本P121
63
53
关于自旋-自旋偶合及偶合常数
(1)偶合体系中化学位移值的读取;
d
B标准-B样品 6 x 10 B标准 x 106
样品-标准 d 标准
(2)偶合常数的读取;
(3)数根图的熟练运用。
54
§3.5 简化1H NMR的谱的实验方法
重水交换法:与氧、氮、硫等相连的氢是 活泼氢,在溶液中它们可以进行不断的交换。如 果样品分子中含有这些基团,在作完谱图后滴加 几滴重水,振荡,然后重新作图,此时活泼氢已
物质为基准,一般以基准物的峰为核磁图的原点。 不同官能团的原子核谱峰位置相对于原点的距离, 反映了它们所处的化学环境,称为化学位移。
d
样品-标准 6 x 10 ppm 标准
14
核磁共振氢谱图示:
15
标准样品:四甲基硅烷(tetramethyl silane, TMS) 是最常用作测量化学位移的基准。 (1)TMS只有一个峰; (2)TMS不管是氢谱还是碳谱,都有强的 屏蔽作用,所以不管氢谱还是碳谱,一般化合 物的峰大都出现在TMS的左边,为正值。 (3)TMS的沸点仅为27 oC,很易于从除去, 便于样品回收。
sa表示相邻基团磁各向异性 (anisotropic)的影响。
对所有同位素,sd、sp的作用大于sa和ss。
11
核磁共振谱中的抗磁性:它是由于原子核外
电子环流的作用使物质具有的磁特性。当所产生
的磁性作用在与外加磁场相反的方向时产生屏蔽,
则称为抗磁性。 如物质中存在不配对电子时,则出现顺磁性,
而且可超过任何的抗磁性。屏蔽与去屏蔽取决于
(4)TMS与样品之间不会发生分子缔合。 一般,在氢谱或碳谱中都规定dTMS = 0。
16
§3.3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一、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基本原则:若结构上的变化或介质的影响 使氢核外电子云密度降低,将使谱峰的位置移 向低场(谱图的左方),这称作去屏蔽(deshielding)
作用;反之,屏蔽作用则使峰的位置移向高场。
19
3、相邻键的磁各向异性
(1)叁键:
20
(2)双键:
21
(3)环状共轭体系的环电流效应
苯环:环电流产生的磁力线方向在苯环上、
下方与外磁场磁力线方向相反,但在苯环侧面 (苯环的氢正处于苯环侧面),二者的方向是相同 的。即环电流增强了外磁场,氢核被去屏蔽, 共振谱峰位置移向低场。
22
不仅是苯,所有具有4n+2个离域p电子的 环状共轭体系都有强烈的环电流效应。
才有自旋运动。
5
原子核可按I的数值分为三类: 1)中子数、质子数都为偶数,则I = 0, 如12C,16O, 32S等等。 2)中子数与质子数其一为偶数,另一为 奇数,则I为半整数,如: I = 1/2:1H、13C、15N、19F、31P等等; I = 3/2:7Li、9Be、11B、23Na、35Cl、37Cl等等。 3)中子数、质子数都为奇数,则I为整数, 如2H、6Li、14N等I = 1;58Co,I = 2。
被氘取代,相应的谱峰消失,由此可以完全确定
它们的存在。 交换速度:OH>NH>SH (巯基在一般条件下不显示快交换反应)
55
56
57
58
59
§3.6 核磁共振氢谱解析及应用
一、区分溶剂峰、杂质峰、水峰及活泼氢 1、常用氘代试剂及其水峰:
氘代试剂 CDCl3 7.26 1.56 CD3CN CD3OD 1.94 2.13 3.31 4.87 CD3COCD3 2.05 2.84 CD3SOCD3 2.50 3.33 D2O 4.79
45
单峰:single (s); 二重峰:double (d) 三重峰:triple (t); 四重峰:quarter (q); 五重峰之后。。。。。。
46
(2)化学等价的氢,若分别与n个和m个化学
不等价的氢发生偶合,且J值不等,则被裂分为
(n+1)(m+1)条峰。 J:偶合常数
47
向心规则(P87)
d (ppm)
残留水
60
2、杂质峰 判断是否杂质峰往往要根据积分面积、 样品来源、处理途径等具体分析,1H NMR 谱中积分比不足一个氢的峰可作杂质峰处理。 3、活泼氢的识别 (1)烯醇式、羧酸、醛类、酰胺类的 活泼氢干扰小,可直接识别; (2)醇类、胺类等活泼氢,可能需用重水 交换加以确认。
61
核相对任一感生磁场的方向,故称为各向异性
效应。抗磁性各向异性是由p和s电子云内的环流
引起的。
12
Cotton原子轨道能级图
原 子 顺 磁 性 的 判 断
13
2、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 d
核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则s不同,出峰 位置也不同。因s总是远远小于1,所以峰的
位置不易精确测定。故在实验中采用某一标准
48
二、偶合常数
当自旋体系存在自旋-自旋偶合时,核磁
共振谱线发生分裂。由分裂所产生的裂距反映
了相互偶合作用的强弱,称为偶合常数
(coupling constant) J (Hz)。 偶合常数反映的是两个核之间作用的强弱, 其数值与仪器的工作频率无关。偶合常数的 大小和两个核在分子中间隔的化学键的数目密切 相关。 2J、3J
生的与B0相对抗的感生磁场越强,核实际感受到 的B0(称为有效磁场,用Beff表示)就越弱。 Beff = B0 – B0.s = B0.(1-s)
高场、低场
10
s = sd + sp + sa + ss sd反映抗磁 (diamagnetic)屏蔽的大小。 sp反映顺磁 (paramagnetic)屏蔽的大小。 ss表示溶剂、介质的影响。
35
36
37
三、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核磁数据 CH2Cl2: 5.3; CHCl3: 7.26; H2O: 1.6; Benzene: 7.26
H 3.73 H H O 3.49 H H H O H 3.72 H H 1.25 O H
H 3.73 H Cl Cl
O H 2.05 O
H 4.12 1.26
49
偶合常数的计算:
树根图的熟练运用
50
51
52
三、偶合常数J a、自旋偶合是始终存在的,但由它引起的峰 的分裂则只有当相互偶合的核的化学位移值不 等时才能表现出来。 b、烯氢的J值
Ha Ha H
b
Hb H
a
Jab = 0-3 Hz
b
H
Jab = 6-15 Hz
Jab = 12-20 Hz
c、苯环氢的J值:7-9 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