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习题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选择题
1.在筹建南京临时政府前夕,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它的主要作用是()
A.为辛亥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
B.奠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
C.为临时政府的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D.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体制首次介绍到中国
【解析】《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了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构成和职权划分原则,以法律形式体现了废除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答案】 C
2. 观察下图,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清帝退位诏书
①袁世凯向清政府施加压力②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③清朝统治者主动顺应历史潮流④资产阶级革命已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资产阶级革命派由于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领导的革命斗争并没有广泛发动人民;清朝统治者下诏退位是被迫的,并不是主动顺应历史潮流。
因此②③错误,排除含②③的选项,答案选D。
【答案】 D
3.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先是主张武力镇压革命,很快又宣布“严守中立”。
袁世凯1911年11月复出组阁,11月下旬,北洋军攻占汉阳、汉口。
12月初,南北议和在上海开始。
上述时局的演变表明()
A.帝国主义对中国政局变化束手无策
B.满洲贵族专制统治得到了暂时稳定
C.形势变化对南京革命党人十分有利
D.时局向着有利于袁世凯的方向变化
【解析】辛亥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实际上是在“严守中立”的幌子下寻找新的代理人,袁世凯就是在帝国主义的帮助下重新出山掌控清政府实权的。
在袁世凯的威逼下,南方革命政府被迫同意和谈。
这些变化都是朝着有利于袁世凯的方向发展的。
【答案】 D
4.在《临时约法》制定前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中华民国的政体形式作出了重大调动,由最初预想的总统制转变为责任内阁制,其改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革命党人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不足
B.责任内阁制更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C.纠正《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偏差
D.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解析】这一变动主要是试图把袁世凯置于责任内阁的监督和约束之下,达到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目的。
【答案】 D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质意义是()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析】“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是对封建专制的否定,是民主的体现。
故选A。
【答案】 A
6.“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解析】从材料中“参议院”“临时大总统”等信息可知该条文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清王朝灭亡之后,故D项表述错误。
【答案】 D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下列内容中,能够体现中华民国国家性质的是()
①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③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④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国家性质即国体,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而本题的③属于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的范畴,可排除。
故选A项。
【答案】 A
8.某位导演准备拍摄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不适合的一项是()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实行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故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C项表述不正确。
其他选项均符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百多年前,这片国土上曾上演怎样的悲喜往事?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宪法《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宪法规定君主的政治权力和臣民的权利义务。
中国有了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新闻法《大清报律》,封建帝国的民众开始享有一定的言论自由,千年冰封开裂了。
——《1908帝国往事》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有何进步意义?
(2)材料二所示文献中体现了哪些民主原则或主张?其在中国宪政史上的地位如何?
【解析】第(1)问要注意《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1908年,然后依据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其颁布的背景、目的加以理解、分析,得出结论。
关于其进步意义,注意材料一中“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宪法规定君主的政治权力和臣民的权利义务”一句,据此概括、归纳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临时约法》的内容概括、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实际考查的是对《临时约法》的评价,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即可。
【答案】(1)背景:西方列强侵略加剧,革命党人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目的:缓和人民的反抗情绪,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意义: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宪法,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宪法规定君主的政治权力和臣民的权利义务。
(2)民主原则:主权在民、天赋人权、三权分立。
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三章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第四章第三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盖责任内阁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是也。
今
吾国之现行制,责任内阁制也;然有责任内阁制之名,而无责任内阁制之实,故政治因之不举。
吾党主张将来宪法上仍采用责任内阁制,并主张正式政府由政党组织,内阁实行担负责任。
不特须阁员副署,并须由内阁起草,使总统处于无责任之地位,以保其安全焉。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见》
材料三何况《临时约法》限制过苛,因而前参议员干涉太甚,即无内忧外患之交迫,必且穷年累月莫为功,……盖《约法》上行政首长之职任不完,则事实上总揽政务之统一无望。
故本大总统之愚,以为《临时约法》第四章关于大总统职权各规定,适用于临时大总统已觉有种种困难,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
——袁世凯《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
(1913年10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临时约法》在政权建设上作出了哪些规定?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与材料三都主张对《临时约法》进行修改,指出其各自的理由、目的。
【解析】本题以《临时约法》的制定和宋教仁、袁世凯的两次修改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民主与专制两种势力斗争的理解。
第(1)问可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来分析概括。
第(2)问应通过分析材料信息来组织回答。
【答案】(1)主要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参议院、国务员监督大总统。
积极意义:反对专制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2)材料二的理由:责任内阁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致使民主政治未能发展。
目的:限制独裁专制。
材料三的理由:参议院与总统互相牵制,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目的:扩大总统权力,实行独裁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