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ppt课件

合集下载

食品毒理学课件第三章 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食品毒理学课件第三章 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3.4 致突变、致癌、致畸
P145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Ames实验法是利用组氨酸缺陷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的 突变株(His-)为测试指示菌,观察其在受试物 作用下回复突变为野生型的一种测试方法。
组氨酸缺陷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缺乏组氨酸的培 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加有致突变原的培养基上 培养,则可使突变型产生回复突变成为野生型, 即恢复合成组氨酸的能力,于是就能在缺乏组氨 酸的培养基上生长为菌落,通过计数菌落出现的 数目就可以估算受试物诱变性的强弱。
P141:以DNA为靶的损伤机理 P142:DNA-蛋白质交联物形成
3.4 致突变、致癌、致畸
P144:突变的后果
作用于体细胞:
体细胞突变的后果:肿瘤、畸形、动脉粥样硬化、糖尿 病、衰老等,但最受重视的是肿瘤。
作用于生殖细胞:
①对机体没有影响,②导致对健康无影响的正常人体生 化组成的遗传变异;③导致遗传易感性的改变;④导 致遗传性疾病;⑤致死性突变,造成配子死亡、死胎 及自发流产等。
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和内容
•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实验: 实验期在3个月左右,检验该品的毒性对机体
的重要器官或生理功能的影响包括繁殖和致畸实 验
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和内容
•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实验: 考查少量该品长期对机体的影响,确定最大无作
用量,一般以寿命较短敏感的动物的一生为一个 试验阶段,如用大白鼠试验2年小白鼠试验1.5年。
3.4 致突变、致癌、致畸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鼠伤寒沙门氏菌(His+)
正向突变 回复突变
鼠伤寒沙门氏菌(His-)
代谢活化系统 受试物
3.4 致突变、致癌、致畸

第02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 PPT课件

第02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 PPT课件
机体易感性的差异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主要为遗传因素。 易感性生物标志物主要用于某些疾病易感个体或易感人群的
筛选与监测,保护高危群。 如血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接触呼吸道刺激剂,易引起
肺气肿。
生物学标志物的可测量变化,具有一定的标识作用, 代表着外源化学物从暴露到疾病连续过程中各阶段 中的一个个不可分割的信号,是阐明毒物接触与健 康损害关系的一种重要工具。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将不断出现新的概念和方法,有 可能过去认为是非损害作用的生物学作用,会重新判断为损 害作用。因此,应充分地认识到对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判 断的相对性和发展性。
2.1.4 毒作用生物学标志物
生物学标志物(biomarker, biological marker)是指针 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 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 测指标。
是指机体组织形态发生的肉眼或显微镜下可见的病 理变化。
如:微生物农药苏云金芽孢杆菌内、外毒素混合物大剂量经 口给予大鼠后,可引起肝细胞颗粒性变性或水泡性变性、肾 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肿胀和脱落。 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形态学改变多是不可逆的。
外源化学物对功能性的作用(functional effect) 通常是对靶器官功能的可逆性改变。
定义:一般认为,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进 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 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 命的化学物质。
有毒物质主要通过化学损伤使生物体遭受损害。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无明显的界限。
All substances are poisons; there is none which is not a poison. The right dose differentiates a poison from a remedy. No substance is a poison by itself. It is the dose that makes a substance a poison.

食品毒理学毒理学基本概念ppt课件

食品毒理学毒理学基本概念ppt课件
第一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
主要内容 毒物、毒性、毒作用、靶器官、量反应 与质反应的概念,剂量-反应关系曲线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教学目标
掌握外源化学物、毒物、毒性、安全性与危 险性、生物学标志的基本概念;
掌握毒性损伤的常用描述指标,食品中残留 物的安全限量指标;
熟悉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2019年5月6日星期一
2019年5月6日星期一
16
毒效应
指毒物对生物机体的有害作用。 毒性是物质内在的一种性质,而毒效应则是
一定条件下的毒作用表现。
2019年5月6日星期一
17
影响毒性的因素
毒性大小与其结构有关
1.外源化学物结构与毒性作用的关系 2.外源化学物的理化性质与毒性作用的关系 3.影响毒性的其他因素 4.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选择性与毒性作用的
2019年5月6日星期一
14
中毒
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 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一般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2019年5月6日星期一
15
二、毒性及其分级
(一)毒性(toxicity) 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 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致畸胎)、改变 遗传密码(致突变),或引发癌症(致癌)的能 力等。
六、靶器官
七、生物学标志
2019年5月6日星期一
4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
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是指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
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 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内源化学物:机体内原已存在的,或者代谢 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或者中间产物。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PPT课件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PPT课件
No
第二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
Image
第一节 毒物、毒性及毒性作用 第二节 剂量、剂量-反应关系 第三节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第四节 安全限值
1
No
第一节 毒物、毒性及毒性作用
Image
一、毒物 二、毒性 三、毒性作用及其类型 四、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五、毒效应谱 六、靶器官 七、生物学标志
2
一、毒物
No Image
毒物和非毒物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同一种化学物质,由于使用剂量、对象和方法 的不同,则可能是毒物,也可能是非毒物。
例如,亚硝酸盐(nitrate)对正常人是毒性物质, 但对氰化物中毒者则是有效的解毒剂。
3
No Image
在自然界中,物质的有毒有害特性同有益特 性一样,都是同剂量紧密相联系,离开剂量便无法 讨论其有毒有害或有益性。

环境中的铅
体液及组织(如头发、指甲、牙齿)
4-A*
TNT
体液(血液、尿液)
DDE
DDT
脂肪组织
黄曲霉毒素 食物中的黄曲毒 体液
霉素
致突变实验 化学性致突变物 体液
* 4-氨基-2,6-二硝基甲苯
41
②生物学有效剂量标志物
No Image
与重要的亚细胞靶结构相互作用的暴露 物质剂量即生物学有效剂量。
33
No Image
死亡 临床中毒 亚临床改变 意义不明的生理生化改变
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效应谱
34
六、靶器官
No Image
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体内各器官的毒

作用❖并不一样,往往有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 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

食品毒理学·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ppt课件

食品毒理学·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ppt课件

2020/11/13
12
一、致死剂量:半数致死量测定方法
在曲线中段,即50%死亡率附近,斜率最大, 对应的剂量即为LD50。
同时计算95%的可信限(即5%的误差)。
2020/11/13
13
LD50测定
2020/11/13
14
一、致死剂量
(三) 最小致死剂量 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LD01 ,指化 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 剂量。 从理论上讲,低于此剂量即不能引起死亡。
19
二、阈剂量
▪ 慢性毒作用的敏感阈剂量最低; ▪ 因人与动物的敏感性差异,在剂量外推到人时设
置“安全系数”。 ✓ 车间内接触的化学品:<10,如敌敌畏; ✓ 毒作用带窄:>10,如异氰酸甲酯为100; ✓ 食品:从无作用剂量外推到ADI为100。
2020/11/13
20
三、最大无作用剂量
maximal no-effect dose,MNEL:
又称“中毒阈剂量”,指略高于最大无作用剂量 或浓度。
➢ 指在一定时间内,化学物质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 机体接触,使某项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 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2020/11/13
22
三、最大无作用剂量
➢毒理学试验能够确定的是未观察到损 害作用的剂量(NOEL)。 ➢NOEL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参数,在 制订化学物质的安全限值时起着重要作 用。
高耐受性或高敏感性的个体,故LD100常有很大 的波动性。实际意义不大。
2020/11/13
8
一、致死剂量
(二) 半数致死剂量
median lethal dose,LD50 ,指受试动物经一

食品毒理学·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食品毒理学·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三、最大无作用 毒理学试验剂能量够确定的是未观察到损
害作用的剂量(NOEL)。 NOEL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制 订化学物质的安全限值时起着重要作用。
21
三、最大无作用 剂量
• 注: 急性、亚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
试验都有各自的NOEL和LOEL。 在讨论NOEL或LOEL时应说明具体条
14
二、阈剂量
(一) 阈剂量(threshold dose) 指在一定时间内,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
径与机体接触,使机体开始出现不良反应的最低 剂量,又称为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 level,MEL)。 即:使机体某项观察指标产生超出正常变化范围 的最小剂量。
15
二、阈剂量:类 型 1. 急性阈剂量(acute threshold dose,Limac):
第三节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一、致死剂量 二、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 三、毒作用带
1
0 概述
任何化学物的毒性大小均不同。
• 描述或比较外源化学物毒性大小毒性参数
的方法:
安全限值
同剂量化学物引起毒作用强度;
同毒作用强度所需化学物的剂量
2
0 概述
毒性参数类型:
• 毒性上限参数:
急性毒性试验:受试动物致死
与化学物质一次接触所得; 2. 慢性阈剂量(chronic threshold dose,Limch):
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所得(针对车间环境)。
16
17
二、阈剂量
• 慢性毒作用的敏感阈剂量最低;
• 因人与动物的敏感性差异,在剂量
外推到人时设置“安全系数”。
车间内接触的化学品:<10,如敌

第二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_PPT幻灯片

第二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_PPT幻灯片
所引起的损害作用总称为毒作用或毒效应。 剂量是衡量毒物毒性的指标。剂量相同时,对机体损 害能力越大的化学物质,毒性越高。相对于同一损害指 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大。 传统上,人们习惯按照毒性大小将毒物分为剧毒、高 毒、低毒等。
第一节 定义与术语
3.中毒(toxication,poisoning):指机体受到毒物的作用 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的病变。
第一节 定义与术语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可逆毒性(reversible toxicity):指停止接触毒物后,毒性作 用可逐渐消退。
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的浓度愈低,时间愈短,造成的损伤 愈轻,则脱离接触后其毒性作用消失得就愈快。 不可逆毒性(irreversible toxicity) :指停止接触毒物后,毒 性作用继续存在,甚至损害可进一步发展。高剂量、长时间 接触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致畸、致癌作用一般为不可 逆损伤 例如,外源化学物引起的肝硬化、肿瘤等就是不可逆的
<1
1~50 51~500 501~5 000 5 001~15 000 > 15 000
相当于人的致死量
mg/kg
g/人
0.05
0.05
500~4000 4000~30 000 30 000~20
0.5 5 50 500 2 500
第一节 定义与术语
损害作用的特点: 机体的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严重影响,寿命亦将缩短。 机体功能容量或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降低。 机体维持稳态能力下降。 机体对其他某些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高。
第一节 定义与术语
表 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
级别
极毒
剧毒 中毒 低毒 实际无毒 无毒
大鼠口服LD50 /mg/kg体重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本概念精品PPT课件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本概念精品PPT课件
❖特异体质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 通常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 性异常反应。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的特点:
1. 机体的正常形态学、生理学、生长发 育过程受到影响,寿命可能缩短。
2. 机体功能容量降低。
功能容量:以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或行为 学方面的各项指标来表示。如进食量,体力劳动 的负荷能力,血容量等。
第二章
食品毒理学基本概念
基本内容
• 第一节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 第二节 剂量、剂量质反应关系和剂量量
反应关系 • 第三节 表示毒性常用指标 • 第四节 安全限值
第一节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 毒物及其分类 • 毒性及其分级 • 毒作用及其分类 •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 毒效应谱 • 靶器官 • 生物学标志
3. 机体维持稳态能力下降和机体对外加应激的 代偿能力降低。
稳态:指机体保护内在环境稳定不变的一种倾向或能力。如体 温。
应激状态:指各种外界不利因素引起机体的所有非特异性生物 学作用的综合表现。如受惊吓,心跳、呼吸加快。
代偿能力:当体内组织或器官局部发生病变时,病变部功能降 低,此时健部组织通过自身功能的加强来弥补病变部的能力不 足的能力。
毒性
•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 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 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 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 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毒性
• 毒性的大小 卫生部制定标准:将各种物质按其对大 鼠经口LD50的大小,把毒物分为极毒、 剧毒、中毒、低毒、实际无毒和无毒6级 来表示毒物毒性的大小(毒性程度) 毒性的大小同样是由剂量(或半数致死 量)所决定的。

食品毒理学·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食品毒理学·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影响LD50的因素(对于同一种化学物质):

动物种属 接触途径 性别 年龄



实验室环境 喂饲条件 染毒时间 受试物浓度 溶剂性质 实验者操作技术 的熟练程度
8
一、致死剂量:半数致死量
•据报道,用26种化学物质对大鼠灌胃染毒,
并对每种化学物质LD5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
39
四、参考剂量和参考浓度
② 在动物实验(和在人体实验)确定NOEL的资
料的质量可影响SF的选择。
③ 如果缺失重要的资料,则增加SF。
④ 最初的毒性反应的类型和重要性可改变SF,
因此对可逆的毒效应SF降低。
40
四、参考剂量和参考浓度
⑤ 实验动物数量不足可能增加安全系数。
⑥ 剂量-反应关系的形状可影响SF的确定。
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 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 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24
四、毒作用带:急性毒作用带

有人提出:用毒物引起致死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的斜率代表急性毒作用带 的宽窄,来评价毒物的危害性:
1 LD84 LD50 2 LD50 LD16
•指某一种外源化学物可以在环境中存在,而不
致对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的浓度。
•在生活环境中,MAC是指对大气、水体、土壤等
介质中有毒物质浓度的限量标准。
30
二、最高容许浓度
在生产环境中,MAC指车间内工人工作地点的空
气中某种外源化学物的不可超越的浓度。 由于接触的具体条件及人群的不同,即使是同一 化学物质,它在生活或生产环境中的MAC也不相 同。

13
一、致死剂量

毒理学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毒理学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2024/6/4
31
反应与效应
❖ 效应(graded response) 通常与表示化学物
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属于计量
效应
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以某种测量数值
表示。这类效应称为量反应。
❖反应 (quantal response) 用于表示化学物
质在群体中引起的某种毒效应的发生比例。属于
2024/6/4
26
❖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
▪ 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 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 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 如外源化学物在接触者体内代谢酶及靶分子的 基因多态性,属遗传易感性标志物。环境因素 作为应激原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 统的反应及适应性,亦可反映机体的易感性。
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 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可以表现为:
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 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 ③亚临床改变 ④临床中毒 ⑤甚至死亡
2024/6/4
20
毒物的毒效应
“三致”作用:指致突变、致畸、致癌作 用。
2024/6/4
21
➢ 靶器官 (target organ):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 又称内剂量(internal dose),是指 外源化学物穿过一种或多种生物屏障,吸收进入体内的剂量。
到达剂量(delivered dose) 又称靶剂量(target dose)或生物有 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是指吸收后到达靶器 官(如组织、细胞)的外源化学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最大无作用剂量
毒理学试验能够确定的是未观察到损 害作用的剂量(NOEL)。 NOEL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制 订化学物质的安全限值时起着重要作用。
21
三、最大无作用剂量
注: 急性、亚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都有各自
的NOEL和LOEL。 在讨论NOEL或LOEL时应说明具体条件。
亡的剂量,用mg/kg表示。 若化学物是气态、液态,则称为致死浓度(LC),
用mg/L表示。
5
一、致死剂量
(一)绝对致死剂量
absolute lethal dose,LD100 ,是指化学物质
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如再降低剂量,就有存活者。 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受试群体中总是有少数
在曲线中段,即50%死亡率附近,斜率最大, 对应的剂量即为LD50。
同时计算95%的可信限(即5%的误差)。
11
LD50测定
12
一、致死剂量
(三) 最小致死剂量 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LD01 ,指化学物 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从理论上讲,低于此剂量即不能引起死亡。
置“安全系数”。 车间内接触的化学品:<10,如敌敌畏; 毒作用带窄:>10,如异氰酸甲酯为100; 食品:从无作用剂量外推到ADI为100。
18
三、最大无作用剂量
maximal no-effect dose,MNEL:
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 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 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或异常反应的最高 剂量; 又称未观察到的作用剂量(no observed effect level, NOEL)。
•结果相差小于2倍者12种,2~2.5倍者8种, 2.5~3倍者3种,大于3倍者3种
•说明LD50有较大的波动性。
9
一、致死剂量:半数致死量测定方法
将一群动物(一般50只)等分为五组,每组给 予不同剂量的化学物质,测得不同的死亡率;
以剂量为横坐标,死亡百分率为纵坐标,绘制 曲线;
10
一、致死剂量:半数致死量测定方法
毒性下限参数:
急性、亚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
(有害作用阈剂量、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
3
第三节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一、致死剂量
(一)绝对致死剂量 (二)最小致死剂量 (三)最大耐受剂量 (四)半数致死剂量
4
一、致死剂量
致死量(lethal dose, LD): 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试动物死
14
二、阈剂量
(一) 阈剂量(threshold dose) 指在一定时间内,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
径与机体接触,使机体开始出现不良反应的最低 剂量,又称为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 level,MEL)。 即:使机体某项观察指标产生超出正常变化范围 的最小剂量。
15
二、阈剂量:类型
第三节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一、致死剂量 二、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 三、毒作用带
1
0 概述
任何化学物的毒性大小均不同。
描述或比较外源化学物毒性大小的方法:
同剂量化学物引起毒作用强度;
同毒作用强度所需化学物的剂量
毒性参数 安全限值
2
0 概述
毒性参数类型: 毒性上限参数:
急性毒性试验:受试动物致死
1. 急性阈剂量(acute threshold dose,Limac): 与化学物质一次接触所得;
2. 慢性阈剂量(chronic threshold dose, Limch):
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所得(针对车间环境)。
16
17
二、阈剂量
慢性毒作用的敏感阈剂量最低; 因人与动物的敏感性差异,在剂量外推到人时设
高耐受性或高敏感性的个体,故LD100常有很大的 波动性。实际意义不大。
6
一、致死剂量
(二) 半数致死剂量
median lethal dose,LD50 ,指受试动物经一
次或24h内多次染毒后,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 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 LD50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敏感、最稳 定的参数,也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毒性分 级的基础标准。
19
三、最大无作用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lowest observed effect level, LOEL):
又称“中毒阈剂量”,指略高于最大无作用剂 量或浓度。
指在一定时间内,化学物质按一定方式或途径 与机体接触,使某项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 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20
7
一、致死剂量:半数致死剂量
影响LD50的因素(对于同一种化学物质):
动物种属 接触途径 性别 年龄
实验室环境 喂饲条件 染毒时间 受试物浓度 溶剂性质 实验者操作技术
的熟练程度
8
一、致死剂量:半数致死量
•据报道,用26种化学物质对大鼠灌胃染毒, 并对每种化学物质LD5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 比较.
13
一、致死剂量
(四)最大耐受剂量 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或LD0,指化学物质
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若高于该剂量即可出现死亡。与LD100的情况相似,
LD0也受个体差异的影响,存在很大的波动性。 LD0和LD100常作为急性毒性试验中选择剂量范围的
依据。
22
四、毒作用带
毒作用带(toxic effect zone): 指阈剂量作用下限与致死毒作用上限之间的距离; 常用外源化学物的LD50与急性毒性或急性毒性与
长期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阈剂量)的比值表示。 类型:急性毒作用带(Zac)、慢性毒作用带
(Zch)。
23
四、毒作用带
(一)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
Zac) 是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
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 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 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24
SUCCESS
THANK YOU

四、毒作用带:急性毒作用带
有人提出:用毒物引起致死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的斜率代表急性毒作用带 的宽窄,来评价毒物的危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