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方法有关¨’60。欧洲的SCD发生率与美国接近,每年 SCD的发生率在50~100/10万人,有很大的地域差别MJ。 近20-30年来,随着对冠心病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工作的 加强和冠心病病死率的下降,SCD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低 于冠心病降低的幅度o。8|,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
相对于西方国家,亚洲SCD的发生率较低。据来自日
防患者植入ICD后存活率可持续获益m J。
4.非缺血性心肌病ICD治疗试验(DEFINITE):DEFI. NITE试验共入选458例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LVEF<0.36,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室速,随机分为 传统药物治疗组和ICD组,各229例,平均随访29个月。结 果显示,ICD组总死亡20例,药物组48例(P=0.08);心律 失常死亡共17例,ICD组3例,药物组17例(P=0.006),提 示ICD可显著降低因心律失常所致猝死的风险ⅢJ。
患者的病死率和SCD发生率。
(一)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二级预防临床试验 1.抗心律失常药物与ICD对比试验(AVID):AVID研 究入选了1 016例心脏骤停的幸存者或伴有晕厥和严重血 流动力学障碍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且左心室射血 分数(LVEF)<0.40的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ICD组,
目前全球SCD的发生率并不确切,不同地域SCD的发
生率各不相同”o。近年的文献报道,美国每年有180
450 000—
000发生SCD,发生率的差异主要与对SCD的定义以及
备的进展,带有远程监测功能的ICD进入临床,可远程、定时
对ICD及患者进行监测,完善了患者的术后管理;二是心脏 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广泛应用,它除了改善患者心 功能外,同时还预防SCD。另外,全皮下ICD的l临床应用进 一步丰富了临床选择。 四、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试验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多个关于SCD二级和一级预防 I临床试验的结果充分证实了ICD治疗能有效降低SCD高危
(一)适应证的分类标准
本专家共识将植入ICD的适应证分为以下3类: I类适应证:根据病情,有明确证据或专家们一致认为 ICD治疗对患者有益、有用或有效。相当于绝对适应证。 Ⅱ类适应证:根据病情,ICD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和 效果证据不足或专家们的意见有分歧。Ⅱ类适应证中又进
一步根据证据和/或观点的倾向性分为Ⅱa(意见有分歧倾向
・242・
主堡!坠徨塞堂堂盘查垫!璺生!旦筮!!鲞筮垒翅垡!也』垦!鲤迪鱼虫世:垒!瞪!垫!兰:!!!:!§,堕!:璺
・建议和指南・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Chinese expert con船llSUS document
o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therapy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植入型
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专家共识工作组
一、前言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百度文库iac
SCD,总人数高于美国。 death,SCD)是由各种心 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发展历程 60年代后期,美国Mirowski医生最先提出了用植入型
亡的9.5%。以13亿人口计算,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发生
DOI:10.3760/cma.J.issn.1007—6638.2014.04.002
平均随访(18.2±12.2)个月。结果发现ICD组的病死率为
(15.8+3.2)%,药物治疗组为(24.0+3.7)%,ICD组较药物 治疗组的全因病死率的相对危险性下降29%;经多元回归分 析显示,校正其他因素后,ICD治疗的获益仍然存在;对于
通信作者:张澍,Email:zduwai@vip.163.corn;黄从新,Email
huangeongxin@vip.163.com;霍勇,Email:huoyong@263.net.ca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243・
LVEF<O.35的患者疗效更显著¨“。
2.加拿大植入型除颤器研究(CIDS):CIDS研究人选了 659例心脏骤停的幸存者及伴有晕厥或LVEF<O.35的持续 性室速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ICD组,平均随访5 年。结果显示ICD组与胺碘酮组相比,可降低总病死率 20%,心律失常性病死率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汉堡心脏骤停研究(CASH):CASH研究人选了346
本等亚洲不同国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每年SCD的发生率 为37—43/10万人b10J。我国SCD的发生率与此接近,2009 年Hua等¨¨报道了一项关于中国SCD的流行病学调查结 果。该项目采用人群监测的方法,从我国4个地区(北京、广 东、新疆和山西)选择了共67.8万人口,监测时间从2005年 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总死亡2 983人,SCD人数 284人,计算SCD发生率为41.8/10万人(0.04%),占总死
的同事在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医院,采用开胸手术的方法 植入了世界上第1台AID¨…。198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临床。
ICD)。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根据美 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1998年的器
A级:数据来源于多个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B级:数据来源于单个随机临床试验或大规模非随机 研究。
c级:专家一致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登
记注册研究。 (二)国际ICD适应证的发展历程 美国FDA分别于1980年和1985年制定与修改了最早 的ICD植入适应证。1980年第1次提出,对于有两次心脏 骤停发作病史的幸存者,可植入ICD;1985年时,改为对无心 梗情况下发生过1次心脏骤停,或者是有反复发作的血流动 力学不稳定的室速者,有ICD植入适应证。
5.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试验(SCD-HeFr):SCD-HeFT 研究是目前最大的ICD临床试验,共入选2 521例左心室功
能不良、心功能Ⅱ一Ⅲ级(NYHA分级)的中度心力衰竭(心 衰)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基本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 分为3组:安慰剂对照组、胺碘酮治疗组和ICD组。结果发 现,在随访期5年内,安慰剂组的年病死率为7.2%,ICD治 疗使病死率降低了23%;胺碘酮组病死率与安慰剂组差异无
脏原因引起的突然发生、进展迅速的自然死亡,死亡发生 在症状出现后l h内。它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也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问题。SCD大多发生在院外, 抢救成功率极低,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仅为5%…,在 中国甚至不到1%"J。因此对SCD的高危人群进行积极 的预防,对于降低SCD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 义。已有充分证据表明预防SCD最有效的措施为应用植 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相对危险性降低50%,总病死率下降25%,尤其对于LVEF<
0.35的患者获益更大¨…。 (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一级预防临床试验: 1.多中心自动除颤器植入试验(MADIT):MADIT研究 入选了196例心肌梗死(心梗)超过3周的患者,均有非持续 性室速,且LVEF<0.35、无血运重建适应证。随机分为2组, 传统药物治疗组101例,ICD组95例,平均随访27个月。结 果发现,药物治疗组总病死率39%,ICD组总病死率16%,研 究结论得出:ICD对于心梗后高危患者可显著降低病
P,美国CPI公司生产),为第2代ICD;1989年第3代ICD开
始用于临床,它的最大特点是分层治疗(tiered therapy),即抗 心动过速起搏(antitaehyeardia pacing,ATP)、低能量心律转 复和高能量电除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ICD还具有多 项参数程控功能。1995年双腔ICD问世,可提供DDD或 DDDR起搏,并能提高ICD对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识别 的特异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适当识别和不适当放电。进 入21世纪后,ICD又取得了两个重要发展:一是随着电子设
冠心病患者,其中704例患者在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持续性
室速并随机分配至抗心律失常治疗(药物治疗或ICD治疗) 组与无抗心律失常治疗组,主要终点事件为心脏骤停或心律 失常致死。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结果显示接受ICD治疗 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风险较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降低76% (P<0.001),而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风险和全 因死亡风险与无抗心律失常治疗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
诱发出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性室速或室颤,药物治疗
万方数据
guide.medlive.cn
・244・
虫堡!坠堡塞堂堂苤查!Q!堡生!旦筮!!鲞筮堡翅垦蝤!』鱼!鲤鱼!地地:垒!趔坠!Q!!:!!!:!!:盟!:堡
了1998年欧美应用的ICD指南。随着我国ICD数量的增 长,以及近10年国际ICD植入适应证的变化,有必要制定新 的ICD植入的适应证。因此,CSPE在2002年制定的ICD植 入适应证的建议基础上,讨论并制定了本适应证。 I类适应证:①非可逆性原因导致的室颤或血流动力学
例心脏骤停的幸存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ICD组,平均 随访57个月。结果发现,ICD组较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使SCD的相对风险下降30%;但对于LVEF>
0.35的患者,ICD未显出更大益处ⅢJ。 针对上述二级预防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 心脏骤停和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患者,ICD可使SCD的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除颤器转复心室颤动(室颤)的设想¨2|,并于1969年在犬身
上进行实验成功;1972年,Mirowski等与美国匹兹堡Medrad
公司合作,研制了为临床应用的植入型自动除颤器(automat—
ic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AID)。1980年2月Mimwski和他
于支持)和lI b(支持力度较差)两个亚类。相当于相对适 应证。 Ⅲ类适应证:根据病情,专家们一致认为ICD治疗无效, 甚至某些情况下对患者有害,因此不需要、不应该植入ICD, 即非适应证。 证据级别分类:
死率㈣。
2.多中心非持续性心动过速试验(MUSTT):MUSTF试 验入选了2 202例LVEF≤0.40伴无症状性非持续性室速的
统计学意义。由此提示,ICD治疗能够延长充血性心衰患者 的生存时间,降低中度心衰患者的病死率ⅢJ。 上述有关ICD对SCD一级预防临床试验的结果充分证 明了对于SCD的高危患者,即心梗伴LVEF值降低或者非缺
血性心肌病伴左心室功能不良的中度心衰患者,即使临床上 无室速病史,ICD治疗仍能显著降低病死率;ICD作为对 SCD的一级预防效果超过二级预防。 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适应证
1991年,ACC/AHA和NASPE分别代表各自的学会,第
1次发布了ICD治疗的指南,均限于对SCD的二级预防;
1998年,随着临床证据积累,适应证随之拓宽,但仍局限于
二级预防,内容主要为ⅢJ: I类适应证(1998年):①非一过性或可逆性原因导致
的室速或室颤而引起的心脏骤停(证据水平:A);②自发性 持续性室速(证据水平:B);③原因不明的晕厥,电生理检查
1988年经静脉除颤导线第1次应用于临床,避免了开
胸手术¨“;至1988年开发了具有程控功能的ICD(Ventak.
械治疗指南,并结合中国国情,于2002年发布了第一个
国内的ICD适应证指南∞1。随着循证医学的进展及国 外指南的不断更新,CSPE组织国内专家,复习国内外 文献,结合近年ICD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对于ICD植入 适应证进行了更新。 二、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学
义[201。
3.多中心自动除颤器植入试验Ⅱ(MADIT.1I):MADIT一 Ⅱ研究是ICD一级预防里程碑式的试验,共入选了1 232例 心梗超过4周,LVEF<O.30、无室速病史的患者,随机分为传 统药物治疗组和ICD组,平均随访20个月而提前结束。研 究结果已非常显著,ICD组与药物组相比,总病死率下降了 31%旧“。随后的MADIT-11研究8年随访结果显示,一级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