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政策

合集下载

智能建造相关政策

智能建造相关政策

智能建造相关政策智能建造相关政策引言:智能建造是指运用数字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建筑施工和管理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的新兴领域。

为了推动智能建造在各国范围内的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本文将深入探讨智能建造相关政策的目标、内容和影响,并提供我对这些政策的观点和理解。

一、政策目标:1. 提高建筑施工效率:智能建造政策旨在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和数字化工具,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2. 提升建筑质量:智能建造政策要求应用先进技术进行建筑设计、施工和监测,以确保建筑质量达到最佳标准。

3. 降低建筑能耗:智能建造政策鼓励利用智能设备和节能技术,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促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建造政策鼓励建筑行业采用数字化工具和数字化流程,推动建筑行业向数字化转型。

二、政策内容:1. 技术创新支持:政府通过资金投入、研发项目和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智能建造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2. 标准和规范制定:政府制定智能建造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各方在实施智能建造项目时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教育培训支持:政府提供教育培训资源和补贴,以培养智能建造领域的人才,并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承。

4. 奖励机制:政府设立奖励机制,通过奖励优秀的智能建造项目和创新技术,激励企业和个人在智能建造领域的积极投入。

5. 法律法规支持:政府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智能建造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三、政策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智能建造政策的实施将促进建筑行业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提升行业整体水平,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2. 改善施工环境:智能建造政策将减少人工操作和施工风险,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改善施工环境。

3. 加强环境保护:智能建造政策的推动将鼓励建筑行业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建筑材料的浪费,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

4. 推动国际合作:智能建造政策的实施将加强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促进技术和经验的共享,提升全球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术语、符号2.1术语2.1.1 施工现场(工地) construction site从事施工中任何工序或作业的场地。

2.1.2 工作场所workplace从事施工的任何人员因工作原因必须停留或前往的一切场所。

2.1.3 安全技术safety technique是一门为控制或消除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防止发生人身事故和财产损失而研究与应用的技术。

2.1.4 安全技术措施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以保障职工安全、防止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在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

2.1.5 安全防护装置safeguard plant配置在施工现场及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附属装置。

2.1.6 高处作业work at heights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1.7 特种作业special work对操作者本人及其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2.1.8 脚手架scaffold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

2.1.9 施工用电(临时用电)electricity on construction site由施工现场提供,工程施工完毕即行拆除的电力,并专用于工程施工的电力线路与电气设施。

2.1.10 季节施工seasonal construction在冬期、夏季、雨季及台风季节所进行的建筑工程施工。

2.1.11 冬期施工winter construction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在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ºC的环境下施工。

2.2符号K1——结构强度安全系数K2——结构稳定安全系数γ0——结构重要性系数S ——荷载效应R ——结构抗力W k ——风荷载标准值W ——风荷载设计值µS ——风荷载体型系数µ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W。

——基本风压值L1、L2、L3 ——三相电路的三相相线N ——中性点、中性线、工作零线PE——保护线(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称保护零线)I ——电流t ——通过电流I所用的时间TN-C ——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合一的接零保护系统TN-S ——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的接零保护系统。

住建部智能建造政策解读

住建部智能建造政策解读

住建部智能建造政策解读智能建造是指应用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和升级。

智能建造具有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等优势,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智能建造的发展,住建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引导和促进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

下面将对住建部智能建造政策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智能建造技术。

首先,住建部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与应用。

政策鼓励建筑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引入智能建造技术,提高建筑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此举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住建部鼓励智能建造技术与传统建筑工艺相结合。

政策鼓励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建筑工艺,结合智能建造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这种结合不仅能够保持传统建筑工艺的特点和优势,还能够通过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第三,住建部鼓励智能建造技术的示范推广。

政策要求各地建设部门在项目建设中,优先选择智能建造技术示范项目,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管。

这种示范推广的做法有利于智能建造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

第四,住建部鼓励建筑企业加强人才培养。

政策鼓励建筑企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批懂得智能建造技术的专业人才。

这样可以保证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动和实施。

最后,住建部鼓励建筑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

政策要求建筑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这种合作有助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住建部制定的智能建造政策旨在引导和促进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

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建筑企业应积极应用智能建造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2023年全国装配式建筑政策及要点

2023年全国装配式建筑政策及要点

2023年全国装配式建筑政策及要点在2023年,全国装配式建筑政策将进一步推进,以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建筑的实施。

以下是相关政策的要点:1. 政策背景和目标:- 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建筑技术的重要创新,具有减少施工时间、提高建筑质量、节约资源和能源的优势。

政府将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的普及和应用。

- 目标是到2023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实现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的建设,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 政策措施:- 鼓励和支持装配式建筑企业的研发和生产。

政府将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产业链的补贴和贷款优惠。

- 推动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政府将加强和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体系,建立和完善装配式建筑设计、制造、安装和验收的技术规范。

- 加强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

设立装配式建筑专业学院和培训中心,提供相关教育和培训,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提高装配式建筑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 扩大装配式建筑应用领域。

政府将鼓励在住宅、办公楼、教育设施、医疗机构和公共设施等领域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并提供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

- 推广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

利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和监控,提高建筑的运营效率和节能水平。

3. 政策效益:- 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组装,可以减少人为错误和施工事故,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 缩短工期和提高效率。

装配式建筑由于采用标准化和工厂化生产,施工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对现场资源的占用和浪费。

- 节约资源和能源。

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构件和模块化设计,可以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减少浪费。

另外,装配式建筑在能源利用上更加高效,可以实现节能和减排。

2023年全国装配式建筑政策的实施旨在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部关于建筑业技术创新

建设部关于建筑业技术创新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精神,加快我国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现就进一步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提高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以企业为主体的新的创新体系逐步形成,许多建筑业企业正通过努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来增强核心竞争力。

但是,目前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市场竞争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激励机制;建筑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机制尚不完善;企业技术研发资金和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普遍缺少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勘察、设计、施工阶段的技术创新活动相互分离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提高建筑科技含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建筑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二、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建筑业技术创新机制;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促进建筑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建筑工业化进程,大幅度提升建筑品质,有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保安全生产,推进工程建设与建筑业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应当根据建筑业生产特性,坚持以构建合理机制为目标,以制定技术经济政策为手段,全面推进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动力,产学研相结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竞争促发展,在市场竞争,特别是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规范市场,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政策激励环境。

到“十一五”期末,建筑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基本形成工程技术咨询体系和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的技术市场体系;在主要工程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总承包龙头企业,带动一大批中小型专业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建筑业科技贡献率提高6-7%,劳动生产率提高10%。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法规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法规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法规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是确保工地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重要环节。

其法规依据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的法律基础。

该法规明确
规定,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将相关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标准告知给从业人员,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具体规定了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要求和工
作措施。

其中明确提出了施工单位应当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就施工安全进行教育、培训和告知。

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是对建筑施工安全的具体管理措施进行规范的
法规。

该办法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他们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4.地方性法规和标准
除了以上国家层面的法规,不同地区还制定了许多地方性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办法和标准。

例如,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施工单位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还需要遵守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法规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国家层面的法
规,以及地方性法规和标准。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法规,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工程施工相关政策

工程施工相关政策

工程施工相关政策一、概述工程施工是指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通过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将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转化为具有一定功能和使用价值的建筑产品的活动。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工程施工相关政策和法规。

二、主要政策和法规1. 《建筑法》: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基本法律,明确了建筑活动的管理体制、建筑工程的许可、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建筑工程的施工许可、建筑工程的监理、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质量责任、质量控制、质量验收等方面。

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措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事故处理等方面。

4.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的申请、审查、发放和管理等内容。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验收程序、验收标准、验收方法等方面。

6. 《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资质条件、资质申请、资质审查、资质管理等要求。

7.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包括合同主体、工程范围、工期、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方面。

三、政策解读1. 质量安全管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管理,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和要求,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 施工许可管理:施工许可是对工程施工的合法性审查,是确保工程施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重要手段。

3. 资质管理: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是对企业施工能力的一种认定,只有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才能承担相应的工程施工任务。

4. 合同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文件,通过规范合同内容,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乌鲁木齐建筑工程施工政策

乌鲁木齐建筑工程施工政策

乌鲁木齐建筑工程施工政策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建筑工程施工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政策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乌鲁木齐建筑工程施工的许可、监管、质量和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政策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筑工程施工前必须取得施工许可证。

乌鲁木齐市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施工单位资质证书等。

此外,还需提供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安全条件告知书等文件。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确保施工项目合法合规,施工单位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二、建筑工程施工监管政策乌鲁木齐市建筑工程施工监管工作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监管内容包括施工现场管理、工程质量监督、施工安全监管等。

监管方式包括现场检查、随机抽查、专项治理等。

监管重点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环保问题等。

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施工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政策乌鲁木齐市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制定了一系列质量管理政策。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施工单位需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互检和验收,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要求。

此外,乌鲁木齐市还加强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监管,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

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政策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

乌鲁木齐市制定了一系列施工安全政策,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职责。

施工单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落实安全生产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同时,施工单位还需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项目,将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建筑工程技术支持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支持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支持方案一、前言建筑工程技术支持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施工单位解决技术问题、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提高施工效率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和支持的服务。

建筑工程技术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施工方案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工程安全等多方面内容。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需求,提出建筑工程技术支持方案,旨在为施工单位提供全面、专业的技术支持,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技术支持内容1.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和施工效率等因素,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

2. 材料选用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的建筑材料,并提供材料的性能测试报告和质量证明。

3. 施工工艺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并提供详细的施工工艺图纸和施工说明。

4. 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监控,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并提供质量监督报告和验收报告。

5. 工程安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提出合理的安全措施和施工安全方案,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

6. 技术培训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使他们掌握所需的施工技能和安全知识,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技术支持步骤1. 项目立项收到委托方的委托书后,确定项目负责人和技术支持团队,成立项目组织架构。

2. 实地勘察派遣技术支持团队前往工程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并详细了解工程情况和需求。

3. 技术方案制定根据实地勘察结果和委托方需求,制定详细的技术支持方案,包括施工方案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工程安全等内容。

4. 技术支持实施按照技术支持方案,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和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现场指导、施工图纸检查、施工工艺评审、质量监控、安全检查等。

5. 技术支持总结在技术支持实施结束后,对支持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并向委托方提交技术支持总结报告。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分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高效施工的需求不断增加,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造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该技术的相对新颖性和复杂性,有必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以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规范和合法性。

本文将就装配式建筑施工涉及的关键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1. 《国务院关于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若干意见》该政策强调鼓励使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倡装配式建造,并给予相应优惠政策支持。

这为推动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市场上的普及和应用提供了明确方向。

2. 《中国集成房屋发展纲要》此纲要指出我国将加快集成房屋产业发展步伐,并倡导“绿色、品质、创新”的原则。

其中明确提出了对集成房屋企业进行资质评定、产品质量认证和标准制定等政策支持。

三、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1. 《建筑法》该法规对于所有类型的建筑都有着普遍适用性,其中也包括了装配式建筑。

通过该法规对建设项目的排列设计、消防安全以及质量监管等方面提供了明确要求和规范。

2. 《住宅工程质量保证条例》针对装配式住宅建造过程中常见问题,如构件安装、接缝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明确了各方责任以及违规行为的处罚。

3. 《城市居民区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管理条例》此条例主要关注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区建设的管理问题,在文章所讨论的主题中与装配式建筑施工密切相关。

如该条例明确要求公共服务设施在居民区内必须采用集成或模块化技术进行快速搭建。

四、相关部门与单位发布的指导性文件1.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绿色节能低碳建筑示范区建设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对绿色节能低碳建筑示范区,尤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政策导向,强调在土地供应、财政金融支持、技术标准以及综合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

2. 建设部发布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零件制作与安装规程》此规程是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零件制作与安装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技术和操作要求进行规范。

建筑施工中的技术要求

建筑施工中的技术要求

建筑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要求是确保建筑物安全、质量和持久性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材料选用、工艺要求等多个方面论述建筑施工中的技术要求。

1. 建筑设计要求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1 结构设计要合理有效,能承受设计负荷,并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1.2 施工图必须详细准确,包括结构图、平面图、立面图等,以便施工方按图施工。

1.3 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设计要合理可靠,能够承受和分散建筑物的荷载。

2. 材料选用要求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2.1 混凝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强度等级和配合比要合理,有充足的抗压、抗弯和抗渗能力。

2.2 钢材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并符合设计要求。

2.3 砖、瓦、玻璃等建筑装饰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合格,并通过检测。

3. 施工工艺要求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进行操作:3.1 土方工程要求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和填方,避免出现边坡坍塌或基坑塌陷等事故。

3.2 混凝土浇筑要保证浇筑质量,严禁混凝土漏浆、冒浆或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3.3 砌筑墙体要求砖与砖之间的垂直度和水平度要符合规范,砂浆配合比要合适。

3.4 钢结构焊接要求焊缝牢固,焊接工艺应符合相关规范,严禁出现焊接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4. 安全要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技术要求之一,包括:4.1 施工现场要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围挡、安全网、警示标志等,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4.2 设备使用要符合操作规程,严禁操作人员没有相关证照或没有进行培训的情况下操作。

4.3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要符合国家标准,电线电缆要完好无损,严禁漏电、短路和过载等情况。

总结:在建筑施工中,技术要求是确保建筑物安全、质量和持久性的重要保障。

从建筑设计到施工工艺,都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充分重视安全要求,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GB-50870-201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

GB-50870-201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
Unified code for safety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GB50870-2013
2013—05—13发布
2014—03—01实施
01
为了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管理统一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基本原则、流程和内容保障建筑施工 安全做到建筑安全技术措施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是制定建筑施工各专业安全技术标准应遵循的准则建筑施工各专业安全技术标准尚应制 定相应的具体规定。
5.2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的一般规定
01 02 03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应结合工程特点和以往生产安全事故资料全面、完整覆盖施工全过程。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宜按分部分项工程为基本单元进行。 危险源辨识应根据工程特点采用有可靠依据的方法明确给出危险源存在的部位、特征并应包含 下列内容 : 1 施工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源 2 施工现场的设施设备中存在的危险源 3 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材料、物资中存在的危险源 4 施工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 1 应有针对危险源及其特征和危险等级的具体安全技术应对措施 2 应按照消除、隔离、减弱危险源的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 3 应采用有可靠依据的方法分析确定安全技术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 应根据施工特点提出安全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控制原则明确重点监控部位和最低监控要求。
分析建筑施工中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因素、危害程度、技术措施可靠性的技术活动。
2.1
术语
6.建筑施工临时结构
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暂设性的能承受作用并具有适当刚度的由连接部件有机组合而成的系统。
7.极限状态 limit state
建筑施工临时结构整体或局部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规定的某一功能的要求此特定状态为该功 能的极限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 GB-50870-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 GB-50870-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基本规定.........................-...........。

(5)4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划 (6)5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 (7)5.1 一般规定................................-.--.-.‘(7)5.2 建筑施工临时结构安全技术分析 (8)6;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控制 (12)6.1 一般规定.......................................。

(12)6.2 材料及设备的安全技术控制 (13)7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监测与预警及应急救援 (15)7.1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监测与预警 (15)7.2 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16)8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17)8.1 ~般规定.............-..............-..-.......‘(17)8.2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7)8.3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实施验收 (18)8.4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文件管理 (19)附录A 安全技术归档文件范围及内容 (21)本规范用词说明......-...............-..-............。

(26)引用标准名录.....一.......-..................一..。

(27)附:条文说明.....一一一 (29)总则I.0.1 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管理,统一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琏本原则、程序和内容,保障建筑施工安全,做到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先进可靠、经济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措施的制订以及实施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引言:建筑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实践经验,制定的一系列关于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准则和要求。

本文将围绕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展开论述,包括规范的制定依据、重要性、常见的技术规范内容等等。

一、规范的制定依据建筑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法律法规:建筑领域存在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1.2 建设工程标准化:国家以及行业组织对于建设工程标准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各类建筑工程都应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

1.3 国家政策和发展要求:建筑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也要考虑到国家的政策和发展要求,比如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都会在规范中得以体现。

二、技术规范的重要性2.1 保证工程质量:建筑工程技术规范规定了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质量要求,依照规范进行施工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2.2 保障安全防护:规范中对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和预防事故的要求,可以有效地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率。

2.3 统一标准:建筑工程技术规范的实施可以统一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管理部门的标准,提高施工项目的管理效率和协同作战能力。

三、常见的技术规范内容3.1 施工工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对各种施工工艺进行了规定,包括浇筑混凝土、砌筑砖墙、安装钢结构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控制。

3.2 质量控制:规范中对建筑材料的选用、试验检测、质量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保证了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和工程质量。

3.3 安全防护:规范中包括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和安全设施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事故,维护工人的生命安全。

3.4 工程验收:规范制定了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标准和程序,确保施工工程符合相关要求,达到规范的技术要求和设计要求。

四、技术规范的执行和监督4.1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合理组织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质量问题进行预防和控制。

2023年桥梁钢结构建筑政策

2023年桥梁钢结构建筑政策

2023年桥梁钢结构建筑政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桥梁建设一直是都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桥梁结构和建筑政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2023年,桥梁钢结构建筑政策将迎来新的变革和发展,这将对桥梁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研发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在本篇文章中,将对2023年桥梁钢结构建筑政策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1. 政策背景2023年,桥梁钢结构建筑政策的制定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旨在推动行业创新发展、提高建设质量和安全性,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理念的实施。

政策的出台也将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 政策内容2023年桥梁钢结构建筑政策将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标准提升:加强对桥梁钢结构建筑的技术标准制定和更新,提高设计、施工、监督等环节的标准和要求。

2) 质量与安全保障:加强对桥梁钢结构建筑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和事故应急处理机制,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 绿色环保要求:推动桥梁钢结构建筑的绿色环保理念,提倡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绿色施工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

4) 政府支持政策:加大对桥梁钢结构建筑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

3. 影响与展望2023年桥梁钢结构建筑政策的出台将对相关行业产生深远影响:1) 技术创新:政策的实施将推动桥梁钢结构建筑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创新,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2) 市场机遇:政策的加强将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商机,推动行业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的变革。

3) 规范发展: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促进企业规范发展和产业升级。

4) 对行业发展的挑战:政策的实施也将对一些企业和个体产生一定的挑战,需要适应政策变化,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

在总结回顾2023年桥梁钢结构建筑政策的全面评估后,我认为政策的出台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

装配式建筑施工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

装配式建筑施工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一、装配式建筑的概述装配式建筑是利用模块化、工业化生产方式,在工厂进行预制,然后在现场拼接安装的建筑方法。

它具有快速、高效、环保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兴起,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完善。

二、我国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该法规对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管理进行了规范,并提出了对于装配式建筑项目应当符合质量标准、安全标准和相关技术指标的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这部法律明确了城乡规划管理的主体责任,并对于设立招标采购机构、加强设计咨询以及鼓励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方面提供了支持。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拆迁条例》这项法规明确了对于因城市改造需要拆迁的既有建筑,政府应当提供相应的装配式建筑方案,并保护拆迁户的合法权益。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此法规对于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涵盖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以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这项重要法律明确了我国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并对于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审批、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规定。

三、政府支持与相关政策解读1.鼓励政策与财政资金支持为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各级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例如,主要城市限购措施放宽、融资额度增加、税收优惠等。

此外,还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研发创新及示范项目的扶持。

2.标准制定与认证体系完善为确保装配式建筑质量和安全,相关标准制定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装配式建筑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建立了一批技术规范与认证体系,并不断完善。

3.选拔培育龙头企业政府通过出台相应政策推动并支持相关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企业发展壮大。

通过资金扶持、项目引导等方式,培育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行业整体提升。

4.土地使用政策与监管机制为保障装配式建筑在用地方面的需求,政府从土地供给、产权管理、审批流程等方面进行调整。

进一步推广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政策与措施

进一步推广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政策与措施

进一步推广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政策与措施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推动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广泛应用,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

本文将就这些政策与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推广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议。

一、相关政策1. 发展优先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施工,明确提出要将其作为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提高住宅保障能力和质量水平。

2. 资金支持为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在装配式建筑领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支持措施。

例如,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地方开展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支持开展科技研发和示范示范及市场应用。

3. 减少审批限制为降低企业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行政成本和时间成本,相关部门对审批程序进行了优化。

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简化了施工许可等手续。

二、实施措施1. 完善技术标准为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稳定,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技术标准。

这包括对材料、构件和施工方法进行规范,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互换性。

2. 培训与人才培养在推广装配式建筑过程中,人才是关键因素之一。

必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在各级学校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并提供职业培训机构进行技能培训和认证。

3. 推动产业链发展为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政府需要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鼓励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1. 技术难题目前,我国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仍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

比如说,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如何确保构件及连接点的精度和稳定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解决。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科研投入,提供更多支持。

2. 规模化生产能力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通过规模化生产来实现成本的降低和质量的提升。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政府可以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增加投资,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

3. 市场认可度尽管装配式建筑施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市场上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

推广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政策支持

推广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政策支持

推广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政策支持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为促进这一新兴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

本文将就推广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政策支持进行探讨。

一、鼓励政策1.财税优惠:政府对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兴建公共设施和经济适用房等项目给予一定财税优惠。

例如,对于企事业单位在购买装配式建筑构件以及模块化产品时可以享受增值税减免、关税减免和所得税优惠等政策。

2.土地供应:根据实际需要,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土地供应方面的创新措施,鼓励开发商将土地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

此举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够降低整体的房屋成本。

3.专项资金扶持:相关部门设立专项资金,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科研、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等提供资金支持。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技术研发、宣传推广、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有效促进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引导1.制定管理规定: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明确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标准、要求以及监管机构责任,并为其合规运营提供指导。

2.加强培训教育:政府加大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人才培养力度,设立专门机构或培训基地,开展相关课程和培训活动。

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行业的快速发展。

3.鼓励标准化生产:政府支持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并推行集约化、信息化管理模式。

引导企业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效益,提升整个产业链条的竞争力。

三、国际合作1.对外交流合作:鼓励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参与国际性会展、技术论坛等活动,拓宽国际市场。

政府也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引进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行业的融入全球化发展。

2.加强标准统一: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关标准的国际化、统一化。

这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拓宽出口渠道,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
是为了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工人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其中,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包括以下内容:
1. 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规定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如安全组织机构、安全责任制、安全培训等,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2. 施工现场安全要求:规定施工现场应具备安全通道、安全防护设施、消防设备等,施工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3. 高处作业安全要求:规定进行高处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搭设脚手架、使用安全带等。

4. 施工机械安全要求:规定使用施工机械时应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5. 施工材料安全要求:规定施工材料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应防止其对工人和环境造成危害。

6. 火灾防护安全要求:规定施工现场应具备消防设备,施工过程中应严禁明火作业、堆放易燃材料等。

7. 紧急救援措施:规定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援机制,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人员,以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的出台和执行,能够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技术政策建筑施工技术是综合性的应用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应围绕建筑产品, 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 发展社会化生产、专业化协作和商品化供应, 实现建筑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现代化, 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的目的。

一、任务和目标到2010 年, 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 标准化、系列化构配件、制品和设备的应用量显著提高; 行业人均动力装备率在现有417kW?人的基础上提高60%;大中型施工企业采用工业化建筑体系按地区分别达到60%~80%; 技术进步对建筑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50%; 住宅产业化、建筑现代化比重有较大提高。

经济发达城市及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应基本上实现建筑工业化, 并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

二、技术政策1 发展地基加固、桩基础和基坑工程施工新技术充分利用工业废料或地方材料, 采用振冲、挤密等有效工艺与设备, 发展碎石桩、水泥土桩等多种复合地基技术;进一步完善强夯、排水固结、注浆加固等经济可靠的地基加固方法; 改进施工机械, 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完善质量控制和检测技术。

发展混凝土灌注桩, 用于工程支承和挡土护坡。

改进大直径、大断面灌注桩的成孔技术和机具设备, 逐步用机械成孔代替人工挖孔。

开发无泥浆污染的挖掘式钻机和大直径扩孔灌注桩的施工设备, 完善正反循环钻机的成孔技术。

发展预应力管桩, 部分取代一般预制桩; 发展静压桩工艺设备, 研究解决桩基施工中的振动、噪声等问题。

总结深基础施工实践经验, 制定深基坑施工技术标准, 研究发展挡土壁(排桩、地下连续墙)、防水帷幕、内支撑、锚杆等深基坑支护技术, 以及土钉、喷锚等边坡稳定技术, 软土基坑开挖技术, 发展信息化施工研究完善环境监控和工程安全等技术问题。

开发地下结构的逆作法和半逆作法施工技术发展地下建筑防渗、挡土与工程结构相结合的设计施工技术; 发展暗挖法与盖挖法, 以及盾构、顶管、沉管、浅埋暗挖等地下施工新技术, 促进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

研究发展井点、管井、砂砾自渗井和辐射井等有效降水技术, 研究发展地下水回灌技术。

研究开发市中心区基坑以外不降水的竖向或水平的防水帷幕施工技术。

2 提高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 确保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结构工程使用的混凝土, 应优先发展流态混凝土, 采用工艺装备先进、计量准确的搅拌站拌制, 泵送入模, 市区内逐步限制现场使用简易设备拌制混凝土。

积极开发和应用高效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

开发高性能混凝土, 完善高强混凝土的检测技术。

本世纪内重点推广C50、C55、C60 级混凝土, 试点应用C80 级混凝土, 并将承重结构混凝土平均强度等级提高到C30; 到2010年, 推广应用C70、C80 级高强混凝土, 使承重结构混凝土平均强度等级达到C40。

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防治碱—骨料反应。

积极发展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

大中城市均应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的预拌混凝土工厂或专业公司, 并充分利用原有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改造成预拌混凝土工厂。

到本世纪末, 使我国的预拌混凝土年产量从目前的2600 万立方米提高到万立方米, 占现浇混凝土总量的20%; 2010 年达到112 亿立方米, 占现浇混凝土总量的40%。

北京、上海等部分大中城市力争达到占现浇混凝土总量的~80% , 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

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均应有模板设计, 采用小流水段施工, 加快模板周转。

发展钢框竹(木) 胶合板模板、钢或胶合板大模板、塑料模壳及混凝土楼盖的快拆支模体系; 研究改进大模、爬模、滑模、筒子模、飞模等模板工艺技术与设备, 推广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提升模板脚手新体系, 提高现浇混凝土施工工业化水平, 满足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进一步开发预应力混凝土工艺和设备。

预应力混凝土使用的锚夹具、张拉工具等专用技术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不断完善创新。

提倡由受过专门训练、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预应力专业公司承包设计和施工。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粗钢筋连接, 应广泛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继续发展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水平钢筋窄间隙焊、气压焊和套筒冷挤压连接、螺纹连接。

研究开发等强度钢筋螺纹连接。

3 发展钢结构, 开发钢结构制造和安装施工新技术积极开发钢结构制造中的计算机放样、自动切割和计算机打(钻) 孔技术; 发展药芯焊丝自保护焊、惰性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多头焊床等焊接技术。

积极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焊接设备, 提高厚板和薄板的焊接技术; 采用激光等先进的测量仪器, 提高安装技术水平采用有效的矫正和除锈机械, 减少环境污染。

研究钢结构防火和防腐技术。

积极发展轻钢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 研究解决劲性钢筋混凝土、钢管混凝土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成套技术。

大力发展与钢结构相配套的楼盖与轻质围护结构和构件。

开发具有我国特色的结构安装技术、新工艺和简易有效的施工机具。

研究张力结构和膜结构的施工技术。

4 提高防水、装饰工程质量, 解决化学建材应用中的有关技术防水工程应因地制宜、按需选材, 并进行系统管理, 综合防治, 实施柔性防水与刚性防水或刚柔结合防水并举的措施, 进一步解决建筑工程渗漏问题。

柔性防水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与高分子卷材等新型防水材料, 逐步取代纸胎沥青油毡。

刚性防水宜选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研究开发倒铺法屋面, 以及刚柔结合的地下工程防水新技术。

防水施工宜采用冷粘、自粘、热熔粘结以及空铺点粘、条粘、满粘等工艺。

防水工程施工应由有资质等级的专业队伍承担, 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 取得合格方可作业。

防水工程的耐用年限应与防水等级相适应, 并逐步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

防水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优选装饰材料和部件,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机具, 提高装饰工程质量。

发展清水混凝土、装饰混凝土, 并优先采用优质涂料。

内外墙饰面板材应逐步推广干挂法、胶粘法。

对建筑幕墙特别是玻璃幕墙, 应在保证设计、材料和制品质量的前提下, 贯彻技术标准, 建立严密的质量检测制度, 把好工程质量、安全关。

要引进与开发先进的装饰机具, 培养装饰技工, 改进操作工艺, 逐步减少现场作业量, 并向工业化方向发展。

积极开发管道、门窗、防水、装饰工程等化学建材, 进一步提高化学建材制品质量, 严格执行防火、防毒标准, 研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5 发展大型结构与设备整体安装新技术、新工艺根据结构特点和现场条件, 大型结构构件和屋盖(网架、桁架、薄壳等) 施工, 可选用整体吊装、分段吊装、空中滑移、整体顶(提) 升等施工方法。

发展由计算机控制和集群千斤顶同步提升技术, 采用具有我国特色的桅杆整体吊装技术和无锚点吊装技术。

发展CO 2 气体保护焊、氩弧焊、药芯焊丝自保护焊等焊接工艺和大型容器全位置自动焊接技术。

采用可记录超声波探伤、热磁粉探伤、C射线全息照相等检测技术。

发展圆柱形储罐倒装施工技术和干式气柜建造技术。

提高管道安装的工厂或现场预制程度, 研究开发复塑型管材和管件加工设备。

研究开发水下穿越、不挖土敷设、长距离输送、胀插连接等管道施工新技术。

提高通风、空调的风管及配件的机械化制作水平, 发展柔性连接和无法兰连接。

研制开发先进的调试仪器, 提高测试水平。

提高电气仪表安装调试水平, 发展快速接头、高效油压钳和导电脂、钎焊等导线连接技术, 研究开发集成化自控仪表的安装调试技术、电梯预检预调和整机调试技术。

6 提高企业装备水平, 促进建筑施工机械化、现代化建筑机械要向品种多样化、系列化、大型化、机电一体化、多功能、操作环境舒适、无公害方向发展。

机械作业控制应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

一些重复性的工序、繁重体力劳动和危险作业应逐步用机器人取代。

提高微电子、激光、射线、微波、超声波与红外等现代高科技在工程检测、控制中的应用, 逐步用技术装备改造建筑业。

建筑业企业的机械装备应按专业或工种配套调整装备结构, 提高装备素质, 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企业的装备更新改造中, 逐步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取代质量低、性能差、能耗高、污染严重的机械设备。

建筑施工中的繁重体力劳动、危险作业和非用机械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工序和工种, 应实行机械化、自动化。

重视改进操作工艺, 发展手持动力机具和工具式脚手。

在继续推广门式、碗扣式脚手架的同时研究开发安全性能好、使用方便的支架与爬架。

机械装备应向社会租赁方向发展, 提高施工技术装备利用率。

建筑业企业要逐步减少自有机械的比重, 通过租赁来调剂企业间装备的余缺, 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

专业部门、大中城市和施工任务相对集中的地区均可组建机械设备租赁企业。

7 提高建筑业企业管理现代化与计算机应用水平运用现代管理知识和手段, 对企业的经营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监督机制进行逐步改革, 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目的。

在工程建设中, 企业应运用系统工程、网络计划、目标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统筹安排施工技术方案和计划进度; 施工中要进一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贯彻GBT 19000 ( 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建立并完善科学、规范、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使工作质量处于全面受控状态, 适应国际质量管理惯例和市场客观需要, 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管理现代化与计算机应用要根据企业性质、资质等级与管理的实际水平, 贯彻分类指导、分层次推进的方针。

一级建筑企业应在工程招投标、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和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普遍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和计算机软件, 并达到微机联网, 利用系统集成管理软件进行企业或项目的综合管理。

二级及其以下建筑企业, 应利用已有的软件成果, 对50% 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专项应用管理, 有条件的企业达到微机联网。

大力开发计算机应用软件, 逐步实现建筑工程投标报价、施工预算及管理、网络计划及进度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计划与统计、劳动力管理、工程质量管理、文档及资料管理、钢筋翻样及优化下料、模板配板的优化设计等通用软件, 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普及现代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 加强职工培训,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施工企业经理、项目经理和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经济管理、财会人员都必须熟练地掌握现代管理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 并将此作为上岗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措施以大中型施工企业和企业集团作为推动我国建筑业科技进步的主体, 牢固树立科技经济一体化观念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积极推进企业科技进步, 提高企业素质, 带动全行业逐步走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的道路。

重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