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详解

合集下载

《中庸》的中庸思想与道德选择

《中庸》的中庸思想与道德选择

中庸的中庸思想与道德选择1. 引言《中庸》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经典著作之一,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道德指导意义。

其中的中庸思想被广泛认可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探讨《中庸》中的中庸思想以及如何运用这一思想进行道德选择。

2. 中庸思想的内涵2.1 中庸的定义中庸是指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平衡状态,不偏向任何一方。

它追求的是合理和谐,既不偏激、过分执着于某种观点,也不盲目妥协、放弃原则。

2.2 物我合一在《中庸》中,物我合一是指人们应当认识到自己与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只有通过与外界事物相互适应、协调,才能实现完善和谐。

2.3 孔子伦理学观点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五常,并主张人们应当以仁为核心来理解、指导自己的行为。

中庸思想在这里体现为追求道德的均衡和合理,不偏执于某一常。

3. 中庸思想与道德选择3.1 避免极端主义中庸思想告诫人们要避免过分偏向任何一方,不陷入极端主义。

在道德选择中,我们应当从多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尽量避免片面、极端的立场。

3.2 追求平衡和谐中庸思想鼓励人们寻求平衡和谐的状态。

在道德选择中,我们可以考虑多种因素,并尝试找到最合适、最有利益平衡的方式。

3.3 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中庸》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对社会的责任。

在道德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他人利益,并且始终保持公正和诚信。

4. 结论《中庸》中的中庸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了在面对复杂情境时保持平衡、谨慎而中正的态度。

在道德选择中,我们可以借鉴中庸思想,避免极端主义、追求平衡和谐,并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道德挑战,并成为更有品德和价值观的人。

中庸的思想要点

中庸的思想要点

中庸的思想要点中庸,又称《中庸》篇,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著作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中庸强调的是"中"的思想,即不偏不倚,遵循中道,保持平衡的态度。

下面将介绍中庸思想的要点。

一、人的本性与修养中庸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也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人应该通过修养和后天的教育来使本性得以充分发展。

人的修养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如仁、义、礼、智等,以及修身养性,成就人格完善。

二、追求中和平衡中庸主张追求中和平衡的状态,在各种事物中保持适度与谦和的态度,避免过分偏激或极端的行为。

"一至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一至于喜怒哀乐之已发,谓之和",这体现了中庸思想对情感的调节和情绪的平衡。

三、道德的重要性中庸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

在中庸的观念中,人应该具备仁心、宽容、孝顺和正直的品质,力求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共处,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四、治国理政的原则中庸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原则,如"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味着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性。

同时,还提倡君主应具备德才兼备的品质,能够以身作则,引领百姓,实现政治的稳定与繁荣。

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即个人修身、家庭和睦、国家治理和天下安宁是相辅相成的。

个人修身可以清心寡欲,保持内心的宁静;家庭和谐可以培养孝悌之情;国家治理要以贤明的领导为基础;而天下安宁需要各个方面的和谐共处。

六、智慧的追求中庸提倡智慧的追求,认为人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增长智慧,以遵循中道、保持平衡。

智慧使人具备深刻的洞察力和辨析能力,能够正确地对待事物和处理问题,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总之,中庸思想强调的是追求中和平衡、道德的重要性、治国理政的原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智慧的追求。

这些要点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理解和应用中庸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身修养,并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中庸思想的总结

中庸思想的总结

中庸思想的总结中庸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理论。

中庸思想强调人类应当追求的道德境界和人生态度,主张人们应当通过均衡和调和来实现身心和谐的状态。

这一思想体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被视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下面将对中庸思想进行详细的总结。

首先,中庸思想强调“中庸”即“中道”,主张均衡、平和、中正的修养和行为。

中庸认为人应当处于中立的位置,不偏不倚,避免过分的极端。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应当遵循“中庸之道”,即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寻求最恰当和最适宜的折衷方案。

这种追求中庸的品德使人态度温和,不偏不倚,能够处理矛盾和冲突,达到和谐的境界。

其次,中庸思想强调“志于道,据于德”,提出通过修身来实现道德和行为的完美。

中庸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

要达到道德的完美,除了要具备仁、义、礼、智等基本道德素养外,还需要修养内在的品质和修炼外在的行为习惯。

只有从自己做起,通过自身的改造和完善,才能真正实现对道德的理解和体验。

第三,中庸思想提出了“君为臣纲”的观点,强调领导者应当发挥好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中庸认为,领导者具有示范作用,他们的行为和品德非常关键,对他们的要求更高。

所以,中庸强调君主应当以身作则,注重自修和自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同时,领导者也应该注重对下属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在道德和行为上达到完美的境界。

第四,中庸思想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中庸认为,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中庸主张人们应该尊重他人和他人的权益,注重公平和公正,在处理和解决矛盾和冲突时要考虑双方的利益和感受,以和谐的态度来化解矛盾和争议。

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五,中庸思想追求协调的生活态度。

中庸认为,人生是充满矛盾和挑战的,人们应当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和波折。

中庸主张人们应当保持内心的平衡和稳定,在困境与挫折中保持乐观和坚韧,能够适应变化和调整自己的心态。

中庸的哲学思想与生活方式分析

中庸的哲学思想与生活方式分析

中庸的哲学思想与生活方式分析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深入研究了中庸,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中庸的哲学思想中庸的哲学思想源于《中庸》一书,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子思所编撰,主要阐述了人与道的关系以及人的修养之道。

中庸强调人的修养要达到“中”这个境界,即不偏不倚,遵循道的规律而行。

中庸认为,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平衡,不偏不倚地对待事物,既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也不过分苛求自己,而是追求内外的和谐统一。

中庸的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是“道”。

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和原则,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中庸认为,人应该顺应道的要求,以道德行为为准则,追求内心的真善美。

同时,中庸也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二、中庸的生活方式中庸的生活方式是基于中庸哲学思想的实践指南。

中庸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衡,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具体而言,中庸的生活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修身:中庸认为,人首先要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重自我反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2. 齐家:中庸强调家庭的和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家庭中保持和谐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修养。

因此,人们应该注重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保持家庭的和睦。

3. 治国:中庸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应该以道德为基础,注重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在个人生活中,人们应该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4. 平天下:中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张和平共处和互利共赢。

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应该注重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以和谐的态度对待他人。

三、中庸的意义与价值中庸的哲学思想与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中庸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提倡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善美,对于人的个人发展和精神追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庸的核心思想

中庸的核心思想

中庸的核心思想中庸,一词来源于《中庸》一书,旨在阐述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其核心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影响深远。

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中庸思想倡导的是“中庸”之道,即在各种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寻求平衡。

中庸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两端,一端过犹不及,过分偏向任一方面都会导致问题。

因此,应该在对立面之间保持平衡,不偏不倚地寻求平衡之道。

中庸思想主张“中正”,即坚持中庸之道,遵循天道而行,不偏不倚,不偏激,不极端。

中庸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人应当顺应天道,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外合一,心与道合。

中庸思想还强调仁爱之道,涵养仁德之美,培养和谐之心,倡导和睦相处,以仁爱之德化解冲突,实现和谐共处。

中庸思想的价值观念中庸思想强调中庸之道,认为只有坚持中庸,才能追求个人的最高理想和社会的最大利益。

中庸思想倡导的是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即追求和谐、和平、理性、中正、仁爱、忍让、自律、宽容、平等等各种价值观念。

中庸思想主张“中和”,即在个人行为、社会关系、国家治理等各个领域中追求“中和之道”,不极端不偏激,不偏不倚地保持平衡。

中庸思想认为,只有坚持“中和”,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平衡,使个人、社会和世界获得真正的和平与繁荣。

中庸思想的实践意义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人民的生活、行为、思想、观念、情感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庸思想强调“中和”,是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途径。

中庸思想强调“中正”,是中国人民追求道德修养的基本方针,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关键。

中庸思想强调“仁爱”,是中国人民追求亲情、友情、爱情的最高境界,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

中庸思想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人类共同理想的努力,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语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核。

中庸归纳总结

中庸归纳总结

中庸归纳总结引言中庸,又称《中庸之道》或《大学》、《中庸》。

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庸讲求“中”、“和”、“恒”的道德原则,强调平衡、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本文将对中庸思想进行归纳总结。

一、道德中庸中庸提出了道德中庸的理念,主张追求道德的平衡和稳定。

它认为在道德行为中,应当遵循适度、平和的原则。

中庸告诫人们不要走极端,要避免过度和不足。

只有保持中庸之道,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并使人们的心境安定。

中庸中的“中”是指追求适度,避免过度或不足。

在道德行为中,人们应当避免极端情绪和行为,不能过于冲动或过于保守。

只有保持适度的行为和情绪,才能达到道德的平衡。

中庸中的“和”是指追求和谐,反对冲突和争斗。

在人际关系中,应当追求和谐相处,通过沟通、合作和妥协解决问题,避免冲突和争吵。

只有通过和谐,社会才能实现稳定和繁荣。

中庸中的“恒”是指追求持续发展,反对急躁和懈怠。

在学习和工作中,人们应当保持持续的努力和奋斗,不能急于求成或懒散消极。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成果。

二、治国中庸中庸思想在治国理政中也有重要意义。

中庸主张国家应当遵循适度、稳定的原则,秉持平衡、和谐的态度来进行治理。

一个国家应当追求适度的发展,避免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国家才能稳定和谐。

一个国家也应当追求社会和谐,鼓励不同群体之间的合作和共享,避免阶级斗争和社会冲突。

只有通过和谐的社会关系,国家才能实现持久稳定。

一个国家还应当保持持续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或懒散消极。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革,国家才能不断前进、繁荣强大。

三、个人修养中庸中庸思想对个人的修养也提出了要求。

中庸主张人们应当追求内心的平衡和稳定,保持温和、恒心和诚实的品质。

在生活中,人们应当保持适度的情绪,避免过于激动或消沉。

只有保持内心的平和,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力。

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应当追求和谐相处,避免冲突和争吵。

中庸儒家核心思想之一

中庸儒家核心思想之一

中庸儒家核心思想之一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集中了儒家思想的精华,而且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庸儒家核心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一、中庸的基本含义中庸,即“尽己之能,莫过于中”,意味着保持适度和平衡。

在《中庸》中,中庸被视为一种道德准则和处世原则,旨在引导人们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保持平衡,并追求道德的完善。

二、中庸的核心思想中庸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兼爱万物中庸鼓励人们兼爱万物,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共存。

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和关爱。

2. 追求人的完善中庸提倡追求人的完善和修养。

儒家认为,人的修养是通过真知、惠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六个方面的修行来实现的。

中庸要求人们在各个方面不断自我克制和完善,以达到内心与外在的和谐。

3. 追求道德的平衡中庸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保持平衡。

儒家认为,道德的极端是不可取的,应该避免过于偏激的行为和情感。

只有在平衡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实现真正的道德修养和进步。

4. 倡导中道中庸倡导走中道,即不偏不倚地对待事物。

儒家主张避免极端和偏执的立场和行为,寻求事物的平衡点,以达到和谐与统一。

三、中庸思想的意义中庸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个体发展和社会和谐中庸思想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相互关心。

它对于促进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非常重要。

只有在平衡和谐的环境中,人们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实现。

2. 调和社会矛盾中庸思想提出了调和社会矛盾的方法和原则。

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只有通过中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才能达到社会矛盾的调和和解决。

3. 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中庸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规范。

它鼓励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循伦理原则,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4. 个体修养和道德提升中庸思想提倡个体修养和道德提升。

中庸思想的理解

中庸思想的理解

中庸思想的理解
中庸思想的理解
中庸思想,又称“中和之道”,它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重要的阐释体系,由孔子和其弟子们创立。

中庸思想以“中”为主旨,提倡“仁、义、礼、智”等观念,它认为人应当中庸精神,适度处世,而不是追求极端。

它强调,一切事物都应在相对和顺应的中间状态中发挥优秀的作用。

此外,中庸思想还强调一切事物的和谐,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要求做人要虚心服从,维护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

它认为,所有事物都是有机的、相互联系的和复杂的,因此要求和平、共处、适应共存,而不是极端激进。

在当今社会,中庸思想仍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它提倡人民和睦相处,做好协调、控制的工作,减少冲突,保持对社会和谐的根本性作用,值得我们坚持。

总而言之,中庸思想无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在当今时代,都有历史的重要作用。

它通过引导我们超越極端,追求中庸,不断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和谐、文明的发展之路。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总结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总结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总结中庸是一部古代中国经典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核心经典之一,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中庸强调和谐平衡的教育思想,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中庸中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中庸注重立德修身。

中庸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们的德性和修养。

人们应该追求道德的完美,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人格的完善。

中庸主张,人应当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以充实自己的内在修养,建立起健康的人格。

中庸强调,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此,中庸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倡培养责任感和正直的行为准则。

其次,中庸强调辩证思维和容忍。

中庸主张“中庸之道,其至矣乎”,强调在任何事物中追求平衡。

中庸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

同时,中庸鼓励人们要容忍他人的观点和行为,以实现和谐共处。

中庸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互相包容和尊重。

因此,中庸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包容心态。

再次,中庸注重实践和实用。

中庸主张“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中庸教育强调知行合一,强调学以致用。

中庸认为,只有经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得到巩固和巩固,才能使学习更有价值。

中庸教育倡导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来培养能力和智慧。

中庸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中庸强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达到天人合一。

中庸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摆脱尘世的烦扰,达到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

中庸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境界,使学生能够超越自我,与宇宙和谐共生。

中庸主张,学生应该开拓眼界,追求精神追求,追求与自然界和谐的心灵体验。

中庸认为,人应该积极主动地融入自然界,与自然界相融相通,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综上所述,中庸中的教育思想强调和谐平衡、立德修身、辩证思维和容忍、实践和实用、达到天人合一。

中庸的智慧启示

中庸的智慧启示

《中庸》的智慧启示《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启示,对于个人修养、社会和谐乃至国家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对《中庸》智慧启示的详细解析:一、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修“道”,即“中和之道”。

这种道体现了儒家以培养“君子”为目标的思想,强调通过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并非简单的中立或平庸,而是一种追求平衡和谐的生活态度与处世哲学。

二、个人修养的指南自我教育与完善:《中庸》开篇即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指出人性是天赋予的,遵循本性行事即为道,而修养本性则是教化的过程。

这强调了个人应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和完善,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我。

智、仁、勇的修养:《中庸》提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指出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智,努力实践就接近于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

这是儒家“三达德”的体现,也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

至诚的境界:《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

天生真诚的人自然符合天道,而普通人则需通过努力达到至诚的境界。

至诚不仅是一种道德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三、社会和谐的基石中庸之道的处世原则:《中庸》强调中庸之道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中的重要性。

它要求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明,不偏不倚地处理事务,避免走极端。

这种中正之道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君子之道的示范:《中庸》中的君子形象是儒家理想人格的体现。

君子遵循中庸之道,无论出门在外还是在家闲居,无论保持沉默还是进行交谈,都不离开做人的准则和道义。

君子的言行举止对周围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四、国家治理的智慧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中庸》虽然主要探讨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问题,但其思想对于国家治理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它强调君主应以民为本,关心民生疾苦,通过实施仁政来赢得民心。

《中庸》的主题思想及其具体内容

《中庸》的主题思想及其具体内容

《中庸》的主题思想及其具体内容《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

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那么你知道《中庸》的主题思想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庸》的主题思想及其具体内容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理论基础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

具体内容⑴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

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

《中庸》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⑵三达德。

调节五种人际关系主要三达德。

三达德,就是智、仁、勇。

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

智、仁、勇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靠力行实践来加固。

所以《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⑶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

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

《中庸》的思想要点

《中庸》的思想要点

《中庸》的思想要点《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颜回整理而成的一篇论述正中庸之道的文献。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庸》的思想要点。

一、中庸的基本内涵中庸主张的是“不偏不倚”的中道。

中庸强调诚实守信,以及修养心性、追求平衡的重要性。

中庸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度、有限、有常的,人应该在各种事物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不偏不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修养与道德观念中庸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它认为,只有通过修养自己的心性,才能达到心身合一的境界,进而实现内外调和。

同时,中庸强调道德观念的培养和实践,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及追求公正、诚实、谦虚等优秀品质。

三、兼顾伦理关系在伦理关系方面,《中庸》主张兼顾各个关系的平衡与和谐。

它提倡儒家所倡导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际关系。

《中庸》认为,在这些关系中,应该坚持中庸之道,保持相应的平衡,不偏不倚地履行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四、治理国家与社会《中庸》也涉及到治理国家与社会的问题。

它主张君主应该以身作则,尊德行善,从而影响下属。

它还提出了君主应具备的“中庸之政”,即宽弘的胸怀、审时度势、公正廉洁等。

同时,《中庸》也主张遵守伦理规范、实行法治,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思想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它认为,人应该从内到外地修养自己,先修身,然后齐家,再治国,最终达到平衡天下的目标。

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修齐家治国,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结起来,《中庸》的思想要点主要包括:中庸的基本内涵、修养与道德观念、兼顾伦理关系、治理国家与社会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家庭教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中庸》的精髓,将其思想融入到现代社会中去,以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孟子的中庸思想如何理解

孟子的中庸思想如何理解

孟子的中庸思想如何理解孟子被誉为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之一,《孟子》也被视为儒家经典之一。

在孟子的著作中,中庸思想是一大特色。

那么,孟子的中庸思想具体是什么?如何理解呢?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庸的意义和概念“中庸”一词最初出自《易经》,“君子居中而无忧,中正而不倚。

”后来孔子又将其发扬光大,并将其理论化。

中庸的意思是保持中间的平衡,不倾向于极端。

《中庸》一篇中,孟子又进一步将中庸思想发展为一种修身处世的理论体系。

一个人只有处于中间态度,既不偏激,又不过于随和,才能做到慎独而无悔,从而做到道德上的完美。

孟子认为,处于极端是不可取的,因为极端会失去平衡,人也难以控制。

而中庸则能有效地运用道德和智慧,使个人在多种状况下行事得当,做到内在的坚定和平衡。

二、中庸理论的核心孟子的中庸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深刻的内涵。

在理论方面,中庸的核心是“仁”,孟子提出了“本性善”和“天命论”的概念。

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的,而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普遍的价值观念。

在孟子看来,人性本来就具有仁的素质,只有在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社会影响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出更健康坚定的品质。

因此,人类存在一定的天命,就是肩负起实现仁德的使命和责任。

孟子认为,个体自身必须秉持天命,尽力发挥自己善良品性,动力来自于自身的本性,知识来自于必要的训练和指导。

当一个人尽其所能地尝试去完成自己的天命时,他就是“成功”的。

三、中庸道德和处世哲学中庸思想的核心不仅是一种学说理论,而且是一种处世哲学。

孟子认为,只有通过社会生活和交往,人才能实现自我完善。

人们在不同的职能和角色中面临不同的挑战,需要知道如何平衡这些要素,使自己处于中间平衡状态,从而达到修身完善和社会和谐的目的。

孟子治国观念中的“爱民、尊贤、敬天’也是中庸思想的重要体现。

他认为,一个好的领导必须以爱民为本,关注民生疾苦,以贤为能,尊重人才,信仰天命,知行合一,维护天赋的正义,保持国家和谐和稳定。

中庸思想的解读和应用

中庸思想的解读和应用

中庸思想的解读和应用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一直对学者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中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中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心得和启示。

一、中庸思想的内涵中庸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中”和“庸”。

其中,“中”指的是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平衡状态,是一种避免偏激和极端行为的态度;“庸”则强调恪守中道,不偏不倚,不过分追求极致。

中庸思想认为,只有在平衡的状态下,个体和社会才能达到和谐与稳定。

二、中庸思想的哲学基础中庸思想的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儒家学说。

儒家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认为人应该追求“仁”和“义”的境界。

中庸思想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平衡和中和的重要性。

中庸思想主张人应该避免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而要以大局为重,追求整体的和谐。

三、中庸思想的价值与意义中庸思想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对于个体来说,中庸思想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衡,不要过分追求个人欲望,而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对于社会来说,中庸思想强调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的重要性,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包容。

四、中庸思想的应用中庸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中庸思想可以指导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保持平衡和谐,避免极端行为,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中庸思想可以引导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左右。

此外,中庸思想还可以指导人们在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时寻求平衡,避免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

总结起来,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研究和应用中庸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当下快节奏和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中庸思想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引导人们秉持平衡与中和的态度,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中庸哲学的核心思想

中庸哲学的核心思想

中庸哲学的核心思想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是儒家学派的核心之一。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中庸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领悟到了一些重要的心得。

一、中庸的基本概念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述而》中,被孔子用来描述一种人的境界和行为准则。

中庸的基本概念是指在各种对立的因素之间,保持中立和平衡的状态。

它强调的是人的行为应当符合道德规范,避免过分偏向任何一方,保持适度和谐的状态。

二、中庸的核心思想1. 天人合一中庸强调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当与天地相应,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

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而应当追求整体利益。

只有当人与天地合一,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2. 诚实守信中庸强调人的诚实和守信是行为的基本准则。

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础,也是人与社会之间保持和谐关系的重要条件。

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秩序。

3. 克己奉公中庸强调个人应当克己奉公,不追求个人私利,而是以公共利益为重。

个人的欲望应当适度克制,不要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而应当为社会做出贡献。

只有克己奉公,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中庸的现实意义中庸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个人修养中庸强调个人的修养和自我约束,提倡人们克己奉公、诚实守信的行为准则。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物质欲望和个人利益所驱使,忽视了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

中庸的思想提醒人们应当反思自己的行为,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2. 社会和谐中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人们遵守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克己奉公。

在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

中庸的思想提醒人们应当重视社会和谐,建立起互信和合作的关系,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3. 生态平衡中庸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提倡人们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在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中庸思想详解

中庸思想详解

中庸思想详解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道”、“中和”,即在各种事物的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中道”,即不偏不倚、不极端、不偏执,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下面将从中庸思想的起源、内涵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中庸思想的起源。

中庸思想最早是由孔子的弟子孟子提出的,他在《孟子》一书中提出了“中庸”、“中和”等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孟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处世的准则,是一种处事的方法,是一种处世的态度。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孟子认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二、中庸思想的内涵。

中庸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道”,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道”,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2. “中和”,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和”,即在各种事物的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3. “不偏不倚”,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不偏不倚”,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4. “不极端”,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不极端”,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庸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庸知识点总结归纳一、中庸的思想体系中庸强调天人合一、圣人法度、心性意志的平衡,并结合治国的原则。

其中,“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相处,圣人体会天地之道而达到道德修养的境界;“圣人法度”是指圣人创立的道德法则,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准则;“心性意志的平衡”是指内心的真诚与外在行为的稳重的平衡。

中庸的思想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阴阳五行等诸多思想,所以中庸的思想是继承与发展了古代哲学思想的。

二、仁、礼、义、道的含义1. 仁:是中庸思想的核心,是表现在道德关系中的爱心和谦卑功夫。

仁的实质是人文关怀和关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行为准则。

仁和礼是中庸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道德之本,是对人对己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2. 礼:是指社会和谐关系中的行为规范和仪式礼节。

礼的确立是基于人类社会和家庭生活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它的核心是以礼促和谐,以礼待人,以礼尊长。

3. 义:是指对事情的公正和合理性,是表现在道德关系中的正义和公平。

在中庸思想中,义是指道德行为准则的根本,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原则。

它要求人们做到忠诚、诚实、信义。

4. 道:是指“天道”、“道者自然”,它强调道法自然,秉持天道的伦常,天下大同。

道是中庸思想的思想核心,它强调天下大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圣人之道和仁义道德等思想。

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 修身:是指人的心灵修养,包括道德修养和精神修养。

中庸强调修身是德行高尚,修养身心,塑造真我,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

2. 齐家:是指家庭和睦,家风良好,子孙兴旺。

中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哲学的总纲述。

3. 治国:是指治理国家,致治国之道。

中庸的治国思想主要强调仁政,以仁爱为忠;强调礼制,以礼节为本;强调道德规范,以正义为准则。

4. 平天下:是指天下大同,国泰民安,和谐安定的社会。

中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为了实现天下大同而发展出的社会理想。

四、中庸的现实意义中庸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对于现实生活和社会管理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中庸强调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

“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远,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

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

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

“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

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

《中庸》全篇精解

《中庸》全篇精解

《中庸》全篇精解《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礼记》中的一篇,也是儒家五经之一。

它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主要阐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人生哲学和政治理念。

本篇精解将逐章解析《中庸》的主要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

第一章:中庸之道本章主要阐述了中庸之道的概念和重要性。

中庸之道是指在行为和思想上保持平衡和适度,不偏不倚。

它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第二章:中庸的实践本章讲述了中庸之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它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遵循中庸之道,既不应过于放纵,也不应过于约束自己。

通过中庸之道,人们可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第三章:中庸与仁爱本章阐述了中庸之道与仁爱之间的关系。

它指出,仁爱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只有在仁爱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庸之道。

仁爱是人们行为和思想的指导原则,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基石。

第四章:中庸与礼本章讨论了中庸之道与礼的关系。

它认为,礼是中庸之道的外在表现,是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

通过遵守礼节和礼仪,人们可以维护社会和谐,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平衡。

第五章:中庸与智慧本章强调了中庸之道与智慧的关系。

它认为,智慧是中庸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智慧,才能正确理解和实践中庸之道。

智慧使人们能够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第六章:中庸与忠诚本章讲述了中庸之道与忠诚之间的关系。

它指出,忠诚是中庸之道的重要体现,只有在忠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庸之道。

忠诚是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动力,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保障。

第七章:中庸与信本章阐述了中庸之道与信的关系。

它认为,信是中庸之道的基础,只有在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庸之道。

信是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准则,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基石。

第八章:中庸与修身本章讨论了中庸之道与修身的关系。

它强调,修身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只有在修身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庸之道。

修身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的起点。

中庸哲学的核心思想

中庸哲学的核心思想

中庸哲学的核心思想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哲学理念,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和行为准则。

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中”与“和”。

“中”并非是简单的中间、平均,而是指在处理事情时能够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无不及。

这需要我们对事物有精准的判断和把握,明白何事当为,何事不当为,以及如何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比如说,在面对利益分配时,如果过于贪婪,想要占据过多份额,必然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和纷争;但如果过于谦让,放弃自己应得的部分,又可能无法保障自身的合理需求,甚至让人觉得虚伪。

只有做到“中”,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分配,才能使各方都感到满意,达到和谐的状态。

“和”则强调的是和谐、协调、平衡。

它要求在各种关系和事物中寻求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

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应当以“和”为目标。

在家庭中,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如果都能遵循“和”的原则,相互理解、包容、尊重,那么家庭就能充满温馨与和睦。

在职场中,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若能以“和”为念,通力合作,而非勾心斗角、争名夺利,工作氛围必然积极向上,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中庸并非是要求人们毫无原则地妥协和退让,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比如在坚持正义和道德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机来表达和维护。

它也不是让人墨守成规,不敢创新和突破。

相反,真正理解中庸的人会懂得在变化的环境中把握好度,既不盲目冒险,也不因循守旧。

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时,能够以稳健的姿态去尝试和探索。

中庸哲学还注重内心的修养。

一个人只有内心平和、稳定,才能在外界的纷繁复杂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

这就需要我们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不被贪欲、嗔怒等负面因素所左右。

在当今社会,中庸的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走向极端。

有人为了追求功成名就,不择手段,过度劳累,损害了身心健康;有人则因一时的挫折而自暴自弃,陷入消极沉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鲁恂(Lucian Pye)曾经说过一句有关中国人的至理名言,值得用来做本文之开场白。

他说,中国人没有「做什么」(what)的问题,只有「怎么做」(how to)的问题(Pye, 1968)。

言下之意是,中国人都知道应该以道德作为做人处事之准则,礼义廉耻也背得滚瓜烂熟,但是遇到具体情境到底要如何根据这些大准则去做,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也是经常让人踌躇不决的地方。

但是,也正是在这里,才牵涉到儒家思想的精华--自我修养的问题。

本研究正是想就借助儒家中庸的思想,对这个「怎么做」的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研。

我的论点主要是认为,中布实践思维是中国人在处理日常生活人、事、物时,所惯用的思维方式。

它后面有一套独特的世界观,包括如何感知人、事、物,什么是重要的、值得做的,凭什么原则来判断及衡量等,在支持这一惯性思维。

所以探研中庸实践思维,就是在探索中国人的世界观。

从这一世界观出发,来看中国人的行动,才能看到其深层的心理意义。

二、中庸实践思维探研的理论意义我之所以要探研这个「怎么做」的问题,是因为在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中,这一领域是被忽略的,因此有其理论的价值存在。

西方社会心理学在探索人类行为的前因时,往往把重心放在行为前,个体对事理「对/错」的判断上。

亦即西方学者认为,一个人在决定了什么是对的及什么是错的之后,他就会很自然地按着对的去做事。

因此这后半段「怎么做」不是一个问题。

根据这个想法,一个人的「价值」、「信念」、「态度」等与其行为必然有一致性。

而一个人的行为,也自然地是反映一个人对涉及事件的判断、价值及态度。

至于行为的后果,则是一个人在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件时,所必须得到的好处或付出的代价。

而愿意接受这些必须付出的代价,还去做一件事的人,都被认为是有责任心、有骨气的英雄。

在这样一套思维架构下生活的人(包括研究者),可能不容易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经常不能痛快站出来,表达自己的判断及态度,总是畏首畏尾;也不容易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经常做出言行不一致的事;总是言不由衷、行不由己。

在叹惜中国人贪生怕死、惯常说谎、没有勇气之余,本文想探索一下另一个可能性,并用之来描述及理释中国人的思考与行动。

那就是,中国人是在用一套与西方惯用的思维架构不同的架构,在思考社会事件及问题,使得他们在做人处事时,表现完全不同的方式。

在注重人际和谐的中国社会里,人们的行为的决定因素,有可能并不放在自己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的判断上,而是将重点放在决定了对、错之后,如何在保持人际和谐的基础上,来把自己认为是对的具体的做出来。

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如何去做的途径,才是中国人思考的重心。

在这个思维架构中,一个人将其选择行事途径之思考,集中于自己的行事选择,所可能带给周围其它人的影响之上。

务必令自己的最终选择,能维系周围之人际和谐。

这种以人际和谐为目标,注重自己行动后果的思维架构,可能使我们在思考要「如何」去做时:(1)不冲动地采取实时行动;(2)顾全大局,全面考虑所涉及的人、事;(3)注意自己行动对全局中其它人所产生的后果;(4)采取中庸之道,以对大家来说,皆合情合理的途径来行事。

在这里,我们简称这样的一套思维架构为「中庸实践思维」。

在用这样一套「中庸实践思维」方式,来理解中国人在具体情境中的行动,我们很容易地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吞吞吐吐、犹犹豫豫、言行不一致(被认为是惯性说慌)、甚至哀哀怨怨、悲悲切切。

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家多年来对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一直争论不休,以及为「应然」如何能产生「实然」,感到困扰之际,也许对中国人的中庸实践思维的研究,可以对这些困扰及争论带来一些新鲜的空气及启迪。

当人们用一套不同于西方现在主流研究的思维方式时,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应然」与「实然」的不相同,根本是自然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

所以对中国传统「中庸实践思维」的研究,将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让我们从另一个、不同于西方主流的角度或架构,来看人们具体行动背后的意义。

三、「中庸实践思维」的构念化(一)什么是中庸?中庸二字是由孔子首倡的(论语?雍也)。

在他的言论中,对中庸极其推崇,称之为「至德」。

总览有关对中庸的经典阐述,其意义不外乎有二。

一指中庸为一德行,是修德的最高目标。

另一是指行德的方法。

而此第二义,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又将之分为中庸之「思」及中庸之「用」这两个范畴。

前者是指在一个具体情境中如何决定用什么行动方案;后者是指在决定了方案之后,要如何去执行方案,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中庸的第一义,作为是一个行动的最终目标,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在此不做讨论。

本文将就中庸之第二含义,亦即行德的方法,进行一个比较详尽的阐述,然后希望用一些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构念,将其所有内涵重新组织起来,以便将来进行实征研究,来探讨其可能对现代中国人的人际交往活动所带来的影响。

在本小节中,我们将从三方面来构念化中庸实践思维。

我们将先从经典文献中抽取中庸的原义,再从过去对有关中庸的误解,来反看中庸思维到底是什么。

最后,再参照现代西方心理学的观点来探看这个思维体系的一些特点。

1. 中庸的宇宙观要了解中庸,我们恐怕必须由先秦的宇宙观开始看起。

先秦的宇宙观或可用「生生和谐」四字以盖括之:整体宇宙中之万物均可视为是由两个相互对立的状态或性质所组合而成。

它们彼此即是相矛盾对立的,但又是基本上互补的,因而是相辅相成的。

同时,这些万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以一个动态的和谐均衡状态在不断延续之中。

其中人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之关系即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又是相互矛盾的对立关系,个人过份的扩张会影响与其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而失去均衡的状态。

个人随波逐流,则也会产生同样的失均现象。

个人在整个宇宙的运作及功能,就在于能在这生生不息的变化中,撑握自己的位置及方向,自己的作用及影响,从而时时使自己与万物保持在一个动态的和谐均衡状态。

在这样的一个宇宙观之内,个人的这种努力,终会使自己达到「天人合一」、「与天地参」的理想境界。

2. 「中」的价值中庸可以说是在这样的一个宇宙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早期「中」字只指方位而言,并无道德之含义。

但在春秋易书出现时,已有崇尚「中」字的记载,并开始含有道德的内涵。

尚书中曾用「中」以表示合宜合适,并首次将「中德」两字并用(王守常,1987)。

《尚书?皋陶谟》更举九德,而此九德似乎皆可用「中」字贯穿之:「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慕;礼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寒,强而义」。

在此我们已看到,做为一个有德行的人,是必须在两个几乎对立的行为特性中求取一个均衡点。

3. 「中」作为行事思考准则这个均衡点看来即非两者的中点,也不是一个定点(因而不是行德者的固定行动标准)。

这个均衡点好象是在个人做人处事时,反映在更高的一个抽象层次上的。

例如,一个宽而栗的人并不是以宽与栗的中点做为其行每一件事的准则。

而是在该宽的事情上宽,该栗的事情上栗。

以致在给予他人的总体印象上是一个「既宽且栗」的人。

这种依情境不同而施以不同程度的宽或栗的行事准则,是因为在考量了特殊事件情境之后,觉得某个程度的「宽」或「栗」是对那个具体情境而言,最「恰如其分」的行事选择。

这样,「中」的状态是在更高的一个道德层次上所保持的,而不是在具体行为的层次上的均衡状态。

4. 中庸作为一个实践准则除了视之为是道德思考的准则之外,他的中庸也指行德之具体途径。

他曾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他一再强调任何德行之实践,不可推行得太过份。

不然,变为恶行,变为虚伪,变为哗众取宠,而会「乱德」,而成为「德之贼」也。

在论语中,我们经常看到他形容一个有德行的「君子」的行事特质形象时,都带有中庸之美。

例如,「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贞而不谅」(述而),「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

他常将中庸实践思维用于教导其弟子之上,按他们在行德方面的特点(或缺陷),施以相反的教育,使他的学生能因而成为一个具有「中庸」之德的人。

但是,这里所谓的不要太过份并不是指做事不要做彻底。

在孔子的言论中,在具体执行德行时,是要求做得彻底的,但并不是在手段上要做得激进。

这是因为在中国人的宇宙观中有「物极必反」的定律。

因此太过心切急功,往往徒劳而无功。

在这套思维架构中,要达到最大的效果,是要在「太过」与「不及」之中找寻一个均衡点,相当强调的是「自我约束」及「灵活变通」的力量。

5. 中庸的自我约束孔子对「自我约束」的重视,可见其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中庸之强调自我约束是基于个人对自我在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及在本质上的可塑性,这两个假设发展出来的。

这也是中庸之德,可以通过自我修养而得以完善的理由。

由一维两极的感知架构来看「自我约束」,也是一种「自我驾御」及「自我掌握」。

其实践也要适中才好,因此只要求人们做到「节」而不「绝」。

「中庸」一书首章中所言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正是这个含义。

6. 中庸的变通性孔子的言论中,也特别强调「适中」的变通性及灵活性。

他甚至有言:「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以强调道德实践的即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的看法。

孟子在孔子所言中庸的基础上,提出了「权」字的构念。

显然,他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选择适用于某一具体情境的最佳行动方案上。

他认为「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

孟子也常用「思」字来表示权衡之义,而非知解之「思」。

它带有价值的色彩(具方向性),强调在实践道德时的「思」,可以说是一种实践思维。

他常提「因时损益」,即是在时间的变迁中,获得最恰当的均衡点皆有不同。

7. 《中庸》之指导孔孟之后,《中庸》一书的出现,才开始建立了中庸之形而上的基础。

将中理视为天理,亦即是道。

其理论本身也已成熟。

并借孔子之口述,把中庸的一些道理,比较浅显的说明之。

例如,有关中庸之无所不在及重要性,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时而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无忌惮」(第二章)。

朱注:「盖中庸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至常之理也。

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

在与人说话方面,有「子曰可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在作官方面,有「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謦」(季氏)。

在为学方面,有「孔子曰:不可己而王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过锐者,其退速也」。

在教导方面,有「子曰:血气刚强,则柔之不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良顺;勇赡猛戾,则辅之以?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则抗之以高志」。

8. 「诚」的功夫《中庸》一书最大的贡献是告诉了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寻找每一个具体事件情境的「恰如其分,不偏不倚」的均衡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