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政区域变迁
上海等级考·历史:上海的历史变迁(学生版)
上海高中历史·上海的历史变迁考情分析1.掌握上海自古至今的大致历史变化。
2.近代上海的市政变化、在近代史中的地位尤其重要。
3.对一些与上海有关的重大事件,如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等有所了解。
考点梳理崧泽文化1、上海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文明的雏形,在青浦县崧泽村发现了崧泽文化。
2、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磨制石器、陶器(三口陶器)、玉器(装饰品:石瑝)等。
还发现了粳稻颗粒和一只陶塑小猪,可以推断当时人们已懂得了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
设县与建城(古代)1、古代行政区划的变化:上海地区,春秋属吴。
战国先后属越、楚。
至唐天宝年间(742-756)出现了第一个县级治所——华亭县。
此时,出现了青龙集镇,据江瞰海的地理位置,构成了内航海运的优越条件,使青龙镇变得非常繁盛。
(有“小杭州”之称)到南宋末年,形成上海镇。
至元代,朝廷在上海设立市舶司。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 年),朝廷正式设置上海县。
2、建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因倭寇骚扰而筑城自卫,奠定了开埠前上海城市的基本格局。
3、经济发展:棉纺织业从元代开始兴盛。
明代中晚期,上海县和整个松江府已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得到“衣被天下”的美誉。
(有“小苏州”之称)至清嘉庆、道光年间,随着海运漕粮之路的开辟,沙船运输业空前发展,上海县城和周边城镇的规模迅速扩大,各地客商云集,会馆公所林立,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一、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1、上海开埠1842 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1843 年上海正式开埠。
2、租界的设立(1)租界: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土地国有化)。
在中国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
历数已撤销的上海27个行政区(只有老上海人才知道)
历数已撤销的上海27个行政区(只有老上海人才知道)十九世纪大上海行政区划调整:1912年1月,中华民国期间,上海地区属江苏省,有上海、华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
1925年,北洋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
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
1928年,上海地区的上海、嘉定、宝山、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崇明10县仍隶属江苏省。
1930年,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
(知识点:上海市第一次正式登上历史舞台)1937年上海沦陷,被日军占领。
1949年,上海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
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1958年,江苏省上海、宝山、嘉定、松江、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先后划入上海市,上海市有14个区、11个县。
1960年,浙江省舟山县嵊泗人民公社划属上海市。
1962年嵊泗又划归浙江省。
(太湖南部水域归江苏,嵊泗归浙江)1993年,建浦东新区。
下面是建国以来上海已撤销的26个行政区。
若有遗漏或错误,请留言或跟评,欢迎指正。
一、邑庙区民国34年(1945年)设置邑庙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保留邑庙区,以上海县城隍庙,习称邑庙得名。
1956年划入卢湾、嵩山、蓬莱3区部分地区。
1960年撤销邑庙区建制,大部分区地与蓬莱区合置南市区,余地分别划归黄浦、卢湾2区。
二、老闸区以吴淞江上建有老闸故名。
民国34年(1945年)设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保留老闸区。
1956年撤销,辖地划归黄浦区。
三、卢家湾区(简称卢湾区)1956年起,将原卢家湾区与原嵩山区合并,建立新的卢湾区,之后一直沿用。
2011年原卢湾区全境、原黄浦区全境并入新的上海市黄浦区统一管理,撤销上海市卢湾区编制。
四、南市区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城区。
1960年,邑庙区撤销后属南市区。
以旧上海县城城门宝带门的俗称小东门所形成的区片名得名。
上海行政区划300年变迁历史
上海行政区划300年变迁历史目前的上海市行政区划的情况非常清楚,上海市管辖16个市辖区。
然而上海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的。
上海市的发展事情,就是在清朝时期,距离今天大约是300年的时间。
本文就从上海大约300年的行政区划变迁历史中,来探寻上海发展的奥秘。
清朝雍正年间的上海地区行政区划清朝雍正年间的上海地区行政区划如图所示。
清朝雍正年间的上海地区行政区划在清朝雍正年间,上海地区分属两个上级行政区划:松江府和太仓道。
其中松江府管辖了现在上海的大部分分地区,而太仓道管辖了嘉定、宝山、普陀等几个地区。
这个时期,对上海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上海现在市区驻扎了”苏松道“,这个苏松道实际上是松江府和苏州府的上级。
就业是说,在清朝雍正年间,上海市区的中心地位,就已经突显了。
清朝乾隆年间的上海地区行政区划清朝乾隆年间的上海地区行政区划如图所示。
清朝乾隆年间的上海地区行政区划清朝乾隆年间的上海地区行政区划变化不大,依然是分为松江府和太仓州,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松江和太仓(现在苏州下面的县级市)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比较突出的。
它们在当时相当于”地级行政单位“。
清朝嘉庆年间的上海地区行政区划清朝嘉庆年间的上海地区行政区划如图所示。
清朝嘉庆年间的上海地区行政区划清朝嘉庆年间,现在上海地区和苏州地区分属三个地方:苏州府、松江府、太仓州,而三个地区合成苏松太道。
苏州府驻地是现在的苏州市区、松江府的驻地是现在的松江城区、太仓州的驻地是现在的太仓市;苏松太道的驻地是现在的上海市区。
上海现在市区的地位在清朝嘉庆年间已经开始奠定,现在上海市发展为直辖市也是历史的选择。
清朝同治年间的上海地区行政区划清朝同治年间的上海地区行政区划如图所示。
清朝同治年间的上海地区行政区划清朝同治年间的上海地区的行政区划变化不大,还是分属苏州府和太仓州两个地方。
在清朝事情,上海地区有两个跟现在不一样的行政区划:华亭县和川沙厅。
华亭县实际上就是松江府当时驻地的所在县,跟现在上海嘉定区的华亭镇没有关系;而川沙厅实际上就是浦东新区的前身。
多图详解上海行政区划变迁:清嘉庆年起,历经民国至新中国1981年
多图详解上海行政区划变迁:清嘉庆年起,历经民国至新中国1981年作者:戏剧化评论员原创,转载须注明作者和出处。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上海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区位很好。
明清时代的松江府,是南直隶和后来的江南省江苏省,仅次于苏州的富裕地区。
江苏省的赋税,主要靠三个府撑门面,即苏松常,其中常州府是现在的无锡市和常州市。
今天再看三府,上海和苏锡常仍然领先。
NO.1 清朝中期嘉庆25年(1820)清代苏南的格局是,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和太仓直隶州,今天的太仓直隶州被上海市、苏州市和南通市所分。
上海拿的是嘉定县、宝山县和崇明县等,太仓县回归苏州府,南通得到海门厅。
同治2年(1863)图中有个苏松太道,其实在清朝的存在感不强。
江苏省是清朝唯一的双布政使省份,等于说拥有两个省政府。
江苏巡抚驻苏州,巡抚某种程度类似书记的角色,而相当于省长的布政使,分别是苏州的江苏布政使和南京的江宁布政使。
江苏布政使管辖今天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全称为“江南苏松常镇太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江宁布政使管辖南京和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全称“江南江淮扬徐海通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光绪年间(1908)全称之所以离不开江南二子,是因为江苏省和安徽省是江南省分家的结果。
这个分家很不彻底,到了嘉庆年间才在形式上基本完成,直到清末江苏、安徽的一些府县的奏折,开头都是江南**府**县,省级公文仍然经常冠以江南江苏,或江南安徽的名称。
宣统2年(1910)上海的事情比较简单,以上海县为主。
本来上海实行华洋分治,太平军战乱一起,苏南浙北皖南的有钱人,纷纷涌进租界。
外国当局没办法赶这么多人走,于是默认华洋杂居,这对后来上海走向国际化大都市,影响深远。
NO.2 民国北洋时代北洋政府民国3年(1914)民国分两部分,前半程是北洋政府时代,后一半是南京国民政府时代。
北洋时代全国没有市,实行省-道-县三级体制。
江苏省被分为金陵道、苏常道、沪海道、淮扬道和徐海道,上海县成为沪海道的首府,上海地区行政中心从松江县转移到了上海县。
上海区划演变3:虹口区区划变迁小交景广播电台
上海区划演变3:虹口区区划变迁小交景广播电台
虹口区的区划变迁
今朝呢阿拉来一淘讲究虹口区个区划变迁。
今朝个虹口区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南部是1980年代以后划入个江湾镇/江湾乡部分地区,北部是划入迭些地区之前个虹口区。
阿拉先来介绍一下南部地区,南部地区一部分辣辣唐朝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后属于华亭县。
公元1277年华亭县升为华亭府,次年改称松江府。
此地属于松江府华亭县。
公元1291年华亭县分出上海县,搿里属于上海县。
南部地区另外一部分辣辣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8年)以后属于嘉定县,公元1724年嘉定县分出宝山县以后属于宝山县。
1927年上海设市以后,属于江湾区等。
1950年代以后属于
虹口区/北四川路区/提篮桥区等。
经过区划调整,后首来呢属于虹口区至今。
再来介绍北部地区,辣辣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8年)以后属于嘉定县,公元1724年嘉定县分出宝山县以后属于宝山县。
公元1667年以后属于江苏省太仓州宝山县。
1927年上海设市以后,属于江湾区等。
1950年代以后,属于上海市江湾区等。
后首来呢属于上海市北郊区等。
1958年江苏省宝山县划入上海市,原来属于北郊区个地区并入上海市宝山县以及虹口区等,后首来大部分并入上海市宝山县。
1980年代以后陆续划入上海市虹口区。
好了,今朝呢介绍就到此地,谢谢大家。
朗读:小交景排版:神死恸瞑
上海区划演变(一)|小交景广播电台
上海区划演变2:闵行区历史变迁|小交景广播电台。
历史上浦东的行政区划发展
历史上浦东的行政区划发展•根植于渔盐棉帛之饶的古代行政区划•烟波浩荡,千舟竞发的黄浦江把上海分成东西两岸,地理意义上,浦东即“浦江之东”,从区境之南的奉贤区到境内北端的高桥,凡黄浦江以东的区域都可以称为浦东;从行政区划上来说,浦东特指浦东新区。
从唐天宝十年(751)以来,浦东这片土地上的行政区划和行政中心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行政区划和行政中心。
新中国建立以来直到浦东新区形成的44年间,浦东的行政区划也处于频繁的变动中。
浦东自成陆以来,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才确立如今1201.41平方公里的大格局?接下来小编分三期来为大家讲述浦东行政区划变迁,本期我们先来说说浦东的古代行政区划。
•华亭县治下的浦东唐代中期,在今上海地区置华亭县。
华亭是上海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县,是上海地区社会经济独立发展的标志,在上海地区建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华亭县设置上海务。
南宋建业元年(1127年),因金兵南犯,大批北方士族随皇室南迁。
瞿、陆、朱、叶、赵、沈、张、杜、乔、蔡、吴等大姓先后在浦东立下根基,他们或制盐,或耕作,或行商,上海地区人口大增,经济发展,稻棉种植、渔盐蚕丝、棉纺织业颇为发达,商业繁盛。
从今宝山县到金山区沿海,盐田相望,宋政府将产盐区划分若干盐场,每一盐场设一盐监,总管行政、经济,不再另设行政机构。
元初产盐40万担,华亭县占50%。
元代浦东盐业蓬勃发展,至元十四年(1277),华亭县人口有13万户,超过当时建州的规定,华亭县由县升为府,府治在今松江老城内。
•上海县治下的浦东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朝廷割华亭县东北、今黄浦江东西两岸之地设置上海县,与华亭县同属松江府。
明嘉清三十二年(1553年),筑城墙,上海从东方子隅的小镇,到乾隆年间已经发展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分属三县的浦东从明初始,江浙沿海屡遭倭寇侵扰,于是在沿海设置卫、所等军事机构进行守御。
明代因海防需要,在浦东建立了南汇堡(里护塘畔三团地方)、川沙堡和宝山寨(今高桥镇北),三座城堡,置兵成守。
上海静安行政区划调整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上海静安行政区划调整篇一:上海行政区划演变上海行政区划演变篇二:周振鹤教授谈上海行政区划的变迁周振鹤教授谈上海行政区划的变迁20xx年9月7日晚间,上海市政府新闻办通过其官方微博“上海发布”表示:当日接到媒体有关闸北静安行政区划调整事宜的询问,经向有关方面核实了解,关于闸北区静安区“撤二建一”的工作正在酝酿和听取意见过程中。
更早之前的20xx年5月6日,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消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同意撤消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上海市浦东新区。
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上海书评》在20xx年时请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周振鹤教授谈上海市形成历史中经历的多次行政区划变迁的专访。
您能先简单介绍一下上海作为一个独立政区的形成过程吗?周振鹤:上海与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的发展不一样,还存在一个成陆问题。
上海的成陆比较晚,以前有记载说申江(黄浦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开的,这是靠不住的,都是附会的,黄浦江的下游当时还在海里。
上海是因为长江带来的泥沙的沉积,从西部到东部慢慢成陆的,现在浦东的大部分地区更是晚到公元四世纪以后才逐渐成陆的。
上海成陆以后,由于僻在海滨,发展比较慢。
到唐朝天宝十年(751年)的时候,才从昆山、海盐、嘉兴三县分出部分地区,在现在的松江区所在地成立了华亭县,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上海地区才有个县级的治所。
之前这里只是几个县交叉的地方,它本身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县级行政区划,只是处于几个县的边缘地带。
天宝十年之后,因为已有一定数量的居民聚居,所以单独设县,这个县的建立是经济开发的标志。
华亭县的范围包括现在上海直辖市的南半部,即吴淞江故道以南的地方。
现在的上海主要由吴淞江故道的南北两部分构成,南边属于秀州(嘉兴),北边属于苏州。
华亭是属于秀州管辖的,所以上海话的较早源头是跟嘉兴话关系密切的松江话,而不是苏州话。
那么上海的名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周振鹤:华亭县建立后,因为历来属于海疆的边缘地区,经济发展一直不是很快,一直到宋朝才开始有发展。
租界、城市化、地方自治与近代上海行政区划的变动——民初“闸北区域问题”初探
租界、城市化、地方自治与近代上海行政区划的变动——民
初“闸北区域问题”初探
张笑川
【期刊名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28)004
【摘要】近代上海的闸北城区处于上海、宝山交界地带,在辛亥革命以后的地方自治运动中,此地设立了“闸北市”,1927年“闸北市”成为上海市政府下辖的一个行政区。
在民国初年的上海,“闸北区域问题”曾引起广泛争论。
透过这场争论可以看出,闸北独立行政区域的形成是租界设立、城市化发展和地方自治运动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租界的存在为之提供了基础,城市化发展为之提供了条件,地方自治运动为之提供了动力。
闸北“区域问题”凸显了制约近代上海行政区划变动的主要因素。
【总页数】8页(P38-45)
【作者】张笑川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1
【相关文献】
1.“填小浜筑路”与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以法租界为例(1925-1937年) [J], 牟振宇;王俊宇;
2.近代上海租界电话制式演进路径初探(1877~1943) [J], 于峰;关增建
3.近代上海公共租界房租初探\r——关于我国租房市场立法的思考 [J], 胡瑜锴
4.近代上海法租界外滩的形成与发展初探 [J], 柏传友;钱宗灏
5.近代上海城市化特征初探 [J], 艾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区域划分及来历
上海区域划分及来历上海的区域划分及来历中心城区包括:卢湾区,黄浦区(原黄浦区加原南市区),静安区,徐汇区,虹口区,长宁路,普陀区,闸北区,杨浦区;及浦东新区的原南市区,黄浦区及杨浦区的浦东部分(大致为黄浦江至成山路/杨高路及高桥一带),剩余的浦东新区即原川沙县.郊区:宝山区,嘉定区,闵行区(原上海县,1989年与闵行区合并),松江区,青浦区,南汇区,奉贤区,金山区郊县:崇明县(崇明岛,横沙岛及长兴岛,横沙岛及长兴岛原属宝山区,于2005年划归崇明县)上海区名的来由:黄浦:“黄浦”的地名得名于“黄浦江”:黄浦江。
____南宋名“黄浦”。
____清代始称“黄浦江”。
____源自今上海市西部淀山湖。
____流经十一区。
____至北部吴淞口注入长江。
____为上海最大的河流。
____被誉为上海的“母亲河”。
1945年建区时。
____以境东河名命名为“黄浦区”。
卢湾:“卢湾”的地名得名于“卢家湾”:旧时肇家浜自西向东。
____折向北流。
____转弯处浜畔有罗姓居住。
____故名“罗家湾”(约今鲁班路、斜徐路、泰康路、建国中路一带)。
____后谐称“卢家湾”。
1945年建区时。
____以境内地名“卢家湾”命名。
1950年改称“卢湾区”。
静安:相传静安寺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
____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从松江(今苏州河)北岸迁来今址(今常德路、南京西路、华山路、愚园路间)。
____香火甚旺。
____为江南名刹。
1945年建区时。
____取境内寺名命名为“静安区”。
长宁:“长宁”的地名得名于“长宁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泾间越界筑路。
____以英国驻沪总领事之名命名为“白利南路”。
1943年以四川省县名改称“长宁路”。
1945年置区时。
____取境内路名命名为“长宁区”。
徐汇:徐家汇的形成。
____可上溯至明代。
明末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于此建立农庄别业。
____从事农业实验和著书立说。
从渔村到国际大都市——上海政区变迁
— _ 渔挂 国际 帮市
要商榷 。其 中的一个说法是 :宋淳化二年 ( 9 9 1 年 )因
地理纵横
松江上游不断淤浅 ,海岸线东移 ,大船 出入不便,外来
2 0 1 3年 第 1 6期
堡 垒 鲎 — ■ 一
嵊泗列岛境 。1 9 1 4 ~ 1 9 2 7 年没有变化。1 9 2 7 年7 月 ,上 海特别市成立前 ,国民政府规划的上海特别市区划范围 为上海县全境和宝山、松江 、青浦、南汇等县的相邻地
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 “ 上海浦” ( 其大致位 于今外滩 以东至十六铺 附近的黄浦江 ) 上 ,宋咸淳三年 ( 1 2 6 7 年 ),华亭县于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 ,定 名为 上海镇 。嘞 至元初 ,上海为镇的说 法为大多数专家接受 ,上 海镇在元朝初期 ,仍旧属于华亭县 ,至元十四年 ( 1 2 7 7 年) 升华亭县为府 , 隶属于嘉兴路 、 浙西道 、 江淮行省。 上海镇发展很快 ,至元二十七年 ( 1 2 9 0 年) 松江知 府提 出分建上海县的意见 。这一意见很 陕得到了采纳 ,
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现代化大都市 , 上海在政治 、 经济 、 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它从一个小渔 村发展起来 , 到明清时期 , 形成世所 习称的 “ 江海同津 , 东南都会”。上海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得益于黄浦江的
贡献 。黄浦江源于淀山湖 ,至吴淞 口出海 ,称为上海 的 “ 黄金水道 ”, 把上海同海内外各地联接起来 , 河运 、 海运都很发达 ,为上海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 。考古学
上海的区域历史变迁
上海的区域历史变迁上海的区域历史变迁来源:网络、作者:张建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世界著名的港口,上海发展至今日,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在上海市中部有一条偏西北??东南走向的远古时代的自然堤,谓之冈身,即今天的金山、闵行、奉贤、嘉定一线,它就是古时的海岸线。
冈身迤西有古文化遗址29余处,内有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4500年的良渚文化。
古代上海地区,湖荡成群,河港交叉, 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江从太湖向东奔腾而过,投向浩瀚的大海。
这条大江就是现今的苏州河,古称松江、吴松江、吴淞江等。
商末,周族的太伯等来到苏南建立勾吴,上海即在吴的东境。
吴的第19代主寿梦在今松江县始建华亭,这里成为贵族们狩猎垂钓之所。
战国时期,上海属于越国。
公元306年越国被楚国所灭,楚国春申君封江东,当时的上海在它的封地之内。
由此“申”成了上海市的别称。
秦建郡县制后,上海地跨娄、由拳、海盐三县大部分,三县县治在今上海境内。
汉代的上海地区,据最近在佘山广富林村考古发现,曾诞生了相当于大都市才会出现的建筑遗址。
三国时期,泸江太守陆康,则谴陆逊把陆氏家族从郡城苏州迁到今黄浦上游的华亭谷。
后陆逊因战功封华亭侯,又晋封娄侯,建庄园,辟墓地,令松江变得相当繁华,至今,该地区仍留有普照寺等遗址。
后上海地区郡县建制变迁频繁,娄县演变为今江苏省的昆山,由拳、海盐成为今浙江省的嘉兴和海盐。
唐代,浦东已成陆,崇明已涨出沙洲。
今浦东严桥在考古发掘中,曾发现唐代的陶片,说明当时该地已是小渔村。
天宝十年,分三县地置华亭县,治所在今松江县,建有城池。
但唐代上海地区最繁华的区域是青龙镇,它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称为“沪读"。
它水深域广,阔达二十里,是对外贸易进出的港口,到宋代更见繁盛,当时人作《青龙赋》,说:“市廛杂夷夏之人,宝货当东南之物”。
这里的夷主要是指日本和朝鲜人。
当时,今天的上海市区只是吴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旁的一个渔村,早期的上海就是在上海浦边发展起来的。
上海行政区划四次大合并:大整合背后的大逻辑
上海行政区划四次大合并:大整合背后的大逻辑图为2009年之前的上海行政区划图。
【封面故事】大整合背后的大逻辑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平在上海中心城区中,杨浦、徐汇等区经过多次扩区,区域面积达到54.7~6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96.2万~120.6万人;而黄浦、卢湾、静安等区的区域面积分别只有12.4平方公里、8平方公里和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分别仅为53.2万人、26.9万人和24.8万人。
尤其是静安和卢湾两区面积过小,缺乏进一步发展空间。
因此,有必要通过调整行政区划,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资源配置,拓展核心城区的辐射面,增强城市后续发展能力。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中心城各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差很大,由此导致各区的发展能力和后劲差异悬殊。
通过调整行政区划,能够以强带弱,增强弱区的发展能力和后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目前上海中心城各区的面积和人口相差过大,不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有效性。
通过调整行政区划,撤并规模过小的区,可以精简行政机构,减少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同时,也有利于使得各区承担的责任和任务相对均衡,形成公平合理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区县发展的积极性。
上海中心城各区由于财力悬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参差不齐。
再加上历史基础的不同,导致了教育、医疗、文化领域的社会优质资源大量集中在黄浦、静安、卢湾等中心区,外围区的优质社会资源相对缺乏,公共服务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通过调整行政区划,可以加强外围区的建设实力,促进中心城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改善民生,推动上海率先建成和谐社会。
浦东新区南汇区浦东新区与南汇区合并的背景2009年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之前,经过前18年的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处在从基础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从集聚国内外资源向服务辐射全国转型的关键阶段。
浦东新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率先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受到发展空间不足的制约:一是可开发利用的土地不断减少,城市建设用地已基本饱和;二是国家级开发区用地已基本布满,功能拓展受到限制;三是发展空间不足,影响了经济总量扩大和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四是国家级和外资大项目配套产业链发展的空间不足,制约了项目效益的充分发挥;五是区域内部的城乡统筹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需要在更大区域内发挥带动和示范效应。
上海等级考·历史:上海的历史变迁(学生版)
上海高中历史·上海的历史变迁考情分析1.掌握上海自古至今的大致历史变化。
2.近代上海的市政变化、在近代史中的地位尤其重要。
3.对一些与上海有关的重大事件,如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等有所了解。
考点梳理崧泽文化1、上海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文明的雏形,在青浦县崧泽村发现了崧泽文化。
2、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磨制石器、陶器(三口陶器)、玉器(装饰品:石瑝)等。
还发现了粳稻颗粒和一只陶塑小猪,可以推断当时人们已懂得了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
设县与建城(古代)1、古代行政区划的变化:上海地区,春秋属吴。
战国先后属越、楚。
至唐天宝年间(742-756)出现了第一个县级治所——华亭县。
此时,出现了青龙集镇,据江瞰海的地理位置,构成了内航海运的优越条件,使青龙镇变得非常繁盛。
(有“小杭州”之称)到南宋末年,形成上海镇。
至元代,朝廷在上海设立市舶司。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 年),朝廷正式设置上海县。
2、建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因倭寇骚扰而筑城自卫,奠定了开埠前上海城市的基本格局。
3、经济发展:棉纺织业从元代开始兴盛。
明代中晚期,上海县和整个松江府已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得到“衣被天下”的美誉。
(有“小苏州”之称)至清嘉庆、道光年间,随着海运漕粮之路的开辟,沙船运输业空前发展,上海县城和周边城镇的规模迅速扩大,各地客商云集,会馆公所林立,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一、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1、上海开埠1842 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1843 年上海正式开埠。
2、租界的设立(1)租界: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土地国有化)。
在中国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
从老地图上看:上海近100年变迁
从老地图上看:上海近100年变迁对照老上海地图,看看你现在的家当年坐落在什么区或者什么县?说不定那时还属于江苏省呢!!建议先看1948年、1952年、1958年的几幅。
有些同学虽然落户上海多年,但是对于上海行政区划的沿革还一直不清楚,现抽空上传一系列上海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地图,让各位欣赏一番。
算是“乡土”教育启蒙的话题吧!!了解上海行政区划的沿革,做名副其实的上海人。
“上海市”的叫法直到1930年才成立。
上海自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县后,一直属松江府。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于1843年开埠,以后在县境内陆续设立了英租界、法租界和公共租界。
清朝时设有督察性质的“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因为驻在上海,俗称“上海道”、“上海道台”。
在与西方列强的交涉中,上海县级别太低,职权有限,所以大多由'上海道'出面,如与英国领事巴富尔签订“土地章程”的就是“上海道台”宫慕久。
但“上海道”不是行政区划,上海县在行政上还是属于江苏省。
民国十六年(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辖上海县全境和宝山、川沙二县部分乡镇,直属中央政府,1930年改名上海市。
从此上海不再属江苏省,长三角分属江苏、浙江和上海市三个省级政区。
解放后,上海一直是中央直辖市,至1958年,原属江苏省的松江专区划归上海,所属的松江、崇明、宝山、嘉定、上海、青浦、金山、川沙、奉贤、南汇10县都成为上海市的辖境。
此后,除个别地方的归属有过调整外,苏、浙、沪的界线基本没有变化。
看看历年的上海行政区划图:1.上海行政地图--民国十六年(1927年)1927年7月7日,正式宣布建立“上海特别市”,直属国民政府。
这是第一次把“市”作为行政区域单位确定下来,标志着上海建市之始。
上海特别市拟划入上海县全境和宝山、松江、青浦、南汇四县的部分地区,共计30个区。
到1928年,实际划入17个区。
2.上海行政地图--民国十七年(1928年)1928年,北伐成功后,国民政府成立上海市,基本上就是现在黄浦江沿线的地区。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关于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关于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04.10.27•【字号】•【施行日期】2004.10.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关于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青浦工业园区,区政府各委、办、局:我区镇级行政区划经过2001年1月和2004年2月的两次调整,城镇布局趋向合理,结构规模有了改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四区"功能定位和"一城五片"产业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青浦城市化进程,区委、区政府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案。
市政府经研究,下发《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青浦区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沪府[2004]40号文),批准我区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案。
具体如下:一、撤销白鹤镇、赵屯镇建制,设立新的白鹤镇,其行政区域范围在原白鹤镇、赵屯镇的行政区域范围。
新的白鹤镇政府设在原白鹤镇政府所在地(外青松公路2723弄69号)。
二、新设立香花桥街道办事处,其行政区域范围为:东至重固镇、赵巷镇;南至盈浦街道、夏阳街道、赵巷镇;西至白鹤镇、盈浦街道;北至白鹤镇。
面积约65.8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28万。
辖17个整建制村民委员会、3个整建制社区居民委员会、66个整建制村(居)民小组(详见附表)。
香花桥街道办事处设在北青公路9078号。
三、新设立的香花桥街道的行政区域范围和人口是从原赵屯镇、白鹤镇、赵巷镇、重固镇、盈浦街道、夏阳街道等的行政区域范围和人口中划分出来的,因此,对涉及以上现有各镇和街道的行政区域范围、人口等,也作相应的调整。
具体如下:(一)白鹤镇行政区域范围为:东至重固镇、华新镇;南至香花桥街道、盈浦街道;西至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石浦镇;北至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
上海的区片及其历史
上海的区片及其历史十六铺(Shiliupu) 位于南市区东北部,泛指东门路两侧以及附近地区。
清末,上海城厢内外共分16个铺,此处为第十六铺,故名。
旧时,沿江地带的商业主要集中在大东门、小南门一带。
民国初年逐渐北移至十六铺一带,沿浦码头都是批发商的库房,东门路、方浜东路附近银楼、皮货、海味、地货、棉布、药材等商号集中。
今仍保护繁荣景象,各类商店齐全,设有集市贸易市场和副食品交易市场。
沿江有十六铺客运站、东门路轮渡站、大达码头。
八仙桥(Baxianqiao) 位于黄浦、卢湾区境,泛指金陵中路、龙门路交会处附近地区。
相传该处原有北八仙桥、老八仙桥、中八仙桥、南八仙桥、石八仙桥、木八仙桥,因名。
19世纪末建华洋菜场起,饭馆、旅社、百货、服装、鞋帽、银楼等商店竞相出现。
后由于大世界区片的兴起,融合了八仙桥区片部分地区,也使八仙桥区片范围缩小。
八埭头(Badaitou) 位于杨浦区西南部,平凉路、通北路交会处附近一带。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建韬朋路(今通北路),光绪三十二年建华盛路(今许昌路),光绪三十四年在韬朋路建八墚砖木结构里弄房屋后,始有八埭头之称。
民国元年(1912年)后,福禄街、扬州路、汾州路、新康里、同兴坊等道路和里弄相继建成,百货、南货、鞋帽、绸布、贳器、五金、杂货等商店以及当铺、肉摊、茶馆、豆腐店、糟坊、菜场等先后开设,发展到抗日战争前夕,八埭头一带已形成人烟稠密,主要道路两侧商店毗接的闹市。
现八埭头大致范围,东近许昌路,西近景星路,南近杨树浦路,是区内一处以旧式里弄房为主的居住区。
以平凉菜场为中心,形成区内一处主要的商业网点,有银行、邮局、书店、电影院、个体户小商场、农副产品贸易市场。
九亩地(Jiumudi) 位于南市区西北部,露香园路、大境路交会处附近一带。
原为顾氏露香园的一部分,露香园荒废后,园内的青莲座改为青莲庵。
清嘉庆年间,青莲庵左前避为小演武场,占地约九亩,俗称九亩地。
历经数度变迁,九亩地范围扩展到东至旧仓街,南至上海市实验小学,西至青莲街,北至高墩街。
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通讯》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正>近日,上海市卢湾、黄浦两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浦区、卢湾区两区建制撤销,设立新的黄浦区。
"撤二并一"相关程序仍在进行中。
批复要求,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
则设置,涉及的行政
【总页数】1页(P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7
【相关文献】
1.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J],
2.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J],
3.国务院关于同意宁夏回族自治区设立地级中卫市等有关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J],
4.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地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J],
5.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贵阳市花溪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黔府函[2021]27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行政区域划分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行政区域划分的演变市中心区(1949-1960,期间逐步归并,形成目前行政规划):1.黄浦区,2.老闸区,3.卢家湾区(简称卢湾区),4.邑庙区,5.水上区(1953年以黄浦江、苏州河及其68条支流水域设置。
因居民都是散居水上的船民,故名。
1956年年底因散居水上船民大部分都已在陆上定居而撤销),6.新成区,7.蓬莱区,8.嵩山区,9.徐家汇区(简称徐汇区),10.常熟区,11.长宁区,12.静安寺区(简称静安区.1956撤消建制,1960年复建),13.法华区,14.普陀区,15.闸北区,16.北站区,17.北四川路区,18.提篮桥区,19.虹口区,20.杨树浦区,(1949年改今名),21.榆林区撤并至今日情况(只针对以上区名,并不涉1970年后的更动):南市区(1956年6月水上区撤销,黄浦江和苏州河两水域的中线以西,以南归区境,1960年新成区东部及邑庙区、卢湾区的部分地区划归区内,后改动见备注1)卢湾区(1956年、1960年两次调整行政区划,先后将撤销的嵩山区和邑庙区部分地境并入,成今界。
)徐汇区(1956年常熟区与徐汇区合并,仍名徐汇区。
)长宁区(无撤并情况,但1980年后有多次括界成今界)静安区(1956年撤销静安区建制,以常德路、富民路为界,析为东、西两部,分别并入新成、长宁2区。
1960年初以江宁区全部、新成区西部及长宁区镇宁路以东部分地复置静安区。
)普陀区(1950年闸北、真如、新泾3区部分地段划入后,辖境扩展至苏州河以北,1956年后又多次划入真如、大场、西郊等区和宝山县部分地域。
)闸北区(1956年北站区并入。
1958年划入原北郊区中山北路至场中路地区。
1962年从虹口区划入罗浮路以西地区。
)虹口区(1956年划入北四川路区,1960年划入提篮桥区)杨浦区(1958年北郊区撤销,将走马塘以南划入。
1960年1月榆林区撤销后并入。
1961年浦东县撤销,将沪东街道并入。
第四单元 上海历史的变迁1
被迫的开放:上海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客观上:使上海从此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经济联系空前活跃,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重心逐渐 从广州转移到上海,促进上海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
总之,在民族的屈辱之中,上海最终走出早先与世隔绝状态
3、上海租界的市政: (1)按照土地章程,租界作为西人居留地,实行华洋分处原则,即华人可以 到租界里进行买卖交易,但不得入内租地、造房、租房、居住; 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清政府为切断居民与小刀会联系,强令居民迁徙, 迫使大批难民流入租界,造成租界内事实上的华洋杂居 (2)租界的市政管理: 1854年7月,英、美、法三国领事不合法地抛开中国政府,单方面修改土地章 程,修改后的章程为租界建立自己的“政权”奠定了“法律基础”。同年,租界的 “市政机关”( Municipal Council市政委员会) 正式产生。这个机关在中文中被 翻译为“工部局”并长期习用 工部局(英美租界)公董局(法租界)
•所谓“示范效应”,是指通过租界展 示出来的西方文明、租界与华界的巨 大差距,极大地刺激着上海人,推动 着上海人学习西方的步伐。
•所谓“孤岛效应”,不是从地理上 说,而是一个政治文化概念。是指 上海因为有租界的存在,在将近一 百年时间里,成为一个独特的政治 文化空间,仿佛一个孤岛。
上海租界研究的理论问题——殖民主义的双重性
(2)租界的辟设客观上成为近代西方文明在中国传播的“窗口”,一定程度上给 上海和近代中国带来新气象:政治上为部分革命者提供政治庇护,经济上促进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上传播近代民主科学、宗教信仰自由等观念,推动中国 近代教育的发展,社会生活上促使上海等城市市政管理和建设现代化,改变着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等,总之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刺激了 中国的觉醒,加速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代十国-吴越显德元年(954年)
北宋时期-政和元年(1111年)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 今嘉兴)。这时华亭海滩,已经成为重 要盐场。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 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华亭县北部 的青龙镇更见发展。后来因为吴淞江 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 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 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1068一1077年),贸 易中心由青龙镇转移到华亭县东北地 区的上海浦,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 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 (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 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 海镇”。上海镇逐渐取代了青龙镇, 成为华亭县最大的市镇之一
秦时期-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
西汉时期-元始二年(公元2年)
东汉时期-永和五年(140年)
三国时期-吴永安五年(262年)
西晋时期-太康三年(282年)
东晋时期——太元七年(382年)
南朝梁时期-中大同元年(546年)
隋时期-大业八年(612年)
唐时期-天宝十载(751年)
到唐朝天宝十年(751年)的时 候,才从昆山、海盐、嘉兴三县 分出部分地区,在现在的松江区 所在地成立了华亭县,也就是从 这时候开始上海地区才有个县级 的治所。之前这里只是几个县交 叉的地方,它本身不是一个相对 独立的县级行政区划,只是处于 几个县的边缘地带。天宝十年之 后,因为已有一定数量的居民聚 居,所以单独设县,这个县的建 立是经济开发的标志。
南宋时期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 格为府,翌年更名松江府。元朝至元 二十九年(1292年),以上海镇为中 心,从华亭县分离出来,建“上海 县”,上海县县治在今黄浦区,这是 上海市区建城的开始。华亭、上海两 县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成为元代上 海地区的双子城。
元时期
明时期
清时期
(清 苏 松 年道 )雍 正 八 年 -
上海行政区域的变迁
上海地区原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春 申君率先治理拓浚的河道称作“黄歇浦”,也 就是今天的“黄浦江”。在今天上海西南地区, 形成了上海最早的市镇,又称为“申城”。这 是上海地区建城的开始。秦灭楚以后,在申城 设立了海盐县,归会稽郡管辖。后来海盐县治 几经变迁,申城也几经兴废。到了三国时期, 海盐县北部的华亭镇(今松江区)逐渐开始发 展起来,逐渐成为海盐县北部重镇。这样,上 海地区的发展从原来的申城转移到了华亭镇, 并逐渐地稳定了下来。东晋永嘉南渡,晋室南 迁,江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 到了隋朝的时候,华亭地区已经成为一个比较 大的集散中心,初具城市规模。终于在唐天宝 十年(751年),吴郡刺史赵居贞上书,奏请 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设华亭县 (今松江)。
1927年民国政府在租界以 外地区设上海特别市,归 属中华民国行政院直辖, 同时并入江苏省上海县、 宝山县17市乡。1930年7 月,改称上海市。到1931 年,上海县的县城也从老 城搬出,上海市和上海县 就彻底分开了。当时的上 海特别市只是由原上海、 宝山两县所属的淞沪地区 为范围,周围的县都是属 于江苏省。不到百年,上 海不仅从一般的县城发展 成为特别市,而且成为全 国最重要最大的经济中心。 到了1958年,把上海市周 围江苏的十个县划归上海。
1854年上海成立了自治机构工部局,事 实上演变成独立于清朝行政与司法管辖 权外的租界。上海形成了2个租界与中 国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今黄浦、 静安和虹口、杨浦两区南部沿江地带主 要是公共租界(英美租界);黄浦、徐 汇两区的核心区域主要是法租界;长宁 则是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而闸北和南 市两片中国管理的区域(华界)则被租 界分割互不相连
1730 1820
年清 (苏 松 太 年道 )嘉 庆 二 十 五
清上海县学区-光绪末年
明宣德五年(1430年)应天巡抚驻苏州,管辖 南直隶(江苏和安徽全境),上海县归南直隶松 江府管辖。清初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上海县归江 南省松江府。从清朝前期开始,上海属江苏省 (巡抚驻苏州)下辖的苏松太道的松江府。雍正 八年(1730年)设苏松道(相当于今天副省 级),驻松江府上海县,雍正九年建道署于大东 门内,乾隆六年(1741年)改道名为苏松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