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美术进课堂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合集下载

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乡土资源是指与当地环境、文化和历史有关的资源,包括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传统工艺等。

运用乡土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创造和表现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和深入。

本文将探讨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它对学生的意义和影响。

1. 利用当地风景进行写生教学小学生是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少年儿童,他们对外界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比较敏锐,能够快速地接受和理解自然环境的美丑。

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风景进行写生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山水田园,让他们近距离地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利用民间工艺进行手工制作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工艺,这些工艺代表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技艺,也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土陶、手工编织等,并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手工艺品展开创作。

通过手工制作,学生不仅可以学会一项实用的技能,还可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3. 利用乡村建筑进行素描创作乡村的建筑风格往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些甚至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古村落或乡村,让他们观察和描绘当地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从而了解当地的历史和人文传统。

通过素描创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乡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二、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和影响1. 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乡土资源是学生成长环境的一部分,通过在美术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学生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会深入感受家乡的美丽风景、丰富民俗和深厚历史,从而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创造和表现能力通过观察和描绘当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传统工艺,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设施和资源不足,导致学生的美术学习条件相对较差。

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艺术素养,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其一,结合当地民俗文化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农村地区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可以结合当地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手工艺品等,设置相关的美术教学内容。

以当地特色的传统节日为主题,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了解并表现出自己对这一节日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还能培养他们对美的认知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其二,利用自然环境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丰富,山水田园、农村建筑等都是优秀的美术创作素材。

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写生,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用水彩、素描等方式记录下自己所见所感。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其三,借助周边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实践。

农村地区的小学周边可能有一些其他学校、村委会、农民家庭等资源,可以与这些资源合作开展美术教学实践。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著名的艺术家的画室,让他们近距离感受艺术家的创作环境和灵感来源;或者组织学生走进村子,与农民一起学习传统的手工艺制作,了解当地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来学习,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艺术的魅力。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可以通过建立美术资源库,收集整理当地民俗文化、自然风光、农村特色等相关资料和素材,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可以邀请当地的艺术家、美术爱好者、手工艺人等到学校开展美术讲座、指导学生创作,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与美术创作相关的比赛、展览等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拓展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拓展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拓展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作者:于淼陈海霞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9年第11期[关键词]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小学美术乡土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尝试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内容引入乡土资源,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并继承乡土资源,懂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使美术教学精彩纷呈。

一、欣赏自然风光,绘画练习不少地区都有着充满魅力的自然风光,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对家乡的风景名胜进行采风活动。

如可以尝试进行写生活动,将自然风光作为描绘的对象,这样在学习写生技巧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家乡产生热爱之情。

例如,教学《自然现象》这一内容时,我鼓励学生走人大自然中,尝试展开写生活动,将大自然的美画入作品中。

在学生展开活动前,我先对学生进行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扬州有着水乡独有的细腻,山水风光也十分旖旎。

如瘦西湖,就是扬州著名的景点,它不仅有湖光美景,更有江南园林点缀其中,十分有特色。

”在我的带领下,学生来到瘦西湖游玩,并尝试展开写生活动。

美丽的扬州风光让学生大开眼界,我则利用这个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取景,并引导学生思考当自己置身于一个复杂且庞大的自然空间中,如何合理取舍才能画出好的作品。

学生发现取景太多、太少都不好,要注意各个景物之间的和谐配合,这样才能创作出精彩的作品。

同时,学生还发现构图时可尝试将自然物象按照一定的视觉规律進行有序排列,这样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这样教学,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得不少感悟,提高了绘画能力。

图像识读能力是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人们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摄影、摄像等现代媒体技术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绘画。

因此,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进行写生活动,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自然风光,尝试用更多的技法抽象出山水中的色彩、造型、比例和肌理,创作出精美的绘画作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乡土资源是指具有本土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社会风俗、民间艺术等,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应用乡土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1、弘扬乡土文化。

乡土资源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文化特征,乡村小学应结合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民间艺术等进行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弘扬乡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2、促进学科交叉学习。

乡土资源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可以辅助其他学科的教学。

例如,在学习乡村风景画时,可以了解农耕文化、地理等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

3、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乡土资源的应用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的美术学习更加有趣、生动,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

同时,乡土资源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审美体验。

1、通过实地考察、素描等活动了解乡土资源。

在美术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素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乡土资源的独特魅力,观察、感受乡村风光、手艺、民俗等,发现其中的美丽、精彩和价值。

2、通过讲解、PPT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乡土资源的文化价值。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讲解、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艺术等,让学生了解乡土资源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

3、在美术课堂上引入乡土元素,让学生进行创作。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乡土元素引入到课堂当中,例如利用乡村风景、民间剪纸、布艺等成为学生进行作品创作的元素,让学生进行创作。

4、举办乡村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展示创作成果。

通过举办乡村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他人,同时学生也能够欣赏到其他同学的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创作能力。

总之,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应用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体验乡村的独特魅力。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农村地区资源匮乏、条件艰苦,很多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水平相对较低。

为了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乡土风情画创作。

农村地区有独特的乡土风情,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外出写生、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农村的风土人情,感受农民的生活,然后将所见所感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可以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竹子、土陶、芦苇等,这些材料可以用来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利用竹子制作风筝、制作简易的农具模型,利用土陶制作陶艺作品等。

这些活动既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又能通过制作和欣赏手工艺品,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乡土文化。

还可以通过文化节庆活动丰富课堂教学。

农村地区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乡土文化活动,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这些活动,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传统的节日装饰品、参与传统的舞蹈和歌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邀请乡土艺术家到校进行交流和指导。

农村地区有很多具有乡土特色的艺术家,他们有着丰富的艺术经验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可以邀请这些艺术家到校进行交流和指导,让学生亲身感受和学习乡土艺术的精髓,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的有效途径。

通过上述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了解丰富多样的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

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农村地区的热爱和对乡土文化的保护意识,为农村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摘要】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如何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本文首先分析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教学的意义和背景,然后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挖掘乡土资源,可以为美术教学注入更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

利用本土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开展农村特色文化主题绘画,组织实地写生活动,加强与乡村文化传承人的合作,这些举措都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结合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指出,乡土资源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内容,利用乡土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乡土资源、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手工制作、本土材料、农村特色文化、主题绘画、实地写生活动、乡村文化传承、合作、学生兴趣、教学效果。

1. 引言1.1 意义和背景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背景。

乡土资源是指特定乡村地区独有、具有代表性的自然、人文资源,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富的乡土资源包括了丰富的农作物、手工艺品、传统建筑、风景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资源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为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内容。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随着都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美术教学往往缺乏足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

通过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具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教学内容,使他们更能够了解、感受和传承自己的乡村文化。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还有助于唤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与乡村文化传承人合作,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树立对乡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始流入农村小学的教育中,其中美术课堂的教学也成为了热点。

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乡土文化元素,已经成为了美术教学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一、了解乡土资源的特点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首先需要了解乡土资源的特点。

乡土资源是指农村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建筑风格、民俗文化等资源,这些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痕迹。

在美术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生长的土地和民族的风情,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二、挖掘乡土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需要对乡土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

首先可以邀请当地的民间艺人、手工艺人或者美术爱好者来学校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工艺的魅力,了解并学习到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艺。

可以组织学生到乡村田间地头参与农民的生产活动,观察农村的自然景观,捕捉自然风光的特点,感悟自然之美。

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博物馆、陈列馆等地方,学习和欣赏乡土文化的传统美术作品和手工艺品。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乡土资源的魅力,激发对乡土资源的兴趣和热爱。

三、融入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在对乡土资源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挖掘后,需要将乡土资源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 主题设定:在美术课堂上,可以设立一些主题,如“我家乡的风情”、“农民的生活”、“我的家园”等,让学生以乡土资源作为创作的题材,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情。

2. 设计任务: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乡土资源相关的艺术作品制作任务,如水墨画、剪纸、竹编、陶艺等,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悟和表现乡土资源的魅力。

3.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观摩、实地写生、教学实践等,让学生通过参与式的教学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乡土资源的魅力。

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

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

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导言:乡土气息是指一个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传统手工艺、民俗风情等独特的地域特色。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以传达情感、表达思想、展现美感为目的,乡土气息的融入可以让学生体验并展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因此,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将乡土气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对家乡的认知与表达,成为了美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为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思路。

一、激发学生对乡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乡土的兴趣,是引导他们对乡土气息的认知和表达的首要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环境,参观民俗村落,接触当地的传统手工艺,让学生亲身体验乡土的魅力与独特之处。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采集地方特色的照片、文物和手工艺品等,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独特之处。

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对乡土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关注和思考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的感性认知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对学生感性世界的培养。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色彩、构图、用笔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感性的审美体验来认识和表达乡土气息。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他们用画笔记录下家乡的自然风光、农村景色以及当地的建筑。

通过绘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和体验来发展对乡土气息的感性认知。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式教学来进行。

比如,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乡土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进行创作。

1. 引导学生扩宽视野:多组织学生到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进行参观,接触不同流派、风格的作品。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研究家乡的艺术家,学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

2. 学习运用不同的艺术技巧:在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临摹和借鉴他人的作品,掌握和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例如,学习水墨画的表现力、彩绘陶瓷的细致和木雕的立体感等。

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本文首先探讨了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如何融入乡土元素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开展乡土主题的美术创作活动,以及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乡土资源作为手段和材料。

本文也强调了乡土资源在促进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方面的作用。

在结论中指出,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建议进一步加强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挖掘和应用,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感受和传承乡土文化,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情和兴趣。

【关键词】农村乡土资源、美术教学、教学内容设计、实地考察、美术创作活动、教学手段、乡土文化、综合素质培养、挖掘与应用。

1. 引言1.1 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性,是因为乡土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传统价值,能够激发学生对民俗传统和地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

通过融入乡土元素的教学内容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乡土文化和历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利用农村乡土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能够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环境和乡村风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开展乡土主题的美术创作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运用乡土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和材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通过促进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怀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当进一步加强对这些资源的挖掘和应用。

2. 正文2.1 融入乡土元素的教学内容设计融入乡土元素的教学内容设计是美术教学中关键的一环,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农村乡土文化,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艺术表现力。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乡土资源的重视越来越高,乡土资源的利用已成为现代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丰富和多样化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当地的乡土资源。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可以利用乡土资源来开展美术课堂的素材使用。

每一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无法替代的乡土资源。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乡村,发现乡土资源中的美丽与价值,然后将这些发现用于美术创作。

在田野里捡拾些能够用来制作艺术品的自然材料,如芦苇、碎石、树叶等等;在乡村田间地头寻找历史文化遗迹,根据这些遗迹创作相关的艺术作品。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对当地的乡土资源有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利用乡土资源来拓展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地的乡土资源,设计相关的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组织学生绘制当地的自然风光、风景画,让他们在创作中感受当地的美丽和历史文化;或者通过学习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教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方法;还可以邀请当地的艺术家或者手工艺人来进行课堂讲解,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当地的传统艺术,从而增强他们了解和传承乡土文化的意识。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不仅学到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能够领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文化,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收获。

可以利用乡土资源来促进美术课堂的社会实践。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乡土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乡土资源保护和传承的实践活动中,如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乡土资源保护义工活动,举办乡土资源保护主题的美术创作比赛,开展与当地乡土资源相关的义卖活动等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乡土资源的观念和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保护乡土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乡土资源指的是指土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历史文物等展现了某地区独特性和特色的本地资源。

小学生是知识吸收器和发展阶段,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培养优秀的乡土艺术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运用乡土资源,不仅能够增强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识,提高审美意识,同时为培养人文情怀和美好品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 培养民族文化认识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运用乡土资料,尤其是关于民族文化的资料来进行美术教育。

在画画时,指导小学生以乡土文化为创作主题。

可以选择各种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作为学习资源,如苗族刺绣、藏族堆绣、彝族剪纸、傣族织锦等。

在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心。

2. 提高审美意识乡土资源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以作为小学美术教学的素材。

小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附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景观,以此为基础提高孩子的审美意识。

例如,在小学美术课上可以让学生观察家乡的特征建筑、景观特点等,并引导他们用画笔展示出自己眼中的美好形象。

可以在这些课堂中让孩子知道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还应该拥有情感和文化内涵。

3. 培养人文情怀乡土资源还包括人文资源,例如历史文物、民俗节庆等。

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画、手工等方式,更加深入地认识并体验乡土文化的人文内涵。

例如在农历春节临近时,可以让学生学习制作红包、花灯、剪纸等民俗制品,同时也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在参观博物馆或古迹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素描本画出展品等。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理解力。

4. 培养美好品质乡土资源的运用不仅有益于小学生的美术素养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美好品质,如团结、合作、勤俭、勇敢等。

例如,在实施手工课项目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各种手工制品。

通过互动交流,可以让学生学会合作、尊重和包容他人,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个人价值观。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依然比城市有限。

特别是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由于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专业的教师,导致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单一和枯燥。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让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中体验到乡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一、认识乡土资源乡土资源是指农村地区所特有的物质、文化和自然资源。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乡土资源来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乡土文化,体验乡土生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乡土资源的种类很多,比如乡村的建筑风格、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民间传统的绘画技法、当地的自然景观等。

这些资源不仅可以成为美术教学的内容,还可以成为教学的素材和载体,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二、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1. 利用乡村建筑风格进行教学乡村的建筑风格是乡土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乡村建筑风格来进行建筑绘画的教学。

学生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素描练习,了解当地建筑的特点和历史渊源,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2. 利用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开展创作活动不同地方的手工艺品都有着独特的工艺和风格,是民间文化的珍贵遗产。

美术课堂上,可以利用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开展创作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观摩和模仿,了解当地的手工艺传统,并通过创作来表达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情感。

可以让学生们用竹编或者面塑来制作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对乡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3. 利用民间传统的绘画技法进行教学乡土资源中还包括丰富多样的绘画技法,这些技法通常是民间传统的绘画方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美术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和运用这些传统的绘画技法,比如泥画、剪纸、蜡染等,通过实践和感悟,让学生们了解这些技法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也可以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

拓展乡土民俗资源,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拓展乡土民俗资源,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21年第42期小学美术教育是一门培养艺术修养的课程,在教育学习的过程中,刻板的课堂教育不利于学生艺术修养以及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课外资源的利用与学习,在丰富学生学习方式、打开学生艺术思维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在小学美术教育学习的过程中对当地乡土民俗资源的挖掘是拓宽学生美术视野的重要方式,能够使学生亲身体会当地的乡土风情,了解其特色建筑和民俗文化,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与美术素养,是学生提升自身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小学生主动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任务。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乡土资源的意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乡土民俗资源是小学美术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所谓乡土民俗资源,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地区拥有的各种具备地区特色的各种文化资源以及客观物体,除了自然形成的各种资源之外,还包括在发展过程中沉淀形成的人文资源[1]。

在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中,乡土民俗资源的融入是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在课程改革下小学美术教育进行的有益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体现出乡土民俗资源融合对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

首先,在美术教育中,乡土民俗资源的融入能够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而且在乡土民俗文化资源中,存在较多的文化遗产,有利于学生对文化遗产以及乡土资源的了解学习,例如,当地的特色建筑、自然景观以及风俗文化等,这些都是美术教育可堪利用的教学资源[2]。

其次,可以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

经过长时间积累沉淀形成的优秀文化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精神财富。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乡土民俗资源,有利于小学生传承与弘扬优秀文化的思想意识的形成与提升。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被当地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优秀的文化精神已经根植于人们的灵魂中。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领学生对这些优秀的乡土民俗文化进行充分的了解与学习,让学生能够从心底产生由衷的自豪感,能够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义务。

利用乡土教学促进美术有效课堂

利用乡土教学促进美术有效课堂

利用乡土教学促进美术有效课堂国家美术课程“新课改”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对乡土文化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初中的美术课本教材,有20~30的内容都涉及到乡土教材。

为了更好地体现国家课程标准和大纲的精神,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作为一名偏远山区美术教师,我时常把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特征结合现有教材融汇到平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

适当增加一些本地的民族特色,地域风貌、风情的内容,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来突出美术与生活的紧密关联。

让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顺利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以下就是我利用乡土文化资结合初中美术教材来丰富课堂教学的一些尝试。

一、开设乡土校本教材,走出特色路子为了让学生欣赏到这个民族的艺术美,学校搞“五.四”文艺晚会时,我特地用铜鼓做舞台背景,放大了的铜鼓古色古香,学生无不为它的远古的气势之美所震憾,从而产生了对民族艺术之美探究的热情。

另外,我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到校外集市上采访卖土鸡的白裤瑶养鸡专业户。

通过采访了解白裤瑶的生产、生活的变化,了解到这个民族勤劳智慧,从贫穷到富裕,从落后到进步,却又坚持自己的民族特点的生活习性。

白裤瑶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民族史。

使学生更了解党的富民政策,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不同民族构成的团结的大家庭。

培养学生更热爱祖国道德情感,让学生更懂得尊重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挖掘生活艺术,体现时代精神初中八年级《材料与资》主要是介绍奇石装点家居。

“奇石是大自然鬼斧神的杰作,奇石散发着天地的灵气,是不朽的画,无言的诗,无声的歌。

”当今,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品位也高了,人们对生活的环境,居住的环境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奇石装点居室,不仅可以美化我们的家居环境,还可陶冶我们的情操。

我县位于广西西部的山区,红水河河畔,盛产各种各样的石头。

红水河奇石名声很多年前就已经响誉海内外了。

于是我就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利用天然奇石或奇石雕塑艺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

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乡土资源是指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独特资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运用乡土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成效。

本文将探讨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资源可以作为小学美术教学的话题。

通过让学生了解和研究乡土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地域意识和爱乡情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采风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乡土资源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学生可以绘制乡土景观的草图、写生或制作手工作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对乡土资源的理解和感受。

乡土资源可以作为小学美术作品的题材。

学生可以根据家乡的风景画一幅风景画作品,或者根据家乡的传统节日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

通过选择乡土资源作为题材,可以让学生更容易与作品建立起情感联系,提高作品质量和表现力。

乡土资源可以作为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的背景。

在教授山水画时,教师可以利用乡土资源的山水特点进行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绘画技法和表现方法。

在教授传统民间艺术时,可以介绍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和技艺,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乡土资源也可以作为小学美术教学的素材。

教师可以从乡土资源中选取适合小学生的素材,如花草、动物、建筑等,让学生进行观察、记录、表现和创作。

通过运用乡土资源的素材,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美丽和多样性。

要提醒的是,运用乡土资源进行美术教学需要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创新。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乡土资源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安排,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与乡土资源的保护和传承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乡土资源的珍贵和重要性。

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丰富的运用价值。

通过运用乡土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将其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具意义和价值的学习体验。

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乡村小学是我国农村地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中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乡土资源可以作为美术教学的题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农村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风景和农田风光,可以作为学生们创作美术作品的灵感来源。

学生可以利用乡间小路、农田、村庄等元素进行素描、速写、水彩等形式的创作。

这样的创作要求学生走出教室,亲自感受乡村的美景,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技巧。

通过创作乡土题材的作品,学生们还可以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关注,增强乡土民族情感。

乡土资源可以作为美术教学的教材,拓宽学生的艺术知识面。

农村地区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和民间传统艺术,这些乡土文化可以成为美术课程的重要内容。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各种乡土艺术,如农民画、捏陶、剪纸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乡土艺术作品,了解农村地区的文化传统,培养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老师还可以邀请乡村的艺术家或手工艺人来学校进行示范和教学,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到乡土艺术的创作中,进一步增加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乡土资源可以作为美术教学的教学素材,促进学生的艺术创造。

农村地区丰富的手工艺品和传统建筑可以成为学生们模仿和创作的对象。

学生们可以利用竹子、稻草等材料进行手工艺品制作,学习乡村手工艺的技艺和传统工艺的工序。

乡村的传统建筑也可以成为学生们构图和设计的素材,他们可以通过几何形状的把握、色彩的运用等方式,创作出自己理想中的乡村建筑图画。

通过这样的创作过程,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自信心。

乡土资源的应用还可以促进艺术教育与社区的互动。

学校可以与乡村社区合作,举办美术展览、手工艺品展销等活动,让学生们的作品走出校园,与社区的居民分享和交流。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乡土课程教学浅议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乡土课程教学浅议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乡土课程教学浅议摘要: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对农村小学美术进行乡土课程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再结合本人的一些思考与教学经验,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乡土课程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小学美术学科一、农村小学美术进行乡土课程教学的意义1.挖掘乡土资源拓展美术课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日渐深入,不少外国文化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形成了一种冲击,本土文化遭遇了强烈的冲击,本土文化的淡化与消失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不管是城市的青少年还是农村的青少年,他们都抛却了一些传统的娱乐活动,在闲暇事间大多都抱着手机进行玩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

不少学生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但是他们对于乡土之间的文化、乡土之间的美术却知之甚少。

挖掘乡土资源拓展美术课程,不仅是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准备,其更是需要这些传统优秀文化来洗涤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去认识“真善美”,让他们通过去感触这些乡土文化,去发现其内在的人文情怀,这也是保留我国重要本土文化的根本保障。

2.挖掘乡土资源拓展美术课程,是核心素养的需要。

通常意义的核心素养,是指能够综合利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方式、探究行为、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性品质。

核心素养首先是根植在某一个学科之上的,但是其并不代表是某项具体存在的知识,也可以说是围绕学科的“隐性”教育目标,这些目标自身的特性是与学科有着重要的联系的。

而有关美术的核心素养,其主要包含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个方面。

而基于农村教学条件、教学设备缺失的状况,想要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就必须从其他方面出发,拓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而在这些可选路径中,乡土资源的优势就比较突出。

因此,挖掘乡土资源,拓展美术课程,其也就有着更加突出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乡土课程教学1.结合地区资源,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美术进课堂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焦作市龙源湖学校赵艳婷
摘要:
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它具有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和地域性。

而乡土美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积淀,学生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让乡土美术走进课堂,不仅丰富了美术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乡土美术,美术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新实践,文化理解。

正文:
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它具有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和地域性。

而乡土美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积淀,学生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乡土美术是我们美术教育的丰富源泉,从其身边最熟悉的环境中挖掘有效的教育资源,是我们优化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进而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对美术的热爱,而热爱产生兴趣,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影响人一辈子的可持续发展。

让乡土美术走进课堂,不仅丰富了美术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识读乡土美术,点亮图像地图。

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

我们家乡有着浓厚的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如黑陶、绞胎瓷、汉代陶仓楼、澄泥砚、盘鼓、苏家作龙凤灯……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了尘封已久的记忆。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古老的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那么遥远,古老的图腾、质朴的民族纹样、精妙的传统工艺似乎已在岁月的沧桑中流逝。

因此将乡土美术进入课堂中,让学生们识读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另一种美,帮助孩子们点亮自己图像地图的这个沉寂的区域。

当孩子们脑海中的图像地图越完整,他们图像识读素养也就越出色。

例如将焦作温县太极文化融入在美术课堂中,学生对太极图感慨颇深,记忆深刻。

在六年级《建筑艺术之美》这节课中欣赏诸葛八卦村就很容易理解其内涵与意义。

二、开发乡土美术,积累表现素材。

如果说,“图像识读”以内在的建构为主,“美术表现”则以外向的表达为主。

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进行直观的表达。

把乡土文化融进美术课堂,让孩子领略家乡的特色,感受家乡的悠久历史,丰富孩子美术创作的表象,积累创作素材。

如参观家乡古建筑,让孩子们走进寨卜昌,看看古老的明清民居,高翘的屋脊、精致典雅的木门窗、繁复精巧的斗拱引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他们感叹祖先的聪明、勤劳与伟大。

由此产生的创编课程《家乡古建筑》(线描画)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意犹未尽的孩子们由自己的理解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家乡古建筑的风貌,构图丰满,线条流畅,
风格古朴。

他们用美术的形式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理解与想象,使他们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三、探究乡土美术,构建审美法则。

审美判断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它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与其他感知能力的综合,对作品的内容、形式与表现技法进行分析后,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需要接触不同形态的美术作品,不仅要了解西方的、现代的,也要了解东方的,古代的。

在众多风格迥异的美术作品中发现那些共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形式美法则。

那些特别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美术更是让孩子们看到了一种独特的美,并且逐步形成宽容的、开放的审美态度,这在审美判断中极其重要!例如:焦作出土有大量的汉代陶楼,因此开展的乡土美术课《汉代陶楼的装饰艺术之美》,让孩子们欣赏感受不仅具有严谨的对称均衡之美,而且色彩的运用、内容的遴选确是独具一格的。

例如有的陶仓楼仓体堆塑马俑,楼顶或卧或立的凤鸟,窗内端坐的陶俑,大门口的交租俑和推磨俑以及门外的鸡狗俑,都生动传神,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味道。

通过肯定和接纳这样既符合形式美法则,又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孩子们逐渐感受和认识到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趣味。

四、提炼乡土美术,汲取创新营养。

创意实践指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为。

从人类历史中不同地域文化和个性经验中吸收不同的创造方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少儿就能逐步获得创意实践素养。

在乡土美术中吸收营养并加以创新实践,就能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例如,将绞胎瓷的制作引入到课堂中后,孩子们纷纷感慨绞胎瓷变化丰富又富有韵律感的纹理。

之后在三年级学习《别致的小花瓶》一课的制作时,将泥条成型和绞胎瓷绞泥工艺结合,制作出来的作品既有线条重复渐变之美,又有肌理的独特丰富韵律。

五、内化乡土美术,丰富文化内涵。

文化理解素养的人表现是:能逐步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习惯,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

每一种文化要保留自己的传统,每一个民族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自豪感。

换句话说,一个民族要永久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就必须保持和传承自己的经典文化。

例如,将苏家作龙凤灯引入美术课堂,创编的《龙凤呈祥》一课。

先让孩子们了解每年春节和苏家作村火神庙会期间(农历二月十九日),苏家作人为庆贺一年的劳动成果,期盼来年获得更好的收成,都要把如龙、凤、麒麟、老虎、孔雀、荷、鱼等象征富贵吉祥的动植物形象制成花灯,除在各家门口悬挂外。

孩子们在这样的基础上去体会时就不仅仅感叹龙凤灯造型的精巧,而且还能感悟到这些乡土美术作品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条件下诞生的,优秀的作品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在欣赏感悟作品的同时,又润物无声的进行了人文素质的教育提高了孩子们的文化理解。

家乡文化通过多种途径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成为孩子们重要而有特色的教育内容。

少儿时期则是获得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期,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从少儿抓起。

充分利用家乡环境中富有文化底蕴、具有教育意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使我们的美术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浓郁,进而提升孩子的美术核心素养。

同时,通过孩子们的亲身感受和主
动参与,深深地融进了他们心灵深处,播撒下爱的种子,使他们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乡土文化。

参考文献:尹少淳《谈美术教育》。

王大根《中小学美术教学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