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统计(一)-1.DOC
四年级条形统计图和数学广角新教案
![四年级条形统计图和数学广角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adf7c0ce2f0066f53322cd.png)
《条形统计图》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主题: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课时:共3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计者:刘景利/中牟县商都路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理解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
2.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内容的选择十分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例如,让学生统计本班同学的出生月份;调查班里同学的睡眠时间;统计班里同学的上学方式等,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注意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交通工具、喜欢哪个卡通形象等,了解到大家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体验到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3.学情分析在前几节课的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
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使学生发现统计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决策,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校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格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
,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评价任务任务1:能体会学校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任务2: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
,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任务3: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含答案)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e416ae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e.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1一、选择题(满分16分)1.一座桥长600米,在它的两旁每隔6米挂一盏灯,两头都挂,共需要()盏灯。
A.101 B.202 C.200 D.1002.张伯伯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池塘的周长是300米,每隔10米栽一棵,一共要栽()棵。
A.29 B.30 C.313.公园内一条林荫大道全长800米,在它的两侧从头到尾每隔20米放一个垃圾桶,一共需要()个垃圾桶。
A.78 B.80 C.824.小明从一楼到三楼用了30秒,那么他从一楼到六楼需要()秒。
A.60 B.75 C.905.一根长60分米的绳子,要截成每段6分米的小段,需要截()次。
A.9 B.10 C.116.李叔叔在正方形的花坛边上放花盆,等距离放5盆(四个角都放),每两个花盆之间相距1m。
这个花坛的周长是()m。
A.20 B.16 C.217.-根铁丝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4米,原来这根铁丝长()米。
A.12 B.14 C.168.111路公交路线全长8千米,每相邻两站相隔1千米(起点站、终点站均设有站牌),一共有()个站牌。
A.7 B.8 C.9二、填空题(满分16分)9.小芳爬楼梯时速度保持不变,若从1层到3层用了36秒,那么从3层到6层需用( )秒。
10.在圆形的水池边,每隔3米种一棵树,共种树60棵,这个水池的周长是( )米。
11.7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4km,相邻两站之间路程都是1km。
一共设有( )个车站。
12.明明回家时,因电梯故障,他步行上楼。
从1楼到5楼用了80秒。
如果用同样的速度走到12楼,还需要( )秒。
13.为庆祝“元旦”,实验小学举行团体操表演,五年级学生排成下面的方阵,最外层每边站16名学生,最外层一共有( )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 )名学生。
14.王村要在一条长500米的路的两旁栽树,每隔2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可以栽( )棵。
15.一个圆形水池周围每隔2米摆一盆花,一共摆了20盆,水池的周长是( )米。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检测卷(一)+人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检测卷(一)+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5f4ced866fb84ae55c8d20.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七单元检测卷(一)人教版(含答案)一、填空题(共9题;共32分)1.小华家住在六楼,每一层楼要走12个台阶,小华从一楼回到家一共要走________个台阶。
2.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付锯板费22元,照这样如果要锯成10段,应付锯板费________元。
3.学校要在一个半径是18米的圆形水池周围栽树,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57米。
要栽树________棵。
4.一幢楼房2021,相邻两层有15级台阶,某人从1层到2021要走________级台阶。
5.把一根4米长的圆木截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是全长的________,每段长________米。
如果截断圆木一次需要3分钟,共需________分钟才能完成。
6.李叔叔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要10分钟,那么锯成四段就要________分钟。
7.今年植树节三(2)班围绕一个周长为18米的圆形水池植树,每隔3米植一棵树,要植________棵。
8.(1)这段木料一共锯了________次,被锯成了________段,锯成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多________。
(2)像这样锯10次,这根木料就会被锯成________段。
9.按要求画图。
(1)将平行四边形沿虚线剪下一个三角形,将这个三角形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格,可以使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2)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cm,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cm2。
二、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0.公路旁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40米,6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米。
A. 2021B. 240C. 28011.在一个半径是50米的圆形鱼塘边上每隔3.14米栽一棵树,共栽树()棵。
A. 100B. 50C. 101D. 5112.一根木料锯成4段需要9分钟,若锯成8段,需要()分钟。
A. 18B. 24C. 21D. 20213.把一根钢管锯成5段需2021,照这样计算,把它锯成8段需()分钟。
第七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植树问题(1)(两端都栽)(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七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植树问题(1)(两端都栽)(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0f339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7.png)
第七单元第1课时数学广角-植树问题(1)例1教学设计学习任务一:阅读题目,寻找信息。
初步猜测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间隔”的意义,在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间隔”,为即将展开的探究作铺垫。
阅读题目,找到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大胆猜测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境导入,引“探究”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树木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知识链接,构“联系”仔细观察下图中手指数和间隔的关系。
明确间隔的的意义。
两根手指间的空隙叫做间隔,通过观察发现:间隔数+1=手指数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例子。
(学生自由举例说明)➯新知探究,习“方法”(出示教材第106页例1)请同学们阅读例1,看看能发现哪些信息?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一、学生独立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从题目里面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分析与解答:(1)课件出示例1,让学生借助身边的实物弄清“一边”、“两端”的含义。
(2)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3)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树?(4)对不对呢?怎样检验自己的猜想?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阅读与理解,你从题中获得哪些信息?已知条件: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
要解决的问题:求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想一想,说一说:“一边”“两端都要栽” “每隔 5 m”各是什么意思?(1)只在小路的一边栽树,另一边不栽树。
(2)小路的两端都要栽树。
(3)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 m,我们把这个距离叫做“间距”2.分析与解答,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学生大胆猜测。
根据题中信息,想一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每隔5m栽一棵,共栽200÷5=20(棵)对不对呢?你打算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验证。
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检测卷(有答案解析)(1)
![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检测卷(有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19f9e060ee06eff9aef80793.png)
队一共有几个学生?属于( )
A. 两端种
B. 一端种
C. 两端不种
8.从学校门口到街中心的公路长 600 m,现在有 61 面彩旗,如果要在公路的一边插上彩
旗,每隔 10 m 插一面,恰好插完的插法是( )
A. 两端都不插
B. 只插一端
C. 两端都插
D. 无法确定
9.将一根 20 米的铁丝剪成 4 米长的小段,需要剪( )次.
15 .【解析】【解答 】 1 千米 =1000 米 1000÷50+1=20+1=21 (盏) 21×2=42
(盏)故答案为:42【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植树问题的应用根据 1 千米=1000 米先化单位再用道路的全长÷每两盏灯
解析:【解析】【解答】1 千米=1000 米, 1000÷50+1 =20+1 =21(盏) 21×2=42(盏)。 故答案为:42。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植树问题的应用,根据 1 千米=1000 米,先化单位,再用道路的 全长÷每两盏灯之间的距离=间隔数,然后用间隔数+1=一边安装的路灯数量,最后用一边安 装的路灯数量×2=两边一共安装的路灯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3.B
解析: B 【解析】【解答】12÷(3-1) =12÷2 =6(秒) 30÷6=5(层) 5+1=6(楼)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植树问题的应用,先求出爬一层楼需要的时间,用从一楼爬到三 楼的时间÷(3-1)=爬一层楼需要的时间,然后用总时间÷爬一层楼需要的时间=爬的层数, 然后用爬的层数+1=爬到的楼层,据此解答。
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检测卷(有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一条路长 30 米,每隔 2 米栽一棵树,一共栽了 14 棵,栽树的方式是( )。
(必考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1)
![(必考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a83c62c81eb91a37f0115c27.png)
(必考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一段公路长2400米,在公路的两旁每隔40米放置一个垃圾桶,两端都放,共需要垃圾桶()个.A. 60B. 120C. 61D. 1222.把一根长1米的木棒用锯截成一样长的短棒,共锯了7次,每根木棒的长度是()。
A. 米B. 米C. 米D. 无法确定3.一根木头长12m,要把它平均锯成6段。
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分钟。
A. 40B. 48C. 564.小林从一楼爬到三楼用了12秒,照这样的速度,他用30秒可以从一楼爬到()楼。
A. 五B. 六C. 七D. 八5.沿一个圆形操场的四周种树,每隔4米种1棵,共种了30棵树,这个操场的周长是()米。
A. 120B. 125C. 1156.在一条笔直公路的一旁两端都植树,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是()。
A. 棵数=间隔数-1B. 棵数=间隔数C. 棵数=间隔数+17.一辆客车从起点到终点一共要行36km,如果每隔3km停靠一次(起点不算),那么到终点一共要停靠()次。
A. 12B. 13C. 148.马路一边栽了40棵柳树。
如果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杨树,一共要栽()棵杨树。
A. 41B. 40C. 39D. 389.一条公交线路上共有10个站,如果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均为2km,那么该条公交线路的全程不太可能是()千米。
A. 22B. 20C. 1810.把10根彩带接成一根,需要打( )个结。
A. 10B. 11C. 8D. 9 11.小红从一楼走到二楼要1分钟,照这样的速度,她从一楼到五楼要()分钟.A. 2B. 3C. 412.9路公交车行驶路线全长约18千米,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大约都是1.5千米.一共设有()个车站.A. 11B. 12C. 13二、填空题13.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中间安装路灯,每隔10米安装一盏,一共安装了46盏。
从第一盏到最后一盏的距离有________米。
人教版五上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一课时(两端都栽)
![人教版五上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一课时(两端都栽)](https://img.taocdn.com/s3/m/f9ea15b2f7ec4afe05a1df28.png)
人教版五上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一课时(两端都栽)一、选择题1、在一条长300米的公路两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栽树().A. 61棵B. 121棵C. 122棵2、在一条笔直的公路的一旁植树,两端都植,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是().A. 棵数=间隔数-1B. 棵数=间隔数C. 棵数=间隔数+13、每两棵树之间相距6米,从第1棵树到第9棵树之间的距离是().A. 54米B. 15米C. 48米4、一条线段上有21个点(包括两个端点),相邻两点的距离都是4厘米,则此线段的长度为().A. 84厘米B. 80厘米C. 88厘米5、市内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km,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都是1km,一共设有()站点.A. 13个B. 12个C. 11个6、一条小路从一端开始到另一端结束,一共种了10棵小树,每两棵小树之间间隔8米.这条小路长().A. 72米B. 80米C. 90米二、填空题7、一条马路长40m,在路的两边每隔8m种一棵树,两端都种,共种______棵树.8、如图,平均每2棵树相隔6米,那么第1棵树与第7棵树之间相隔______米.9、在学校操场西侧120米中间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能栽______棵树.10、植树节那天,同学们在长30米的小路两侧栽柏树,每一侧都是每隔2米栽一棵柏树.如果小路两端都栽树,两侧总共需要栽______棵.11、36个同学站成两行做广播体操,每行队伍长17米,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相隔______米.12、一条路的一侧每隔30米有一根电线杆,算上两端的电线杆,一共15根,这条路长______米.13、工人师傅在测量公路的长度时,先在起点插了一根标杆,以后每隔500米插一根,有段公路正好插了8根标杆,这段公路长______米.14、一条小道两旁,每隔5m种一棵树(两端都种),共种202棵树.这条路长______m.15、一次长跑比赛,从起点开始设服务站,以后每隔500米设一个服务站.当小明跑到第5个服务站时,他跑了______千米.16、第一棵树与最后一棵树之间的距离为______米.三、判断题17、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一侧植树,若间隔为5m,则第3棵树到第20棵树之间的距离是85m. ()18、把10根铁棍焊接成一根,需要焊接9次. ()参考答案1、C解答:已知在一条长300米的公路两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求一边有多少个间隔,列式计算为:300÷5=60(个);求一边有多少棵树,列式计算为:60+1=61(棵);求一共栽多少棵树,列式计算为:61×2=122(棵).选C.2、C解答:在一条笔直的公路的一旁植树,两端都植,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是:棵数=间隔数+1.选C.3、C解答:已知每两棵树之间相距6米,从第1棵树到第9棵树之间有间隔:9-1=8(个),则从第1棵树到第9棵树之间的距离是6×8=48(米).选C.4、B解答:已知一条线段上有21个点(包括两个端点),相邻两点的距离都是4厘米,相邻两点之间为一个间隔,则共有间隔:21-1=20(个);求此线段的长度,列式计算为:20×4=80(厘米).选B.5、A解答:已知市内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km,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都是1km,求一共设有多少个站点,列式计算为:12÷1+1=13(个).选A.6、A解答:一条小路从一端开始到另一端结束,一共种了10棵小树,一共有间隔:10-1=9(个),每两棵小树之间间隔8米,这条小路长:9×8=72(米).选A.7、12解答:一条马路长40m,在路的两边每隔8m种一棵树,两端都种,则一边种树:40÷8+1=6(棵),那么两边共种:6×2=12(棵).故本题的答案是12.8、36解答:平均每2棵树相隔6米,第1棵树与第7棵树之间有6个相隔,则第1棵树与第7棵树之间有:6×6=36(米).故本题的答案是36.9、41解答:已知在操场西侧120米中间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两端都栽),求一共栽几棵树,列式计算为:120÷3+1=40+1=41(棵).故本题的答案是41.10、32解答: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树)问题的规律:总距离÷株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同学们在长30米的小路两侧栽柏树,每一侧都是每隔2米栽一棵柏树.如果小路两端都栽树,求小路一侧需要栽多少棵树,列式计算为:30÷2+1=16(棵),求两侧总共需要栽多少棵,列式计算为:16×2=32(棵).故本题的答案是32.11、1解答:36名同学站成两行,则每行有:36÷2=18(人),有间隔:18-1=17(个).每行队伍长17米,则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相隔:17÷17=1(米).故本题的答案是1.12、420解答:3015420⨯⨯(-1)=3014=(米)所以这条路长420米.故本题的答案是420.13、3500解答:已知工人师傅在测量公路的长度时,先在起点插了一根标杆,以后每隔500米插一根,有段公路正好插了8根标杆,即工人师傅插的标杆把这段公路平均分成:8-1=7(段),每段长500米,那么这段公路长:500×7=3500(米).故本题的答案是3500.14、500解答:一条小道两旁,每隔5m 种一棵树(两端都种),共种202棵树,一旁种树:202÷2=101(棵),间隔数为100,这条路长:100×5=500(m ).故本题的答案是500.15、2解答:从起点开始设服务站,每隔500米设一服务站,因此小明跑到第5个服务站的时候,中间隔了4个500米,小明跑步距离:500×4=2000(米),2000米=2(千米).故本题的答案是2.16、20解答:由图可知,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为4米,第一棵树与最后一棵树之间有5个间隔,因此第一棵树与最后一棵树之间的距离为:4×5=20(米).故本题的答案是20.17、√解答:已知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一侧植树,若间隔为5m ,第3棵树到第20棵树的间隔数是:20-3=17(个);则第3棵树到第20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7×5=85(m ).故本题正确.18、√解答:把2根铁棍焊接成一根,需要焊接1次;把3根铁棍焊接成一根,需要焊接2次;把4根铁棍焊接成一根,需要焊接3次……所以要把几根铁棍焊接成一根,需要焊接的次数为铁棍的根数减1.因为10-1=9(次),所以把10根铁棍焊接成一根,需要焊接9次.故本题正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cedf9c7e21af45b207a87b.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 7 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一条400 m长的公路一侧每隔8 m栽一棵树(两端都栽),共有()个间隔,需要栽()棵树。
2.在一条全长1 km的街道一边安装路灯(两端都安装),每隔50 m 安装一盏,一共要安装()盏路灯。
3.丽江小区两栋楼之间有一条30米长的小路,物业公司要在路的一旁栽一排树。
每隔6米栽一棵(两端都不栽),一共要栽()棵。
4.滨江公园140 m的大桥两旁每隔20 m安装一盏路灯。
如果两端都要安装,则要安()盏灯,每两盏灯之间放一个垃圾箱,共需要()个垃圾箱。
5.把一根木头锯5段,每锯一次要2.5分钟,锯完5段要()分钟。
6.笔直的跑道一旁等距离地插了10面旗子,每相邻的两面旗子之间用一根绳子连起来,一共要准备()根绳子。
7.一条项链长55 cm,每隔5 cm有一颗水晶,这条项链共有()颗水晶。
8.挂钟3时敲3下,需要2秒,10时敲10下需要()秒。
9.学校体操队方阵最外一层共有64人,这个三层空心方阵共有()人。
10.一个正六边形每边放6盆花,至少放()盆花。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5分)1.马路一边有30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放一个广告牌,一共可以放30个广告牌。
()2.封闭图形中的点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与植树问题中在一条路的一旁两端都栽的情况一样。
()3.一张桌子可以坐6人,3张这样的桌子拼起来可以坐18人。
()4.小东和小龙住同一单元,小东走楼梯的速度是小龙的3倍,小龙到第3层时,小东到第9层。
()5.将一根10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2米的小段,要剪4次。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8分)1.16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 km,每隔2 km设一个停靠站,一共要设()个停靠站。
A.5B.6C.72.一辆客车从起点到终点一共要行36 km,如果每隔3 km停靠一次(起点不算),那么到终点一共要停靠()次。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70ffe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6.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集合的思想,能够使用列举法、画图法和数学语言表达问题中的不确定现象。
掌握可能性的概念,包括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够描述不同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概念,体验集合的合并、分割等运算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探索不确定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交流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数学严谨性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一门需要细致思考和不断努力的学科。
1. 知识与技能:知识点掌握:学生应掌握本单元的核心数学概念,包括但不限于组合数学的基本原理,如排列与组合的概念、公式及应用;概率的初步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制作与解读等。
技能培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熟练运用排列组合的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组合数量、排列顺序等;掌握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分析生活中概率事件的可能性;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够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解读图表信息,进行基本的数据分析。
思维方式培养: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运用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通过探究、发现、归纳和类比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通过排列组合解决比赛场次问题、概率游戏问题,通过统计图表分析生活中的数据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8ea24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9.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老师讲解的普查和抽样的概念。
2.能够观察和记录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统计工作。
3.能够通过统计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普查和抽样的概念。
2.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进行简单的统计工作。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统计?2.普查和抽样的区别。
3.认识不同种类的物体并进行数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物物品进行统计。
2.准备黑板、粉笔或白板标,以便记录学生活动。
五、教学过程1.开学前:复习上一课时学过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导入:通过观察周围的物品,引导学生认识统计的概念。
3.教学:讲解普查和抽样的区别,让学生明白两者的作用。
4.操练:让学生到周围物品统计数量,加深认识。
5.引申:通过不同类别物体的统计,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和比较。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六、教学板书设计•统计•普查和抽样的区别•数数不同物品的数量七、课堂练习1.王老师要统计班里男女生人数,她应该进行普查还是抽样?2.请统计一下班里有多少个学生喜欢体育课。
3.将下面的图案分类统计:△□●△□△●△□□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统计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引导,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力,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以上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的教案设计,希朿能够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08c4feb7360b4c2f3f64db.png)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1~P113和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观看、比较、猜想来探讨数字编码的简单方式。
3.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育学生的抽象、归纳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适应,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进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看、比较、猜想来探讨数字编码的简单方式。
教学具预备:一、一个邮寄过的信封。
二、调查了解本地邮政编码、本校邮政编码、几个电话号码、几个车子牌号别离是什么?它们别离是如何编排的?教学进程:一、谈话引入同窗们,咱们班有多少人?(50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28号、17号``````)教师点名时,若是不叫姓名,如何来区分班上的同窗呢?从而揭露课题:数不仅能够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能够用来编码。
二、新课学习1.同窗们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吗?拿出已写好封面的信封,认真观看,你发觉什么?同桌相互说说。
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邮政编码)2.指名介绍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
机械能依照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如此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3.你想明白这些邮政编码是如何编排的吗?①.师生一起窗习书P113的邮编448268是如何编排的?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②.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本地邮政编码是如何编排的?咱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们是如何组成的?三、巩固练习1.你还明白哪些邮政编码?它们是如何组成的?和同窗交流一下。
咱们搜集了这么多邮政编码,你们发觉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址?机械怎么能依照邮政编码的数字进行分拣呢?让学生通过观看、比较找出同一个省、市的邮政编码前面有几位是相同的。
2.生活中的编码很多,你还明白哪些?(电话号码、车子牌号``````)3.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它们是如何编排的?四、全课小结同窗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收成有哪些?还有什么不明白?五、作业:书P118第一、2题。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数学广角3(2课时)-1.DOC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数学广角3(2课时)-1.DOC](https://img.taocdn.com/s3/m/b1171c14866fb84ae45c8d63.png)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数学广角3(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图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二、探究新知1、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表格中补充完整。
出示表格2、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秦王的方法?讨论3、引导学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采用的应对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填如表中。
4、展示各组汇报的结果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种是唯一可以获胜的。
5、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结合实际说一说。
三、巩固新知1、数学游戏:1、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说明游戏规则2、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5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0,谁获胜。
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以后怎么报?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写一篇数学日记。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模拟卷(第一套)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模拟卷(第一套)](https://img.taocdn.com/s3/m/06aca0cd10661ed9ac51f37b.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考前卷(第一套)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一条10米长的直道的一边,每隔2米放了一盆花,一共要放6盆花.正确的放法是()A.两端都放B.只放一端C.两端都不放2.16个小朋友排成一行,每两个小朋友之间间隔2米.第一个小朋友到最后一个小朋友相距()米.A.28 B.30 C.32 D.343.百货商场的电梯,从1楼到3楼用了6秒.照这样计算,电梯从1楼到10楼要用()秒.A.2021.27 C.304.一个圆形花坛周围每隔2米摆一盆花,一共摆了28盆,花坛的周长是()A.52 B.54 C.56 D.585.把一根木条锯成9段,平均锯一段所用的时间是锯完整根木条所用时间的()A.B.C.D.二.填空题(共14小题)6.阳阳从1楼到3楼用了12秒,他从一楼到六楼需要秒.7.一圆形水池,直径为30米,沿着池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最多能栽棵.8.把一根木料锯7次,能锯成段;要把一根木料锯成9段,要锯次.9.在一条马路的一边,每隔30米有一盏路灯,连着马路的两端一共有50盏路灯.这条马路长米.10.10位小朋友站成一列做操,每相邻两位小朋友相隔2米,做操的队伍长米.11.小力家住在6楼,他从一楼到三楼要2分钟,那么从一楼到六楼要4分钟..(判断对错)1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分钟.13.学校有一条长60米的小道,计划在道路一旁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有个间隔.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树,那么共需棵树苗;如果两端都不栽树,那么共需棵树苗;如果只有一端栽树,那么共需棵树苗.14.如果相邻两个同学相隔2米排成长18米一排的队伍做操,那么一共有个同学.15.把一根木材锯成3段要4分钟,锯成6段要分钟.16.一幢楼房2021,相邻两层有15级台阶,某人从1层到2021要走级台阶.17.某人到十层大楼的第七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果从一层走到四层要48秒,那么以同样的速度往上走到七层,还需要秒才能到达.18.两栋楼之间每隔2米种一棵树,共种了15棵,这两栋楼之间相距米.19.2021年5月26日奥运圣火在扬州境内传递,为了美化环境,需要在每两棵绿树之间布置花卉盆景,每个盆景需要50盆花,已知文昌中路两旁共有2021绿树,那么共需要盆花卉.2021钟几点敲几下,敲四点时用了六秒,敲十二点时要用多少秒?21.多多参加冬季长跑比赛,从出发开始每隔500米设一个服务站(出发点也有一个),当多多看到第5个服务站时,他跑了多少米?22.学校六一庆祝会上,在一个长9m、宽3m的长方形舞台外沿,每隔1m挂一束气球(一束气球有3个),靠墙的一面不挂,但四个角都要挂.一共需要多少个气球?23.一条大街上一边原有路灯2021,相邻两盏路灯相距50米;现在换新路灯增加了50盏,相邻两盏路灯的距离是多少米?24.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走廊两端都要放.一共要放多少盆花?25.某地新建一座大桥,在桥面两侧等距离安装照明灯,要求在A、B、C处及AC和BC的中点都要有一盏灯,这样至少需要安装多少盏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考前卷(第一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一条10米长的直道的一边,每隔2米放了一盆花,一共要放6盆花.正确的放法是()A.两端都放B.只放一端C.两端都不放【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这个直道一共有10÷2=5个间隔,一共放了51=6盆花,根据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栽的情况可知,此题应属于两端都要栽的情况.【解答】解:间隔数是:10÷2=5,6=51,所以正确的放法是两端都要放.故选:A.【点评】抓住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即可解答.2.16个小朋友排成一行,每两个小朋友之间间隔2米.第一个小朋友到最后一个小朋友相距()米.A.28 B.30 C.32 D.34【分析】要求第一个小朋友到最后一个小朋友之间的距离,那么16个小朋友排成一行,也就是有15个间隔;用每个间隔的长度2米,乘上间隔数就是总长度.【解答】解:(16﹣1)×2,=15×2,=30(米);答:第一个小朋友到最后一个小朋友相距30米.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两端都栽的类型,间隔数比总棵数少1.3.百货商场的电梯,从1楼到3楼用了6秒.照这样计算,电梯从1楼到10楼要用()秒.A.2021.27 C.30【分析】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6秒是指走了(3﹣1)个楼层用了6秒,由此求出走一个楼层所用的时间;再由他从1楼走到10楼知道是走了(10﹣1)个楼层间隔,进而求出答案.【解答】解:6÷(3﹣1)=6÷2=3(秒)3×(10﹣1)=3×9=27(秒)答:电梯从1楼走到10楼要用27秒.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求出走一个楼层所用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另外注意楼层数等于所走的楼数的差.4.一个圆形花坛周围每隔2米摆一盆花,一共摆了28盆,花坛的周长是()A.52 B.54 C.56 D.58【分析】围成圆圈摆花盆时,花盆数=间隔数,所以这里一共有35个间隔,每个间隔的长度是2米,根据乘法的意义即可解答.【解答】解:28×2=56(米)答:这个花坛的周长是56米.故选:C.【点评】此题属于植树问题中的围成圆圈植树时:抓住间隔数=植树棵数,即可解答.5.把一根木条锯成9段,平均锯一段所用的时间是锯完整根木条所用时间的()A.B.C.D.【分析】把一根木条锯成9段,锯了9﹣1=8次,求锯下一段所用的时间是锯成9段所用时间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一次是8次的几分之几,求的是分率;用除法计算.【解答】解:1÷(9﹣1)=1÷8=答:平均锯一段所用的时间是锯完整根木条所用时间的.故选:A.【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注意锯的次数=段数﹣1.二.填空题(共14小题)6.阳阳从1楼到3楼用了12秒,他从一楼到六楼需要30 秒.【分析】从1楼到3楼一共走了3﹣1=2个楼梯,用了12秒,所以走一个楼梯需要12÷2=6秒,从一楼到六楼需要走6﹣1=5个楼梯,由此利用乘法的意义即可解答.【解答】解:12÷(3﹣1)×(6﹣1),=12÷2×5,=30(秒),答:需要30秒.故答案为:30.【点评】抓住爬楼问题中:楼层数﹣1=楼梯数,即可解决此类问题.7.一圆形水池,直径为30米,沿着池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最多能栽18 棵.【分析】此题首先应算出圆形水池周长,圆的周长=π×d=×30=(米),再求能栽多少棵树.【解答】解:①C=π×d,=×30,=(米).②÷5=≈18(棵).故答案为:18.【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圆的周长公式的运用,以及去尾法的掌握.8.把一根木料锯7次,能锯成8 段;要把一根木料锯成9段,要锯8 次.【分析】根据段数=次数1,求出锯7次用的段数,然后再根据锯的次数=段数﹣1解答即可.【解答】解:71=8(段)9﹣1=8(次).故答案为:8;8.【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锯的次数=段数﹣1.9.在一条马路的一边,每隔30米有一盏路灯,连着马路的两端一共有50盏路灯.这条马路长1470 米.【分析】因为两端都装路灯,所以间隔数等于灯的盏数﹣1,马路的一边装路灯的间隔数是:50﹣1=49个,由于间距是30米,根据“路的长度=间距×间隔数”可列式为:49×30=1470(米);据此解答.【解答】解:(50﹣1)×30=49×30=1470(米)答:这条马路有1470米长.故答案为:1470.【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知识点是:间隔数=灯的盏数﹣1;知识链接(沿直线上栽):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只栽一端).10.10位小朋友站成一列做操,每相邻两位小朋友相隔2米,做操的队伍长18 米.【分析】把10个小朋友看作10棵树,那么这就是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要栽的情况,1个间隔长度为2米,只要求出有几个间隔即可:间隔数=植树棵数﹣1,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0﹣1)×2,=9×2,=18(米),答:做操的队伍长18米.故答案为:18.【点评】此题可以归属在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要栽的情况,只要求出间隔数问题即可解决.11.小力家住在6楼,他从一楼到三楼要2分钟,那么从一楼到六楼要4分钟.×.(判断对错)【分析】从一楼到三楼,向上爬了3﹣1=2层,向上每爬1层用2÷2=1分钟,从一楼到六楼,向上爬了6﹣1=5层,共用5×1=5分钟.【解答】解:(3﹣1)÷2,=2÷2,=1(分钟);1×(6﹣1),=1×5,=5(分钟);答:从一楼到六楼要用5分钟.故答案为:×.【点评】对于这类题目,注意向上爬的层数比楼数少1,即可算出所用的时间.1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32 分钟.【分析】平均分成5段,需要锯5﹣1=4次,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5﹣1)×8,=4×8,=32(分钟),答:锯完一共要花32分钟.故答案为:32.【点评】锯的次数=段数﹣1,此题与木头的长度无关.13.学校有一条长60米的小道,计划在道路一旁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有2021间隔.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树,那么共需21 棵树苗;如果两端都不栽树,那么共需19 棵树苗;如果只有一端栽树,那么共需2021树苗.【分析】在60米的小道一旁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则间隔数有60÷3个;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只有一端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据此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1)60÷3=2021(2)202121(棵),(3)2021=19(棵),(4)只有一端栽时,共需要2021苗;答:每隔3米栽一棵,有2021隔.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树,那么共需21棵树苗;如果两端都不栽树,那么共需19棵树苗;如果只有一端栽树,那么共需2021苗.故答案为:20211,19,202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植树问题中的三种不同的情况,关键是求出间隔数.14.如果相邻两个同学相隔2米排成长18米一排的队伍做操,那么一共有10 个同学.【分析】先用18除以2求出间隔数,再加1就是一共有同学的个数.【解答】解:18÷21=10(个),答:一共有10个同学,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属于两侧都植树的问题,所以要求的同学的个数=间隔数1.15.把一根木材锯成3段要4分钟,锯成6段要10 分钟.【分析】锯成3段需要锯2次,由此可以求出锯一次需要的时间,锯成6段需要锯5次,用每次锯的时间乘上5,就是需要的总时间.【解答】解:4÷(3﹣1)×(6﹣1)=4÷2×5=10(分钟)答:锯成6段要10分钟.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锯1次就可以锯成2段,存在这个关系:锯的次数=锯成的段数﹣1.16.一幢楼房2021,相邻两层有15级台阶,某人从1层到2021要走285 级台阶.【分析】从1到2021共走了2021=19层,所以要走19×15=285级台阶.【解答】解:15×(2021),=15×19,=285(级).答:要走285级台阶.故答案为:285.【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第一层楼没有台阶,搞清这个问题就能正确解答.17.某人到十层大楼的第七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果从一层走到四层要48秒,那么以同样的速度往上走到七层,还需要48 秒才能到达.【分析】“从一层走到四层”,实际上是爬了3层楼梯,共需要48秒,从四楼走到七楼又需要爬7﹣4=3层楼梯,所以还需要48秒,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从一层走到四层”,实际上是爬了3层楼梯,共需要48秒,从四楼走到七楼又需要爬7﹣4=3层楼梯,所以还需要48秒,故答案为:48.【点评】爬的层数=楼层数之差,由此即可解答此类问题.18.两栋楼之间每隔2米种一棵树,共种了15棵,这两栋楼之间相距32 米.【分析】两栋楼之间植树,由于树的两端都是楼房,树和楼之间各有一个间隔,那么间隔数=植树棵数1,由此求出间隔数,再用每个间隔的长度乘上间隔数,就是两栋楼之间的距离.【解答】解:2×(151)=2×16=32(米)答:这两栋楼之间相距32米.故答案为:32.【点评】解决本题要注意树和两侧的楼之间各有1个间隔,那么间隔数比树的棵数多1.19.2021年5月26日奥运圣火在扬州境内传递,为了美化环境,需要在每两棵绿树之间布置花卉盆景,每个盆景需要50盆花,已知文昌中路两旁共有2021绿树,那么共需要10300 盆花卉.【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道路两旁共有树2021,那么一旁的棵数就是20212=104(棵),可以求出一旁树与树之间的间隔数是104﹣1=103(个),根据题意可知在每两棵绿树之间布置花卉盆景,每个盆景需要50盆花,可以求出一旁的花卉盆数,再乘上2就是文昌中路两旁共需要的花卉盆数.【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文昌中路一旁的绿树棵数是:20212=104(棵),那么这一旁的树与树之间的间隔数是:104﹣1=103(个),由题意可得一旁需要的花卉盆数是:103×50=5150(盆),那么文昌中路两旁需要的花卉盆数是:5150×2=10300(盆).故填:10300.【点评】由题意可知2021是道路两旁的棵数,先求出道路一旁的棵数,这是这道题的关键,再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问题进一步解答即可.三.应用题(共2小题)2021钟几点敲几下,敲四点时用了六秒,敲十二点时要用多少秒?【分析】挂钟4点钟敲4下,6秒敲完,有4﹣1=3个间隔,每个间隔是6÷3=2秒,因此12点钟敲12下,有12﹣1=11个间隔,即11×2=22秒.【解答】解:6÷(4﹣1)×(12﹣1)=6÷3×11=22(秒)答:敲十二点时要用22秒.【点评】对于这类题目,根据敲铃的下数,可知道其间隔数,间隔数比下数少1,即可计算出敲完的时间.21.多多参加冬季长跑比赛,从出发开始每隔500米设一个服务站(出发点也有一个),当多多看到第5个服务站时,他跑了多少米?【分析】因为从起点开始设服务站,所以当多多跑到第5个服务站时,实际上跑了(5﹣1)个间隔的距离,由此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间距500乘间隔数4解答即可.【解答】解:500×(5﹣1)=500×4=2021(米)答:他跑了2021米.【点评】本题属于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栽的情况:植树的棵数﹣1=间隔数.四.解答题(共4小题)22.学校六一庆祝会上,在一个长9m、宽3m的长方形舞台外沿,每隔1m挂一束气球(一束气球有3个),靠墙的一面不挂,但四个角都要挂.一共需要多少个气球【分析】由于靠墙的一面不挂,但四个角都要挂,所以此题可看作是两端都植的植树问题,全长是933=15米,用15÷1求得间隔数,再加上1就是气球的束数,再乘3就是需要的气球总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933)÷11=15÷11=151=16(束)16×3=48(个)答:一共需要48个气球.【点评】解题关键是明确属于两端都植的植树问题,植树棵数=间隔数1.23.一条大街上一边原有路灯2021,相邻两盏路灯相距50米;现在换新路灯增加了50盏,相邻两盏路灯的距离是多少米?【分析】先利用原有的路灯盏数和间隔长度,求出这条大街的总长度是(20211)×50=10000(米),换新路灯后,一共有路灯20210=251盏,此时的间隔数是251﹣1=250,由此即可求出1个间隔的长度是10000÷250=40(米).【解答】解:(20211)×50÷(20210﹣1)=202150÷250=40(米)答:相邻的两盏路灯的距离是40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间隔数=路灯盏数﹣1.24.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走廊两端都要放.一共要放多少盆花?【分析】用24÷3求出24里面有几个3,再根据“走廊两端都要放.”所以再加1后就是一共放花的盆数.【解答】解:24÷31,=81,=9(盆),答:一共要放9盆花.【点评】抓住两端都要放花的情况:放花的盆数=间隔数1.代入数据即可解答.25.某地新建一座大桥,在桥面两侧等距离安装照明灯,要求在A、B、C处及AC和BC的中点都要有一盏灯,这样至少需要安装多少盏灯?【分析】要在A、B、C处及AC和BC的中点都要有一盏灯,这五个点到桥头的距离必须是灯距的倍数;AC的中间距是512÷2=256米;BC的中间距是576÷2=288米;要求至少需要安装多少盏灯,就必须使灯距最大,也就是求256和288的最大公约数,然后用(512576)除以最大公约数再加1,即是每边的盏数,然后再乘2即可求出两边一共安装的盏数.【解答】解:512÷2=256(米),576÷2=288(米);256=2×2×2×2×2×2×2×2,288=2×2×2×2×2×3×3,256和288的最大公约数是:2×2×2×2×2=32,所以灯距最大是32米;(512576)÷321,=341,=35(盏);35×2=70(盏);答:至少需要安装70盏灯.【点评】本题是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根据两个中间距确定灯距是本题的关键,注意:盏数=距离÷灯距1,不要忘记加“1”.。
小学数学四年级书本
![小学数学四年级书本](https://img.taocdn.com/s3/m/8515891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c.png)
小学数学四年级书本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目录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目录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2.亿以内数的认识(二)3.亿以上数的认识(一)4.亿以上数的认识(二)5.用计算器计算6.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和角(一)2.直线射线和角(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一)3.笔算乘法(二)4.笔算乘法(三)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一)2.垂直与平行(二3.平行四边形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 4.整理和复习(一) 5.整理和复习(二)第六单元统计:1.统计(一) 2.统计(二) 3.统计(三)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合理安排(一) 2.合理安排(二)第八单元总复习:1.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 2.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二)3.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一)4.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二)5.总复习——统计图(一) 6.总复习——统计图(二)篇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2. 数的产生3.十进制计数法4.亿以上数的认识(二)5.计算工具的认识6.用计算器计算7.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和角(一)1.1 角的度量1.2 角的分类1.3 画角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一)3.笔算乘法(二)4.笔算乘法(三)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一)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 口算除法2. 笔算除法3. 整理和复习第六单元统计1.统计(一)2.统计(二)3.统计(三)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合理安排(一)2.合理安排(二)第八单元总复习1.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2.总复习——乘和除法(二)3.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一)4.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二)5.总复习——统计图(一)6.总复习——统计图(二)篇三: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上的知识点整理四上课本1-4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检测(含答案解析)(1)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检测(含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77d5872bcc22bcd126ff0ce6.png)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检测(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一段公路长2400米,在公路的两旁每隔40米放置一个垃圾桶,两端都放,共需要垃圾桶()个.A. 60B. 120C. 61D. 1222.王明从一楼爬楼梯去教室上课,他平均每上一层楼大约需要40秒,上楼共用了2分钟,王明要去的教室在第()层.A. 2B. 3C. 4D. 53.在一条笔直公路的一旁两端都植树,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是()。
A. 棵数=间隔数-1B. 棵数=间隔数C. 棵数=间隔数+14.一辆客车从起点到终点一共要行36km,如果每隔3km停靠一次(起点不算),那么到终点一共要停靠()次。
A. 12B. 13C. 145.一条50米长的直路,每隔2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一共要种()棵。
A. 24B. 25C. 26D. 276.苹苹家住在阳光小区8号楼,这幢楼房每上一层要走18级台阶。
如果不乘电梯,从1楼上苹苹家要走108级台阶。
苹苹家住()楼。
A. 5B. 6C. 7D. 87.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准备在教学楼前60米的道路两旁摆放鲜花(靠墙一端不放),相邻两盆花之间的距离3米。
一共需要几盆花?属于()A. 两端种B. 一端种C. 两端不种8.从学校门口到街中心的公路长600 m,现在有61面彩旗,如果要在公路的一边插上彩旗,每隔10 m插一面,恰好插完的插法是( )A. 两端都不插B. 只插一端C. 两端都插D. 无法确定9.把10根彩带接成一根,需要打( )个结。
A. 10B. 11C. 8D. 9 10.小区花园是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长方形,现在要在花园的四周栽树,四个角都要栽,每相邻两棵间隔5米。
一共要栽( )棵。
A. 20B. 36C. 40D. 44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任何自然数的倒数都比1小;②水结成冰体积增加,那么冰化成水体积要缩小;③一根木头锯成4段要付锯板费1.2元,若要锯成12段,则要付锯板费3.6元;④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2.在一条全长1.8千米的街道两侧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隔30米安一盏,一共要安装()盏.A. 60B. 61C. 122D. 120二、填空题13.在笔直的公路两旁栽树(两端都栽),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栽了36棵树.这条公路长________米.14.两栋楼相距360米,计划在这两栋楼之间栽9棵小树,每两棵树之间间隔相等,每两棵树之间相距________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研究整体规划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研究整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933d5353169a4517723a38e.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研究整体规划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数学广角》这部分内容是人教版新增的内容,已经形成了一个知识体系。
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合理安排时间的数学思想方法。
其中包括烙饼问题、沏茶问题、排队问题、对策问题。
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思想的渗透与生活中的应用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例如,我们出门旅行就要考虑选择怎样的路线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所需费用最少或者所花的时间最短;当年华罗庚先生提出的“优选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了,现在这些思想已经形成了数学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分支──运筹学。
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
二、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措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一)总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思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对烙饼、沏茶、排队等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究和合理安排顺序的方法。
(2)理解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优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内容(1)烙饼问题(2)沏茶问题(3)排队问题(4)田忌赛马—对策问题(5)整理复习(四)教学措施为了学生能很好的经历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统计(一)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99页例1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
2、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功能。
3、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
二年级时学过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复式统计表与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三年级时还学过了两种不种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与平均数。
二、新授
1、出示某地区城乡统计表
引导学生理解该地区1985年至2000年每隔5年城乡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分别画出2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把城镇与乡村人口进行对比,用一个统计图能描述这些信息吗?画出复式统计图。
3、四人小组讨论小精灵的问题:“这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4、汇报交流,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5、回答书本上的三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信息?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安排的是四年级男生,女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统计,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独立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