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教材核心概念教学思路分析(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新教材核心概念教学思路分析(一)

杜爱英塔城地区生物

班 6542230194

绪论

教学思路

首先,教师要高度重视绪论课的教学设计,要树立为使学生学得顺利、成功而精心设计教学的理念。新课伊始,教师应首先启发、引导学生明确“绪论”一词的确切含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述其定义,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由优生或教师总结、概括其确切定义——著书或讲学开头叙述内容要点的部分。

绪论课我们将学习、研讨如下几个问题(出示教学目标:将4个讨论题用投影片或电脑课件打到屏幕上,或由第二页第一个自然段引出要讨论的问题)。

1.你怎样理解“绪论”一词的含义?高中生物课的绪论向我们阐述了哪些内容?

2.生物科学是怎样定义的?自然界里的生物(动植物、微生物以及我们人类)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基本特征)?

3.生物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何特点?当代生物科学在生物工程和生态学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新成果?怎样辩证地看待生物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通过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应达到什么目的,即高中生物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为实现学习目标,学习高中生物课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第1课时先组织学生研讨1、3、4三个问题,组织讨论时,教师应设计好问题之间的段语(承上启下的连接语),如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当代生物科学新进展两项内容,通过让学生用先分段朗读课文,再从时间、事例上提炼、归纳段意的方法促其感知从古代到近代直至现代生物学发展所历经的3个阶段的特点及当代生物科学在生物工程和生态学方面的新成果。

教师对第3个问题的讲述,可撷取课本内外的典型实例,如近两年与生物学相关的重大科技新闻进行简要说明……

师:综上所述,由于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它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人们提出了21世纪将是生物科学领先发展的世纪。因此,同学们应该认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以适应将来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的需要。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呢?要学好高中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就涉及到第4个问题:学习高中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基础上略讲,结合利用旁栏思考题,将其提炼、归纳为:学以致用、培养情操、练就能力和养成良好习惯四个方面;将学习方法归纳、提炼为在今后学习实践过程的四个重视,切实指导其学习行为。

第2课时,组织学生重点讨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在初中生物学知识基础上,思考、总结、归纳生物的基本特征。对生物共性的讨论,学生的回答表述可能不系统、不全面、不确切、不到位,由教师组织调控,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概括、上升。使学生明确生物的6条基本特征之间的有机联系,明确6条特征实际上涵盖了3方面的生物学内容:第一、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基本组成物质,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第二、在生物和环境的关系上,表现出以自我更新为特点的新陈代谢和适应环境的应激性,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是生命稳态和自主性的表现。第三、生长、发育、生殖和通过生殖实现的遗传变异,是生命连续性的表现,连续性的核心是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这段话应变为教师课堂上口语化的教学语言)。

绪论是纲,纲举目张。后面我们将要学习的各章内容,是这6条基本特征知识的发散、扩展、细化与深入。通过对后面各

章节具体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生物所具有的这些基本特征的理解,并通过对生物学知识的具体运用,形成相应的生物学能力。

绪论是一门新课学习的开始,务求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感,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故绪论课教学的精心设计,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促其理解学习生物课的意义,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方法,从而为后面各章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关于绪论课及后面各章的教学,要重视从问题出发进行教学(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背景材料);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和自学;要注意课堂教学中精讲精练,以期以双基教学为载体,有效地促成学生知识、智能、素质的同步提高与和谐发展。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教学思路

引言:(师)通过上一节绪论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生命活动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对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我们将分章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先来讨论生命的物质基础——(引出课题)。

本节课我们将具体学习和研讨如下几个问题,出示教学目标:用投影片(或电脑课件)打出4个讨论题(导课2~3min):1.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生命活动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这个共同的物质基础是指什么?

2.组成生物体的20多种化学元素,依其含量不同分成哪两大类?各指哪些种类的元素?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是怎样体现的?

3.怎样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4.通过对上述3个问题的学习、研讨,应确立什么样的生物科学观点?

由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上进行逐个问题的讨论。每个问题的答案与结论均由学生阅读自学教材相关的内容后思考、回答、表述,教师调控双边活动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总结与概括,教师备课时应设计好问题与问题之间相连的段语,并依教学之需适时出示相关的直观图示、图表,如玉米和人体元素含量比较表、显示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比例的圆饼状图示、相关的旁栏思考题等,即提供问题情境和背景材料,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讨论相关问题。重点应讨论第2个问题(约15min左右),1、3问题讨论各占3min~5min。第4个问题由教师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提炼上升为如下几点:(1)从元素水平就可以看出生物的物质性(世界上没有生物体特有的元素),以及组成生物体物质的特殊性;(2)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作用,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在生物体特定的结构基础上,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3)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依据其含量不同划分的,不可轻视微量元素的作用。另外,生物体中不仅仅都是必需元素,环境中的有些非必需元素也会通过相关途径进入到生物体中。使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学习和研讨,进而感悟、确立生命的物质性观点,理解自然界是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但物质世界中的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在元素组成上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即差异性。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第一课时)

教学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