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预热器设计说明书解析
原油 预热器设计.

X X X X X X X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石油预热器设计专业:化学工艺学生姓名:xxxx班级:xxxxxxxx 学号:xxxxxxxx 指导教师姓名:xxxx设计完成时间:2014年12月12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石油预热器设计二、设计条件:1、处理能力:馏分Ⅱ46000 kg/h;石油56000 kg/h;2、设备型式:标准列管换热器;3、操作条件:1)原料油:入口温度70℃,出口温度110℃;馏分Ⅱ:入口温度175℃;2) 允许压强降:管、壳程压强降小于30kPa;4、物性参数:物性参数表流体t,℃ρ,kg/m3μ,mPa·s石油平均温度815 6.65馏分Ⅱ平均温度715 0.64流体Cp,kJ/(kg·℃)λ ,W/(m·℃)r,kJ/kg石油 2.2 0.128 -馏分Ⅱ 2.48 0.133 -三、设计计算内容:1、传热面积、换热管根数;2、确定管束的排列方式、程数、折流板的规格和数量等;3、壳体的内径;4、冷、热流体进、出口管径;5、核算总传热系数;6、管壳程流体阻力校核。
四、设计成果:设计说明书一份。
五、设计时间一周。
六、参考文献[1] 申迎华,郭晓刚.化工原理课程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 柴城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3]林大钧,于传浩,杨静.化工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中国石化集团.化工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七、设计人:学号:xxxxxxxxxxx 姓名:xxxxx八、设计进程:指导教师布置实践题目0.5天设计方案确定0.5天工艺计算 2.0天绘图0.5天编写实践说明书 1.0天答辩0.5天化学工程教研室2014年12月10日目录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I)1 概述 (2)2估算传热面积 (3)2.1热流量 (3)2.2平均传热温差 (3)2.3传热面积 (3)3 选定换热器的型号 (4)3.1换热器初步确定 (4)3.2确定管数和管长 (4)3.3折流板 (5)3.4其他附件 (5)3.5接管 (5)3.5.1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 (5)3.5.2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 (5)3.6数据核算 (5)4 阻力损失的计算 (7)4.1管程 (7)4.2 壳程 (7)5 传热计算 (9)5.1 管程给热系数 (9)5.2 壳程给热系数 (9)5.3 传热系数 (9)A (9)5.4 所需传热面积o5.5 换热器裕度 (9)设计结果汇总 (10)设计评述 (11)1 概述完善的换热器在设计或选型时应满足以下条件:1 合理地实现所规定的工艺条件2 安全可靠3 有利安装、操作与维修4 经济合理设计或选型时,如果几种换热器都能完成生产任务的需要,这一指标尤为重要。
原油预热器的工艺设计

原油预热器的工艺设计原油预热器是炼油工艺装置的重要环节,用于将从储罐中提取的原油加热至一定温度,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炼油工艺操作。
其主要功能是提高炼油过程中的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并确保原油进入下游设备的温度达到要求。
原油预热器的工艺设计必须兼顾安全、高效、可靠和节能的原则。
首先,原油预热器的工艺设计需要考虑原油的特性。
不同原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各异,包括黏度、密度、凝点和闪点等等,这些特性将直接影响到预热器的设计参数。
因此,在进行设计前,需要对原油的性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试。
同时,还需要考虑原油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沉积物和可燃气体等因素,以保证预热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其次,原油预热器的工艺设计需要考虑预热器的结构和布置。
预热器通常采用壳管式换热器的形式,将原油通过内管和热媒(如蒸汽或热水)通过壳体进行热交换。
设计时需要考虑壳体和管束的材料选择,以防止腐蚀和热应力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考虑管束的布置和间隙的大小,以保证流体的正常流动和换热效果。
第三,原油预热器的工艺设计需要考虑热媒的选择和供应方式。
热媒的选择应该根据炼油厂的实际情况和能源消耗的考虑进行,蒸汽在炼油业中应用广泛,但也可以选择热水或其它热载体。
供应方式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直接加热方式较为常见,即将热媒送入预热器内直接与原油接触进行热交换。
间接加热方式则需要额外的辅助换热设备,如热交换器或加热炉等。
第四,原油预热器的工艺设计需要考虑控制系统和安全措施。
预热器的温度和压力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确保预热器的运行稳定和安全。
控制系统应考虑自动化程度,可以采用先进的仪表和设备,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自动调节阀等。
在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安全阀、过热保护装置、燃烧器和燃料供应系统等,以确保预热器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安全停车或紧急处理。
第五,原油预热器的工艺设计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
预热器作为炼油工艺链中的关键环节,能源消耗是其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柴油原油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油换热器设计说明书设计者:班级:过控132组长:吴世杰成员:刘云杰李亚芳郑仕业刁昌东王宇学生姓名:吴世杰日期:2015年9月4日指导教师:佟白目录一.设计说明书 (3)二.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的确定 (3)1.定性温度的确定 (3)2 .流体有关物性 (3)三. 确定设计方案 (4)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4)2.流程安排446. 折板四. 估 算 传1. 管 径 和 管 内 流速 .............................................................. 5 2. 管 程 数 和 传 热 管数 ........................................................... 5 3. 平 均 传 热 温 差 校 正 和 壳 程数 ................................................... 5 4. 传 热 管 排 列 和 分 程 方法 ........................................................ 5 5. 壳程内荷 ...... (4)2. 平均传 热温差 ...... (4)3. 传热面积估算 ...... (4)五. 工程结构尺1. 传热器的热负7. 其他附件 (6)8. 接管...................................................................... (6)六.换热器核算……7热流量核1.算……7程表面传热系(1)壳数……7( 2)管程表面传热系数……7(垢热阻和管壁热3)污阻……8(传热系数4)IX ......... ........ QK8(传热面积裕5)度8壁温核2.算93.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9(1)管程流动阻力 (9)(2)壳程流动阻力 (10)七.换热器主要工艺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表 (11)八.设备参考数计121. 壳体壁厚 (12)2. 接管法兰 (12)3. 设备法兰 (12)4. 封头管箱 (12)5. 设备法兰垫片(橡胶石棉板) (12)6. 管法兰用垫137. 管板138. 支垫(鞍式支座) (13)9. 设备参数总表 (13)九^ 设计总结 (15)十主要符号说明 (16)十一参考文献 (17)一、设计说明书1.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条件原油44000kg/h由70° C被加热到110° C与柴油换热,柴油流量34000kg/h , 柴油入口温度175° C,出口温度127。
原油预热器设计说明书分析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原油预热器设计学生姓名:所在班级:学号:002设计时间:2012.12.31—3013.01.11指导教师:罗建平审阅时间:设计成绩:设计任务书1.设计名称:原油预热器设计2.设计条件:炼油厂用柴油将原油预热,设计、操作条件如下表所示(1). 处理原油量:50400 Kg/h(2). 加热介质:进口温度175℃,出口温度40℃,质量流量40300 Kg/h(3). 原油:进口温度25℃(4). 允许压强降不大于0.3×106Pa(5). 两侧的污垢热阻均可取1.72×10-4m2.K/W(6). 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3.设计任务(1).选择适宜的列管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2).画出工艺设备图及列管布置图。
(3).画出带控制点的换热装置工艺流程图4.基础数据目录一概述 (5)二设计标准 (5)三设计方案简介 (6)(一)换热器简介 (8)1、换热器概述 (8)2、换热器的分类 (9)(二)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 (13)1、管程结构 (13)2、壳程结构⑴壳体 (14)(三)各参数的确定 (17)(四)材料选用 (20)四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21)五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设计 (21)(一)换热器选型 (21)(二)物性数据确定 (22)(三)流程及流速的初步确定 (22)(四)总传热系数计算 (23)(五)传热面积的估算 (23)(六)工艺结构尺寸 (23)1.管径和管内流速的最终确定 (23)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24)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24)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25)5 .壳体内径 (25)6 .折流板数计算 (26)7 .接管 (26)8.其他附件 (27)(七)换热器核算 (27)1.热量核算 (27)2.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计算 (29)(八)壁温核算 (31)(九)壳体壁厚 (32)(十)水压校核 (32)(十一)年产量计算 (33)六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 (33)(一)离心泵选型 (33)1.管程输送离心泵选型 (33)2.壳程输送离心泵选型 (34)七设计一览表 (34)(一)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34)八设计评述 (35)九附图 (37)十附录 (37)十一参考资料 (40)十二主要符号说明 (41)(一)英文字母 (41)(二)希腊字母 (42)(三)下标 (43)一概述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
原油-常二线浮头式换热器设计.doc

2012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常二线-原油换热器设计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号 0803020218 学生姓名石熠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刘丽芳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完成日期: 2012 年6月3日目录摘要 (Ⅲ)ABSTRACT (Ⅳ)前言 (Ⅴ)第一章换热器基本知识 0第二章设计计算 (12)2.1 设计条件 (12)2.2 核算换热器传热面积 (13)2.3 压力降的计算 (20)2.4 换热器壁温计算 (22)第三章换热器结构设计与强度计算 (23)3.1 壳体与管箱厚度的确定 (23)3.2 开孔补强计算 (26)3.3 水压试验 (31)3.4 换热管 (32)3.5 管板设计 (35)3.6 折流板 (41)3.7 拉杆与定距管 (43)3.8 防冲板 (44)3.9 保温层 (44)3.10法兰与垫片 (44)3.11 钩圈式浮头 (49)3.12 分程隔板 (54)3.13 鞍座 (54)3.14 接管的最小位置 (56)第四章换热器的腐蚀、制造与检验 (57)4.1 换热器的腐蚀 (57)4.2 换热器的制造与检验 (58)第五章焊接工艺评定 (61)5.1 壳体焊接工艺 (61)5.2 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 (62)5.3 法兰与筒体的焊接 (63)第六章换热器的安装、试车与维护 (63)6.1 安装 (63)6.2 试车 (64)6.3 维护 (64)总结 (64)参考文献 (66)附录A相关文献 (67)附录B等面积补强VB源程序 (74)摘要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本文以PN1.6 DN800浮头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国内外众多文献的基础上,对换热器的发展、背景、分类和用途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气气换热器的设计过程为主线,结构设计为主体,全面介绍换热器的设计全过程。
本文主要以常二线和原油为介质,按实际设计步骤依次进行热工计算、结构设计和强度设计,并画出换热器的CAD结构图。
原油预热器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原油预热器设计学生姓名:所在班级:学号:002设计时间:2012.12.31—3013.01.11指导教师:罗建平审阅时间:设计成绩:设计任务书1.设计名称:原油预热器设计2.设计条件:炼油厂用柴油将原油预热,设计、操作条件如下表所示(1). 处理原油量:50400 Kg/h(2). 加热介质:进口温度175℃,出口温度40℃,质量流量40300 Kg/h(3). 原油:进口温度25℃(4). 允许压强降不大于0.3×106Pa(5). 两侧的污垢热阻均可取1.72×10-4m2.K/W(6). 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3.设计任务(1).选择适宜的列管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2).画出工艺设备图及列管布置图。
(3).画出带控制点的换热装置工艺流程图4.基础数据目录一概述 (5)二设计标准 (5)三设计方案简介 (6)(一)换热器简介 (8)1、换热器概述 (8)2、换热器的分类 (9)(二)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 (13)1、管程结构 (13)2、壳程结构⑴壳体 (14)(三)各参数的确定 (17)(四)材料选用 (20)四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21)五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设计 (21)(一)换热器选型 (21)(二)物性数据确定 (22)(三)流程及流速的初步确定 (22)(四)总传热系数计算 (23)(五)传热面积的估算 (23)(六)工艺结构尺寸 (23)1.管径和管内流速的最终确定 (23)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24)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24)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25)5 .壳体内径 (25)6 .折流板数计算 (26)7 .接管 (26)8.其他附件 (27)(七)换热器核算 (27)1.热量核算 (27)2.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计算 (29)(八)壁温核算 (31)(九)壳体壁厚 (32)(十)水压校核 (32)(十一)年产量计算 (33)六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 (33)(一)离心泵选型 (33)1.管程输送离心泵选型 (33)2.壳程输送离心泵选型 (34)七设计一览表 (34)(一)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34)八设计评述 (35)九附图 (37)十附录 (37)十一参考资料 (40)十二主要符号说明 (41)(一)英文字母 (41)(二)希腊字母 (42)(三)下标 (43)一概述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
3.8万吨原油换热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 3.8万吨原油换热器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 12月 13 日1. 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 (1)1.1. 换热器的类型 (1)1.2. 换热器 (1)1.2.1. 换热器类型 (2)1.2.2.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1.2.3. U型管换热器 (2)1.2.4. 浮头式换热器 (2)1.2.5. 填料函式换热器 (3)1.3. 换热器类型的选择 (3)1.4. 流径的选择 (3)1.5. 材质的选择 (4)1.6. 管程结构 (4)2. 换热器选型及工艺计算 (5)2.1. 确定基本操作参数 (5)2.2. 初算传热面积 (5)2.2.1. 传热量 (5)2.2.2. 平均温差 (6)2.2.3. 初算传热面积 (7)2.3. 换热器基本参数确定 (7)2.3.1. 换热管和管内流速 (7)2.3.2. 管程数和壳体内径 (8)2.3.3. 换热器工艺尺寸结构 (8)2.3.4. 换热器选型 (9)2.4. 总传热系数核算 (9)2.4.1. 管程传热膜系数 (9)2.4.2. 壳程传热系数 (10)2.4.3. 污垢系数 (11)2.4.4. 总传热系数 (11)2.4.5. 计算传热面积 (12)2.5. 换热器核算 (12)2.5.1. 壳程压降 (12)2.5.2. 管程压降 (12)3. 工艺设计表 (13)4. 换热器设备的计算 (14)4.1. 壳体壁厚设计 (14)4.1.1. 壁厚的计算 (14)4.1.2. 换热器校核水压试验强度 (15)4.2. 封头的设计 (16)4.3. 法兰的设计 (17)4.4. 支座的设计 (17)4.4.1. 质量核算 (17)4.4.2. 鞍座选型 (18)4.5. 管板的设计 (19)4.5.1. 管板尺寸确定 (19)4.5.2. 管板与管子连接 (20)4.5.3. 管板与壳体的连接 (20)4.6. 流体进、出口接管直径的计算 (21)4.7. 容器开孔补强 (21)5. 设备设计数据表 (22)设计心得 (23)参考文献 (24)1.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1.1. 换热器的类型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占据主导作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等组成。
原油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书

化工原理化工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年处理2.4万吨的列管式换热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环境工程10级4班学号: 1 0 0 7 0 4 0 0 1指导教师:徐慎颖、张燕宜宾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2011年12月13 日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去完成换热单元操作设备设计任务的实践能力二、设计目标设计的设备必须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操作上是安全的,环境上是友好的三、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四、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 设计任务设备型式:列管式处理任务:如下表所示:2. 操作条件(1)热流体:入口温度140℃; 出口温度40℃ (2)冷却介质:岷江水 (3)允许压降:不大于0.1MPa (4)物性数据原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C m W C kg kJ c sPa m kg o o opo o o ⋅=⋅=⋅⨯==-/128.0/2.2100.3/81533λμρ导热系数定压比热容粘度密度五、设计内容1. 设计方案的选择2. 设计计算(1)计算总传热系数(2)计算传热面积3. 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1)管径尺寸和管内流速的确定(2)传热面积、管程数、管数和壳程数的确定4. 换热器核算5. 设计结果汇总6. 绘制换热器简图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换热器的简单介绍 (1)1.2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第二章设计计算 (2)2.1确定设计方案 (2)2.2确定物性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计算总传热系数 (3)2.4计算传热面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工艺结构尺寸 (8)2.6换热器核算 (8)设计图纸(附图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油预热控制系统

目录第1章原油预热控制系统 (1)1.1 工程背景及说明 (1)1.2 CAD流程图 (2)第2章标准节流装置设计及计算程序设计 (3)2.1标准节流装置设计计算 (3)2.2标准节流装置设计计算数据 (5)第3章调节阀选型及计算 (6)3.1 调节阀的选择 (6)3.2调节阀口径计算 (7)第4章课程设计心得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1)第1章原油预热控制系统1.1 工程背景及说明精馏原稳主要由缓冲、换热、加热和分馏四部分组成。
由转油站来的脱水净化原油(50度),进入卧式密闭缓冲罐,用进料泵增压换热器去原油加热炉升温至200~220度,然后进入稳定他进行稳定,稳定只设精馏塔。
原油稳定装置缓冲-换热部分工艺流程中,原有缓冲101-1/2及其配套设施可构成冗余系统,接收油站来油,并进行初步的油气分离。
脱出气送深冷装置,原油经泵101-1/2输入罐101-1/2 1012-1/2与泵101-1/2输入的稳油换热后输往加热炉。
图1-1工艺流程图图1-1为原油预热控制系统流程图。
两套单回路系统:液位选择报警(LSA102A/B)和气动调节阀(DG200/150)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原油的流量来控制原油缓冲罐101-1/2的液位:压力指示控制器(PIC101)和气动调节阀构成另一套单回路控制系统,控制脱出天燃气管道的压力。
一套串级控制系统:液位变送器(LT101A/B)输出信号经液位电磁阀激动器计算机处理,与流量记录累计控制器(FRQC101)的信号共同作为流量控制器(FC101)的输入构成串级控制系统,控制换热罐101-1/2及102-1/2的进油流量。
此外,还有压力指示,液位指示液位指示报警,流量计记录和液位记录控制报警各类控制及显示仪表若干。
1.2 CAD流程图图1-2 CAD工艺流程图图1-2为原油预热控制系统流程图。
两套单回路系统:液位选择报警(LSA102A/B)和气动调节阀(DG200/150)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原油的流量来控制原油缓冲罐101-1/2的液位:压力指示控制器(PIC101)和气动调节阀构成另一套单回路控制系统,控制脱出天燃气管道的压力。
年柴油-原油换热器设计处理量2.7×105 吨年柴油原油换热器设计

吉林化工学院油气储运专业课程设计题目处理量2.7×105吨/年柴油-原油换热器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处理量20万吨/年柴油-原油换热器设计2.操作条件:(1)原油:入口温度70°C;出口温度110°C;(2)采用柴油加热,入口温度170℃,出口温度124°C;(3)已知两侧污垢热阻为0.0002㎡·C/W,管程与壳程两侧降压小于或等于0.3at,热阻损失5%。
(4)相关物性数据:原油在90℃,1.2MPa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物性密度ρi(kg/m3)定压比热容c pi[kJ/(kg℃)]粘度μi(Pa·s)导热系数λi(W·m-1·℃-1)原油815 2.2 6.65×10-30.128 柴油在147℃的物性数据如下:物性密度ρo(kg/m3)定压比热容c po[kJ/(kg℃)]粘度μo(Pa·s)导热系数λo(W·m-1·℃-1)柴油718 2.46 0.66×10-3 0.139 (5)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
3.设计任务:(1)处理能力:2×105t/a原油;(2)设备型式:自选(3)选择适宜的换热器并进行核算;(4)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和设备结构图,并编写设计说明书。
4.设计要求:为使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每个学生的原始数据均在处理量上不同,即学号在1~16号中,每上浮0.1×105t/a为一个学号的处理量(例如1号换热器处理量量为1.5×105 t/a;2号换热器处理量为1.6×105 t/a等依此类推);5.参考书:(1)《化工设计手册》上、下,上海医药设计院;(2)谭天恩.麦本熙,《化工原理》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3)匡国柱.史启才,《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4)《化工设计全书》编辑委员会,金国淼等编,《吸收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5)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6)其它参考书。
化工原理设计原油换热器

62、定性温度的确定......三.确定设计方案 ............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流程安排.............. 估算传热面积 ....... 热流量 •…… 四. (4)1、 1、2、 平均传热温差 -3、 传热面积.. 五.工程结构尺寸••-1、管径和管内流速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数4、传热管的排列和分程方法 5•55 ••••5 .. 5 ••…6 .. 7目:原油加热器 固定式换热器指导教师: 李先生院国家特级院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学生姓名:目录.绪论 ................... 、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1、设计条件原理课程设计1.加热器简介1.1.固定管板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管板和壳体制成一体,当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在外壳的适当位置上焊上一个补偿圈(或膨胀节)。
当壳体和管束热膨胀不同造价低廉,壳程清洗和检修困难,壳程必须是洁净不易结垢的物料1.2.U 形管式U 形管式换热器每根管子均弯成 U 形,流体进、出口分别安装在同一端的两 封头内用隔板分成两室,每根管子可自由伸缩,来解决热补偿问题。
特点: 结构简单,质量轻,适用于高温和高压的场合。
管程清洗困难,管程流体必须是洁 净和不易结垢的物料。
1.3. 浮头式换热器两端的管板,一端不与壳体相连,该端称浮头。
管子受热时,管束连 同浮头可以沿轴向自由伸缩,完全消除了温差应力。
特点:结构复杂、造价高, 便于清洗和检修,完全消除温差应力,应用普遍。
本实验采用的是浮头式加热器,包括输油管,输油管上套有密闭的外壳,外壳 的一段管道上设有加热体,该加热体用固定卡固定在外壳表面上,所述外壳的外表 面上包覆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传热速度快、均温性好的特点,避免了在输送 过程中热损失大而导致油品凝固难以输送的问题。
2.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完成某项单 元操作设备设计的实践操作能力。
柴油原油换热器设计项目说明书样本

柴油原油换热器设计项目说明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油换热器设计说明书设计者:班级:过控132组长:吴世杰成员:刘云杰李亚芳郑仕业刁昌东王宇学生姓名:吴世杰日期:2015年9月4日指导教师:佟白目录一.设计说明书................................................................3二.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的确定 (3)1.定性温度的确定 (3)2.流体有关物性 (3)三. 确定设计方案 (4)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4)2.流程安排······································· (4)四.估算传热面积 (4)1.传热器的热负荷··································· (4)2.平均传热温差··································· (4)3.传热面积估算··································· (4)五.工程结构尺寸 (5)1.管径和管内流速 (5)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5)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和壳程数 (5)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5)5.壳程内径 (6)6.折流板 (6)7.其他附件 (6)8.接管 (6)六.换热器核算 (7)······································ (7)(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7)(2)管程表面传热系数 (7)(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8)(4)传热系数K (8)(5)传热面积裕度 (8) (9) (9)(1)管程流动阻力······································· (9)(2)壳程流动阻力 (10)七.换热器主要工艺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表 (11)八.设备参考数计算 (12) (12) (12) (12) (12)(橡胶石棉板) (12)······································ (13) (13)(鞍式支座) (13) (13)九.设计总结 (15) (16) (17)一、设计说明书原油44000kg/h由70°C被加热到110°C与柴油换热,柴油流量34000kg/h,柴油入口温度175°C,出口温度127。
年柴油-原油换热器设计处理量2.7×105 吨年柴油原油换热器设计

吉林化工学院油气储运专业课程设计题目处理量2.7×105吨/年柴油-原油换热器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处理量20万吨/年柴油-原油换热器设计2.操作条件:(1)原油:入口温度70°C;出口温度110°C;(2)采用柴油加热,入口温度170℃,出口温度124°C;(3)已知两侧污垢热阻为0.0002㎡·C/W,管程与壳程两侧降压小于或等于0.3at,热阻损失5%。
(4)相关物性数据:原油在90℃,1.2MPa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物性密度ρi(kg/m3)定压比热容c pi[kJ/(kg℃)]粘度μi(Pa·s)导热系数λi(W·m-1·℃-1)原油815 2.2 6.65×10-30.128 柴油在147℃的物性数据如下:物性密度ρo(kg/m3)定压比热容c po[kJ/(kg℃)]粘度μo(Pa·s)导热系数λo(W·m-1·℃-1)柴油718 2.46 0.66×10-3 0.139 (5)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
3.设计任务:(1)处理能力:2×105t/a原油;(2)设备型式:自选(3)选择适宜的换热器并进行核算;(4)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和设备结构图,并编写设计说明书。
4.设计要求:为使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每个学生的原始数据均在处理量上不同,即学号在1~16号中,每上浮0.1×105t/a为一个学号的处理量(例如1号换热器处理量量为1.5×105 t/a;2号换热器处理量为1.6×105 t/a等依此类推);5.参考书:(1)《化工设计手册》上、下,上海医药设计院;(2)谭天恩.麦本熙,《化工原理》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3)匡国柱.史启才,《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4)《化工设计全书》编辑委员会,金国淼等编,《吸收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5)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6)其它参考书。
炼油厂常减压装置空气预热器设计及部件优化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者:学号:系部:机械工程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题目:炼油厂常减压装置空气预热器设计及部件优化指导者:评阅者:2013 年5 月南京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目录前言 (1)第一章热管概述 (2)1.1 热管及其应用 (2)1.2热管的工作原理 (3)1.3热管的基本特性 (3)第二章热管换热器 (5)2.1热管换热器的基本特性 (5)2.2热管换热器的分类 (5)2.3热管换热器与其他换热器比较 (8)2.4热管气-气换热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8)2.5 换热器应用前景及研究进展 (9)2.5.1我国换热器市场分布 (9)2.5.2我国换热器市场规模 (11)2.5.3 国际市场换热器发展情况 (11)第三章热管换热器设计方案 (13)3.1 选择换热器类型 (13)3.2 热管的设计 (13)3.3 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方法 (14)3.4热管换热器设计准备 (14)3.4.1 换热管的排列形式 (15)3.4.2 设计步骤 (15)3.4.3 原始数据 (15)3.4.4 符号说明 (16)第四章热管换热器工艺计算 (19)4.1 传热量 (19)4.2 对数平均温差 (19)4.3 迎风面积及其迎风面管排数 (20)4.4 总传热系数 (21)4.5 加热段总传热面积 (23)4.6 热管根数 (23)4.8 通过热管换热器的压力降 (23)第五章热管设计 (25)5.1 热管工作温度的选择 (25)5.2 热管工质的选择 (26)5.3 热管材料的选择 (27)5.4 热管的封头设计计算 (27)5.5 热管长度的确定 (27)5.6 热管传热极限的影响 (28)第六章设备的结构设计 (29)6.1 材料的选择 (29)6.2 箱体的设计温度、压力选择 (29)6.2.1 箱体厚度的确定 (29)6.3 开孔补强 (29)6.4 管板的设计计算 (29)6.4.1 管板的厚度计算 (29)6.4.2 管板管孔直径的确定 (31)6.4.3 管板与热管的连接 (32)6.4.4 管板与管子的连接 (32)6.5 热管换热器设计模型图 (33)6.6 箱体结构设计 (33)6.6.1 工字钢的选择 (33)6.6.2 进出口设计 (33)6.6.3 上封头结构设计 (34)6.6.4 检查口和维修口设计 (34)6.6.5 箱体结构 (35)第七章换热器防腐设计 (36)7.1组件结构及原理 (36)7.2表面防腐措施 (37)第八章结论 (38)8.1设计上的改进 (38)8.2 制造上的改进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1)前言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以实现不同温度流体间的热能传递,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原油预热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第1章原油预热控制系统工程实例 (1)1.1原油预热控制系统工程背景及说明 (1)1.2原油预热控制系统CAD流程图 (2)第2章标准节流装置设计及计算程序设计 (3)2.1 GB/T2624-93概述 (3)2.2 标准节流装置计算实例 (3)第3章调节阀选型及计算 (6)3.1 调节阀的选型 (6)3.2 计算实例 (6)第4章课程设计心得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第1章原油预热控制系统工程实例1.1原油预热控制系统工程背景及说明习惯上称直接从油井中开采出来未加工的石油为原油,它是一种由各种烃类组成的黑褐色或暗绿色黏稠液态或半固态的可燃物质。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
国内大多数的炼油厂目前均采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出口总管温度控制,其中简单的串级控制应用较多,控制多采用经典的PID控制器。
实际上,由于系统的大时延、非线性以及时变特性,PID控制很难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采用先进控制如目前在工业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预测控制成为改善控制品质的必要手段。
原油预热控制系统一般分为几个支路。
常规的控制方法是:在各支路上安装各自的流量变送器和控制阀,而用出口总管温度来调节炉用燃料量。
这样的调节方法根本没有考虑支管温度均衡的控制,支管温度均衡的控制由操作工凭经验根据分支温差来调节分支流量差。
这种人为操作显然无法实现稳定的均衡控制,往往是各支管流量较均衡,而分支温度有相当大的差异,因局部过热而结焦的可能性很大。
为了改善和克服这种情况,需要采用支路均衡控制方法。
近年来出现的差动式平衡控制、解藕控制以及多变量预测控制等方法能够收取一定的效果。
其中差动式方法不仅效果不错,而且实现简单,操作简便,对于长期运行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针对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特性,模糊控制等智能控制方法也能实现较好的控制。
最简单的控制方法就是采用单回路的反馈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原油预热器设计学生姓名:所在班级:学号:002设计时间:2012.12.31—3013.01.11指导教师:罗建平审阅时间:设计成绩:设计任务书1.设计名称:原油预热器设计2.设计条件:炼油厂用柴油将原油预热,设计、操作条件如下表所示(1). 处理原油量:50400 Kg/h(2). 加热介质:进口温度175℃,出口温度40℃,质量流量40300 Kg/h(3). 原油:进口温度25℃(4). 允许压强降不大于0.3×106Pa(5). 两侧的污垢热阻均可取1.72×10-4m2.K/W(6). 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3.设计任务(1).选择适宜的列管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2).画出工艺设备图及列管布置图。
(3).画出带控制点的换热装置工艺流程图4.基础数据目录一概述 (5)二设计标准 (5)三设计方案简介 (6)(一)换热器简介 (8)1、换热器概述 (8)2、换热器的分类 (9)(二)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 (13)1、管程结构 (13)2、壳程结构⑴壳体 (14)(三)各参数的确定 (17)(四)材料选用 (20)四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21)五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设计 (21)(一)换热器选型 (21)(二)物性数据确定 (22)(三)流程及流速的初步确定 (22)(四)总传热系数计算 (23)(五)传热面积的估算 (23)(六)工艺结构尺寸 (23)1.管径和管内流速的最终确定 (23)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24)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24)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25)5 .壳体内径 (25)6 .折流板数计算 (26)7 .接管 (26)8.其他附件 (27)(七)换热器核算 (27)1.热量核算 (27)2.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计算 (29)(八)壁温核算 (31)(九)壳体壁厚 (32)(十)水压校核 (32)(十一)年产量计算 (33)六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 (33)(一)离心泵选型 (33)1.管程输送离心泵选型 (33)2.壳程输送离心泵选型 (34)七设计一览表 (34)(一)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34)八设计评述 (35)九附图 (37)十附录 (37)十一参考资料 (40)十二主要符号说明 (41)(一)英文字母 (41)(二)希腊字母 (42)(三)下标 (43)一概述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
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
所需材质,可分别采用普通碳钢、紫铜、或不锈钢制作。
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列管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换热器的一块管板用法兰与外壳相连接,另一块管板不与外壳连接,以使管子受热或冷却时可以自由伸缩,但在这块管板上连接一个顶盖,称之为“浮头”,所以这种换热器叫做浮头式换热器。
其优点是:管束可以拉出,以便清洗;管束的膨胀不变壳体约束,因而当两种换热器介质的温差大时,不会因管束与壳体的热膨胀量的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
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造价高(比固定管板高20%),在运行中浮头处发生泄漏,不易检查处理。
浮头式换热器适用于壳体和管束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的条件。
二设计标准(1)JB1145-73《列管式固定管板热交换器》(2)JB1146-73《立式热虹吸式重沸器》(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1-8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1989(4)《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5)JBT4715-1992《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型式与基本参数》(6)HGT20701.8-2000《容器、换热器专业设备简图设计规定》(7)HG20519-92《全套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JB4732-95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JB4710-92 《钢制塔式容器》(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6749-1997 《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三设计方案简介1、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际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
通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前修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设计任务,从而得到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程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
2、该设备的作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换热器是实现传热过程的基本设备。
而此设备是比较典型的传热设备,它在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在炼油厂中作为加热或冷却用的换热器、蒸馏操作中蒸馏釜和冷凝器、化工厂蒸发设备的加热室等。
3、工艺流程示意图4、说明运用该设备的理由这种换热器的特点是壳体和管板直接焊接,结构简单、紧凑。
在同样的壳体直径内,排管较多。
管式换热器具有易于制造、成本较低、处理能力达、换热表面清洗比较方便、可供选用的结构材料广阔、适应性强、可用于调温调压场合等优点,根据固定管板式的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壳程清洗和检修困难,壳程必须是洁净不易结垢的物料。
U形管式特点:结构简单,质量轻,适用于高温和高压的场合。
管程清洗困难,管程流体必须是洁净和不易结垢的物料。
浮头式特点:结构复杂、造价高,便于清洗和检修,完全消除温差应力,应用普遍。
我们设计的换热器的流体是油,易结垢,再根据可以完全消除热应力原则我们选用浮头式列管换热器。
5、设计方案的确定对于列管式换热器,首先根据换热流体的腐蚀性或其它特性选项定其结构材料,然后再根据所选项材料的加工性能,流体的压强和温度、换热的温度差、换热器的热负荷、安装检修和维护清洗的要求以及经济合理性等因素来选项定其型式。
设计所选用的列管换热器的类型为浮头式。
列管换热器是较典型的换热设备,在工业中应用已有悠久历史,具有易制造、成本低、处理能力大、换热表面情况较方便、可供选用的结构材料广阔、适应性强、可用于调温调压场合等优点,故在大型换热器中占优势。
(一)换热器简介1、换热器概述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以实现不同温度流体间的热能传递,又称热交换器。
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在换热器中,至少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
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也会存在两种以上的流体参加换热,但它的基本原理与前一种情形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且它们是上述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
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以及传热机理的研究十分活跃,一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相继问世。
2、换热器的分类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被广泛用于耗能用量大的领域。
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
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型式也不同,换热器的具体分类如下:(1)、换热器按传热原理可分为:①间壁式换热器②蓄热式换热器③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④混合式换热器(2)、换热器按用途分为:①冷却器②加热器③预热器④过热器⑤蒸发器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
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
优点:单位体积设备所能提供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围宽广,操作弹性大,大型装置中普遍采用。
结构: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
一种流体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
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列管式换热器,按材质分为碳钢列管式换热器,不锈钢列管式换热器和碳钢与不锈钢混合列管式换热器三种,按形式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换热器,按结构分为单管程、双管程和多管程,传热面积1~500m2,可根据用户需要定制。
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
列管式换热器种类很多,目前广泛使用的按其温差补偿结构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浮头式换热器、固定式换热器、U形管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等。
⑴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两端的管板,一端不与壳体相连,该端称浮头。
管子受热时,管束连同浮头可以沿轴向自由伸缩,完全消除了温差应力。
图1 浮头式换热器浮头换热器的特点: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固定在壳体与管箱之间,另一端管板可以在壳体内自由移动,这个特点在现场能看出来。
这种换热器壳体和管束的热膨胀是自由的,管束可以抽出,便于清洗管间和管内。
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造价高(比固定管板高20%),在运行中浮头处发生泄漏,不易检查处理。
浮头式换热器适用于壳体和管束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的条件。
⑵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图2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管板和壳体制成一体,当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时,在外壳的适当位置上焊上一个补偿圈(或膨胀节)。
当壳体和管束热膨胀不同时,补偿圈发生缓慢的弹性变形来补偿因温差应力引起的热膨胀。
这类换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紧凑、造价便宜,但壳程清洗困难,对于较脏或有腐蚀性的介质不宜采用。
此种换热器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别焊在外壳两端,并在其上连接有顶盖,顶盖和壳体装有流体进出口接管。
通常在管外装置一系列垂直于管束的挡板。
同时管子和管板与外壳的连接都是刚性的,而管内管外是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
因此,当管壁与壳壁温差较大时,由于两者的热膨胀不同,产生了很大的温差应力,以至管子扭弯或使管子从管板上松脱,甚至毁坏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特点①旁路渗流较小;②造价低;③无内漏;④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缺点是,壳体和管壁的温差较大,易产生温差力,壳程无法清洗,管子腐蚀后连同壳体报废,设备寿命较低,不适用于壳程易结垢场合。
(3)U型管式换热器图3 U型管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只有一个管板,管程至少为两程,管束可以抽出清洗,管子可以自由膨胀。
其缺点是管子内壁清洗困难,管子更换困难,管板上排列的管子少。
(4)填料函式换热器:图4 填料函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管束一端可以自由膨胀,结构比浮头式简单,造价也比浮头式低。
但壳程内介质有外漏的可能,壳程中不应处理易挥发、易燃、易爆和有毒的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