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国际贸易理论知识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6f8cb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5.png)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政策对于理解各国经济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是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相关知识点的全面总结。
一、国际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比其他国家高,那么这个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石。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劣势的程度不同,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三)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个国家会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比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则倾向于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产品在不同阶段的国际贸易模式。
产品通常会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
在创新阶段,通常在发明国生产并出口;在成熟阶段,生产会逐渐向其他发达国家转移;在标准化阶段,生产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明国则转为进口。
(五)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当一个国家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上实现规模经济时,它就可能在这些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具有竞争力。
二、国际贸易政策(一)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减少政府对贸易的干预,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贸易的最大利益。
其优点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消费者福利、推动技术进步等。
但也可能导致一些行业受到冲击,出现失业等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题库(含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题库(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d2950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a.png)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产业内贸易指数IIT=0时,()。
A、没有产业内贸易B、产业内贸易程度较小C、产业内贸易程度较大D、产业内贸易程度最大正确答案:A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最后一轮谈判叫做:()A、乌拉圭回合B、东京回合C、肯尼迪回合D、狄龙回合正确答案:A3、直接接触商品并随商品进入零售网点与消费者见面的包装叫()A、中性包装B、运输包装C、销售包装D、定牌正确答案:C4、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在()正式成立,取代了关贸总协定。
A、日内瓦B、巴黎C、纽约D、华盛顿正确答案:A5、使用D/P、D/A和L/C三种结算方式,对于卖方而言,风险由大到小依次()。
A、D/A、D/P和L/CB、L/C、D/P和D/AC、D/P、D/A和L/CD、D/A、L/C和D/P正确答案:A6、根据《INCOTERMS2010》的解释, 进口方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的贸易术语是()。
A、FASB、EXWC、FCAD、DDP正确答案:B7、按UCP600规定,数量的“约”应该理解为()A、2%B、10%C、5%D、15%正确答案:B8、在经济一体化组织中,能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是()。
A、共同市场B、优惠贸易安排C、自由贸易区D、关税同盟正确答案:A9、在国际贸易中,对生丝、羊毛、棉花等有较强的吸湿性商品,其计量办法通常为().A、理论重量B、公量C、毛重D、净重正确答案:B10、1994年1月1日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联系在一起,按自由化的程度划分它属于经济一体化组织中的()。
A、垂直经济一体化B、部门经济一体化C、全盘经济一体化D、水平经济一体化正确答案:A11、某公司与外商签订了一份出口某商品的合同,合同中规定的出口数量为500吨。
在溢短装条款中规定,允许卖方交货的数量可增减5%,但未对多交部分货物如何作价给予规定。
卖方依合约规定多交了20吨,根据《公约》的规定,此20吨应按()作价。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339d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c.png)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所耗费的成本低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就具有该商品的绝对优势,从而可以出口该商品。
2、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它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即虽然不是成本最低,但是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它拥有丰富资源的商品,而进口那些它拥有较少资源的商品。
4、国际贸易的动态理论: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雁行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模式。
雁行理论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进口、国内生产、出口三个阶段来发展其产业。
二、国际贸易实务1、贸易术语: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贸易术语包括FOB(船上交货)、CIF(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和CFR(成本加运费)。
这些术语规定了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权利和义务。
2、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主要包括电汇、信汇、票汇和托收等。
这些支付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3、国际贸易单证:包括发票、装箱单、提单、保险单等。
这些单证是国际贸易交易中的重要文件,必须准确无误。
4、国际贸易运输:主要包括海运、空运和陆运。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5、国际贸易保险:国际贸易中的保险主要包括海上货运保险和国际运输保险。
投保人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降低潜在的风险。
6、国际贸易谈判:国际贸易谈判是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成功的谈判可以帮助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实现双赢。
7、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当出现国际贸易争端时,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了解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对双方都有利。
8、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对国际贸易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是确保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关键。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降低风险并提高收益。
9、国际贸易市场开发:开发新市场和扩大现有市场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方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3f49f7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7.png)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买卖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易行为。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是国际贸易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基础,对于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复习。
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通过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2.相对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相对优势产品,通过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3.比较优势理论:是相对优势理论的扩展和发展,认为相对优势是相对而言的,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仍然可以从贸易中获益。
4.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奥林斯提出,认为贸易是由于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的不同而产生的。
5.因素比较优势理论:是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要素比较优势的产品。
6.新贸易理论:强调技术、经济规模、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并通过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模式。
7.营销理论:包括国际市场划分、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等,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进行市场营销。
二、国际贸易实务1.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贸易协定等,涉及国家对进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和管理。
2.国际贸易规则:通过国际组织(如WTO)制定的规则和协议,保障贸易的公平、公正和自由。
3.贸易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支付、托收支付、电汇支付等,涉及买卖双方的资金结算和信用风险管理。
4.贸易融资:包括进口融资、出口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等,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
5.海关通关:包括进口通关和出口通关,涉及海关手续、报关单、报关行等,确保货物顺利进出口。
6.市场准入:涉及到产品认证、标准检测、质量控制等,确保产品能够进入目标市场并符合该市场的要求。
7.地区经济合作:如区域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组织等,促进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0c659b6c175f0e7dd13709.png)
(一)了解1. 直接贸易:指商品直接由生产国销往消费国,没有第三国的中间商参与的贸易活动。
间接贸易:指通过第三国的中间商或更多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间接贸易中第三国商人所从事的把商品从生产国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过境贸易:指贸易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经过一国国境的情况。
2.绝对成本理论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提出。
内容:①人类的交换产生了分工,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③各国按照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加,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意义和局限性:意义:绝对成本理论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与交换中获得利益的思想。
局限性: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3.比较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
主要内容: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以相对优势或相对劣势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仍然能够得到贸易利益。
简单地讲就是“两优取重,两劣取轻”。
比较成本理论阐述的贸易互利性原理:①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产品产量;②随着产量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③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贸易分工,能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
比较成本理论的评价:科学性:(1)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都可以从参与国际贸易和国家分工中获得利益;(2)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3)通过国际分工而使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之内。
局限性:(1)劳动价值论不彻底;(2)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真实原因,只是一种静态分析;(3)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4.新要素理论(p72):①技术要素说②人力资本要素说③研究与开发要素说④信息要素说⑤管理要素说⑥规模经济说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76)弗农提出。
国际贸易基本常识
![国际贸易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44df3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5.png)
国际贸易基本常识国际贸易基本常识1.引言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流的过程。
它是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市场和推动全球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档旨在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
2.国际贸易概述2.1 定义和目的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买卖商品和服务的交流活动。
其目的是满足各国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
2.2 国际贸易的优势国际贸易可以带来以下优势:- 特化生产和比较优势:不同国家能够专注于生产自己相对优势的产品,从而提高效率和质量。
- 扩大市场和销售:通过国际贸易,企业能够拓展市场,增加销售量和利润。
- 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
3.国际贸易流程3.1 出口流程- 寻找买家:企业需要寻找具有需求且有能力购买产品的海外买家。
- 谈判和签订合同:买卖双方就价格、交货条件、质量要求等进行谈判,并最终签订销售合同。
- 生产和包装:根据合同要求,企业开始生产产品,并进行包装和标记。
- 物流和运输:产品需要通过国际物流渠道进行运输,包括货物装载、运输手续、海关申报等。
- 收款:货物被成功交付给买家后,企业收到货款。
3.2 进口流程- 寻找供应商:企业需寻找海外供应商,了解其产品质量和价格等信息。
- 推进采购谈判:买卖双方就价格、交货条件、质量要求等进行谈判,并最终签订采购合同。
- 安排运输和报关:通过国际物流渠道安排货物运输,并进行报关手续。
- 收货和验收:货物到达后,企业进行收货和验收,确保符合合同要求。
- 付款:企业按合同约定向供应商支付货款。
4.相关法律法规4.1 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世界贸易组织是管控国际贸易的全球组织。
其规则包括贸易自由化、市场准入、贸易救济等方面的规定。
4.2 贸易合同法贸易合同法规定了买卖双方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违约等方面。
4.3 海关法规国际贸易需要遵守各国海关法规,包括进出口手续、关税和税收等方面的规定。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知识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0f3902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7.png)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知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贸易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了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贸易政策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都具有关键意义。
一、重商主义理论重商主义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
这一理论强调通过贸易顺差来积累金银财富,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主要取决于其拥有的金银数量。
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经济,采取措施限制进口,鼓励出口。
他们通过征收高额关税、实施贸易禁令等手段来保护本国的产业,以减少进口,增加出口,从而实现贸易顺差。
然而,重商主义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它只关注了货币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经济利益。
而且,长期的贸易保护可能导致其他国家的报复,最终不利于国际贸易的整体发展。
二、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生产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生产劣势的产品。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的劳动投入比另一个国家少,那么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为自由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强调了专业化分工和自由交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各国的福利。
但绝对优势理论也有其局限性。
它无法解释当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时,如何参与国际贸易并从中获益。
三、比较优势理论为了弥补绝对优势理论的不足,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两种商品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它在两种商品生产上的劣势程度不同,就仍能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来参与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利。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它为各国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广泛的依据。
比如,假设 A 国生产 1 单位的 X 商品需要 6 个单位的劳动,生产 1 单位的 Y 商品需要 4 个单位的劳动;B 国生产 1 单位的 X 商品需要 12 个单位的劳动,生产 1 单位的 Y 商品需要 8 个单位的劳动。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点复习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点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567b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2.png)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点复习总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易。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是国际贸易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国际贸易规则和实际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的知识点复习总结。
一、国际贸易理论部分:1.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国际贸易存在的原因是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生产成本优势,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可以提高各国的经济效益。
2.全要素生产力理论:由贝克尔和李嘉图提出,认为国际贸易存在的原因是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的相对丰富性不同,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3.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由莱昂傅尔提出,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通过消除生产要素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式,通过计算产出中各要素的投入量和价值,研究国际贸易的效益和成本。
4.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理论: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非关税壁垒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反倾销措施等。
这些壁垒的存在会影响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和效益。
5.汇率理论: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包括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汇率的变动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如汇率升值会降低出口竞争力,降低汇率会提高出口竞争力。
二、国际贸易实务部分:1.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贸易保护政策和贸易自由化政策。
了解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对于开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2.贸易合同和支付方式:贸易合同是国际贸易的法律依据,包括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
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托收和跟单托运等。
3.贸易术语: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交流和交易的工具,如FOB、CIF、DDU等。
了解和正确使用贸易术语对于国际贸易操作十分重要。
4.贸易风险管理:贸易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和运输风险等。
通过风险管理和保险可有效降低贸易风险。
5.国际贸易组织和协定: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区域贸易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U)、双边贸易协定等。
国际贸易基础必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77f0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2.png)
国际贸易基础必学知识点1.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意义: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买卖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的意义在于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合作,提高国际贸易水平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生活水平。
2. 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国家在特定领域有相对比较优势,应专注于该领域的生产和出口,在其他领域则依赖进口。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推动力。
3.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在所有商品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它将专注于生产和出口所有商品,并依靠其他国家的进口来满足其他需求。
这个理论强调不同国家间的生产效率差异。
4. 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限制自由贸易的各种政策措施,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和规定)等。
贸易壁垒可以保护本国产业,但也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国际贸易摩擦。
5. 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贸易的多边规则制定和争端解决机构,成立于1995年,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
其主要职责包括管理贸易规则、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为争端解决提供机制。
6.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一种区域性经济合作机制,成员国间取消大部分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自由贸易区可以带来各方互利的贸易增长和经济融合。
7.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经营活动、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业。
跨国公司通过分工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促进国际贸易和全球化。
8. 汇率:汇率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影响着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以及进出口的竞争力。
9. 交汇率风险管理:由于汇率波动可能对国际贸易带来不确定性,市场参与者会使用各种交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如远期合约、期权和掉期,来保护自己免受汇率风险的影响。
10. 跨境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型业态。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d5ea2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8.png)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一、国际贸易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David Ricardo提出,他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生产上都比另一个国家更有效率,这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交换各自擅长的商品来获得利益。
这一理论表明,贸易可以使所有参与方受益。
2、绝对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John Stuart Mill发展,他认为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那么该国就具有绝对优势。
贸易应该基于各自国家的绝对优势进行。
3、规模经济:由美国经济学家Robertson提出,他认为如果生产某种产品的规模增加,生产成本会降低,那么国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该产品获得利益。
4、不完全竞争市场:在传统经济学中,市场被认为是完全竞争的,即每个公司都是价格接受者。
然而,在现实中,市场通常是不完全竞争的,这意味着公司可以影响价格。
这为政府干预市场提供了理论基础。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Raymond Vernon提出,他认为产品有其生命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的设计、技术和其他特性会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这解释了为什么贸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方向性的改变。
二、国际贸易实务1、贸易壁垒:指阻碍贸易进行的各种政策和法规,包括关税、进口配额、国内补贴等。
这些壁垒可能阻碍比较优势的发挥,导致资源浪费和福利损失。
2、关税:指对进口或出口商品征收的税,它通过对进口商品的提高来保护国内产业,但过高的关税会阻碍贸易并降低经济效率。
3、出口补贴:指政府对出口商品的直接补贴,这可以促进出口,但过度的补贴可能导致过量出口和国际贸易冲突。
4、进口配额:指限制进口数量的政策,它可以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国内产业,但过度的配额可能导致黑市和消费者福利损失。
5、原产地规则:指规定某种产品必须在哪里制造或组装才能被认为是该产品的原产地的规则。
这可以用于保护国内产业,但也可能导致贸易扭曲和资源浪费。
大一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
![大一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6c06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e.png)
大一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国际贸易是指各个国家之间通过买卖商品、服务和资本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了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大一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知识点。
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
该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上都比另一个国家更有优势,贸易仍然是有益的。
这是因为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和出口其相对优势的商品,从而通过贸易获得更多的利益。
2.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上能够比其他国家更有效率,那么它应该将资源用于生产该商品,然后通过贸易赢得其他商品。
这样,各国都能够在特定领域内发挥其优势并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3. 因素禀赋理论因素禀赋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埃利奥特·海灵格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国家的贸易模式取决于其禀赋的生产要素,例如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
禀赋要素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与其禀赋要素相关的产品,而禀赋要素稀缺的国家则倾向于进口这些产品。
4. 外生增长理论外生增长理论是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进而提高国家的生产效率和福利水平。
国际贸易可以通过技术转移、知识共享和资源配置优化等途径,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增长机会。
5.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关税是指政府对进口或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费,其目的是增加商品价格或限制商品进出口。
非关税壁垒则包括配额、进口配额、进口管制、进口许可证等限制性措施。
这些壁垒限制了贸易自由化,对国际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6. 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自由贸易是指国家之间在没有贸易壁垒和限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贸易活动。
自由贸易可以提高国家的经济效益,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反,保护主义是指一国或某些国家通过采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保护性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完整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c49b3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c.png)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完整版)一、国际贸易理论1. 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技术、资本等经济要素的交换活动。
它是国际分工和全球化的产物,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文化交融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通过贸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福利的提升。
(2)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贸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福利的提升。
(3)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俄林提出,认为各国应专注于生产本国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通过贸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福利的提升。
3. 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指各国政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利益而采取的贸易措施。
主要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出口补贴、进口限制等。
4. 国际贸易组织与协定国际贸易组织与协定是指各国政府为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而签订的协议和成立的组织。
主要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欧盟(EU)等。
二、国际贸易实务1. 国际贸易流程2. 国际贸易合同国际贸易合同是指买卖双方为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书面协议。
主要包括买卖合同、运输合同、保险合同、支付合同等。
3. 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是指买卖双方为实现货款支付而采取的方式。
主要包括信用证(L/C)、托收、汇款等。
4. 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运输是指将货物从卖方所在地运往买方所在地的过程。
主要包括海运、空运、陆运、多式联运等。
国际贸易保险是指为保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免受损失而购买的保险。
5. 国际贸易报关与检验检疫国际贸易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在进出境时,向海关申报并办理相关手续的过程。
国际贸易检验检疫是指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检验、检疫,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过程。
国际贸易知识点及简答题总结
![国际贸易知识点及简答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634911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b.png)
国际贸易知识点及简答题总结国际贸易知识点:1. 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2.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用以限制进口商品以保护本国产业。
3. 贸易顺差与逆差:顺差指出口额超过进口额,逆差则相反。
4.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国家应专注于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进行贸易。
5.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国家应生产自己最擅长的商品,并与他国交换。
6. 世界贸易组织(WTO):旨在促进全球自由贸易,确保贸易规则的公平执行。
7. 贸易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
8. 外汇市场:国际贸易中货币兑换的场所,影响汇率波动。
9. 多国公司:在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公司,跨国经营。
10. 国际支付方式:如信用证、汇票等,保障国际贸易双方的利益。
简答题:1. 问:什么是最惠国待遇?答:最惠国待遇是指一个国家给予另一个国家的贸易优惠,不低于它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待遇。
2. 问:全球化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答: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降低了贸易壁垒,增加了跨国公司的投资,但也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环境问题。
3. 问:如何理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答: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税费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而非关税壁垒则包括配额、补贴、标准和法规等手段,用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4. 问: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答: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包括监督和执行国际贸易法规、提供贸易谈判的论坛、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等。
5. 问:多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扮演什么角色?答:多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的投资和生产活动,促进了技术的传播、资本的流动和市场的整合,是推动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国际贸易基本常识
![国际贸易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7ea80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8.png)
国际贸易基本常识国际贸易基本常识一、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跨境交换活动。
它是国家之间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际贸易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大类别。
货物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物品交换,包括原材料、成品、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
服务贸易则包括旅游、金融、咨询、教育等非物质性产品或服务的交换。
二、国际贸易的意义和好处国际贸易的意义和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扩大市场规模:国际贸易打破了国内市场的限制,使企业可以进入更大的市场,扩大销售额和利润。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
3. 促进技术进步: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的流动和转移,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生产水平和竞争力。
4. 增加就业机会: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带来更多的进出口贸易活动,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 促进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
三、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1. 进出口贸易:这是最常见的国际贸易形式,即将自己国家的产品卖给其他国家,同时从其他国家购买产品。
2. 跨国投资:指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建立子公司或参股企业,以实现资源和市场的优化配置。
3. 合作加工和装配:国际贸易中的一种合作形式,即企业将加工或装配部分生产过程交由其他国家的企业完成,以降低生产成本。
4. 跨国运输:国际贸易需要通过运输工具将货物或服务跨越国境,这就需要跨国运输的支持。
5. 跨国服务贸易:包括旅游、金融、咨询、教育等非物质性产品或服务的交换。
四、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则国际贸易的进行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促进公平、公正和可持续的发展。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699e6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b.png)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一、贸易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理论,认为国家应该根据比较优势来选择特定商品的生产和出口。
2.绝对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的理论,认为国家应该专门生产那些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商品。
3.要素禀赋理论:由何斯勒·欧林斯基提出的理论,认为国家贸易模式取决于其要素禀赋,即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
4.新贸易理论:由保罗·克鲁格曼和温斯顿·诺瓦尔提出的理论,通过考虑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等因素,解释了贸易模式的多样化。
二、贸易政策1.关税: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其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
2.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补贴、反倾销措施等,用于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增加其价格。
3.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每个成员国可以自主对第三国进行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4.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彼此取消关税并统一对第三国征收关税。
5.最惠国待遇:指成员国应当平等地对待来自其他成员国的商品,不歧视任何一方。
6.贸易保护主义: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的政策。
三、贸易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主要组织,致力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贸易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2.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是WTO的前身,旨在推动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
3.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已于2024年更名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USMCA)。
4.欧洲联盟(EU):是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政治联盟,旨在推动欧洲内部的贸易自由化。
5.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21个经济体的合作组织,旨在推动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
以上介绍了一些国际贸易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组织。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影响,以及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竞争。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相关知识(doc 10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相关知识(doc 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371212d751e79b89680226b7.png)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一章1.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出口额+对外贸易进口额国际贸易出口总额等于各国的出口总额之和,国际贸易出口总额等于各国的进口总额之和。
对外贸易出口额一般按照FOB计算对外贸易出口额一般按照CIF计算通常,国际贸易额就是国际贸易出口总额2.净出口:某种商品的出口大于进口净进口:某种商品的出口小于进口这两个值表示的是这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3.贸易顺差: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贸易逆差: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这两个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情况,经济状况和国际收支情况的重要指标。
4.总贸易体系: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地标准。
专门贸易体系: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5.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外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章1。
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创始人,提出国际贸易的分工有好处。
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创始人,比较成本理论是关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古典经济理论的核心。
根据李嘉图的观点,国家间分工的原则是“两优取其重,两害取其轻”2、穆勒已经论证了两国贸易条件互利的范围是在两国商品国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之间。
3、赫—俄原理:要素禀服说狭义: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广义: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和要素价格均等化说要素丰裕程度是国际贸易中各国比较优势的基本决定因素,为以后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俄林的主要理论:①在国际分工中,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稀缺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如果一个国家劳动丰裕,资本稀缺,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反之。
用1,2表示两种产品,K,L表示资本和劳动,若K1/L1<K2/L2,则称1为劳动密集型产品,2为资本密集型产品,②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结果会消除贸易国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异,使生产要素收入趋同。
③商品贸易的结果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在两国间的间接移动,从而弥补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移动的缺陷。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知识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acad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0.png)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知识点导言: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交换商品和服务的过程,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理论和实务的结合是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中的关键知识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国际贸易。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概念开始,然后涵盖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组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汇率和汇率风险管理以及国际贸易的未来趋势等实务知识点。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概念: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在18世纪提出的,它强调各国应该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特化和贸易,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贸易的互利效益。
2.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提出的贸易理论,它认为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要的资源比其他国家少,就具有绝对优势。
3.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由大卫·里卡多提出的,它指出不同国家之间通过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提高整体效益。
国际贸易政策:4.关税:关税是一种通行的国际贸易政策工具,它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
关税可以用来保护本国产业,调整国内供需关系,以及增加国家税收。
5.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除了关税之外的其他限制贸易的措施,包括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技术壁垒等。
国际贸易组织:6.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国际组织,旨在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贸易规则的制定。
WTO的成立为全球贸易提供了一个稳定和可预测的框架。
7.区域贸易协定(RTA):区域贸易协定是由一组国家签署的协议,旨在促进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
一些著名的区域贸易协定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亚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影响:8.关税影响贸易定价和市场准入,高关税可以限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低关税可以促进贸易,降低商品价格。
9.非关税壁垒对贸易造成的影响往往比关税更为复杂。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e225c8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9.png)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不仅涉及到货物的买卖,还包括服务贸易、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
以下是一些国际贸易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交换,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比如,A 国生产一件衣服需要 5 小时,生产一斤粮食需要 10 小时;B 国生产一件衣服需要 8小时,生产一斤粮食需要6 小时。
那么A 国在生产粮食上有绝对优势,B 国在生产衣服上有绝对优势,两国就应该分别专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则更加普遍适用。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劣势的程度不同,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较大的商品来获得贸易利益。
3、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各国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
比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二、贸易保护主义1、关税这是最常见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
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保护本国产业。
但过高的关税可能会引发贸易战,对各国经济都产生不利影响。
2、非关税壁垒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
这些措施不像关税那样直接增加成本,但同样能限制进口。
三、汇率与国际贸易汇率的变动会影响一国的进出口。
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降低,竞争力增强,有利于出口;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不利于进口。
反之,本国货币升值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1、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各成员国对区外国家仍保留各自的关税。
2、关税同盟不仅取消内部关税,还对同盟外的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
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c9269c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7.png)
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
一、贸易理论1.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生产上比其他国家更具有优势,从而可以通过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2.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生产上相对于其他商品生产更具有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3. 比较成本理论:由保罗·萨缪尔森提出,指的是考虑到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应该根据比较机会成本来决定国际贸易的方向。
4. 重要贸易理论:由拉维纳·鲁特提出,指的是贸易关系受到地理因素影响,同一地区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更加频繁。
二、国际贸易政策1. 关税:是进口或出口商品时征收的一种税费,用于调节进口和出口商品的流动。
2. 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或出口的手段,如配额、进出口许可证、技术要求等。
3. 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在某一区域内,取消或减少相互之间的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4. 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在贸易方面建立一种制度,统一对第三方国家征收关税。
5.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贸易领域的组织,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解决贸易争端,并制定国际贸易规则。
三、国际贸易支付方式1. 预付货款:出口商在发货前要求进口商支付全部货款。
2. 承兑汇票:出口商将货物发运后,开具汇票交给进口商,进口商在规定期限内承兑并支付。
3. 信用证:进口商向其银行开立信用证,出口商根据信用证要求发货后,向进口商的银行索取货款。
4. 担保支付:由银行或保险公司为买卖双方提供担保,确保支付安全。
四、关键贸易术语1. 进口:指从国外购买商品和服务,引入本国。
2. 出口:指将本国的商品和服务销售给国外。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精心整理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精心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c3a34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c.png)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精心整理一、贸易理论综述●1. 贸易理论的发展●(1)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2)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2. 贸易利益●(1)贸易利益的确认●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精确地确认了国际贸易的特定利益--一国不能生产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得到,因此绝大多数国际贸易是有利的●(2)贸易利益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允许一国在制造业中实行专业化,专门出口该国生产效率高的产品,而进口别国生产效率高的产品●(3)限制进口的影响●限制进口通常对国内生产者有利,而对国外消费者不利●3. 对国际贸易模式的解释●●4. 贸易理论与政府政策●虽然所有的贸易理论都赞成国际贸易对一国有利,但在政策取向方面却存在意见分歧●二、重商主义●1、主要观点●金银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保持商业活力的必需品●2、主要原则●一国应保持贸易顺差以实现最大利益即通过出口大于进口来积累金银,增加国民财富、声望和权利●3、政策主张●重商主义主张政府采取干预手段以便达到并保持对外贸易顺差。
他们建议政策目标应该是出口最大化、进口最小化,而并非简单地增大贸易量。
要达到此目的,可通过关税和配额限制进口,并对出口实行补贴●4、政策效果●(1)一国贸易顺差,金银流入,货币供给增加,引发通货膨胀,购买力上升;●(2)另一国产生相反效果,货币供给下降,购买力下降;●(3)贸易顺差国贸易收支恶化,逆差国贸易收支改善,最终前者的贸易顺差消失。
●从长远看,没有哪一国家能像重商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可以长期保持贸易顺差并积累金银。
●5、缺陷●(1)将贸易看成零和博弈(指一个国家获利导致另一个国家受损)显然是错误的;●(2)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3)新重商主义错误地将政治力量等同于经济力量,经济力量等同于贸易顺差,贸易顺差等同于收入超过消费的年差额,并且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
●三、绝对优势理论●1、理论概述●绝对优势论(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又称绝对成本说,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之前的重商主义学派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主张国家应当鼓励出口,同时限制进口),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Smith)创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買方無法直接或間接辦理出口通關手續時,不應使 用本條件。
以“FREE
ON BOARD”,“FOB (inserted named port of shipment)”的方式表示。
本条件表示卖方在指定装运港以将货物臵于买
方指定的船上或取得已如此交运之货物之方式 交货的条件。买方负担货物臵于船上时起损坏 或灭失之危险与所有的成本。 又称离岸价格,指卖方于起运地装货港由买方所 指定的大船上交货。 责任:卖方负责装船以及货物通关,至船上栏 杆前的一切费用及风险,买方负责洽订舱位及 保险,并负担海上运输以及货物通过大船栏杆 后的风险。 适用于海运或内陆水运。
外销货物经过海、陆、空等的运送,跨越的时、
空环境变化极大,若因包装不当导致货物在运
送途中遭到破损变质或偷盗,依海牙规约
(Hague Rules)及一般国际海商法的规定,运送 人及保险公司概不负责,而应由卖方负全责, 故如何以最适当而经济的包装方法让外销货物 安送达买方,是卖方不容忽视的基本工作。
指定目的地稅後交貨價格條件 (DELIVERED DUTY PAID) DDP (insert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適合任何運送方式的規則
出口港船邊交貨價格條件(FREE ALONGSIDE SHIP) FAS (insert named port of shipment) 出口港船上交貨價格條件(FREE ON BOARD) FOB (insert named port of shipment) 包括運費在內價格條件(COST AND FREIGHT) CFR (inser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 包括運保費在內價格條件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CIF (inser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
僅適用海運及內陸水運的條件
风险、费用:买方负担将货物由此处运至目的地所 有风险及成本 本條件較適合國內交易。 賣方不負擔貨物裝載之義務。 賣方不負擔貨物出口通關之手續。 買方負擔自指定交貨地之約定地點受領 貨物起後 所有的成本及危險。 本條件表示賣方負擔最小的義務。 若要求賣方裝載貨物,使用FCA條件交易較為合適。
国际贸易中,卖方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将约定的货物按正确的数量 如期在指定地点交货,在此同时买方的相对义务为付款。由于国 际贸易大多非现货交易,买方为确保货物能按时交货,卖方为排 定生产时程,避免存货积压,双方均必须在契约上确定交货期限, 以为保障。若发生交货延迟,买方可以不提货并拒绝付款,甚至 于还可因此向卖方求偿。 所谓交货,除指卖方交付买方货物的外,尚包括各种有关单证。 尤其在所谓单证交货的场合,买方须持單证向运送人请求交付货 物,始完成交货与收货的任务。 协议事项有下列五项:(1)运送方式,(2)交货地点,(3)交货时间, (4)交货的附带条件,(5)交货通知,(6)延迟交货。 分批交货条件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簡稱國貿
條規(Incoterms),為一定型的交易價格條件。
工廠交貨價格條件(EX WORKS) EXW (insert named place of delivery) 向運送人交貨價格條件(FREE CARRIER) FCA (insert named place of delivery) 運送費付到指定目的地價格條件 (CARRIAGE PAID TO) CPT (insert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運送費及保險費付到指定目的地價格條件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CIP (insert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验货条件与质量及数量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贸易条件又可决定验货应在何时、何地 予以确定,并据以作成验货报告。
买卖双方委托第三者专业验货单位不失为公
正的制度
验货的时间与地点
依贸易契约 依贸易条件
基本上国际贸易的价格条件可从四方面去规范:
(1)价格的组成,(2)价格的种类,(3)价格的币 别,(4)价格的计算单位。 US$120per dozen CIF C5 Hongkong为例, CIF Hong Kong表价格的组成,其中包括商品成 本,另包括货物从出口地运至目的地香港的运 费及保险费。C5表示每打120美元中含5%的佣 金或折扣,此即表價格的種類。US$表以美元 為價格的幣別。Per dozen 目表以打為計價的 單位。 净价含佣金价格
1. 2.
3.
4. 5. 6. 7. 8.
质量条件 验货条件 数量条件 价格条件 包装刷唛条件 保险条件 交货条件 付款条件
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索赔纠 纷者最为常见,探讨其发生原因,除了有意的偷工 减料、无意的质量不良及制程的缺失外,最重要的 因素还是买卖双方或因商品的专业知识不足、或因 业务人员的疏忽所致。故在签订国际贸易契约前, 应对质量的规范作详细而明确的约定,以杜日后不 必要的贸易纠纷。 一般而言,买卖双方约定质量的方法有下列五种: (1)商品实物,(2)规格,(3)标准物,(4)品牌,(5) 说明书。 在国际贸易上由于买卖双方分隔两地,且成交与交 货的时间颇不一致,故经常以一个或数个商品实物 作为质量的标准,并为日后交货时核对质量的依据。 这个以实物为质量标准的现货,即称为「样品」 (sample)。
FOB--谁付運費,谁找船(买方)
CFR--含运费FOB+运费
CIF—含運費,保险费CFR+保险
DDU—不含目的地關稅duty,但含通关费
DDP—含關稅,通关和内陆运输;卖方风险最大
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达成协议的内容以贸易
条件為主,及八个基本交易条件(以下)為主, 一旦达成交易,上節贸易條件及本節基本交易条 件急转为国际贸易契约條件,成为买卖商方所遵 守的依据
國際貿易條款
貿易條款(條件)介紹 交易條件介紹
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达成协议的内容以 贸易条件為主,及八个基本交易条件為主, 一 旦达成交易,贸易條件及交易条件即轉为国 际贸易契约條件,成为买卖商方所遵守的依 据
意义: 约束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贸易条件是买卖双方费用/风险如何分担?
数量为一重要交易条件,因为交货数量的多寡
直接影响成交价格的高低(订单数量大价格亦 低,反之则价格较高)、交货期的长短及贸易 条件等等,故买卖双方应特别重视,并在契约 上详予规定,以杜防不必要的纷争。
一般在数量上应考虑三项问题:
数量的单位, 如何决定交付数量, 交货不足或过多的解决方法
以“COSTINSURANCEAND FREIGHT”,“CIF (inserted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的方式表示。 称到岸价格
意义:卖方于起运地装货港船上交货,故卖方负责沿船、装船并预 付目的地港海上运费又负责洽购海上保险并支付保费。 责任:货物通过大船栏杆前的风险归卖方负担,通过大船栏杆之后 其风险归买方负担。 公式:FOB+I+F=C&F+I=CIF。 此价卖方提供买方三个主要货运单据为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提单(Bill ofLading)、保险单(Insurance Policy)。 买方负担货物臵于船上时起的损坏或灭失之危险。 卖方必须订定将货物交运到指定目的港的运送契约并支付运费。 除此之外,卖方必须就运送途中买方对货物灭失或损坏危险的订定 保险契约。 本条件下卖方仅须投保最低保险即可,若买方希望拥有更大的保障, 则必须与卖方另行约定或自行安排额外的保险。
货物由某一地点运至另一地点,由谁负责安排及支付 费用? 上述无法完成,其风险谁承担? 交易有关的单据由谁负责? 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毁损或灭失的风险由谁承担?
在贸易实务上,买卖双方对于价格最为关心
國際商會(ICC)於1936年制定了「交易價格條件國 際釋義規則」(International Ru贸易上,信用状付款方式无论对买方或对买方而言都是 最为公平及稳妥可靠的付款条件,但是在各种不同买方的环境 下,卖方经常不得不迁就买方,改以其他较缺乏保障的方式作 为付款条件,以记账(open account)方式销售产品,又如某些 外汇短缺的国家,进口商财力不足,亦常常只能接受D/A、 D/P付款条件: 方式 凭信用状payment against letter of credit O/A记账(对卖方最不利) Cash on Delivery(COD) Cash against document(CAD)凭单付现如在进口地付款,则 CAD与D/P无异,唯一不同的是采D/P方式卖方应簽發即期汇票 方可收款,但CAD则只凭货运单证即可,而不须用汇票
意义:卖方于输入国目的地付讫关税后,将货
物交付买方。 风险、费用:卖方依契约将货物交至买方所指 定的目的地,这期间所有费用风险均由卖方负 担, 卖方负担之义务费用为最大的贸易条件。 对买方而言是国内贸易 Duty:含增值税VAT(没有規定,可以谈判)
卖方不负运输责任:EXW~CIP
当交易数量庞大,卖方须陆续交货或买方市场分布于好几个不同地理区域, 或需求季节分散时,往往会协商订立分批装运条件:“partial shipmentsallowed”,惟应详订各批交货数量及日期。但对整套机器设备 或批量不大的交易,买方大都不同意分批交货,这時可订定不准分批交貨 条款“partial shipments notpermitted”。凡是分批交货的契约最好加上 以下的附加条款:“Each shipment shall beregarded as separatecontract”。如此当卖方某批货物延迟交货时,不致于被控为整 批交货的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