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病理【参考仅供】

合集下载

皮肤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病理ppt课件

皮肤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病理ppt课件

Perfume 香水
Subs. dry the skin 皮肤变干的物质 Occlusion 封包物
Powder 粉剂
Rough massage 粗暴按摩
避免引起皮肤敏感和过敏的物质
溶液 solution
酊剂
粉剂
tincture powder
洗剂 lotion
油剂 oil
乳剂
霜剂
软膏 糊剂
emulsion cream ointment paste
皮脂腺:全浆分泌,即整个皮脂腺细胞破裂,胞内物全部排入管腔,然后分布于
皮肤表面,形成皮面脂质,润滑皮肤;另一方面脂膜中的游离脂肪酸对 某些病原微生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皮脂腺分泌的产物称皮脂。
受内分泌
控制
皮肤的生理功能:代谢作用
◆糖代谢:皮肤中的糖主要为糖原、葡萄糖和黏多糖等。 ◆蛋白质代谢:皮肤蛋白质包括纤维性和非纤维性蛋白质 。 ◆脂类代谢:皮肤中的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肪,人体皮
真皮
由中胚层分化而来,全身部位厚薄不一,一般 约1-3mm,眼睑最薄,为0.04mm。真皮主要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中有:神经和神经末 梢、血管、淋巴管、肌肉以及皮肤的附属器
位于真皮下方,其下与肌膜等组织相连
皮下组织 ,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又
称皮下脂肪层。
表皮层
最外层皮肤 约0.04毫米厚 没有血管 从内层到外层可自己更新 分为5层:
表现为时隐时现的瘙痒性风团,当水肿延伸到真皮深层或皮下脂肪层 及黏膜下层则称为血管性水肿。










皮肤的病理变化
9
造口
▼ 渗漏及使用过久/出汗多/合并皮肤 受损。

皮肤生理学

皮肤生理学

皮肤生理学皮肤生理学是研究皮肤结构与功能的科学领域,涉及皮肤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本文将从皮肤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皮肤疾病的生理基础以及皮肤护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皮肤的解剖结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组成。

表皮位于皮肤表面,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细胞构成。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主要由脂肪细胞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1.保护功能: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保护内部器官免受外界伤害的作用。

角质层具有防水、防菌、防紫外线等功能,真皮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对热、冷、痛等刺激敏感,可迅速做出反应。

2.调节体温:皮肤通过汗腺和血管的调节,维持体温稳定。

当气温升高时,汗腺分泌汗液,通过蒸发散热;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降低体温。

反之,气温降低时,汗腺分泌减少,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散失,保持体温。

3.感觉功能:真皮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感受外界刺激,如触觉、痛觉、温度觉等。

感觉功能使人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做出适应性的反应。

4.代谢功能:皮肤参与多种物质的代谢,如维生素D的合成、激素的代谢等。

皮肤还具有排泄功能,通过汗腺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盐分和废物。

5.免疫功能:皮肤免疫系统包括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如Langerhans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天然杀伤细胞等。

它们参与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维护皮肤健康。

三、皮肤疾病的生理基础皮肤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炎症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等。

这些疾病的生理基础涉及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免疫反应异常、细胞增殖和分化障碍、血管异常等。

四、皮肤护理1.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去除多余的油脂、汗液和污垢,预防皮肤疾病。

2.保湿:维持皮肤水分平衡,使用保湿产品,避免皮肤干燥、脱皮。

3.防晒: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使用防晒产品,减少皮肤癌和光老化风险。

皮肤病理知识从入门到高级

皮肤病理知识从入门到高级

皮肤病理知识从入门到高级皮肤病理知识从入门到高级(1)一、正常皮肤结构一、正常皮肤结构1、正常皮肤结构层次:表皮结构:真皮分层:掌跖部位角质层下还有透明层,下图中还可以看到小汗腺导管纵横切面。

2、皮肤的附属器毛囊上段包括毛囊口(3)、漏斗部(1)和峡部(2)。

漏斗部是从毛囊开口到皮脂腺(5)导管开口处(4)。

峡部则是从皮脂腺开口到隆突。

毛囊下段:从隆突到毛球下部,包括毛囊柄(1)和毛球(2)两部分,分界线为Adamson边缘(3),以Adamson 边缘以上的毛干和内毛根鞘内细胞核均消失。

示Adamson边缘,毛囊柄和毛球衔接处内毛根鞘的毛透明蛋白颗粒消失,毛干细胞核消失。

毛干(5)由髓质、皮质和小皮组成,其外为毛囊,从中央到周边依次为内毛根鞘(4)、外毛根鞘(3)、玻璃层(2)和纤维层又称毛囊周结缔组织鞘(1)。

注意:左侧为终毛毛囊,右侧为毳毛毛囊,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内毛根鞘比毛干细,后者则相反。

Masson三色染色示毛囊周围纤维层(被染成黑色)弹力纤维染色清楚的显示毛囊内毛根鞘。

以上图片主要来自derm101网站及皮肤病理学--与临床的联系。

毛囊、皮脂腺、大汗腺关系:皮脂腺导管开口于毛囊漏斗部;大汗腺在皮脂腺导管上方开口于毛囊,少部分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

立毛肌一端附着于毛囊隆突,另一端附着于真皮结缔组织。

小汗腺:分布:除唇红缘、包皮内侧、龟头、小阴唇、阴蒂及甲床外,小汗腺遍布全身。

分泌部:位于真皮与皮下组织交界处,由两层细胞构成,内层为锥体形的分泌上皮细胞,暗细胞(2)和明细胞(3);外层为梭形的肌上皮细胞(1)。

导管部:真皮内先螺旋上升后垂直上升,然后呈螺旋状穿过表皮开口于皮肤表面。

大汗腺:分布:仅见于腋窝、乳晕、脐周、肛周及外阴部位。

分泌部:盘曲的腺体位于真皮与皮下组织交界处或皮下组织内,内层为顶浆分泌分泌的分泌细胞,外层为肌上皮细胞。

导管部:与小汗腺导管相同。

毛囊:除掌跖外体表所有部位均有毛囊分布。

皮肤解剖及生理

皮肤解剖及生理

皮肤解剖及生理从细胞美容学和皮肤生理学角度解析皮肤皮肤的构造包括皮肤的组织结构和皮肤的附属器两个部分,其中您还可以了解到如角质层、黑色素、弹性纤维、皮脂腺等常见于皮肤护理文章和护肤品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名词,其中皮肤组织结构示意图,能够大大加深大家对皮肤组织结构的认识。

相信理解了这两部分的相关知识,对您了解自己的皮肤健康状况及如何有针对性的做好皮肤护理将大有帮助。

皮肤的组织结构皮肤覆盖人体的表面,是人体的第一大防线,尤其是角质层,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

从质量和面积来讲,皮肤是人身体的最大器官,总面积成人为 1.5~2平方米,厚度0.5~4mm(不包括皮下脂肪层),重量约为2.5~3公斤,约占体重的16%。

一般来讲,男人的皮肤比女人厚,此外眼睑、外阴等部分的皮肤最薄,颈项、手掌、和足跟等部位皮肤最厚。

健康的皮肤具有柔润光滑、良好的弹性的特点,表面呈弱酸性反应,PH值在4.5~6.5之间。

皮肤由三部分组成,由外往里依次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一、表皮由外往里为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和生发层(棘层、基底层)所组成。

表皮内无血管,但有游离神经末稍。

角质层:位于表皮的最浅面,由多层已经死亡的角质化细胞所组成,美容上称之为死皮。

具有抗摩擦、防止体内组织液向外渗透,可防止体外化学物质和细菌侵入的作用,它的再生能力极强,角质细胞含有保湿因子,能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有很强的吸水性。

足跟部皮肤的角质层最厚,腹壁皮肤的角质层最薄。

角质层上皮细胞的界限不清,细胞核已退化溶解,细胞质含有角质蛋白,角质蛋白不溶于水。

透明层:细胞界限不清,细胞在这层开始衰老、萎缩,细胞核已退化溶解,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以透过透明细胞层,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才有此层。

颗粒层:由2~4层菱形细胞组成,细胞核已萎缩,有角蛋白颗粒,在掌趾等部位分布明显,对光线反射有阻断作用,可防止异物侵入,过滤紫外线。

棘层:与基底层合称生发层。

由厚度为4~8层带棘的多角形细胞组成,细胞棘突特别明显,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它可以不断地制造出新细胞,从而一层层往上推移,具有细胞分裂增殖的能力。

皮肤的解剖、组织、生理

皮肤的解剖、组织、生理

二. 感觉作用:单一感觉. 触觉. 压觉. 冷觉. 热觉. 复合感觉. 干.湿.光滑. 粗糙. 坚硬.柔软.定位. (不同感受器或神经末梢共同感知-大脑皮层综合分析)痒是皮症.感染性炎症.代谢异常.电. 酸. 碱. 植物等.
三. 调节体温的作用:皮肤的血管收缩或舒张. 末梢神经冲动或血液温度的变化.作用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作用与交感神经来调节.不显性出汗、显性出汗、为最重要的调节体温作用.
一、 概述
皮肤的重量为体重的16%,皮肤的面积:为1.5-2平方米.新生儿为0.21m2;分层: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被毛皮肤(hairyskin,hirsute skin)、光滑皮肤( glabrous skin)如手掌、足跖、趾屈面等)。皮肤的颜色:部位、种族、年龄、性别、营养、内分泌、外界环境。
七 皮肤的免疫作用. 角原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IL-1.3.5.6.7.8. 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因子). TNF-a(肿瘤坏死因子).TGF-a.(转移生长因子). IFN-r(干扰素). MHC(组织相溶性复合体)郎格罕细胞的表面受体. IgG.C3.IgE.CD4.表皮内淋巴细胞.真皮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毛发(hair)与毛囊的横断面 毛发的生长周期 生;头发3-4年 眉毛、毳毛2-6月退行;头发数周 眉、毳毛2-6 休止;头发3-4月 眉、毳毛更短
(五) 皮肤的神经:末端膨大的神经末梢.Merkel细胞.-触觉. Ruffini小体.(鲁菲尼)-热觉. 有囊包裹的神经末梢.Meissner(触觉小体). Krause(克劳泽小体)-与冷觉Vater-Pacini(环层小体)-压觉有关。皮肤的运动神经 面神经支配面部横纹肌。交感神经的肾上腺素能纤维支配立毛肌、血管、血管球和顶泌汗腺、小汗腺的肌上皮细胞。小汗腺分泌细胞则受交感神经的胆碱能纤维支配

皮肤的解剖组织学及生理

皮肤的解剖组织学及生理

皮肤的解剖组织学及生理展开全文第一节皮肤解剖学皮肤位于人体表面,是机体最大的器官,本身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皮肤总面积约为1.6m2,其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

皮肤的厚度根据部位有所不同,通常约0.5~4mm。

皮肤表面由许多皮嵴和皮沟形成,皮嵴部位常见许多凹陷小孔,称为汗孔,是汗腺导管开口部位。

皮沟深浅不一,将皮肤划分为许多三角形,菱形或多角形皮野。

皮肤颜色根据不同人种、性别、色调有所不同。

即使同一人体的皮肤,在各种部位也深浅不一。

皮肤还附有毛发,皮脂腺、大小汗腺及指(趾)甲等附属器。

毛发,可分为毛球、毛根、和毛干。

毛发分布很广、通常可分为硬毛、毳毛两种。

硬毛又分长毛与短毛两种。

皮脂腺: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①附属于毛囊,开口于毛囊。

②与毳毛有关,其导管直接开口于体表。

③与毛发无关,称为独立皮脂腺。

汗腺:又分作大小汗腺两种、①小汗腺、几乎遍及全身。

其导管多在表皮内呈螺旋状直行,开口于皮肤表面。

②大汗腺,仅分布在腋窝、包皮、阴囊、小阴唇、会阴等处。

多在皮脂腺开口的上方开口于毛囊。

指(趾)甲:是由致密而坚实的角质所组成,可分甲板、甲根。

位于甲体下的基底组织部分称为甲床。

位于甲根下的基底组织称为甲母质。

第二节皮肤组织学皮肤由三部分组成,由外往里依次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Epidermis)表皮由两大类细胞组成。

即角朊细胞(keratinocytes)与树枝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1. 角朊细胞可以产生角质蛋白、根据角朊细胞的不同分化过程及细胞形态分为四层,即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细胞层及角质层。

①基底层:仅一层基底细胞,呈长柱状或立方形,核较大,卵圆形,细胞嗜碱性兰染。

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于其下的基底膜上。

它是生发细胞,代谢活跃,不断有丝状分裂,产生子细胞以更新表皮。

基底细胞内尚含有多少不等的黑素,其含量多少与皮肤的颜色是一致的。

② 棘层:由4~8层多角形细胞所组成由于胞浆有多个棘状突起故称为棘细胞、胞体比较透明、核染色质比基底细胞核染色质少。

皮肤的解剖知识点总结

皮肤的解剖知识点总结

皮肤的解剖知识点总结一、皮肤的主要层次结构1. 表皮表皮是皮肤最外层的组织,主要由表皮细胞和角质细胞构成。

表皮细胞是表皮的主要细胞类型,它们分为基底细胞、色素细胞、角质细胞等。

表皮的最外层由死亡的角质细胞构成,这一层称为角质层,它对于保护皮肤免受外界伤害和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真皮真皮是皮肤的中间层,它主要由结缔组织、弹性纤维和血管组成。

真皮中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汗腺、皮脂腺等器官,这些器官对于维持皮肤的功能和感知外界刺激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是皮肤的最内层组织,它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对于维持皮肤的温度和提供机械保护有重要的作用。

二、重要的皮肤器官1. 毛发毛发是皮肤的附属器官,它由毛囊和毛乳头构成。

毛囊是毛发的生成和生长的结构,毛乳头则是毛发的生长过程中的重要调节结构。

2. 汗腺汗腺主要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两种。

大汗腺分布在全身皮肤中,而小汗腺主要分布在手掌和脚底等部位。

汗腺主要起着散热和排泄体内废物的作用。

3. 皮脂腺皮脂腺是皮肤的另一个附属器官,它主要分布在皮肤的真皮层中,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湿润以及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三、常见的皮肤疾病1. 痤疮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痤疮的发病机制与皮脂腺的分泌和毛囊的通畅有关,而且与内分泌水平、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联。

2. 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的、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红斑和鳞屑。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与免疫调节、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3. 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它主要表现为皮肤的瘙痒、发红和炎症。

湿疹的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因素有关。

四、皮肤的生理功能1. 保护功能皮肤能够通过表皮细胞和角质层来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和感染。

2. 感知功能皮肤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感受器,它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并传递信息到中枢神经系统。

3. 分泌功能皮脂腺和汗腺等器官在皮肤的分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分泌油脂和汗液以维持皮肤的湿润和保护功能。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
黑素细胞 郎格汉斯细胞 (无角质成细胞 Merkel细胞 特点和功能) 未定类细胞 淋巴细胞
表皮结构示意图:
(一) 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占表皮细胞的80%以上,产 生角蛋白,细胞间有细胞间 桥(桥粒),依其分化的不 同阶段与特点,光镜下分为 5层
基底细胞层(basal cell layer)
及营养不同而异。
皮沟 Skin groove
7、皮纹、指纹
皮嵴 Skin ridge
指纹由遗传因素决定有个体差异。
8、无毛皮肤:指掌跖、指趾屈面及末节伸面、 唇红、乳头、龟头、包皮内侧、小阴唇、 大阴唇内侧、阴蒂等处的皮肤。
9、甲板与毛囊、长毛、短毛和毳毛。 10、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 11、皮脂腺、小汗腺、顶泌腺。
长毛(头发、腋毛阴毛): 生长期(3年)、退行期(3周)、休 止期(3月) 正常人每天脱落头发的同时再生70~ 100根 头发生长速度约0.27~0.4 mm/日,50 cm/3年
短毛(眉、睫毛):生长期2个月。
2、毛囊(hair follicle):位于真皮和皮 下组织内。
①由
组 成
内毛根鞘:分鞘小皮、赫胥黎层、享勒层, 其中鞘小皮和毛小皮结构相同, 即角化细胞。
2、表皮真皮的相连接:表皮脚与真皮乳头镶嵌 而成,由基底膜带连接。
3、皮肤的面积:成人:1.5~2 m2,新生儿0.21 m2
4、皮肤的厚度:表皮真皮0.5~4 mm
表皮0.04~1.6 mm,平均0.1 mm
真皮1~3 mm
5、皮肤的重量:占体重的16% 6、皮肤的颜色:因种族、年龄、性别,部位
五、皮肤附属器 (一)毛发与毛囊(hair and hair follicle):

皮肤的解剖与生理功能ppt课件

皮肤的解剖与生理功能ppt课件
2. 皮肤的功能
6
7
表皮 Epidermis
表皮由以下四种基本细胞类型组成
– 角朊细胞(Keratinocytes) – 黑素细胞(Melanocytes) – 郎罕氏细胞(Langerhans' cells) – 默克尔细胞(Merkel cells)
8
角朊细胞
表皮最主要的组成细胞 起源于外胚层 具有产生角质蛋白(keratin)的特殊功能 在皮肤免疫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当其在表皮中分化并向上移动时,细胞形态亦发生变化: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 约占总体重的16% – 成人的皮肤面积约为1.5~2 m2
其最基本功能是其屏障功能
– 使机体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 维持机体内 环境的稳定
5
皮肤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I. 皮肤的构成
表皮 (epidermis) 真皮(dermis) 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 皮肤附属器(skin appendages)
24
表皮黑素单元
角朊细胞 黑素小体 黑素细胞
25
表皮黑素单元
树突
黑素细胞
2格汉氏细胞 Langerhans' Cells
位于棘层内,占该层细胞的3%~5% 超微结构特征: 胞浆内存在剖面呈杆状或网球
拍状的Birbeck 颗粒,又称Langerhans,颗粒 起源于骨髓,属单核-巨噬细胞系 是皮肤内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具有识别、吞噬、
作用,是人体很重要的防护层
21
22
角质层 颗粒层

棘层

基底细胞层
真 皮
23
黑素细胞 Melanocytes
位于基底层中,约占基底细胞的10% 表皮黑素单元 epidermal melanin unit:

皮肤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

皮肤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

(3)皮下组织

又称脂肪层,皮肤最底层,由 大量脂肪细胞和蔬松结缔组织构成 ,其厚度约 占真皮层的5倍,含大 量血管,淋巴管深部毛囊,具有维 持人体的温度、缓冲外力、保护内 脏 、隔缘、绝热功能、保护皮肤张 力作用,并参与体内脂肪代谢。

(4)皮肤附属器 • 包括:血管、淋巴管、神经、汗 腺、皮脂腺、毛发、爪甲等。 血管直接与内脏相连,动 脉血管将氧气和营养送到皮肤, 静脉血再负责把代谢的废物运走 。
• 坏死:有生命机体内组织或细 胞的死亡。组织学上判断坏死 是根据核的改变,即核碎、核 缩及核溶。坏死细胞的胞浆常 肿胀、红染。
• 肉芽组织:在伤口愈合、溃疡 及炎症过程中出现,以富含血 管的水肿性结缔组织为特点, 有许多新形成的毛细血管,多 数成纤维细胞及较为致密的混 合类型炎症细胞浸润。
• 肉芽肿:以组织细胞浸润为主 的炎症过程,常呈慢性经过。 组织细胞具有吞噬异物的作用 。吞噬了黑素颗粒为噬黑素细 胞,吞噬了含铁血黄素为噬含 铁血黄素细胞,吞噬了脂质为 泡沫状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可 以多核,如郎罕细胞,Touton 细胞及异物巨细胞。
• 棘层松解:表皮细胞间的粘合 丧失,导致出现表皮内裂隙、 水疱或大疱。当与周围细胞完 全分离后称为棘层松解细胞, 其核圆、染色均一、周围绕以 嗜酸性浓缩的胞浆。棘层松解 发生在表皮内病变如天疱疮。
• Munro微脓肿:角质层及颗粒 层中中性粒细胞聚集,见于银 屑病等。 • Pantrier微脓肿:表皮内 3个或 3个以上组织细胞、淋巴细胞等 的集聚,特征性的见于蒙样肉 芽肿。
2、皮肤的基本结构:
• 皮肤分为:表皮层,真皮层, 皮下组织和皮肤附属器官。
(1)表皮层: • 平均厚度为0.2毫米,由外向内 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 ,棘层,基底层组成,又称上 皮层,没有血管,淋巴管,只 有神经未梢,刺破不会出血。

皮肤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皮肤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皮肤的解剖与生理功能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器官,成人体表皮肤总面积约1.5~1.6?,即每,,皮肤的绝对面积约为150-160;?,皮肤厚度随个体、性别、年龄、部位等而有差异,平均厚度为0.3-0.6cm,妇女、儿童、老年较成年男性薄,身体内侧、手背、眼睑薄而背部、掌、趾等处则较厚,同样烧伤,皮薄处易成深度烧伤,皮厚处则有较强自愈能力。

一、皮肤的解剖皮肤可分表皮与真皮两大部分,真皮以下属皮下组织。

(一)表皮根据细胞层部位、形态、功能,由浅及深可分三层(一般)至五层(厚处)。

1、角质层在最表层,是已失活的角化鳞状上皮细胞,有防渗,抗磨作用,在掌、足部最厚,指(趾)甲、毛发都是角化细胞的特殊形式。

2、透明层为已退化的扁平细胞,可防渗。

3、颗粒层此层细胞的细胞核已退化,但细胞仍有低度活力。

透明层与颗粒层只见于掌、趾等皮肤较厚处。

4、棘状层细胞呈多角形,浅层较扁平而深层则呈柱状,此层细胞有增殖活力,浅度烧伤时见此层增生活跃。

5、基底层在基底膜上的一层柱状细胞,具活跃的细胞增殖活力,只要烧伤未损及(如??)或仅部分损伤(如浅??)此层,则由此层细胞增殖后可迅速使创面上皮化。

表皮各层细胞均自基底层细胞分化成熟而来,由于这些细胞内均含角质小颗粒,越近表层,角质小颗粒越多,直至细胞全部角质化,故称角质形成细胞(角朊细胞keratinocyte),它是表皮的主要细胞,占表皮细胞的95%,此外在基底层中尚有些非角质细胞,如色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等,色素细胞可减少紫外线对组织的损伤,不同人种、个体、部位、日照量造成不同表皮色素细胞含量。

朗格汉斯细胞则是皮肤中具有免疫活性细胞,与移植免疫有关。

(二)真皮真皮与表皮衔接,表皮伸入真皮的上皮脚与真皮凸入表皮的真皮乳头相互交错,真皮主要是致密坚韧的纤维结构,纤维可分为:1、胶原纤维占98%以上的真皮纤维是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集合成束,与皮肤平行。

皮肤的解剖组织学及生理

皮肤的解剖组织学及生理

皮肤的解剖组织学及生理第一节皮肤解剖学2,其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

皮肤的厚度依据部位有所不同,通常约0.5~4mm。

皮肤外表由许多皮嵴和皮沟形成,皮嵴部位常见许多凹陷小孔,称为汗孔,是汗腺导管开口部位。

皮沟深浅不一,将皮肤划分为许多三角形,菱形或多角形皮野。

皮肤颜色依据不同人种、性不、色调有所不同。

即使同一人体的皮肤,在各种部位也深浅不一。

皮肤还附有毛发,皮脂腺、大小汗腺及指〔趾〕甲等附属器。

毛发,可分为毛球、毛根、和毛干。

毛发分布特别广、通常可分为硬毛、毳毛两种。

硬毛又分长毛与短毛两种。

皮脂腺: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①附属于毛囊,开口于毛囊。

②与毳毛有关,其导管直截了当开口于体表。

③与毛发无关,称为独立皮脂腺。

汗腺:又分作大小汗腺两种、①小汗腺、几乎普及全身。

其导管多在表皮内呈螺旋状直行,开口于皮肤外表。

②大汗腺,仅分布在腋窝、包皮、阴囊、小阴唇、会阴等处。

多在皮脂腺开口的上方开口于毛囊。

指〔趾〕甲:是由致密而坚实的角质所组成,可分甲板、甲根。

位于甲体下的基底组织局部称为甲床。

位于甲根下的基底组织称为甲母质。

第二节皮肤组织学皮肤由三局部组成,由外往里依次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Epidermis〕表皮由两大类细胞组成。

即角朊细胞〔keratinocytes〕与树枝状细胞〔dendriticcells〕。

1.角朊细胞能够产生角质蛋白、依据角朊细胞的不同分化过程及细胞形态分为四层,即基内幕胞层、棘细胞层、颗粒细胞层及角质层。

①基底层:仅一层基内幕胞,呈长柱状或立方形,核较大,卵圆形,细胞嗜碱性兰染。

基内幕胞呈栅栏状排列于其下的基底膜上。

它是生发细胞,代谢爽朗,不断有丝状分裂,产生子细胞以更新表皮。

基内幕胞内尚含有多少不等的黑素,其含量多少与皮肤的颜色是一致的。

②棘层:由4~8层多角形细胞所组成由于胞浆有多个棘状突起故称为棘细胞、胞体比立透明、核染色质比基内幕胞核染色质少。

在棘细胞间可散有郎格罕细胞〔Langerhanˊscells〕。

皮肤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病理

皮肤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病理
01
毛发
由角质组成的细丝,具有保护、调 节体温和触觉感知的作用。
汗腺
分泌汗液,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03
02
皮脂腺
分泌油脂,具有滋润皮肤和毛发的 作用。
指甲和趾甲
保护指(趾)头末端,具有防止损 伤的作用。
04
02 皮肤生理功能Fra bibliotek保护作用
01
皮肤作为人体的最外层,能够抵御外界物理、化学和
生物因素的侵害,如紫外线、细菌和病毒等。
04 皮肤疾病
湿疹
定义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瘙 痒、水疱和脱屑等症状。
病因
湿疹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过敏等因素有 关。
治疗
湿疹的治疗主要包括避免诱发因素、使用抗炎药物、 局部免疫调节剂等。
银屑病
定义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 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表面有银白色鳞屑。
棘层
由多角形细胞组成,具有再生和修复的功能。
真皮层
乳头层
由结缔组织纤维和细胞组成,具有输 送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的作用。
网状层
由粗大的结缔组织纤维和细胞组成, 具有支撑皮肤结构和维持皮肤弹性的 作用。
皮下组织
脂肪细胞
储存能量,具有保温和缓冲外力的作用。
结缔组织纤维
维持皮下组织的结构和稳定性。
皮肤附属器官
皮肤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病理
目录
• 皮肤解剖结构 • 皮肤生理功能 • 皮肤病理学 • 皮肤疾病
01 皮肤解剖结构
表皮层
角质层
由角质细胞和细胞间脂质组成,具有保护、 保湿和防止水分流失的作用。
透明层
位于角质层下方,由扁平的透明细胞组成, 具有防止水分和电解质通过的作用。

皮肤的解剖学与病理学

皮肤的解剖学与病理学
皮肤的附属器官
毛发:保护皮肤,调节体温
指甲:保护手指,辅助抓握
皮脂腺:分泌油脂,保护皮肤
汗腺:分泌汗液,调节体温
皮肤的血管和神经
皮肤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负责皮肤的血液供应和体温调节
皮肤的神经: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负责皮肤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皮肤的血管和神经分布:皮肤各层均有血管和神经分布,但分布密度和种类不同
皮肤溃疡:可能是皮肤病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皮肤硬化:可能是系统性硬化病等全身性疾病
皮肤疾病与心理健康
皮肤疾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焦虑、抑郁、自卑等
心理健康对皮肤疾病的影响:情绪波动、压力过大可能导பைடு நூலகம்皮肤问题
皮肤疾病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皮肤疾病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也可能导致皮肤疾病
应对策略: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皮肤疾病,寻求专业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皮肤的解剖学与病理学
XX,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皮肤的解剖学
皮肤的病理学
皮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皮肤疾病与全身健康
皮肤的解剖学
1
皮肤的结构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指甲、汗腺和皮脂腺等,具有保护、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层下方,由脂肪细胞和结缔组织组成,具有缓冲作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清洗,避免油脂和污垢堆积
做好防晒措施,如使用防晒霜、戴帽子、穿长袖衣物等
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化学品、紫外线等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皮肤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止组织内的各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丧失。
Hartmann Academy
皮肤的生理功能:感觉作用
皮肤中感觉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感受体内外的
单一感觉:
单一刺激,转换成一定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 入中枢,产生不同性质的感觉,如触觉、痛觉、
压觉、冷觉和温觉。
皮肤的 感觉
皮肤中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器共同感受的 复合感觉: 刺激传入中枢后,由大脑综合分析形成的感觉,如湿、
Hartmann Academy
真皮 (Dermis)
Dermis
纤维
Fiber
细胞
Cell
胶原纤维 Collagen 网状纤维 Reticular 弹力纤维 Elastic
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
肥大细胞
Mast cell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朗格汉斯细胞 Langhan’s cell
Hartmann Academy
保赫曼学院伤口管理课程
皮肤解剖结构及生理病理
问题: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
Hartmann Academy
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skin-biggest organ
重量:占人体的16%,约1020公斤。
面积:正常成人 1.5~2.0 m2 新生儿约为0.21m2
PH值:4.5-5.5,为酸性 T厚度:0.04~1.6mm,眼睑最
Hartmann Academy
Ep表id皮erm转a换l tu与rn再ove生r 表时皮间更新
由基底细胞层移行至颗粒层(14天) Stratum basalis to Stratum granulosum 14Day
由颗粒层移行至角质层表面脱落(14天) Stratum granulosum to Stratum corneum 14Day
◇ 热辐射
◇ 汗液的蒸发
◇ 皮肤周围空气对流
◇ 热传导
Hartmann Academy
皮肤的生理功能:吸收作用
途径:
1.透过角质层细胞
2.角质层细胞间隙和毛囊
3.皮脂腺或汗管
影响因素:
1. 皮肤结构和部位:阴囊>前额>大腿屈
侧>上臂屈侧>前臂>掌
2.皮肤角质层水合程度:塑料薄膜封包用
药比单纯擦药的吸收系数高出100倍
位于真皮下方,其下与肌膜等组织相连
皮下组织 ,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又
称皮下脂肪层。
Hartmann Academy
表皮层
最外层皮肤
约0.04毫米厚
没有血管
从内层到外层可自己更新
分为5层:
基底细胞层:表皮生发层,连接表皮与真皮, 棘细胞层 颗粒细胞层 透明层:(足跖) 角质层:
3.物质的理化性质
Hartmann Academy
皮肤的生理功能--分泌和排泄作用
受神经 系统调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主要通过汗腺和皮脂腺完成
小汗腺
分泌方式为局浆分泌,即分泌颗 粒以出胞方式排入腺腔,故又名局泌汗腺
汗腺
顶泌汗腺
又叫大汗腺,分泌方式为顶泌分泌,即 分泌颗粒经细胞顶端随胞膜形成许多指 状突起,继而与细胞分离进入腺腔。
指甲
Nail
Hartmann Academy
皮肤的功能
保护/屏障 吸收 感觉 分泌排泄功能 体温调节 代谢作用 免疫功能 帮助维生素D形成
Hartmann Academy
皮肤的生理功能:保护 /屏障
保护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环境中机械的、 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等有害因素的损伤。
糙、硬、软、光滑等。
其它:
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和定位觉等
Hartmann Academy
皮肤的生理功能:调节体温作用
作为外周感受器,向体温调节中枢提供环境温度的信 息: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细胞:热敏感受器和冷敏感 受器
作为效应器,是物理性体温调节的重要方式,使机体 温度保持恒定。
体表热量的扩散方式:
薄,足跖最厚
Hartmann Academy
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
1 cm2 皮肤成分: 600万个细胞 上千个感觉器 200 个疼痛感受器 400 cm 神经纤维 100 cm 血管 100 个汗腺 15 个皮脂腺
Hartmann Academy
内容
1 皮肤的解剖学特点
2
皮肤的生理功能
in and skincare • Slide 9
Hartmann Academy
真皮层
◆乳头层 ◆网状层
构架,强度支撑
Hartmann Academy
真皮层
血管 神经末梢 腺体 (汗腺和皮脂腺) 感受器(疼痛,温度,压力)
The skin and • Slide 11
皮脂腺 指/趾甲
Hartmann Academy
皮 肤 附 属 器 示 意 图
Hartmann Academy
Hartmann Academy
Skin appendages 皮肤附属器
汗腺 Sweat gland
Hartmann Academy
皮脂腺 Sebaceous glands
Hartmann Academy
皮脂腺:全浆分泌,即整个皮脂腺细胞破裂,胞内物全部排入管腔,然后分布于
Hartmann Academy
皮肤结构图:
Hartmann Academy
皮肤的结构:
表皮
由外胚层分化而来,属复层鳞状上皮, 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树枝状细胞两大 类细胞组成。
真皮
由中胚层分化而来,全身部位厚薄不一,一般 约1-3mm,眼睑最薄,为0.04mm。真皮主要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中有:神经和神经末 梢、血管、淋巴管、肌肉以及皮肤的附属器
•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肌肉:立毛肌(“鸡皮疙瘩”)
Hartmann Academy
皮下组织
脂肪(塑形,衬垫和内脏保护作用) 真皮下血管网 疏松结缔组织(浅筋膜层)
填充
The skin and • Slide 14
Hartmann Academy
皮肤的附属器:
皮肤的附属器
毛发
汗腺
基质 Matrix
Hartmann Academy
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
•血管:1.营养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具有体温调节作用的血管结构(血管球)
•淋巴管:盲端起始于真皮乳头层的毛细淋巴管,毛细淋 巴管渐汇合为管壁较厚的具有瓣膜的淋巴管, 形成乳头下浅淋巴管和真皮淋巴网,经皮下组 织通向淋巴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