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导向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涵义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
世界观哲学
区
别
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形成自发形成人人都有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不是人人
都有
特点零散的朴素的系统化、理论化的
联系①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与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①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②哲学不等于世界观。关键看世界观是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哲学
3.哲学与具体科学a
区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共性进行概括和升华的一门学问,从中抽取出
别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内容b: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岐是什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岐,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3.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辩证唯物论:(第四课、第五课)
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物质运动的含义、静止的含义
固有属性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和存在方式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是运动
规律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物质运动是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都有规律。
有规律的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原理、方法论
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的本质生理基础:是人脑的机能
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根源于客观存在,形式是主观的。)
人能够能动地意识活动有目的性
意识★意识的作用认识世界有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什么?为什么?(原理+重要性)怎么样?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
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原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原理、方法论: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方法论: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含义与唯一特性A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注意点:从中可看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具有可知性。)2、如何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
(1)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3、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b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4、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b
(1)区别:含义不同(略)。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原理及方法论c
(1)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6、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注:在题中运用时,常把第5、6条结合起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