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合集下载

《体育与健康课件》课件

《体育与健康课件》课件

体育对健康的影响
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耐力等 预防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 促进心理健康:缓解压力、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健康对体育的重要性
健康是体育的基础: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 体育是健康的保障: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健康与体育相辅相成:健康的身体可以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而体育活动又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健康与体育相互促进:健康的身体可以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而体育活动又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体育活动的种类
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平衡球等
力量训练:如举重、哑铃、杠铃等
协调性训练:如跳绳、舞蹈等
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普拉提等
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
体育活动对健康的影响
增强心肺功能: 改善肌肉骨骼: 促进心理健康:
提高心肺耐力, 增强肌肉力量, 减轻压力,提
第六章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够适应社会、 家庭、工作等环境。
心理健康包括情绪稳定、性格开朗、人际关系和谐、自我认知清晰、应对压力的能力等。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
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个体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自我调节能力、抗压能力、适应能力等。
第二章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体育是健康的基础: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健康是体育的目的:体育活动旨在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体育与健康的相互作用: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身体健康又可以提高体育表现
体育与健康的相互影响: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又可以促进体育活动 的参与和坚持

体育心理学 PPT课件

体育心理学 PPT课件

• (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1.改善情绪状态
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
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 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常因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
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对未来前程的担忧而持续
产生紧张、焦虑和不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
以使这些不良情绪得到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增
体育锻炼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 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13
第一节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 二、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一)影响坚持体育锻炼的因素
(二)体育活动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4
第一节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 (一)影响坚持体育锻炼的因素
• 1.锻炼的目的
然而,当一个人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面对压力、遭受挫 折而出现心理障碍时,很少想到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 消除心理障碍。人们更不知道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是预防 一些心理疾病,保证心理健康的最佳方法。实际上,体育锻 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人们要达 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12
能力。
第一节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 (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6.治疗心理疾病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学生患 心理疾病的比率明显上升。到1997年底,全 国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率已达到24%以上,而且 还在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激烈的社会竞争正在 逼进学校,使学生的压力不断增大。在中国, 因患心理疾病被迫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 数的64%,位于病退率之首。
(2)心理健康也同样影响着身体健康 古人云:“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 肾,思伤脾”

体育与健康ppt课件

体育与健康ppt课件

跑步
01
02
03
04
有氧运动
跑步是有氧运动的一种,可以 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血管健
康。
减肥锻炼
跑步可以帮助燃烧卡路里,是 减肥锻炼的好选择。
增强腿部肌肉
跑步可以锻炼腿部肌肉,使腿 部更有力量。
提高耐力
长期坚持跑步可以提高身体的 耐力。
游泳
低冲击力
游泳是一种低冲击力的运动, 对关节的负担小。
全身运动
体育与健康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体育与健康概述 • 体育活动与身体健康 •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 体育活动与生活质量 • 体育活动的种类与形式 • 体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 • 体育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 总结与展望
01
体育与健康概述
体育与健康的定义
体育
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重复的 身体锻炼活动,旨在增强身体素 质,提高运动能力。
和发展。
04
体育活动与生活质量
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适度的体育活动能够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减少疾 病的发生。
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锻炼,身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睡眠节律,提高睡眠质量,从而为 工作与学习提供充足的精力。
增强心肺功能
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耐力与持久力,有助于提 高工作与学习效率。
激励自己
设定锻炼目标,给予自己奖励,激发锻炼动力。
寻找锻炼伙伴
与朋友或家人一起锻炼,增加锻炼乐趣和动力。
注意身体反应
注意锻炼过程中的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锻炼方式或暂停锻炼。
07
体育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增强体能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ppt课件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ppt课件

体育课部
完善人格、增进社会适应性
体育运动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
活动。 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外在的身体活动形 式,而且具有内在的价值观念、意识 形态和行为规范。 在这个界定的标准上,体育运动具有 文化的各种特征,因此体育运动是一 种文化。
体育课部
完善人格、增进社会适应性
体育运动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
——运动心理学
杨 艳 体育课部
体育课部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
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都会形成一个令人兴奋的、 充满挑战的环境。在这个环境当中,参与者的自 尊和动力都可以得到加强。 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却有着一 些共同点,即参与体育运动会有一些益处,这些 益处包括娱乐、学习新的运动技巧、提高现有的 运动技巧、变得更健康和强壮、体验运动和竞争 带来的兴奋以及享受团队气氛和结交新朋友等等。
体育课部
一、相关概念与有关研究
体育
运动
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度量
体育课部
体育
身体教育(狭义)
即以强身、医疗保健、娱乐休息为目的的 身体活动。与德育、智育、美育相配合, 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 体育运动(广义) 包括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以 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来锻炼身体、促进 健康,增强体质。
扩展自己
生活经验; 诚实而平静的检讨自己的得失; 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抱负水准。
体育课部
体育运动对人的影响
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课部
二、体育运动与生理健康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 经常从事体育运动有益于全身各个系统的健康。 表现在:

对于心脏: 减少身体休息时的心率; 减少规范化运动中的心率; 加速规范化运动后心率的恢复; 增加每次心搏所排出的血量; 增大心肌; 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 对于血管和血液 减轻高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减少血脂; 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 增加血容量; 促进肌肉中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ppt课件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ppt课件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一身体健康是你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二心理健康有助于你的身体健康?一良好的心理状态会增进你的身体健康?二消极的心理状态会降低你的身体健康水平?三运动愉快感是你坚持体育锻炼的精神动力?一体育锻炼可以获得运动愉快感?二选择适合你身心发展的体育锻炼方式?三运动愉快感能增强你坚持体育锻炼的信心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 康
体育心理学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知道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明确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让学生初步了解体育运动愉快感的产生及 选择适合自己锻炼的方式。 2、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关注身体,热爱生命,建立良好 的心境。 (2)让学生体验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愉快感。
良好的心理特征:精神饱满、情绪愉快。


消极的心理特征:过分兴奋、忧郁、恐惧、悲 伤、焦虑等。
运动愉快感是坚持体育锻炼的 精神动力

体育锻炼可以获得运动愉快感。适度负荷的体 育锻炼能促使你的大脑释放一种叫‘内啡肽’ 的物质,该物质能使你产生舒适愉快的心情。 选择适合你身心发展的体育锻炼方式。你的只 有参加喜爱并且适宜自己的体育活动才能获得 运动愉快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 你的体育锻炼方式,以获取最大的心理效应。
结束
运动愉快感能增强你坚持体育锻炼的信心。


学习小结
1、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你身体健 康的必备条件,消极的心理状态将有害 于你的身体健康。 2、你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获得运动愉快 感,进而增进你的心理健康。 3、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的运动愉快感会 促使你更为主动地坚持体育锻炼,因此, 你应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式。

《体育与心理健康》课件

《体育与心理健康》课件
扩大研究范围和对象
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研究范围,包括不同年龄、性别、文化和背景的人群,以便更好地了 解体育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Part
06
结论
总结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01
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自尊和幸福感

02
心理健康对体育表现的影响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更倾向于参与体育活动,保持运动习惯,提高体
育表现和成就。
03
体育与心理健康相互促进
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心理健康,而健康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提高
克服困难
在坚持锻炼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如天气、时间、身体状 况等,需要积极克服这些困难,保持锻炼的持续性。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积极心态
1 2 3
享受运动过程
在体育活动中,关注运动的过程和体验,享受运 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心态 。
挑战自我
在体育活动中挑战自我,突破自己的极限,可以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满足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 影响。
以奥运会为例,心理训练师会为参赛运动员提供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意象训练等 多种心理训练方法,帮助他们克服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提高竞技表现。
体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体育活动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治疗方法,它可以缓解压力、改善情 绪、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以抑郁症为例,一些研究表明,参与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 状态和生活质量。此外,团体运动项目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社交网络,提高社交 技能。
,可以丰富锻炼内容,提高锻炼效果。
考虑个人兴趣和爱好

人教版七至九年级体育教师用书电子版 第三章 体育与心理健康

人教版七至九年级体育教师用书电子版 第三章 体育与心理健康

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昌盛和祖国的富强,真正的健康是指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为此,学校体育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也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是促进心理健康的载体之一,应针对初中阶段所安排的体育锻炼内容,创设积极愉快的体育学习情境,针对不同的体育锻炼的内容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本章内容与结构及其要点(一) 内容与结构(二) 内容要点在课程标准中,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设立了心理健康这一学习领域,以发挥体育的多种功能。

在初中阶段侧重于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初步学习用体育活动的方法改善心理状态。

在学生用书中本章包括《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青春期心理健康》、《调节你的情绪》、《培养你的意志品质》四个题目,为了完成课程标准水平四 (7~9年级) 的教学目标,在本书中增加了《培养你的自尊自信》和《设置合适的体育学习目标》两个题目,供教师选用进行教学。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共分为三部分:对健康含义的正确理解;身心健康的关系;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教材的第一部分:对健康含义的正确理解。

阐述了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都良好的三维观。

教材的第二部分:身心健康关系。

既从身体对心理的影响的角度讲述身心健康关系,又从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影响的角度讲述了身心健康的关系。

教材的第三部分: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提出了“运动愉快感”的概念。

作为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中间变量,“运动愉快感”是个体参加体育活动后所产生的满足、快乐、舒畅、振奋以及积极参与的感觉,是一种最优化的心理状态。

运动愉快感是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要动力;而缺乏运动愉快感,是学生放弃体育运动的原因。

《青春期心理健康》共包括三个部分:了解青春期心理健康;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青春期心理健康的调节方法。

教材第一部分:概括地阐述了青春期的含义和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标准,列举了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维度特征:① 智力水平;② 心理状态;③ 情绪调控;④ 人格塑造;⑤人际关系;⑥ 学习水平。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ppt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ppt
(2)运动愉快感本身具有直接的健康效应, 使活动者更易获得积极的心理健康效应。
体育活动


类型 强度 持续时间 频率



运动愉快感
产生控制感 转移注意 产生恍惚 体温升高 释放儿茶酚胺 释放内啡肽
心理健康
改善情绪 完善个性 好的自我概念 改变睡眠模式 改善认知活动 心理治疗效应
一、改善情绪状态
改善情绪状态是研究者们用来检查体育 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指标。体 育活动的情绪效应,有短期效应和长期 效应两种。
二、完善个性特征
A型行为特征:急躁、争强好胜、易激动、 整天忙忙碌碌、做事效率高。易产生冠 心病。
体育活动可改变A型行为特征。 体育活动对个性整体结构变化产生影响。
二、体育活动的强度
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能取 得较好的心理效应。相反,大强度的体 育活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焦虑等消极的 情绪。研究还表明,长期进行中等强度 的体育锻炼能够治疗非精神病患者的抑 郁症。因此,对大多数人而言,中等强 度比大强度的活动更合适。
三、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
20~30min?或60~90min ? 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的竞赛活动不会
第三节 体育活动特征与心理健康 的关系
一、体育活动的类型 二、体育活动的强度 三、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 四、体育活动的频率
一、体育活动的类型
伯杰(Berger)1988年指出,有氧运动、 封闭式运动、没有人与人之间竞争的运动, 有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对此观点虽有 争议,但是,显然,不管是哪一种体育活 动类型,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与个人的喜 爱程度以及与是否能从某一种活动中取得 乐趣有一定的关系。
一、身心关系的解释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全套完整课件)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全套完整课件)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
运动是一种有效的压力管
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可以
积极的影响,为人们提供
理方法,能够帮助减轻并
改善情绪,提高自尊心和
身心健康。
缓解压力。
自信心。
放幸福激素,缓解情绪不良和负面情绪。
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改善情绪与自尊心
1
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增加健康
与他人一同参与
2
活动的乐趣。
与朋友、家人或社区团体一起锻炼,
分享快乐和成就感。
3
设定小目标
制定容易实现的目标,一步一步提高,
慢慢增加锻炼强度。
结论和要点
锻炼与心理健康
压力管理
改善情绪与自尊心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通过体育锻炼,我们可以积极影响
我们的心理状态,提高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锻炼可以帮助减轻压力,缓解焦虑,提高自
尊心和自信心,同时改善注意力和记忆力。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益处
1
压力缓解
锻炼能够释放压力,帮助身体和头脑放松,减少焦虑感和消极情绪。
3
获取更好的成果
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的人们更有可能为了达到目标而全力以赴,进而在体育锻炼中取得更
好的成果。
运动与压力管理
运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可以转移注意力,释放
压力激素,并促进身体和大脑的放松。
体育锻炼对抑郁和焦虑的帮助
体育锻炼被证明对抑郁和焦虑症状有积极影响。适度的运动能够刺激大脑释
2
提高幸福感
运动会促进内啡肽的释放,提升幸破自己的身体极限,锻炼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体育与心理健康课件ppt-体育与心理健康

体育与心理健康课件ppt-体育与心理健康

3
减轻压力
体育活动有助于释放紧张情绪、减轻压力,提供放松和充电的机会。
体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 提高自尊
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个人的 自尊心,并增加对自己身 体能力和外貌的自信。
2 改善注意力
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大脑 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提高 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3 缓解抑郁情绪
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身体内 多巴胺、血清素等脑化学 物质的释放,缓解抑郁情 绪。
2
轻压力和焦虑。
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大脑认知功能,如
记忆力、学习和决策能力。
3
改善睡眠质量
体育活动可以促进更好的睡眠,帮助恢 复和调整心理和生理状态。
体育与心理健康的案例研究
团队运动
团队运动可以提高合作与沟通能 力,培养团队意识和建立积极的 社交关系。
瑜伽
瑜伽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灵活性, 并通过冥想和放松练习改善心理 健康。
自然散步
在自然环境下散步可以减轻焦虑 和压力,并提高心境和身心健康。
总结与展望
1 相互依赖
体育与心理健康紧密相连,互相促进,为我 们的生活带来丰富和平衡。
2 深入研究
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体育与心理健康之间的 关系,以帮助更多人达到身心健康。
自信心
积极思考、正向语言和“我能做到”的自我暗示可 以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
压力
制定完善的时间管理计划、拥有良好的休息和 睡眠习惯以减轻压力。
身体形象
正确认知和积极的身体形象观有助于提高运动 员对自身身体的接受和满意度。体育活动对心源自健康的益处1压力缓解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释放的内啡肽,减
提高认知能力
体育与心理健康
欢迎来到本课程!探索体育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了解体育对心理健康的 影响,并发现心理健康对体育的重要性。

学生心理健康运动干预(体育教学)PPT课件

学生心理健康运动干预(体育教学)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习压力、家庭 环境、人际关系等,同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面临诸多 挑战,如教育理念的转变、专业人才的缺乏等。
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 因素之一,过度的学习压力会导致学 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家庭环境
人际关系
学生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其心理健康 的重要因素,如与同学、老师、朋友 的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 生影响。
提升学生心理健康运动干预的普及与推广
制定政康运动干预工作。
加强师资培训
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和运动干预方面的培训, 提高其专业能力。
宣传与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学生心理健康运动干预的重要 性和意义,提高社会认知度。
THANKS FOR WATCHING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运动干预的实证研究
扩大研究范围
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不同地区、不 同类型的学生群体,以检验干预
效果的普适性。
深化研究内容
深入研究运动干预对学生心理健 康的具体影响机制,为干预方案
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跨学科合作研究
加强心理学、体育学、医学等学 科的合作研究,共同推动学生心
理健康运动干预的发展。
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挑战
现状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焦虑、抑郁、自卑 等心理问题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和学习生活。
挑战
05 学生心理健康运动干预的 未来发展与展望
创新学生心理健康运动干预的方式与方法

大学体育理论课完整ppt课件

大学体育理论课完整ppt课件
.
误服灭鼠药 :
灭鼠药毒性成分不同,误服后的临床表 现各异,如胃部不适、呕吐、腹泻、抽 搐等,严重的可出现昏迷。喝水稀释、 催吐等方法皆难奏效,送医院急诊洗胃 或对症处理才是上策。
.
触电 :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尽快找到电闸,切断电 源是当务之急。如果暂时找不到电源,可就近 找一样绝缘的东西,如木棍或塑料管子,挑开 触电者与电源的接触,然后检查触电者的反应。 如果发现其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应立即就 地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让别人 拨打急救电话。
19寻呼接入191联通无线电人工寻呼接入码192联通无线电自动寻呼接入码等等2030电话卡服务另外89开头的号段部分也作电信及民用服务号码10000客服号码中国电信100019中国电信客服类号码未核配10010人工客服号码中国联通10011自助客户服务号码中国联通10012用户缴费卡服务号码中国联通100135中国联通客服类号码未核配10016业务受理专用客户服务号码中国联通10017中国联通客服类号码未核配10018vip个人客户服务号码中国联通10019集团客户服务号码中国联通
胆小: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跳马等项目。 处事犹豫不决,不果断: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
击、跨栏、跳高、跳远、击剑 做事不够冷静: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
射击等。 做事总担心自己完不成任务:跳绳、俯卧撑、广播体
操、跑步等(增强自信心) 好逞强、易自负:选择难度大动作复杂的如跳水、体
.
颈椎损伤 :
如果怀疑伤员颈椎有损伤,应平抬伤 员至担架上,专人牵引、固定其头部, 并上颈托。一时无颈托时,应在伤员的 颈部两侧各放一只沙袋或衣物,以防头 部扭转或屈曲导致颈椎损伤加重。
.
头部撞伤 :

体育与健康课件

体育与健康课件

为什么体育与健康重要
1 身体健康
2 心理健康
体育与健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 慢性疾病,并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体育与健康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 康水平,增强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健康的重要性
定义明确
健康是指身体和心理的良好状态。
保持健康的因素
维持健康饮食、适度运动、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健身房的好处
设施齐全
健身房提供各种设施,如器 械、有氧设备和团体训练课 程,满足各类人群的健身需 求。
优势和劣势
健身房提供专业指导、社交 机会和室内环境,但可能较 为拥挤并需要缴纳会员费。
选择合适的健身房
根据自身需求和目标,选择 适合的健身房,注意设施、 位置和费用等因素。
健康饮食与营养
重要性
健康饮食是保持身体和心理健 康的基础,提供身体所需的营 养素。
合理的饮食计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均 衡摄入各种营养元素,避免摄 入过多的不健康食物。
营养素的种类及其功能
了解各类营养素的作用,如蛋 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 生素等,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 求。
健康生活方式
1Hale Waihona Puke 正确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
2
抛开烟酒毒品的生活方式
避免吸烟、饮酒和滥用毒品,减少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损害。
3
健康生活方式的持续性
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和积极心态,以保持身体和心理 的健康。
结论
体育与健康密切相关,通过定期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改善身体和心理健康。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个人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生活品质的关系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 学习目标
• 当学完这一章后,你应该能够解释以下的 关键概念和重要问题
• 身体表象 • 身体自尊 • 应激 • 应激源 • 焦虑 • 抑郁 • A型人格 • B型人格 • C型人格 • 放松技术 • 表象训练
关键概念
重要问题
•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应激源的类型及应激模式 • A型人格与B型人格类型的人参加体育锻炼
• A型人格的人动机强、具有竞争性、好攻击、 急躁、易怒和时间紧迫感强,总感到时间 不够用,一次想做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情。 任何悠闲自在的活动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法 忍受的。
• 由于长期处于快节奏和高压紧张的状态下,A型人
格的体内的平衡被打乱。为了维持其体内的平衡状 态,A型人格的人需要对外部刺激作出强烈的应激










































分数的解释
回答“是”,计1分;回答“否”不记分。
下面是对应激程度的分类:
高应激
6~20分
中等应激
3~5分
低应激
0~2分
• 二、应激的征兆
变化,呕吐 反映了消化系统的变化,呼吸困难反映了 呼吸系统的变化,经常性的头痛、疲劳、 手颤抖反映了肌肉的紧张性变化等等。
• 三、应激源类型
• 应激源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

体育心理学课件

体育心理学课件

运动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成员间的信任与支持
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支持是影响团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这种信任 和支持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协作。
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
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是维系团队凝聚力的重要纽带,能够使团队成员 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有效的沟通与协调
有效的沟通与协调能够减少误解和冲突,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 流和协作配合。
实现
实现运动目标的方法包括制定详细的 计划、坚持不懈地训练和寻求他人的 支持和帮助等。
03
运动情绪与心理健康
运动情绪的概念与特点
运动情绪
指在参与体育运动时产生的各种情感体 验,包括愉快、兴奋、紧张、沮丧等。
VS
特点
运动情绪具有情境性、唤醒性和适应性, 能够影响运动员的认知、行为和生理反应 。
运动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领导者的能力与风格
领导者的能力和风格对团队凝聚力也有重要影响,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提高运动团队凝聚力的方法与策略
强化团队目标与价值观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强化团 队的目标和价值观,提高团队成员的 认同感和归属感。
促进团队互动与协作
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和比赛,促进团 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协作,提高团队 的协作能力和战斗力。
加强沟通与协调
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与协调方式,加 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配 合,减少误解和冲突。
激发团队士气与动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励和鼓舞,激发团 队成员的士气和动力,提高团队的凝 聚力和战斗力。
运动团队冲突的解决与管理
识别冲突源
促进有效沟通
首先需要识别冲突的来源,了解冲突的性 质和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从心理因素的影响去认识心身疾病
(一)什么是心身疾病?
(二)常见的心身疾病
1、心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偏头痛、心绞痛(冠心病)、雷诺氏病、心动 过速。
2、胃肠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神经性厌食。 3、泌尿系统疾病:排尿障碍、阳痿、阴冷、月经失调或痛经。 4、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机能障碍、糖尿病。 5、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慢性呃逆。 6、皮肤疾病:荨麻疹、斑秃、神经性皮炎。 7、肌肉和骨骼系统疾病:周身疼痛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三)心身疾病产生的原因: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分裂型人格障碍 (三)适应障碍——失落、冷漠、自杀 (四)其他心理困扰: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求职与择业问题, 四、常见的不良生活习惯
(一)余暇时间存在大量的浪费 (二)电视和网络时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生活的快节奏引起的种种困扰 (四)生活方式的变化引起疾病谱的变化
9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二、情绪与健康
(一)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祖国医学中的论述
民间谚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怒伤肝、恐伤肾、 思
伤脾、忧伤肺” ;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养生有五难,名不去为 一
难,喜怒不去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
为五难。”
(三)现代医学的论述
3
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早就指出“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 给疾病大开方便之门体。育运”动国与身外心还健有康(医钱学建龙研)究发展,“一切对人不19利.09的.2020
(1)“没时间”
(2)“疲劳”、“太累”
(3)“体育设施不完善”
(4)“缺乏健康知识”
(5)“缺乏意志力”
3、影响坚持锻炼的因素
(1)早期锻炼史
(2)闲暇时间的动与静
(3)现有健康水平
(4)吸烟与不吸烟
(5)其它因素
16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19.09.2020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19.09.2020
五、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1、WHO提倡四大健康生活方式:不吸烟、饮酒 不过量、锻炼身体、平衡膳食。
2、中国教育健康专家贾伟廉教授提出“中国健康 七条”:讲究卫生、禁烟少酒、锻炼身体、平 衡膳食、精神卫生、保护环境、注意交通安全。
10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19.09.2020
第三节 体育运动与心理活动
一、体育与感知觉 二、体育与记忆 三、体育与思维 四、体育与注意 五、体育情绪
11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2020
第四节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一、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应 1、改善情绪状态 2、完善个性特征 3、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4、改善认知活动 5、改变睡眠模式 6、心理治疗效应
1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19.09.2020
第三章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体育活动与心理活动 第四节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2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19.09.2020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见前述)
(五)网络怎样影响我们的心理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四个时期 (一)心理适应时期 (二)学习问题时期 (三)恋爱问题时期 (四)就业升学问题期
8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19.09.2020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和人格类型:
(一)神经症 :1、焦虑症 ;2、抑郁症 ;3、强迫症 ;4、神经衰弱 (二)人格障碍 :1、偏执型人格障碍 ;2、情感型人格障碍 ;3、3、
6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19.09.2020
(五)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1)遗传因素
(2)病菌、病毒感染
(3)大脑外伤或化学中毒
(4)严重疾病
2、心理社会因素
(1)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3)心理冲突
7
(4)特殊人格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19.09.2020
12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19.09.2020
二、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的原因
1、体育活动主要是增强体质,这为心理健康打下了基础;
2、体育活动可以渲泄不良的心理能量;
3、体育活动促进交流
4、体育活动可转移注意力
三、体育活动与身心关系的理论假说
1、身心关系的解释
2、生物学理论假说
3、心理学理论假说
14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19.09.2020
(四)“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因素” 1、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1)为丰富社会经验 (2)为强身健体 (3)为消遣和寻求刺激 (4)为丰富审美经验 (5)为精神发泄 (6)为磨练意志
15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19.09.2020
2、不参加锻炼的原因:
2、荒废了的学业
3、预支了的生活
4、网虫影响心理健康
5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19.09.2020
(四)影响大学生的生活事件 家庭经济困难。 受人歧视和鄙视。 本人患重病。 当众受到侮辱或名誉受到损害。 恋爱受到挫折。 学习遇到困难或学习负担重。 不喜欢本专业。 家庭亲人去世。 被人误会错怪。 期待中的评优落空。 人际关系失衡
四、体育活动的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体育活动的类型
2、体育活动的强度
3、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
13
4、体育活动的频率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19.09.2020
五、运动愉快感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1、运动愉快感的定义 2、运动愉快感与活动的坚持性 3、运动愉快感是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中间变量。 六、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一些论述: (一)“运动抗抑郁心情变开朗” (二)“用体育锻炼健全人格” (三)“健身运动与心理训练”
1、社会因素;2、生物学因素;3、人格因素
4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钱建龙)
19.09.2020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影 响因素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调查
(二)心理问题的新苗头:
1、沉迷网络出现的心理障碍
2、心理疾病袭向高智商高学历人群
(三)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1、不正常的消费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