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吕赫若小说透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一).

合集下载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小说专题》网课测试题答案2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小说专题》网课测试题答案2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小说专题》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下列哪部作品属于小说家刘以鬯的代表作?()A.《天堂与地狱》B.《酒徒》C.《一九九七》D.《春雨》2.封祖盛在《台湾小说主要流派初探》中批评说,“他的小说极少描写封建习俗的代表人物和其他剥削压迫者,写了也大都不把他们作为反面形象来抨击,因而给人以哀怨有余,愤怒不足之感”,这批评的是哪位作者?()A.钟理和B.钟肇政C.杨逵3.台湾留学生文学的鼻祖,“无根一代”的代言人是()。

A.聂华苓B.於梨华C.陈若曦4.琼瑶的哪部作品被拍过两次?()A.《彩云飞》B.《心有千千结》C.《海鸥飞处》D.《窗外》5.下列哪部作品是施叔青早期的作品?()A.《约伯的末裔》B.《香港的故事》C.《完美的丈夫》6.郑树森曾评价“变化瑰奇一直是”他的作品“显著的特色。

当代小说各种类型体裁”,“都尝试过”,“始终坚守前卫的一线”,这评价的是哪位作家?()A.西西B.吴煦斌C.钟晓阳7.被视为台湾当代乡土文学中“里程碑”式的作品的是( )A.《马利科湾英雄传》B.《浊流三部曲》C.《台湾人三部曲》8.高阳历史小说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中,占主导的是()A.道家文化B.儒家文化C.佛家文化9.高阳历史小说最突出的特征是()。

A.复杂的故事情节B.卓越的史诗品格C.丰富的人物形象10.下列属于高阳作品的是()。

A.《慈禧全传》B.《胡雪岩》C.《红楼梦断》D.《红顶商人》11.於梨华作品中,显示从“无根一代”到“觉醒一代”创作变化的是()A.《又见棕榈,又见棕榈》B.《傅家的儿女们》C.《三人行》12.古龙小说与传统武侠小说在人物方面的显著区别是()?A.人物形象的丰满B.人物与环境的特别关系C.人性的自觉意识13.标志着古龙武侠小说风格真正成熟的作品是()A.《绝代双骄》B.《游侠录》C.《失魂引》14.“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哪位作家的作品题目的首子连成的诗句?()A.金庸B.温瑞安C.梁羽生15.李乔《寒夜三部曲》的第一部是《寒夜》,而在中国大陆,也有一位作家写过同名的长篇小说,这位作家是()。

北语21春《小说专题》作业4答案

北语21春《小说专题》作业4答案

北语21春《小说专题》作业4答案
1
被誉为“两脚踏中西文化”的“幽默大师”的是?
A 林语堂
B 白先勇
C 王鼎钧
答案:A
2
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小说旗手”的是?
A 白先勇
B 欧阳子
C 王文兴
答案:A
3
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电影《断背山》的台湾导演是
A 李安
B 侯孝贤
C 李行
答案:A
4
下列哪部作品是施叔青早期的作品。

()
A 《约伯的末裔》
B 《香港的故事》
C 《完美的丈夫》
答案:A
5
小说《城南旧事》的作者是?
A 林海音
B 孟瑶
C 郭良蕙
答案:A
6
《荒人手记》以一个男同性恋者的口吻,展现这一社会畸零族群的爱欲生活和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

它的
作者是?
A 黄凡
B 苏伟贞
C 朱天文
答案:C
7
吕赫若最重要的短篇小说集是?
A 《牛车》
B 《嫁妆一牛车》
C 《清秋》。

北京语言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小说专题》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4

北京语言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小说专题》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4

北京语言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小说专题》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西西有部作品借鉴了拉美魔幻写实的写作,这部作品是()。

A.《感冒》B.《我城》C.《哀悼乳房》参考答案:B2.下列属于赖和代表作的是()。

A.《不如意的过年》B.《春光关不住》C.《送报夫》参考答案:A3.标志着古龙武侠小说风格真正成熟的作品是()A.《绝代双骄》B.《游侠录》C.《失魂引》参考答案:A4.白先勇的小说集中,以大陆去台人员为主人公,其中多为国民党中高级的党政军官员及其眷属的是()。

A.《台北人》B.《纽约客》C.《游园惊梦》参考答案:A“三三体”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A.黄凡B.张大春C.朱天文参考答案:C6.下列哪部作品是香港本土作家西西的代表作?()A.《东城故事》B.《春望》C.《胡子有脸》D.《我城》参考答案:D7.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小说旗手”的是()。

A.白先勇B.欧阳子C.王文兴参考答案:A8.李乔的描写和展现日据时代台湾真实面貌,台湾同胞的生活、命运的“大河小说”是( )A.《浊流三部曲》B.《寒夜三部曲》C.《台湾三部曲》参考答案:B9.下列属于台湾旅外作家创作特征的是()。

A.作品多描写留学生与海外华人漂泊天涯的“异乡人”的处境B.往往在美国、台湾、大陆之间展开故事架构C.异质文化冲突贯穿作品始终,蕴含了文化考察与反思的意义D.受到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作品中多有“中西合璧”的艺术色彩参考答案:ABCD10.葛日新形象的塑造成为台湾“觉醒一代”的命运见证,他是张系国哪部作品的主人公?( )A.《黄河之水》B.《棋王》C.《昨日之怒》参考答案:C11.旅美时期,丛甦主要从事留学生文学的创作作,她反复表现的主题是()。

A.反映现代人的孤绝感B.流浪的中国人C.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和反思参考答案:B12.标志着古龙武侠小说风格真正成熟的作品是()。

A.《失魂引》B.《游侠录》C.《绝代双骄》参考答案:C13.於梨华作品中,显示从“无根一代”到“觉醒一代”创作变化的是()A.《又见棕榈,又见棕榈》B.《傅家的儿女们》C.《三人行》参考答案:B14.因为小说具有浓郁的神秘气息,而被称为“诡异言情小说”的作家是()。

上册第八章 台湾日据时期文学

上册第八章 台湾日据时期文学

第八章台湾日据时期文学一、焦点问题◆台湾日据时期文学创作的整体特点是什么?◆如何看待日据时期文学在台湾文学发展中“承前启后”的意义?二、背景材料1.台湾新文学的发生◆基本主题:•暴露日本殖民统治的罪恶,争取民族解放•争取个性解放、追求人的自由(与大陆新文学相似)◆“孤儿意识”:•游子感,浓厚的悲怆色彩2.二十年代主要作家作品(1)张我军•受“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引发新旧文学论战•《乱都之恋》:台湾第一部新诗集(2)其他•杨云萍《光临》、《黄昏的蔗园》•杨守愚《凶年不免于死亡》•虚谷《无处申冤》•杨华《薄命》3. 三十年代主要作家作品(1)小说•杨逵《送报夫》•吕赫若《牛车》•龙瑛宗《植有木瓜树的小屋》(2)诗歌•王白渊《荆棘之道》4. 新文学主要刊物(1)《台湾文艺》1934年,“台湾文艺联盟”(2)《台湾新文学》1935年,杨逵、叶陶三、文本分析1. 赖和《一杆“秤仔”》•无辜平民遭日警迫害•深切同情台湾民众,无情揭露和批判日本殖民者及其走狗 赖和——“台湾的鲁迅”•现实主义的文化批判精神《斗闹热》、《蛇先生》•恋乡土,风格稚拙朴讷•引入方言俚语,展现出地域特色2.杨逵《送报夫》•台湾农家青年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立志寻求解放•受左翼文学思潮影响,具有阶级革命意味。

•号召全世界的被压迫者共同奋斗◆杨逵•《模范村》•作品的象征意味《鹅妈妈出嫁》《泥人形》3.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表现知识人精神疏离的过程•展现台湾民众普遍存在的“孤儿意识”,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与重建•中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和表现手法:以主人公的生活轨迹、时空转换为经纬来构架故事◆吴浊流•表现男女知识青年的现实遭际《水月》、《泥沼中的金鲤鱼》•反映民族意识,反抗“皇民运动”《陈大人》、《糖扦仔》、《先生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地方性与民族性相统一四、思考与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台湾日据时期文学中的代表作品?请简要分析。

◆台湾日据时期文学与大陆新文学有何异同?从《亚细亚的孤儿》谈谈该时期文学的“孤儿意识”。

从吕赫若小说透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

从吕赫若小说透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

从吕赫若小说透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日本从明治维新(1868)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历程,它迅速选择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国家走过的道路:首先是国内的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接着是为了掠夺资源而贪婪地向外扩张,通过武力来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从甲午战争以后,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拥有了包括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东北三省(满洲)、朝鲜半岛等地区和国家在内的主要的殖民地。

1937年,更进一步全面侵华,试图建立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统治“版图”。

在这个版图上,它开始野心勃勃地构建起一套“现代国家”的制度——包括在“经济统合”的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交通网、土地制度、租税、市场和统一的货币一度量衡;在“国家统合”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宪法、国民议会、政府、地方自治体、裁判所、警察一刑务所、军队等;在“国民统合”的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户籍一家庭、学校一教会、博物馆、新闻等;最后,在“文化统合”的层面上,则试图通过其“现代化”的教育制度,通过强制性地推行“国语”,而创造“现代”的文学、艺术等等[1]——这些“现代化”的经济、政治、国民观念和文化观念,是文艺复兴,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以后西方现代国家的主要特征。

非常具有讽刺性的是,当日本试图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来圆自己的“强国梦”时,它却采取了对自己的“内地”与“殖民地”分别对待的双重标准:不是要有“国民议会”和“地方自治”吗?然而,当林献堂、蒋渭水等人策动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时,却被日本政府以违反治安警察法提起公诉(1924年);不是需要有“国民”的“言论自由”与“政治平等”吗?可是当《台湾民报》于1927年8月由东京迁到台湾发行以后,有关民族问题和社会运动的言论和主张,都被台湾总督府的“文化统合”政策给“统合”掉了。

日据时代的台湾,面对的正是这些“统合”的压力。

而台湾文学也正是在这些权力的压力下,积极参与了本民族的文化启蒙与解放运动,它也充分利用了“现代性”的策略,来消解这些压力。

将我修订过的台港文学书目分享一下

将我修订过的台港文学书目分享一下

将我修订过的台港文学书目分享一下将我修订过的台港文学书目分享一下超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阅读书目一、台港澳华文文学台湾:(一)小说:赖和:《一杆秤仔》《不如意的过年》《可怜她死了》吕赫若:《牛车》杨逵:《送报夫》《模范村》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钟理和:《笠山农场》《原乡人》钟肇政:《浊流三步曲》《台湾人三部曲》陈映真:《将军族》《夜行货车》黄春明:《青番公的故事》《看海的日子》王祯和:《嫁妆一牛车》《小林来台北》李乔:《寒夜三部曲》陈冠学:《田园之秋》田雅各:《拓拔斯·搭玛匹玛》白先勇:《金大奶奶》《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孽子》欧阳子:《花瓶》《魔女》王文兴:《家变》七等生:《我爱黑眼珠》《隐遁者》东方白:《浪》宋泽莱:《红楼旧事》《废园》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陈若曦:《尹县长》《突围》张系国:《棋王》马森:《夜游》《生活在瓶中》丛甦:《盲猎》赵淑侠:《我们的歌》李敖:《北京法源寺》林海音:《城南旧事》孟瑶:《梨园子弟》郭良蕙:《四月的旋律》《心锁》施叔青:《壁虎》廖辉英:《油麻菜籽》《不归路》袁琼琼:《自己的天空》《今生缘》高阳:《慈禧全传》《胡雪岩》古龙:《绝代双骄》《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琼瑶:《窗外》《几度夕阳红》《彩云飞》黄凡:《赖索》张大春:《将军碑》《四喜忧园》李昂:《杀夫》《迷园》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荒人手记》苏伟贞:《离开同方》吴锦发:《燕鸣的街道》王幼华:《狐》(二)诗歌:张我军:《乱都之恋》赖和:《流离曲》吴晟:《手》《路》白萩:《流浪者》莫那能:《美丽的稻穗》纪弦:《你的名字》余光中:《乡愁》《芝加哥之死》《我之固体化》《武陵少年》《当我死时》《双人床》洛夫:《风雨之夕》《石室之死亡》郑愁予:《梦土上》《错误》覃子豪:《追求》《诗的播种者》罗门:《流浪人》《都市之死》痖弦:《深渊》《坤伶》商禽:《长颈鹿》《逃亡的天空》李魁贤:《弦音》蓉子:《伞》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盼望》林耀德:《军火商韩鲍》向阳:《阿爹的饭包》钟鼎文:《留言》墨人:《烟水亭》钟雷:《夜雨》周梦蝶:《树》胡品清:《画云的女人》詹冰:《水牛图》羊令野:《红叶赋》叶维廉:《花开的声音》隐地:《爱情风筝》高准:《中国万岁交响曲》林亨泰:《风景》文晓村:《誓约》杨唤:《二十四岁》张默:《饮那绺苍发》辛郁:《豹》郭枫:《观莲蕊峰有得》非马:《鸟笼》朵思:《影子》林焕章:《受伤的蝴蝶》张香华:《午后的垂钓》张健:《选战之后》杨牧:《凄凉三犯》杜国清:《蜘蛛》王润华:《皮影戏》绿蒂:《风与城》张错:《茶的情诗》吴晟:《土》施喜继:《小耘周岁》简政珍:《政客》百灵:《风筝》陈义芝:《黄鹤楼下午》渡也:《眼疾与牙疼》詹澈:《日升月落》向阳:《阿爹的饭包》杨平:《忘言》(一)散文: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琦君:《压岁钱》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给母亲梳头》罗兰:《夏天组曲》张晓风:《愁乡石》梁实秋:《雅舍小品》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三毛:《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简媜:《四月裂帛》林清玄:《紫色菩提》《有情菩提》刘墉:《点一盏灯》《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言曦:《伴》张秀亚:《父与女》《风雨中》李敖:《老年人与棒子》林文月:《遥远》叶维廉:《母亲,你是中国最根深的力量》许达然:《瀑布与石头》蒋勋:《苔》吴鲁芹:《鸡尾酒会》子敏:《“纯真”好》王鼎钧:《那树》《最美与最丑》杨牧:《山谷记载》亮轩:《剑》林耀德:《树》陈冠学:《田园之秋》阿盛:《唱起唐山谣》余光中:《望乡的牧神》《青青边愁》台静农:《辅仁旧事》《我与老舍与酒》李敖:《老年人与棒子》(二)戏剧、影视:李曼瑰:《楚汉风云》姚一苇:《来自凤凰镇的人》《碾玉观音》侯孝贤:《东东的假期》《风柜来的人》李安:《推手》《喜宴》香港:(一)小说:黄谷柳:《虾球传》侣伦:《穷巷》舒巷城:《太阳下山了》海辛:《乞丐公主》西西:《我城》《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吴煦斌:《牛》钟晓阳:《停车暂借问》黄碧云:《盛世恋》董启章:《安卓珍妮》徐訏:《江湖行》《女子与事》《结局》李辉英:《人间》《名流》徐速:《星星·月亮·太阳》刘以鬯:《酒徒》陶然:《与你同行》《一样的天空》东瑞:《无言时代》《迷城》颜纯钩:《天谴》《红绿灯》王璞:《扇子事件》《幺舅传奇》刘绍铭:《二残游记》也斯:《剪纸》施叔青:“香港的故事”“香港三部曲”梁羽生:《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云海玉弓缘》金庸:《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鹿鼎记》温瑞安:“四大神捕系列”亦舒:《喜宝》《玫瑰的故事》李碧华:《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梁凤仪:《千堆雪》《九重恩怨》林燕妮:《缘》《纯爱无边》卫斯理:《蓝血人》《回归》《老猫》白洛:《赛马日》张君默:《大预言》南宫博:《杨贵妃》。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

社会学等;他们还组织文化剧团到各地演出,激起民众的批评和斗争意识。

台湾文化协会实际上已成为推动全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二台湾文学的摇篮期(1923-1926 )台湾的新文学运动是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开始的。

从二十年代初起,一些有识之士就撰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

当时,《台湾青年》就刊发了三篇此类文章。

第一篇是陈发表于创刊号上的《文学与职务》;第二篇是甘文芳发表于第三卷三号的《实社会与文学》;再有就是第四卷第一期陈瑞明的《日用文鼓吹论》。

这三篇文章是最早提出改革旧文学取用白话文的文章,但因文章只是零散发表,以议论和感想居多,很少触及新文学的具体问题,尚未形成体系,因而没有引发强烈反响。

不过他们引发了文化界对白话文学的酝酿与关注,可以说是替白话文呐喊的先声。

1923年1 月,在日本留学的黄呈聪和黄朝琴分别撰文《论普及白话文的新使命》和《汉文改革论》发表于《台湾》杂志上。

这两篇文章是他们在回祖国考察,对祖国大陆新文学有了切身的感受之后写就的。

他们想借鉴“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经验推动台湾社会改革。

以此为转折,台湾新文学开始与中国大陆的新文学运动取得联系,并展开热烈的活动。

1924年4 月21日,受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张我军在《台湾民报》上发表了《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文章以犀利的言辞对台湾文坛上舞文弄墨的旧文人作了毫不留情的揭露与批判。

同年11月又在《台湾民报》上发表《糟糕的台湾文学界》,向旧文界的新人发起猛攻,斥责他们“造出一种臭不可闻的恶空气来,把一班文士的脸丢尽无遗,甚至还埋没了许多有学问的天才,陷害了不少活泼泼的青年”。

这样直接而又尖锐的抨击打响了向旧文学发起进攻的第一枪,迫使旧文学界仓皇应战。

台湾旧诗坛老将连雅堂在自己主编的《台湾诗荟》上,借为林小眉的《台湾咏史》作跋之机,攻击新文学:“今之学子,口未读六艺之书,目未接百家之论,耳又未聆离骚乐府之音,而嚣嚣然曰,汉字可废,汉字可废,甚而提倡新文学。

北京语言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小说专题》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4

北京语言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小说专题》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4

北京语言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小说专题》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西西有部作品借鉴了拉美魔幻写实的写作,这部作品是()。

A.《感冒》B.《我城》C.《哀悼乳房》参考答案:B2.下列属于赖和代表作的是()。

A.《不如意的过年》B.《春光关不住》C.《送报夫》参考答案:A3.标志着古龙武侠小说风格真正成熟的作品是()A.《绝代双骄》B.《游侠录》C.《失魂引》参考答案:A4.白先勇的小说集中,以大陆去台人员为主人公,其中多为国民党中高级的党政军官员及其眷属的是()。

A.《台北人》B.《纽约客》C.《游园惊梦》参考答案:A“三三体”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A.黄凡B.张大春C.朱天文参考答案:C6.下列哪部作品是香港本土作家西西的代表作?()A.《东城故事》B.《春望》C.《胡子有脸》D.《我城》参考答案:D7.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小说旗手”的是()。

A.白先勇B.欧阳子C.王文兴参考答案:A8.李乔的描写和展现日据时代台湾真实面貌,台湾同胞的生活、命运的“大河小说”是( )A.《浊流三部曲》B.《寒夜三部曲》C.《台湾三部曲》参考答案:B9.下列属于台湾旅外作家创作特征的是()。

A.作品多描写留学生与海外华人漂泊天涯的“异乡人”的处境B.往往在美国、台湾、大陆之间展开故事架构C.异质文化冲突贯穿作品始终,蕴含了文化考察与反思的意义D.受到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作品中多有“中西合璧”的艺术色彩参考答案:ABCD10.葛日新形象的塑造成为台湾“觉醒一代”的命运见证,他是张系国哪部作品的主人公?( )A.《黄河之水》B.《棋王》C.《昨日之怒》参考答案:C11.旅美时期,丛甦主要从事留学生文学的创作作,她反复表现的主题是()。

A.反映现代人的孤绝感B.流浪的中国人C.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和反思参考答案:B12.标志着古龙武侠小说风格真正成熟的作品是()。

A.《失魂引》B.《游侠录》C.《绝代双骄》参考答案:C13.於梨华作品中,显示从“无根一代”到“觉醒一代”创作变化的是()A.《又见棕榈,又见棕榈》B.《傅家的儿女们》C.《三人行》参考答案:B14.因为小说具有浓郁的神秘气息,而被称为“诡异言情小说”的作家是()。

奥鹏北语20秋《小说专题》作业3

奥鹏北语20秋《小说专题》作业3
您好,感谢您选购本文档,如果没有找到您需要的内容,请关注店铺告知。
本店提供:平时作业,在线考核,离线作业等。
C:《清秋》
答案:C
电影《火烧红莲寺》是根据( )的代表作《江湖奇侠传》而拍?
A:尚恺然
B:宫白羽
C:梁羽生
D:李寿民
答案:A
李乔的描写和展现日据时代台湾真实面貌,台湾同胞的生活、命运的“大河小说”是?
A:《台湾三部曲》
B:《寒夜三部曲》
C:《浊流三部曲》
答案:B
朱天文曾与一位导演合作了《悲情城市》,掀起了台湾“新浪潮”电影,这位导演是?
B:往往在美国、台湾、大陆之间展开故事架构
C:异质文化冲突贯穿作品始终,蕴含了文化考察与反思的意义
D:受到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作品中多有“中西合璧”的艺术色彩
答案:A,B,C,D
亲爱的同学:
您好,感谢您选购本文档,如果没有找到您需要的内容,请关注店铺告知。
本店提供:平时作业,在线考核,离线作业等。亲爱的同学:
A:李安
B:侯孝贤
C:李行
答案:B
被白先勇评价为“第一篇台湾中国作家受西方存在主义影响,产生的第一篇探讨人类基本存在困境的小说”是丛甦的哪部小说?
A:《自由人》
B:《野宴》
C:《盲猎》
答案:C
把自己比成是“中国文学游牧民族”的一员的海外华人作家是
A:於梨华
B:陈若曦
C:严歌苓
D:查建英
答案:C
澳门长篇小说《白狼》的作者是?
A:苇鸣
B:鲁茂
C:周桐
答案:B
李昂创作的最优异的地方是
A:表达女性的生活困境
B:表现女性的情感苦闷
C:从女性对“性”的特殊感受的角度切入作品

北京语言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小说专题》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2

北京语言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小说专题》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2

北京语言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小说专题》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小说《城南旧事》的作者是()。

A.林海音B.孟瑶C.郭良蕙参考答案:A2.反映台湾作家钟理和坎坷一生的传记片是()A.《老莫的第二个春天》B.《海滩的一天》C.《我这样过了一生》D.《原乡人》参考答案:D3.朱天文曾与一位导演合作了《悲情城市》,掀起了台湾“新浪潮”电影,这位导演是()。

A.李安B.侯孝贤C.李行参考答案:B4.《荒人手记》以一个男同性恋者的口吻,展现这一社会畸零族群的爱欲生活和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

它的作者是()。

A.黄凡B.苏伟贞C.朱天文参考答案:C5.封祖盛在《台湾小说主要流派初探》中批评说,“他的小说极少描写封建习俗的代表人物和其他剥削压迫者,写了也大都不把他们作为反面形象来抨击,因而给人以哀怨有余,愤怒不足之感”,这批评的是哪位作者?()A.钟理和B.钟肇政C.杨逵参考答案:A6.反映台湾作家钟理和坎坷一生的传记片是()。

A.《原乡人》B.《我这样过了一生》C.《老莫的二个春天》D.《海滩的一天》参考答案:A7.高阳历史小说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中,占主导的是()A.道家文化B.儒家文化C.佛家文化参考答案:A8.吕赫若最重要的短篇小说集是()。

A.《牛车》B.《嫁妆一牛车》C.《清秋》参考答案:C9.高阳历史小说最突出的特征是()。

B.卓越的史诗品格C.丰富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B10.其作品被称为香港“新浪潮电影”的导演是()。

A.朱石麟B.李翰祥C.许鞍华参考答案:C11.《千山外,水长流》的作者是()A.陈若曦B.聂华苓C.於梨华参考答案:B12.西西有部作品借鉴了拉美魔幻写实的写作,这部作品是()A.《我城》B.《感冒》C.《哀悼乳房》参考答案:A13.最早的乡土小说的提出者是( )A.黄石辉B.杨逵C.吕赫若参考答案:A西西有部作品借鉴了拉美魔幻写实的写作,这部作品是()。

20秋《小说专题》在线作业1-4

20秋《小说专题》在线作业1-4

20秋《小说专题》作业1
共20道题总分:100分
100分•单选题
•多选题
我的得分:5分
我的答案:C
我的得分:5分
我的答案:A
11
5分
我的得分:5分我的答案:C
我的得分:5分
我的答案:ABCD
20秋《小说专题》作业3
共20道题总分:100分
100分•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
共19题,95分
我的得分:5分我的答案:A
我的得分:5分
我的答案:C
16
5分
我的得分:5分
我的答案:ABCD
20秋《小说专题》作业3
共20道题总分:100分
100分•单选题
•多选题
我的得分:5分
我的答案:A
我的得分:5分
我的答案:C
13
5分
我的得分:5分我的答案:C
我的得分:5分
我的答案:ABCD
20秋《小说专题》作业3
共20道题总分:100分
100分•单选题
•多选题
我的得分:5分
我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7
我的得分:5分我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我的得分:5分我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我的得分:5分我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我的得分:5分我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北语20秋《小说专题》作业3_满分答案

北语20秋《小说专题》作业3_满分答案

北语20秋《小说专题》作业_3满分答案一、单选题1、被誉为“两脚踏中西文化”的"幽默大师”的是?A 林语堂B 白先勇C 王鼎钧正确答案选择A2、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小说旗手”的是?A 白先勇B 欧阳子C 王文兴正确答案选择A3、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电影《断背山》的台湾导演是A 李安B 侯孝贤C 李行正确答案选择A4、下列哪部作品是施叔青早期的作品。

( )A 《约伯的末裔》B 《香港的故事》C 《完美的丈夫》正确答案选择A5、小说《城南旧事》的作者是?A 林海音B 孟瑶C 郭良蕙正确答案选择A6、《荒人手记》以一个男同性恋者的口吻,展现这一社会畸零族群的爱欲生活和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

它的作者是?A 黄凡B 苏伟贞C 朱天文正确答案选择C7、吕赫若最重要的短篇小说集是?A《牛车》B 《嫁妆一牛车》C 《清秋》正确答案选择C8、电影《火烧红莲寺》是根据( ) 的代表作《江湖奇侠传》而拍?A 尚恺然B 宫白羽C 梁羽生D 李寿民正确答案选择A9、李乔的描写和展现日据时代台湾真实面貌,台湾同胞的生活、命运的“大河小说”是?()A 《台湾三部曲》B 《寒夜三部曲》C 《浊流三部曲》正确答案选择B10、朱天文曾与一位导演合作了《悲情城市》,掀起了台湾“新浪潮”电影,这位导演是?A 李安B 侯孝贤C 李行正确答案选择B11、被白先勇评价为“第一篇台湾中国作家受西方存在主义影响,产生的第一篇探讨人类基本存在困境的小说”是丛甦的哪部小说?()A 《自由人》B 《野宴》C 《盲猎》正确答案选择C12、把自己比成是“中国文学游牧民族”的一员的海外华人作家是()A 於梨华B 陈若曦C 严歌苓D 查建英正确答案选择C13、澳门长篇小说《白狼》的作者是?A 苇鸣B 鲁茂C 周桐正确答案选择B14、李昂创作的最优异的地方是A 表达女性的生活困境B 表现女性的情感苦闷C 从女性对“性”的特殊感受的角度切入作品正确答案选择C15、李碧华的《霸王别姬》曾被改编成电影而获第46届夏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A 张艺谋B 田壮壮C 陈凯歌正确答案选择C16、“三三体”文学的代表作家是?A 黄凡B 张大春C 朱天文正确答案选择C17、她的小说有点散文化,用小说的形式来欢笑和叹息,但更多的是一些无可奈何的惆怅,许多排遣不了的愁闷。

语言转换与文学实践r——台湾作家吕赫若光复初期国语小说简论

语言转换与文学实践r——台湾作家吕赫若光复初期国语小说简论

语言转换与文学实践r——台湾作家吕赫若光复初期国语小说
简论
隋欣卉
【期刊名称】《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0)005
【摘要】吕赫若(1914-1951)是台湾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台湾刚刚光复,原本以日文熟练创作的吕赫若迅即转换语言尝试用国语进行小说创作.他的《故乡的
战事一——改名》《故乡的战事二——一个奖》《月光光——光复以前》《冬夜》等国语小说,展现了光复时期台湾作家学习国语的努力与成效,标记着台湾现代文学
从殖民地时期解放,也标记着台湾当代文学的开端.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隋欣卉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福建福州 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光复初期台湾国语教育的师资问题 [J], 刘凯军
2.语言中的政治:台湾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 [J], 马学磊
3.反省与批判——台湾光复初期本省籍作家黄昆彬小说作品简论 [J], 隋欣卉;
4.台湾文学史书写中光复初期文化场域的特写——评《光复变奏——战后初期台
湾文学思潮的转折期(1945-1949)》 [J], 林娟芳
5.台湾光复初期魏建功的国语教育思想与实践 [J], 隋欣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殖民时代的叛逆精灵——“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早期经历及艺术个性

殖民时代的叛逆精灵——“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早期经历及艺术个性

A Rebellious Ghost Under the Japanese Occupation:'the Top Taiwanese Intellectual' Lu Heruo's Early Life Experiences and His Individual
Artistic Character
作者: 沈庆利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版物刊名: 台湾研究集刊
页码: 105-109页
主题词: 殖民时代;台湾省;吕赫若;人生经历;艺术个性;文化心理;叛逆精神;小说家;声乐家;剧本作家
摘要:作为台湾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现代作家之一,吕赫若的一生充满了太多的传奇浪漫与厄运磨难.本文运用传记文学批评方法,依据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抓住其性格核心中的'叛逆'基因,从他的早期经历中廓清他那独特的人生体验在其创作中的印记,并进一步对吕赫若独特的文化心理个性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吕赫若小说透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一)日本从明治维新(1868)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历程,它迅速选择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国家走过的道路:首先是国内的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接着是为了掠夺资源而贪婪地向外扩张,通过武力来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从甲午战争以后,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拥有了包括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东北三省(满洲)、朝鲜半岛等地区和国家在内的主要的殖民地。

1937年,更进一步全面侵华,试图建立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统治“版图”。

在这个版图上,它开始野心勃勃地构建起一套“现代国家”的制度——包括在“经济统合”的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交通网、土地制度、租税、市场和统一的货币一度量衡;在“国家统合”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宪法、国民议会、政府、地方自治体、裁判所、警察一刑务所、军队等;在“国民统合”的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户籍一家庭、学校一教会、博物馆、新闻等;最后,在“文化统合”的层面上,则试图通过其“现代化”的教育制度,通过强制性地推行“国语”,而创造“现代”的文学、艺术等等[1]——这些“现代化”的经济、政治、国民观念和文化观念,是文艺复兴,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以后西方现代国家的主要特征。

非常具有讽刺性的是,当日本试图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来圆自己的“强国梦”时,它却采取了对自己的“内地”与“殖民地”分别对待的双重标准:不是要有“国民议会”和“地方自治”吗?然而,当林献堂、蒋渭水等人策动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时,却被日本政府以违反治安警察法提起公诉(1924年);不是需要有“国民”的“言论自由”与“政治平等”吗?可是当《台湾民报》于1927年8月由东京迁到台湾发行以后,有关民族问题和社会运动的言论和主张,都被台湾总督府的“文化统合”政策给“统合”掉了[2]。

日据时代的台湾,面对的正是这些“统合”的压力。

而台湾文学也正是在这些权力的压力下,积极参与了本民族的文化启蒙与解放运动,它也充分利用了“现代性”的策略,来消解这些压力。

在20世纪20年代,是赖和为代表的台湾作家以中文来抵抗日本统治者的“文化统合”,直接地抨击了日本人建立的所谓的“现代制度”,譬如《一杆秤仔》对于“度量衡”和“警察制度”之虚伪性的无情揭露。

到了三四十年代,面对日本统治者强行废止汉文,推行“皇民化运动”,台湾知识分子退而采取了间接的文化抵抗。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使用日语创作的台湾作家。

他们使用殖民者的语言来描写本民族的生活,创造了另外一种文学的、文化的想象,并逐渐形成了一条用“弱小民族”的“现代性”来对抗统治强权的“现代性”的左翼的现实主义传统。

日据时期,尤其是战时(1937—1945)使用日文创作成就较高的几个作家(如张文环、龙锳宗、王昶雄等)当中,吕赫看(1914—1951)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位。

他的身世,在林至洁编译的《吕赫若小说全集》[3]出版之前,我们知道得不多;就是关于他的作品,大陆的了解恐怕也不能说十分透彻。

我对吕赫若感到兴趣,其一由于他对当代台湾作家的影响。

他的《牛车》[4]所描写的30年代社会变革中的乡村背景,在六七十年代仍然成为王祯和、黄春明重新表现的对象。

这不仅仅是某种文学母题的延伸,也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上面的投影。

其二由于他的写作方式。

他的日文写作和作为中国人的民族情结,或者说,日文的表现形式与中国的内在焦虑,这两者构成的张力,展现出殖民地时期台湾知识人的更为真实的处境和精神结构。

在这一点上,他虽然不像龙锳宗那样以十分典型的市镇“知识人”味道的作品(如《植有木瓜的小镇》)作为自己形象的标记,却以更加独特的视阈,例如女性主义视点和“家庭一民俗”小说,为那个时期作了文学的见证。

其三是他与大陆发生关系的方式。

他是最早由胡风翻译介绍给大陆读者的台湾作家之一。

一个日据时代的台湾的中国作家却必须经由他的同胞借助“日文”来认识,他们在失去母语的状态下用日文写作属于自己的而不是日本的文学,这种凝聚着历史、语言与精神之创伤的、令人感到悲凉而沉重的文学“十字架”,无疑令人深思。

最后是他的特殊的境遇。

他像许多左翼人士那样,成为国际性冷战政治下台湾50年代白色恐怖的牺牲品。

因此解读这个文学的“十字架”是很有诱惑力的。

一、殖民地文学的语境阅读吕赫若与其他日据时代以日语为媒介的台湾作家的作品,可以有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是作品的“所指”层面,也就是其内容本身所揭示的意义;其二,是作品的“能指”层面,亦即它所使用的媒介或语言形式所具有的意义。

前者可使我们了解到吕赫若如何用他的眼睛、心灵去关注台湾的社会、经济、道德、伦理、家庭、女性等问题,细致地观察着这些问题在日本殖民主义统治条件下所经历的历史性变化及其这些变化对人们的影响;后者又可让我们感觉到非母语的语言,亦即殖民者的语言如何在影响着他去表现描写这一切。

当日本的殖民者希望通过日语教育,通过“同化”政策,形成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时,被统治的民族,却用了统治者的语言来表现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想象。

因此,他们实际上消解了殖民者建构的“文化共同体”的神话。

1935年,当胡风开始向大陆读者介绍台湾、朝鲜的“弱小民族”[5]文学时,他就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胡风为当时的《世界知识》杂志译介的小说,第一篇就是杨逵的《送报夫》。

后来他将这些小说结集成为一部题为《山灵——朝鲜台湾短篇集》[6]的书,收入了三位朝鲜作家的四篇作品,其中有张赫宙的《山灵》、《上坟去的男子》;李北鸣的《初阵》和郑遇尚的《声》。

被称为“台湾第一才子”的吕赫若的《牛车》也是最早被胡风收入《山灵》中的台湾作品之一。

胡风还收入杨华的《薄命》(作于1935年1月10日)作为“附录”。

除了《薄命》是原载于《台湾文艺》第2卷第3号(1935年3月出版)的中文原文外,所有作品均译自日文。

那么,胡风是在什么样的语境里译介台湾文学的呢?他在《山灵》的“序”里说:好像日本底什么地方有一个这样意思的谚语:如果说是邻人底事情,就不方便了,所以我把那说成了外国底故事。

我现在的处境恰恰相反。

几年以来,我们这民族一天一天走近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前面,现在且已到了彻底地实行“保障东洋和平”的时期。

在这样的时候我把“外国”底故事读威了自己们的事情,这原由我想读者诸君一定体会得到。

附录一篇,连标点符号都是照旧。

转载了来并不是因为看中了作品本身,为的是使中国读者看一看这不能发育完全的或者说被压萎了形态的语言文字,得到一个触目惊心的机会。

……胡风的这篇短序写于1936年3月31日《山灵》出版前夕,也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前一年。

他之所以把“台湾”、“朝鲜”那样的“外国”的故事读成自己们的事情,正是由于他已经预感到中国在所谓“保障东洋和平”的神圣幌子下面已面临着与“台湾”、“朝鲜”同样的命运。

他从上述的日文小说当中,感受到了日本统治下的殖民地人民在“庞大的魔掌”下面挣扎,忍受痛苦并已“觉醒、奋起和不屈的前进”。

从杨华的中文作品《薄命》胡风还感觉到了“不能发育完全的或者说被压萎了形态的语言文字”带给他的震撼。

虽然他没有去深入探究其中的原因,也没有从台湾作家与朝鲜作家之被迫使用日文来创作这一现象去专门剖析失去母语的“弱小民族”的处境,然而从作家作品的语言层面,他看出了深藏其中的精神的创伤。

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眼界[7]。

胡风从“左翼文学”的立场出发,将“弱小民族”的作家作品放在一起考察,尽管所译介的仅有寥寥几篇,却可从中读出30年代特殊的语境,读出当时同样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和朝鲜在“现代化”日本权力宰割下的悲哀。

最值得一提的张赫宙的作品《山灵》[8]。

《山灵》描写现代化火车、汽车涌入朝鲜乡村之后,农民日益贫困,从自耕农堕到佃农以致贫农,最后被迫从平原逃往深山,沦为穷苦的“火田民”。

小说描写的少女吉仙一家,从平原地区的乌川村流落到山区奔流溪的“火田村”,为了寻找可以种地的“火田”,不断迁往深山,终于在冬天的山上一个个饿死冻死。

为了还债,吉仙毁灭了自己的爱情的梦幻,被迫卖身给老地主金丙守,过着备受折磨的生活。

张赫宙笔下描写的极其艰难的自然环境与朝鲜资本主义化过程中的险恶的社会环境,无疑是殖民地的典型环境。

这是胡风编译的《山灵》所提供的“弱小民族”文学的景观,它表明,殖民地文学的现代性,从一开始就表现为以本民族为主体的反省的能力与批判的性格,它的启蒙的性质,恰恰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非人性的一面,形成强烈的质疑与对抗。

吕赫若的《牛车》正是在这一景观中被大陆知识人所读解的。

在吕赫若写于战前(1934—1937)和东渡日本时期(1939~1942)的作品中,我们读到的,大抵是与张赫宙作品相类的题材。

这些小说几乎一致地流露出他对个人在社会变革时期的命运、婚姻家庭和女性在社会悲剧中的角色和地位的浓烈兴趣。

他的处女作《牛车》19]和《暴风雨的故事》[10]中的小人物,与张赫宙的《山灵》小人物一样,面对“工业化文明”带来的日渐穷窘的生活,一筹莫展。

这是殖民地人民必须面对的双重困境:一面是殖民者直接的权力压迫和歧视,一面是殖民者的“现代文明”给原来的传统文化与社会生产结构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

作家对殖民统治者所带来的所谓“现代文明”的抨击,是从生活的侧面来展开的。

《牛车》中依赖传统的牛车为生的杨添丁,根本弄不清他的生活为什么每况日下?为什么起早贪黑地勤勉工作,也无法避免日趋贫困的结局?他没有任何力量抗拒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借助“国家”的权力强行入侵他的平静的乡村生活。

惟一的命运就是被生活挤垮,终于只能依靠妻子出卖肉体来谋生,沦为任凭妻子毒詈的“男奴”。

当他不得已去偷鹅时,却被自己视如猛虎的“大人”抓了起来,从此音讯杳然。

1934年秋的《暴风雨的故事》也写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迫于生活而被地主宝财强奸的罔市,一直隐忍着自己的屈辱,企图以此作代价,使贪婪的宝财稍微放松追索因暴风雨的袭击而难以交纳的田租。

但这种交换最终还是以罔市的失败而告终。

罔市怀着对宝财的愤恨和丈夫的内疚自杀。

丈夫对她蒙受的耻辱非但一无所知,还责骂她对宝财的“不敬”,惟恐由此开罪宝财,失去租种的土地。

这两篇小倔精细地描写了殖民地台湾农村的困境,对女性为生活所做的牺牲和男性因维生而弱化的性格,有非常深刻的观察。

在30年代的语境中,受侮辱受压迫的下层社会的女性和追求自由的知识女性是常见的人物形象。

与吕赫若的小说经常出现乡村小人物和受过教育的知识青年一样,这两类女性人物在他的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婚约奇谭》[11]就塑造了类似娜拉的时代女性的形象琴琴和两个性格、品德完全不同的知识青年,诚实的春木和虚伪的明和。

纨绔子弟明和为了追求琴琴,千方百计地投其所好,也去接近春木,阅读当时进步青年必读的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他的进步行为迷惑了琴琴,终于同意与他订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