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1
教案粤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教案粤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c93a7def8c75fbfc77db2c5.png)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行为与习惯目标:(1) 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 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三、教学措施: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1)转变教材观。
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
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
,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
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
第二,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共13份)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省优获奖全套教案汇总
![(共13份)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省优获奖全套教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5c3f08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4f.png)
(共 13 套)粤教版道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省优获奖教课设计汇总《1 我家的“进出本”》教课设计教学目标重点1、认识家庭经济根源及进出状况。
2、知道花费要量力而行,学会集理花费,节俭节俭。
3、认识现代家庭理财的基本方式,初步建立科学理财的意识。
知道家庭经济根源和进出状况,学会集理花费,节俭节俭。
难点学会集理花费,节俭节俭。
教课过程教课环节内容师生活动改正意见一、导入1、议论: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回想自己因为提出要求后被父亲母亲拒绝的事;谈谈被拒绝后自己的心情,父亲母亲又是如何向你解说原由的;学生交流,理解为什么要“量力而行”的道理,理解在生活中哪些是不合理的要求。
)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2、小争辩:家庭富饶了,还要不要再倡议节俭节俭、合理花费?(选出正反双方,双方先在本组内收集本方的看法,而后选出本方的代表参加争辩;最后指引同学们总结看法。
)3、认识现代家庭的理财方式。
4、课外实践作业:检查家庭与自己的每个月开销状况,制作“家庭进出本”。
三、实践运用与稳固教课反省:本节课特别切近学生的生活实质,经过学习正直学生的不合理思想,教育学生花费要量力而行,学会集理花费,节俭节俭,并经过实践作业认识家庭进出状况,懂得爱家,懂得为父亲母亲报答。
教课成效优异。
《 2 今日我当家》教课设计1、体验家务劳作的辛苦, 感觉父亲母亲的养育之恩。
教学2、知道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 学会集理开销。
目标重点难点3、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对父亲母亲的感谢、尊敬和关怀。
体验家务劳作的辛苦,感觉父亲母亲的养育之恩。
学会集理开销。
教课过程教课环节内容一、导入师生活动改正建议一、读教材剖析教材: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1、谈谈丹丹为何感觉愧疚?你有没有同感?2、联系自己的实质,谈谈自己在家里肩负了哪些家务活,和父亲母亲所做的家务比起来,自己有何感觉?二、营养知识大比拼:1、每组同学把自己收集到的营养知识制作成小卡片,在全组同学间交流。
粤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粤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f7d7a802020740bf1e9b7a.png)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生活消费有诀窍课题:我家的“收支本”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及收支情况。
2、知道消费要量入为出,学会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3、了解现代家庭理财的基本方式,初步树立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1、讨论: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回忆自己因为提出要求后被父母拒绝的事;说说被拒绝后自己的心情,父母又是怎样向你解释原因的;学生交流,明白为什么要“量入为出”的道理,明白在生活中哪些是不合理的要求。
)2、小辩论:家庭富裕了,还要不要再提倡勤俭节约、合理消费?(选出正反两方,双方先在本组内搜集本方的观点,然后选出本方的代表参与辩论;最后引导同学们总结观点。
)3、了解现代家庭的理财方式。
4、课外实践作业:调查家庭与自己的每月开支情况,制作“家庭收支本”课题:今天我当家教学目标:1、体验家务劳作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2、知道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学会合理开支。
3、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重和关心。
重点目标:1、体验家务劳作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2、知道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学会合理开支。
难点目标:知道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学会合理开支。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一)、读教材、分析教材:1、说说丹丹为什么感到惭愧?你有没有同感?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在家里承担了哪些家务活,和父母所做的家务比起来,自己有何感受?(二)、营养知识大比拼:1、每组同学把自己搜集到的营养知识制作成小卡片,在全组同学间交流。
2、将全部的知识卡汇总起来进行答题小竞赛。
(三)、同学间交流生活中的购物小窍门。
(四)、设计一份家庭营养菜谱。
课题:逛商教学目标:1、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地,知道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具有购买商品的初步常识.2、学会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
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粤教版四学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粤教版四学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460302d8e9951e79b89276b.png)
目录第一单元生活消费有诀窍⑴我家的“收支本” (002)⑵今天我当家 (004)⑶逛商场 (006)⑷我是聪明的消费者 (009)第二单元做健康文明生活的小主人⑸做个受欢迎的人 (012)⑹告别不良生活习惯 (014)⑺我有自己的好主意 (017)⑻我看家乡的风俗 (019)⑼我是生活的小设计师 (021)第三单元学校生活真快乐⑽小鸟与榕树的对话 (023)⑾我家来了新邻居 (025)⑿身边的公共设施 (027)⒀丰富的社区生活 (030)古今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声明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谢谢合作!。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3d48b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00.png)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一、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区1. 教学目标了解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的情感。
2. 教学内容社区的基本概念、社区环境、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
3. 教学活动(1)观看社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社区环境。
(2)小组讨论:我们在社区中的日常生活。
(3)分享个人经历:我在社区中的趣事。
4. 教学评价学生能说出社区的基本概念,了解社区环境,关心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
二、第二章:我们的家庭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2. 教学内容家庭的关系、家庭结构、家庭教育。
3. 教学活动(1)讨论:我们的家庭成员有哪些关系?(2)分享:我的家庭成员趣事。
(3)小组活动:绘制家庭结构图。
4. 教学评价学生能说出家庭的关系、家庭结构,热爱家庭,关心家人。
三、第三章:我们的学校1. 教学目标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同学的情感。
2. 教学内容学校的基本概念、学校环境、学校设施。
3. 教学活动(1)观察学校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学校的各个部分。
(2)小组讨论:我们在学校中的日常生活。
(3)分享个人经历:我在学校中的趣事。
4. 教学评价学生能说出学校的基本概念,了解学校环境、设施,热爱学校,关心同学。
四、第四章:我们的朋友1. 教学目标了解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心他人的情感。
2. 教学内容朋友的意义、友谊的培养、关心他人。
3. 教学活动(1)讨论:朋友对我们的重要性。
(2)分享:我与朋友的故事。
(3)小组活动:制作友谊卡片。
4. 教学评价学生能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珍惜友谊,关心他人。
五、第五章:我们的节日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情感。
2. 教学内容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节日习俗、节日意义。
3. 教学活动(1)讨论:我们了解的传统文化节日有哪些?(2)分享:我过节的趣事。
(3)小组活动:制作节日手抄报。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省优获奖教案汇总(批量下载)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省优获奖教案汇总(批量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78deaa68240c844768eaee72.png)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共13套)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省优获奖教案汇总《1 我家的“收支本”》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及收支情况。
2、知道消费要量入为出, 学会合理消费, 勤俭节约。
《2 今天我当家》教案《3 逛商场》教案《4 我是聪明的消费者》教案教学目标:1、具有初步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
2、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 正确认识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3、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能够运用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教学难重点: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商品包装、标签或说明书。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 你们都希望花最少的钱, 多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并且还要保证质量, 是不是?其实, 这里面有很多的学问。
你们想知道吧?今天, 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板书课题:我是聪明的消费者二、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1、同学们平时都买过哪些商品?2、在买商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伪劣商品?结合你自己或他人发生过的事例说一说都有哪些危害?(同桌或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然后和同学们说说。
)3、假商品危害很大, 我们在选购的时候应该怎样去辨别真伪呢?使我们不受欺骗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都有哪些好方法, 可以结合某一种商品为例来说一说, 每组选出代表来回答。
)教师:同学说出这么多方法, 老师也从中学到很多, 下面就拿出准备好的包装袋, 来鉴别是真是假, 说出理由。
三、广告的影响:1、师:有句广告说得好:“只买对的, 不买贵的”说起广告同学都很清楚, 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你能说出几句广告词吗?(学生说出)2、在生活中商家为加大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设计发出各种诱惑人心的广告, 我们有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广告宣传来认识一种商品的, 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学生说出)3、当然广告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 但是广告完全是真的吗?有些广告为加大宣传力度, 夸大商品质量, 夸大作用, 你们买过与广告不符的商品吗?(学生通过例说出)4、师:广告只是一种宣传手段, 我们不能只相信广告, 在购买商品时, 应该买一些自己所需的适合自己的商品。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8053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7.png)
粤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感恩之心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和他人。
3. 培养学生的关爱和帮助他人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重点:1. 学习感恩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2. 了解感恩父母、老师和他人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关爱和帮助他人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2. 学生课本《粤教版四年级上册》。
3. 班级感谢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品德课程的重要性。
2. 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表达感谢之情?你们通常向谁表示感谢?”二、呈现与讨论(10分钟)1. 展示图片或短视频,描述一个孩子向父母表达感谢之情的情景。
2.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孩子为什么要向父母表达感谢?- 孩子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感谢?- 孩子表达感谢的目的是什么?三、学习与实践(20分钟)1. 学习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和表达方式:- 通过课本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感恩父母的原因和方式。
-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感恩父母的方式和经历。
- 教师提供相关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表达感恩之情。
2. 学习感恩老师的重要性和表达方式:- 通过课本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感恩老师的原因和方式。
-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感恩老师的方式和经历。
- 教师提供相关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表达感恩之情。
3. 学习感恩他人的重要性和表达方式:- 通过课本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感恩他人的原因和方式。
-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感恩他人的方式和经历。
- 教师提供相关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表达感恩之情。
四、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感恩,帮助他人的行动,并分享自己的经历。
扩展活动:1. 学生写一封感谢信给父母或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粤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粤](https://img.taocdn.com/s3/m/a1f07748650e52ea54189802.png)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二0一二年八月学前备课:第一课教学内容如下: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堂学习常规:铃声响,进教室,学习用品放整齐;坐下去,快静息,等待班长喊起立;听课时,看内容,思考记忆要用功;要发言,先举手,同意回答说清晰;学和做,要努力,天天用功争第一;下课时,有秩序,不与师生拥与挤。
带领学生熟悉本册教材,本册教材一共三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生活消费有诀窍,分四课讲述:我家的“收支本”、今天我当家、逛商场、我是聪明的消费者。
第二单元:做健康文明生活的小主人:分五课讲述:做个受欢迎的人、告别不良生活习惯、我有自己的好主意、我看家乡的习俗、我是生活小设计师。
第三单元:生活在这里,真好!分四课讲述:小鸟与榕树的对话、我家来了新邻居、身边的公共实施、丰富的社区生活。
教学时间分配:第一单元6课时;第二单元12课时;第三单元6课时,总复习8课时,机动6课时。
认识学生的时间:逐步渐进。
教学方法:读一读,讲一讲,讨论讨论,实践,形成一定的认识,最后指导习惯,努力使学生终生受影响。
第一单元备课: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议、做,达到:1、使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家里的支出要“量入为出”;2、体会到爸爸妈妈当家是多么的辛苦;3、了解逛商场的常识,如何选择商品及多种多样的购物及付款方式;1、我家的收支本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及收支情况。
2、知道消费要量入为出,学会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3、了解现代家庭理财的基本方式,初步树立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理解“量入为出”的意思,从而学会合理消费,勤俭节约?2、如何通过了解家庭的经济来源及收支情况,了解父母的不易?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中的小汽车、电视、冰箱等财物是如何得来的呢?无非就是父母亲辛苦劳作,精打细算,合理开支每一分钱而得来的。
我们作为家庭的一份子,有义务为家庭的收支出一份力,才能使家庭更加幸福。
广东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广东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e5c890f5335a8103d220c5.png)
广东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广东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进度表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年级:四年级科目: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同在蓝天下1、我们都是一样的(一)第()周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
2、懂得怎样有效、合理地解决与别人的矛盾。
3、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4、提高调查、发表和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
请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的对象及情况,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按照不同的类别写在黑板上。
待学生回答完后,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看来由于年龄不同、兴趣不同,人们的想法也会不同的。
例如,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与你们的父母喜欢看的就会有所不同,也曾因此而产生矛盾。
在看电视的时候,你们与父母常常因为什么问题闹别扭?当你与父母因看电视而产生矛盾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办法吗?2、全班交流。
让学生针对问题各抒己见。
3、探究讨论。
引导学生看书上第1页的一组画面,请学生讨论:它反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如果像他那样,会产生哪些危害?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请学生阅读书上第一页下方和第二页的课文。
4、总结。
教师对整节课进行小结,评优励差。
家庭作业:将课上所学的内容向家长做介绍。
1、我们都是一样的(二)走进曾宇第()周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曾宇与同学们的相处。
2、萌发对学生对有困难学生的尊重与关爱。
教学重难点:萌发对学生对有困难学生的尊重与关爱。
教学过程1、导入。
从教科书上的导读图引入。
2、小组讨论。
讨论问题:你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要求学生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3、全班交流。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表本组得出的结论。
教师注意将学生发言的要点写在黑板上。
待各小组发表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提出的各项工作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粤教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粤教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594f9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a.png)
粤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粤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小学四年级第一册《道德与社会》教案(广东教育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1。
情绪和态度目标:(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倾听他人的意见,平等地与他人沟通与合作。
2、行为与习惯目标:一马上一小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粤教版)(1)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个人和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和社会规则,初步了解规则和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意义。
(2)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三、教学措施: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1)改变教材观。
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用教材而不是教材进行教学。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
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
,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把以人为本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首先,我们应该把“挑衅”变成某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我们应该注意每个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形成。
第二,变“重结论轻过程”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eb6c4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f.png)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一、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区1. 教学目标了解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的情感。
2. 教学内容介绍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包括社区设施、社区居民等。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社区,观察社区的设施和居民,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和感受,引导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
二、第二章:我们的一家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结构,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关系,了解不同家庭结构。
教师展示一些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的事例,引导学生关心家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三、第三章:我们的学校1. 教学目标了解学校的环境和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同学的情感。
2. 教学内容介绍学校的环境和文化,学校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学校,观察学校的环境和文化,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和感受,引导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同学。
四、第四章:我们的朋友1. 教学目标了解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的情感。
2. 教学内容介绍朋友的重要性和作用,如何与他人建立友谊。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朋友和友谊的经历,了解朋友的重要性。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友谊的事例,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朋友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五、第五章:我们的节日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节日和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情感。
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的节日和文化,节日的重要性和作用。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了解我国的节日,包括春节、中秋节等。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节日的习俗和文化的事例,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节日的认识和感受。
粤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学习资料
![粤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396607dda38376bae1faead.png)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行为与习惯目标:(1) 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 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三、教学措施: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1)转变教材观。
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
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
,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
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
第二,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粤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生活消费有诀窍课题:我家的“收支本”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及收支情况。
2、知道消费要量入为出,学会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3、了解现代家庭理财的基本方式,初步树立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1、讨论: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回忆自己因为提出要求后被父母拒绝的事;说说被拒绝后自己的心情,父母又是怎样向你解释原因的;学生交流,明白为什么要“量入为出”的道理,明白在生活中哪些是不合理的要求。
)2、小辩论:家庭富裕了,还要不要再提倡勤俭节约、合理消费?(选出正反两方,双方先在本组内搜集本方的观点,然后选出本方的代表参与辩论;最后引导同学们总结观点。
)3、了解现代家庭的理财方式。
4、课外实践作业:调查家庭与自己的每月开支情况,制作“家庭收支本”课题:今天我当家教学目标:1、体验家务劳作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2、知道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学会合理开支。
3、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重和关心。
重点目标:1、体验家务劳作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2、知道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学会合理开支。
难点目标:知道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学会合理开支。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一)、读教材、分析教材:1、说说丹丹为什么感到惭愧?你有没有同感?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在家里承担了哪些家务活,和父母所做的家务比起来,自己有何感受?(二)、营养知识大比拼:1、每组同学把自己搜集到的营养知识制作成小卡片,在全组同学间交流。
2、将全部的知识卡汇总起来进行答题小竞赛。
(三)、同学间交流生活中的购物小窍门。
(四)、设计一份家庭营养菜谱。
课题:逛商教学目标:1、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地,知道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具有购买商品的初步常识.2、学会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
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3、了解现代消费的不同购物形式和支付方式。
重点目标:1、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地,知道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具有购买商品的初步常识.2、学会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
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1、各组汇报自家附近商业场所的情况。
2、交流讨论:为什么为什么同一种商品会有不同的价格3、比较在不同的商业场所同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
4、分析同一种商品价格不同的主要原因。
5、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购物形式和付款方式吗?6、制作购物小常识宣传栏。
课题:我是聪明的消费者教学目标:1、具有初步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2、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正确认识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3、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重点目标:1、具有初步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2、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正确认识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难点目标: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正确认识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一、说说生活中的假冒伪劣事件。
二、说说心目中的广告,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有没有购买过广告中宣传的商品,说说购买的原因三、课后完成书16页提供的表格,写一份小小的调查报告。
四、完成课后练习:故事续编。
第二单元做健康文明生活的小主人课题:做个受欢迎的人教时: 2教学目标:1、懂得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的礼节、礼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知道中西方在礼仪、礼节上的不同,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
3、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教学重点:懂得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的礼节、礼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难点:懂得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的礼节、礼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1、看图说意。
2、评选班级“最佳衣着奖”3、小表演:公共场合中的礼节、礼仪。
(按不同的公共场合,如餐厅、公共汽车、酒店、公园等分成四组,分别带上不同的头饰。
)4、情景设置。
5、请同学们根据教材22页设置的情景,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
6、向同学们介绍身边的小数民族的习惯和生活习俗。
课题告别不良生活习惯教时: 2教学目标:1、知道烟酒的危害,善于以适当的方式与家人沟通,帮助家人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2、学会自觉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毅力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3、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使自己终身受益。
重点目标:1、知道烟酒的危害,善于以适当的方式与家人沟通,帮助家人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2、学会自觉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毅力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3、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使自己终身受益。
难点目标: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使自己终身受益。
教学过程:一、检讨会1、大家互相说说彼此都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2、共同讨论如何改正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并订立一份家庭公约,人手一份,彼此监督。
二、讨论:小学生该不该玩电子游戏?如何告别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题:我有自己的好主意教时:2教学目标: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正确认识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重点目标;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正确认识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难点目标: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正确认识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1、说说自己对追星的看法。
2、游戏:同桌一个人说一句话,另一个人重复他说的话,一字不差,这样不断地重复下去,五分钟后,两人交换角色,再做一遍。
做完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这样做时有什么感觉。
3、问题:茶叶水可以浇花吗?(当你对一些问题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可以让事实来说话,让它帮助你做决定。
)4、辩论:有自己的主意是不是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请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各组成一组,互相陈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由一名同学作总结。
)5、探究活动:要不要看望程方?6、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33页的要求,说说如果是你,你会考虑哪些问题?并说出自己这样作决定的理由。
课题:我看家乡的习俗教时: 2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习俗,感受它带给人们的丰富的生活。
2、知道不同地区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感受当地的变化。
3、反对迷信,崇尚科学。
重点目标:1、了解家乡的习俗,感受它带给人们的丰富的生活。
2、知道不同地区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感受当地的变化。
难点目标:知道不同地区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感受当地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1、把同学们搜集有关习俗的小故事或传说,全班进行交流并思考从这些小故事或传说中,你发现了什么?2、按照教材36页提出的要求,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探讨它们形成的原因,还存在哪些陋习和迷信现象,将探讨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3、展示中国传统习俗。
4、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我国以及地方的一些习俗文化有了大概的了解,增长了见识。
课题:我是生活小设计师教时: 2教学目标:1、感受家庭的温暖,体验生活的乐趣,做生活的小主人。
2、知道健康的生活需要和睦的家庭,懂得与家人沟通的技巧。
3、知道现代休闲生活的多种方式,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丰富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重点目标:1、感受家庭的温暖,体验生活的乐趣,做生活的小主人。
2、知道健康的生活需要和睦的家庭,懂得与家人沟通的技巧。
难点目标:知道健康的生活需要和睦的家庭,懂得与家人沟通的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1、我的设计(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39页的要求,布置一下自己的房间,并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
)2、将自己家庭休闲活动时拍的照片展示出来,并说说其中一些难忘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
3、根据书43页的要求,设计一份休闲活动计划。
4、根据44页的要求,设计出自己的服装图。
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来,并说说自己设计这套服装的基本思路,最后评选出最佳设计奖。
5、全班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想。
第三单元生活在这里,真好!课题:小鸟与榕树的对话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
2、懂得动植物对保护生态的重要,简单了解有关保护动植物的法律知识和条文。
3、具有绿色环保意识,主动参加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重点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
2、懂得动植物对保护生态的重要,简单了解有关保护动植物的法律知识和条文。
难点目标:具有绿色环保意识,主动参加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一、画出自己生活的社区,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学共同分享,并说说自己生活的社区。
四、说说为什么社区里要栽树?开展“认养一棵小树”的活动。
五、讨论:树多的地方为什么小鸟也多?六、环保知识竞赛。
七、设计环保调查表,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的环保状况,提出好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
八、演一演小鸟与榕树的对话。
九、开展家庭节水环保行动。
课题我家来了新邻居教学目标:1、乐于与邻里友好交往。
2、了解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
3、当邻里之间发生矛盾时,能够互谅互让,不斤斤计较。
重点目标:1、乐于与邻里友好交往。
2、了解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
难点目标:当邻里之间发生矛盾时,能够互谅互让,不斤斤计较。
3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一、说说我家的邻居,对于不了解自己的邻居的同学,想想接下来自己应该怎样做。
四、探究:为什么楼房越高,邻里间的交往反而越来越少了呢?五、制定邻里文明公约。
六、课后作业:听爸爸妈妈讲过去邻里间的故事。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很积极参与,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乐于与邻里友好交往,学会互谅互让,不斤斤计较。
课题:身边的公共设施教学目标:1、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2、做到自觉爱护公共设施,合理使用公共设施。
3、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主动参加爱护公共设施的公益宣传活动。
重点目标:1、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2、做到自觉爱护公共设施,合理使用公共设施。
难点目标: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主动参加爱护公共设施的公益宣传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三、实践运用与巩固一、画出我们的社区并在图上标出各种公共设施的名称和具体位置。
四、说说身边公共设施的变化,在使用新的公共设施时,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最后是怎样解决的。
五、说一说未来的社区还应增加哪些公共设施,为什么?六、设计最佳公益广告语设计,要求构思新颖,主题突出,最后在全班进行评选。
课题:丰富的社区生活教学目标:1、感受丰富多彩的社区群体活动。
2、热爱自己的社区,积极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