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学定教模式下的数学实验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以学定教模式下的数学实验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 修订稿)》关于数学教学活动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

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

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实验教学就是让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知识与

技能,理解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数学实验教学与物理、化学实验相比,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思维量大是数学实验的基本特征。

一、数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的重要作用

1.激发兴趣的功能

如教《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剪纸实验,学生能折剪出多种多样美丽的轴对

称图形,使他们产生一种成就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

数学理论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数学实验,

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提出实际的有创

新的看法。数学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在上《用正多边形拼地板》时,许多学生设计的地板图案完全符合要求。

3. 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疑难点,如不借助于数学实验手段,就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很

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八年级(上)中心对称和平形四边形中的旋转与折纸、剪纸中,若不借助于计算机与实际操作,学生很难想象得到一些结果。

4. 更加深刻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

理解了。数学实验教学使教师真正改变“传授式”的讲课方式,学生克服“机械式”的死记硬背,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

学生在实验时能将课本知识与眼前现实结合起来,将以实验中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抽象思

维到对概念、真理的深入理解。若要求学生解决“不过河测河宽”的问题时,学生们可集思广益,结合课本知识提出许多种解决方法:1、利用全等三角形;2、利用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3、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4、利用平行四边形;5、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6、利用

勾股定理;7、利用三角函数。通过这一问题解决,使学生不但对许多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

理解,而且又解决了实际生活的问题。

二、数学实验在课堂教学教学中的一般形式

1. 操作性数学实验教学。操作性数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工具、材料的动手操作,创设问

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的教学活动。这种实验常用于几何图形

及相关知识、定理、公式的探求或验证。在初中新课程教学中,操作性数学实验是最容易且

用得最多的一种数学实验:如在《求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实验将三角形的

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凑,学生发现尽管每个人的三角形不同,但结果都是一致的:“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因此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度”。在几何教学中,三角形、四边形、轴对称、中心对

称旋转、折纸等都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从一个旁观者和听众变成了一个参与者,这样更容

易对产生实验结果的过程和原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有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思维性数学实验教学。思维性数学实验是指通过对数学对象的不同变化形式的展示,创设

问题情趣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方式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的教学活动。这种实验,对数

学教师的要求较高,如何准备实验工具,如何有层次的设计问题,如何进行归纳与总结,教

师事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初一数学教材中的一个探索:在纸上画四个点(其中任意三点

不在同一直线上),经过两点用直尺画一条直线,一共可以画几条?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先

在纸上画二个点、三个点、四个点,再经过两点、三点、四点画直线,写出直线的条数,得

出结论后,出两个思考习题:1、若去掉括号内的条件会有什么结果?点数增加到5 点呢?2、平面内有n 个点(其中任意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经过每两点画直线,一共可以画多少条?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同学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走上黑板展示自己的设计,讲述自己的

思想方法和结论。最后我们一起从实验——观察——概括——猜想——结论,很好的解决问题。不少数学问题,解答起来,不知从何入手,但如果我们能够创设一些实验,通过实验为学生

解决问题提供直观的思维背景,则常常能使学生发现解决此数学问题的方法。

3. 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指借助于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功能和图表处理能力,模拟再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的数学活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为教学活动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图文资料、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

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抽象的数学思维提供直观模型,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

习情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教材《统计和概率》这一部分内容中,概率的验证,数据的整

理与统计分析等,都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另外,在图形的对称、旋转等方面也可借助于计

算机进行展示验证。

中科院院士吴文俊在《数学教育不能培养数学家的》一文中指出:“任何数学要讲逻辑推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用数学去解决问题,解决日常生活中,其他学科中出现

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会处理生活中实际数学问题的方法。”数学实验教学是针对初中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的特点,采用外显性的认知活动,应势

利导地诱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向内化的认知活动过渡一种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胡敬民、林金云: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的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