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第三章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PPT36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中国对外 贸易概 论(PPT 36页)
1
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经济 学科的重要专业课程,专门研究中国发展 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实际问 题。
课程任务: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比较系统 地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全面把握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 和原则,了解我国对外贸易建立、发展与 改革的过程,熟悉我国的对外经贸关系。
最根 本
最主要
二、对外开放格局
§2 十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回顾
(2001—2005年)
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年份 1981-1985年
进出口
总额
年均增长 (%)
2905.4
13.0
出口
总额
年均增长 (%)
1281.6
8.4
进口
总额
年均增长 (%)
1523.6
16.1
1986-1990年 4864.1
政策为基本国策
(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涵义
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 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 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 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 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三)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
1.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2.引进先进设技术备 3.利用外资 4.开展国际劳务合作 5.设立经济特区
54.5
28.9
70
30
中国对外 贸易概 论(PPT 36页) 培训课 件培训 讲义培 训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中国对外 贸易概 论(PPT 36页) 培训课 件培训 讲义培 训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较大进展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第三章
含义:“大经贸”战略就是实行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 资金、技术、劳务合作与交流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外经贸、生 产、科技、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经贸发展战略。
(一)“大经贸”战略
“大经贸”战略的基本内容如下: (1)大开放。要通过进一步拓展对外经贸的广度和深度,形成 对内对外全方位、多领域、多渠道的开放格局; (2)大融合。
对外贸易战略的内涵,首先应包含明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 略目标,考虑外贸利益。称为“绝对成本理论”。
对外贸易战略的内涵
➢首先,应包含明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目标,考虑外贸利益。外贸利 益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谋求外贸之外的利益,即在特定时期,针 对特定政治、经济环境作出的选择;第二种是获得静态的外贸利益;第 三种是获得动态的贸易利益。 ➢其次,对外贸易战略应包含战略重点,即部门发展偏向。 实行进口替 代战略,就是要进口工业设备,限制进口消费品,为国内工业的成长创 造条件。 ➢再次,对外贸易战略应包含保证外贸战略目标和重点实现的体制和政 策体系。与外贸战略相适应的体制以及相互配合的政策体系是对外贸易 战略是否完善的标志和能否成功的保证。
2. “大经贸”战略的目标:
(1)适度超前增长; (2)集约化发展; (3)市场多元化; (4)地区外经贸协调发展; (5)实现外经贸不同方式的融合和良性循环。
(一)“大经贸”战略
3. 实施“大经贸”战略的措施
(1)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提高宏观决策的经营管理水平; (2)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外经贸宏观调控机制; (3)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开放,为实施“大经贸” 战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推动贸、工、农、技、银密切结合,加快技术进步和出口产品 升级换代,增强国际竞争力; (5)加强外经贸法制建设; (6)加快外经贸人才培养与信息开发。
中国对外贸易(00092)——-名词解释学习资料
《中国对外贸易》——2006年版名词解释第一章对外开放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基础上,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根据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利用国际分工的好处,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以及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沿海地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我国沿海地区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区。
BOT为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政府将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承包商。
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在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
官僚资本是帝国主义的总买办,它依靠估计垄断资本的势力,凭借反动政权的权利,控制了旧中国的金融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口额+出口额)■国民生产总值X 100%出口商品战略是我国根据本国在一定时期内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状况和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对出口商品构成所做出的战略性安排。
CNAB即“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实施名牌战略就是通过创名牌、保名牌,树立我国优质商品和知名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形象和地位,以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全面质量观它不仅包括产品自身内在价值,还包括产品外在的质量,即产品的生产质量、销售质量、服务质量等综合性的质量。
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是根据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有重点、有计划地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市场,改变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逐步建立起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总体格局。
进口商品战略是指根据国内生产、消费的需要,对一定时期进口商品的构成所做的战略性规划。
电子产业是一个包括电子材料、电子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的产业群体。
加工贸易是指“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贸易方式,即从国际市场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国内加工装配、制造,成品出口国际市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共254页文档
讲序
➢第一讲 绪论 ➢第二讲 国际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第三讲 技术进步和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讲 价格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五讲 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及封闭条件下的两部门模型 ➢第六讲 均衡的存在证明 ➢第七讲 简单封闭经济模型中的对偶性及生产可能曲线
➢第八讲 生产可能性曲线推导 ➢第九讲 比较优势 ➢第十讲 要素价格差异问题
• 生产函数曲线
X L
o
k K
L
• 在齐次函数的假设下,生产函数还可用等产量曲线来描述。
令=1/X 则 根 据 齐 次 性 假 定 ,生 产 函 数 可 以 写 为 : 1= F( K/X,L/X) =F(k,L), 这 里 k,L分 别 代 表
两 种 要 素 的 可 变 投 入 系 数 。
K
进出口的贸易依存度逐步提高。 如进口依存度由1980年的 12.6%提高到2005年64.5%。
进出口结构逐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由19 80年49.7%提高到2004年的93.2%。
• 二、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引发的理论思考
1、贸易的增长为什么会表现为工业所有部门的同时增长。 2、贸易的发展为什么导致出口产品的产业覆盖面越来越宽。 3、贸易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多大。 4、政府在对外贸易发展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5、中国能忍受多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 观经济学基础
• 一、对厂商技术的描述
XF(K,L)
K 和L分别体表资本和劳动力 假设: (1)两种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不可 缺少的
F ( 0 ,L ) F ( L ,0 ) 0
• (2)生产函数F是关于K和L一阶齐次
X F (K ,L ), 0
令 k=K/L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313239课程名称: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Foreign Trade课程类型: 模块课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后续课程:开课单位: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专门研究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全面把握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原则,并能正确运用理论和方针政策来分析和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问题,从而为做好外经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理论依据、对外开放与发展对外贸易、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对外贸易管理、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我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和方针政策、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国际发展援助等为授课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授课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掌握)第一节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一、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二、对外开放的内涵三、对外开放格局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第二节对外贸易的建立与发展一、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二、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三节对外贸易的总体格局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二、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三、中国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四、中国对外贸易方式第二章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理解)第一节西方传统贸易理论一、绝对成本论二、比较成本论三、要素禀赋论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一、国际分工理论二、国际价值理论三、社会再生产理论第三节新贸易理论一、技术差距论二、产品生命周期论三、偏好相似学说四、产业内贸易理论五、国家竞争优势论第三章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了解)第一节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一、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及其方式二、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三、中国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第二节对外贸易与工业化一、工业化概述二、对外贸易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三、世界范围内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关系的典型实例四、中国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关系的实证分析第三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三、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战略的内涵一、对外贸易战略的概念与特征二、对外贸易战略的分类第二节出口商品战略第三节以质取胜战略一、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二、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措施第四节科技兴贸战略一、科技兴贸战略的内涵二、科技兴贸战略的措施第五节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一、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二、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对策措施第六节进口商品战略第五章对外贸易立法管理(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立法概述一、外贸立法管理手段的概念和特点二、运用立法手段管理对外贸易的必要性三、外贸立法的发展与完善四、对外贸易立法体系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一、《外贸法》的立法宗旨二、《外贸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三、《外贸法》的基本原则第三节货物贸易管理立法一、货物进出口管理立法二、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立法三、维护对外贸易秩序的立法第四节技术贸易管理立法一、技术进出口管理立法二、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第五节服务贸易管理立法一、服务贸易立法发展概况二、主要服务业立法第六章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手段概述一、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手段的概念和特点二、经济调控手段的作用机制三、中国运用的主要经济调控手段四、实施对外贸易经济调控的必要性第二节对外贸易税收一、对外贸易税收概述二、进出口关税三、进出口商品国内税第三节汇率与汇率制度一、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效应分析二、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三、中国汇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第四节进出口信贷制度第五节出口信用保险第七章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概述一、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手段的概念二、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对象三、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特点四、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必要性第二节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一、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管理二、对重要货物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管理第三节货物进出口管理一、货物进出口管理概述二、货物进出口管理的主要手段第四节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一、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二、海关管理三、外汇管理第八章中国吸收外资(掌握)第一节中国吸收外资的概况第二节中国吸收外资的方式一、外商直接投资二、对外借款三、对外证券融资四、其他方式第三节“入世”与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一、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二、中国外资立法的框架及特点三、中国吸收外商投资法律法规调整四、中国外资立法与世贸组织规则的接轨五、中国利用外资立法的发展与完善第九章中国对外投资(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概况二、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的理论溯源三、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第二节中国对外投资的方式和战略一、中国对外投资的方式二、中国对外投资的战略第三节中国对外投资管理一、中国对外投资的宏观管理二、中国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鼓励与保护措施第十章技术贸易(掌握)第一节技术贸易概述一、技术贸易的概念二、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三、技术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第二节引进技术一、中国引进技术发展回顾二、引进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三、中国引进技术的政策第三节技术出口一、中国技术出口发展回顾二、中国技术出口政策第四节技术进出口管理一、技术进出口管理依据二、技术进出口管理原则三、技术进出口管理措施第十一章服务贸易(掌握)第一节服务贸易概述一、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概况第二节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特征第三节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与措施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措施第四节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一、我国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二、我国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发展思路第十二章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了解)第一节国际工程承包概述一、国际工程承包的含义二、国际工程承包方式三、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及其特点第二节国际劳务合作概述一、国际劳务合作的概念二、国际劳务合作的作用及其必然性三、国际劳务输出的方式四、国际劳务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第三节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管理一、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概述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的管理体制第十三章国际发展援助(了解)第一节国际发展援助概述一、国际发展援助的概念二、国际发展援助的方式第二节主要发达国家的对外发展援助一、美国的对外发展援助二、日本的对外发展援助三、法国的对外发展援助四、德国的对外发展援助五、英国的对外发展援助第三节中国与国际发展援助一、中国对外发展援助二、中国利用国际发展援助三、中国参与国际发展援助的意义第十四章对外贸易关系(了解)第一节中国-欧洲联盟的贸易关系第二节中国-美国的贸易关系第三节中国-日本贸易关系第四节中国-中国单独关税区的贸易关系第五节中国-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四、课程建设与改革(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本课程的教学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最新变化;内容全面,重视应用;课程体系的安排突出了各章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
1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国际和国内背景
国际方面: 1、政治上,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 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2、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世界发展的趋势表明,任何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经济 的发展,绝不能割裂国际间的联系,而只能积极地利 用这种关系为本国的发展服务。
阿里巴巴
福步外贸论坛 126 B2B 外贸之家 中国国际贸易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密植高产“卫星田”,稻谷实际上是从别处移栽 而来,谷穗密密麻麻,据说撑得住小孩。图为小 孩在高产田稻穗上。
一哄而起的集体食堂 ,吃饭不要钱,红火一 时的公社食堂
饥荒袭来时的农村
户籍管理部门的分省区 死亡人口统计显示, 1958到1961年期间各省 非正常死亡人数合计达 到一千八百万(未调整低 报偏向)。 全国共有两大高死亡的 饥荒带:其一是以四川 为中心,从青海、甘肃 到贵州、湖南、广西共 六省区;其二是位处中 原的安徽、河南两省。
1982年12月,确立对外开放 政策为基本国策
邓小平出访日美后的的认识: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 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 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 “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 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 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对外开放, 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写入了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件。
宋朝——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有50多 个国家;成立对外贸易专门机构 “市舶司”。 元朝——中国版图跨越欧亚两大洲,海运 贸易空前繁荣,制定《市舶抽分则例》 22条,对外贸易管理比以前更有效。陆 路贸易复兴。
习题答案:大国崛起—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文案
大国崛起—中国对外贸易概论1.1贸易额飞速增加已完成1()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索罗斯先后冲击了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多国的货币。
A、1997B、1998C、1999D、2000我的答案:A2以下选项不属于“亚洲四小龙”的是()。
A、香港B、韩国C、台湾D、澳门我的答案:D3()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达到18983.81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
A、2010年B、2011年C、2012年D、2013年我的答案:B4伴随着中国国内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的提升,中国的服务贸易会持续增长。
()我的答案:√1.2中国的贸易盈余已完成1刚刚改革开放时候,货物贸易的盈余和逆差是()。
A、一直盈余B、一直逆差C、交替出现D、都正确我的答案:C2中国在()年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的汇率在当天一次性升值2%。
A、2001B、2004C、2005D、2007我的答案:C3顺差额除以GDP的比在()以内,就是正常的,不存在贸易不平衡。
()A、3%B、4%C、5%D、6%我的答案:A42005年时一个美元能兑换()个人民币。
A、6.2个B、6.7个C、8.2个D、8.6个我的答案:B5贸易逆差是:进口<出口。
()我的答案:×6贸易盈余和吸引外资共同决定了外汇储备的多少。
()我的答案:√7进口多于出口带来的问题是外汇储备要流失。
()我的答案:√1.3巨额的外汇储备已完成1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国家刚成立头10年,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
A、低于4亿美元B、低于3亿美元C、低于2亿美元D、低于1亿美元我的答案:D2外汇储备是官方持有的,在中国,外汇储备是由()持有的。
A、工商银行B、中央银行C、交通银行D、招商银行我的答案:B3()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100亿。
A、1990年B、1989年C、1988年D、1991年我的答案:A4中国的外汇储备在()年首次超过了一亿美元。
A、2005年B、2006年C、2007年D、2008年我的答案:A5黄金也是外汇储备。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带答案)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带答案)XXX《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复大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复大纲(附答案)本复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期末试卷试题覆盖的内容与题型基本不超出本大纲范围。
期末试卷单项选择题占10%,多项选择题占10,名次解释占20%,简答题占30%,论述题占30%。
(一)单项选择题1、自1995年以来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是()。
A、轻纺产品B、机电产品C、石油D、农副产品2、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已达()。
A、75%以上B、90%以上C、85%以上D、60%以上3、对外开放政策作为我国基本国策最终得到确立是其被写入()。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B、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C、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D、XXX报告4、我国实施对外开放首先开放的领域是()。
A、政治B、文化C、科技D、经济5、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B、发展出口商业C、引进先辈技术和装备D、利用外资6、我国对外开放的起点是()。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B、建立经济特区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放陆地边境城镇7、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浦东B、深圳C、海南D、珠海8、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行全方位开放,1999年我国提出实施()。
A、科技兴贸战略B、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C、西部大开发战略D、走出去战略A、效劳出口B、货色出口C、对外承包工程D、对外劳务协作10、目前,我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市场是()。
A、香港地区B、日本C、美国D、XXX11、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是在()。
A、八五计划末B、七五计划末C、九五计划末D、六五计划末12、“九五”至“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出口商品战略的核心是()。
A、以量取胜B、以质取胜C、以结构多元化取胜D、以价廉取胜13、完善售后效劳对我国下列哪种产品出口市场的牢固与扩大最为紧张()。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91
外贸体制的
1.1988-1990年全面推行外贸经营承包责 任制
深化改革 (1988-1993年)
配套措施:放宽外汇管制和出口退税等 2.1991-1993年完善外贸经营承包责任制
1.深化外贸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入世之前的外贸 体制改革
①强化经济手段②加强立法手段③改革 行政管理手段
(1994-2001年) 2.深化外贸经营体制改革
〔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从单纯追求创汇数额,转向重视效应,并 在此根底上多出口、多创汇。
从商品经营转向资本经营。 从单一经营转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从传统的收购制转向效劳型的代理制。
〔四〕大型外贸企业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道路 实业化 集团化 国际化
三、 深化外贸协调体制改革 1.加强商会职能 2.完善社会中介效劳体系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特征
〔一〕方案经济下的国家统制贸易 1978年之前,中国建立了集外贸经营与管
理为一体,政企不分,统负盈亏的外贸管理体 制,中央以指令性方案直接管理少数的专业性 贸易公司进行进出口(1978年底外贸公司有 130多家). 贸易目标主要是进出口贸易在总体上到达平 衡. 〔二〕以行政管理为主。
• 改变外贸方案全部由外贸专业总公司承担的局 面,规定凡经批准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单位和企 业,都要承担国家出口方案任务。
四、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
• 1987年对外经济贸易部对所属外贸专业总公 司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内容是:出口总 额、出口商品换汇本钱、出口盈亏总额等三项 指标,实行超亏不补,减亏留用,增盈对半分 成,并按三项指标完成情况兑现出口奖励。承 包的方式是:由经贸部发包,外贸专业总公司 总承包后在按公司系统逐级分包到各分公司、 子公司,然后落实到基层。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题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题库期末复大纲一.单选题1.对外贸易制度的性质是由它所依附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所决定。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政策是没收。
3.我国对外开放是向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
4.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发展出口贸易。
5.1992年,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6.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货物出口。
7.完善售后服务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扩大最为重要。
8.现阶段,我国出口市场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出口市场格局的多元化。
9.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原苏联引进的技术有156项。
10.不属于技术贸易的方式的是商品出口。
11.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12.中美是1979年建交的。
13.履行国际间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的基础是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
14.我国现行海关税则中所采用的商品分类目录是国际商品编码协调制度。
15.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应退税种为增值税与消费税。
16.按照效益、公正、公开的原则,从1994年起我国对部分出口商品配额采取了招标分配。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1986年。
33、20世纪70年代中日贸易采用的是垂直分工模型(B)。
3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我国对国际服务贸易实行逐步开放(C)。
35、根据《海关法》与《进出口关税条例》进行的关税减免为法定减免(B)。
36、原产地原则被称为国际贸易中货物的经济国籍(A)。
37、我国实行被动配额管理的主要是纺织品(B)。
38、我国对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银行结汇制(B)。
39、在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外贸企业凭货单通知开展进出口业务(C)。
40、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日贸易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水平型分工为主(B)。
41、中国出口产品最大的转口市场是香港地区(A)。
42、新中国成立后,中日贸易逐步发展的基础是民间贸易(A)。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大纲开课对象:2005级国际商务(专科)学时:36一、课程性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我国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将外贸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课程。
对于国际商务的学生来说,《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作为国际商务理论的四门课程之一,成为其取得国际商务的执业资格,从事国际商务专业工作岗位的必备条件。
二、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针政策和实际问题,使其了解并熟悉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了解并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知识,方针政策和运用的外贸战略;2、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观察了解、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了解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工作的具体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外贸理论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分析研究我国外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1、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2、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3、对外贸易的作用4、中国对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第二章中国发展外贸的理论依据1、西方传统贸易理论2、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3、新贸易理论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1、出口商品战略2、以质取胜战略3、科技兴贸战略4、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5、进口商品战略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管理1、对外贸易的立法管理2、对外贸易的经济调节手段3、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第五章对外贸易价格与经济效益1、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市场价格2、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作价原则3、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4、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5、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第六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1、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2、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第七章中国货物贸易1、中国货物贸易概述2、中国货物贸易结构3、中国货物贸易方式第八章中国技术贸易1、中国技术贸易概述2、技术引进3、技术出口第九章中国服务贸易1、服务贸易概述2、中国服务贸易出口3、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第十章中国与WTO1、入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2、WTO进出口公平制度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3、WTO技术性贸易措施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第十一章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1、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2、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3、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4、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5、中国与其单独关系区的经贸关系四、课程的重点、难点第一章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重点部分:1、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2、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3、中国各阶段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状况和效果难点部分:1、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内涵2、外贸依存度、外贸代理制等有关概念第二章中国发展外贸的理论依据重点部分:1、西方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比较成本论、要素禀赋论2、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国际分工、国际价值3、新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技术差距论、需求重叠论难点部分:结合我国国情,运用相关理论来解释我们发展对外贸易的动因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重点部分:1、出口商品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基本概念2、中国各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和主要内容难点部分:1、科技兴贸战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含义2、实施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的必要性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管理重点部分:1、外贸立法管理手段、行政管理手段、经济调控手段的含义2、对外贸易管理模式、关税配额管理、出口主动配额、WTO基本原则等概念3、对外贸易管理的经济调控手段;难点部分:1、经济调控手段相对与其他管理手段的特点2、实施外贸行政管理的必要性第五章对外贸易价格与经济效益重点部分:1、对外贸易价格的概念2、影响对外贸易价格的主要因素3、进出口商品对外作价原则4、外贸宏、微观经济效益的概念及提高宏、微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难点部分:1、进出口商品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区别和联系4、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作价原则与做法3、影响外贸价格因素的供求弹性;4、影响外贸经济效益的货币因素;第六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重点部分:1、外商在我国投资的主要形式;2、我国利用外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3、出口引致效应、出口替代效应、反向进口效应和进口转移效益的概念4、我国“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内容与必要性难点部分:1、出口引致效应、出口替代效应、反向进口效应和进口转移效益的概念2、直接投资国对资本输出国和东道国的贸易效应3、相互替代税、互补共存税、“走出去”战略等有关概念第七章中国货物贸易重点部分:1、出口依存度、产业内贸易、货物贸易结构、加工贸易等基本概念2、改革开放后中国货物贸易发展的特点、货物结构和贸易方式的变化难点部分:1、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的概念应用2、加工贸易的特点及来料加工等概念的掌握第八章中国技术贸易重点部分:1、技术贸易、专利权、专业技术、技术引进、技术出口等基本概念2、技术贸易的主要内容和贸易方式以及中国技术贸易在不同时期的特点难点部分:1、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的联系和区别2、中国技术出口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第九章中国服务贸易重点部分:1、国际服务贸易、跨境交付、商业存在、境外消费等基本概念2、市场开放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观念的理解难点部分:1、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及迅速发展的原因2、中国对服务业开放所作承诺的阶段性原因和主要内容第十章中国与WTO重点部分:1、世界贸易组织、倾销、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基本概念2、反倾销、反补贴观念的理解及案例分析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难点部分:反倾销、反补贴观念的理解及案例分析第十一章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重点部分:1、配额限制、贸易摩擦、市场经济地位等概念的理解2、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关系的基本政策和主要原则3、中国与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的贸易关系的发展情况、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4、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中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对外贸易关系状况以及对外贸易中的有利和不利条件难点部分:1、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欧盟)经贸关系发展前景2、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发生贸易摩擦的原因及现象分析五、学时分配六、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占70%,平时成绩(出勤、作业、课堂)占30%七、教材及参考书:1、《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邹忠全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王绍熙、王寿椿编著,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一章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1.1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贸易开放格局1.1.1对外开放政策1.对外开放政策确立:1980年6月,邓小平第一次将“对外开放”做为中国对外经济政策公诸于世。
1982年写入宪法,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做为基本国策被确立。
2.基本含义:1.对外开放的基本含义是: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竟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步伐。
3.主要内容: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这三项是对外开放政策最主要的内容。
这三项内容中,发展对外贸易是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物质基础,是对外开放政策根本的内容。
4.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
我国有“请进来”为主到“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途径并举的方向过渡。
1.1.2对外开放格局沿海地区先行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逐步向内地开放(开放内陆地边境市、镇-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边缘向纵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1.1.3 对外开放的特点一、渐进式开放二、是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基础上开放三、是以经济开放为基础的全方位对外开放。
四、是向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开放。
1.2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1.2.1 对外贸易的建立和发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对外贸易完全依附于帝国主义列强,是半殖民地性质的,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立即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了对外贸易中的官僚资本,新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并对民族资本进出口业进行改造,从而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对外贸易。
2、中国各年代出口主导产业群(1)50-70年代:矿产品、农副土特产品(2)80 年代:轻工业品、纺织品(3)90年代现在:机电、仪表(器)、化工产品(4)将来(2050年后):高新技术产品3.其他:1956年,我国实现贸易顺差1966-1978 对外贸易停滞状态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总额。
第三章我国对外贸易管制制度
第三章 我国对外贸易
管制制度
本章学习目标
❖ 掌握对外贸易管制的含义、划分; ❖ 了解对外贸易管制目标的实现及我国对外贸易管制的基
本框架与法律体系; ❖ 掌握我国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 ❖ 熟悉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管制、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
对外贸易救济措施等制度; ❖ 熟悉我国贸易管制的主要管理措施及报关规范。
(l)列人《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的商品。目前,我国公布的 《禁止出口货物目录》共有五批,其中:
①《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第一、三、五批)是为了保护我 国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
从我国国情出发,履行我国所缔结或者参加的与保护世界 自然生态环境相关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和协定而发布的。如国家 禁止出口属破坏臭氧层物质的四氯化碳、禁止出口属世界濒危 物种管理范畴的犀牛角和虎骨、禁止出口有防风固沙作用的发 菜和麻黄苹等植物。
❖ (一)限制进口管理
❖ 限制进口管理的主要原因: ❖ (1)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道德 ❖ (2)保护人体、动、植物健康,保护生态环境 ❖ (3)实施与黄金白银进出口有关措施 ❖ (4)建立或加快国内特定企业 ❖ (5)对农、牧、渔业有必要限制的 ❖ (6)保障国家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 ❖ (7)其他规定,国际条约协定规定
❖ 目前《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 (第一 批)所列明的禁止进口的技术涉及钢铁治金技术、有 色金属治金技术、化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消防 技术、电工技术、轻工技术、印刷技术、医药技术、 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等11个技术领域的26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教学目标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进程与效果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外贸体制改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体制的基本特 征及其利弊
➢“改革”与“开放”的相互关系 ➢入世前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
其内在改革逻辑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贸体制的完善
(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的 性质
外贸体制和其他经济体制一样,属于 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 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随着经济基础的 发展变化,应相应地变革对外贸易体制, 以更好地发挥对外贸易的战略作用。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管理 体制的特征
➢单一的公有制 ➢实行对外贸易统制 ➢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 ➢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 我国的对外开放包括对外贸易、引进技术、利用 外资、对外援助、对外工程承包等内容,其中对 外贸易是对外经济交流活动的主渠道,也是其它 各项经济交流活动的基础。
➢ 对外贸易的发展决定着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成效不仅作用于对外贸易活 动本身,而且对其它以贸易为基础、与贸易密切 相关的各项对外交流活动都势必产生重大影响。
年 份 出 口(%) 进 口(%)
1981
81.3
76.6
1982
78.5
71.5
1983
77.9
60.6
1984
74.0
51.0
1985
76.7
42.3
1986
65.7
37.6
1987
64.3
30.3
(三)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
1.主要措施
1978年以后,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的举措还包括鼓励工贸结合,发展多种形 式的工贸联营体。对外贸易专业进出口公 司也逐步将部分产品的出口收购制改为出 口代理制,并开始开展代理进口业务。
二、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措 施及效果
➢ 下放对外贸易经营权 ➢ 扩大对外贸易经营渠道 ➢ 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 ➢ 逐步缩小外贸计划控制范围 ➢ 启用关税与非关税手段 ➢ 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 实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 ➢ 改革统包盈亏的对外贸易财务体制
(一)下放对外贸易经营权
1.主要措施
1979年,以给广东、福建两省灵活经贸 政策为起点,下放外贸进出口总公司的经营 权,扩大地方的对外贸易经营权,旨在调动 地方发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
(一)国际贸易理论所建议的外贸 体制改革路径及次序
国际上讨论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指贸易 自由化过程,即由保护型对外贸易体制向自由、 开放的对外贸易体制转变,其体制基础是市场 经济体制,改革的是政府干预对外贸易的方式 与力度。
(二)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路径及次序
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基本上也是贸易自 由化的过程,但中国原先保护对外贸易体制的 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自由化过程必 须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 的转变过程中完成,因此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 革就不是一个单纯的贸易自由化问题,而必须 顺应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次序和步骤。
2.改革效果
上述举措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外贸易 的中央高度集权,加速了我国对外贸易的 发展。
(二)扩大对外贸易经营渠道
1.主要措施
➢ 扩大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贸易经营权 ➢ 各地方经过批准可以成立地方外贸公司 ➢ 批准19个中央有关部委成立进出口公司 ➢ 批准一些大中型生产企业经营本企业产品的出口
第一节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的建 立和发展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概述 ➢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贸管理体制的特
征 ➢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贸管理体制的
评价 ➢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一、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概述
(一)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的 含义
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 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 等方面的制度。
(四)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我国的贸易保护是关税壁垒和非 关税壁垒并重的多重贸易保护。平均 关税水平一直维持在高水平上,非关 税壁垒方面是以强有力的直接行政干 预为特征的。
三、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贸管 理体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 ➢严重弊端
(一)积极作用
➢有利于集中调度资源,扩大出口 ➢有利于统一安排进口,保证重点 ➢有利于配合外交斗争,粉碎封锁禁运
(二)严重弊端
➢独家经营,产销脱节 ➢高度集中,统得过死 ➢统包盈亏,缺乏利益激励机制
四、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 (一)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改革” 与“开放” 的交汇点
➢ (二)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对外开放的 基础与先驱
(一)外贸体制改革是“改革”与 “开放”的交汇点
➢ 无论是“改革”,还是“开放”,其目标都是要解放 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提高经济活动效率、加快经 济发展。
(一)单一的公有制
除对外贸易部所属总公司和口 岸分公司外,任何地方、任何机构 不允许做进出口买卖。
(二)实行对外贸易统制
对外贸易统制集中表现在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经营以及全 面的计划控制。
(三)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
各外贸进出口公司经营活动全 部由计划调节,由此发生的全部盈 利或亏损也全部由国家财政平衡。
➢ 1.外贸体制改革对利用外资的影3.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对对外经济合作 的影响
第二节 外贸体制改革的进程与效果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及效果
一、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 国际贸易理论所建议的外贸体制改革路径 及次序
➢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路径及次序
业务和生产所需的进口业务 ➢ 赋予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权,可经营本企
业产品的出口和有关原材料的进口
2.改革效果
发展各类外贸企业,拓展对外贸易经 营渠道,不仅改变了对外贸易领域单一的 所有制结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对外贸易 的行业集中度,为对外贸易行业打破垄断, 形成竞争机制创造了条件。
十大外贸公司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 改革开放与外贸体制改革的关系,体现的是强制性和 引导性制度变迁的结合,它不仅仅是前者对后者的规 定、牵引,还表现在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推进在许多 方面推动了传统经济体制向以市场为取向的新体制的 蜕变,表现在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推进,对对外开放 向纵深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外贸体制改革是对外开放的 基础与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