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课堂实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声慢》课堂实录一、组织教学

教师:上课! 同学们好!课前运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毛宁《晚秋》)和李清照图片,营造课堂气氛。

教师导语:靖康之乱,风云突变,国仇家恨,霜雪共寒。她用笔抗争,化愁为美,留下千古绝唱。-- 她,就是南宋才女李清照。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尘烟,走进李清照《声声慢》,寻觅这位乱世的美神,细细地品味一代才女的满腹愁情。

(学生自读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用白板展示标题)二、检查自主学习教师:出示幻灯片,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学生回答加点字注音。

戚戚(q i)乍暖还寒(zh a hu印)将息(ji mg x i)憔悴[qi do

cu 1)

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教师:学习课文前,我们先要了解作者生平。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婉约词代表。她的一生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生活优裕,婚姻美满。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伤春惜春、闺中相思。例如《醉花阴》。晚年经历国破家亡夫死孀居的重重打击,后期作品词风哀婉凄凉。《声声慢》就是她晚年凄凉之作。四、整体感知

教师提问:这首词朗读时该用什么语调?学生:低沉、缓慢、哀伤。

教师:对。下面大家用低沉缓慢语调诵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压住韵脚。想词人所想,思词人所思,读出词人满腹的愁怨。

2

教师:哪位同学能为大家示范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好点评准备。

学生:范读课文。

教师:谁能点评一下她读得怎样?学生:语速太快,没有把握住作者情感。教师诵读指导:前三句读出悲痛、哀伤,要读得跌宕起伏。

怎敌

他/ 晚来风急!”应读得急切快速。“点点滴滴”:字字血泪,读

得一字一顿,。“愁”字重读,“了得”轻声读出,读得哽咽。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掌声)教师:大家再次诵读诗歌,把握词人情感。哪位同学能再为大家示范一下?(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酝酿感情。学生再次范读,教师带头鼓掌。

教师:这位同学读得声情并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提问:词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作者情感?(抓词眼)学生:愁。教师板书:愁。

五、合作探究教师过渡语:纵观全词,满是愁情,下面我们深入研读文本,讨论探究两个问题。

1、找出直接抒发词人愁情的句子。(析手法+细描述+谈效果)

2、作者还借助哪些意象来抒发愁情?结合原句进行赏析。

教师要求:先自己思考,写出要点,小组交流讨论。请小组代

表分享探究结果教师:我们先来探究第一个问题,第一小组同学来分享探究结果。

学生甲:“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话直接抒情。词

人用口语的形式,脱口而出:这光景又怎么是一个“愁”字包括得了?

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既是对前文的概括,又扩大并深化了主题。

3

教师点评:说得很好,此句的作用归纳很完整。还有谁要补充?

学生乙:“雁过也,正伤心”这句中的“正伤心”也是直接抒发作者

内心伤感

哀愁的句子。

教师点评:读得很仔细,说得很好。还有谁要补充?

学生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句话直接抒

发作者凄苦的感情,还运用了叠词。作者苦苦寻找逝去的美好生活,

深爱的恋人,空无一人,只留下失落伤痛。增强节奏感、音乐美。更加突出作者内心凄凉愁苦心情。教师补充:找的很准,但是总结不够完整,下面我来补充几点“寻寻觅觅”,她的丈夫已经去世,她一个人感到很孤独, 她四处寻找曾经的美好家园,找到没有?学生:没有.

教师引导:对,周围什么也没有。那她心情如何?学生:失望、伤心、难过。

教师:说得很好。所以“冷冷清清” 即指环境冷清也指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即指心情凄凉,也是她一生凄惨命运的总结。此句用在开头,还奠定全文哀婉凄凉基调。

教师出示幻灯片归纳:本句从精神到处境,再到内心,感情层层递进地概括了在靖康之难以后,作者身心所受到摧残。大家大声读读,补充笔记。

2 、教师过渡语:除了直接抒情,作者还借助哪些意象来抒发愁情?

结合原句进行赏析。※※方法指导:抓意象+析手法+细描述+谈效果学生: 意象:淡酒、急风、大雁、黄花、梧桐、秋雨学生甲: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此句写作者正对酒伤神,看到一群从家乡飞来南方的大雁,感觉好像故人重逢, 是“旧时4

相识”。托“大雁”寄思乡之情。

教师:还有哪位同学再补充一下对大雁的理解?

学生乙:大雁能返回北方,自己却漂泊异乡。作者还托“大雁”寄沦落之愁。教师点评:补充得非常好。

教师引导:作者早年在《一剪梅》曾吟诵过:“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如今大雁依旧,爱人呢?

学生:爱人已经去世。

教师引导: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看到当年为自己

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心情怎样?谁能再补充一下大雁的含义。

学生:作者触景生情,思念丈夫,心情更加悲痛。教师出示幻灯片归纳大雁含义:托“大雁”寄沦落之愁、故国之思、丧夫之痛、悼亡之悲。手法:

。托物寄情。(提示学生大声读读,及时补充笔记。)学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枯萎凋落,堆积了一地,无人愿意采摘。明写菊花,也是暗写自己,是以花写人。凋零的“黄花”比喻自己衰老憔悴的容颜和孤苦伶仃的晚年教师纠正:黄花含义说得很好。但有一点需要纠正,“黄花”花期已过,只会枯在枝头,不会堆积一地。我们要注意细心观察生活。教师引导:秋天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满地黄花堆积”如果指菊花盛开,后面句子该怎样理解?谁能来点奇思妙想?学生补充:如今菊花盛开,爱人已经去世,还有谁为自己自己摘花、簪花?丈夫去世之后,自己再没有人来怜爱。作者想到这儿,更加哀伤。

教师:精辟!谁能总结一下此句的手法? 学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教师引导:修辞也是手法,这句话还用了哪些修辞?

5 学生:“憔悴损”,一语双关。既指花枯萎憔悴,也指自己衰老憔悴。

教师出示幻灯片归纳黄花含义:“黄花”比喻自己衰老憔悴的容颜和孤苦伶仃的晚境。此句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修辞:比喻、双关。学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雨打梧桐,秋雨滴答, 缠缠绵绵,暗示词人内心的痛苦郁闷。梧桐细雨象征作者痛苦的心情。教师引导:作者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颠沛流离的打击之后,只有痛苦吗?谁能补充?学生:还有凄凉、哀愁、孤寂。

教师引导:补充很好。“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作者能听到雨打梧桐的点滴声,说明周围环境怎样?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寂静。以动衬静。

教师出示幻灯片归纳梧桐细雨含义:象征凄凉、哀伤、愁丝。手法:以动衬静。

教师:还有谁补充一下对其他意象的理解?学生: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

风急!因为作者愁太重,酒力

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淡酒”无力,如何抵挡阵阵秋风?用“淡酒”反衬愁浓

“反衬”,总结很到位。“淡”还写出作者晚年是何等

教师补

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