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的非心脏手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脏瓣膜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患者的麻醉处理原则知识分享

心脏瓣膜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患者的麻醉处理原则知识分享

10 病例3
病例
01
患者女,72岁,因“乏力消瘦5月,加重1月”入院。
02
5月前起自感乏力,近1月来上2层楼或步行100m即感气促、乏力、头晕,体重 下降5kg。
03
检查发现贫血(血红蛋白56g/L)、结肠癌、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胸骨后甲 状腺,气管受压变窄,最窄处7mm)。
病例
发现“主动脉瓣狭窄”7年,常觉胸闷;2年前外院行 冠状动脉造影后,心外科建议行换瓣手术,患者拒绝 。
04 主动脉瓣狭窄患 者如果没有症状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如果没有症状
01
02
03
04
05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如果 没有症状,围术期准备 充分,即使重度狭窄, 进行中低危非心脏手术 也是安全的,围术期心 脏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要保证主动脉瓣狭窄患 者足够的有效循环容量 ,必要时可以置入肺动 脉导管进行监测,以维 持一定的后负荷和动脉 血压,避免各种原因导 致的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
尽量避免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以免对患者的健康 造成不良影响。
在全麻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切皮或手术探查时,要注意 适当加深麻醉以适应这一情况。
避免心动过缓,维持正常稍快的心率(80~90次/分)有 助于减少反流。
二尖瓣狭窄患者
06 血流动力学管理 的目标是维持左
室舒张期充盈
二尖瓣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目标是维持左室舒张期 充盈
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现口服 缬沙坦80mg每日1次,血压控 制稳定。
病例
冠心病史2年,未经 药物治疗,偶尔胸闷 、背部发紧。
ECG显示:窦性心律 ,63次/分,ST-T改 变。
能步行上3层楼。术 前肝肾功能和电解质 检查未见异常。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麻醉科】 ppt课件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麻醉科】  ppt课件
造成
✓ 每年60万例次心导管检查,25 ~ 30万例CABG,PTCA不断增加 ✓ 全美年手术约3000万例次,约1/3的手术病人患有CAD或处于
CAD的高危状态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是欧美发达国家所遇 到的重要临床问题
也将成为我国今后重要的临床问题
近40年来在此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1952 ASA确定围术期心梗是主要问题 61-76 心梗< 6月内手术是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危险 77-82 多因素分析评估术前危险因素 82-84 特殊术前检查 EST,RN,DT 85-86 术中动态监测ECG和TEE 1987 术后危险因素动态观察研究
部分心脏病理情况可以治愈(如心律失常的病 人安装起搏器等) 3. 判断术前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是否对病人有益
术前心血管评估的主要手段
术前心血管评估
病史
体格检查
特殊的心血管检查
其中病史、体检和ECG是术前心脏评估的基础
病史、体格检查和ECG检查可以
1. 确诊有症状的心脏病(如冠状动脉病变、瓣膜病变和心 律失常等)
4~6
16%, n = 19
2.3%, n = 86
0%, n = 18
>6
5.6%, n = 322
1.5%, n = 595
5.7%, n = 174
未知
----
----
3.3%, n = 60
高危病人显著增加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和死亡率
以往观点
✓ 心梗后3 ~ 6个月禁忌进行外科手术
此观点存在较大问题
病人耐受外科手术程度的影响:心脏功能储备比时间间隔 更加重要
病人心脏储备功能可以通过评价病人剩余的心肌缺血程度 得到估计。通常采用临床症状、ECG、DTS和DSE等判定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ppt课件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ppt课件

4METs
10METs
参加剧烈体育活动,如游泳、打单网球、足球、篮球、 滑雪
LOGO
(三)心脏功能的评估
不能进行大于4个代谢当量的活动,表明心脏功能较差。 增加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分级(ACC/AHA,2002年)
高危因素
1.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综 合征 2. 急性(<1周)或近期 (<1个月)心肌梗死) 3.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4. 有临床意义的心律失 常 5. 严重瓣膜疾病
LOGO
3. 心肌氧供需失衡
影响心肌氧供需的因素
心肌氧供降低
1. 冠脉血流量降低 心动过速 舒张压过低 前负荷增加 低碳酸血症 冠脉痉挛 2. 血液氧含量降低 贫血 低氧血症 2、3-DPG降低
心肌氧需增加
1. 心动过速 2. 心肌壁张力增加 前负荷增加 后负荷增加 3. 心肌收缩力增加
LOGO
二、CHD术前心脏风险的评价方法
(1)控制心率 冠心病病人心率×收缩压的乘积>12,000时,易发生心 绞痛 控制HR<70bpm,避免插管时心率增快。 可用维库溴铵、卡肌宁,避免使用泮库溴铵、氯胺酮
LOGO
2014 ACC/AHA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 期心血管的评估和管理指南
LOGO
指南对治疗的建议以国际通用方式表示
无创性检查 高危因素
低危因素
根据检查及治疗结果决定: 考虑冠脉造影 取消手术或推迟手术
冠脉搭桥后手术
在加强监护下手术
LOGO
三、术前检查和监测
(一)心电图 标准: 1. ST段升高或降低1.0mm 2. 在无Q波的导联,ST段升高>1.5mm 3. T波低平或倒置
LOGO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心脏手术应用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心脏手术应用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建议
加强培训与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认知和操作技能;推动多学科合作,加强与其他手术科室 的沟通与协作。
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未来有望实现 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器械准备
准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探头、消毒液、无菌手套、润滑剂等器械, 确保器械性能良好、无菌。
患者准备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禁食、禁水,排空尿液,告知患者检查目的、过 程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操作过程
探头消毒
将探头浸泡在消毒液中进行消毒。
观察记录
观察并记录患者心脏结构、功能 及血流情况,对异常部位进行重 点标注。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手术对心 脏的影响,为术后治疗和护理提供重 要的参考依据。
指导手术操作
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实时监测结 果,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手术操作,确 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术后评估
评估心脏恢复情况
手术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意义
制定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心脏手术中应用的专家共识,有助于规范操作、提高 诊断准确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与解读
主要内容
包括适应症与禁忌症、操作流程、图 像分析、诊断标准及报告规范等。
解读
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解释,明确 其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注意 事项。
专家共识的实施建议与展望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心脏 手术应用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简介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心脏手术中应用案例分享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心脏手术中应用专家共识解

ACC、AHA2007围手术期心血管评估和非心脏手术护理指南PPT课件

ACC、AHA2007围手术期心血管评估和非心脏手术护理指南PPT课件

CCS indicates 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 HF, heart failure; HR, heart rate; MI, myocardial infarction; NYHA,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According to Campeau.10 †May include stable angina in patients who are unusually sedentary. ‡The ACC National Database Library defines recent MI as more than 7 days but within 30 days)
• Recommendation’s usefulness/ efficacy less well established
• Greater conflicting evidence from single randomized trial or nonrandomized studies
• Recommendation that procedure or treatment not useful/effective and may be harmful
Procedure/Treatment MAY BE CONSIDERED
Risk ≥ Benefit No additional studies needed
Procedure/Treatment should NOT be performed/administered SINCE IT IS NOT HELPFUL AND MAY BE HARMFUL
Joshua A. Beckman, MD, FACC Kenneth A. Brown, MD, FACC, FAHA Hugh Calkins, MD, FACC, FAHA Elliott Chaikof, MD Kirsten E. Fleischmann, MD, MPH, FACC William K. Freeman, MD, FACC James B. Froehlich, MD, MPH, FACC Edward K. Kasper, MD, FACC Judy R. Kersten, MD, FACC Barbara Riegel, DNSc, RN, FAHA John F. Robb, MD, FACC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ppt课件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ppt课件

❖ 4.维持血液携带氧的能力
给予足够的氧供以维持血红蛋白氧饱和度≥95%
❖ 5.防治低体温
液体应加温后输注。保温毯及空气加温设备应该用于预
防患者低体温
LOGO
四、麻醉目标
❖ (三)心肌缺血的治疗 ❖ 术中ECG出现特征性的ST段改变,最为常见的是ST
段的上移及下降,提示为需治疗的心肌缺血。在大部分 患者,第一步为治疗心律失常。若缺血性ECG持续存在, 硝酸甘油的治疗通常是有效的;还可采用硝酸甘油协同 去氧肾上腺素维持正常的动脉血压。
❖ 1.心电图 ❖ 2.左室功能的评估 ❖ 3.运动试验 ❖ 4.非心脏手术前的无创药物负荷试验 ❖ 5.围术期冠状动脉造影
LOGO
三、实验室检查
❖ 1. 心电图 ❖ 对已知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心血管不良事件
风险评级为中到高度的患者(表1),常规进行术前静息 状态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 ❖ 2.左室功能的评估 ❖ 对于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患者,围术期应进行左室功 能的评估;对于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或其它临床状态 改变的心力衰竭患者,应进行围术期左室功能的评估。 对于既往有左室功能障碍但临床情况稳定、1年内未进行 过左室功能评估的患者,可考虑行左室功能评估;不推 荐常规进行围术期左室功能评估。 ❖
LOGO
(一)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5.近期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有近期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PCI)史的 患者如果在6周内进行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不良事 件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 以及需要再次紧急血运重建手术)。
这一风险主要与在手术诱发的高凝状态下过早停 止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关(即阿司匹林+P2Y12 受体阻断剂,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或替卡格雷)。

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风险与对策6

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风险与对策6

艾司洛尔作用特点
• 高选择性ß1受体阻滞 • 显效迅速,超短效 • 弥补了长时效非选择性ß1受体阻滞不足
ACC/AHA 2006 Guideline Update on Peri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Evaluation for Noncardiac Surgery: Focused Update on Perioperative Beta-Blocker Therapy
CABG或PTCA术后及可疑CAD病人 按CAD病人治疗处理:
• 入OR后持续吸氧; • 严格全方位监测; • 应用NTG治疗; • 必要时ß-受体阻滞剂治疗
ß-受体阻滞剂的生理作用
• 抗心肌缺血 • 抗高血压作用 • 抗心律失常 • 治疗心室流出道梗阻、门脉高压 • 心衰
ACC/AHA 2006 Guideline Update on Peri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Evaluation for Noncardiac Surgery: Focused Update on Perioperative Beta-Blocker Therapy
手术风险评估
手术风险分级与心脏不良事件
风险分级
手术种类
不良事件率
中度风险手术
头颈部手术 胸、腹腔手术 矫形手术 前列腺手术
<5%
ACC/AHA Guideline Update for Peri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Evaluation for Noncardiac Surgery—Executive Summary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 to Update the 1996 Guidelines on Peri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Evaluation for Noncardiac Surgery)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ppt课件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ppt课件
定义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是指在为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非心脏手术时,为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而采取的麻醉措施。
特点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需要考虑患者的冠心病病情,以及手术对患者的生 理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个体化的麻醉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 图变化。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重要性
01
02
心肌梗死
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 肌梗死,导致心肌缺血、心肌坏
死。
心力衰竭
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加重心力 衰竭,导致呼吸困难、肺水肿等。
心源性猝死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心源性猝死,导致突然 死亡。
03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评估与
准备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评估
病史采集
TH桥术后,非心脏手术麻醉的风险评估和控制至关重要。麻醉医生需全面了解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 况、搭桥手术方式及术后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在麻醉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 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肌缺血等并发症,确保手术安全。
案例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非心脏手术麻醉
总结词
风险评估与预防
无创监测
通过血压、心率、心电图等指标监测患者的心功能状况。
有创监测
通过心导管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有创检查手段,获取更准确的心 功能数据。
遥测监测
通过遥测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便于及时发现 和处理异常情况。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麻醉技术
1 2
全身麻醉
通过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全身 麻醉状态,适用于大型手术或时间较长的手术。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 麻醉ppt课件
•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概述 •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挑战与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精品资料)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精品资料)

麻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靶控输注技术
靶控输注技术能够实现麻醉药物 的精准控制,通过调整药物浓度 来控制麻醉深度,提高了麻醉效
果和安全性。
吸入麻醉技术
吸入麻醉技术通过吸入麻醉气体 来达到麻醉效果,具有起效快、 代谢快、可控性强等优点,尤其 适用于心脏病人的非心脏手术麻
醉。
区域阻滞麻醉技术
区域阻滞麻醉技术通过局部麻醉 来达到手术区域的神经阻滞效果, 对全身影响小,尤其适用于心脏
术后镇痛
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减轻病人术后疼 痛,防止因疼痛刺激导致的心脏负担 加重。
术后监测
继续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等指标,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心脏并发症。
早期活动与饮食指导
鼓励病人术后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 环;指导病人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 衡。
出院指导
告知病人出院后注意事项,如定期回 诊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并发症风险
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各种 并发症,如苏醒延迟、呼 吸抑制等,需要加强术后 监测与护理。
应对策略和建议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为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提供依
据。
合理选择麻醉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对 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影响较小的 麻醉药物。
术中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 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 手术安全。
04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最新研究
进展
新型麻醉药物的研发和应用
新型麻醉药物的研发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麻醉药物被研发出来,这些药物在药效、 安全性、副作用等方面都有所改进,为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提供了更多选 择。
新型麻醉药物的应用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PPT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PPT
2. 评估心脏病变的严重性,判断心脏病情是否稳定(依据 体能状况和近期心血管治疗情况)
3. 确定伴随的疾病。如: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呼吸系 统病变和肾功能不全等
精品PPT
病史、体检和ECG对确定或排除CAD的效能有限
1. 75%缺血意外和20 ~ 30%心梗为“Silent” 2. 所有心梗中30 ~ 90%无前驱症状 3. 有报告广泛心梗病人可有半数为“Silent” 4. 25 ~ 50% CAD病人的12导联心电图可正常 5. 另有20 ~ 50%病人因LBBB、W-P-W或LVH而ECG无法
6. 意外事故 7. 糖尿病 8. 自杀 9. 肾病 10. 慢肝
93207 67574 29264 26295 24936
共计死亡1871788人,心脏病死亡占总数的38.7%
精品PPT
有关冠心病在美国的统计
2.5亿人口,1/4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中占人口10%的老年 病人中心脏病的发病率尤高
现有1000万人患CAD,400万人既往发生心梗。每年约有 130万人发生心梗,至少有70万人死于CAD
精品PPT
心梗后外科手术相对禁忌证:心脏储备功能降低
1. 体能储备受损 2. 运动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 2 mm 3. 运动试验达最大运动量时血压降低 4. DTS检查存在可逆性充盈缺损
精品PPT
20世纪90年代初确定MI后外科手术的时机
1. 普通择期外科手术延迟至MI后6个月进行 2. 急诊手术危及生命,必须进行。术中应全面监
Shah(1990) 4.3%, n = 23
4~6
16%, n = 19
2.3%, n = 86
0%, n = 18
>6
5.6%, n = 3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移植术或最大化药物患者也可获益。 ▪ AHA/ACC建议:心梗后6周列为高危期,此后风险分层
则由即刻病情决定。
-
11
高血压
▪ 研究表明:血压控制不佳与围术期血流动力更 不稳定密切相关。围术期需继续使用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需在术前停用”的观点应该改 变。
▪ 几项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并未证明轻、中度的 高血压是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脑卒中、心梗、心衰、心律失常。
-
5
缺血性心脏病
非心脏手术的打击与有症状或无症状 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所以评估 首先要鉴别稳定或不稳定性冠脉疾病。
-
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失代偿 心力衰竭是围术期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心梗,甚至死亡的高危因素,应暂缓手 术,接受进一步评估或药物治疗。如急 诊手术,需高效,足量药物或主动脉内 球囊反搏辅助。
▪ 一般而言,植入机械瓣者术前3天停用抗凝药, 使国际标准比比值为正常值1.5倍。术后一天即 开始口服抗凝药。
▪ 对血栓高危者,围术期使用肝素:术前4~6小 时停用肝素,术后很快恢复应用。
-
20
人造瓣膜置换者
▪ 人造瓣膜本身引起的医疗风险较小,而肝素的 不良反应可能会超过其带来的益处。
▪ AHA/ACC指南建议:肝素用于
-
16
瓣膜性心脏病
-
17
主动脉瓣狭窄
▪ 重度狭窄者发生并发症与心脏失代偿密切相关 。
▪ 主狭出现心绞痛、晕厥、心衰者术前应评估甚 至干预——换瓣。
▪ 一项大样本对重度狭窄(<0.5cm²)几乎无症状 的患者进行可接受风险范围的手术是可行的。
▪ 尽管主动脉球囊成形术长期效果不理想,但对 那些短期内不能承受换瓣术而又必须接受非心 脏手术的患者可从瓣膜成形术中获益,但要考 虑成形术本身的风险。
▪ 对于要接受手术而又有心衰体征者要进行个体化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鉴别隐匿型心肌病,并评估心脏收缩 或舒张功能,因他影响到术中用药。
▪ 缺血性心肌病有心肌缺血加重,甚至坏死的危险,需 高度重视。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与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主要不良事件是充血性心衰,未发现围术期死亡。
▪ 手术种类与手术时间是这类患者心脏不良事件最重要 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麻醉类型并非独立的危险因素。
-
18
二尖瓣病变
▪ 发生手术并发症概率低于主狭。 ▪ 二狭可见心动过速、容量负荷过重,最终
导致严重右心衰。 ▪ 二狭的球囊成形术短期、长期疗效均较理
想。
-
19
人造瓣膜置换者
▪ 植入人造瓣膜的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也会出现 一过性菌血症,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 必须衡量应用或停用抗栓药导致的出血及血栓 栓塞的风险。
▪ 轻、中度高血压一般不需要延迟手术或取消手 术,但应继续使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术前 理想水平。
▪ 重度(DBP>110mmHg)应延迟手术,控制血 压。
▪ 只要未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手 术当天血压升高并不影响手术进行。
-
14
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SBP>160mmHg DBP<90mmHg)
-
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 若无不稳定的症状,鉴别已知冠心病, 稳定型冠心病或冠心病高危因素,可进 一步诊断评估或围术期处理。
▪ 术前评估切记:除非该结果会影响围术 期处理,否则不应进行心血管系统试验 。
-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 围术期处理: 权衡利弊后取消手术 进一步药物治疗延迟手术 在非心脏手术前行冠脉干预 术后进入ICU调整监控措施
-
9
稳定型心绞痛
▪ 是一个连续过程:从高强度劳力后轻微心绞痛 到轻微劳力后的心源性呼吸困难
▪ 剧烈活动仅出现心绞痛者术后通常不会出现心 功能不全,且多能用药物稳定病情。
▪ 低强度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者,围术期可能出 现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此类患 者冠脉病变广泛,接受外科手术前,须增加心 血管系统的监测或行心血管系统试验。
① 近期(1年内)曾发生血栓者
② 既往未接受抗凝治疗而发生血栓者
③ 具有3个或以上危险因素(房颤、血栓栓塞、高 凝状态、植入机械瓣)者。
▪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可作为门诊患者的治疗方 法。
▪ 被证实是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血压控制 良好可降低此类患者脑卒中的风险。
▪ 冠脉搭桥患者多中心研究显示:单纯收缩性高 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非高血 压者高30%,但此结论是否可运用到非心脏手 术中还不清楚。
-
15
心力衰竭
▪ 心力衰竭与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第三心音 如其他心衰体征是出现高危围术期的先兆。
-
2
提纲
▪ 心血管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术前评估 ▪ 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术后管理 ▪ 降低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策

-
3
提纲
▪ 心血管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术前评估 ▪ 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术后管理 ▪ 降低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策

-
4
心血管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术前评估
▪ 缺血性心脏病 ▪ 高血压 ▪ 心力衰竭 ▪ 瓣膜性心脏病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 心律失常 ▪ 诊断性试验实施的决定
心脏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
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张宏考
2008-07-09 湖北 十堰 Nhomakorabea-
1
▪ 心血管疾病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 者接受非心脏手术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率和所致的死亡率明显增加。
▪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 不但影响手术后早期的恢复,而且影响术 后1-2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转归。
-
12
高血压
▪ 大多数慢性重症高血压(DBP>110mmHg),应 该在术前予以控制。
▪ 在家就能满意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术后因紧张, 可能会血压骤升,术中血流动力学的风险增大。 但多数麻醉师能有效控制,不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
-
13
高血压
▪ 轻、中度高血压是否比非高血压患者术中发生 心肌缺血的风险更大的结论不一。
-
10
陈旧性心肌梗死
▪ 一般而言,是否手术取决于最近一次心梗与非心脏手 术的间隔时间。
▪ 大量研究证实:心梗后6个月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再 次心梗发生率大大增加。
▪ 随术期监护技术的进步,该间隔时间缩短。 ▪ 行溶栓术、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者不受此间隔时
间的限制。 ▪ 尽管近期心梗者手术面临极大风险,但行择期PCI、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