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系统设计方法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数字集成电路(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DIC)设计方法在电子电路设计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数字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通信设备、消费电子产品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并讨论其特点与应用。
一、全定制设计方法全定制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传统工艺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它通过精确地定义电路的每个元件参数,将电路设计为完全定制化的形式。
在全定制设计方法中,设计师需要手动绘制电路原理图,并进行详细的手工布局和连线。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设计自由度,可以满足各种特定应用的需求。
然而,全定制设计方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时间,成本较高,因此更适用于小批量、高性能的电路设计。
二、半定制设计方法半定制设计方法是介于全定制设计和可编程门阵列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方法。
在半定制设计方法中,设计师通过使用逻辑门库和标准元件库,将电路的逻辑功能和部分布局进行自定义,而其他部分则采用标准单元的形式。
这种方法兼具了全定制设计的灵活性和可编程门阵列设计的高效性,能够在满足设计需求的同时,有效地减少设计时间与成本。
半定制设计方法广泛应用于中小规模、低功耗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三、可编程门阵列(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PGA)设计方法可编程门阵列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在可编程门阵列设计方法中,设计师通过在FPGA上进行逻辑配置,将电路设计实现为可编程的形式。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设计需求。
然而,相比于全定制设计和半定制设计方法,可编程门阵列设计方法在性能和功耗上存在一定的折中。
可编程门阵列设计方法主要应用于中小规模、低功耗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以及快速原型验证与系统开发。
四、可重构计算机设计方法可重构计算机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可重构计算机架构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电路设计方案
电路设计方案引言:电路设计是电子领域中关键的一步。
一个好的电路设计方案可以确保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和一些常见的电路设计方案。
一、电路设计基本原则:1. 系统需求分析:在电路设计之前,需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电源需求等。
只有清楚了解系统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电路设计。
2. 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非常重要。
例如,对于信号放大电路,需要选择具有高增益和低噪声的运算放大器。
在选择电子元器件时,还需要考虑其可获得性、成本和可靠性等因素。
3. 进行电路模拟和优化:在正式进行电路设计之前,可以通过软件工具进行电路模拟和优化。
这有助于评估电路的性能、调整参数以及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模拟和优化,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设计缺陷,减少后期修改的时间和成本。
4. 合理布局电路板:电路板的布局对于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合理的布局可以减少干扰和串扰,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此外,在布局电路板时,还需要考虑散热和电磁兼容等因素。
5. 进行可靠性验证和测试:在完成电路设计后,需要进行可靠性验证和测试。
通过严格的可靠性验证和测试,可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二、电路设计流程:1. 系统需求分析:对系统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明确设计目标和性能指标。
2. 电路拓扑设计: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
例如,对于信号放大电路,可以选择共射放大器或差动放大器等拓扑结构。
3. 选择元器件:根据电路拓扑设计,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
在选择元器件时,需要考虑其参数和性能指标。
4. 电路模拟与优化:使用软件工具进行电路模拟和优化,评估电路的性能、调整参数以及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5. PCB设计:进行电路板的布局和布线设计,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PCB设计中,需要考虑信号完整性、散热和电磁兼容等因素。
6. 原理图设计:根据电路拓扑、元器件和布局设计,完成电路的原理图设计。
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
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是指在设计电子电路和系统时,采用的一系列技术和工具,以确保电路和系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并满足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各方面的需求。
在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电子电路和系统设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分析、设计和实现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1. 基于硬件描述语言的设计:硬件描述语言(HDL)是一种用来描述电子系统硬件行为的语言。
通过使用HDL,设计人员可以对电路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描述,从而更容易进行电路的分析和验证。
常用的HDL包括VHDL和Verilog。
2.元件级设计:元件级设计是指在电路设计中将电路拆分为可独立分析和设计的基本元件。
通过对各个元件的分析和设计,可以实现对整个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3.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现代电子电路和系统中应用广泛。
通过使用DSP技术,可以对电路中的信号进行精确和高效的处理,以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4.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模拟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主要涉及电路的建模、分析和优化。
通过对电路元器件的特性进行数学建模,可以对电路的行为进行准确的分析,并通过各种优化方法来改进电路的性能。
5.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在现代电子电路和系统设计中,电磁兼容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采用适当的布线和屏蔽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和抗干扰能力,提高整个电路系统的EMC性能。
6.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设计是指将多个电路和系统集成到同一芯片上的设计方法。
通过采用现代的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和工具,可以实现高度集成、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电子系统设计。
7.系统级设计和建模:系统级设计是指对整个电子系统进行高层次的建模和设计。
通过对系统功能、性能和约束进行详细分析和建模,可以优化整个电子系统的设计过程。
8.可靠性设计与分析:在现代电子电路和系统设计中,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电子系统设计
什么是系统?•由部件组成,能实现较复杂的功能(不是一个单一的电路,要有输入、输出和其他控制电路)(只能实现单一功能的通常不算系统)系统设计的方法自顶向下自底向上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何谓顶?顶——系统的功能何谓底?底——最基本的元、器件,甚至是版图系统的结构•自顶至底有:系统子系统部件(功能模块)单元电路元、器件版图系统子系统子系统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元、器件版图自顶向下自上而下法的优点••系统子系统子系统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元、器件版图自顶向上自底向上的缺点•部件设计在先,设计系统时将受这些部件的限制,影响:•系统性•易读性•可靠性•可维护性自底向上的优点•在系统的组装和调试过程中有效•可利用前人的设计成果系统子系统子系统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元、器件版图以功能模块为基础的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自上而下法的要领从顶层到底层从概括到展开从粗略到精细系统级子系统级部件级元件级自顶向下自底向上自上而下法的原则•正确性与完备性•模块化与结构化•问题不下放•高层主导•直观性与清晰性原始技术指标系统级子系统级部件级元件级电子系统设计的步骤•••••调查研究•明确设计要求•弄清设计方法•了解设计关键做什么?系统的功能输入和输出做到何种程度?性能技术指标注意分析每一个细节,尽量考虑得周到、完善调查研究•明确设计要求•弄清设计方法•了解设计关键有那些可使用的设计方法相同产品同类产品同原理产品其他可借鉴的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先进性性价比可行性器材人才时间产品效益与开发时间的关系上市延迟销售顶峰销售顶峰电子系统设计的步骤•••••调查研究•明确设计要求•弄清设计方法•了解设计关键决定指标的关键难点工作量大(重点)方案论证从顶层到底层从概括到展开从粗略到精细逐层细化Y 图系统级子系统级部件级元件级行为级结构级物理级用户需求变为技术规范与功能描述实现给定规范与功能的子系统、部件或元件及其互联方式用一定的材料与工艺实现结构系统级子系统级部件级元件级行为级结构级物理级子系统级部件级元件级结构级物理级子系统级部件级元件级结构级物理级方案论证•起点:•系统级行为描述设计•用户需求•系统技术规范•功能描述系统级行为描述设计•系统的外部特性•主要功能•输入和输出——•那些端口•输入(输出)信号——•特征•来源(去向)•对系统的要求初步方案面板图子系统级部件级元件级行为级结构级物理级方案论证•下一步:•系统级的结构描述与设计•系统设计规范与功能•子系统之间的组合•系统的内部特性——•基本原理•基本框图——•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要求•基本控制流程基本框图基本流程图•系统的内部特性——•基本原理•基本框图——•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要求•基本控制流程系统的实现技术用数字技术,还是模拟技术实现?模拟技术数字技术高频小信号大功率软件离不开硬件支持DSP(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级子系统级部件级元件级行为级结构级物理级•第三步:•系统级的物理描述与设计•组成系统的各抽象的子系统•各具体的子系统(IP )•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转入•下一层设计方案论证Intellecture Property 知识产权系统级子系统级部件级元件级行为级结构级物理级方案论证•下一层:•子系统级行为描述设计•对子系统的需求•子系统技术规范•功能描述系统级子系统级部件级元件级行为级结构级物理级方案论证•下一步:•子系统级的结构描述与设计•子系统设计规范与功能•功能模块(部件)•之间的组合•第三步:•子系统级的物理描述与设计•组成子系统的各抽象的模块•选择具体的功能模块或•对模块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转入下一层设计方案论证没有现成模块可用的特殊模块关键模块、关键元件及相互接口以模块为单位的详细框图方案论证•下一层:•部件级行为描述设计•对部件(模块)的需求•部件的技术规范•功能描述方案论证•下一步:•部件级的结构描述与设计•部件设计规范与功能•单元电路之间的组合方案论证•第三步:•部件级的物理描述与设计•抽象的单元电路•选用具体的单元电路电子系统设计的步骤•••••。
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一、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1.方案原理的构想在设计一个复杂的系统时,需要进行原理方案的构思。
这就是要确定用什么原理来实现系统要求。
为此,需要对课题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找出其关键问题,并提出实现的原理与方法。
同时,应该广泛收集与查阅有关资料,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以便作出更合理的选择。
所提方案必须对关键部分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并通过试验加以确认。
2.总体方案的确定原理方案选定以后,便可着手进行总体方案的确定。
为了把总体方案确定下来,必须把每一个框图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个小框,每个小框为一个较简单的单元电路。
总之,应从单元电路和单元之间连接的设计与选择出发,恰当地分解框图。
二、单元电路的设计与选择1.单元电路结构形式的选择与设计按已确定的总体方案框图,对各功能框分别设计或选择出满足其要求的单元电路。
因此,必须根据系统要求,明确功能框对单元电路的技术要求,必要时应详细拟定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然后进行单元电路结构形式的选择或设计。
满足功能框要求的单元电路可能不止一个,因此必须进行分析比较,择优选择。
2.元器件的选择1)元器件选择的一般原则在选择元器件时,应根据单元电路的要求,选择性能稳定、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元器件。
同时,还要考虑元器件的电气参数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元器件的封装形式和安装方式是否适合设计要求。
在选择元器件时,还要考虑其供应渠道是否可靠,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库存量。
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元器件的品种规格繁多,性能、价格和体积各异,新品种不断涌现。
因此,我们需要经常关注元器件信息和新动向,多查阅器件手册和有关的科技资料,熟悉常用的元器件型号、性能和价格,以便为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设计提供有利的信息。
在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时,需要进行分析比较,首先考虑满足单元电路对元器件性能指标的要求,然后考虑价格、货源和元器件体积等方面的要求。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子线路设计方法
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元、器件选择
• 数字集成电路选择
数字集成电路(简称数字IC)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经 过近几十年的更新换代,到目前为止,已形成多种 系列化产品同时并存的局面,各系列品种的功能配 套齐全,可供用户自由选择。在选择数字集成电路 时,必须了解:⑴数字集成电路的种类和特点数字 IC 系列产品大体上分为了TTL 型、ECL 型、 CMOS 型等三大类
内容提要及学习收获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电类专业学生重要基 础实践课是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经过查资 料、选方案、设计电路、撰写设计报告、 使学生得到一次较全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为 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毕业后的工 作打下基础。同时,结合EDA 技术,进行 仿真设计,可以体现现代化的设计方法和 理念,使电子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能力方 面,得到比较大的提高。
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在设计一个常用的电子电路(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时,首先必须明确设计任务,根据设计任务按下 图所示的一般电子电路设计步骤示意图进行设计。 但电子电路的种类很多,器件选择的灵活性很大。 因此设计方法和步骤也会因不同情况而有所区别。 有些步骤需要交叉进行,甚至反复多次,设计者 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元、器件选择
• 字集成电路选择
ECL型
• ECL 和TTL 一样也是双极型数字IC。其系列产品主要有 ECL-10K 与ECL-100K 两种系列。ECL 电路的品种不多, 产品限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特点:
• ① 工作速度快。ECL 门电路的传输延迟时间可缩短至1ns 以内,是现代数字IC 中工作速度最快的一种。适用工作 频率范围为100~1000MHZ。
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分析电子电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应用广泛,包括各种电子设备、通信系统、计算机等。
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是确保电路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子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一、电子电路设计电子电路设计是指根据电子设备或系统的需求,在信号处理、控制、电源供应等方面进行电路结构和元件的选择与配置,并通过系统的分析和仿真来确认电路方案的合理性。
1. 确定设计要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电子设备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并将其转化为电路设计的指标,例如工作频率、电压、功率等。
2. 选择元件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元件,包括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晶体管等。
要考虑元件的参数和特性,如频率响应、线性度、功耗等。
3. 绘制电路图根据选定的元件,利用电路设计软件绘制电路图,将各个元件按照功能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电路结构。
4. 进行系统分析和仿真通过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和仿真,验证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可以通过仿真结果来调整和优化电路方案,使其更符合设计要求。
5. PCB设计在电路图设计完成后,进行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包括布线、布局、绘制PCB图样等工作。
二、电子电路分析电子电路的分析是指对已设计的电路进行性能分析和故障排查,以确保电路工作正常并满足设计要求。
1. 参数分析对已设计的电子电路进行参数分析,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以评估电路性能和稳定性。
2. 信号分析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分析,包括信号幅度、频率、相位等特性的评估,确定信号是否经过滤波、放大、解调等处理。
3. 频率响应分析通过对电路的频率响应进行分析,可以评估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相移等特性,以确定电路的带宽和稳定性。
4. 故障分析在电子电路设计与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如电流过大、电压不稳定等。
通过仪器设备和测试方法,对电路进行故障排查并修复。
总结: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是确保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关键环节。
电子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方法
电子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方法电子电路设计是现代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模拟电路设计则是电子电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能够模拟和处理连续变量信号,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电子电路设计中的模拟电路设计方法。
一、模拟电路设计所需基础知识在进行模拟电路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路的基本元件,例如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其次,我们需要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分压原理等。
此外,还需要具备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频域分析、滤波器设计等。
二、模拟电路设计方法1. 设计目标和规范在进行模拟电路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和规范。
例如,我们需要确定电路的功能、性能指标、工作条件等。
这些设计目标和规范将指导我们进行后续的电路设计过程。
2. 电路拓扑设计电路拓扑设计是模拟电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电路的基本结构和连接方式。
在进行电路拓扑设计时,我们需要根据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例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调性等因素。
3. 元件选择和参数计算在进行元件选择和参数计算时,我们需要根据设计规范和电路拓扑来选择合适的元件,并计算其参数值。
例如,在设计放大电路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放大器管型和工作点,并计算电阻、电容等元件的数值。
4. 电路仿真与优化在进行模拟电路设计时,我们通常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仿真与优化。
通过仿真软件,我们可以模拟电路的工作过程,验证电路的性能指标,并对电路进行优化。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元件参数和拓扑结构来改善电路的性能。
5. PCB设计PCB设计是模拟电路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PCB设计时,我们需要将电路图转化为PCB布局图,并将元件进行布局、连线和焊接。
通过合理的PCB设计,可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和成本效益。
三、模拟电路设计案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模拟电路设计案例,以放大电路为例。
电子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电子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电子电路是指通过电子元器件组装而成的电路系统,它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通信、计算机、家电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电路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并分点列出步骤。
一、电子电路的组成:1.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电路等是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们通过连接在一起,形成特定的功能电路。
2.电源:为电子电路提供所需的电能,常见的有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3.接线:通过导线将电子元器件连接起来,形成闭合电路。
二、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1.电流和电压:电子电路中的电子元器件通过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来实现信息的处理和传递。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而电压则是电荷流动的推动力。
2.信号处理:电子电路能够对传入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整形等处理,以便得到所需的输出信号。
3.开关与逻辑门:电子电路可以通过开关控制电流的流动,而逻辑门则可以实现布尔逻辑运算,如与、或、非等。
4.放大器:放大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元件,它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值,常用于音频和功率放大。
5.时钟与计时器:时钟和计时器用于控制电子电路中的时间序列和定时操作,如时钟频率、脉冲宽度等。
三、电子电路的设计步骤:1.需求分析:明确电子电路所需实现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电路设计: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和电源,通过电路图进行设计。
3.电路仿真:使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
4.电路实现:按照电路图和仿真结果,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实现,进行布线和焊接。
5.电路测试:使用测试设备对电路进行测试,检验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优化调整:根据测试结果,对电子电路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电路性能和稳定性。
7.生产制造:将电子电路批量生产,包括制造电路板、焊接元器件等。
8.质量检验:对生产出的电子电路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标准和规范。
9.维护和修理:对故障的电子电路进行维护和修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电子行业中集成电路设计的高效方法与工具推荐
电子行业中集成电路设计的高效方法与工具推荐高效方法与工具推荐在电子行业中的集成电路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行业中的集成电路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集成电路是电子设备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提高集成电路设计的效率,推荐以下高效的方法和工具。
一、高效的方法1. 设计规范管理:制定并遵守一套严格的设计规范可以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
设计规范应包括电路布局、信号路由、电源分配、封装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规范化管理,设计团队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2. 模块化设计:将复杂的电路设计拆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实现一个特定的功能。
模块化设计有助于简化设计流程,提高设计的可重用性。
设计团队可以先独立完成各个模块的设计与测试,然后将模块集成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减少了整体设计周期。
3. 高层次设计:高层次设计是指在系统级别上进行电路设计,而不是在门级别或电路级别进行。
通过高层次设计,设计团队可以更加快速地完成设计工作,并预测和解决潜在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设计迭代次数,提高设计效率。
4. 仿真和验证:在实际制造和测试之前,对设计进行仿真和验证是必要的。
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电路的行为,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
常用的仿真工具包括SPICE、MATLAB、VHDL等。
通过仿真和验证,设计团队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二、高效的工具推荐1. EDA工具(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工具是集成电路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们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完成电路设计、布局、布线、仿真等工作。
常用的EDA工具包括Cadence、Mentor Graphics、Synopsys等。
这些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库,方便设计团队进行各种设计任务。
2. 物理设计工具:物理设计工具主要用于电路布局和布线。
通过这些工具,设计团队可以规划电路的物理位置和布线路径,以优化电路的性能和功耗。
电子系统设计方案(PDF 66页)
UI
C1
1 C2
0.33F 1µF
UO
+
+
W7805 稳压器基本接线图
W7905 稳压器基本接线图
电容C1——防止自激振荡。 0.1F ~ 0.33F 电容C2——减小高频干扰,改善瞬态特性。1F
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电压差不得低于2V
2)提高输出电流的电路
VD 的作用:补偿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使电路输出 电压等于三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出电压。
第一节 78/79系列三端稳压器
一、 78系列三端稳压器 78L×× 输出电流100mA 78M×× 输出电流500mA 78×× 输出电流1000mA 标称输出电压:5、6、7、8、9、10、12、
15、18、24。
表2.1 三端稳压器的基本技术指标
项目
符号 78L 78M 78 79L 79M 79 单位
1 W78XX
3
+
C1
2
C2
0.33F
1F
UI
0.33F
1F
_
C1
1
C2
2 W79XX 3
+UO RL1
RL2 -UO
正负电压同时输出电路
4 三端固定稳压器使用注意事项
1)防止输入输出接反,损坏器件; 2)防止稳压器浮地故障; 3)如果输出电压|V0|〉7V,应接保护二极
管 4)输入电压不能超过允许最高输入电压
3)提高输出电压的电路
UO UO U Z
UO
(1
R2 R1
)U O
4)使输出电压可调的电路
射极跟随
因为 U A
R2 R3 R1 R2 R3
UO
UO U A UO
电子系统设计概述
4.5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
单片机系统集成开发环 境:ARM/C51 IDE
DSP(数字信号处理)集成 开发环境:TI CCS (Code Composer Studio)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调试 环境:ARM Code Warrior集 成开发环境
多核嵌入式系统发展方向 调试主
机PC
¾ 单元级联接口、配合、协议
¾ 绘出系统电路图
模仿、改进、创新 23
3.3 元器件选择与应用
¾ 电阻器/电位器
器件工作温度℃ C:0~70 I:-40~+85
(阻值、精度、功率、温度、频率) A:-55~+105
¾ 电容器
M:-55~+125/150
(容量、精度、耐压、温度、绝缘电阻、损耗、 频 率)
协议转 换器 ICE/ICD
调试 目标
35
5 电子系统安装调试
组装调测:自底向上法(焊接电路) 原则
合理布局——电磁兼容问题 方便调测——留有测试点 分段/级/块装调——自底向上法 数字逻辑功能(工具)、模拟精度指标(经验) 测试设计——测试系统,计量原理
36
5 电子电路系统安装调试
38
5.3 电子系统的调试
(1) 调试准备
¾ 测试设备和测量仪表 (操作使用) ¾ 技术文件 (电路图、器件资料) ¾ 调试安全措施:人员、设备
39
(2) 调试方法、步骤
¾ 先直观检查、 再通电检查 ¾ 电路分块隔离、先静态再动态 ¾ 先单元调试、再整机联调 ¾ 先硬件调试、后软件模块化调试 ¾ 软硬件集成、综合、系统联调
提出解决方案、执行项目和结束项目4个阶段
投
入 识别 提出
电子系统设计方法
电子系统设计方法在传统与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有如下几中常用的设计方法:自底向上设计方法:传统的系统设计采用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在系统功能划分完成后,利用所选择的元器件开展逻辑电路设计,完成系统各独立功能模块设计,然后将各功能模块按搭积木的方式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功能模块,直到构成整个系统,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
这个过程从系统的最底层开始设计,直至完成顶层设计,因此将这种设计方法称为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
用自底向上设计方法开展系统设计时,整个系统的功能验证要在所有底层模块设计完成之后才能开展,一旦不满足设计要求,所有底层模块可能需要重新设计,延长了设计时间。
自顶向下设计方法:目前VLSI系统设计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自顶向下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综合技术和硬件描述语言,让设计人员用正向的思维方式重点考虑求解的目标问题。
这种采用概念和规则驱动的设计思想从高层次的系统级入手,从最抽象的行为描述开始把设计的主要精力放在系统的构成、功能、验证直至底层的设计上,从而实现设计、测试、工艺的一体化。
当前EDA工具及算法把逻辑综合和物理设计过程结合起来的方式,有高层工具的前向预测(lookahead)能力,较好地支持了自顶向下设计方法在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层次式设计方法:它的基本策略是将一个复杂系统按功能分解成可以独立设计的子系统,子系统设计完成后,将各子系统拼接在一起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
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成子系统开展设计可大大降低设计复杂度。
由于各子系统可以单独设计,因此具有局部性,即各子系统的设计与修改只影响子系统本身,而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
利用层次性,将一个系统划分成若干子系统,然后子系统可以再分解成更小的子系统,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子系统的复杂性到达了在细节上可以理解的适当的程度。
模块化是实现层次式设计方法的重要技术途径,模块化是将一个系统划分成一系列的子模块,对这些子模块的功能和物理界面明确地加以定义,模块化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说明或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在模块建立时检查其属性的正确性,因而使系统设计更加简单明了。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常见设计方法与技巧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常见设计方法与技巧电子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关乎着各种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有许多常见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更加高效和准确地完成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并详细列出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些技能。
一、常见的电子电路设计方法:1. 分析法:通过对电路的特性进行分析,找出每个元件的作用和特点,进而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电路。
步骤:①确定电路的输入和输出要求;②进行电路拓扑结构的分析;③设计基本电路模块;④组合基本电路模块;⑤分析电路工作状态;⑥优化电路参数。
2. 仿真法:利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电路设计。
步骤:①选择仿真软件和合适的电路模型;②绘制电路原理图;③设置仿真参数;④进行仿真分析;⑤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估和优化;⑥根据仿真结果进行电路设计。
3. 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指标,对电路进行调整和改进。
步骤:①搭建实验平台;②进行实验设计,包括输入信号的设置和采样;③进行实验测量和数据采集;④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⑤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电路优化。
二、常见的电子电路设计技巧:1. 参考电路使用:利用已有的可靠设计作为参考,进行电路原理图和布局设计。
2. 分频技术:通过频率分频电路,将高频信号转换成低频信号,以便更好地处理和控制。
3. 反馈技术:利用反馈电路稳定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增加系统稳定性和性能。
4. 滤波技术:通过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组成滤波器,对电路输入信号进行滤波,滤除噪声和杂波。
5. 隔离技术:对于输入和输出具有不同电位的电路,使用隔离电路进行信号传递,确保信号的稳定和安全性。
6. 选择性放大技术:通过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器,对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进行放大,提高系统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7. 保护和稳定技术:在电路设计中加入过压、过流、过热等保护电路,以防止电路出现故障。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电力电子系统的设计流程是什么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电力电子系统的设计流程是什么电力电子技术是指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和电力电子电路实现能量转换和有效控制的技术。
在电力电子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经历一个严谨而系统的流程。
本文将介绍电力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拓扑选择、电路设计、控制设计和系统验证。
一、需求分析电力电子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是对需求进行分析。
在这个阶段,工程师需要明确系统的功能要求、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等参数、工作条件和环境等。
通过对需求的准确定义和分析,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二、拓扑选择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接下来是选择合适的电力电子系统拓扑。
电力电子系统的拓扑选择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工程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在众多可用的拓扑中选择最合适的拓扑结构,如单相或三相桥式整流器、 DC/DC 变换器、逆变器等。
三、电路设计在确定了系统的拓扑结构后,接下来需要进行电路设计。
电路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电力电子器件、滤波电路设计等。
在这个阶段,工程师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选取合适的电力电子器件,如功率晶体管(IGB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等,并设计合适的驱动电路,以确保电力电子器件能够工作在稳定可靠的条件下。
四、控制设计电力电子系统的控制设计对于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工程师需要确定合适的控制策略,并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
常见的控制方法包括脉宽调制(PWM)控制、电流控制、电压控制等。
此外,还需要设计反馈回路,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输出。
五、系统验证经过前面的设计工作,接下来需要对电力电子系统进行验证。
在系统验证阶段,工程师需要对设计好的系统进行实际搭建和测试。
通过实验和测试,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如效率、稳定性、响应速度等,并对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总结:电力电子系统的设计流程可以概括为需求分析、拓扑选择、电路设计、控制设计和系统验证。
每个阶段都具有其独特的任务和挑战,需要工程师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电子电路设计案例:如何设计并制作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电路板
电子电路设计案例:如何设计并制作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电路板一、导言电子电路板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负责传输和控制电流,实现设备的各项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设计并制作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电路板。
二、初步设计1. 确定电路板的功能和要求:首先,明确电路板应该具备的功能,例如:输入输出接口、信号放大或滤波、数字控制等。
同时,明确电路板的工作环境和相关限制。
2. 组件选择和布局:根据电路板的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
通过分析电路板中各组件的相互关系,合理布局电路板。
3. 电路设计:根据确定的功能和所选择的组件,设计电路图。
根据所需功能,绘制原理图,然后进行电路分析和仿真验证。
保证电路图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三、PCB设计1. PCB尺寸和层次:根据电路图,确定PCB的尺寸和层次结构,如单、双、四层板等。
2. 元件布局:根据电路图和组件的尺寸,进行元件布局。
注意组件之间的间距和排列,避免相互干扰。
通过计算和仿真,确定最佳位置。
3. 连线布局和走线规则:根据电路的功能需求,进行连线布局。
按照正确的走线规则连接各个电子元件,避免干扰和短路等问题。
4. 地线和电源布局:设计良好的地线和电源布局对于电路板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合理安排地线和电源布局以最小化干扰和噪声。
5. 确定PCB层数:根据电路的复杂程度和空间限制,决定PCB的层数。
在确定层数后,进行走线设计和布局。
6. 导入元件位置和连线规则:在PCB设计软件中导入已确定的元件位置和连线规则。
进行自动布线和手动优化。
四、制作电路板1. 输出Gerber文件:将设计完成的PCB文件导出为Gerber文件格式,准备用于制作电路板。
2. PCB制造:将Gerber文件发送给专业的PCB制造厂家进行电路板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确保工艺规范被准确应用。
3. 组件焊接:等待制作好的电路板到达后,开始进行组件焊接。
按照电路图和元件布局进行焊接,确保焊接的质量和准确性。
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
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在当今数码科技的发展中,电子电路和系统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现代通信设备、计算机硬件还是消费电子产品,都离不开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的支持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设计原则。
一、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1. 电子电路:电子电路是由电子器件、元件和互联网络组成的电路系统。
电子器件包括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而元件指的是电阻、电容、电感等传统元器件。
互联网络则通过导线、线缆、印制板等连接各个器件和元件,在电路中传递电流和信号。
2.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指将多个电子电路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可实现特定功能的系统。
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电路的可靠性、功耗、电磁兼容等因素,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工作并达到设计要求。
二、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的应用领域1. 通信设备: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在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无线路由器等,需要设计高频电路和调制解调器电路,以实现信号传输和解码。
有线通信设备,如光纤通信设备、以太网交换机等,也需要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
2. 计算机硬件: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在计算机硬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央处理器(CPU)、内存、显卡等计算机核心组件的设计都离不开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
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可以提高计算机硬件的运算速度和性能。
3. 消费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也是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的典型应用。
通过设计合理的电路结构和优化电路布局,可以实现消费电子产品的小巧、高效和稳定。
三、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的原则1. 性能要求:在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是系统所需的性能要求,如信号处理速度、精度等。
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器件和元件,并采用合理的电路拓扑结构来满足要求。
2. 可靠性设计:电子电路与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可靠性,能够在长时间运行条件下保持稳定。
设计时需考虑温度、电磁干扰、噪声等因素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高等职业教育中电子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学生的合作能力,又能提 高竞赛的成功率。 关键词 : 高等职业教育 ;电 电路系统设计 ;电子设计竞赛 子
作者简介 : 黄修力 (90 ) 16 - ,男,河南商丘人 ,广东建设职业技 术学院,助教 ,工学硕士,主要研 究方向 : 测与控制技术 ;余 检
金 栋 ( T- , 男, 河南南F/ ,广 东建 设职 业技 术 学院 ,讲 师, 华南理 工大学机 械 与汽车 工程 学院博 士研 究生 ,( 1  ̄) 9 a, . 广东 广州 504)主 16 1
一
个 特定功能的完整的 电子 装置都可称为 电子 电路系统。这些
() 设 计 方 案 比 较 。 由于 符 合 要 求 的 方 案 往 往 不 止 一 个 , 2
应用系统在功 能与结构上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 次 和复杂性 。 当针对任务、要求、条件 以及事关全局 的主 要问题,查 阅有 层
题 目给出的系统 功能要求 、重要 技术性能指 标要 求,整理 出系 子元器 件,了解元 器件 的特性,规 格和质量 参数 ,熟悉它们的 统 和具体电路所 需要的具体的、详 细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性 能指 管脚排列 。考虑 到产 品在实 际工作 中可能遇到 的环 境条件,在
标要求 ,以便确定 系统应完成的功能,明确设计任务。
中国电力教 育 CE E P
—' _ 三 丽
高等职业教育中电子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黄修 力 余金 栋
摘要 : 叙述 了 一种在 高等职业教育中,针对应用电子专业学生进行电子 电路 系统设计的基 本方法。通过恰 当的设计方法,不但可以
提 高工作 效率 ,更 能提 高所 设 计 的电子 电路 系统 的性 能 。 同时,稍 加 改 变,这 种 方 法还 可 以应 用在电子 设 计 竞赛 等项 目 , 既可 以提 高 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有多个个体组成,且个体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且完成一个完整功能的整体。
它有两个核心点,一是多个个体,二是个体间相互作用。
而个体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接口实现的,这里的接口包括电气接口、信息接口、机械接口、环境接口,所以有的教科书上也把系统设计简化称为“接口设计”,此称呼虽显粗浅,倒也基本恰如其分。
其分析框架如图:
下面用实例来说明上图的功用。
分析的方法就是先列出接口的list(以投影仪为例),
列出每一个具体的接口,这一点倒还不算难,基本了解产品的工程师都可以做得到。
下一步就是列出每个接口的单一故障状态(SFC)了,这需要一点对产品的理解,不过有个东西可以好好利用,就是公司过去同类产品的投诉记录,当然也可以结合一些行业资深人士的经验(如上表中<单一故障list>一列)。
这部分列得越全,则后面问题预防的就会越好。
毕竟,发现问题是最难的,君不闻“一流的人才发现问题,二流的人才解决问题,三流的人才制造问题”嘛。
测试分为标准符合测试、用户现场模拟测试、基于失效机理的测试、应力变化率测试、组合应力测试。
过程审查
1.方案及具体设计时参考了哪些相同或相似的产品?
2.产品可靠角度上,从这些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借鉴到了哪些经验?
3.哪些元器件是关键元器件?
4.关键元器件供货厂家提供的可靠性参数
5.环境条件:
6.这样的环境对设备的那些方面提出什么要求?
7.公司同类产品出现过哪些故障?
8.关键元器件和机械零件已知有哪些缺点?
9.这些缺点在设计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10.在设计中假定设备、最热的部件的工作温度是多少?
11.设备或部件耐热的能力是多少,有多少裕量?
12.电路中有哪些暂态过程的瞬时过载?暂态保护是如何设计的?
13.直径超过12mm或引头重量超过7克的器件是否可靠固定在电路板上?
基于失效机理的分析
主要失效机理:
1.ESD失效
2.MSD失效
3.机械失效
4.闩锁及EOS失效
5.电应力: 持续电应力(纹波,噪声,压降)和突发电应力(上电冲击,热插拔,
上电时序, 浪涌,雷击.)
具体例子
1电容低电压失效机理示意图
2电容引脚断裂失效的机理
3可靠性串并联模型分析
串联结构系统可靠度为:R=Rb*Rc;
并联结构系统可靠度为:R=1-(1-Rb)*(1-Rc)
潜在失效点
1.面膜:按键粘连;按键不起作用或直接导通;按键互锁功能不可靠;
2.显示屏:静电打坏;显示字库不全或乱码;乱码;破裂;受到干扰时候显
示死机;亮度不均匀;触摸屏灵敏度失效;触控板不可靠;
3.数据接口:数据传输错误;数据传速率高导致数据刷新慢;直接通讯可以
但光电隔离不可以;
4.接插件:松动;触点氧化接触不良;生产野蛮导致失效;
5.线缆:电缆断线;传输距离;电瓶串联线过流烧毁;
6.电路板:芯片本身问题;变形导致虚焊或功能失效;焊点间距伪短路导致
开关机;异常关机;接收信号失常;电源带负载不正常;RohS焊接良品率;上电时序导致电源跌落;控制器异常reset;断电上电冲击电流;超声清洗导致残留液体;
7.振动噪声:不抗摔;风扇长时间运行导致噪声;磨损导致断裂或噪声;共
振导致断裂噪声大;重心不稳;
8.报警:防盗装置异常报警
9.功能失常:发动机熄火;刹车不平衡;
10.环境适应性:防进液等级;湿热环境下绝缘强度下降;高海拔引起的性能
参数漂移或精度下降;电气环境条件电压;设备高温防范方法;通风过滤通道的设计和测试;水冷散热冷却剂引起的问题;
11.人机接口:操作者状态;听筒无声;连接方法的标识;
12.测量精度:纹波导致精度问题;高温导致参数漂移;湿热漏电流增加精度
下降;接地导致偏差;长距离通讯接地问题;
13.元器件烧毁:电解电容爆裂或干涸;继电器粘连或不闭合或闭合电阻太大;
MOSFET过热或烧毁;钽电容烧毁;不同厂家同指标性能不同;长时间存放充不满;
静态电流过大导致电池供电能力不足;
14.安规或EMC超标:电源浪涌和EFT不过;ESD问题;设备相互干扰;
接地不良问题;大功率设备的高频噪声;
15.机械断裂或锈蚀:高速下机械应力导致断裂;化学腐蚀盐雾腐蚀;
16.软件:内存泄露导致死机;跑飞;不兼容;开关端口过程会死机;外部存
储介质读写数据异常;第三方软件驱动兼容性差;
在确认使用及安装环境时,作为按产品样本设计说明书所规定的额定性能范围内使用的电容器,应当避免在下述情况下使用:
a、高温(温度超过最高使用温度);
b、过流(电流超过额定纹波电流),施加纹波电流超过额定值后,会导致电容器体过热,容量下降,寿命缩短;
c、过压(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当电容器上所施加电压高于额定工作电压时,电容器的漏电流将上升,其电氧物性将在短期内劣化直至损坏;
d、施加反向电压或交流电压,当直流铝电解电容器按反极性接入电路时,电容器会导致电子线路短路,由此产生的电流会引致电容器损坏。
若电路中有可能在负引线施加正极电压,选用无极性电容器;
e、使用于反复多次急剧充放电的电路中,如快速充电用途,其使用寿命可能会因为容量下降,温度急剧上升等而缩减;
f、在直接与水、盐水、油类相接触或结露的环境、充满有害气体的环境(硫化物、氨水等)、直接日光照射、臭氧、紫外线及有放射性物质的环境、振动及冲击条件超过了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