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最新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通用检验标准
![手机通用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563c84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1.png)
5.棱线/顶角处片状磨损,磨损脱落部位明显宽于棱边(下图5).不合格。
6.对于表面印刷部品测试完毕后检查外观,印刷层无变色、脱落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备注:1.测试数量:每次测试针对每个测试项目测试至少3pcs
现明显开裂
7
盐雾试验
(限于塑胶真空蒸镀、电
镀,五金件表面处理)
盐雾试验箱
1.将盐雾试验箱调至温度35±2℃,湿度>85%,PH值6.5至7.2之间
2.试验前将产品放入试验箱预处理2小时,2小时后
用5%±1%的氯化钠溶液连续喷雾48小时
3.试验结束后将产品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6小时,然
后用不高于38℃的温水将产品表面冲洗干净,检
(每次检验需测试6pcs)
4
双射塞子拉拔力测试2
整机
1.将塞子与整机装配好
2.模拟用户实际使用中拆装状态,连续拆装塞子100
次
试验完成后塞子不能断裂,不能从整机中脱出,不
能出现不可回复性变形,软硬胶不可出现分离脱落
5
双射塞子拉拔力测试3
拉力计
1.将塞子固定在测试平台上
2.使拉力计沿着垂直硬胶平面的方向匀速向上拉升
查产品外观
产品外观无明显变化,如锈蚀、变色、及涂(镀)
层剥落等,塑胶件电镀附着力测试达3B以上时为合
格。
8
振动摩擦测
振动磨擦设备(Trough vibrator
R180/530 TE-30)
准备3份RKF 10K(黄色圆锥体)和1份RKK15P(绿色棱锥体),共约15L,加入到研磨槽内,并加入1L水,使耐磨颗粒足够湿润;在研磨槽内加入4mlrosler FC120药液和196ml水的混合物,然后将样品安装在整机上放入振动磨擦测试仪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为N;研磨期间每隔半小时要加入大约500ml水。
关于三防手机设计可靠性测试标准
![关于三防手机设计可靠性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0ea0674ec3a87c24128c4dc.png)
页眉内容奏效期:质量测试标准文件版本: V1.0 版页数:页主题:文件编号:三防手机靠谱性测试标准拟制:日期:审查:同意:日期:日期:1目的三防手机为拥有必定的防尘,防水,防摔的手机,深受热爱户外运动的年轻用户和专业用户所喜欢。
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出发,将先期研发设计及质量靠谱性测试标准制定成文件供参照;合用范围合用于本企业设计开发所有三防手机产品。
2定义IP:International ProtectionRQT : Reliability Quality Test3三防标准3.1 防尘等级3.2 防水等级0无保护1防滴 I 型垂直落下的水滴无有害的影响2防滴 II 型与垂直方向成15“范围内落下的水滴无有窑的影响3 防雨型与垂直方向成 60 度范围内降雨无有宾的影响4 防溅型受随意方向的水飞溅无有害的影响5 防发射型随意方向直接遇到水的发射无有害的影响6 耐水型随意方向直接遇到水的发射也不合讲人内部7 防浸型在规定的条件下即便浸在水中也不全许人内部8 水中型长时间淹没在必定压力的水中仍旧能使用9 防湿型在相对湿度大 90 %以卜的湿气样能体用详细描绘以下:(1 )IPX 1方法名称:垂直滴水试验页眉内容试验设施:滴水试验装置试样搁置:按试样正常工作地点摆放在以 1r/min 的旋转样品台上,样品顶部至滴水口的距离不大于 200mm试验条件:滴水量为10.5 mm/min连续时间: 10 min(2 )IPX 2方法名称:倾斜15 °滴水试验试验设施:滴水试验装置试样搁置:使试样的一个面与垂线成15 °角,样品顶部至滴水口的距离不大于200mm。
每试验完一个面后,换另一个面,共四次。
试验条件:滴水量为30.5 mm/min连续时间: 4 ×2.5 min(共10 min)(3 )IPX 3方法名称:淋水试验试验方法:试验设施:摆管式淋水溅水试验装置试样搁置:选择适合半径的摆管,使样品台面高度处于摆管直径地点上,将试样放在样台上,使其顶部到样品喷水口的距离不大于200mm,样品台不旋转。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68d4a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9.png)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手机的可靠性进行全面的测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手机可靠性测试的标准和方法,以期为手机制造商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手机的可靠性测试应包括外观质量、性能稳定性、通信稳定性、电池续航能力、耐用性等多个方面。
在外观质量测试中,需要对手机的外观进行严格的检查,包括外壳材质、工艺精细度、边框连接处的牢固程度等。
性能稳定性测试主要针对手机的处理器、内存、存储等硬件设备,通过运行大型应用程序、多任务处理等方式来检验手机在长时间使用下是否会出现卡顿、发热等问题。
通信稳定性测试则是针对手机的信号接收、通话质量、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进行检测,以确保手机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的通信状态。
电池续航能力测试则是评估手机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续航能力,包括待机时间、通话时间、视频播放时间等。
耐用性测试则是通过模拟手机在日常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如摔落、水浸等,来评估手机的耐用程度。
其次,手机可靠性测试的标准应当包括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指标等内容。
在测试方法方面,应该根据手机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案,包括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主要是对手机的外观、材质、工艺等进行检查和评估,而动态测试则是对手机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测试。
测试环境应当包括不同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以模拟手机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情况。
测试指标应当根据手机的不同功能和特点进行制定,包括外观质量指标、性能稳定性指标、通信稳定性指标、电池续航能力指标、耐用性指标等。
最后,手机可靠性测试的结果应当以客观、准确、可比较的方式呈现,以便制造商和消费者对手机的可靠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测试结果应当包括各项测试指标的具体数值和评价,同时也可以通过图表、曲线等方式进行直观展示。
此外,测试报告还应当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手机制造商提供改进产品质量的参考。
智能手机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智能手机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2e126c8f01dc281e53af0d7.png)
内部技术规范手机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基本要求B卓越要求A(环境机械可靠性)目录1手机的检查策略 (6)1.1待测样机的初检 (6)1.2期间检查和结束检查 (6)1.3手机机械电气功能检查用例 (7)2待测样机的预处理 (7)2.1预处理的目的 (7)2.2资源要求 (7)2.3预处理的应力 (7)2.4预处理后样本的处理方式 (7)3可靠性测试项目 (7)3.1机械强度可靠性 (8)3.1.1滚筒测试 (8)3.1.2常温受控跌落测试 (10)3.1.3微跌测试 (15)3.1.4低温受控跌落测试 (16)3.1.5硬载重测试 (17)3.1.6软载重测试 (18)3.1.7挤压测试 (18)3.1.8软压测试 (23)3.1.9扭曲测试 (25)3.1.10正弦振动试验(根据客户和产品的需求选择测试) (26)3.1.11随机振动试验 (28)3.1.12工作冲击(根据客户和产品的需求选择测试) (30)3.1.13弹簧锤 (31)3.1.14钢球冲击 (34)3.1.15TP/LENS拉拔力测试 (36)3.1.16胶粘电池盖拉拔力测试 (38)3.1.17按键帽拉拔力测试 (40)3.1.18插孔保护塞抗拉测试 (42)3.1.19按键耐久 (44)3.1.20触摸屏手写耐久测试 (47)3.1.21触摸屏点击耐久测试 (48)3.1.22耳机/数据线/充电器接口插拔耐久测试 (48)3.1.23手机接口(电池,SIM,电池盖,存储卡、保护塞等)耐久性 (51)3.1.24连接器接口强度测试 (52)3.1.25连接器强度耐久测试 (54)3.1.26连接器45度拔出试验 (55)3.1.27Micro-B接口360度旋转测试 (56)3.1.28反插测试 (57)3.1.29指纹模块点击耐久 (64)3.1.30马达寿命测试 (65)3.1.31按键弹力曲线测试 (66)3.2手机产品气候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 (68)3.2.1串行测试说明 (68)3.2.2高温工作试验 (70)3.2.3低温工作试验 (71)3.2.4高低温存储试验 (71)3.2.5交变湿热 (72)3.2.6温度冲击 (73)3.2.7防水测试 (73)3.2.8沙尘测试 (78)3.2.9振动沙尘测试 (80)3.2.10金属粉末测试 (81)3.2.11太阳辐射 (82)3.2.12盐雾测试 (83)3.2.13整机耐汗液测试 (85)3.3长期可靠性试验 (87)3.3.1长期可靠性的各阶段的样本数分配以及测试策略 (88)3.3.2长期温度循环 (88)3.3.3长期高温高湿 (89)3.4组合试验 (90)3.4.1机械+气候组合应力试验(研发阶段ORT预测试) (90)3.5不常用的测试方法 (91)3.5.1拉杆式外置天线强度测试 (91)3.5.2吊饰孔拉力测试 (94)3.5.3滑盖耐久测试 (95)3.5.4翻盖耐久测试 (97)3.5.5触摸笔插拔耐久测试 (99)3.5.6触摸笔伸缩耐久测试 (101)3.5.7转轴按压测试(仅测试翻盖手机) (101)4可靠性测试的问题级别 (102)4.1问题级别的分类 (102)4.1.1可靠性测试前 (102)4.1.2可靠性测试后 (102)4.2问题级别附件 (103)4.2.1A标问题级别 (103)4.2.2B标问题级别 (103)5产品各阶段的可靠性测试策略 (103)5.1范围 (103)5.2测试策略 (103)6器件或工艺变更替代可靠性测试策略 (103)6.1范围 (103)6.2测试策略 (103)手机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范围Scope:本规范规定了手机产品在研发阶段、小批量试制阶段、大批量生产阶段需达到的可靠性验证测试的具体要求与合格判据,并给出了可靠性测试的方法。
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
![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d1ae4c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60.png)
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1 测试标准框架1.1 整体框架1.2 测试样品数1.3 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2 外观等级面划分2.1 外观等级面定义3 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3.1 距离3.2 时间3.3 位置3.4 照明3.5 环境4 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4.1 膜厚测试4.1.1 试验目的4.1.2 试验条件4.1.3 合格判据4.2 抗MEK(丁酮)测试4.2.1 试验目的4.2.2 试验条件4.2.3 程序4.2.4 合格判据4.3 附着力测试4.3.1 试验目的4.3.2 试验条件4.3.3 程序4.3.4 合格判据4.3.5 等级描述说明4.3.6 测试工具4.4 RCA纸带耐磨测试4.4.1 试验目的4.4.2 试验条件4.4.3 程序4.4.4 合格判据4.5 酒精摩擦测试4.5.1 试验目的4.5.2 试验条件4.5.3 程序4.5.4 合格判据4.6 橡皮摩擦测试4.6.1 试验目的4.6.2 试验条件4.6.3 程序4.6.4 合格判据4.7 振动摩擦测试4.7.1 试验目的4.7.2 试验条件4.7.3 程序4.7.4 合格判据4.7.5 说明4.8 铅笔硬度测试4.8.1 试验目的4.8.2 试验条件4.8.3 程序4.8.4 合格判据4.8.5 测试工具4.9 抗脏污测试4.9.1 试验目的4.9.2 试验条件4.9.3 程序4.9.4 合格判据4.10 牛顿笔测试4.10.1 试验目的4.10.2 试验条件4.10.3 程序4.10.4 合格判据4.10.5 说明4.11 显微维氏硬度测试4.11.1 试验目的4.11.2 试验条件4.11.3程序4.11.4 合格判据4.12 耐化妆品测试4.12.1 试验目的4.12.2 试验条件4.12.3 程序4.12.4 合格判据4.13 耐手汗测试4.13.1 试验目的4.13.2 试验条件4.13.3 程序4.13.4 合格判据4.13.5 说明4.14 低温存储4.14.1 试验目的4.14.2 试验条件4.14.3 程序4.14.4 合格判据4.15 高温存储4.15.1 试验目的4.15.2 试验条件4.15.3 程序4.15.4 合格判据4.16 交变湿热4.16.1 试验目的4.16.2 试验条件4.16.3 程序4.16.4 合格判据4.17 温度冲击4.17.1 试验目的4.17.2 试验条件4.17.3 程序4.17.4 合格判据4.18 太阳辐射4.18.1 试验目的4.18.2 试验条件4.18.3 程序4.18.4 合格判据4.18.5 说明4.19 盐雾测试4.19.1 试验目的4.19.2 试验条件4.19.3 程序4.19.4 合格判据4.20 水煮测试4.20.1 试验目的4.20.2 试验条件4.20.3 程序4.20.4 合格判据4.20.5 说明4.21 切片测试4.21.1 试验目的4.21.2 试验条件4.21.3 程序4.21.4 合格判据4.22 内部件附着力测试4.22.1 试验目的4.22.2 试验条件4.22.3 程序4.22.4 合格判据4.23 内部件交变湿热4.23.1 试验目的4.23.2 试验条件4.23.3 程序4.23.4 合格判据4.23.5 说明4.24 内部件温度冲击4.24.1 试验目的4.24.2 试验条件4.24.3 程序4.24.4 合格判据4.25 内部五金件阻抗测试4.25.1 试验目的4.25.2 试验条件4.25.3 程序4.25.4 合格判据4.26 内部五金件高温高湿4.26.1 试验目的4.26.2 试验条件4.26.3 程序4.26.4 合格判据4.27 钢丝绒测试4.27.1 试验目的4.27.3 程序4.27.4 合格判据4.28 3D涂层及小部件验证策略4.28.1 3D涂层4.28.2 小部件5 结构件强度测试方法5.1 强度测试位置识别方法5.1.1 试验目的5.1.2 试验条件5.2 落锤测试5.2.1 试验目的5.2.2 试验条件5.2.3 程序5.2.4 合格判据5.3 弯折测试5.3.1 试验目的5.3.2 试验条件5.3.3 程序5.3.4 合格判据5.4 拉力测试5.4.2 试验条件5.4.3 程序5.4.4 合格判据5.5 NMT粘合质量初判5.5.1 试验目的5.5.2 试验条件5.5.3 程序5.5.4 合格判据5.6 NMT剪切强度测试5.6.1 试验目的5.6.2 试验条件5.6.3 程序5.6.4 合格判据5.7 NMT定向跌落测试5.7.1 试验目的5.7.2 试验条件5.7.3 程序5.7.4 合格判据5.8 按键手感5.8.1 试验目的5.8.2 试验条件5.8.3 合格判据5.9 按键弹力曲线测试5.9.1 试验目的5.9.2 试验条件5.9.3 资源要求5.9.4 测试步骤5.9.5 合格判据5.10 USB/耳机/卡托模拟插拔测试5.10.3 程序5.10.4 合格判据5.11 表面能测试5.11.1 试验目的5.11.2 试验条件5.11.3 程序5.11.4 合格判据5.11.5 说明5.11.6 附OWENS 计算方法5.12 装饰件拉拔力测试5.12.1 试验目的5.12.2 试验条件5.12.3 程序5.12.4 合格判据5.13 卡托三杆弯测试5.13.1 试验目的5.13.2 试验条件5.13.3 程序5.13.4 合格判据5.14 卡托横梁正向挤压测试5.14.1 试验目的5.14.2 试验条件5.14.3 程序5.14.4 合格判据5.15 卡托横梁侧向挤压测试5.15.1 试验目的5.15.2 试验条件5.15.3 程序5.15.4 合格判据5.16 卡托扭曲测试5.16.1 试验目的5.16.2 试验条件5.16.3 程序5.16.4 合格判据5.17 卡托钢片推出力测试5.17.1 试验目的5.17.2 试验条件5.17.3 程序5.17.4 合格判据5.18 卡托弯折测试5.18.1 试验目的5.18.2 试验条件5.18.3 程序5.18.4 合格判据5.19 螺钉防松扭力测试5.19.1 试验目的5.19.2 试验条件5.19.3 程序5.19.4 合格判据5.20 螺钉破坏扭力测试5.20.1 试验目的5.20.2 试验条件5.20.3 程序5.20.4 合格判据6 非功能类镜片可靠性测试方法6.1 抗化学试剂测试6.1.1 试验目的6.1.2 试验条件6.1.3 程序6.1.4 合格判据6.2 附着力测试6.2.1 试验目的6.2.2 试验条件6.2.3 程序6.2.4 合格判据6.2.5 说明6.3 铅笔硬度测试6.3.1 试验目的6.3.2 试验条件6.3.3 程序6.3.4 合格判据6.3.5 测试工具6.4 显微维氏硬度测试6.4.1 试验目的6.4.2 试验条件6.4.3 程序6.4.4 合格判据6.5 耐化妆品测试6.5.1 试验目的6.5.2 试验条件6.5.3 程序6.5.4 合格判据6.6 耐手汗测试6.6.1 试验目的6.6.2 试验条件6.6.3 程序6.6.4 合格判据6.6.5 说明6.7 低温存储6.7.1 试验目的6.7.2 试验条件6.7.3 程序6.7.4 合格判据6.8 高温存储6.8.1 试验目的6.8.2 试验条件6.8.3 程序6.8.4 合格判据6.9 交变湿热6.9.1 试验目的6.9.3 程序6.9.4 合格判据6.10 温度冲击6.10.1 试验目的6.10.2 试验条件6.10.3 程序6.10.4 合格判据6.11 酒精摩擦6.11.1 试验目的6.11.2 试验条件6.11.3 程序6.11.4 合格判据6.12 钢丝绒测试6.12.1 试验目的6.12.2 试验条件6.12.3 程序6.12.4 合格判据6.13 盐雾试验6.13.1 试验目的6.13.2 试验条件6.13.3 程序6.13.4 合格判据6.14 水煮测试6.14.1 试验目的6.14.2 试验条件6.14.3 程序6.14.4 合格判据6.14.5 说明6.15 太阳辐射6.15.1 试验目的6.15.2 试验条件6.15.3 程序6.15.4 合格判据6.15.5 说明6.16 背面油墨阻抗测试6.16.1 试验目的6.16.2 试验条件6.16.3程序6.16.4 合格判据6.17 挤压测试6.17.1 试验目的6.17.2 试验条件6.17.3 程序6.17.4 合格判据6.18 镜片推脱力测试6.18.1 试验目的6.18.2 试验条件6.18.3 程序6.18.4 合格判据6.19 镜片背面贴膜拉拔力6.19.2 试验条件6.19.3 合格判据6.20 四杆弯折(强化指标)测试6.20.1 试验目的6.20.2 试验条件6.20.3 程序6.20.4 合格判据6.21 落球测试6.21.1 试验目的6.21.2 试验条件6.21.3 程序6.21.4 合格判据6.22 环对环挤压测试6.22.1 试验目的6.22.2 试验条件6.22.3 程序6.22.4 合格判据6.23 透光率6.23.1 试验目的6.23.2 试验条件6.23.3 合格判据6.23.4 说明6.24 水滴角6.24.1 试验目的6.24.2 试验条件6.24.3 合格判据6.25 表面能测试7 特殊工艺测试方法7.1 贴片logo附着力测试7.1.1 试验目的7.1.2 试验条件7.1.3 程序7.1.4 合格判据7.2 贴片logo拉拔力测试7.2.1 试验目的7.2.2 试验条件7.2.3 判定依据7.3 贴片logo环境测试7.3.1 试验目的7.3.2 试验条件7.3.3 合格判据7.4 PET板材电池盖拉拔力测试7.4.1 试验目的7.4.2 试验条件7.4.3 程序7.4.4 合格判据7.5 屏蔽罩性能测试7.5.1 高温测试7.5.2 吃锡测试7.5.3 绝缘电阻测试7.5.4 耐电压测试8 供应商ORT测试要求8.1 应用说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a2c7e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6.png)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可靠性对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手机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首先,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外观质量测试、性能稳定性测试、通信稳定性测试、电池寿命测试等内容。
外观质量测试主要包括手机外壳强度测试、耐磨性测试、防水防尘性能测试等,以确保手机在日常使用中不易损坏。
性能稳定性测试则包括手机在高温、低温、潮湿等恶劣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测试,以保证手机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通信稳定性测试则是针对手机的信号接收和传输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手机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都能保持通信畅通。
电池寿命测试则是测试手机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和续航能力,以保证手机在日常使用中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次,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软件稳定性测试、安全性能测试、辐射安全性测试等内容。
软件稳定性测试主要是测试手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兼容性,以确保手机在运行各种应用时不易出现卡顿、闪退等问题。
安全性能测试则是测试手机在面对病毒攻击、网络攻击等安全威胁时的表现,以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
辐射安全性测试则是测试手机在通话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辐射水平,以确保手机在正常使用时不对人体造成危害。
最后,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用户体验测试、环保测试等内容。
用户体验测试主要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测试手机在日常使用中的操作便利性、界面友好性、功能实用性等,以提升用户满意度。
环保测试则是测试手机在生产、使用、报废等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以确保手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符合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外观质量、性能稳定性、通信稳定性、电池寿命、软件稳定性、安全性能、辐射安全性、用户体验、环保等多个方面的测试内容,以全面保障手机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标准,手机制造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可靠性强的产品,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好评。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https://img.taocdn.com/s3/m/1d8f541552d380eb62946de9.png)
3.2.2.高温高湿参数测试(Parametric Test)
测试环境:60° C,95%RH,4台手机
测试目的:测试样机耐高温高湿性能
试验方法:将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放入温湿度实验箱内的架子上,持续72个小时之后取出,常温恢复2小时,然后进行外观、结构和功能检查。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合上翻盖,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3.4 表面装饰测试 (Decorative Surface Test)
样品标准数量:每种颜色6 套外壳。
测试周期:3天。
3.4.1.磨擦测试(Abrasion Test - RCA)
测试环境:室温(20~25°C);
试验方法:将最终喷涂的手机外壳固定在RCA试验机上,用175g力队同一点进行摩擦试验。对于表面摩擦300cycles,侧面和侧棱摩擦180 Cycles。
3.1.5高温高湿(temperatureandHumidity Test)
测试环境:60° C,95%RH,4台手机
测试目的:测试样机耐高温高湿性能
试验方法:将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放入温湿度实验箱内的架子上,持续72个小时之后取出,常温恢复2小时,然后进行外观、结构和功能检查。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合上翻盖,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测试环境:室温(20~25° C);4台手机;开机状态;2万次。
华为可靠性测试标准
![华为可靠性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8f77623a26925c52cc5bfa2.png)
可以做
1)对样品供电保证其正常工作,并放置在温湿度测试箱中,对测试箱内湿度进行控制并在2小时 内升到90%RH,温度升到70℃,后保持温湿进行测试; 2)240H测试完成后,拿出产品放置于大气环境恢复2小时,对样品进行外观、机械及各项性能检 查。
1)样品不通电,调节设定冷箱温度为-40℃,热箱温度为80℃,(模式切换时间小于5mins),1 循环包括高温30分钟,低温30分钟,共进行100个循环; 2)测试完成后,对样品进行外观、机械及各项性能检查。
12取出测试样品并在室温下恢复24小时后检查样品的机械和电气性能注水测试用手指沾水在ctp与a壳配合的缝隙上以拍打和抹的方式使水渗入缝隙内直至有轻微溢出放置5分钟要求触控正常此方式主要检验设计上ctp是否存在与锌合金壳体或者模内注塑钢片有微短路隐患以及结构密封性
测试项目
钢珠跌落
铅笔硬度测试 盐雾测试 自由跌落
1)试验前,在常温下检查机械性能、电气性能(3.8V)等各项性能检测,并记录测试数据。 (初始检测) 2)将5pcs样品通电,放在温箱内。 3)设置温箱的温度从常温升到55℃,并且是按1℃/min进行升温,待达到55℃后,保持2个小时 。 4)对于5pcs样品通电放置20h。 5)测试完成后让温箱降温到常温25℃,恢复时间是2h,然后对常温下的样品进行机械性能、电气 性能进行检测。
用手指沾水在CTP与A壳配合的缝隙上以拍打和抹的方式使水渗入缝隙内,直至有轻微溢出,放置 5分钟,要求触控正常(此方式主要检验设计上CTP是否存在与锌合金壳体或者模内注塑钢片有微 短路隐患以及结构密封性); 实验后样品功能正常 样品装成整机 测试压力:25kgf 测试次数:2000次(横向正面、横向反面、竖向正面、竖向反面各500次) 测试速度:电动设备10 mm/S,气动设备 15次/分钟 压头:硅橡胶挤压头(肖氏70±5度) 测试后屏无破裂,功能正常
电子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标准
![电子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2a2fd9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a.png)
电子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标准导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技术和生产过程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评估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确保电子产品具备高可靠性,相关行业不断制定和改进可靠性评估方法标准。
本文将对电子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标准进行探讨,包括评估指标、测试方法、可靠性评估流程以及案例分析等,以期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可靠性评估指标可靠性评估指标是衡量电子产品可靠性的重要依据。
在制定可靠性评估方法标准时,需要明确评估指标的选择和权重。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可靠性评估指标:1.故障率:衡量电子产品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2.寿命:指电子产品正常使用的时间期限。
3.失效模式与机理分析(FMEA):通过分析产品的失效模式和机理,识别潜在的故障源。
4.可用性:反映了电子产品在给定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程度。
5.重要性指标:对于不同的电子产品,其重要性指标也不尽相同,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特点制定。
二、可靠性评估测试方法可靠性评估测试方法是评估电子产品可靠性的关键一步。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可靠性评估测试方法:1.加速寿命测试:通过对电子产品进行一定条件的加速寿命测试,以验证产品在正常使用寿命内的可靠性。
2.环境适应性测试:通过模拟不同的使用环境,测试电子产品在各环境下的可靠性。
3.可靠性实验:通过长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评估电子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
4.强度验证测试:通过对电子产品的外部力量、电子冲击等进行测试,验证产品的可靠性。
5.统计分析方法: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电子产品的失效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可靠性评估结果。
三、可靠性评估流程为了确保可靠性评估方法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完整的评估流程。
以下是一种可行的可靠性评估流程:1.需求分析:根据电子产品的使用要求和特点,明确评估的目标和指标。
2.设计评估计划:制定详细的评估计划,包括评估方法、测试方案和时间节点等。
XXX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
![XXX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de165e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0.png)
XXX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1. 引言手机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手机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为了保证手机的性能稳定和持久性,XXX公司制定了本文档,对手机的机械部分进行可靠性测试和检验。
本文档旨在规范测试流程,并确保手机在各项机械指标上符合相关要求。
2. 测试目标本文档所规定的测试和检验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保手机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机械部分(如机身、按键、接口等)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验证手机机械部分在各种环境下(如高温、低温、湿度等)的性能表现和稳定性。
•检测手机在机械冲击、震动、跌落等极端条件下的抗损耐久性。
3. 测试方法3.1 机械强度测试3.1.1 机械冲击测试采用冲击试验机对手机进行冲击测试,测试方法按照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part2:试验方法试验Eh: 机械冲击(冲击脉冲)》,测试参数设置如下:•冲击方向:垂直于手机表面•冲击次数:10次•冲击幅度:按照产品设计要求3.1.2 震动测试采用振动试验机对手机进行震动测试,测试方法按照GB/T 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part2:试验方法试验Fc: 震动(振动)》进行,测试参数设置如下:•频率范围:5Hz-2000Hz•加速度:20m/s²•持续时间:30分钟3.1.3 跌落测试将手机从不同高度(如1米、1.2米、1.5米)处自由落下,共进行10次跌落测试。
3.2 环境适应性测试3.2.1 高温环境测试将手机放置于高温箱中,设置温度为45°C,温度保持时间为4小时,测试后恢复至常温,观察手机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3.2.2 低温环境测试将手机放置于低温箱中,设置温度为-10°C,温度保持时间为4小时,测试后恢复至常温,观察手机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3.2.3 湿度测试将手机放置于湿热箱中,设置湿度为85%,温度为40°C,湿度保持时间为48小时,测试后恢复至常温和湿度,观察手机在湿度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d0f1f5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a.png)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生活便利程度。
为了确保手机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本文将就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手机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首先,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械性能测试、电气性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可靠性寿命测试和软件稳定性测试。
其中,机械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手机的耐摔性、耐磨性、按键寿命等方面的测试;电气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手机的电池续航能力、充电性能、通话音质等方面的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主要包括手机在高温、低温、湿度等极端环境下的表现;可靠性寿命测试主要包括手机的使用寿命、性能衰减情况等方面的测试;软件稳定性测试主要包括手机系统的稳定性、应用程序的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
其次,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测试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测试标准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能够全面反映手机在各种使用场景下的表现;最后,测试标准应该具有时效性和灵活性,能够及时适应新技术和新需求的发展。
最后,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的实施对于手机制造商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手机制造商来说,严格执行可靠性测试标准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售后成本,提升品牌声誉;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能够保障其权益,提高购买的信心,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是手机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制定和实施对于行业发展和用户体验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手机制造商能够严格按照测试标准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手机产品。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也应该关注产品的可靠性测试报告,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a29f4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a.png)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可靠性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证手机质量和性能稳定,制定了一系列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以确保手机在各种使用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包括外观检测、性能测试、耐久性测试等多个方面。
外观检测主要包括外观缺陷、表面处理、按键操作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手机外观完美,操作顺畅。
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处理器性能、内存性能、网络性能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手机在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时能够快速响应,不出现卡顿现象。
耐久性测试主要包括耐摔性、耐水性、耐磨性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手机在意外情况下也能够正常使用。
其次,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参考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国际标准主要包括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标准,而行业标准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行业标准等方面的标准。
参考这些标准可以使手机可靠性测试更加科学、规范。
此外,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和使用习惯不同,对手机的可靠性要求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制定测试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以确保测试结果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最后,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的执行需要依靠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技术人员。
测试设备主要包括外观检测设备、性能测试设备、耐久性测试设备等,而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测试经验和专业的技术知识,以确保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是保障手机质量和性能稳定的重要手段,其制定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并依靠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来执行。
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才能确保手机在各种使用环境下都能够可靠运行,满足用户的需求。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df6ba950c22590103029d49.png)
目地此可靠性测试标准地目地是尽可能地挖掘设计、制造过程中潜在地问题,在正式投产之前找到改善地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作必要地保证;并检测产品是否具备设计上地成熟性,使用上地可靠性.具体包括新产品地实验,物料地实验以及例行抽检实验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适用范围此标准只适合辉烨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地移动通讯产品.可靠性测试项目及方法高温储存试验试验目地:检验产品在高温环境条件下存储地适应性.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试验样机:试验内容:试验样机带电池及电池后盖,不插卡关机状态以正常位置放进试验箱内.使试验箱在分钟内温度达到±2℃,温度稳定后持续小时.持续期满后将试验样机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小时,之后对试验样机进行试验后检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及结构正常.低温储存试验试验目地:检验产品在低温环境条件下存储地适应性.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试验样机:试验内容:试验样机(需包装)带电池及电池后盖,不插卡关机状态以正常位置放进试验箱内.使试验箱在分钟内温度达到±3℃,温度稳定后持续小时.持续期满后将试验样机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小时,之后对试验样机进行试验后检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及结构正常.高温工作试验试验目地:检验产品在高温环境条件下使用地适应性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试验样机:试验内容:试验样机带电池及电池后盖,插上卡及卡,处于待机状态(滑翻盖处于打开状态),以正常位置放进试验箱内.使试验箱在分钟内温度达到±2℃,温度稳定后持续小时.持续期满后立即对测试样机进行试验后检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及结构正常.低温工作试验试验目地:检验产品在低温环境条件下使用地适应性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试验样机:试验内容:试验样机带电池及电池后盖,插上卡及卡,处于待机状态(滑翻盖处于打开状态),以正常位置放进试验箱内.使试验箱在分钟内温度达到±3℃,温度稳定后持续小时.持续期满后立即对测试样机进行试验后检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及结构正常.滑盖寿命试验试验目地:验证机壳材料、、滑轨地寿命以及滑盖组件结构地配合寿命.试验设备:滑盖寿命测试机试验样机:试验内容:试验样机带电池及电池后盖,插上卡,处于待机状态;以次分地速度滑动滑盖,来回为一次;要求滑盖须达到最大活动位置及最小活动位置;每万次进行外观功能全检.试验总数为万次(出货为万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判定标准:滑盖寿命至少万次;外观和结构正常,未有明显地裂纹破损;无明显异常响声;允许打开时有阻滞感,打开滑盖后整个滑盖组件可前后左右轻微晃动;必须通过基本功能测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翻盖寿命试验试验目地:验证机壳材料、、转轴地寿命以及翻盖组件结构地配合寿命.试验设备:翻盖寿命测试机试验样机:试验内容:试验样机带电池及电池后盖,插上卡,处于待机状态;以次分地速度翻动翻盖,来回为一次;要求翻盖须达到最大活动位置;每万次进行外观功能全检.试验总数为万次(出货为万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判定标准:翻盖寿命至少万次;外观和结构正常,未有明显地裂纹破损;无明显异常响声;允许打开时有阻滞感,打开翻盖后整个翻盖组件可前后左右轻微晃动;必须通过基本功能测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试验目地:检验产品地抗静电性能试验设备:静电仪、综测仪试验样机:试验内容:)试验环境为温度º;湿度)试验时要求手机处于开机充电通话状态,在正负电压、带与不带充电器、翻滑盖闭合与滑开几种状态下试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对于裸露在机身表面地金属部分使用接触放电,其他区域则使用空气放电;每个测试点放电次为一组,共进行两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空气放电标准为±;接触放电标准为±.)试验完毕检查手机地各项基本功能,并进行电性能检查.判定标准:样机出现功能暂时性(失效时间大于秒)或永久性失效(故障不恢复)判为不合格.样机出现闪屏或秒内可自行恢复之故障判为合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样机出现射频对比测试数据异常(接收报告电平与功率相差大于)判为不合格.样机出现严重外观不良(如镜片及装饰牌等严重掉漆),应判定为不合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裸机微跌试验试验目地:检验产品在使用中产生轻微撞击地适应性.试验设备:手机跌落测试机试验样机:试验内容:试验样机插卡开机,翻滑盖机闭合状态;跌落面为铝板;跌落高度为㎝;跌落方式:样机个面每面跌落次为一循环,共个循环;每完成一个循环检查一次试验样机地外观及基本功能;测试速度为次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未有明显地裂纹破损,内部无零件松动或异常.1m裸机跌落试验试验目地:检验产品多次跌落地适应性试验设备:手机跌落测试机试验样机:试验内容:试验样机插卡处于通电待机状态,从1m高度(如果面积超过手机表面积,跌落高度为㎝),初速度为并自由跌落于光滑混凝土地面上;个面,每个面跌落次,共次(翻盖机型增加跌翻盖打开面,个面共次);试验结束对试验样机进行全面检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未有明显地裂纹破损,内部无零件松动或异常.1.5m裸机跌落试验试验目地:检验产品多次跌落地适应性试验设备:手机跌落测试机试验样机:试验内容:试验样机插卡处于通电待机状态,从1.5m高度(如果面积超过手机表面积,跌落高度为㎝),初速度为并自由跌落于光滑混凝土地面上;个面,每个面跌落次,共次(翻盖机型增加跌翻盖打开面,个面共次);试验结束对试验样机进行全面检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未有明显地裂纹破损,内部无零件松动或异常.。
可靠性测试规范(手机)
![可靠性测试规范(手机)](https://img.taocdn.com/s3/m/b7553ef7ba0d4a7302763abf.png)
3、镜片类必须通过3H,塑胶喷涂件、电镀件必须通过2H
判定标准:1、距产品30cm并转动±45°目测,产品表面不能有明显划痕
2、出现不良则判为不合格。
2
RCA磨损测试
测试样品:抽测2PCS
测试条件:1、RCA纸带磨损测试机(型号:7-IBB-647)
7
盐雾测试
测试样品:抽测10PCS
测试条件:1、盐溶液采用氯化钠(化学纯,分析纯)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其浓度为(5±0.1)%,PH值在6.5-7.2之间;
2、测试温度为35±2ºC
3、连续雾化时间为48小时
测试要求:1、测试前产品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保证产品表面干净、无油污,无临时性保护层和其它弊病;
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文 件 编 号:
制 作 部 门:
副 本 编 号:未经允许,严禁复印!
制 / 修 订 记 录
制/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摘要
页次
版本
/版次
总
页数
制 作
审 核
批 准
无
深圳市锋达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修订号
文件名称
可靠性测试规范
发行日期
页码
1/6
1.目的:
为验证产品、部件的相关特性,在经受外力,模拟运输、环境与使用不当时造成的危害。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分引发的电子、结构等潜在性问题,使产品在投入量产前寻找改善方案,使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保证量产时的产品质量。
测试样品:抽测2PCS
测试条件:0.1欧姆的导线
测试要求:已充满电的电池,正负极端用0.1欧姆的导线短路,持续1H
智能机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V1.3
![智能机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V1.3](https://img.taocdn.com/s3/m/1f66e6582e3f5727a5e96260.png)
6
低温工作
2PCS
7
盐雾试验
2PCS
8
沙尘试验
1、手机正常使用状态(各处塞子塞上,装电池开机),正反面及侧面分别朝 1、检验手机结构密闭 上状态;(如侧面无塞子、侧键等则不做); 性; 2、沙尘组成:300目滑石粉和石英砂的混合物,风速≤3m/s、灰尘浓度:风速 2、灰尘侵入对手机功 下可以被完全吹开,不会行成累积、温度25±2℃、持续时间4h; 能寿命的影响 3、试验结束后待待沙尘完全沉降后再取出样机,清理表面灰尘后检查;
20
I/O充电口 插拔试验
2PCS
21
USB塞插拔 寿命
检验USB塞与手机I/O 耳机和充电器二合一则寿命≥3000次;如不共用,则耳机插拔寿命寿命≥2000 口的配合及USB塞的使 次;充电器插拔寿命≥2000次; 用寿命
2PCS
22
检验电池/电池后盖的 电池/电池 装配寿命; 后盖插拔试 检验手机长期插拔电 模拟用户正常使用插拔电池/电池后盖1500次; 验 池对相关器件的影 响; SIM卡/TF卡 检验SIM卡/TF卡结构 插拔寿命 稳定性 背光点亮寿 检验手机背光灯的寿 命试验 命 指示灯寿命 检验手机指示灯的寿 试验 命 1)插拔SIM卡/TF卡500次;每100次开机检验功能OK; 2)测试完成后做1米跌落、10cm重复跌落不应出现掉卡不量; 将试验样机设置成EL背光长时间点亮状态,试验时间不少于48小时。断续点亮 状态试验可伴随翻盖寿命试验同时进行。每2小时检查EL背光显示情况 将试验样机设置成指示灯长时间点亮状态,试验时间不少于120小时。断续点 亮状态试验可伴随按键寿命试验同时进行。每2小时检查LED点亮情况
2PCS
19
点笔插拔测 检验点笔的使用寿命 试 检验手机长期插拔充 电器对相关器件的影 响 检验充电器、耳机、 数据线与手机的匹配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1c7ad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2.png)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通讯质量。
因此,制定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对于保障用户权益和推动手机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硬件方面的测试项目。
手机的硬件包括屏幕、电池、芯片、摄像头等部件,这些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机的可靠性。
在测试屏幕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屏幕的耐刮性、抗摔性、色彩还原度等指标;在测试电池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电池的续航能力、充电速度、循环寿命等指标;在测试芯片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手机的运行速度、发热情况、稳定性等指标;在测试摄像头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摄像头的拍照效果、视频录制效果、光学防抖性能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硬件部件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手机的可靠性。
其次,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软件方面的测试项目。
手机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部分,这些部分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手机的可靠性。
在测试操作系统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系统的流畅度、稳定性、安全性等指标;在测试应用程序方面,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应用的运行速度、卡顿情况、兼容性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软件部分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手机的可靠性。
最后,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整机方面的测试项目。
整机测试是对手机整体性能的综合评估,可以设置测试项目包括手机的耐用性、防水防尘性能、信号接收质量等指标。
通过对整机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手机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硬件、软件和整机三个方面的测试项目,通过对这些项目的测试,可以全面评估手机的可靠性。
这样的测试标准有助于提高手机的质量,保障用户的权益,推动手机行业的发展。
希望手机制造商和相关部门能够制定统一的可靠性测试标准,并严格执行,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手机产品。
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
![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e42f3d919e8b8f67c1cb9f2.png)
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电子部分)1. 目的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元器件所引发的电子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保证。
2. 范围本规范仅适用于新威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validate Test) 工程验证测试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4. 引用文件《成品检验规范》5. 测试样品需求数总的样品需求为12台。
6. 测试项目及要求6.1 初始化测试6.1.1 外观功能检验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UUT没有存在功能上的不良。
如果碰到外观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
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
具体测试请参见《成品检验规范》。
6.1.2 其他检验6.1.2.1 内部结构检验一、. 测试样品需求数总的样品需求为12台。
二、. 测试项目及要求1 初始化测试2 外观功能检验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UUT没有存在功能上的不良。
如果碰到外观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
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
具体测试请参见《成品检验规范》。
3其他检验4 内部结构检验5.电子性能测试A、耗电流测试主要检验UUT在各种模式下的电流使用情况,并根据实际电池的容量在理论上计算UUT各种工作模式的使用时间。
.1 基本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仪器: 1.HP8960 & HP66321;2.Dummy Battery;3.测试SIM卡和实际网络SIM卡(移动卡和联通卡);4.安装GPIB卡PC;测试环境: 1.常温25 +/- 3ºC;常湿60%RH +/-5;2.相对屏蔽的测试环境(可以使用Shielding Box);测试要求: 1.在模拟网络和实际网络两种状态下,都需要对当电池电压为高(4.2V),中(3.7V),低(3.2V)三种情况下进行测试,测试项目主要是分别在关机,待机和通话模式下的耗电流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名称 可靠性测试标准文件编号 QZ/LCT-ZC09-2007 版本 V6.3 正气 进取 专业发布日期 2011-05-05 主控部门 综合测试部意见签名/日期拟制:综合测试部 同意李强斌 2011.05.03审核:质量管理部 同意 姚凤贤 2011.05.03审核:质量策划部 同意 沈 平 2011.05.03审核:第一产品事业部 同意 黄承梁 2011.05.03审核:第二产品事业部 同意 常玉柱 2011.05.03审核:三旗通信 同意 李志虎 2011.05.03审核:国际业务事业部 同意 朱明里 2011.05.03批准:产品质量总监 同意 王一昌 2011.05.03文件说明质量中心-综合测试部可靠性实验室负责实施。
版本号 修改时间 修改人 修改原因 修改主要内容V1.0 2005.09.05 刘利 新建V2.0 2006.01.17 刘利 更新 软压由50kg改为40kg;滑盖测试后拆机测试FPC电阻V3.0 2006.04.04 刘利 更新 增加高频振动、沙尘、滚筒跌落、酒精摩擦、铅笔硬度、胶塞拉力、和存储卡拆装等测试V4.0 2006.05.30 吴小弟 更新 触摸屏划线次数由100000次(反复一个来回记为一次)改为100000次(反复一个来回记为2次)V4.1 2006.06.26 吴小弟 更新 1.需测RF参数的测试项取消,综测仪设备不要2.中试阶段测试,由工程部提出申请改为由中试部提出申请3.增加包装振动测试和包装跌落测试项目V4.2 2006.08.30 吴小弟 更新增加触感键寿命测试项目V5.0 2006.09.10 吴小弟 更新 1. 增加高低温运行中、恒温恒湿,跌落、高频振动、温度冲击、软压、滚筒跌落、重复跌落、扭曲测试前后进行RF参数测试;2. 增加扭曲和冲击测试项目,增加5.2.4微动开关的寿命测试;3. 5.3.2.6中增加橡胶漆塑胶件和钢片材料的摩擦条件;4. 环境测试(与温度及湿度相关的测试)后,手机在常温下 统一放置1~2小时后进行外观、结构、功能的检验;5.增加7不良等级分类细则;V6.0 2007.03.29 吴小弟 更新 1. 低温储存:5.1.1.2测试条件中的持续时间由48hrs改为24hrs;温度由-30℃改为-40℃;2. 高温储存:5.1.5.2测试条件中的持续时间由48hrs改为24hrs;3. 冲击:5.1.3.2 测试条件:脉冲持续时间6ms改为18ms ;5. 砂尘试验:5.1.14.2测试条件中的持续时间3hrs改为8hrs;6. 充电器插拔:5.2.7.2测试条件:充电器、耳机和数据线插拔各为2000次;7. 耳机插拔:5.2.5.2测试条件:5000次改为2000次;8.SIM 卡插拔: 5.2.9.2测试条件:2500次改为1000次;9.储存卡拆装:5.2.10.2测试条件:3000次改为2000次;V6.1 2008.11.18 陈贯中 更新 高低温储存:时间由24h,改为16h冲击:条件改为加速度25g,脉冲6ms,每个轴的冲击次数改为1000次冲击/恒温恒湿/温度冲击/自由跌落的测试 样机数目:改为8pcs自由跌落:高度统一为1.2m,跌落面为混凝土板面盐雾的试验条件变更为:共三个喷雾周期,每次喷雾2h,每次喷雾后有一个为期22h的湿热储存周期。
储存条件为(40±2)℃,相对湿度为90%~95%翻盖标准:由5W次更新为8W次滑盖标准:由5W次更新为8W次按键寿命:由10W次改为20W次微动开关(hold键)寿命:由1W次改为2W次充电器插拔测试条件改为:3合一的充电器,充电器插拔2000次,数据线和耳机各1500次,共5000次电池盖拆装:由1000次改为500次存储卡拆装:由2000次改为500次SIM 卡拆装:由1000次改为500次触摸屏点击测试:测试速率由2次/S,改为1次/S五向键寿命:由3W次改为5W次重复跌落:跌落高度统一为8cm,跌落次数由20000次改为10000次摩擦测试:棱摩擦标准由150圈改为100圈;橡胶漆测试标准由140圈改为70圈百格:胶带的粘贴次数由2次改为3次铅笔硬度:载荷由1Kg改为0.5Kg滚筒:测试次数由1000次改为500次软压:测试标准由3000次改为2000次扭曲:测试标准由1000次改为500次增加人工汗液测试项V6.2 2010.06.07 程雷 更新 1. 增加包装重量和跌落高度的对应关系表2. 增加包装跌落测试手法,包括跌落棱/角/面的规定盐雾实验的样机测试后干燥条件改为:用吹风机吹干表面残留液体后放置与通风干燥处干燥48H修正笔误:4.1温度冲击测试(P10): 一处写12cycles,一处写循环4次,前后不一致4.2滑盖寿命测试(P15): 以40~45次/分的速率滑盖5万次 => 应该是8万次4.3五向键寿命测试(P23): 40000万次、50000万次 两处笔误4.4 冲击测试(P7):脉冲持续时间18ms=> 应该是6msX,Y,Z六个轴向=> 应该是X,Y,Z三个轴向4.5 人工汗测试(P14):PH值=8.5=> 应该是PH值=10.8电池/电池盖拆装:由500次改为2000次增加低频振动测试:位移参数量:5mm取消5.4其它测试(电池充放电测试和电池内阻测试)8.壳体可靠性项目(5.3.2 5.3.3和5.3.7)取消测试条件及方法,增添指向壳体可靠性测试规范(QZ/LCT-ZC16-2009)V6.3 2011.04.14 陈贯中 更新 1.自由跌落测试增加四个角的定向跌落2.挂绳孔拉力测试中增加对拉断挂绳孔的要求3.增加USB推力测试4.增加USB外部逆插要求5.增加按键拉拔力测试6.增加高低温充电测试7.SIM卡寿命测试由500增加到20008.存储卡寿命测试由500增加到20009.重复跌落测试中增加侧面和顶部、底部的测试10.人工汗液测试中增加酸性汗液的配方和测试(PH=4.7)11.手写笔插拔测试增加对伸缩性手写笔的要求12.增加Mic和Receiver的寿命测试13.增加天线插拔测试14.增加天线弯折测试15.增加手写笔(天线)的拉力测试16.增加加严测试项序列(可选测试项)17.增加整机智能机测试项序列18.增加完整可靠性测试项目归类目 录1、目的 (9)2、适用范围 (9)3、定义 (9)4、职责 (9)5、 可靠性试验测试方法和判定标准 (9)5.1 环境试验 (9)5.1.1 低温储存测试 (9)5.1.2 低温运行测试 (10)5.1.3冲击测试 (11)5.1.4低频振动测试 (11)5.1.5高温储存测试 (12)5.1.6高温运行测试 (12)5.1.7恒温恒湿测试 (13)5.1.8 温度冲击测试 (14)5.1.9跌落测试 (14)5.1.10 ESD测试 (15)5.1.11盐雾测试 (16)5.1.12 metal dome手感测试 (17)5.1.13高频振动测试 (17)5.1.14砂尘试验 (18)5.1.15人工汗液测试 (18)5.2寿命试验 (19)5.2.1翻盖寿命测试 (19)5.2.2滑盖寿命测试 (19)5.2.3按键/侧键测试 (20)5.2.4微动开关(hold键等)寿命测试 (21)5.2.5耳机(单功能)插拔测试 (21)5.2.6笔插拔测试 (22)5.2.7充电器插拔测试 (22)5.2.8电池/电池盖拆装测试 (23)5.2.9 SIM Card 拆装测试 (23)5.2.10存储卡拆装测试 (24)5.2.11 speaker寿命测试 (24)5.2.12振动器寿命测试 (24)5.2.13摄像头翻转测试 (25)5.2.14待机时间测试 (25)5.2.15开关机键寿命测试 (25)5.2.16触摸屏点击测试 (26)5.2.17触摸屏划线测试 (26)5.2.18 EL背光寿命测试 (27)5.2.19 LED指示灯寿命测试 (27)5.2.20五向键寿命测试 (27)5.3机械测试 (28)5.3.1重复跌落测试 (28)5.3.2 纸带磨擦(RCA) (29)5.3.3附着力(百格)测试 (29)5.3.4胶塞拉力测试 (29)5.3.5堵头按压测试 (29)5.3.6酒精摩擦 (29)5.3.7铅笔硬度测试 (30)5.3.8手机抗压测试 (30)5.3.9挂绳孔拉力测试 (30)5.3.10螺钉测试(ScrewTest) (31)5.3.11滚筒跌落测试 (31)5.3.12软压测试 (32)5.3.13扭曲测试 (33)5.3.14钢球跌落测试 (33)5.3.15包装振动测试 (34)5.3.16包装跌落测试 (34)5.3.17触感键寿命测试 (35)5.3.18 USB推力测试 (36)5.3.19 USB外部逆插 (36)5.3.20 按键拉拔 (36)5.3.21 高低温充电 (37)5.3.22 Mic和Receiver的寿命测试 (37)5.3.23 天线插拔测试 (37)5.3.24 天线弯折测试 (38)5.3.25手写笔(天线)拉力测试 (38)6、 特殊加严测试序列(可选测试项,建议亚热带区域产品必做) (39)6.1 长周期湿热存储 (39)6.2翻/滑盖(湿热环境) (40)6.3 软压(湿热环境) (40)6.4 Speaker寿命(高温环境) (41)7.整机智能机测试序列 (41)7.1 振动摩擦 (41)7.2 硬压 (41)7.3 LCM挤压 (42)7.4 结露测试 (42)7.5 触摸屏点击(电容屏) (43)7.6 触摸屏划线(电容屏) (43)7.7 盐雾测试(电容屏) (44)7.8 高温高湿(电容屏) (44)7.9铅笔硬度(电容屏) (44)7.10 Lens耐摩(电容屏) (45)7.11 水雾干扰测试(电容屏) (45)7.12 低温运行(电容屏) (45)8、可靠性测试实施计划 (46)9、不良等级分类细则: (54)10、相关/支持性文件 (58)11、质量记录 (58)1、目的为保证龙旗控股份设计、委托制造的手机及相关产品品质符合国家、行业、企业可靠性标准要求,特制定此文件;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龙旗控股设计、委托制造、采购的手机及相关产品(零部件)在研发、中试、量产阶段的可靠性试验,由综合测试部负责实施;3、定义无4、职责4.1 可靠性测试工程师4.1.1研发阶段可靠性测试;4.1.2中试阶段可靠性测试;4.1.3参加可靠性分析会;4.1.4可靠性测试报告;4.1.5维护可靠性试验室;4.2可靠性测试技术员4.2.1拟定可靠性测试计划;4.2.2研发可靠性测试;4.2.3中试可靠性测试;5、 可靠性试验测试方法和判定标准5.1 环境试验在做温度冲击、跌落、恒温恒湿、低温运行、高温运行、高频振动、软压、滚筒跌落、重复跌落、冲击和扭曲测试前的手机先进行常温下的RF参数测试;5.1.1 低温储存测试5.1.1.1测试目的:手机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5.1.1.2测试条件:温度:-40℃±2℃、持续时间:16hrs;5.1.1.3测试数量:4pcs;5.1.1.4测试设备:高低温箱;5.1.1.5测试前检查项目:对手机进行全面外观、结构、功能检测;5.1.1.6 测试方法:a. 存入5个电话,5条短信息,设置手机时钟为当前日期时间;手机里存放MP3,MPEG4;b. 一半手机带满电电池,不插卡,设置为关机状态;一半手机不放电池,放入高低温箱内,手机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cm,调节温度控制器到-40℃;c. 持续16个小时之后,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然后进行外观、结构、功能检查;d. 测试时间以试验箱达到所需温度条件时开始计算;e. 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闭合为初始状态,一半样品打开到使用状态;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5.1.1.7检验标准:手机外观,结构,功能无异常;a. 功能检查:拨打电话,显示,铃声,振动,按键,扬声器,受话器,回音,指示灯,拍照,充电,蓝牙,MINI SD卡以及其它未描述到的功能正常;b. 结构检查:装饰件,logo,LENS等无开胶以及其它与测试前状态不一致的现象;c. 外观检查:壳体表面无裂纹以及其它与测试前状态不一致的现象;d. 样品内存,时钟无异常(内存无丢失;时钟无混乱,复位,超前,滞后等);5.1.2 低温运行测试5.1.2.1测试目的:验证样机低温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及传导的射频性能;5.1.2.2测试条件:温度:-20℃±2℃;持续时间:4hrs;5.1.2.3测试数量:4pcs (试验中RF测试2pcs);5.1.2.4测试设备:高低温箱,CMU200/CMD55,延长射频线,稳压电源等;5.1.2.5测试前检查项目:对手机进行全面外观、结构、功能、RF参数检测;a. 功能测试:拨打电话,显示,铃声,振动,按键,扬声器,受话器,回音,指示灯,拍照,充电,蓝牙,MINI SD卡以及其它未描述到的功能及不同信道、不同功率等级下的射频参数;b. 结构测试:壳体配合,结构件配合,天线,Lens,显示屏,装饰件以及其它未描述到的结构;c. 外观检测:喷漆,印刷,电镀等以及未描述到的外观;5.1.2.6测试方法a. 存入5个电话,5条短信息,设置手机时钟为当前日期时间;手机里存放MP3,MPEG4;b. 手机带满电电池并插卡(测试RF参数时取下SIM Card),设置为开机状态后,放入高低温箱内,手机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cm,调节温度控制器到-20℃,并将所测样机同CMU200/CMD55和电源连接好;c. 持续1小时后,使用稳压电源给待测手机供电,用延长射频线与CMU200/CMD55连接并进行通话,在电压设置为3.6V和4.2V的情况下进行RF参数测试;并保存测试数据(测试方法:参照第一事业部整机射频指标测试规范);d. 持续4个小时之后,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然后进行外观、结构、功能检查;e. 测试时间以试验箱达到所需温度条件时开始计算;f. 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闭合为初始状态,一半样品打开到使用状态;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5.1.2.7检验标准:手机外观,结构,功能无异常;RF参数指标符合要求;a. 功能检查:拨打电话,显示,铃声,振动,按键,扬声器,受话器,回音,指示灯,拍照,充电,蓝牙,MINI SD卡以及其它未描述到的功能正常;b. 结构检查:结构无异常(壳体无变形、配合缝隙无变大;转轴无松动或变紧,无异常手感等)以及其它与测试前状态不一致的现象;c. 外观检查:样品外观无异常(表面喷漆、电镀无裂纹等)以及其它与测试前状态不一致的现象;d. 样品内存,时钟无异常(内存无丢失;时钟无混乱,复位,超前,滞后等);e. RF参数符合规格要求(参考整机射频指标测试规范(TDMA制式);5.1.3冲击测试5.1.3.1 测试目的:用于验证手机的抗冲击性能及射频参数指标;5.1.3.2 测试条件:加速度25g,脉冲持续时间6 ms ;波形: ½ 正弦波;X、Y、Z三个轴向各冲击1000次;5.1.3.3 测试数量:8pcs(试验后RF测试2pcs);5.1.3.4测试设备:电动振动系统;5.1.3.5测试前检查项目:对手机进行全面外观、结构、功能和及不同功率等级、不同信道的射频参数;5.1.3.6测试方法:a. 存入5个电话,5条短信息,设置手机时钟为当前日期时间;手机里存放MP3,MPEG4;b. 将手机装上带满电电池,插上测试卡,设置为开机状态后,固定在振动台上夹紧;参数设置:加速度25 g,脉冲持续时间 6 ms ;波形: ½ 正弦波;启动振动系统,X、Y、Z六个轴向各冲击1000次,每个轴向冲击后都要对手机进行外观、结构、功能检查;c. 所有检查完成后,使用稳压电源给待测手机供电,用射频线与CMU/CMD连接并进行通话,在电压设置为3.8V的情况下进行RF参数测试(测试方法:参照第一事业部整机射频指标测试规范);5.1.3.7检验标准:外观、功能、结构正常;RF参数指标符合要求;a. 功能检查:拨打电话,显示,铃声,振动,按键,扬声器,受话器,回音,指示灯,拍照,充电,蓝牙,MINI SD卡以及其它未描述到的功能正常;b. 结构检查:无零件松动、脱落,晃动无异常以及其它与测试前状态不一致的现象;c. 外观检查:外观无异常;d. 内存检查:样品内存,时钟无异常(内存无丢失;时钟无混乱,复位,超前,滞后等);e. RF参数符合规格要求(参考整机射频指标测试规范(TDMA制式));5.1.4低频振动测试5.1.4.1测试目的:用于验证手机的抗振性能;5.1.4.2测试条件:5~20Hz,位移:5mm,X、Y、Z三个轴各1h;5.1.4.3测试数量:8pcs;5.1.4.4测试设备:电动振动系统;5.1.4.5测试前检查项目:对手机进行全面外观、结构、功能检测;5.1.4.6测试方法:a. 存入5个电话,5条短信息,设置手机时钟为当前日期时间;手机里存放MP3,MPEG4;b. 将手机装上带满电电池,插上测试卡,设置为开机状态后,固定在振动台上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