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科教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6816b216fc700aba68fc06.png)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1、认识各种通信懂得人们常用通信电报、电话进行联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
一 单元第二课边示范从小组做的作品中纸音盒听一听它会发出外它在不同环境中还会怎戏要求每个人相互配合2、选用镜子最好要有支架挂历纸书小刀笔橡皮钥匙教师、学生各备一份2、桥架在什么地方指导学生看图图上画了几种桥1)再仔细看图各种桥有什么时候不同放在书中间成一拱桥。
第 6 课教学过程二、实践、分析、排序预设:我玩过乒乓球,它特别小,还很薄。
预设:我还玩过排球,它和足球差不多,一样大。
追问(出示其它的球):你还熟悉哪种球,给我们介绍介绍?3、给球分类:通过这些同学的介绍,我们对球有了更多的了解,那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2人)(学生分类)预设:学生可能按大小、材料、玩法分类。
追问:你是怎么分的?大家同意吗?预设:它们有的是空心的,有的是实心的。
预设(学生没按实、空分类):看到大家分得都很有道理,那老师这也有一种分法,你知道这是怎么分的吗?(把球分成实心和空心两组)生:一种是重的,一种是轻的。
追问:那你知道它们为什么重吗?生:因为它们是实心的。
4、总结:大家真是太棒了,对球有这么多的了解!二、实践、分析、排序(用到的球: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引导过度:下面,就让咱们来研究研究球的弹跳。
(板书:弹跳)(出示:足球、篮球、排球、网球)1、猜测球的弹跳师:那谁来猜一猜,你觉得哪种球弹得最高?(2-3人)(生:篮球、足球、排球)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里猜一猜,根据球的弹跳,把它从高到低排排顺序。
(学生组内猜测、排序)汇报:哪组来说一说,你们的猜测。
(2-3组)2、排序师:听了大家的猜测,都不大相同,那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咱们猜得对不对。
提醒学生:在做实验之前,老是想问问大家,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应在实验时注意什么?生:让球轻轻落下,不许扔。
生:记好球弹跳的高度。
师:看来大家都准备好了,那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出示实验要求:让课堂活起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真规律。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套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77c8f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8.png)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套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科学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和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常识和科学素养。 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本学期科学教学内容包括: 1.生活中的力:引导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和种类,如推力、拉力、重力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和应 用。 .植物的生长: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环境。 .动物的生长: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存环境。 .生活中的水: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属性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节 约用水意识,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空气的存在:介绍空气的基本性质和组成,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 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合作学习和交流思想。 教学评价 观察记录: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了解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 科学教科书:使用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实验器材:准备简单的实验器材,如瓶子、纸张、吸管等。 观察工具:提供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力(2周)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2周)
第三单元:动物的生长(2周)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水(2周) 第五单元:空气的存在(2周)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倡动手实践。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考。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参பைடு நூலகம்资料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大纲》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6e875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c.png)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的知识内容。
2.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的身体- 1.1 人体的构造与功能- 1.2 保护我们身体的器官- 1.3 如何保护眼睛和耳朵- 1.4 人体的感觉器官2.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2.1 植物的种类与特点- 2.2 植物的生长过程- 2.3 植物的繁殖方式- 2.4 如何保护植物3. 第三单元:动物的特征与生活- 3.1 动物的分类与特征- 3.2 动物的生活性- 3.3 动物的生活环境- 3.4 动物的保护4. 第四单元:物体的性质与变化- 4.1 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4.2 物体的性质与用途- 4.3 物体的变化与转化- 4.4 如何保护环境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现象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
2.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游戏法: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科学游戏,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步骤1. 教学准备- 准备教学课件、教具和实验材料。
-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有序。
- 检查学生的研究用具是否齐全。
2. 教学导入通过简单的问题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单元的知识,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3. 教学展开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观察、实验、讨论和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 依次介绍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讨论。
-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4. 教学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掌握的要点。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理解程度。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通用10篇)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28b64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f.png)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通用10篇)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新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表演和聆听,能够体会音乐情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演唱情绪活泼欢快的歌曲,并在学完歌曲后跟随老师根据声音准确唱出点名。
3、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并积极参与。
教学重难点:积极参与,能够表达歌曲内容、情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歌曲第二句、自制乐器、编排表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一些废旧物品:饮料盒、沙子、豆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师播放校园歌曲《去秋游》,生边听边律动进教室。
2、师操作多媒体,看有关郊游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3、“听!他们哼起了歌。
”师放《郊游》音乐,生结合图欣赏。
4、揭题:今天,我要带你们到大自然中走走、看看。
以类似的、熟悉的歌曲,以视觉、听觉的感触,初感大自然和郊游的气氛,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二、演唱活动。
(一)准备:组织排好队伍。
1.第一次听完整首歌:在教室周围排队的时候听音乐。
(二)出发:2、再听一遍整首歌:学生用手指指着旋律,教师用多媒体连接。
3、第三遍:学生原地行走或伴有手的摆动或简单节奏。
4.试着唱第一句和第二句,纠正音高和节奏。
5、“看!路上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锈”。
师边说边操作多媒体出示图片。
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师放第二句音乐,引导学生唱准音并声情并茂地歌唱带动学生的情感。
6、唱全曲:师问:“为什么来郊游?”“心情怎样?”生先跟伴钢琴唱,再与磁带伴奏唱。
7.通过声音看老师准确唱出点名。
(三)、到达:“到达目的的,你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想做的第一件事又是什么?”以“郊游“的过程为线索展开教学。
让学生在情景活动中熟悉歌曲。
唱好第一、二句的音准和节奏。
通过有感情地引导、演唱,从而解决“小难点”激发情绪,非常有感情的唱整首歌。
情境渲染,承上启下。
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最新版篇2一、教学目标:1、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科学教案全集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科学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e4d9d8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3.png)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科学教案全集第一课时:春天的秘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知道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春天的季节特征。
2. 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教学难点1. 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教学准备1. 课件:春天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具:春天的植物标本、动物模型等。
3.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记录本。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征。
2. 新课导入:讲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展示春天的植物和动物变化。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春天里的变化,记录下来。
4. 汇报交流: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春天的变化。
5. 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春天变化,记录下来。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作业布置1. 观察周围的春天变化,记录下来。
2. 画一幅春天的画。
第二课时: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知道地球上的水、土地、空气等资源。
2. 培养学生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特征。
2. 地球上的水、土地、空气等资源。
教学难点1. 地球上的水、土地、空气等资源。
教学准备1. 课件:地球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具:地球模型、水资源模型等。
3.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记录本。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地球的特征。
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展示地球上的水、土地、空气等资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球上的资源,记录下来。
4. 汇报交流: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地球上的资源。
5. 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保护地球资源。
作业布置1. 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
2. 画一幅地球的画。
【建议收藏】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建议收藏】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2e84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9.png)
【建议收藏】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下册)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鉴别一个物体是否是铁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认识并理解磁铁可以用来识别难以识别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1.小组探索准备:磁铁、铁回形针、钉子、铝片、铜丝、木屑、纸片、布片、钢珠、塑料尺、橡皮筋、玻璃珠、实验记录等。
2、为演示实验准备:磁铁、一枚1元的钢币、一枚5角的铜币和一枚钢芯镀黄铜5角,二种不同的1角的硬币等。
3、为板书准备:磁铁、两张写有概念的纸条。
教学过程:一、魔术激疑,引入新课(3分钟)观看小魔术——会走路的小鸡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魔术,大家一定能喜欢!它那么喜欢蓝色的卡纸呢?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为什么粘在卡纸上不会掉下来呢?到底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磁铁的一些性质(板书:磁铁)这节课老师希望同学们做到会观察、会思考、敢发言、会合作、会倾听。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探究活动一:找朋友(12分钟)老师:磁铁还喜欢什么?老师要求每个人都帮助找到磁铁和任何朋友。
(课件)预测同学们先猜猜,哪些可以被磁铁吸引,可能是自己的好朋友?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自己的预测正确与否?(实验)实验探究1、出示实验要求:(课件)2、小组分组(从一号袋取出材料,学生分类)实验并做记录,老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4、小结。
(1)将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2)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课件)(3)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质?(课件)(4)我们只用了13种材料,科学家用了更多种材料做实验后,发现磁铁的确能够吸住铁的物质,我们把磁铁的这个特点叫做磁性。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af3d2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6.png)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周围的物体2. 动物和植物3. 空气和水4. 常见材料5. 力与运动6. 电和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养成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变化、电和磁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物体、认识动植物、了解空气和水的性质、区分常见材料、探究力和运动关系、初步认识电和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放大镜、直尺、画笔、记录本、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动植物、自然现象等,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置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发表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章节名称。
2. 内容: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列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
3. 图表:绘制相关挂图、示意图,辅助说明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我们周围的物体:观察家里的物体,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动物和植物:观察并记录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空气和水:实验探究空气和水的性质,如溶解、浮力等。
(4)常见材料:收集不同材料,分类并说明其特点。
(5)力和运动:通过实验,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6)电和磁:制作简单的电路,观察电磁现象。
答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批改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小实验、观察研究,参加科普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同时,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a3ff1c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3.png)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研究春天的特点,如气候、植物生长等。
2. 第2章《我们的身体》: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第3章《动物与自然》:探讨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4. 第4章《磁铁与电》:研究磁铁和电的性质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
3.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4. 使学生掌握磁铁和电的基本性质,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磁铁和电的性质,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重点:春天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活习性,磁铁和电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人体模型、动物图片、磁铁、电池等。
2. 学具:放大镜、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了解春天的特点。
(2)组织学生讨论身体的结构和功能。
(3)展示动物图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4)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磁铁和电的性质。
2. 例题讲解:(1)讲解春天植物生长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2)以人体模型为例,讲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3)以动物图片为例,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4)通过实验,讲解磁铁和电的性质及应用。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画一画春天的植物。
(2)让学生动手制作人体结构图。
(3)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生活习性。
(4)让学生用磁铁和电池进行小实验。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点:气候、植物生长等。
2.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头、躯干、四肢等。
3. 动物的习性:生活习性、生存环境等。
4. 磁铁和电的性质:磁性、导电性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在春天的生长变化。
(2)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蔬菜的结构图。
(3)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描述其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60488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9.png)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1. 春天的特征、植物的生长变化。
2. 常见动物的家及其特点。
3. 植物的生长过程、需求。
4. 磁铁的性质、作用和应用。
5. 人体基本结构、感官功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特征,认识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2. 了解常见动物的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3. 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
4. 认识磁铁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5. 了解人体基本结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变化、磁铁的性质、人体感官功能。
2. 教学重点:春天特征、动物的家、植物生长过程、磁铁应用、人体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磁铁、指南针、人体模型等。
2. 学具:放大镜、画笔、纸张、植物种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春天景象,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2. 例题讲解:(1)春天来了,你发现了哪些变化?(2)为什么动物要建造家?(3)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4)磁铁有什么性质?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5)我们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3. 随堂练习:(1)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生长变化。
(2)设计一个动物的家,并说明其特点。
(3)动手种植植物,观察生长过程。
(4)用磁铁进行实验,了解其性质。
(5)画出自己的人体结构图。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征2. 动物的家3. 植物的生长4. 磁铁的性质与作用5. 我们的身体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并记录一周内校园内某一种植物的生长变化。
(2)画出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过程。
(3)以“我们的身体”为主题,创作一幅画。
2. 答案:(1)植物生长变化记录表。
(2)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过程图。
(3)人体结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全套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下册
![全套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777f7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2.png)
全套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下册教案一:观察水的沸腾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沸腾现象;2. 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1. 水壶、热水、火源、温度计、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水的沸腾现象,并提出相关问题。
2. 实验操作:教师将水壶加热,学生观察水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分析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4. 总结:教师总结水的沸腾现象的特点,并与学生一起归纳出规律。
教案二:探究空气的存在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存在及其重要性;2.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1. 空气球、吸管、瓶子。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空气是什么?我们能看到空气吗?”2. 实验操作:教师用吸管将空气吹入空气球,然后用瓶子封住空口,学生观察瓶子内的空气现象。
3. 分析讨论: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4. 总结:教师总结空气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并与学生一起探讨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三:认识简单的机械设备教学目标:1. 认识简单的机械设备;2. 了解机械设备的作用和原理。
教学准备:1. 手摇风扇、扭力棒。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手摇风扇,并提问:“手摇风扇是如何工作的?”2. 实验操作:教师示范使用扭力棒使手摇风扇转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观察风扇的转动。
3. 分析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4. 总结:教师总结手摇风扇的工作原理,并与学生一起思考其他机械设备的作用和原理。
以上是全套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的简要内容,通过这些教案,学生可以在简单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以及启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ad0917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6.png)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了解春天的特点,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2. 第2章《动物的秘密》:探索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存方式。
3. 第3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重要性,了解空气的性质。
4. 第4章《力和运动》:探索力的作用,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然,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空气、力的概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周围植物的变化。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生长变化,并进行交流分享。
4.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空气实验,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点:气温上升、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
2. 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生存环境等。
3.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占据空间、支持燃烧等。
4. 力的作用:推、拉、提、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观察家附近的植物,记录它们在春天的生长变化。
答案:学生需根据观察到的植物,描述其生长变化,如发芽、开花等。
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动物的特点,并说明它们如何适应环境。
答案:学生需根据教材所学,举例说明动物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观察其他季节的植物变化,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环境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空气、力的概念。
2.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57a52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3.png)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的发现》:第一节《春天的植物》,第二节《春天的动物》。
2. 第2章《运动与力》:第一节《运动的物体》,第二节《力的作用》。
3. 第3章《磁铁》:第一节《磁铁的性质》,第二节《磁铁的应用》。
4. 第4章《我们自己》:第一节《我们的身体》,第二节《我们的健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自然现象,认识春天中的植物和动物。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身边科学现象的能力。
3. 让学生掌握运动与力的基本概念,了解磁铁的性质和应用。
4. 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铁的性质与应用、运动与力的关系。
2. 教学重点:春天植物和动物的特点、观察和记录方法、身体健康与生活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图片、磁铁、小车、滑轮、绳子、健康生活图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植物和动物。
2. 例题讲解:通过观察,让学生描述春天的植物和动物特点,引导学生记录下来。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春天现象,进行交流。
4. 教学难点讲解:以磁铁为例,讲解磁铁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磁铁的吸引力。
5. 教学重点强调:强调运动与力的关系,通过实验和游戏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发现:植物、动物2. 运动与力:物体运动、力的作用3. 磁铁:性质、应用4. 我们自己:身体、健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记录它们的特点。
答案:学生需提交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植物和动物名称、特点、生活习性等。
2.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单的磁铁玩具,并描述其原理。
答案:学生需提交制作过程和原理描述,要求文字简洁明了。
3. 作业题目:调查自己家庭成员的健康生活习惯,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学生需提交调查报告,内容包括家庭成员生活习惯、存在问题、改进建议等。
二年级科学教案全册(小学下册,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教案全册(小学下册,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9db1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b.png)
二年级科学教案全册(小学下册,教科版)目标本科学教案全册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掌握下述科学知识和技能:1. 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2. 学习有关天气和季节变化的知识;3. 掌握有关动植物的特征和生长变化的基础知识;4. 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基本概念;5. 学习简单的环保知识和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内容1. 科学是什么- 学习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家的工作内容;- 通过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2. 天气和季节变化- 学习不同季节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了解天气现象的成因,如风、雨、雪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让学生能够预测天气变化。
3. 动植物的特征和生长变化- 学习动植物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如从种子到植株的生长;-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需求和生长变化。
4. 地球和宇宙- 学习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和月亮;- 通过观察天空和模型,让学生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关系。
5. 环保与节约用水- 学习环保的重要性和简单的环保行为;- 探讨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与示范: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和实验原理。
- 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天气、动植物等现象,进行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评估-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记录能力。
-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科书:二年级科学教科书下册;- 实验器材:如温度计、种子、植物模型等;-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安排本科学教案全册共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2-3个课时。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eee2d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a.png)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1.1 春天的变化1.2 植物的生长2. 第2章:动物的世界2.1 常见的动物2.2 动物的特征3. 第3章:我的身体3.1 人体的器官3.2 健康的生活4. 第4章:地球与空间4.1 地球的基本知识4.2 天空与宇宙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春天植物生长的变化,认识常见的动物及其特征。
掌握人体器官的作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了解地球与空间的基本知识,激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春天植物生长的变化过程。
动物的特征及其分类。
人体器官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地球与空间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
动物模型或实物。
人体器官模型或图片。
地球仪、星空图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动物卡片、植物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1)春天来了: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了解植物生长过程。
举例讲解,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春天植物。
(2)动物的世界:展示动物模型或实物,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动物。
分析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3)我的身体:引导学生了解人体器官的作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举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各器官的相互关系。
(4)地球与空间:通过地球仪、星空图等,让学生了解地球与空间的基本知识。
讲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最新科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最新科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64bd8d7be23482fb5da4c25.png)
第1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铁材料制品要有多种,要有铜、铝等非铁的金属物品,学生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
2、橡胶皮(气球皮)、杯子和水。
3、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
4、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我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
(如:金属?铁?······)2、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做实验)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1、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请看(实物投影出示材料小样)。
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吧。
(预测时说说理由或根据)2、我们小组的桌子上就有这些材料,一会儿就要请大家来做做小小检验员了。
实验可不要忘了做记录啊。
(投影出现记录表)检测后把被测试物体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类填写好,然后小组讨论记录下两类物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
(学生实验并记录填写好表格)3、交流汇报。
4、小结。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3)与我们刚上课时的观点相比较,原来的观点是得到了确认,还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呢?(回顾板书,修正板书。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59fda7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d.png)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探索春天的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
2. 第2章《我们周围的材料》:认识不同材料的特性,了解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3. 第3章《力的世界》:探究力的作用,学习简单机械的使用。
4. 第4章《空气与水》:了解空气和水的性质,认识天气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世界、空气与水章节中涉及的概念理解。
教学重点: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材料章节中观察、分类、描述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分类卡片、画笔、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故事、谜语等形式引入新课。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物、图片、视频等进行生动讲解。
3. 示例:展示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4.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6.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包括章节、关键词、概念图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春天的变化,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收集身边的材料,进行分类并描述其特性。
(3)制作一个简单机械,了解其工作原理。
(4)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分析空气与水的性质。
答案示例:(1)春天,植物开始发芽,长出嫩叶,逐渐开花。
(2)金属材料:铁、铜、铝等;非金属材料:塑料、纸张、木头等。
(3)杠杆:通过支点将力放大,如撬棍、剪刀等。
(4)空气:无色无味,可以流动,具有压力;水:无色透明,具有流动性,可溶解多种物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开展家庭小实验、观察日记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caee9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9.png)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目标】1.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2.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做出猜想和预测;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3.感受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通过多次的检测活动,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
4.知道在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的物品是用铁做的;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认识物体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试验鉴别一个物体是否含铁。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组: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以及其他不同金属材质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硬币、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1.给我看钓鱼工具包,问:谁想试试?邀请1-2个学生上台体验。
学生钓着鱼后在教室里绕一圈展示。
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抽出磁铁。
2.出示各种各样的有磁铁物品图片,学生随机说说这些物品的作用。
3.出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引导概括: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4.揭示课题:磁铁能吸引什么二、探索:磁铁能吸引什么?(默认为20分钟)1.小组讨论:磁铁能吸引什么组织反馈,老师和学生一起将大家提出的物体分类,根据磁铁是否能吸引分为两类,记录在黑板上(有争议的物体写在中间)。
2.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材料准备: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1)说明实验步骤:1.编号;2.预测;3.实验;4.记录(2)每组测试设备按老师要求统一编号,并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中。
科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套教案
![科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944c5b83d049649a665861.png)
科教版二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学设计2020年03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9课时,“我们自己”单元7课,两个单元合计16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与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与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
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与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2.“我们自己”单元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
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与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教科版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27c34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7.png)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材进行设计。
具体章节包括:第一章《春天来了》,第二章《动物和植物》,第三章《我的身体》,第四章《地球和宇宙》。
详细内容如下:1. 春天的特征、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2. 动物的分类、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3. 人体各器官的作用、健康生活习惯。
4.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太阳系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特点,认识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2. 掌握动物分类和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知识。
3. 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4. 认识地球自转与公转,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知识。
5. 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植物的分类、人体器官的作用、地球自转与公转。
2. 教学重点:观察春天动植物的变化、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点、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实物展示春天的特征,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a. 讲解春天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变化。
b. 学习动植物的分类,通过实物、模型展示,让学生亲自操作。
c. 讲解人体器官的作用,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习惯。
d. 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展示太阳系模型,帮助学生理解。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征、动植物变化。
2. 动物分类、植物结构与功能。
3. 人体器官、健康生活习惯。
4. 地球自转与公转、太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变化。
b. 绘制动物分类图。
c. 列举三个健康生活习惯,并说明原因。
d. 简述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
2. 答案:a. 动植物的变化记录。
b. 动物分类图。
c. 健康生活习惯及原因。
最新】科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科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4f0c3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a.png)
最新】科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1课:磁铁能吸引什么?科学教学目标】1.了解磁铁的磁性能吸引铁制物品。
2.通过实验方法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品,不能吸引哪些物品。
3.了解如何用磁铁判断物品是否为铁制品。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认识磁铁吸铁制品的性质。
难点:学会用磁铁判断不易识别的铁制品。
器材准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小魔术:出示乒乓球和一张纸,让学生猜怎样让乒乓球停在纸上。
教师进行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为什么会粘在纸上?板书: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 活动一:磁铁能吸引哪些物品?1.教师问:为什么磁铁叫吸铁石?它只能吸铁吗?学生回答:因为它能吸铁,好像只有铁才能被吸住。
学生互相讨论,有些学生认为可能还有其他物品能被磁铁吸住。
2.教师提出: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
学生动手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练册的表格中。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磁铁主要能吸铁制品。
教师补充:这些物品具有磁性。
二) 活动二:磁铁能隔着物品吸铁吗?1.教师出示木片、纸片、塑料片、铝片和布条,并问学生:如果用这些物品将磁铁和铁隔开,磁铁还能吸住铁吗?2.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实验结果。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磁铁隔着一些物品仍能吸住铁。
4.教师板书:磁铁隔着一些物品能吸住铁。
同时指出,“一些物品”指的是非铁制品。
因为磁铁隔着铁制品吸铁情况比较复杂,将在以后的研究中研究。
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回家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告诉教师。
三) 活动三:如何判断物品是否为铁制品?1.教师出示一堆硬币,询问学生:哪个硬币是铁制品?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老师判断?2.学生猜测,但没有确切答案。
3.教师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磁力使小车运动起来。
有些方法效果不佳,如用嘴吹或利用风力。
但有一种方法效果很好,只需要一块磁铁就能让小车运动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铁材料制品要有多种,要有铜、铝等非铁的金属物品,学生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
2、橡胶皮(气球皮)、杯子和水。
3、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
4、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我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
(如:金属?铁?······)2、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做实验)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1、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请看(实物投影出示材料小样)。
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吧。
(预测时说说理由或根据)2、我们小组的桌子上就有这些材料,一会儿就要请大家来做做小小检验员了。
实验可不要忘了做记录啊。
(投影出现记录表)检测后把被测试物体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类填写好,然后小组讨论记录下两类物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
(学生实验并记录填写好表格)3、交流汇报。
4、小结。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3)与我们刚上课时的观点相比较,原来的观点是得到了确认,还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呢?(回顾板书,修正板书。
)5、辨认铁制品。
(1)这些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实物投影出示:主要是硬币、茶叶筒等)(2)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
(3)对于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吗?想想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可靠呢?(用磁铁)(4)那我们就用磁铁来检验一下刚才的判断吧!学生实验。
(5)两次判断结果一样吗?哪一次判断更能使人信服呢?从中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学生汇报、交流、小结(教师小结:磁铁都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磁铁的这种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
)。
三、总结延伸: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教学后记:第1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1.小组材料:磁铁每组一块。
自备各种硬币、1号袋:铁钉、铅笔、螺丝、铜钥匙、铝钥匙、玻璃弹珠、橡皮、一些回形针等,2号袋:布片、小木片、玻璃片、泡沫等。
2、教师准备的材料:装有水的烧杯,1元硬币。
教学过程一、动画激疑,引入新课播放《机器人总动员》中《机器人与磁铁》的有趣片断:机器人wall-E 在路边看到一个马蹄形状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很好奇,上前去看,还没看清楚,那个东西就一下扑在了它的身上,它吓了一跳,赶紧用手把它取下,那东西却粘在了它的手上,它开始发慌了,用尽办法要摆脱它,一扔,那东西粘在它的眼睛上,它越用力却越扔不掉,到最后它费尽力气以为它把那东西扔了,终于松了一口气,转身离去,可实际上那东西正在它的背上得意地笑呢……师:那个东西那么喜欢wall-E,总舍不得离开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生答)为什么磁铁会那么喜欢它呢?(生猜)到底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磁铁的一些性质(板书:磁铁)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探究活动一:找朋友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磁铁很喜欢机器人wall-E,那么磁铁还喜欢什么呢?下面老师请大家帮着找一找磁铁还有哪些朋友。
大屏幕出示物品:铁钉、铅笔、螺丝、铜钥匙、铝钥匙、玻璃弹珠、橡皮、回形针(边出示边让学生回答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A、预测同学们先猜一猜,说说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可能是磁铁的好朋友?(生答)说说你预测的理由和根据。
要想知道磁铁我们预测得对不对,可以怎么做呢?(用实验证明)B、实验探究1、出示小组合作要求:每六人为一个小组,小组长负责分好工并监督,后勤部长从袋里取出材料(1人),操作员操作(1人),记录员记录(2人), 首席发言人汇2、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铁钉、螺丝、回形针能被磁铁吸引。
4、小结。
比较实验结果和预测结果是否完全一致。
(铜、铝预测错误)询问预测错误的原因,引出仅凭感觉来判断是不对的,必须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才能判断准确。
讨论:(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所以,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推知什么?你能够再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概括一下磁铁的这个性质吗?我们只用了16种材料,科学家用了更多种材料做实验后,发现磁铁的确能够吸住铁的物质,我们把磁铁的这个特点叫做磁性。
(教师贴上板书,用磁铁固定住)那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磁铁那么喜欢WALL-E了吗?(2)探究活动二:巧辨真假1、预测师:刚才通过实验,同学们很准确地找出了磁铁的朋友,并总结出了它们的共同特点。
现在,有些家伙看到磁铁那么好玩,也冒充到“铁”家庭行列中来了,请你用你的火眼金睛看一看,这些硬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生答。
师:当然,光看看,我们不能判断谁是磁铁的真朋友,谁是冒充的,你们每个小组都先准备了一套这样的硬币,请你用看、摸、听、闻等方法来判断这些硬币当中哪些含有铁,哪些不含有铁。
请你先用感官判断,(注意,不可以用磁铁)把认为有铁的放在一起,没有铁的放在一起。
取出材料,学生分类2、动手实验下面,同学们再利用磁铁的磁性检验一下3、汇报结果从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师:教师课件展示,归类。
同学们,你们的实验结果和预测相同吗?师(抓住不同的小组):哪些小组是不一样的?师:那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些硬币能够被吸住,有些硬币不能够被吸住。
生可能答:因为那些崭新的硬币里面是由铁做的。
师:你认为是因为新旧关系呢,还是由于里面有铁呢?师:除了铁以外,其实里有些硬币还含有镍金属,除了这些,钴也能够被磁铁吸住。
板书:镍、钴,磁铁主要能够吸住这三种金属。
教师课件演示各种硬币成分,并解读和解释。
1元硬币钢芯镀镍(铁和铜)旧版1角硬币铝合金新版1角硬币不锈钢(主要成分是铁)旧版 5角硬币铜锌合金新版 5角硬币钢芯镀铜合金(主要是铁和铜)师: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呢?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各种硬币的成分是不一样的,利用磁铁的这个特征,我们还可以去鉴别市场上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假币,比如有些一元硬币,如果是铝制材料,就吸不住,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你会鉴别吗?师:当然,生活当中,很多物品我们都可以用磁铁去吸吸看,也有部分物品不能去接触,比方说电视机、电脑、手机、硬盘、手表等等物品,磁铁接触后会损坏这些物品。
三、全课小结,畅谈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磁铁的知识?这将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进一步去了解,只要我们肯动脑、动手,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老师相信你们!愿同学们都成为小小科学家!(反思:“兴趣为学习之本”。
在本课教学中,抓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用一个幽默风趣的短片,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很巧妙地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为什么短片中的机器人始终摆脱不了那马蹄形的东西呢?课堂至此,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直奔本课的主题:磁铁的性质。
利用多媒体,将不同的材料清晰地出现,让学生预测谁可能是磁铁的朋友,再通过实验结果否定猜测的结果,在错误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充分利用错误资源,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概括-结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先思考再实践,提高了实践的目的性增强活动的价值。
其次,将学生思考的焦点聚集到会有矛盾的物体上,集中有限的资源,解决最有价值的问题,只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扶他一把,而不是手把手的生牵硬拉。
磁铁吸铁的性质有的学生在平时已经发现了,解决硬币家族的争吵这个环节,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并让学生在帮助别人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本课的练习设计与生活联系紧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
整节课以学生为探究的主体,教师充分发挥出引导的作用。
处处不忘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能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手、脑、口等多种感官与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互相借鉴,共同分享,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喜欢探究的情感和态度。
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和敢于尝试、大胆探索的精神。
思维的碰撞让本课显得精彩纷呈。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力拥有磁力,可以使物体移动。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1、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教学过程:1、观看小魔术——会走路的回形针学生猜测,教师演示。
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
师: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2、实验探究怎样让小车动起来?(1)拉动小车(2)推动小车(3)不接触小车,能让它动起来吗?生:可以,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可以吸引小车。
师:刚才我们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可以吸引小车,如果磁铁隔几张纸能吸小车吗隔一本书呢演示(注:先猜想再验证,引导生认真观察并感受磁铁在一定范围内(隔物或隔一段距离)都能吸铁。
)师:磁铁的这种吸引力叫磁力小组实验交流实验结果。
师:磁铁还能隔着哪些物体吸引小车?生:边演示边说:磁铁隔着一张纸片也能吸引铁钉。
生:边演示边说:磁铁隔着薄木片也能吸引铁钉。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生: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引小车(师板书)师:磁铁隔着所有物体都能吸引小车吗?生:不能师:非常聪明,为什么呢?我们看,师展示纸、木片、铝片等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生:都不是铁材料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