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所学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移动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理解化学反应的进行不是绝对的,存在一定的限度,从而建立起化学变化的动态观念。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对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概念和相关计算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在能力方面,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与生活和生产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计算。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在前一专题中又学习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就越牢固,物质的化学活性就越小。
在此既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此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因此,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并能用于说明有关问题。
2、认识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重点。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案讲课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案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计算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概念化学反应速率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平均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来表示。
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中,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均取正值)来表示。
单位:mol/(L﹒min)或mol/(L﹒s)2、正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①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均取正值。
②同一反应选用不同物质的浓度的改变量表示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③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相应化学计量数之比。
④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单位体积里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因此,它们的化学反应速率也被视为常数。
【例1】在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N2和10mol H2,发生反应:N2 + 3H22NH3,2min 时,测得剩余的N2为1mol 则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v(N2)=1 mol/(L﹒min) B、v(H2)=0.75 mol/(L﹒min)C、v(NH3)=0.25 mol/(L﹒min) C、v(N2)=0.5 mol/(L﹒min)【例2】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反应的速率A. 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 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C. 体积不变充入H2使压强增大 D. 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例3】在一密闭容器里装有氮气和氢气。
反应开始时,氮气的浓度为2mol/L,氢气的浓度为5mol/L, 反应开始2min时,测得容器中氮气的浓度为1.8mol/L。
2min后氢气的浓度为多少mol/L?这2min内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氢气和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各是多少?2min内氮气、氢气和氨气的速率之比为多少?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对气体反应体系的情况分析(恒温、恒容、恒压)【例4】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入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10℃20mL 3mol/L 的X溶液B、20℃30mL 2mol/L 的X溶液C、20℃10mL 4mol/L 的X溶液D、10℃10mL 2mol/L 的X溶液【例5】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1)集气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2)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3)KI晶体和HgCl2晶体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若一起投入水中,很快生成红色HgI2;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后很快产生气(4)熔化的KClO3体;(5)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的速率有块有慢;(6)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 mol/L的盐酸和1 mol/L的盐酸中反应,反应速率不同;(7)夏天的食品易变霉,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在现代化学课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他们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反应的限度,即化学平衡。
(一)作用与地位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本节内容承前启后,既是对之前所学化学反应类型的拓展,也为后续学习化学平衡、反应动力学等内容打下基础。
它是联系实际化学现象与理论知识的桥梁,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网络。
(二)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讲解:1. 化学反应速率:介绍反应速率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2. 化学反应限度:阐述化学平衡的概念,解释平衡常数的含义,以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其表示方法。
2. 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并能够分析实际化学反应中速率的变化。
3. 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了解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认识到化学反应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的因素。
(二)教学难点1.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动态平衡的理解。
2. 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变化规律的观察与分析。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相关知识,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突出教学亮点和提升教学效果。
(一)启发法在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化学反应的限度说课
4、平衡右移,则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TaS2(s)+2I2(g) TaI4(g)+S2(g)△H﹥0
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K=1,向 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I2 (g)和足量TaS2 (s ),I2(g)的平衡转化率为 ____【2013.山东.29】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领,用 一道计算题,把关 于平衡常数的所有 易错点及应用包括 在内,让学生通过 做题自己总结相关 问题,比老师单纯 强调印象深刻。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 及转化率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进 行相关计算。 3、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 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 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情分析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平衡常数
Fe(s)+CO2(g)
FeO(s)+CO(g),下列措
施中能使平衡时c(CO)/c(CO2)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CO D、再加入一些铁粉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巩固提升本 节课所复习内容 ,并通过当堂检 测题目检测学生 本节课的复习效 果。
不但从知识的角度 给学生形成一个知 识脉络,而且为学 生解决一类问题时 提供相应的知识方 法和思维方法,提 高其解题和应用能 力。
点面导图
影响因素及与 平衡的关系
与转化率间 的相互计算
考情分析
年 份 情景模型 主要考点 平衡常数表达 式、平衡转化 率计算、温度 对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平衡移 动的影响,判 断达到平衡状 态的标志与图 像、外界条件 对平衡常数的 影响。 条件对平衡的 影响,反应条 件的选择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前面我们学过化学反应速率,知道化学反应有快有慢,但是化学反应还要考虑能否进行到底,也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也即是我们要研究的化学平衡问题。
二、复习预习1、复习化学反应速率2、复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预习化学反应的限度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 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2)注意:可逆反应总是不能进行到底,得到的总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混合物。
2、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浓度、质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构成条件∶①反应物和生成产物均处于同一反应体系中,反应条件保持不变;②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3)前提条件:可逆反应(4)实质: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5)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知识点2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2、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3、等∶V正=V逆,且V正、V逆不为0;4、定: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百分含量(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质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保持不变;5、变:当外界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知识点3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以为例直接标志:①速率关系: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A消耗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相等,A的消耗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m:p,B生成速率与C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n:p。
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间接标志: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注:m+n≠p)②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③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④各气体的体积、各气体的分压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在《必修2》中,学生对化学平衡已经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本节教材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从化学反应限度的定量描述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对化学平衡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本节教材紧紧抓住平衡常数的概念,用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平衡状态,依据平衡常数来分析平衡移动,并将平衡转化率作为定量描述平衡状态的补充。
化学反应限度是认识化学反应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又是今后学习中所涉及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知识的核心,并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它同时也是沟通物质结构理论与溶液反应理论,沟通化学与社会,化学与化工生产的重要桥梁,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二、目标分析1、三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2)使学生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够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体验化学实验对化学理论发展的贡献;通过“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问题的研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过程中的平衡移动”“怎样抢救煤气中毒病人”等资料的介绍,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对认识生命现象的作用,增强他们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
认识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价值的认识。
2、教法分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教材分析: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和总结后,教材通过科学史实等实例,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限度问题,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认识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并以上述观点为指导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知道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的重要性和方法。
2.能力目标:(1) 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限度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三、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多引导,学生对于反应限度的理解不透彻。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设疑]炼铁高炉尾气之谜(学生阅读课本45页科学史话)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开这一谜底了。
你想知道吗?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反应限度。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一、说教材(一)、地位和作用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节内容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及其条件的控制在本章很重要。
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完善。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2)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及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和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2)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所用药品等二、说教法学法(一)、学情分析目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在新课改后,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对化学课的学习也有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初中学过相关知识,而本节课的内容在生活中运用较多。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的掌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教法学法分析本节课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其设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
反应限度的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化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反应限度的概念,掌握反应限度的表示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反应限度的概念2. 反应限度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1. 反应限度的应用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烧杯、玻璃棒、蒸馏水、氯化钠、硝酸银、稀盐酸等。
2.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化学反应?请举例说明。
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反应限度。
二、新课讲授1. 反应限度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反应达到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
2. 反应限度的表示方法:a. 反应物剩余量: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剩余的量。
b. 生成物量: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物质的量。
c. 反应程度: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三、实验探究1. 实验目的:观察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探究反应限度的表示方法。
2. 实验步骤:a. 取一定量的氯化钠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
b. 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c. 记录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
d. 重复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反应限度的变化。
四、课堂小结1. 反应限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实验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反应限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引出课题:反应限度的应用。
二、新课讲授1. 反应限度的应用:a. 控制化学反应速率: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达到最佳程度。
b. 优化反应条件:根据反应限度的变化,调整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
c. 预测化学反应结果:根据反应限度的变化,预测化学反应的产物和产率。
三、案例分析1. 分析实际生产中如何利用反应限度提高反应效率。
2. 分析生活中如何利用反应限度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
化学是一门和谐的美的科学
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 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 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Capabilities
What do we want our kids to be?
Teaching through knowledge FOR capabilities (i.e. key competencies)
Knowledge and its organisation
Disciplinary knowledge is the basis through which we teach for capabilities (as outcomes in their own right)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
心理学认为:学习者从何种方式“思考”取决于 他选择观察的“视角”,学习者在不同的“视角” 中将看到不同的知识图景。
教学内容
观察的视角
知识的图景
教学设计的思 维起点
思维的发展
课堂文化与教学设计
Learning culture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Reid’s model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作业
1.设计一个实验,研究Cu与AgNO3溶液的反 应是否可逆,写出实验操作步骤。
2.根据合成氨反应数据, (1)判断这是一个什么反应? (2)画出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画出正反应、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 像。 (3)计算该条件下N2的转化率。 3.阅读短文,了解人们认识可逆反应的历史。 (选做)
教学设计:
单元核心概念及下属的微观知识 单元的逻辑线索 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与“边界” 有关的学习活动(实验、内容) 单元知识的学科价值 知识承载的情感态度 知识蕴含的学科素养 学生思维优化的路径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设计思想]本节课总体设计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对化学反应速率有神秘感和探索欲望。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着手,对教材的三个部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探究性实验对学生展开科学方法、创新意识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从易到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首先通过一组实验,引入课题。
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最后,让学生自己讨论回答教材中的问题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启发、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简洁地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理论和应用,在知识内容上教材主要涉及三个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教材设置了探究教学素材,富有深刻的探究教学思想内涵。
首先,新课引入的两个演示实验为探究教学创设了问题情景,当学生观察到“两者产生气泡快慢有别”这一实验现象,就会情不自禁地提出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紧接着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相关结论;当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后,教材又对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探究,同时又设置了一个讨论题,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栏目习题,以加深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理解。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概念;2.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3.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要点提示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你是否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一个化学反应在实际进行时,所有反应物能否完全(按照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量关系)转变成生成物?如果能,反应条件是什么?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推进新课板 书:二、化学反应的限度[师]科学研究表明,很多化学反应在进行时都具有可逆性。
请大家阅读课本上“科学史话”,总结一下什么是可逆反应。
板 书: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师]请分析:(1)2H 2+O 2=====燃烧2H 2O 与2H 2O=====电解2H 2↑+O 2↑(2)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
(3)NH 3+HCl===NH 4Cl 与NH 4Cl=====△HCl ↑+NH 3↑以上三个反应是否是可逆反应?为什么?[生]都不是可逆反应。
因为它们不是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的。
[师]很好。
可逆反应必须是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师]请分析:课本上图220,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化学反应处于什么状态。
[生]化学平衡状态。
板 书: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的状态[师]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是:①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②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含量不变;③外界条件变化,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
化学反应限度教学设计说课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反应的限度》,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
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本节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一. 教材分析及处理二. 教学背景分析三. 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确定四. 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1.本节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1)安排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和总结之后,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2)通过化学史实(炼铁高炉尾气之迷),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铺设了心理桥梁(3)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逐步形成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体现了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
(4)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实践性。
(5)注重知识的基础性,没有从原理、定义的高度予以重点讨论,体现了大众教育的思想,并为选修教材的学习留有充足的空间.2.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旨在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动态平衡的观点,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主要过程是:3.教材处理(基于以上设想,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1)引入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从而认识并相信可逆反应的存在。
(2)通过动画模拟,变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可逆反应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3)以学生实验为媒介,通过对溶解平衡状态的分析讨论,类比导入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一、说教材《化学反应限度》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章节,它处于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地位。
本章主要探讨了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能否完全转化为产物,反应的进度如何控制,以及影响反应限度的因素等问题。
这一章节在教材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作用与地位化学反应限度是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之间的桥梁,它既涉及反应速率的问题,也关系到化学平衡的建立。
通过对反应限度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并为后续学习化工原理和材料科学打下坚实基础。
(2)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 反应限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影响反应限度的内外因素;3. 可逆反应的特点及其与反应限度的关系;4. 反应平衡的建立及其判定;5. 反应限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反应限度的概念,理解反应限度的表示方法;(2)掌握影响反应限度的内外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3)理解可逆反应与反应限度的关系,掌握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判定方法;(4)通过学习反应限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5)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 反应限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影响反应限度的内外因素;3. 可逆反应与反应限度的关系;4. 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判定。
(2)教学难点:1. 理解反应限度的表示方法,尤其是平衡常数和反应商的概念;2. 掌握影响反应限度的内外因素,并能够分析这些因素对反应平衡的影响;3. 理解可逆反应与反应限度的关系,掌握化学平衡的判定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内涵,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和原理,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与其他教师教法的不同之处。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教案 说课稿
这些反应的发生所经历的时间一样吗(看图片)?炸药爆炸(图1)、金属锈蚀(图2)、溶洞形成(图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图4、图6、图7)、镁条燃烧(图5)、溶液中新制的氢氧化亚铁转化
为氢氧化铁(8)、食物腐败、塑料老化……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
化学反应有快有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的一些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例如: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丝(图4),你能通过观察什
么现象来判断反应进行得快慢?还有哪些其他方法观察该化学
反应的快慢呢?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化学反应
进行得快慢的方法都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观察反应快慢的方法:①冒气泡快慢;②固体量的改变;③浑浊程度;
④颜色变化;⑤温度变化等。
物理学中用什么定量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
不考虑速度的方向称之为速率。
化学中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快
慢。
因很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因此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
物质的量浓度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量来表示。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
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均取正值)来表示。
例:将锌粒放入5mol/L的盐酸中,经过10s盐酸的浓度变成1mol/L。
多媒体学生答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N2O42NO2反应,20S内反应物N2O4的浓度由
0.1mol/L降到0.06mol/L,则υ(N2O4)为
A、0.1
B、0.002
C、0.06
D、0.04。
选修4化学反应限度说课稿
选修4《化学反应的限度》说课稿(参评)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中的化学反应限度课节,是在学习了必修2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的基础性知识和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热力学的理论指导性知识之后,开始进行对第二章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平衡”实质的认识知识的继续。
进一步学习化学平衡限度的研究方法,对化学平衡的实质形成整体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逐渐形成严密的思考方式,为第三章的电离平衡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制定根据:《课程标准》选修4主题6的要求: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会求算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2)了解浓度商的概念,并能利用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平衡常数的研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切实体会通过实验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规律的学习过程,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记录实验现象、整理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4学情分析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基本定义,对化学平衡及平衡的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不能定量的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且对化学平衡的知识容易出现遗忘,所以在讲授新知识前应先回顾旧知识。
能力层面: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较强,能够根据问题、材料进行分析推理。
情感层面:高中生的求知欲较强,喜欢挑战,在课堂上应采用学生广泛积极参与的讨论法,设置层层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问题解决法为主,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引导讨论、分析讲解等。
学生:思考、讨论、归纳等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知识准备问题:1.什么是可逆反应?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有哪些?我们经常根据哪些特征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重点:1.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2.“定”的多样性学生阅读教材P41联想·质疑模块内容,回答教材问题。
化学反应的限度说课稿 人教课标版1
课堂效果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点较少、又容易理解,联系生产实际紧密,比较适合进行探究活动。
课前我让学生收集相关酯的资料,同时布置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学案相关内容,并给学生自由分组,每组设组长一个,以便教师更好的了解各组的进度。
这样联系生产实际紧密的探究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通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及学生之间的辩论赛进行,发现学生课前预习效果较好。
本节课教学任务按时完成,课堂气氛和谐民主、轻松愉快,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在得到尊重的同时树立了自信心,打开了思索之门。
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能够倾听、协作、分享,多项互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配合教师教学,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新课程理念。
通过最后的自测评发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很好。
调查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化学反应的限度说课稿
河北黄骅中学化学组李振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是首次在必修课程的学习中出现。
化学反应限度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性知识。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可逆反应、化学反应限度的含义。
2. 通过实验认识到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2.通过图像分析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二、教学背景分析
1.知识基础: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知识特点:理论性强,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抽象逻辑推理能力
3.学生基础:学生在这之前缺少类似的研究方法和探究经历
三、教学方法
1.教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按“启发、引导、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
充分利用图像分析法,将抽象的事物直观化,便于研究反应限度的本质。
2.学法:在实验中检验真理,由浅入深,一步步挖掘事物的本质。
四、设计思想
教学中先由“科学史话——炼铁高炉尾气之迷”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欲,然后以制备SO3的实验数据,进一步激发学生认知与事实的矛盾冲突,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确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再通过数据和设置一些问题,用图像分析法揭示平衡状态的特点,最后解决“炼铁高炉尾气之迷”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炼铁高炉尾气之谜
(二)列举事实,提出疑问
某工厂实验室研究在加入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将10molSO2与5molO2混合进行反应,测得数据列表如下
从这一表格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在实际反应中,反应物能否按相应的计量关系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呢?
2.反应后的物质组成是什么?
结论:化学反应不能按计量数彻底反应,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三)提出概念,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一、可逆反应
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能向正、反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2.表示方法:
正反应:从左到右进行的反应
逆反应:从右到左进行的反应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是否普遍存在?
(四)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1、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程度的实验
思考以下问题:
1)Fe3+(不足量)有没有完全转化?
2)反应物与生成物是否同时存在?
3)这个反应有没有可逆性?
2、设计实验验证铜与AgNO3溶液反应的可逆性
1)反应物与生成物是否同时存在?
2)验证哪种物质的存在?
3)反应投料注意事项?
铜与AgNO3溶液反应的可逆性
结论:铜与AgNO3溶液反应有可逆性
(五)分析数据,提出质疑
可逆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就停止了吗?
(六)建立图像,分析问题
投影学生画的C-t图像。
观察与思考
1、在上述实验刚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是否相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又是怎样改变的?
2、刚开始时,正向反应逆向反应同时进行,反应速率是否相同?(提示:此时反应速率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3、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是怎样改变的?
4、能否用v-t图表示?
二、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化学平衡状态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特点:逆、等、动、定、变
①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ν正=ν逆
③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ν正=ν逆≠0
④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⑤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一般要发生改变
(七)联系实际,问题解决
(八)课堂小结,练习巩固
1.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2.在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2SO2+O2 ==== 2SO3中充入由18O
组成的氧气一段时间后,18O原子( )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SO2,SO3和O2中都存在
六、教学反思
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化学反应有一定限度,达到很好的效果。
但在设计实验时,教师应多引导,同时对于实验的规范操作给予指导。
2.图像分析的建立,为选修中化学平衡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