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职业安全防护

合集下载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医院作为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防备、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是人们治病救人的紧要场所。

但是,医院工作环境相对多而杂,存在着各种职业安全和健康危害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生物医疗废物等,因此对于医院职业安全防护至关紧要,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介绍。

一、医院职业安全的概念医院职业安全是指医院的职工在从事医疗服务工作中,不受任何危害、不产生职业病、不受外界安全威逼的工作环境及其保护措施、安全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的总称。

二、医院职业安全危害因素1、病原微生物:医院是疾病多发区,存在着很多病原微生物,医护人员一旦感染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2、化学品:医院中使用的各种药品、消毒剂、化学试剂都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假如不注意保护,就会造成中毒或者气雾爆炸等事故。

3、放射性物质:医院中使用的X光、核素等都是放射性物质,假如管理不当就会造成辐射损害。

4、生物医疗废物:医院生产的生物医疗废物中所含的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等的危害性极大,假如不严格管理,就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危害公共安全。

三、医院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建立和完善体系医院应建立职业安全体系,订立相关政策和制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

2、定期健康检查医院职工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特别是接触放射性物质和化学品的职工需要进行更频繁的检查,以便及早发觉问题。

3、培训与教育医院要定期开展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让职工谙习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

4、个人防护医院职工应依据不同职业危害因素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并自发佩戴使用。

5、实施管控医院应订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严格实施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四、医院职业安全的管理1、领导带头医院的领导要对职业安全防护高度重视,带头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做好职工的安全健康工作。

2、明确工作职责医院各部门职责要明确,建立完整的职责制度,各部门之间要有良好的协作,并且要将职业安全防护纳入考核范围,督促落实。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1.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及医院感染分级防护制度,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2.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5.使用紫外线消毒灯,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6.干热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以下再开箱,以防炸裂。

7.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常规保养和检查措施应按厂方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

8.接触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吸入体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清洗。

篇二:1.防护原则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科室应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合格的防护用品,如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隔离衣或防护服等)。

医院职业安全与防护培训课件ppt

医院职业安全与防护培训课件ppt
医院职业安全与防护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contents
目录
• 医院职业安全与防护概述 • 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 • 医院环境的安全与防护 • 紧急情况下的职业安全与防护 • 医院职业安全与防护的持续改进 • 医院职业安全与防护典型案例分析
01
医院职业安全与防护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全职责和操作规程。
定期评估制度效果
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 收集员工意见和建议,持续优化
和改进。
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 ,确保员工熟悉并严格遵守相关
规定。
安全培训的持续开展
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员工需求,制定系统的安全 培训计划。
丰富培训内容
涵盖医疗操作安全、感染控制、消防安全、紧急 救援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医疗废弃物的分类与收集 根据医疗废弃物的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和收集,确保废弃物 得到合理处理。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焚烧、消毒、填埋等,确保废弃物得到无 害化处理。
医疗废弃物的防护措施
在处理和运输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 口罩等,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医院建筑安全与防护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根据紧急情况和可能存在 的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 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 手套、防护服等。
保持安全距离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与危 险源的安全距离,避免直 接接触和暴露。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确保其有效性,并注意及 时更换和补充。
紧急情况下的团队协作与沟通
明确岗位职责
在紧急情况下,明确各岗位的职 责和任务,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1. 前言嘿,大家好!作为医务人员,我们每天都在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护理,但也要记住,保护好自己才是真正的“救命良方”。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保障我们的职业安全,让大家都能安安心心地工作。

2. 职业安全的重要性2.1. 保护自己就是保护病人大家都知道,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病毒、细菌,甚至化学药品随时可能影响到我们。

我们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更要有完备的防护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职业风险。

保护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病人,这可是最基本的道理。

2.2. 预防胜于治疗俗话说得好,“未雨绸缪”。

做好职业安全防护,能够让我们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事先预防,总比事后补救强得多。

保护好自己,确保我们能长久健康地工作,这才是最靠谱的办法。

3. 安全防护措施3.1.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1. 口罩:在处理呼吸道感染病人时,口罩就像我们的“盾牌”,一定要佩戴合适的口罩,确保过滤效果。

2. 手套:接触病人或处理医疗器械时,手套是必不可少的。

一定要确保使用无菌手套,并且每次使用后及时更换。

3. 保护服:面对高风险的医疗操作,防护服是我们的“盔甲”。

穿戴完整,不留死角,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感染。

3.2. 医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1. 定期清洁:医院里的环境就像我们的战场,保持环境的清洁,才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定期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确保没有任何隐患。

2. 消毒流程:消毒工作不容小觑,一定要按照标准流程进行。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并确保每次消毒都能做到位,不留下任何死角。

4. 紧急应对措施4.1. 突发事件处理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是关键。

根据实际情况,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自身和病人的安全。

同时,要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寻求支援。

4.2. 培训与演练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可以帮助大家熟悉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步骤。

训练越多,面对真实情况时的应对能力就越强。

5. 结束语总的来说,职业安全防护就像是我们工作的“基本功”,只有做好了这些,才能让我们在忙碌的工作中保持健康。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1、定义医院职业安全防护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医疗操作、医技诊查等医疗活动中暴露于感染性疾病、各种化伤因子及医疗垃圾等的危害所采取的防护措施。

(传染病职业暴露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2、分级管理医院职业安全防护:严格执行分级防护制度。

医院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岗位职业风险分级着装。

(一)基本防护:防护对象;在医疗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防护装备: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

(二)加强防护:防护对象:1.进入感染性疾病科诊室、留观室、病区的医务人员。

1.可能接触病人体液或污染物品的医、护、技、工勤等人员。

2.转运传染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防护装备:1.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2.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3.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4.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5.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6.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

3.严密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对传染病尸体进行解剖的医务人员。

防护装备: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增加使用负压面罩或其他有效的防护用品。

防护要求: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与反复训练,执行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

3、医院常见职业安全防护应急处理(1)化疗药物1.化疗药物污染的应急处理。

1.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如:操作中不慎将药液溅到黏膜或眼睛,立即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果溢出到桌面,应用棉纸或纱布吸附药液,再用清水冲洗被污染桌面。

1.2立即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性质,遵医嘱用药。

2.防护措施2.1应用化学药物的护理人员要进行相关岗前培训,定期进行防护知识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

2.2化学药物由静配中心统一配置,配置室要求配置必要的防护措施,能够自然通风,安装排气扇。

2.3护理人员在配置化疗药及为病人进行化疗药物的穿刺注射时,应戴口罩、帽子及双层手套,有条件的应戴护目镜,穿防护服。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一、引言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面临着各种职业风险和安全威胁,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职业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行政后勤人员等。

三、职业安全防护原则1、预防为主: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改善工作环境、规范操作流程等措施,预防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2、综合治理:整合医院内部资源,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共同做好职业安全防护工作。

3、科学管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4、个人责任:医务人员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职业安全防护规定,履行个人防护责任。

四、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一)生物性职业暴露1、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

2、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时,应使用专用容器,并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3、对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

(二)化学性职业暴露1、医务人员在接触化学消毒剂、抗肿瘤药物等化学物质时,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2、正确储存和使用化学物质,避免发生泄漏和误接触。

3、加强通风换气,降低化学物质在工作环境中的浓度。

(三)物理性职业暴露1、医务人员在进行 X 线、CT 等放射性检查时,应穿戴铅衣、铅帽等防护用品,严格控制照射剂量。

2、操作激光、高温设备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止烫伤和眼睛损伤。

3、长期站立或弯腰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定期进行身体活动,预防肌肉骨骼疾病。

(四)职业暴露后的处理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如冲洗、消毒伤口等。

2、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3、根据暴露的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用药等。

五、医疗废物管理1、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5篇)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5篇)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5篇)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疾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者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细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第三条各科室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防护工作。

第二章预防第四条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源物质采取防护措施。

第五条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疾病感染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有可能发生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诊疗和护理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第七条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第三章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第八条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气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一、总则为加强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工作,提高应对突发职业安全事件的能力,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诊疗、科研、教学等活动中发生的职业安全事件,包括职业暴露、放射性事故、生物安全事故、化学药品事故、火灾事故等。

三、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预防职业安全事件的发生。

3.分工协作,快速反应。

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同配合,迅速有效地处置职业安全事件。

4.科学规范,依法处置。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科学合理地处理职业安全事件。

四、组织架构1.成立职业安全防护应急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院长、医务部、护理部、保卫部、后勤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设立职业安全防护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由医务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3.设立专业应急小组,包括临床、放射、生物、化学等专业人员,负责具体处置职业安全事件。

五、应急预案1.职业暴露(1)立即停止操作,评估伤害程度。

(2)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3)按照《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必要时转诊至专业医疗机构。

(4)做好随访和登记工作,密切关注受伤人员的身体状况。

2.放射性事故(1)立即启动放射性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2)迅速撤离受影响人员,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联系环保、卫生等部门,共同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4)对受影响人员开展放射性检查和监测,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生物安全事故(1)立即启动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2)停止使用相关生物制品,封存事故相关物品。

(3)对受影响人员开展医学检查和监测,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三篇)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三篇)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是保障医护工作者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关键措施。

由于医务人员从事的工作特殊性和困难性,他们常常面临各种健康与安全风险,包括职业病、感染风险、工作压力等。

因此,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防护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对于个体的身体健康有利,还能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医疗质量。

一、职业病防护医务人员由于长期与各种病原体接触,容易患上职业病。

而且许多职业病多年后才会出现症状,给医务人员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做好职业病的防护工作非常关键。

首先,要加强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宣传与培训,让医务人员了解职业病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

这对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医院应制定完善的职业病防护制度和规章制度,要求医务人员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在工作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同时,医院还应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提前发现潜在的职业病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康复。

最后,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病预防措施的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做法,确保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二、感染防护医务人员常常面临感染风险,尤其是在处理传染病患者时。

因此,加强感染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的各项规定和操作规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自身的健康状态。

其次,医院应加强感染控制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预防措施的有效执行,包括手卫生、消毒操作、环境卫生等。

同时,医院还应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供给医务人员使用,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此外,对于被感染的医务人员要及时隔离治疗,同时要做好其它员工的防护工作,以避免感染蔓延。

三、工作压力管理医务人员长期面对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

因此,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的管理与缓解。

首先,医院应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任务量,避免过度工作的情况发生。

其次,医院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安静的工作空间、适宜的温度和光线等,提供舒适的休息条件。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疾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第三条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安全防护体系,制定并实施职业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第二章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第四条标准预防原则医院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源物质采取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源物质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疾病感染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有可能发生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诊疗和护理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5. 医务人员在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脱去手套手后立即洗手;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6.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医用级标准,如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隔离衣、手套、鞋套等。

第五条防护用品的管理医院应建立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确保防护用品的供应、发放、使用和回收符合规定要求。

1. 医院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防护用品,保证医务人员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获得相应的防护用品。

2. 防护用品的发放应根据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进行,避免过度发放或浪费。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及监测制度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及监测制度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及监测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乡镇卫生院等。

第三条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及监测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管理、科学监测的原则。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职业安全防护及监测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保障职业安全防护及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职业安全防护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职业安全防护操作规程,明确各项操作中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为工作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并指导正确使用。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锐器损伤的防护,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应急处理用品。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和报告。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和职业伤害,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工作环境的建设和改善,降低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风险。

三、职业安全监测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职业安全监测制度,对职业病和职业伤害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和分析。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职业安全监测机构,负责职业安全监测工作。

职业安全监测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条件和能力。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对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控制效果评价。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对职业安全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医疗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

医疗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医院职业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事故的发生,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检验科、药剂科、放射科等科室工作人员。

三、职责1.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院职业安全防护工作。

2. 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组织实施。

3. 医务科负责全院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4. 医疗安全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四、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 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暂存、运输、处理,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无害化处理。

2. 生物安全防护:严格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类、隔离、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3. 化学品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储存、使用、运输、处置,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4. 辐射防护:严格执行《放射诊疗放射防护与放射卫生》标准,对放射源进行分类、隔离、防护,确保放射防护措施到位。

5. 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接触感染性物质、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危险因素时,应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6. 健康监测: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暴露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应急预案1. 职业暴露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估。

2. 采取隔离、消毒、防护等措施,防止职业暴露事故扩大。

3. 对暴露者进行健康监测,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

4. 指导暴露者进行紧急处理,如伤口清洗、消毒、包扎等。

5. 对暴露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负担。

6. 调查职业暴露事故原因,采取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2. 组织开展职业安全防护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4篇)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4篇)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一、目的:为提高医院职业安全防护防范的能力,正确、有效、快速处置各类___,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___及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证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制定本预案。

二、依据:本预案依据以下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及相关文件,结合医院实际制定。

《___劳动法》___(第二十八号)《___传染病防治法》(___[___]第___号)《___应对法》(___第___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编制。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指导医院职业安全防护系统各类___的预防和控制;四、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保障医院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减少___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各类危害。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职业安全防护应对___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要求,开展职业安全防护应对___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4、快速反应,措施有力。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应急处置相关工作制度,强化应急处置队伍建设。

定期开展突发性事件应急演练,提升协调与配合的能力。

5、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充分发挥医院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自救、互救和应对___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危险源分析一、危险源1、法定的传染病达___种(包括___年的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

2、医院属于人员高度密集场所,高压氧、CT、加速器、中心制氧等各种高压、放射设施,在满足临床诊疗、方便就医的同时,存在一定隐患。

一旦发生上述事故发生,将对医护员工生命身体造成威胁。

二、危害程度各种___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导致人民群众的身体、医护员工、医院诊疗秩序遭受破坏,可能对当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较大影响,职业安全防护极为重要。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一、定义医院职业安全防护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医疗操作、医技诊查等医疗活动中暴露于感染性疾病、各种化伤因子及医疗垃圾等的危害所采取的防护措施。

(传染病职业暴露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二、分级管理医院职业安全防护:严格执行分级防护制度。

医院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岗位职业风险分级着装。

(一)基本防护:防护对象;在医疗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防护装备: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

(二)加强防护:防护对象:1.进入感染性疾病科诊室、留观室、病区的医务人员.2.可能接触病人体液或污染物品的医、护、技、工勤等人员.3.转运传染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防护装备:1.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2。

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3。

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4.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5。

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6.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

3。

严密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对传染病尸体进行解剖的医务人员。

防护装备: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增加使用负压面罩或其他有效的防护用品。

防护要求: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与反复训练,执行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

三、医院常见职业安全防护应急处理(一)化疗药物1.化疗药物污染的应急处理。

1。

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如:操作中不慎将药液溅到黏膜或眼睛,立即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果溢出到桌面,应用棉纸或纱布吸附药液,再用清水冲洗被污染桌面.1。

2立即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性质,遵医嘱用药。

2.防护措施2。

1应用化学药物的护理人员要进行相关岗前培训,定期进行防护知识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

2.2化学药物由静配中心统一配置,配置室要求配置必要的防护措施,能够自然通风,安装排气扇.2。

3护理人员在配置化疗药及为病人进行化疗药物的穿刺注射时,应戴口罩、帽子及双层手套,有条件的应戴护目镜,穿防护服。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预防职业性疾病和职业伤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等。

三、职业安全防护原则1. 预防为主:医院应当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工作,预防职业性疾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2. 分类防护:根据不同的职业风险,采取相应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3. 标准操作: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用品。

4. 持续培训:医院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四、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措施(1)医务人员应当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防护鞋等。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应当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3)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手术等高风险操作时,应当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

2. 环境防护措施(1)医院应当保持诊疗环境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

(2)医院应当合理布局,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置明显的标识。

(3)医院应当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

3. 设备防护措施(1)医院应当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

(2)医务人员应当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医院应当加强对放射性物质、化学试剂等危险品的管理,确保其安全使用。

4. 管理防护措施(1)医院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医院应当加强对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医院应当建立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与教育1.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2. 医院应当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确保其掌握基本的防护技能。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场所,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医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从人身安全、职业暴露、感染控制等方面介绍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一、人身安全1.安全教育和培训:医院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

3.加强安保措施:医院应设立安保岗位,加强对门禁、通道、设备和重要区域的监控和管理。

并配备安全技防措施,如安全门、监控摄像等。

4.防范暴力事件:医院应加强对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医患纠纷,防范和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

5.完善应急预案:医院应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爆炸等。

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职业暴露1.个体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容易接触到病原微生物、有害物质等。

医院应配备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体防护装备,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2.遵守操作规程:医院应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要求医务人员在进行有危险性的操作前必须佩戴个体防护装备,规范工作流程,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3.废物分类和处理:医院应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对有感染性的废物进行专门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4.定期体检:医务人员应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暴露带来的健康问题。

三、感染控制1.手卫生:医务人员应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之前、之后,以及进行操作前后。

并严格遵守相关手卫生操作规范。

2.消毒措施: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对各种物品、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洁。

3.废物管理:对于有感染性的废物,医院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避免感染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4.个体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个体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医务人员是面对疾病和病毒最直接的群体之一,他们在工作中很容易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可能会受到感染的风险较高。

因此,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至关重要,能够保障他们的个人安全,减少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1.穿戴个人防护装备(PPE):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和进行医疗操作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或面罩、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能够隔离病原体,避免直接接触和传播。

2.严格的手卫生:医务人员需要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手术前后、处理感染性废物后等。

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包括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消毒。

3.定期疫情教育培训:医务人员需要定期接受疫情教育培训,了解最新的病毒信息、防护知识和应对策略。

这能够增加他们的防护意识,提高应对病毒的能力。

4.合理使用抗生素:医务人员需要遵守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

这样能够减少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并降低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5.规范操作和正确废物处理:医务人员需要遵守规范的操作流程,并正确处理感染性废物和医疗器具。

这样能够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保障自身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6.健康监测和主动报告:医务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包括体温、咳嗽、乏力等症状的观察。

一旦发现自己有可能被感染,应主动报告并接受及时的检测和隔离。

8.定期接种疫苗:医务人员应按照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定期接种疫苗,包括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

这样能够增强个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9.协作与交流: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协作与交流,特别是与其他科室和相关部门的协作。

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病历和诊断结果,减少重复操作和减轻工作压力。

10.职业安全和健康监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会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和辐射等危害因素,需要定期进行职业安全和健康监护。

这样能够及时检测职业病和职业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总之,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非常重要,能够保障他们的个人安全,减少感染的风险。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5篇)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5篇)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一、职业防护原则1、基本防护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

2、加强防护: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区域的工作人员;转运确诊或疑似为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加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外科口罩/N95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罩、面罩等。

3、严密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特殊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作传染病人尸解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全方位防护,应使用面罩、呼吸防护器。

二、基本预防控制措施1、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防护技术,减少职业危害。

2、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3)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利器时,不要让锐器面对着他人,在为不合作的病人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作,使用的针头不可再套回原针帽内,如果一定要套回,则采用单手复帽技术,不要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不要折毁锐利器具等。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双层手套。

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对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必须严格进行“感染筛查”。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成立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应急小组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应急小组:(1)现场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救援、物资调配、现场保护等工作。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的现场急救、转运、救治等工作。

(3)信息联络小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发布等工作。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物资供应、设备保障等。

四、应急响应1.预警响应(1)当发现可能引发职业危害的迹象时,立即启动预警响应。

(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应急响应程序(1)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织应急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3)医疗救护小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迅速将伤员转运至医院进行救治。

(4)现场救援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防止事故扩大。

(5)信息联络小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发布相关信息。

3.应急终止(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得到消除,经应急指挥部确认后,终止应急响应。

(2)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保障1.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急救药品、防护用品、消毒用品等。

(2)建立物资调拨机制,确保应急物资及时供应。

2.技术保障(1)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3.经费保障(1)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培训、应急演练等。

(2)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经费使用计划。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第4页
年7月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 (中国卫生部网)
病名
发病数 死亡数
艾滋病 5930 768
甲型肝炎 3312
2
乙型肝炎 105007 56
丙型肝炎 14448
9
淋病
9639
0
梅毒
36180
7
120000
105007
100000
80000
60000
36180
40000
20000
5
9
3
0
768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
第17页
(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办法
戴手套 有研究表明假如一个被血液污染钢针 刺破一层乳胶手套, 医务人员接触血 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血量少50% 以上。一副手套只能使用一次, 一副 手套也不能用于不一样患者, 操作中 如手套破损要马上更换, 脱手套后仍 需马上彻底洗手。
第20页
(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办法
• 正确穿脱隔离衣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
第21页
(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办法
• 其它防护工具使用

医务人员在操作前要评定被体液污染
危险程度, 依据情况选择适当防护用具,
如急诊科、外科等科室在处理大出血患者
时要考虑戴防水围裙, 气管插管和吸痰时
则应戴护目镜和面罩;妇产科护理人员辅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
第31页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职业暴露
• 危险性: • HBV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中大量存在,每毫
升血液中有近1亿个病毒颗粒,假如注射过乙型肝 炎疫苗并已经产生了免疫力,基础上不会被感染, 而普通人群对HBV易感。只需极少许(10-4ml)污 染血液进入人体即可造成乙型病毒性肝炎, • (10-7ml)血液可致隐性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
一、定义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医疗操作、医技诊查等医疗活动中暴露于感染性疾病、各种化伤因子及医疗垃圾等的危害所采取的防护措施。

(传染病职业暴露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
二、分级管理
医院职业安全防护:严格执行分级防护制度。

医院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岗位职业风险分级着装。

(一)基本防护:
防护对象;在医疗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防护装备: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

(二)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
1.进入感染性疾病科诊室、留观室、病区的医务人员。

2.可能接触病人体液或污染物品的医、护、技、工勤等人员。

3.转运传染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防护装备:
1.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2.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3.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4.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
5.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
6.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

3.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对传染病尸体进行解剖的医务人员。

防护装备: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增加使用负压面罩或其他有效的防护用品。

防护要求: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与反复训练,执行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

三、医院常见职业安全防护应急处理
(一)化疗药物
1.化疗药物污染的应急处理。

1.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如:操作中不慎将药液溅到黏膜或眼睛,立即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果溢出到桌面,应用棉纸或纱布吸附药液,再用清水冲洗被污染桌面。

1.2立即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性质,遵医嘱用药。

2.防护措施
2.1应用化学药物的护理人员要进行相关岗前培训,定期进行防护知识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

2.2化学药物由静配中心统一配置,配置室要求配置必要的防护措施,能够自然通风,安装排气扇。

2.3护理人员在配置化疗药及为病人进行化疗药物的穿刺注射时,应戴口罩、帽子及双层手套,有条件的应戴护目镜,穿防护服。

2.4配置和使用化疗药物后的垃圾和空药瓶,应按医疗废物处理,装入黄色垃圾袋,容器要加盖,防止化疗药物挥发于空气中污染环境。

2.5化疗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应盛放于加盖容器内并立即处理。

2.6严格化疗药物管理,设专人专柜保管,药瓶有损坏应及时处理,防治污染环境。

3.处理流程
出现化学药物污染→用流动水冲洗(污染黏膜和眼睛时用生理盐水冲洗,污染桌面时用面纸吸附)→就诊→遵医嘱用药
(二)化学消毒液、化学药品、菌(毒)外溢
1.应急处理
1.1污染皮肤黏膜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用流动水冲洗15-20分钟,视情况就诊,遵医嘱进行适当的预防治疗。

1.2发生皮肤刺伤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对伤口进行挤血,用流动水冲洗并消毒,视情况就诊,遵医嘱进行适当的预防治疗。

1.3如果溢出物是易燃品,熄灭所有明火,关闭可能产生火花的电器。

1.4避免吸入溢出物的挥发气体,必要时加强通风,将溢出物清理干净。

1.5若外溢在防护服上,应立即更换,并对防护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2.防护措施
2.1操作时应戴好手套、防护服和口罩,口罩和手套要定时更换。

2.2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

2.3遵守医院和有关部门关于剧毒、有害物质的保管规定,集中存放,容器密闭,有醒目标识。

2.4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化学药品菌(毒)株容器加盖。

3.处理流程:出现化学消毒液、药品外溢→停工→流动水冲洗(皮肤刺伤时先挤血→流动水冲洗→消毒)→就诊→遵医嘱用药;溢出物是易燃品时→熄灭明火→关闭电源→加强通风→清理溢出物。

(三)汞外泄
1.汞外泄污染的应急处理
体温计破损致汞外泄和血压计水银管松动或破损致汞外泄,均应立即停止操作,戴口罩、橡胶手套,用注射器或硬纸迅速将汞收集至瓶中加盖保存,并开窗通风,用清水擦拭污染的台面或地面,最后将收集的汞交医学装备部。

2.防护措施
2.1定期检查血压计,发现水银管松动、裂痕立即维修,每年交送计量部门进行检测,确保正常使用。

2.2体温计集中消毒时,小心谨慎,规范操作,尽量减少损坏事件。

3.处理流程
出现汞外泄污染汞外泄污染→立即停止操作→戴口罩、手套收集→交
医学装备部→开窗通风→用清水擦拭台面或地面。

四、医院职业安全防护报告流程
(一)发现医院职业安全防护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现场处理,同时口头或电话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夜间或节假日报告总值班,必要时上报主管院长或院长。

科室12小时内填写职业安全防护事件报告表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二)相关职能部门接到职业安全防护事件上报后,进行原因分析,需多部门协同解决的,上报质控办组织讨论。

(三)职能部门每季度对相关职业安全防护事件进行汇总,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