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分析与完善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分析与完善摘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其自身的属性与特点,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分析完善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载体,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由政府直接出资管理的公共部门,事业单位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制度化体制化改革的深化发展,事业单位为了谋求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必须要完善生产经营与管理模式,但改革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寻求在这过渡阶段的积极有效的会计核算模式。
一、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分析(一)会计核算基础问题《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第十六条规定“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业务的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在当前会计核算模式下,较多大的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这并不能很好的反映事业单位的收支实现的情况,对单位财政支出与盈余缺乏指导效果,如假如有一年,某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的维护,如器材的检修与维护、房屋的修葺,就会出现“支出增大,结余减少”的现象,使该年度内此事业单位出现收支不匹配,不能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
在当前收付实现制下,采用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付款的模式,使事业单位的采购与付款的环节相脱离,不利于进行集中核算,容易产生帐实不符的现象。
(二)成本核算问题经营性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经营性事业单位中存在经营性业务,经营性业务与非经营性业务存在不同的核算方式,在经营性业务中,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采用这种方式时,需要进行成本核算,而对事业单位中的非经营性业务,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不进行成本核算。
这种方式下,造成资本不能进行有效核算,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国家的预算资金的周转与分配产生干扰,甚至可能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因此,有必要对事业单位的成本进行较为全面的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和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和措施一、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意义:在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有二种形式:一种是委派会计人员到单位,另一种是会计集中核算,目前比较多采用第二种方式。
从一些地区和单位进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试行情况来看,效果比较明显:一是从源头上控制了预算内资金乱支滥用、预算外收入体外循环和“小金库”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单位及其领导使用国家资金的随意性。
二是减少了部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贪污腐败、挥霍浪费国家资金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三是强化了监督,促进了廉政建设。
通过实行统一的综合财政预算和奖金福利标准,平衡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严格了各项支出,各单位的每一项开支都必须经过核算中心及其会计人员的严格审核,不合理的开支不能报销,不合格的票据不能入账,有效杜绝了乱支滥用的现象,遏制了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方式强化了财政部门对单位财务收支的管理手段,变以前的突击财务检查为现在的日常管理,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寓财政管理、监督于服务之中。
四是节约了,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和水平的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对于企业会计核算比较简单,每个行政事业单位核算必然会增加人员的编制,不利于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同时大部分单位会计核算并不饱和,这样造成了人员的浪费和机构的臃肿。
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对业务量较大、二级机构多的单位委派会计人员,对业务量较小的单位集中多个单位,由核算中心会计统一核算,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资金而且提高了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
因此这种核算形式更好地行使了各自职责,更好地对会计行为实施监督,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加强财政监督、强化预算约束、推动反腐倡廉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会计集中核算执行过程存在的财务问题:会计集中核算形式是一种新的会计管理方式,是加强财务、财政资金管理的一项新举措,对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秩序,遏制违纪违法行为等都有积极作用。
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下会计核算现状及对策

浅谈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下会计核算现状及对策摘要:一直以来,我国多数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各大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使得传统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难以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关键词: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会计核算一、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下会计核算现状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存在问题由于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起步比较晚,其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薄弱环节,其主要体现在:一是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变了收入确认形式和财政资金的流转程序;二是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给年终资金结转事项的处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更全面、准确作用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需加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弥补收付实现制运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由权责发生制替代收付实现制积极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尤为注意的是权责发生制的替换工作不能够一蹴而就,其必须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实现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如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房地产进行减值测试等。
2.事业单位在银行中开设“零余额账户”与事业单位内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账户”不对应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和基建会计主体各自拥有账务系统和财务报表,二者独立分开核算,在年末决算时期,两大财务报表合并为基建财务报表。
根据现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一个事业单位只能够具有一个零余额账户,原来事业单位和基建会计主体单独分开核算的行为较大程度上降低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全面性。
3.事业单位收支会计处理虚假结转某些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已完成,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支出并未发生。
若是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处理,资金何时支付则何时入账,这样的会计处理容易导致当年结转不实。
二、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下会计核算改进对策1.事业单位在银行中开设“零余额账户”与事业单位内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账户”对应起来我们需要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中增设基本建设的相关科目,实现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和基建会计主体的有效合并,以此打破长久以来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和基建会计主体单独分开核算的不良局面。
关于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

关于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政府也对相关的财政管理制度和政策有所改进,并且逐渐趋于完善。
其中,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施行是我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规范化过程施行顺利,并积极响应政府财政管理改革的时代要求,集中核算是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必然趋势。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实践,主要就会计集中核算的积极意义、当下核算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核算工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意在说明政府财政管理制度的改善是一个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提出了政事分开的原则,是事业机关单位实行市场化必须遵从的基本制度,同时也推进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实行。
所谓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事业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在财务方面自主控制权力有所保证的前提下,撤除同级事业机关单位的银行资金账户、对应的会计岗位以及会计机构。
而由政府部门经研究而统一成立的会计核算中心来对各项会计核算工作集中处理,履行并承担相对应的会计监督审查工作。
简单来说,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服务进行集中并加以管理的财政管理模式。
我国的财政管理改革中,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行是十分重要的改革项目之一,对财务资金的管理加强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一、事业单位施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积极意义1.1单位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资金管理成本的降低事业单位在施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财务会计在进行记账、报账工作时,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充分的利用,摆脱了传统的手工记账形式,从而使得会计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进一步保障了单位财务核算工作的质量。
而核算中心的工作中,各个事业单位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结算资金的结算处理,不用再通过银行等资金管理机构来进行,不仅提高了资金到位的时效性,也减少的资金来往的手续费用开支,进而节省了单位资金管理方面成本。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及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及措施各单位不单独开设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部门,有财务上的需求,只需由单位各部门负责人上报给管理人员,经过审批后交由报账员,报账员交给会计核算部门进行核对和确证,结合实际情况给予经济上的支持。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这一财务管理措施节省了人力开支,使单位的运作更规范化。
同时,有助于从促进国家财政支出的平衡。
但目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还需进一步优化。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一)核算人员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取消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部分,将所有核算任务统一交由单独设立的会计核算中心,意味着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同时要负责多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这增加了会计核算中心人员的工作量。
每个地区有多个行政事业单位,这些单位时常会有财务上的需求,例如:购买公共设备、环境布置所需物料、单位职工节日津贴等等,物资上的支出费用都要申报给会计核算中心。
各单位申报时间不一,办理业务所需时长不一。
可能会在同一时间段,有十几家单位同时办理相关业务,每一次的办理业务需半个小时以上。
会计人员数量是有限且固定的,为了不影响单位的正常运作,在工作时,需加快速度。
尽管他们工作经验丰富,但在快速办理的要求下,出现疏忽也难以避免。
(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行政事业单位每一段时期都会根据内部人员的需求,罗列物资清单。
例如:电脑出现问题需要购置新电脑、办公用具用完需要购买、出差报销费用等等,或者有些事业单位工作必须购买大型设备,像巡逻车、农业耕作机等,这些都要先上报给单位上级负责人,审批成功后才能交由财务上报人员,再上报给会计核算中心。
上报人员把物资清单和审批书交给会计核算人员,核算人员根据物资计算出金额,发放给该事业单位。
这一系列流程完整,看似没有任何漏洞。
但是,会计核算人员并未履行财务管理的职责,他们并不清楚该单位的真实运作状况,也不清楚物资的市场价格。
如果单位的有些机器能够维修再使用,便完全不必购买新的物资。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几点建议摘要:会计集中核算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以会计核算中心为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工作和实行会计监督的一项新举措。
在实践中会计集中核算固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其缺陷和不足也显而易见。
本文分析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并对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提出几点措施建议。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136-01会计集中核算是指政府成立会计中心,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同意开户。
分户核算”的办法,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一律注销银行账号。
单位所有开支在单位领导审核批准的基础上,再经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入账,从而保证了各预算单位开支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专款专用,可以有效地防止资金相互挤占挪用。
力求核算、管理监督成本最小,效益最大。
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使财政资金的使用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操作”,比如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同时应看到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1.会计核算资料不完全,会计监督职能难以发挥。
由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脱节,核算中心会计独立于单位,对各单位的具体业务和开支项目及资金来源、性质并不完全清楚,难以对统管单位实施全过程的会计监督。
会计集中核算后的大厅式工作模式,造成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
单位报账时,会计中心只能根据票据来判断,只要手续完备,票据合法有效,不管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都必须报销,无法顾及发票内容的真实性。
有些单位不合理开支无法向核算中心报账,就想方设法开具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由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虚假票据现象明显增多,原始票据的真实性值得关注。
对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

对事业单位会计集 中核算的思考
甘 义 红
’
宜 昌市西陵区教 育财务结算 中心
摘 要 :事业单位 的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工作 的核 心,也是各项 工作 能够 顺利 开展的根 本保 证。随着我 国财务制度 的 不断改革 ,事业单位 的财务管理也取得 了一定 的成效。 比 较 有代表性 的就是实行会计集 中核算制度。但是也存在着诸多 问题,如财务预算不科学、财务核算不规范和财务报告体系不完善等 笔者分析,这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意识薄弱、财 务预算缺乏 刚性控制等原 因造成 的,针对这些 问题 ,笔者提 出了树立现代理财观念、健全预算管理体系、重视会计基础
使得 相关制 度成为一纸空文 。 2 . 财务核算中心难以发挥财务管理职能 ,内部控制管理缺失 事业单位 实行会计集 中核算 后 ,单位资金所有 权、使用权
制 下 一年 度 的 经费 支 出预 算 。
4 . 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财会信息 的真实性
提高财务人 员的整体素质首先 是要提高认识 ,每一位 财会 和财务 自主 权不变 ,而核算 工作 由财务 核算中心去执 行,这 使 工 作 人 员都 应 认 识 到 财 务 内部 控 制 的 重 要 性 以 及 自身 所 应 当 肩 得财务 管理 与会计核算 严重脱节 ,核 算中心 只起到 记账 作用 , 负 的 责任 和 义 务 ;其 次 是 财 会 工 作 人 员需 要 接 受 专 业 的知 识 培 对核算 单位重要事项 的决策 、实施过程 和结果均不 了解 ,加上 训 ,从 而 确 保 财 会 信 息 的真 实性 ,减 少信 息 失 真 情 况 的 发 生 。 核算 中心人员有限 ,面 对的核算单位 又非常 多,根 本没有能力 四 结语 和条件对单位实施严格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 实践证 明,会计核算 中心作为 负责对基层预算单 位的各类 3 . 事业 单位 会计 人员整 体素 质较 低 ,影 响财会 内部 控制 资金 实行集 中管理 、统一 核算 的服务性 机构 ,只有提 高 自身的 整体 能力 ,加强 内部控 制管理体 系的建立 ,在做好会 计核算工 在 事 业单位 中有很 多 的财会 工作 人 员缺 乏较高 的 素质修 作的同时 ,认真按 照国家 的财 经法律 、法规 ,运 用现 代化的会 养,这已经成为一 种普遍现 象,对于事业单位 的健康发展而 言 计理论 与方法对基层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进行全面、 综合 、 无疑 有着极大 的影 响。财会工作 人员整体 素质不高 ,对于会计 客观的监督 ,才 能确保会计信 息的真实 、完整 ,从 而从源头上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出资或者控股、依法成立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事业组织,其财务收支、资产负债状况和经济利用状况需要进行严格的会计核算。
在过去,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是各自独立完成的,各单位都有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和流程。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事业单位规模的扩大,单独的会计核算往往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开始尝试实行会计集中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将各个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整合,统一由一个中心进行管理和执行。
这种集中化的核算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还可以更好地监控各单位的经济运行情况,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2 研究意义研究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在于探讨如何更好地管理和运营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管理的规范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研究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更好地理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性,深入挖掘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提供依据和参考。
研究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还能够为事业单位提供更专业的财务管理支持和指导,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增强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研究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推动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化方向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2. 正文2.1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概念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指事业单位将所有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工作集中在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中心来统一进行管理和核算。
通过集中核算,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实现财务数据的整合和统一。
这种方式可以让事业单位更加规范地进行财务管理,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研究

【 关键词] 行政事业 单位 会 计 集 中核算 问题 对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会 计 集 中核 算 的核 心 内容
作 为 加 强 单 位 财 务 及财 政 资 金 管 理 的 一 项 重 要 举 措 , 计 集 中核 会
算 在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财 务 管理 及 会 计 实 务 中 日渐发 挥 出可 观 作 用 。 该 从 项措 施 实行 以来 , 政 事 业 单 位 会 计核 算 职 能 以 及 资 金 管 理 权 都转 移 行 到 核算 中 心 , 则单 位 支 出行 为收 受 到 极 大 的约 束 和 限 制 。 对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而 言 . 计 集 中核 算 的 核 心 内容 在 于统 一 管 理 单 会 位 资金 , 各 项财 政 资金 能 够 越 过 主管 单 位及 二 级 单 位 等各 个 预算 级 使 次, 直接 支付 到商 品或 劳 务 提 供 者 手 中 。 核算 中 心 人 员 应 在 规 章 制 度 限 定下 , 确 行 使 监 督 权 , 别 要 以现 行 财 政 法 规 制 度 为 标 准 . 正 特 强化 核 算 中 心 的 监 督 职 能 , 视 预 算 执 行 信 息 的 反 馈 与 控 制 , 现 核 算 中 心 重 实 的综 合 管 理 。 之 , 范 化操 作 会计 集 中 核 算 制 度 , 全 面推 进 国 库 集 总 规 将 巾 收付 、 府 采 购 及 零 余 额 账 户 管 理 1作 政 二
强 财 政 资 金 管 理 和 监 督 。 在 单 位 内 部 财 务 会 计 日常 管 理 中 , 计 中 心 会 应 积 极 提 升 服 务 质 量 与 服 务 效 率 , 计 人 员 严 格 遵 守 职业 道 德 和规 章 会 制度 , 以高 标 准 要 求 自己 , 实 完 成 单 位 内部 会 计 核 算 工 作 , 保 会 计 切 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与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与对策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的行政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履行者公共服务的管理职能,能够提升我国的行政效率。
根据我国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行政事业单位统一应用会计集中核算体系,能够统筹规划管理好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转,促进其会计工作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提升其会计监督职能。
但是也应当看到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依然存在这一些弊端,这些弊端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本文就着重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利弊,并提出一些合理性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利弊与对策引言:会计集中核算制是随着会计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会计制度,是一种将会计核算与管理、会计服务和监督等职能进行有机融合的管理体系。
国家财政部门为了加强对各级财政部门的资金监督与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提升其资金的使用质量。
会计集中核算能够在会计人员管理体系和会计业务处理改革的基础上,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质量,合理分配其资金,降低各种不合理支出发生的概率。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行政事业单位的对应的会计职能都在相关的财政部门统一核算,开展会计集中核算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但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一)能够完善会计行为在行政单位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机制,其银行的公户会被归纳到统一管理的体系,其不能再单独设立别的银行账户,这种集中统一核算的体系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加强对行政单位的资金管控,能够规范和完善其会计行为,而且各个行政单位的资金结余和资金入账等情形都能够被有效监管,也能保障专门的资金专门使用,避免出现资金被挪动的现象。
此外加强对银行公户的统一规范管理也能够避免违规情况的发生,也能够管控好银行账户的使用,并能够加强对各项支出的审核,使得会计业务更加真实有效,使得各项会计资料信息精准无误,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有效提升[1]。
(二)能够推动反腐倡廉工作高效落实在会计集中核算执行之前,不少的行政事业单位经常出现假账现象频发的现象,腐败和受贿情况也屡屡发生,这些情况往往会涉及大规模的资金运作,对行政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简析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简析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将事业单位各级各类单位的财务管理权力、财务决策权和财务执行权力下放到业务处室或项目组织部门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具有统一性、集中性和规范性等特点,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务控制效率的重要举措。
在实际操作中,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财务管理参与度不足、信息共享不畅、监督机制不健全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一、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1. 财务管理参与度不足在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部分单位可能因为工作繁忙或者责任心不足等原因,导致对财务管理工作参与度不够,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质量。
2. 信息共享不畅在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由于信息系统建设不足或者信息共享意识不够,导致各级单位之间的财务信息共享不畅,难以及时掌握全局财务信息,影响了财务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监督机制不健全在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或者监督措施不到位,导致一些不法行为或者违规操作存在隐患,影响了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二、应对策略1. 加强培训和教育通过加强财务管理知识培训和业务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素养和专业水平,增强他们参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优化信息共享渠道,实现各级单位之间的财务信息共享和交流,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保障财务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健全内部监督机制通过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和完善监督措施,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和不规范行为,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4. 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设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优秀个人和单位进行奖励和表彰,同时加强对不良行为和违规操作的惩处和处理,形成良好的财务管理秩序和规范。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及对策

支乱报现象得到遏制, 防止了以权谋私、 以钱谋私等行为发
生, 增强了干部的自 律意识, 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现象的滋 生, 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算中心, 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 力求核算、 管理、 监督成本最
小、 效益最大。
3 . 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 后,支出单位的财政资金集中在核算中心的统一核算账户. 有利于财政部门对其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 使资金调度更加 灵活, 防止财政资金沉淀在一些部门, 从根本上改变了财政 资金管理分散, 各支出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 重复开户的混 乱局面, 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可靠、 详实的基础资料。 另一方面. 在核 算中心集中、 统一、 高效的核算体制下, 虽然各预算单位的财
务自主权、 资金使用权和领导签字权没改变. 但其所有开支
部门拨款, 拨给各基层单位的专项拨款 ; 三是纳入单位收支
范围的预算外资金; 四是基层单位 自 身的预算外收入, 包括 行政性收费等其他收入。
法经营形成的, 而非财政或上级部门拨款 , 以及靠罚没项 目
及预算外项 目等形成的预算内外收入单位不纳入集中核算
为宜。
集中核算模式下 ,由核算中心对各预算单位原来分散的、 多
头管理的资金实行“ 集中核算、 分户管理” 的管理办法. 可以
2 . 纳入资金范围。 一是财政预算内拨款, 财政部门拨给各 基层单位的行政经费、 事业收费及专项经费: 二是上级主管
2 . 完善单位的管理制度 , 注重报账员队伍建设。除了现 有的会计法规之外 . 要根据会计集 中核算的特点建立和健 全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随着部门预算、 国库集中支付等财 政改革政策的出台. 对部门财务管理职能的要求也愈来愈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的问题和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的问题和措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单位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从一些地区和单位进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试行情况来看,效果比较明显。
一、会计集中核算执行过程存在的财务问题1.会计核算资料不完全准确现象。
由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脱节,核算中心会计独立于单位,对各单位的具体业务和开支项目及资金来源、性质并不完全清楚,特别是单位的专项经费及往来款。
同时由于部分报账会计素质不高,报账时往往不能准确填写资金来源、性质、开支渠道。
这两大因素直接制约着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往往造成会计账务处理不当,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核算单位财务管理出现弱化倾向。
由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分离,致使单位理财积极性受挫,财务管理多出现弱化倾向。
3.真票据假业务事项的报假账现象。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不再负责做账,只负责报账。
因此,真票据假业务事项现象可能在某些报账单位一定程度上存在。
4.账外设账或账外资产的违纪违规现象。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一些单位为保住小团体利益、保住过去已开口子的福利待遇、保证不合规收支有地方入账出账,而钻政策空子和管理漏洞,这样使违纪违规问题变得更加隐蔽,弄虚作假手法更趋多样化。
5.存在单位财务内部牵制与监督机制弱化的现象。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财务外部监督得到加强,但单位财务内部牵制机制弱化现象令人担忧。
单位财务交由会计核算中心代理核算后,单位取消了会计岗位,只设一名报账会计,因此,单位会计与出纳的牵制机制消失,个别时候报账会计实际上履行了会计出纳双重职责,这样就为报账会计作弊提供了便利。
二、加强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中心在业务运作的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界定岗位职责,明确各会计人员具体分工;实行核算、稽核与资金会计工作相分离,提高会计专业化核算水平,保证会计核算中心业务正常、安全平稳地运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财务活动的有序开展,可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对于是形状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引入了财务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模式,可以针对本单位内部的整体资金流进行管理,并根据管理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内容,发现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因此如何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落实,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水平是目前群众,事业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概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和开展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资金收支以及由此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
主要的合作方式包括财务会计核算预算会计核算,针对同一经济活动通常会使用两种核算方法。
核算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其经济活动作为主要依据,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核算标准,杜绝弄虚作假的工作行为。
通过对单位内部资金进行科学,系统的有效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水平。
从目前会计合作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多数事业单位都已经意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相关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部门对于各级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定了全新的标准,在传统核算模式中,主要采取的是收付实现制,无法充分满足财政收支和预算执行,无法通过会计核算工作反映出政府目前的资产情况。
因此,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循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结转结余等工作的标准,并对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1]。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一)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等各项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进而提升决策行为的合理性。
财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财务活动的开展,而会计核算工作可以充分保障信息数据的精准性,可以协助财务管理人员对事业单位预算和各项活动支出进行动态监控,做好监督管理工作[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3年第33期科技创新与应用管理创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全宝萍(绥芬河市金融服务局,黑龙江绥芬河157300)1开展集中核算的具体体现1.1不断的落实财会内容,提升会计信息的品质以及活动功效,使用综合核算之后,单位不需要设置专门的账户,它的活动都归为核算之中,此时核算中心在金融机构设置综合账户,开展综合的管控。
中心选取一些有着优秀素养的工作者,通过电算体系,切实的结合相关制度来开展核算工作。
不需要像过去的机构一样,在核算的时候随便的或者是故意的进行资金截取等活动,此时显著的提升了核算活动的品质以及活动效率,确保了核算信息的精准性以及综合性。
1.2此时的经费开支模式变得更加的合理,切实的提升了它的使用性特征经由该中心对所有费用开展核查活动,此时那些不合理的票据内容就不会存在了。
而且对于超过范围,不按照规定开展福利活动的行为进行拒付。
进而使得支出内容合理,保证了预算项目的有效设置。
此类单位花费,财政管控的措施,不但确保了支出能够得到合理的掌控,同时还从根源中防止了预算在落实的时候被挪用等现象的发生。
防止了个别机构用公款吃喝的现象,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性特征。
1.3积极地开展监督活动,从根源上避免了综合核算之后,工作者的隶属关系变到中心处,此时可以保证其能够单独的落实权责,提升了工作者开展监管活动的热情,保证了其能够对信息开展综合化的监管,保证了费用的综合分析从过去的监管变为目前的以及后续的综合化的管控,防止了死角的存在,避免了不合法的现象的发生。
2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局限性2.1由于实物资产的管控活动不合理,导致了财会治理活动受到干扰综合核算把记账以及报账等活动综合到一起,不过资产等要素还是由之前的机构来管控,此时就出现了账实分割问题,财会工作者经常在中心开展活动,不能够积极的参加到运作中,无法对资产开展管控活动,如果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较差的话,或是由于大意而未及时向中心提供相关的信息,此时核算处就不能够明确相关机构的资产状态,导致其账实存在偏差。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的问题及对策

支 出管理 的一 项 重 大改革 。 本 文 就会 计 集 中核算 在 事业 单 位 会 计 中 的 问题 进 行
了论述 ,并 就这 些 问题 探 析 出解 决对 策。
【 关键词】
会 计 ;集 中核 算 ; 问题 ;对 策 ;
会计 集 中核算 即将 事 业 单 位 的 财务 收 支实 行集 中支付 、 统一 开 户 、 户 核算 模式 , 分 是深 化 财政 支 出改革 、强 化预 算约 束 、加 强 预算 监督 、 高 财政 资金使 用 效益 的一 项新 提 举措 , 是融 会计服 务和 管理 监 督为 一 体的新 型会 计管 理 模 式 。
1
、
核算和财产物资的管理脱节
千 政 事业 单位 的 财产物 资 , 『 除接 受捐 赠 外, 都是 由财政 资金支 付所获 得 的 , 国有 资 属 产, 也是事 业发展 的重 要物质 基础 , 少行政 不 事 业单 位 由于认 识 上 的不 到位 , 钱轻 物 式 重 的管理 , 或是对本单位的财产物资重购置轻 管理 , 没有设卡建账, 没有履行 出入库登记手 续, 没有严格按资产管理制度定期盘点 , 财务 核 算部 门与 资 产 管 理 部 门 在管 理 上 严 重 脱
'
二 、当下事业单位会计集 中核算 中出 现 的 问题
事业单『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实施 ,加 立 强 了对 事业 单位 会计 监 督 , 高 了 财政 资 金 提 使用 的透 明 度 , 财政 资 金的 使用 由 “ 使 暗箱 操作 ”变为 “ 阳光操 作” 比如在 提 高会 计信 , 息喷量 ,【 会计监 督 , 高财 政资 金使用 效 力强 1 提 益 等方 面 取得 了 巨大 成 效 。但 在实 践 中 , 目 前还 存在着 许 多 问题 , 待解 决 。 亟
论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几个注意问题

论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几个注意问题摘要: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也逐渐展开,会计核算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重点领域,也是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集中核算事业单位问题事业单位是指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的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
事业单位带有一定的社会公益色彩,事业单位是中国早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产物,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事业单位的改革也随之进行,事业单位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紧跟当今国内外发展形势,更好的履行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责。
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主要以集中核算方式为主,集中核算方式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加强会计监督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会计集中核算更能发挥它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一)提高了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提高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使单位的会计核算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进行,严格遵守会计流程。
针对一些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做假账、私设外帐等问题,会计集中核算方式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各个部门的账目纳入核算中心统一核算,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了单位预算管理和预算资金使用水平事业单位实行集中核算方式后,单位各个部门的收支通过统一的会计核算账户进行,大大提高了对预算和资金使用的监督水平,杜绝乱支乱报、以权谋私等现象发生,利用规范的会计核算流程减少了会计漏洞,提高了核算水平,加强了预算资金的使用率,有利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进行,进一步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的问题和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的问题和措施摘要:会计集中核算制是指财政部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银行账户、会计和出纳,各单位只设报账员,通过会计委托代理记账,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业务,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会计委派形式。
关键词:财务管理局限性核算工作它的运行并不改变各单位的预算治理体制、理财机制和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主要表现在:年度经费预算仍由各单位自己编报,经财政审核后批复给各单位;资金的使用权和审批权还在各单位;单位的各项收支也由领导审批并承担相应的会计法律责任。
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认为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新举措,改变了以往由各单位分散核算的治理方式,统一集中核算,变“暗箱”操作为“阳光”操作,对加强财务治理,规范会计工作行为,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主要表现1. 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取消了单位的资金帐户,其会计业务全部纳入核算,中心统一核算,由核算中心在银行开设统一的帐户,实行集中治理,中心选配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并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严格按照同家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改变了过去单位会计在核算时随意或有意截留收入、转移收入、改变资金用途、任意使用会计科目的现象,纠正了原来那种账户设置乱、银行开户乱、会计档案乱的“三乱”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2. 端正经费开支渠道,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通过核算中心对单位每笔资金的审核,使得不合规定的票据及不合理的开支不再出现,并对那些超范围,超标准,变相搞福利的违纪,违规支出予以果断拒付,从而净化了支出项目,确保年度预算的执行及指定项目的落实。
这种“单位用钱,财政治理”的方式,不仅支出得到有效控制,而且从根本上杜绝了预算执行过程中挤占、挪用、截留、浪费现象的发生,有效遏制了一些单位滥发钱物、大吃大喝等不合法行为,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集中核算工作的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集中核算工作的思考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些单位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的支持和保障。
然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分布广泛、管理体系复杂,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很大难度,尤其是财务集中核算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集中核算工作的思考。
一、财务集中核算的定义财务集中核算是指将行政事业单位各级中心的财务账、单据材料和财务报表收集、汇总、审核和处理的过程,所形成的财务报表是以单位整体的名义反映该单位财务状况和经济活动的情况。
财务集中核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保障企业财务的透明、规范、稳健和合理运转。
1.提高财务管理效能财务集中核算能够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效能,避免出现因分散管理造成的数据错漏等问题,保证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加强财务监督通过财务集中核算的方式,能够实现财务数据全面、准确把控,有效防范和遏制财务违纪违法行为,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监督和管理。
3.提高决策效率通过财务集中核算,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为领导层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支持,提高决策效率,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1.数据来源不统一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数据来源属于各个部门,导致了数据的来源不统一,从而出现了数据的重复和不准确,降低了财务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2.会计制度标准不统一由于不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会计制度标准的不同,导致了各单位之间的数据难以协调,如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数据遗漏和错误。
3.专业人才短缺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涉及很多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但专业人才短缺,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
四、推进财务集中核算的思路和方法为了实现财务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需要在单位内部建立健全财务数据信息系统,将数据来源进行统一,并设置匹配规则,做到数据的一致性和相互关联性。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摘要】首先对会计集中核算的概念和相关内容作了大致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会计集中核算的效益和意义作了肯定。
最后提出了会计集中核算在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并且阐述了相关的策略。
对于会计集中核算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会计核算集中化;核算中心;财政财务0.概述会计集中核算就是以市级单位的会计核算为主,依据财政预算单位资金的使用和单位财务开支审批的前提下。
取消单位在银行的帐户,单位财政资金收入国库或者财政专户,而单位的支出有财政直接支付,设立会计核算结算中心实现统一管理和结算。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范围包括纳入单位范围和纳入资金范围,纳入范围以一级、二级预算的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单一有行政事业单位授权收费的事业单位,纳入资金的范围应为单位的所有资金。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最大的体现就是在于取消纳入集中核算范围的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只是设了很少的单位报账员,由新成立的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对各预算单位的具体的会计相关工作。
如下图流程图可以了解会计集中核算操作过程。
1.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成效结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工作环境等,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
该模式的实施,加强了对单位会计的监督并且提高了财政资金的透明度等,比较明显的成效有下面几点:(1)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加强了会计监督功能,从源头上制止腐败行为。
(3)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节约成本。
(4)有利于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和预算管理改革。
2.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会计的集中核算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举措,不过它在我国发展还不够成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基础,部门预算工作尚未到位。
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分散支付,使用效益不高,财政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2)缺乏配套的政府采购机制,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采购所范围比较窄、规模小,主要是对专控商品(如汽车、计算机)实行了政府采购制度,再加上规范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采购计划编制没有严格的约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事业单位中的会计集中核算问题。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
一、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1.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
由于会计核算中心隶属于财政部门,实现了单位行政领导权与会计监督权的分离,确保会计人员可以依法行使会计监督职权。
再加上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工作业绩要进行考核,这就促使会计人员对违规的会计事项不予受理,在处理不合法支出时,能自觉进行抵制,即使抵制无效,也会在账上如实反映,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2.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支出单位的财政资金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单一账户上,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凋度和管理,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同时,通过实行财务集中核算,能够全方位,全过程掌握和监督各单位每笔资金的流向。
3.加强会计监督,减少了单位财务支出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
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后,单位一切收支活动都在财政部门的监控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单位及其领导使用单位资金的随意性,也完全避免了单位编造假账簿、假报表的现象。
二、当前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上的错位。
会计集中核算后一改过去的“单位批单位报”
为“单位批中心报”。
会计集中核算推行前,单位支出只要单位领导“一支笔”就可报销,集中核算后,单位领导签了字还须中心总会计审核后才能报销,为此,少数单位领导产生了抵触情绪,有意放松甚至是放弃财务管理。
在会计集中核算实施以后,有些单位的报账会计任命随意,导致报账会计专业能力参差不齐;还有些单位报账会计的待遇不能保证,工作积极性自然得不到充分发挥。
2.会计核算模式上的缺陷。
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一人管多个单位的账,人厅式的工作模式,造成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失去了实地实时监督的优势,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无人管理和执行,造成账务混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财产物资流失。
而核算中心只能根据票据来判断,只要手续完备,票据合法有效,不管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都必须报销。
3.分账管理上的单一性。
会计中心目前只核算固定资产总账科目,财产物资及其明细账仍由原单位管理,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
有的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如实登记,账实不符、家底不清,账外资产流失现象也时有发生,致使中心的账与单位实物不符,这样就形成了收入票据在国库,支出等会计档案在会计中心,资产及明细账在单位的“板块”结构,破坏了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4.会计中心与财政部门对接上的缺口。
专项资金是专门用于指定项目的资金,专项经费拨人时,有些单位混淆不清,造成单位挤占挪用,专项经费核算失真。
财政部门重分配轻使用的陈旧管理理念,
对有些专项资金管理不够严格,跟踪问效流于形式,使得会计中心在专项资金的监管中难以控制。
三、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措施
1.理顺关系,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集中核算有机结合。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从原单位分离出来交由会计核算中心异地统一行使,容易造成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的脱节。
为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在目前会计核算中心职能未做大的情况下,单位财务人员除做好本单位报账工作外,还要继续搞好经费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做好财务收支活动的分析和总结,为领导提供财务决策服务。
核算中心要加强与各单位的联系,切实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2.实现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的融合。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是财政部门当前公共则政改革的两项重要内容。
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加强会计监督,有利于财政资金统一调度,降低财政资金的运行成本。
由此可见,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型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会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尤其是所提供的月、季、年终决算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囊括资料的全面性及会计信息的可利用性,将有利于对单位收支悄况的全面了解,并保证单位会计核算的完整性。
实现收入税收化,支出预算化,账户国库化,了解全面化,核算完整化。
3.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财产物质的安全,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处理好政府采购与集中支付的关系。
财政部门要严格界定固定资产
范围,使会计中心能够统一固定资产人账口径,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审批制度;健全固定资产财务审核制度,严格规范预算单位固定资产核算。
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账实相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预算单位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管账与实物一致,落实固定资产使用责任人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单位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
严格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财政部门、会计中心要通过定期全面清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掌握固定资产变动情况。
要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能实行公开招标的,都要按规范的程序实施政府采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透明度。
逐步建立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体系,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内容做好单位所需采购的物品统计、成本核算、采购资金划拨等工作,通过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有计划、高效率地开展政府采购活动。
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加强了对财政支出的管理,一方面也节约了财政资金。
因此,对政府采购资金积极推行集中支付制,政府采购的资金结算,应本着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原则,制订资金拨付的方法,明确资金拨付的期限和所需的原始单据,正确处理政府采购与集中支付的关系。
4.开通远程报账系统和远程查账系统,健全完善会计法规体系。
会计核算中心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转机制,必须立足于电算化和网络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日常工作。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核
算中心工作人员的超负荷工作量,应建立远程报账网络系统,据了解,核算中心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量化在凭证的整理和摘要的输入,实现远程报账后工作人员只需将重点精力放在审核和修改,从而大大减少工作量,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对单位而言,各单位报账和凭证的输入工作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里分散进行;这样到中心报账时可以减少报账等候时间,整个管理流程完全自动化,数据资源完全共享,避免了重复劳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开通查账系统,可以使单位及时了解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避免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