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几种常用的语法教学法(例子最好两个以上)
1. 归纳法: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再运用这些规则进行操练。
2. 演绎法:先讲清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然后在规则指导下学会运用。
3. 引导性的发现法或综合法(1)即前面两种方法的结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分析、类推,自己发现语法规则,并进行操练。(2)先采用演绎法,简要揭示语法规则,然后通过大量练习,在初步掌握语法规则的情况下,做进一步归纳总结,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4.对比法:(1)汉外对比(2)汉语内部对比:相近或相反语法点的对比(3)正误对比
5.图示法:用简单的图画形象地表示某种抽象的语法规则。
6.公式法:用类似于数学公式的方式展现句式结构。
7.以旧带新法:用已经学过的语法点带出新的语法点。
2、对外汉语教学原则(重点把握交际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加上你的理解。
科学性原则主要指教学是否符合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由易到难,方便教、方便学。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编排顺序要由易而难,循序渐进;题材内容要从日常生活用语开始并逐渐涉及社会生活交际的各个方面。新词语和语法点分布要均匀,适当分散难点。要教授规范、通用的汉语汉字
交际性原则指要紧扣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即要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技能,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能够切实地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这方面的语言技能。交际: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是指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在交际中所必必需的,最急需掌握的。工具:语言材料要尽可能选择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语料,尽量避免“教科书语言”。训练:在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提供大量的练习,练习设计和编写要尽量做到生动有趣。
适合性(针对性)原则体现在适合学习环境,适合学习者,适合教学类型和目标。教学时要明确教学类型、课程类型和教学对象、学习环境。要根据不同母语、母语文化背景与目的语文化对比所确定的教学重点,考虑到学习者的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特点、目的、起点不同、学习时限。
趣味性原则要求教学要尽最大的可能性来增强趣味性,让学习者感到教学内容既有趣又用,既赏心悦目又方便实用。现实性;内容的趣味性与实用性、交际性密切相关,尤其在初级阶段,要紧密结合学习者的日常生活需要,课上学习的内容课后马上能够运用,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多样和生动: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内容需要逐步扩大,要加入文化内容体裁、语言风格和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也是兴趣性的重要体现。教学的具体形式。
3、“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样的句子有没有必要编进教材,你的理由?(要考虑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实际应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的运用、能否举一反三,优点与弊端)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基础是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句型操练是培养语言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样的句子,虽然在实际交际中很少使用,也不提供什么新的信息,但可以作为汉语的典型句子用来进行句型操练和替换练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句子结构。进而,学习者可以通过类推创造出有实际价值的句子。另外,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面来看,这样的句子简短而又易于理解和掌握,也最接近课堂教学的情境。用这样的句子,便于组织教学。再从理论上看,任何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中,都可以表达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选用这样的句子。但另一方面,要培养汉语交际能力,就要尽量使课堂教学交际化,学习的材料要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要有实用价值,要有信息差。所以这样的句子更适宜在初级阶段使用。
论述题(一个20分)
1、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进度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主要从动机、态度、年龄、智力、语言才能(语音、语法、推理)、性格、学习方式)。1.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和力量。⑴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⑵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⑶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
动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千方百计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2.态度
态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⑴认知,指人对某一目标的信念;⑵情感,指对某一目标的好恶程度,也即对事物的褒贬反应。⑶意动,指对某一目标的行动意向及实际行动。
3.年龄
年纪的不同特点也不一样3—10岁语言习得易于母语混淆11-17岁母语习惯形成,不易受干扰。成人:目标明确,理解、联想力强,但时间无法保证。
4.智力
智力并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在语言习得中,能力的作用更为重要。在语言习得中,需要两种不同的语言能力:
⑴认知/学习语言能力,主要包括阅读能力、语法知识和词汇量等,它与一般智力有关;
⑵基本人际交际能力,主要指听力,口头表达能力,它与智力的关系不大。
5.语言才能
能学好外语的人具备一种特殊的素质和才华,我们通常称之为语言天赋或语言才能。语言才能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⑴语音才能,指识别语音成分(即语音特点)并将其储入大脑的能力;
⑵语法才能,指识别语言中语法结构的能力。这一能力并不是指学习者掌握语法术语的能力,而是对语法结构特点敏锐领悟的能力。
⑶推理才能,这种能力指语言学习者分析语言素材并由此确定意义与语法形式之间的关系。6.性格
心理学上区分的“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不同的性格对外语习得也产生影响。
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在处理不同的学习任务时可能运用了不同的学习策略。内向,学习语言形成规则,在阅读写作课上有优势。外向,口语。
7. 学习方式
即认知方式,不同的学习者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在外语学习方面有些人是“视觉型”学习者,有些人是“听觉型”学习者,也有些喜欢一边看一边读一边抄写,眼耳口手并用。某一种学习方式使用多了,学习者就会适应这种方式,并且形成习惯,但我们要注意,习惯了的方式并不一定是适合自己各方面条件的最佳方式。作为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外语习得成功者的各种学习方式和经验,供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年龄、智力、性格、才能等条件加以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