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综述(精)
生育支持视角下延迟退休政策文献综述
![生育支持视角下延迟退休政策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ea4e32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5.png)
生育支持视角下延迟退休政策文献综述摘要: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和生育率的持续低迷,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下降与人口红利的减弱成为了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目标,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战略地位。
研究表明,隔代照料能有效地缓解女性生育和工作之间的矛盾,减轻女性的生育惩罚,提高子女的生育概率。
而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则可能会挤出老年人的隔代照料时间,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成本,降低他们的生育意愿。
在人口老龄化的宏观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而提高生育率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本文基于生育支持政策的视角,梳理了有关生育支持与延迟退休政策的相关文献,分析了延迟退休年龄与提高生育率之间的目标冲突和影响机制,并提出了几点展望。
关键词:生育意愿、生育支持、隔代抚养、延迟退休一、引言随着我国生育率的持续走低和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人口问题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已经成为了一个日趋显著的社会问题,给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均已超过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
与此同时,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1.3,远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1和国际警戒水平1.5。
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自1961年以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未来30年内,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1.7亿人,而老年人口将增加近3.8亿人,人口结构的剧烈失衡将导致中国在2050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2024年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范文
![《2024年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ee28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1e.png)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延迟退休年龄问题逐渐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
延迟退休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就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背景、现状、影响及应对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二、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背景及现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劳动力供给逐渐减少,而养老保障压力日益增大。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提出了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
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部分女性为50岁),相较于其他国家,这一年龄相对较低。
然而,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这使得延迟退休年龄成为必然趋势。
三、延迟退休年龄的影响1. 对个人的影响:延迟退休年龄对个人而言,意味着需要更长时间地参与工作,承担更多的经济压力。
然而,这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收入来源。
2. 对社会的影响:延迟退休年龄有助于缓解养老保障压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性。
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3. 对经济的影响: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参与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养老金缴纳年限和降低养老金支出压力来减轻财政负担。
四、应对策略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延迟退休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表,保障政策实施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提高老年人的就业能力: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老年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
3. 优化养老保障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养老保障体系的投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金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4. 鼓励企业参与:政府应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延迟退休政策实施,通过政策扶持和激励措施,促进企业提高对老年员工的关注和尊重。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2024年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范文
![《2024年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71178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04.png)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延迟退休年龄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背景、现状及影响,分析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背景和现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养老保险基金压力逐渐增大。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开始考虑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
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或60岁,视职业和地区而定)。
然而,这一退休年龄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
三、延迟退休年龄的影响1. 经济影响: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压力,提高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也可能导致部分劳动者就业压力增大,影响其生活质量。
2. 社会影响: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延长劳动者的劳动年限,增加其收入来源,但也可能导致老年人口就业竞争加剧,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延迟退休还可能影响家庭结构、代际关系等方面。
四、延迟退休年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1. 合理性分析:从经济角度来看,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压力,提高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有利于经济发展。
从社会角度来看,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增加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提高其生活质量。
然而,也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健康状况等因素。
2. 可行性分析:在政策层面,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顺利实施。
同时,还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措施,以适应延长的劳动年限。
在个人层面,劳动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和职业规划,合理安排自己的退休计划。
五、政策建议1. 逐步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根据不同行业、地区和工种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延迟退休计划,逐步实施。
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以适应延长的劳动年限。
3.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相关研究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相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b49ed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2.png)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相关研究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延迟退休政策成为了热门话题。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指政府调整国家规定的职工退休年龄,以达到调整社会养老保障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维持国家经济稳定等目的的一种政策措施。
近年来,世界各国也都出台了相应的延迟退休政策,以适应社会老龄化的趋势。
比如,欧洲国家的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等,都陆续推出了延迟退休政策;亚洲国家的中国、日本、韩国也都研究出台了相应措施。
针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以下是具体内容:(一)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普遍意见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报告显示,大多数人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持肯定态度。
这是因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能有效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按需调整职工保险制度并以此推高就业水平和增加财政收支。
(二)延迟退休政策相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政策新领域首先,延迟退休政策是一项新领域,其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协作全面深入进行研究,避免政策出现投票率、新民主主义和减少养老金等问题。
同时,政策还应该逐渐形成为精细化、多样化和可接受度高的延迟退休制度体系。
2.社会心态问题其次,延迟退休政策也需要解决社会心态问题。
许多老年人由于心理失衡和滞涨的职业认同,当年在各项社会资源的分配和择业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其随着年龄增长后,参与社会劳动和竞争力就会逐渐减弱。
因此,政府应采取相应的帮助措施,为这些老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补贴,并加强对广大老年人员的心理健康服务。
3.就业机会问题最后,延迟退休政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就业机会的提供。
由于延迟退休政策会使得原来的退休人员继续工作,因此就业机会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需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培训、协助有用老年人员实现二次创业或就业。
总之,延迟退休政策对于应对老龄化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政府应该注意解决延迟退休年龄制度下所出现的各种相关问题,在全社会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下,为老年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福利保障。
延迟退休文献综述
![延迟退休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85e932b3968011ca300918c.png)
延迟退休文献综述作者:李晓荣来源:《商情》2015年第26期【摘要】随着老龄化浪潮的来袭与人均寿命提高以及教育的投资回收期缩短,延迟退休成为国际化潮流并被提上日程,部分西方国家都已实施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
本文对国内学者的延迟退休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综述。
【关键词】延迟退休弹性退休我国仍然沿用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人均预期寿命较短的情况下制定的退休制度,一般情况下男性60周岁退休,女干部55周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同时工龄满10年,对特殊工种则提前放宽5年。
一、现行退休制度存在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浪潮的来袭,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收期缩短等问题的凸显,现行退休制度的适用性不断遭到质疑。
林义(2002)认为我国现行退休制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存在诸多问题:①较低的退休年龄和逐步增长的人均预期寿命之间的反差巨大,导致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负荷加重并带来了人力资源浪费;②普遍化的提前退休日益加剧以及退休政策缺乏弹性,导致人力资源浪费。
杨璟(2008)提出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年限偏短,而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则过长,造成赡养率过高,社会统筹养老保险金入不敷出;此外,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个人账户面临着长寿者的支付风险。
二、延迟退休利弊谈林义(2002)主张现行退休制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延迟退休是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不适合于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和就业年龄下限提高的客观要求,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助于减轻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压力,延迟退休是扩大养老基金规模的需要(徐晓雯、张新宽,2011)。
符齐华(2004)提出如果按照现行退休年龄推算,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将赤字运行28年,总缺口扩大至2.88万亿元,年均1030亿元。
如果延长退休年龄,赤字运行将缩短至11年,总缺口为0.86万亿元。
由此可见延迟退休确实可以缓解养老保险压力。
《2024年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范文
![《2024年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3fcab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1d.png)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
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延迟退休年龄作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措施,逐渐进入了公众视野。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现状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部分女性为50岁)。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人均寿命的延长,这一制度已经面临诸多挑战。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
而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工作年限逐渐延长,但与此相对的是人口劳动参与率的下降。
因此,延迟退休年龄已成为缓解社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
三、延迟退休年龄的原因分析(一)经济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劳动力短缺问题逐渐凸显。
同时,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养老保障压力逐渐增大。
因此,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短缺和养老保障压力。
(二)社会因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持续的,而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延长人们的劳动年限,增加社会人才储备。
此外,延迟退休年龄还可以缓解社会养老负担,降低政府养老保障支出。
四、延迟退休年龄的影响分析(一)积极影响1. 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2. 增加社会人才储备;3. 降低政府养老保障支出;4. 促进经济发展。
(二)消极影响1. 对部分劳动者可能造成就业压力;2. 增加企业用工成本;3. 可能导致部分劳动者健康问题。
五、政策建议针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至适当水平。
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特点和劳动者个人意愿。
同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如奖励制度等,鼓励劳动者积极参与就业。
(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明确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范围、标准和条件等。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范文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1755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1b.png)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延迟退休年龄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自上世纪末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养老金压力的增大,延迟退休成为缓解劳动力不足、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围绕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背景、现状及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背景及现状1. 背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同时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此外,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需求量巨大,而劳动力供给量逐渐减少。
因此,延迟退休年龄成为缓解劳动力短缺、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2. 现状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或60岁)。
然而,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逐步提高退休年龄。
据统计,我国目前的平均退休年龄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尽管近年来政府逐步推进延迟退休政策,但实施进度较慢,且社会对延迟退休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
三、延迟退休年龄对我国的影响1. 经济方面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
同时,通过延长工作年限,增加社保缴纳年限,可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确保养老金的长期稳定发放。
此外,延迟退休还可以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2. 社会方面延迟退休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
通过保持劳动力的充足供应,有助于减轻社会养老负担,缓解家庭压力。
同时,提高退休年龄也可以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政策建议1. 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特点和差异,制定合理的过渡期和实施方案。
同时,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延迟退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2.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应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明确延迟退休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2024年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范文
![《2024年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cea774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c.png)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篇一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研究的高质量范文一、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中,退休年龄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现状、影响及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我国退休年龄现状及背景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女性干部为60岁)。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市场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一退休年龄制度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
首先,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社会养老压力增大。
其次,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预期寿命延长,退休后的生活时间也相应延长。
此外,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旺盛,提前退休导致的人力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
三、延迟退休年龄的影响延迟退休年龄的实施,既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也伴随着一些挑战。
积极影响:一是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提高劳动力供给;二是增加国家养老金收入,减轻养老保障压力;三是延长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提高个人收入水平。
挑战:一是可能对部分行业和岗位的劳动者造成较大压力;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延迟退休政策的顺利实施;三是需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确保延迟退休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四、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从政策层面来看,延迟退休年龄具有可行性。
首先,政策制定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退休年龄。
其次,应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退休政策。
此外,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降低劳动者对提前退休的依赖。
五、应对策略建议针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细则和要求,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活动等途径,加强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政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综述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53aad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3.png)
延迟退休年龄是指推迟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它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讨论和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延迟退休年龄成为了许多国家制定养老政策的重要议题。
以下是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综述。
首先,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多从经济角度出发。
许多研究表明,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有效缓解养老金体系的压力。
人口老龄化导致退休人口的增加,而劳动力人口的减少,这就使得缴费比例失衡,养老金的支付难以为继。
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降低养老金的支付负担,提高养老金可持续性。
此外,延迟退休年龄还可以增加个人的养老金积累,提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其次,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涉及到社会保障体系的。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旨在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延迟退休年龄可以通过减少社会保障负担的方式,保障其可持续性。
然而,延迟退休年龄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如可能导致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减少、社会不公平等。
因此,研究者也在探索如何平衡延迟退休年龄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另外,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还解决了与健康和幸福感等领域的关联性。
许多研究表明,延迟退休年龄与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帮助人们保持活跃、拓宽社交圈子、延缓和预防退休后可能出现的生活空虚、抑郁等问题。
此外,研究还发现延迟退休年龄与健康状况的关联性,延迟退休年龄有助于人们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减少退休后的健康问题。
最后,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还关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推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时机、方式和效果上存在着差异。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或计划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着相反的问题,如如何保障农民工等特定群体的退休权益,尤其是那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
这些差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解决。
总结起来,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涉及到经济、社会、健康和幸福感等多个领域。
《2024年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范文
![《2024年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4a2ea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1.png)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退休年龄调整的议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退休年龄问题尤为突出。
近年来,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讨论愈演愈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其现状、影响及应对策略。
二、我国退休年龄现状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女性干部为60岁)。
然而,由于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市场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现行退休年龄已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
据统计,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这使得劳动者在职业生涯后期仍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和精力。
因此,延迟退休年龄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延迟退休年龄的影响(一)经济层面延迟退休年龄有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降低因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同时,通过延迟退休可以减轻政府和社会的养老负担,缓解财政压力。
然而,从长期看,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会有所减缓,特别是对于体力劳动和高危行业的劳动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负担和困难。
(二)社会层面延迟退休对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造成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但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一股积极的、相对“新鲜”的人力资源储备,有望激发行业和部门的技术革新和进步。
然而,这也可能带来代际矛盾和社会不公等问题。
(三)个人层面对于个人而言,延迟退休年龄意味着在职业生涯中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同时也能带来经济上的稳定和满足感。
然而,这也可能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以及精神压力等。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一)分类调整退休年龄根据不同行业和岗位的实际情况,对退休年龄进行分类调整。
如考虑适当延长体力劳动和高危行业从业者的实际工作时间等。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和改革,确保延迟退休政策与相关制度相衔接。
同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三)加强职业培训和教育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机会,提高其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其在职业生涯中更具竞争力。
延迟退休文献综述
![延迟退休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9c0911090c69ec3d5bb7597.png)
◆李晓荣 ( 西 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四川 省 6 1 1 1 3 0 )
【 摘要 】 随着老龄化 浪潮的来袭与人均寿命提 高以及教 育的投 资回
延 迟法定 退休年 龄一是 要进行 科学 的测 算 以增加 政策 的合
收 期 缩短 , 延 迟 退休 成 为 国际 化 潮 流 并 被提 上 日程 , 部 分 西 方 国 家 意性 , 二是要分段渐 进来 进行退休年龄的调整 。( 柳 清瑞 、 苗红 军 ,
都 已实施 了延 迟法定退休年龄 的政 策。本 文对国 内学者的延迟退 2 0 0 4 ) 林 宝( 2 0 0 1 ) 提 出了两 阶段 的延 迟退休方 案 , 现在至 0 1 5年
休 的研 究 进行 了梳 理 并 综 述 。
逐 渐打 破女 工人和女 干部 的界限将 女性退休 年龄 统一 到 5 5岁 ,
断遭到质疑 。林义( 2 0 0 2 ) 认为我 国现行退休制度滞后 于经济社 会 作做越早 、 退休越 晚 , 养老金越 多的结论 。徐晓雯 、 张新 宽( 2 0 1 1 ) 发展 的客观需要 , 存在诸 多问题 : ① 较低 的退休年 龄和 逐步增 长 认 为我 国应该逐 渐拉平男女退休 年龄 , 以“ 小 步渐进 ” 的方 式延迟 的人均预期 寿命 之间 的反差 巨大 , 导致养 老保险制 度运行负荷 加 退休。 重并带来 了人力 资源浪费 ; ②普遍化 的提前退休 日益加剧 以及 退 ( 三) 建立弹性退休制度 休政策 缺乏 弹性 , 导致 人力资源浪 费 。杨臻 ( 2 0 0 8 ) 提 出现行法 定 弹性退休制 度是指允许劳动 者在退休 年龄 、 退休方式 和退休 退休 年龄偏 低 , 职工缴 纳养老 保险年 限偏短 , 而领取养 老金 的年 收入方面具有一定 弹性 的较 为灵活的退 休制度 。具有弹性 的灵 活 限则过 长 ,造成赡养率过 高 ,社会统筹养 老保 险金人 不敷 出; 此 的退休 政策可缓解劳动 者对 延迟退休 的抵 触情绪 、 减少 延迟退休 外, 随着人均 预期 寿命 的提 高 , 个人账 户面 临着长 寿者 的支 付风 带 来 的摩擦 ,同时有 效 配合 劳动 力市 场 的结构 性调 整 ( 林义 , 险。 2 0 0 2 ) 。黎文武 、 唐代盛( 2 o 0 4 ) 从经济学 与社会学 的角度分 析了弹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调研报告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c80cd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d.png)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调研报告延迟退休年龄调研报告1. 背景信息根据国家统计数据,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会养老保障压力不断增加。
为应对这一挑战,政府开始推行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旨在推迟退休年龄,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实施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公众对延迟退休年龄的态度和影响。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包括关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了解程度、对政策的认可度、对个人养老计划的影响等内容。
(2) 访谈:我们采访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官员、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和普通劳动者等,了解他们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看法和实施情况。
4. 调研结果(1) 对延迟退休政策的了解程度:- 大部分受访者对政策内容和实施情况了解较少,只有部分受访者对政策进行了解和研究。
- 许多人对政策宣传和传达力度不够满意,认为政府在宣传上应加大力度。
(2) 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认可度:- 大部分受访者认可政策,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减轻养老金压力,延长工作生涯,提高养老金福利标准。
- 也有一部分受访者对政策表示不满,认为政府应该提高养老金福利,而不是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来解决问题。
(3) 对个人养老计划的影响:-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延迟退休年龄会影响个人的养老计划。
- 一些年轻人表示支持政策,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工作经验、提升职业竞争力。
- 一些中年和老年人表示对政策不满,认为延迟退休会影响他们享受退休生活的时间。
5. 调研结论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社会上存在知晓度不高的问题,政府宣传和传达应加强力度。
(2) 大部分受访者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持认可态度,但也有部分人对政策表示不满。
(3)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个人养老计划有影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有不同的看法。
基于调研结果,政府可以进一步完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宣传和传达,同时加大养老金福利的提高力度,以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
延迟退休的调查报告
![延迟退休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a82d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9.png)
延迟退休的调查报告延迟退休的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延迟退休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们对于延迟退休的态度和看法,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延迟退休的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延迟退休的原因调查显示,延迟退休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方面:经济压力和健康状况。
经济压力是最为普遍的原因,许多人认为延迟退休可以增加退休金收入,提升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健康状况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人们希望在退休后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因此愿意延迟退休以保持活跃。
第二部分:延迟退休的影响延迟退休对个人和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个人角度来看,延迟退休可以为个体提供更长的工作时间,使其能够积累更多的财富和社会资源。
此外,工作可以为个人提供一种自我认同和社交联系的方式,延迟退休可以帮助他们保持社会角色和责任感。
然而,延迟退休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对于那些身体状况较差或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人来说,延迟退休可能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加剧。
其次,延迟退休也可能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和竞争。
第三部分:解决方案针对延迟退休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平衡不同利益。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提高退休金和社会保障制度来减轻个人的经济压力,鼓励人们更早地退休。
其次,应该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医疗保障,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和照顾,以应对延迟退休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机会,为那些想要延迟退休但又担心就业问题的人提供更多的选择。
同时,鼓励企业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和退休计划,使得延迟退休成为一种可行和可选择的方式。
结语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了解到延迟退休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延迟退休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通过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问题,并为个人提供更好的选择。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相关研究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相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3ff5b0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8.png)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相关研究【摘要】本文从国内外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比研究入手,探讨了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实施策略。
研究发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如就业机会不足、养老保障不完善等问题。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等方面。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个人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国内国外对比研究, 经济发展影响, 个人生活影响, 实施策略研究, 益处, 挑战, 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成为了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大幅增长,而退休年龄却没有相应延长,导致养老金支出不断增加,养老金体系面临压力。
延迟退休年龄成为一种常见的政策选择,旨在延缓养老金支出高速增长,保障养老金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内,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落实。
如2019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修正案》,提出逐步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对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相关问题。
国外也有不少国家已经实施了类似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对比研究国内外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可以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政策对社会、经济和个人的影响,探讨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挑战,评估其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力参与度、保障社会福祉等方面的作用,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国内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分析其影响机制和实施策略,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于延迟退休的研究综述
![关于延迟退休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615d9601711cc7931b71619.png)
关于延迟退休的研究综述作者:于翠婷喻继银柯睿来源:《商情》2013年第37期【摘要】近几年,延迟退休已近成为备受我国人民关注的话题,我国政府也正在研究有关延迟退休的具体政策,相关研究文献日益丰富以及富有意义的学术成果大量涌现。
本文将从国内理论和实证研究状况对研究延迟退休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归纳总结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延迟退休,养老保险,人口老龄化一、引言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延迟退休”的话题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焦点。
2012年下半年,我国人社部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
”这一表态又再一次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如果考虑实际需求,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人口红利”日渐消失加之养老金支付面临巨大缺口都迫切需要提高退休年龄,可以说,延长退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
然而,现实的情形是,不同的利益诉求让社会各方对延迟退休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以及政策的实施方案设定中存在这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
二、国内研究状况(一)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性分析根据《经济参考报》(2011)通过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出,在所有改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可行措施中,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解决该问题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翡冷翠(2012)认为这项政策有助于弥补养老金亏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金的压力。
延迟退休年龄的好处不仅仅在于解决老龄化和养老金亏空上面,丁德文(2012)强调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充分发挥高级专业人员作用。
比如:教师、医生、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
相反,董晓菊(2010)指出如果提高退休年龄,四五十岁的下岗职工很难再就业,就盼着能够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拿退休金,政策一旦调整,他们无疑将会遭到巨大的打击。
贾会(2009)认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另一问题就是“空巢家庭”现象的出现,这给社会带来的问题十分严重。
汤哲等( 2005)等专门针对北京市老年人进行的研究,显示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在增加,但是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即虽然预期寿命在增加,但是能够健康生活的年数却没有相应增加。
关于延迟退休的调研报告
![关于延迟退休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bc6e7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c.png)
【目录】一、前言二、关键词三、调查报告1.调查的相关背景2.调查的主要容3.调查的目的4.调查的方法5.调查的对象6.调查的时间四、分析1.调查结果2.问卷数据分析五、总结六、建议七、感受八、附录一、前言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关注。
延迟退休即延迟退休年龄,指国家结合国外有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龄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构造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或延迟退休的制度。
2021年6月,由于就业压力等多重原因,人社部已经搁置延迟退休的思路,仅仅从研究着手,进展学术探讨。
到2021年11月,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明确了顶层设计中,延迟退休政策渐进渐行。
二、关键词延迟、退休、养老金、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源三、调查报告1.调查的相关背景早在2021年11月,人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负责人就称,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等待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21年开场,男职工从2021 年开场,采取"小步渐进〞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
在2030年前,职工退休年龄将延迟到65岁。
2021年9月,关于"是否应该推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
起因是在"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的发布会上,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有专家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的情况。
从全国来看,延迟退休可以使中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延迟退休可以降低国家养老金支出压力。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范文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ae31b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6.png)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全球范围内都在面临着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提出与实施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影响,并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二、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现状与原因目前,我国已开始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这主要是由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金支付压力增大、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等多方面因素所导致。
具体原因如下:1. 人口老龄化加剧。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但同时生育率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这给养老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 养老保险金支付压力增大。
随着退休人员数量的增加,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压力逐渐增大。
为了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调整退休年龄。
3. 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部分行业和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
延迟退休可以充分利用老年劳动力资源,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
三、延迟退休年龄的影响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影响包括:1. 社会影响: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2. 经济影响:可以减轻养老保险金支付压力,提高劳动力供给,促进经济增长。
但同时也会对部分行业和岗位的就业结构产生影响。
3. 个人影响:对于个人而言,延迟退休意味着需要更长时间的工作和更晚的退休生活。
这可能会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四、解决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建议针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 制定科学的政策。
应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的延迟退休政策。
政策应具有灵活性和可调整性,以适应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情况。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研究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3f1fc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f.png)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研究【摘要】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研究的文章旨在分析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背景、现状、影响因素、实施策略和可行性,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启示。
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缓解养老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将探讨延迟退休政策对社会、经济和个体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制定和实施这一政策。
通过研究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可以为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深入探讨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养老制度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延迟退休政策、研究、背景、意义、现状、影响因素、实施策略、可行性、启示、未来发展、重要性1. 引言1.1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研究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研究是对我国目前实行的退休政策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旨在寻找更合适的退休政策和措施,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延迟退休政策成为国家重要的政策议题之一。
通过对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政策的背景和意义,分析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政策的影响因素和实施策略,评估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并为未来政策调整和完善提供建议和参考。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研究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对个体和家庭的养老保障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延迟退休政策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延迟退休政策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延迟退休政策是指通过推迟退休年龄或提高退休年龄来缓解养老金压力,延长劳动者的工作年限,保障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和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
延迟退休政策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给养老金压力带来了挑战。
其次是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劳动力的供给将会逐渐减少,延迟退休政策可以有效延长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解决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调研报告延迟退休方案
![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调研报告延迟退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a877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0.png)
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调研报告延迟退休方案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延迟退休这个热门话题。
作为一名有着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就来给大家输一篇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调研报告。
准备好了吗?那咱们就开始吧!一、背景分析退休年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市场紧张,延迟退休成为了必然趋势。
然而,如何制定一个既能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又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延迟退休方案,成为了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提出1.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设定一个时间表,比如每隔5年提高1岁,直至达到预期的退休年龄。
这样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避免突然实施带来的冲击。
2.设立弹性退休制度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我们可以设立弹性退休制度。
比如,对于那些体力劳动者,可以提前退休;而对于那些高级知识分子,可以延迟退休。
这样既能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又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3.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保障老年人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同时,我们要同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三、方案实施的具体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好处,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电视、报纸等,普及养老保险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认识。
2.建立激励机制为了鼓励人们延迟退休,我们可以建立激励机制。
比如,对于延迟退休的劳动者,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提高养老金待遇、提供免费体检等。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们要加强对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四、方案预期的效果1.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可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2.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通过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安享晚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综述一、研究背景国际上通常规定,一个地区或者国家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0%,或者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时,该地区或者国家就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趋势逐渐加重。
当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也都面临人口化的困境。
但是,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属于“未富先老”,也就是说我国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是较低的。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与人口预期寿命的改变都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步伐。
我国已经面临了巨大的养老难题,是否应当延迟退休年龄受到了学者和大众的高度重视,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延迟退休年龄的具体方案,同时也有很多网友发表了延迟退休年龄的个人观点。
由此可见,退休年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二十一世纪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然而退休年龄的延迟无疑给我国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支付压力以及人口生命周期的改变提出了新的思路。
二、研究意义首先,退休年龄的延迟更加适合人口老龄化的客观发展要求。
退休年龄是退休制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保证养老保险机制顺利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现行的退休年龄显然已经和我国现实情况相矛盾。
退休年龄的延迟不仅可以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更好的应对养老问题,减缓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压力,而且还可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其次,退休年龄的延迟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的减震器。
退休年龄的延迟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当前,我国现行退休年龄存在众多问题:大量违规提前退休人员、男女退休年龄的不一致、初始劳动时间的不一致。
这些问题给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造成了重重障碍。
因此,退休年龄的延迟不是单一的养老问题,它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也有很大的影响,它同样也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和谐发展。
最后,退休年龄的延迟可以有效防止我国人力资本的浪费。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政策对我国人力资本造成巨大的浪费。
现行退休年龄的3、国内相关研究综述(一)、影响退休年龄的主要因素分析退休年龄的制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潘锦棠[1]和郑功成[2]都认为人均预期寿命、初始劳动年龄、劳动环境与工作性质、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养老保险基金储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会影响退休年龄的确定。
林宝认为现代退休制度主要出自两个动机,一是提供养老保障,二是缓解就业压力,前者的功能处于第一位。
因此确定退休年龄时,要同时考虑对养老保障体制和就业状况的影响[3]。
朱棱将人的年龄分为年代年龄和生理年龄,在确定退休年龄时,应该同时参考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
除人均寿命、劳动力供求关系、教育年限等之外,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是影响退休年龄的重要因素。
如果退休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即赡养率提高也会促使政策制定者延长退休年龄[4]。
陈凌、姚先国认为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状况会对退休年龄产生影响[5]。
汪泽英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影响劳动力退休年龄的因素有四个:政策因素(社会保障政策、企业年金政策)、经济因素(财富与资产、收入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市场分割、劳动力需求、工资率)以及个人因素;其中个人因素又可分为主观因素(折扣率、空闲偏好、保留工资)、客观因素(年龄、性别、民族)和主客观因素(健康水平、预期寿命、职位、配偶)[6]。
(二)、赞成延迟退休年龄的观点1、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养老基金支付压力邓大松、刘昌平(2002)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他们对退休年龄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如果退休年龄每提高 1%,基金缺口缩小 1.949%;如果退休年龄每提高 5%,基金缺口缩小22.69%。
这个结论有效证明了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改善现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状况①。
史伯年(2001)对自我负担率和赡养率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论述结果证明:提高退休年龄有利于缓解养老保险支付压力。
柳清瑞、苗红(2004)认为可以从收支两个渠道缓解养老金是支付压力。
他们认为可以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来扩大缴费人数、增加缴费年限,其目的是增加养老金的收入,而且退休年龄的延迟可以缩小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以达到养老金的支出减少。
雷小峰,唐益军(2002)认为应当取消提前退休政策,延迟退休年龄。
他们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依据做了阐述,同时他们也论述了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金不足具有缓解的作用。
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课题组(2001)对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基金的关系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收 40 亿元,减支 160 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②。
2、从人口预期寿命的角度出发应该延迟退休年龄李珍(1997)认为在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使用现行的退休年龄是合理的,如今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大幅度增加,显然,现行的退休年龄对当前现实情况已经不再适合。
林义(1994)认为人均寿命的延长是延迟退休年龄的客观基础和决策基础。
李红岚(2000)认为延迟退休年龄符合当前有较强再就业欲望的老年人的心理需要。
她论证了由于当前人均寿命延长,如果现行的退休年龄不做调整的话,那么退休后的生命余年也变得相应延长。
罗元文(2001)提出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与现行的退休年龄已经不再对称,在 2020 前后我国应该对退休年龄进行改革。
3、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许多学者都认为适当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
刘华平(2007认为灵活的退休政策有利于养老保障制度的健康运行,也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武晓文和陆晓梅(1996提出延迟退休年龄不仅能够大量降低养老金的支出,增加国民产出与提供新的就业岗位,而且大量节约人力资源。
他们认为,当前我国退休年龄的低龄化是造成加重社会保障制度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还浪费人力资本资源,加剧就业矛盾。
孙玄(2005)提出延迟退休年龄能够减轻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4、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应当延迟退休年龄许多学者建议延长退休年龄,他们认为延迟退休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李红岚(2000提出将延长退休年龄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对于退休年龄的规定男职工为61 岁、女职工 55 岁;第二种情况是对于退休年龄的规定男职工为 63 岁、女职工为 57 岁,第三种情况是对于退休年龄的男女均为 65 岁。
他并将三种情况对缴费率的影响进行分别预测,得出退休年龄越高,缴费率越低。
他用数据模型预测了替代率从 80%每年降低1%至 58.5%时, 2050 年的缴费率达到了 51.30%,缴费率的增长速度之快是企业和个人都不能承担的①。
符齐华(2004认为企业聘用有经验的老师傅可以带来收益,而且可以节省培训新员工的成本。
李珍(2001提出退休金是劳动成本的一部分。
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退休年龄越低,劳动力成本就会越高,竞争能力也会越弱。
柳清瑞和苗红军(2004认为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缴费率已经过高,全国平均为 20%左右,大大超过了美国(7.65%德国(9.25%和日本(6.12%等国家。
企业缴费率过高加重企业的社会保障负担,影响企业的竞争力②。
雷小峰,唐益军(2002依据中国社会保险收支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如果对退休年龄逐步进行延长的话,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就会随之下降。
在此基础之上他们认延迟退休年龄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而且还可以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
5、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严重的社会性问题。
部分学者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更好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符齐华(2004认为人口老龄化必然会阻碍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老年人口比例的提高,必然会引起对医疗护理等需求的增加,并且会引起养老金支出的增加;二是人口老龄化必然会使老年赡养比率加大,加大政府对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的支出,并且还会增加福利费的财政支出;三是制度内赡养率的提高导致养老保险面临的压力加大。
因此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邵国栋和翟晓静(2007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评定我国现行退休年龄,并且分析现行退休年龄与人口老龄化的冲突,提出延长退休年龄可以使人口老龄化与退休年龄之间产生良性互动。
张红(1999从养老保险基金与我国未来人口抚养比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建议延迟退休年龄。
柳清瑞和苗红军(2004认为在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的背景下,应该及早的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
6、从性别公平的角度我国宪法和《妇女权益保护法》都有相关的规定要保证男女平等,而在退休制度的设计,让女性提前退休,是出于对女性权利的保护和对女性的尊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不少人区别退休年龄是对女性的歧视、不尊重。
他们认为在一个追求男女平等的社会,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也应该相同。
此外,女性的预期寿命高于男性,也为拉平女性的退休年龄提供了客观的基础。
国外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潘锦棠对165个国家和地区男女退休年龄进行了整理,从中可以看出:在整个世界范围内,98个国家或地区的男女退休年龄一致,占59.4%,尤其是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中,74%的男女退休年龄是一致的。
“九届妇女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将男女同龄退休列入《妇女权益保障法》。
北京团代表、中国法学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郭延红认为,在一些单位 45 岁以上没有中级职称的女性就面临着下岗、分流的危险。
朱丹委员说,工作年限不一样,还直接导致妇女在社会福利上享受不一样的待遇。
”陈卫民,李莹(2004分析了退休前后收入的变化得出:男女退休年龄不一致对女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李相敏(2008运行自己建立出的模型,测算出城镇男职工与女职工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差距,因此他认为应该延迟女性退休年龄,实行男女同龄退休。
(二)、国内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观点我们在看到许多学者支持延迟退休年龄的同时,也看到了延迟退休年龄的负面作用与学者们反对延迟退休的观点。
姜向群、陈艳(2004认为延迟退休年龄不符合我国的人口健康预期寿命,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虽然长,但是人口预期健康并不高,约有高达 75%以上城市 60 岁老年人的余寿是带病的。
因此,他们认为延迟退休年龄不仅不符合我国预期健康寿命,而且不利于充分利用老年人资源。
他们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司的统计与预测,得出延迟退休年龄会加重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不利于就业。
符齐华(2004从延迟退休年龄对企业的影响分析得出:延迟退休对企业有双重影响,退休年龄的延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