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县域争先进位为统揽,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推进板块融合,不断增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出总量壮大、质效提升、贡献扩大、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发展较快。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2015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亿元,较2010年的亿元翻一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较2010年提高个百分点。

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济监测中的位次也普遍前移,全市13县(市区)中有6个县在全省83个县中居前20名,彬县、兴平市、秦都区先后跻身全省“十强县”“五强区”。

实力增强。

2015年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亿元,较2010年增加亿元。

各县(市区)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87元,是2010年的倍,年均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9元,是2010年的倍,年均增长 %。

各县(市区)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02•【字号】咸政发〔2024〕3号•【施行日期】2024.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咸政发〔2024〕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咸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咸阳市人民政府2024年3月2日咸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纵深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加快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切实稳预期提信心、促改革聚活力、惠民生增福祉、防风险保安全、强党建抓落实,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咸阳力量。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6.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

重点工作任务:(一)扬优补短聚链成群,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新提升。

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制造业为本,以实体经济为重,依托“16+8+3”产业链架构,着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一是壮大重点产业。

做优清洁低碳能化产业,抓住政策机遇加快新民高端能化园发展,积极推进CFB等项目,推动甲醇、乙二醇向下游延伸。

陕西省建设厅关于继续做好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陕建发[2010]141号

陕西省建设厅关于继续做好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陕建发[2010]141号

陕西省建设厅关于继续做好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正文:---------------------------------------------------------------------------------------------------------------------------------------------------- 陕西省建设厅关于继续做好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陕建发[2010]141号)各设区市规划局(建设局)、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根据省政府《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精神,我省从2009年启动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已完成了24个县的规划编制任务。

按照2011年完成全省83个县(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的要求,今年全省70%的县应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请组织力量,指派专人负责,加强督促和指导,继续做好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的各项工作。

一、加快规划的编制进度。

编制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是落实《陕西省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的重要措施之一,各市要按照全省统一安排,进一步加快规划编制工作,对列入今年计划的县,要制定具体时间任务表,确保年底顺利完成编制任务;对没有列入今年计划的县,鼓励其积极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二、加强规划的技术指导。

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作为指导城乡统筹发展的专项规划,也是镇(乡)、村规划的依据,各市应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技术指导。

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综合布局城乡发展空间和基础设施,制定空间管制措施,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突出地方特色。

三、严格审批程序。

各市应按照《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和《陕西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组织好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的审批工作,及时报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并于规划批准后三十日内备案。

四、按时报送完成情况。

各市要逐月掌握规划编制进度,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每双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前,向省厅报送完成情况。

2023年咸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23年咸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23年咸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咸阳市城市规划管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土空间规划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咸阳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管理活动。

第三条咸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态保护、保障民生、便利交通、提高城市品质的原则。

第四条咸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应注重统筹规划,加强社会参与,强化监管和执法,实施规划动态管理,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五条咸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机构应健全组织体系,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保障城市规划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规划编制和审核第六条咸阳市城市规划应以国家和省级规划为基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城市规划应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等,并且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等进行衔接。

第七条咸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应遵循科学、公正、公开、参与的原则,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专家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公众参与程度。

第八条咸阳市城市规划的审核应按照规划编制程序进行,由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审核内容包括规划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兼容性,审核过程要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示。

第九条咸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核应考虑自然、人文等因素,保护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规划实施和管理第十条咸阳市城市规划应有明确的时限和任务分工,相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按期完成规划目标和任务。

第十一条咸阳市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及时调整和修订规划,保障规划真正落地、见效。

第十二条咸阳市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项目的监管,确保施工工程符合规划要求,对违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罚。

第十三条咸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机构要建立规划档案管理制度,做好规划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工作。

第四章奖惩和监督第十四条对于杰出贡献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咸阳市将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违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1.31•【字号】咸政发[2007]3号•【施行日期】2007.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咸政发〔2007〕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现将《咸阳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一月三十一日咸阳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全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庄和集镇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在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进行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设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生活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

本办法所称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本办法所称村庄、集镇规划区,是指村庄、集镇建成区和因村庄、集镇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村庄、集镇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四条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政府引导、依靠群众,试点示范、逐步推进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建设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市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咸阳市2016-2020年城市发展规划【精选资料】

咸阳市2016-2020年城市发展规划【精选资料】

咸阳市2006-2020年城市发展规划东向西宜商宜居任君选择“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

”历史上,咸阳以中国第一帝都的姿态站在历史的高点。

2000多年过去了,今日的咸阳,正以崭新的姿态创造着新的历史。

而在这些新的历史节点上,咸阳不同的热点区域,就像一把把等待淬火的宝剑一样,只要假以时日,它们必定会锋芒毕露,耀人眼目。

东拓拓展繁华工业区咸阳城东板块主要指东风路以东区域的石油化工区和沣河新区。

近几年来,城东板块在化工、制造等行业上有了快速的发展。

而《西咸经济一体化协议书》的签定,最直接得益的区域就是咸阳市的东郊地区。

地理交通【地铁+四横四纵】目前咸阳城东板块内的道路以渭城路、金旭大道、兰池大道、世纪大道与四条跨渭河大桥渭城桥、陇海铁路咸阳段跨渭河大桥、上林大桥、渭河大桥形成四横四纵的立体交通网络格局,人们出行非常便利。

同时,规划中的西安地铁一号线也将向西延伸至咸阳城东的沣河森林公园(渭河二号桥南侧)。

作为连接西安、咸阳两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一号线建成后,咸阳东郊和西安城区的联系将更为紧密,区域优势也将更为显著。

市政配套【美中有不足】“咸阳湖”、咸阳沣河森林公园的建设加上原有的古渡公园为东郊市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这一区域有水电医院、水电中学、银行、小型超市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基本上能满足居住在这一区域的市民的生活需要。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该区域配套设施还是有一些不足。

在餐饮、娱乐、休闲、医疗、教育等方面,相比市区都有很大的差距。

价值发现【西咸共建区】西咸共建板块有世纪大道所连接成的便利的交通,更有正在建设中的西咸地铁一号线等等,都将给城东板块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优势。

所以,咸阳城东板块更成为不少有眼光的开发商屯兵圈地之处。

奥林匹克花园、日月星城、博尚新都等楼盘的强势进驻,在该区域已经掀起了大规模的房地产革命。

同时,随着这一板块的区域项目规模日趋扩大,该片区进入大盘时代,片区楼盘以小高层、高层为主,智能化和容积率都较高。

咸阳市旬邑县城总体规划

咸阳市旬邑县城总体规划

咸阳市旬邑县城总体规划 (2009-2020)文本1.总则1.1应旬邑县城乡建设局的需要,特编制本规划。

1.2本规划的主要依据如下: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1.2.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08)1.2.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1.2.4《城市绿化条例》(1992.06)1.2.5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04)1.2.6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06)1.2.7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09.07)1.2.8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2.9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1.2.10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1.2.11《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1.2.12《旬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1.2.13《咸阳市总体规划(2006—2020)》1.2.14《旬邑县总体规划(2000—2020)》1.2.15《旬邑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2.16《旬邑县局部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1.2.17《旬邑县城西区修建性详细规划》1.2.18《陕西省旬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5)》1.2.19《2001-2007年旬邑县统计年鉴》1.2.20《2008年旬邑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2.21《旬邑县县志》1.2.22其他与旬邑县社会、经济、文化及城镇发展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发展计划1.2.23旬邑县各有关部门对于城市未来发展建设的文件、谈话和会议意见等1.3本规划是适用于旬邑县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发展及开发建设的宏观指导性文件。

一经批准,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应的管理性文件。

1.4本规划以文本和图纸方式,对规划区内的城市发展及开发建设进行宏观指导。

1.5文本中以粗黑体字方式阐述的条款为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强调强制性内容。

咸阳2024拆迁计划书

咸阳2024拆迁计划书

咸阳2024拆迁计划书1. 引言本文档是关于咸阳市2024年拆迁计划的详细规划。

咸阳市作为陕西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模扩大,但也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城市规划不合理等问题。

为了推动城市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本文档旨在制定咸阳市2024年的拆迁计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咸阳市2024年拆迁计划的主要目标如下:1.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优化城市规划;2.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状况;3.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2.2 原则咸阳市2024年拆迁计划的制定将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拆迁补偿应公平合理,确保受影响居民的权益;2.科学规划原则:按照城市发展规划,科学合理规划拆迁区域;3.生态环保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绿地面积;4.依法依规原则:拆迁行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 拆迁范围与流程3.1 拆迁范围根据城市规划和发展需要,咸阳市2024年拆迁计划拟选取以下区域进行拆迁:•市中心区域:重新规划市中心区域,提升其旅游和商业价值;•城郊区域:拆迁农田和低效用地,用于城市扩展和建设;•旧工业区:拆迁旧工业区,改造为现代化产业园区。

3.2 拆迁流程咸阳市2024年拆迁计划的执行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确定拆迁范围和计划;2.进行居民调查和沟通,了解受影响居民的需求和意见;3.制定拆迁补偿方案,确保受影响居民合理补偿;4.向相关部门递交拆迁申请,经过审批程序后开始拆迁;5.拆迁后进行土地整理和规划,确保土地合理利用。

4. 拆迁补偿与安置4.1 拆迁补偿标准咸阳市2024年拆迁计划的拆迁补偿标准将根据受影响居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包括以下内容:•房屋补偿:根据房屋的评估价值和使用年限,给予适当补偿;•动产补偿:根据动产价值进行补偿;•补偿费用:对于受影响居民的其他损失进行合理补偿。

4.2 安置政策咸阳市2024年拆迁计划将提供合适的安置政策,确保受影响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优先安置:老年人、残疾人及其他特殊群体优先安置;•住房安置:提供新房或购房补贴,确保居民有合适的住房;•就业安置: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帮助受影响居民实现就业。

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以咸阳市为主体,结合该市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制定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的城市发展规划。

本规划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提高城市品质,支撑咸阳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本规划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趋势,以创新、和谐、生态和人文为基础,构建中西部的航空枢纽城市、文化旅游城市和现代农业城市。

一、总体思路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主线,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为主导产业,以高铁、机场及交通枢纽建设为依托,发展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都市。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构建现代化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二、总体布局(一)城市组成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咸阳市分为五个组成区域:1、中心城区2、南郊经济开发区3、渭滨工业园区5、县域城镇(二)城市空间格局中心城区将构建为以咸阳火车站为核心的中心区域,涵盖主城区的中轴线沿线,以及西市、东市两个历史街区。

拓展中心城区至渭滨工业园区北部、西部,南部延伸至咸阳空港经济开发区、西沙镇。

整合城市常设市场、特色商业街区,以及文化体育设施等重要配套设施,形成核心市区。

南郊经济开发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0平方公里,主体区域为现已开发的南郊经济开发区和将来开发的南郊生态园区。

打造以园区经济和现代农业为主导的宜业宜居区。

加大海归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培育高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产业。

渭滨工业园区位于中心城区北部,占地72平方公里。

规划重点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产业、创意设计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发展工业经济。

空港经济开发区位于咸阳市南部,总规划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是咸阳国际机场的配套产业区域。

围绕机场枢纽,重点发展航空维修、物流配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等产业。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新城。

县域城镇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实现县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全覆盖,推进新农村社区的建设。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05•【字号】咸政办发[2011]163号•【施行日期】2011.1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咸政办发〔2011〕16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取向,确定了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指导纲领,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行动准则,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为了扎实做好《纲要》实施工作,经市政府同意,将《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县市区。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工原则推动《纲要》顺利实施,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健全市场保障体系,确保如期完成《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明确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

充分体现政府与市场在《纲要》实施中的不同功能,对政府履行职责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依靠市场主体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合理确定责任分工。

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将《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市级有关部门,部分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政府。

(三)突出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紧扣《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在全面落实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任务的同时,重点分解《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

二、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分工安排(一)约束性指标。

咸阳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咸阳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规划层次与范围市域:为咸阳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两区一市十县,土地总面积10196.4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区:包括渭城区和秦都区,以及兴平市的马泉街道、西吴镇、田埠镇,面积约603 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5.9%。

中心城:规划范围东至银武高速公路,北至陇海铁路货运北绕城线以南,南至西宝高速,西至秦都区与兴平市交界,面积为14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95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中心城规划。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06年-2020年。

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城市性质关中城镇群重要中心城市,陕西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城市职能(1)关中城镇群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安一起共同承担城镇群中心主城的职能。

(2)陕西省重要的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3)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4)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城市规模市域城镇化水平与人口规模(1)2020年市域总人口将增至600-61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7-8万人。

(2)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将增至58%以上,年均增长1.4%;城镇人口将增至27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6-7万人。

中心城人口与用地规模(1)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模控制在95万人以内,年均增长约2万人。

(2)2020年中心城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5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0平方米,年均增长约2.2平方公里。

(3)近期规模2010年中心城人口规模为7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75平方公里。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50-100万:咸阳市区(90~105万),包括中心城(95万)及外围的空港(3~5万)和电厂(2~3万)独立组团。

20-50万:兴平市区(25~30万)。

10-20万:泾阳泾干镇(14~16万)、三原城关镇(14~16万)、礼泉城关镇(14~16万)、乾州城关镇(14~16万)、彬州城关镇(14~16万)。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咸阳市秦都区等13个市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成果的批复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咸阳市秦都区等13个市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成果的批复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咸阳市秦都区等13个市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成果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11•【字号】陕政函[2012]70号•【施行日期】2012.04.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咸阳市秦都区等13个市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成果的批复(陕政函〔2012〕70号)咸阳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我市秦都区、渭城区、礼泉县等12个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的请示》(咸政字〔2012〕2号)和《关于申请修编我市永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函》(咸政函〔2012〕1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泾阳县、三原县、礼泉县、乾县、旬邑县、淳化县、彬县、长武县、武功县、永寿县13个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修编成果。

二、咸阳市位于我省关中中部,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各类用地矛盾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益突出。

为此,你市在《规划》实施期间必须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统筹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强化土地集约管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布局和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为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及实现咸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一)秦都区:到202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少于863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4403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638公顷以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167公顷。

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摘要)第1条规划层次与规划范围市域:为咸阳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两区一市十县,土地总面积10196.4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区:包括渭城区和秦都区,兴平市的西吴镇、田埠镇和南位镇,以及泾阳县的永乐镇、崇文乡和高庄镇,面积约798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7.8%;核心内容为编制中心城区规划。

第2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07年-2020年。

近期:2007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市域规划第3条市域人口(1)规划至201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515~525万人,年均增长5万人;(2)规划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570~580万人,年平均增长5-6万人。

(3)规划期内市域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大体保持在10‰左右。

第4条市域城镇化水平(1)规划至201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43%,城镇人口为220~225万人左右;(2)规划至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54%,城镇人口为305~315万人左右;(3)规划期内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9万人左右。

第5条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1)本规划确定的市域城镇建设用地包括市域内主要城镇和产业区的建设用地。

(2)规划至201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4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约为110平方米;(3)规划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为341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约为110平方米。

第6条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1)100万左右:咸阳中心城区(95~105)。

(2)20-50万:兴平市区(25~30万)。

(3)10-20万:彬县县城(15~20万)、泾阳县城(10~15万)、三原县城(10~15万)、礼泉县城(10~15万)、乾县县城(10~15万)、武功县城(10~15万)。

(4)5-10万:长武县城(5~8万)、永寿县城(5~8万)。

(5)3-5万:淳化县城、旬邑县城、兴平马嵬镇、三原大程镇、三原安乐镇、泾阳云阳镇、礼泉烟霞镇、礼泉阡东镇、乾县临平镇、武功武功镇、淳化方里镇、永寿常宁镇、旬邑太村镇、彬县北极镇、彬县新民镇、长武相公镇。

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审查稿规划层次与范围市域:为咸阳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两区一市十县,土地总面积10196.4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区:包括渭城区和秦都区,以及兴平市的马泉街道、西吴镇、田埠镇,面积约603 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5.9%。

中心城:规划范围东至银武高速公路,北至陇海铁路货运北绕城线以南,南至西宝高速,西至秦都区与兴平市交界,面积为14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95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中心城规划。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06年-2020年。

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城市性质关中城镇群重要中心城市,陕西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城市职能(1)关中城镇群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安一起共同承担城镇群中心主城的职能。

(2)陕西省重要的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3)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4)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城市规模市域城镇化水平与人口规模(1)2020年市域总人口将增至600-61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7-8万人。

(2)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将增至58%以上,年均增长1.4%;城镇人口将增至27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6-7万人。

中心城人口与用地规模(1)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模控制在95万人以内,年均增长约2万人。

(2)2020年中心城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5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0平方米,年均增长约2.2平方公里。

(3)近期规模2010年中心城人口规模为7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75平方公里。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50-100万:咸阳市区(90~105万),包括中心城(95万)及外围的空港(3~5万)和电厂(2~3万)独立组团。

20-50万:兴平市区(25~30万)。

10-20万:泾阳泾干镇(14~16万)、三原城关镇(14~16万)、礼泉城关镇(14~16万)、乾州城关镇(14~16万)、彬州城关镇(14~16万)。

咸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咸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咸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包含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几篇咸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一起看一下吧!咸阳市政府工作报告篇1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趋紧、下行压力加大和结构调整阵痛,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促开放、优环境、惠民生各项工作,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前列,生产总值增长10.9%,高出全省1.2个百分点,成功跨过2000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210.2亿元、85.3亿元,增长10.3%、16.2%;预计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1480元、9605元,增长10.5%、1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先后两次出台稳产促销保市场政策措施,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大力实施工业和非公经济两个“1113”工程,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回升。

强化银政企对接,建立担保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全市新增贷款余额139.5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彬长旬清洁能源基地、高新区、纺织工业园等重点园区加快建设。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2.8亿元、增长14.5%。

工业的持续发展,增加了税收,扩大了就业,为加快城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坚持夯实基础、健全体系,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全年粮食总产184万吨、水果562万吨、蔬菜412万吨、肉蛋奶115万吨。

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

总投资36亿元、年屠宰生猪168万头的双汇冷鲜肉深加工项目进展顺利。

泾河东庄水库获国家正式批复,亭口水库、红岩河水库等重点项目完成节点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咸阳市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一、前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树立“规划立市”理念,进一步加快咸阳市县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二、指导思想按照“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总体思路,坚持城镇带动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规划原则1、坚持规划指导原则。

以城乡一体化规划统揽县域城乡建设发展全局。

增强城乡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发挥规划对县域城镇建设和产业布局的指导作用。

2、坚持产业支撑原则。

积极推进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着力发展第三产业。

吸引工业向县域城镇或工业园区集聚,形成规模效应,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城镇就业岗位,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城镇化提供发展动力。

3、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新机制,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形成推进县域城镇化的强大合力。

4、坚持重点突破原则。

在统一规划、全面部署的基础上,突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

优先选择区位有优势、产业有特色、发展有潜力的建制镇,加大支持力度,进行重点建设。

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立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引导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范围同市域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重点是除中心城市外的11个县市。

五、规划期限2009年—2013年。

六、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3、《关中城镇群规划》;4、《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5、咸阳市相关行业专项规划;6、省市有关县域城镇化发展文件;7、相关统计资料及收集的各县市资料。

第二章现状一、发展现状1、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分布南多北少目前,咸阳市共有一市两区十县、105个建制镇(含10个城关镇)、62个乡、2660个行政村。

2008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9.6%,比200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

其中县域城镇人口130万人,县域城镇化水平为2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8.3%。

总的来看,城镇化水平受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发达程度影响较大,大部分城镇沿国道、铁路等交通干线分布,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

目前沿铁路及国、省道分布的城镇约占总数的75%,特别是南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城镇化发展条件良好,共分布城镇69个,占总数的66%。

2、城镇服务功能有所提升,城镇面貌大有改观近年来,各城镇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城镇服务功能有了明显提升。

各县市区已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个别已经建成。

城镇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排水管道密度、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全市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35个,各类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8亿元。

全市城镇基础设施有效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

2008年,建制镇用水普及率已达93.78%;人均住房面积27.43平方米;道路总长度654.15公里;燃气普及率达到15.74%;人均道路面积12.57平方米;生活垃圾处理率为35.79%;绿化覆盖率达到8.6%;人均公园绿地1.63平方米。

县城用水普及率85.52%;道路总长度684.25公里;燃气普及率50.69%;人均城市道路面积9.2平方米;生活垃圾处理率为1.3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3.68%;人均公园绿地3.69平方米。

在城镇环境整治上,兴平市基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行路难”问题,渭惠渠“脏、乱、差”状况得到根本好转,建成了航空音乐喷泉广场等8个城市广场,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旬邑县实施汃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了东区开发,县城特色比较明显。

乾县先后建成一批绿化小广场,市政公用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永寿县城新建了两个小广场,同时招商建设商业一条街,淳化县建成了甘泉湖、兴淳广场等基础设施,城镇面貌得到很大改观。

3、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至2008年末,淳化、彬县总体规划已通过市政府审批。

礼泉、永寿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兴平、武功、乾县、泾阳、三原、长武和旬邑等县城总体规划正在修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已经基本完成。

95个建制镇中有93个建制镇已编制了规划,规划编制率达到95%;62个乡中有48个乡已编制了规划,规划编制率达到77%;2660个行政村中有2195个编制了建设规划,规划编制率达到8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了兴平市南佐村、杏花村、官庄村,渭城区坡刘村、南朱刘村,秦都区石斗村、粉铺村,泾阳县修石渡村、张白姚村,三原县申家村、西张村,淳化县咀头村,彬县南武村,长武县上孟村、柴厂村、永寿县西班白村,乾县陈谈村,礼泉县白村、兴隆村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特别是旬邑县在加快县城建设的同时,建成了西头村、长舌头村、赵家村等一批新的新农村建设典型,创造了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宝贵经验,得到国家建设部、省建设厅的肯定,成为闻名全国的新农村建设先进县,较好地辐射带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

二、存在问题1、城镇体系不够稳固,多数城镇规模偏小市域内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镇之比为1:0:1:104。

咸阳中心城规模偏小,对周边地区经济拉动力弱。

同时缺乏中等城市,小城市数量偏少,建制镇规模普遍偏低,没有形成“金字塔”式的城镇体系框架,可以说目前是一种不够稳固的城镇体系。

10个县城城区总人口65.8万,平均人口6.6万;105个建制镇镇区人口64.94万,镇均0.61万人。

2、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质量不高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从咸阳县域各城镇从建设水平来看,缺乏对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必要投入,导致城镇的集聚力较弱,城镇服务功能不完善,特别是小集镇服务功能不齐全,许多低层次城镇与一般乡村聚落相似,非农产业不发达。

全市县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只建成3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仅为6.9万吨/日,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60%。

3、城镇面貌单一,文化品位不高,城镇建设缺乏特色各城镇文化与娱乐服务设施普遍不足。

个别城镇在处理城镇建设与延续历史文脉的关系中,丢弃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城镇风貌遭受严重破坏,城镇特色丧失。

城镇建设缺乏个性特点,建筑品位不高,文化特色不明显,空间环境不尽如人意。

许多城镇建筑普遍存在严重的通风、采光问题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隐患,且建筑风格单调,缺乏地方特点,严重影响城镇景观,降低了整个城镇的品位。

4、城镇规划质量不高,深度不够城镇规划编制受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过于迁就现状,规划的质量不高,深度不够,特别是处于交通干线的部分乡镇,规划没有体现出科学性和超前性的特点,存在着“沿路建镇、十里长街”的现象,忽略了小城镇规划布局的整体性。

三、制约因素1、经济总体水平落后咸阳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表现在全市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和企业竞争力不强等方面。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64.6亿元,GDP年增长率虽有较快提高,但总量较低。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07年县域经济总量为355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1%,但工业贡献份额低,县域经济尚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初期阶段过渡时期。

2、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2008年,咸阳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5%、49.3%、31.2%。

三次产业中,农业基础仍薄弱,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商品化以及深度开发水平低,农业科技含量低,劳动生产率低。

工业比重有所提高,但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仍偏低。

工业结构调整速度偏慢,产业趋同度高;工业产品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低;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传统产业比重大,缺乏能带动经济迅速增长的高新产业和重化工业,基础产业仍然薄弱。

缺少一批带动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

除中心城市外,城镇的工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不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明显不足。

3、环境约束加大,城镇发展观念滞后由于咸阳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虽然具有相对较大的环境容量,但面对城镇化过程中资源浪费、能源供求矛盾突出和环境局部污染等现实问题,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力加大。

部分城镇对提高城镇化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城镇发展观念滞后。

4、建设用地紧张造成建设用地紧张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过大,已经超过全市的耕地面积,保护率高达104%。

在市区、各县城和重点镇周边,几乎全部是基本农田保护区,严重束缚了我市的城市建设用地发展,造成一批急需建设的重点项目布点困难;二是年度用地计划严重不足。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逐年猛增,省国土资源厅近年来每年下达的用地计划基本都为6000亩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要;三是规划衔接不到位。

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很好衔接。

目前部分建设项目的选址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造成频繁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利于规划的执行和耕地的保护。

5、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成为县域城镇建设的共性问题。

近年来,虽然在城镇建设融资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资金“瓶颈”仍没有完全打破。

目前,城市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土地收益、BT负债、市场融资等,但这些途径目前均已不畅,归结起来,就是“三少一缺”:即财政投入少、土地收益少、举债运作少和市场融资缺。

第三章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13年,县域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非农产业初具规模,工业布局相对集中,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健全,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镇为支撑、以中心村为基础的全市城乡一体化框架。

二、主要指标1、城镇化水平到2013年,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36%,年均增加2个百分点,县域城镇人口达到170万,年均增加8万。

2、县域基础设施到2013年,县域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服务功能基本完善。

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3平方米,燃气普及率达到85%;建制镇、村庄主要道路全面硬化,建制镇建成简单、低耗的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实现统一收集处理。

3、县域公共设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水平进一步提高。

教育资源向县城和重点镇集中;县城有剧院和标准化文化馆、图书馆,镇(乡)有标准化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城镇体育场地人均达到1.6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