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数学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铅笔有多长》,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的孩子会告诉你,用尺量一量呗。因为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估测及测量物体的方法,学习了米和厘米。在这节课,孩子们将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在后续的学习中,他们还将认识千米,学习相应的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因此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前后知识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我分析了三个版本的教材:苏教版是先给出分米、毫米的概念,再让学生在测量中体会分米、毫米有多长。人教版是让学生通过测量活动发现“毫米”这个新单位,然后给出分米的概念,让学生在测量中体会1分米的长度。北师大版则是让孩子们在测量活动中发现分米和毫米。对比三套教材,我更主张放手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现新单位、感受新单位的实际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一系列操作活动,以此激活孩子们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创造”新的度量单位的愿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我从四个维度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识能力方面: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数学思考方面:在“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中,进一步发展估测能力。
3.问题解决方面:通过在尺子上寻找1分米、1厘米、1毫米的活动,发现单位之间的关系。
4.情感态度方面: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习惯。
其中,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测量体验1分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难点是发现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环节:1、投石问路、抛砖引玉(制造认知冲突);
2、欲情故纵,各显神通(放手猜想验证);
3、众里寻“它”,而“它”却在生活深处(搭建“生活”桥梁);
4、百花齐放,静待花开(巩固拖延延伸)
1、投石问路、抛砖引玉(制造认知冲突);
“同学们,写过数学日记吗?”“淘气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日记:今天早晨,我从 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 15米长的牙刷开始刷牙。吃完早饭后我来到学校,坐在高 4 米的凳子上,等待老师来上课。
日记的出示激起了千层波浪。“老师,怎么可能有2厘米的床呢?怎么会有15米的牙刷?”很快,孩子们意识到淘气用错了长度单位。可是,在帮助淘气改正错误时,却出现了这样的困惑:4米高的凳子不存在,4厘米高的凳子也不存在。新单位“分米”,呼之欲出。
2、欲擒故纵,各显神通(放手猜想验证);
我首先让学生估一估“铅笔”有多长。孩子们七嘴八舌,只要能说清楚估测的方法,我都给予肯定的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开始第一次放手:让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学具验证他们的估测结果,并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在全班分享交流时,出现了这样几种方法:
方法一:用手比划。“老师,我发现大约是手的一拃长。因为我妈妈没有尺的时候就是这样量的。”“你能把生活中观察到的方法用在学习上,真了不起!”是的,当我们缺少测量工具时,可以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去度量。
方法二:用直尺测量。大部分孩子是这样量的,正好是10厘米。也有孩子这样量:这算15厘米还是10厘米呢?在讨论中孩子们达成共识:还是10厘米,因为测量时也可以从非零位置开始。
方法三:用软米尺测量。“我测得的结果是1分米。”当这个声音出现时,孩子们议论纷纷,我有意装傻:“噢,1分米?你怎么量的?”小老师得意的发表意见:“我是用软米尺量的,测量的结果其实也是10厘米,但是我发现这里还写了个1分米!”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软米尺细细观察起来,所有人如醍醐灌顶般恍然大悟:原来,1分米就是10厘米!10厘米就等于1分米!第一个换算关系就在这根特别准备的软米尺中被孩子们发现了。
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我顺势让孩子们找找米和分米的关系。“孩子们,米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为了验证结果,我请小老师带领大家数一数并适时的进行板书。最后,大家统一战线,一致认为:米尺上共有10个1分米,所以1米=10分米,用字母这样表示:1m=10dm.
通过我大胆的放手,孩子们在充分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并充分的感知了1分米有多长。
紧接着,我进行了第二次放手,让孩子们开始对毫米的探究。“米里面藏着分米、分米里面藏着厘米,那厘米里面会不会也藏着更小的单位呢?”很快,孩子们发现:无论是米尺还是直尺,里面都藏着很多小格。数一数,1厘米中一共有10个这样的小格。“用手比划一下,这一小格有多长?”“你可以给它取个名字吗?”一连串的对话与操作,打开了孩子们创造的热情:各种各样的比划动作和稀奇古怪的名字,让孩子们深层次的体会到“1毫米”这个“微小”单位的大小。数学书是孩子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打开数学书,孩子们知道了,原来这小小的一格称作“1毫米”,也验证了自己的发现:1厘米真的就是10毫米!本节课的难点----发现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就这样在一系列操作中全部突破。
通过不断放手,学生依次经历了估测(发展估测能力)——验证(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发现(发展逻辑推理能力)三个过程,同时在师生、生生的深度对话中,孩子们的思维一次次被激活,使得课堂多姿多彩,摇曳生花。
3、众里寻“它”,“它”却在生活深处(搭建“生活”桥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我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一分米、一毫米。通过观察身边物体,学生举出很多例子:手机的高度大约1分米;语文书的宽度大约1分米,厚度大约5毫米;黑板擦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还有小蚂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5毫米】,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2毫米】;1张纸【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等。我先把孩子们的一些错误估测进行了梳理,然后和大家一起将这些例子分类,再次让学生清晰地体会到一个物体的厚度、宽度和高度都可以用长度单位表示。
4、百花齐放,静待花开(巩固拓展延伸)
这节课除了常规练习----单位换算、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外,我还特别设计了一项数学实践作业:写一篇含有长度单位的数学日记。希望可以借此丰富孩子们的数学生活,激发他们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能力,精彩的日记展示在教室里,让长度单位的学习从课上一直延伸到课外。
各位评委老师,这节课我力求凸显两点:一是创设情境,激活思维,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索发现的数学学习过程。二是“不断放手”,辐射课堂,给孩子们搭建操作的平台,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
以上便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