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和反射弧”概念复习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射和反射弧”概念复习课教学设计
陕西省商洛中学生物教研组:赵少强
摘要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教学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轻视概念复习的现状,通过是非判断题进行概念辨析,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一轮复课中准确清晰地巩固和落实生物学概念。
关键词神经调节教学设计概念辨析
一、教材分析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关于兴奋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两部分内容。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一部分,教材结合插图讲述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这一部分,介绍了突触的结构,然后讲述了兴奋怎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最后讲述了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
由此可见,反射和反射弧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既是学生学习兴奋的传导的基础,还是学生理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机制的重要基础,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围绕反射和反射弧概念的命题在高考中频频出现。因此在一轮复习时反射和反射弧是需要着重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另外《神经调节》一节的内容对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
生物学科思维方法的形成,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二、学情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接触过,高中新课时学生也已经学过,但是围绕微观的神经元所衍生出的反射和反射弧等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学生的遗忘,多年的复课经验告诉我们,一轮复习时学生还是存在概念理解和应用上的种种问题,所以用教师应注重基础基本概念的复习和巩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来进行有效突破。
三、概念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课的要求是: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考试大纲》中具体要求为: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另外结合对近三年高考题考点的归纳,本节课要落实和巩固的重要概念分析如下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包括非条件反射(先天性)和反射两种。
2、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
现。
3、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以膜电位变化(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传导的方向是双向的。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6、下丘脑:既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又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下丘脑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
三、教学目标
1、描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了解和学会判断反射的种类。
3、识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4、解答反射和反射弧的高考真题。
四、教学方法
1、概念辨析法
2、构建模型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流程
创设情情引入课题
教师展示考纲要求
分析考纲明确考点
诊断学情反馈问题
阅读教材回顾基础
构建模型突破概念
纠正误区
演练真题明确方向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