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新酶获得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流程
新酶获得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新酶获得的重要技术流程。
1. 筛选和分离酶源:从天然或改造来源中筛选出表现出所需酶活性的微生物或细胞系。
酶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酶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酶学是研究酶作用机理、性质以及酶的应用等方面的学科。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参与了生命的各个领域,如代谢、信号传导、细胞分化、免疫反应等。
对于酶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生命基本规律的认识,还能为实现农业、医疗、工业等领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在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中,酶学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近年来,酶学研究在机制、结构、功能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一、酶催化机制的新认识催化是酶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酶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使之不再受限于传统反应条件,如温度、pH等。
而酶作用机制,一直是酶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关于酶催化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催化机构的精细解析酶的催化机构通常包括吸附、取向、诱导、质子传递等多个环节。
目前,酶学家们在利用X射线晶体结构技术等手段,对许多重要酶的催化机构进行了精细解析。
例如,对乳酸脱氢酶、乙醇脱氢酶、GLUT1、P-gp等酶的结构研究,揭示了酶的催化机制,进一步深化了对酶的理解。
2.中间态的探究与研究在催化过程中,酶能够形成不同的中间态,这些中间态反映了催化机制的多个方面,如亚基配位、化学反应、质子转移等。
例如,针对α-淀粉酶、环氧酶、酯酶、乳酸催化剂等酶的研究,发现了不同的中间态,进一步揭示了其催化机制。
3.催化剂的创新发现酶的活性部位就是催化剂。
近来,对酶活性部位的理解得到了重要补充。
例如,发现了吡咯核酸的催化剂作用、金属离子的催化剂作用、催化剂协作的作用等重要发现。
这些新发现,可能在未来的研究中为制备更高效的催化剂提供借鉴。
二、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如何发现和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一直是酶学家们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来,关于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酶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破解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近来,研究人员采用多种方法来探究酶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例如,利用定量质谱方法、表达遗传学方法等,可以发现结构上构象变化给酶的功能带来了重要影响。
微生物酶筛选的一般流程
微生物酶筛选的一般流程英文回答:Microbial enzyme screening typically involves several steps to identify and select enzymes with desired properties. Here is a general process that is commonly followed:1. Identification of target enzymes: The first step is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enzyme activity that is of interest. This could be based on the desired function or the ability to catalyze a specific reaction.For example, let's say we are interested in finding enzymes that can degrade cellulose for biofuel production.2. Source selection: Once the target enzyme is identified, the next step is to select a suitable microbial source that is likely to produce the desired enzyme. Microbes such as bacteria, fungi, and yeast are commonlyused sources.Continuing with our example, we could choose to screen cellulose-degrading enzymes from a variety of fungi known for their ability to break down plant material.3. Isolation and cultivation: The selected microbial source is isolated and cultivated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to optimize enzyme production. This may involve growing the microbe on specific media or in specialized bioreactors.In our case, we would isolate the chosen fungi and cultivate them in a nutrient-rich medium that promotes cellulase production.4. Enzyme extraction: Once sufficient enzyme production is achieved, the next step is to extract the enzymes from the microbial culture.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centrifugation, filtration, or precipitation.For example, we could use centrifugation to separatethe fungal cells from the culture broth, and then collectthe supernatant containing the secreted enzymes.5. Enzyme screening: The extracted enzymes are then screened for the desired activity.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various assays and tests that measure the enzyme's abilityto catalyze the desired reaction.In our case, we could perform assays to measure the ability of the extracted enzymes to break down celluloseinto glucose.6. Enzyme characterization: Enzymes that show promising activity are further characterized to determine their properties. This may include studying their optimal pH and temperature range, stability, 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kinetic parameters.For example, we could determine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and pH at which the cellulase enzyme functions best, aswell as its ability to degrade different types of cellulose.7. Optimization and engineering: If needed, the selected enzyme can be further optimized or engineered to improve its properties.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techniques such as protein engineering or directed evolution.In our case, we could use protein engineering to modify the cellulase enzyme to make it more efficient in breaking down cellulose.8. Scale-up and production: Once the desired enzyme is identified and optimized, it can be scaled up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This may involve transferring the enzyme-producing strain to industrial fermentation systems and optimiz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For example, we could transfer the selected fungal strain to a large-scale bioreactor and optimize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maximum cellulase production.Overall, the process of microbial enzyme screening involves identifying the target enzyme, selecting asuitable microbial source, isolating and cultivating the microbe, extracting and screening the enzymes,characterizing and optimizing the selected enzyme, andfinally scaling up production.中文回答:微生物酶筛选通常包括几个步骤,以确定和选择具有所需特性的酶。
第十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课件
淀粉酶:淀粉(底物)+ 碘液(指示剂) 氨基酰化酶:N-乙酰氨基酸(底物)+溴甲酚紫(指示剂) 溴甲酚紫,pH >6.2显紫色;pH <4.8显黄色
2020/3/20
(2)培养简便、繁殖快、发酵周期短, 能控制培养条件大幅度提高酶的产量。
(3)微生物易变异,可采用各种遗传变 异手段,培育出新的、更理想的菌株。
2020/3/20
4
二、 微生物新酶的获取途径
获取途径
购买商品化的酶 购买产酶微生物 从自然界筛选产酶微生物 从基因克隆库中筛选酶基因
2020/3/20
5
2020/3/20
20
富集培养方法
(4)稀释培养法
长期生长在营养贫乏的环境中的微生物对过高 浓度的有机质敏感,生长受到抑制,可用稀释后 的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
2020/3/20
21
四、 从自然界筛选产酶微生物
3、菌株分离纯化
富集培养获得具有生长优势的菌株,但其他菌 株依然存在,需要用合适的方法加以分离
2020/3/20
19
富集培养方法
(3)抑制不需要的菌类
通过高温、高压或加入抗生素等抑制剂减少非
目的微生物的数量
高温处理(80℃)筛选芽孢菌 抑制细菌:加入青霉素(G+)、链霉素(G-)、四环素、金霉素、
孟加拉红等
抑制放线菌:青霉素、卡那霉素,安普霉素,壮观霉素等 抑制真菌:纳他霉素、井冈霉素或者制霉菌素,或者两性霉素等
国内外主要菌种保藏机构:ATCC、DSMZ 、 CCTCC、CICC、CGMCC
特点: 方便易得,成本较低(600-800元/株) 需要进一步筛选
2020/3/20
7
第十章新农药研究与开发完整版PPT资料
类推合成
即对已经开发的活性先导化合物进行衍生合成,开 发新的农药品种或发现新的二次先导化合物,合成 “模仿分子”(me-toomolecules)。
磺酰脲类除草剂 三唑类杀菌剂 有机磷类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③天然产物模型
• 即从天然存在的化学品中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 化合物。
• 沙蚕毒素:杀螟丹、杀虫双、杀虫丹、杀虫磺、杀 虫环等。
• 拟除虫菊酯类 • 毒扁豆碱:氨基甲酸酯类 • 嘧菌酯 • 溴虫腈
④生物合理设计
• 以靶标生物体生命过程中某个关键的生理生化作用机制作为 研究模型,设计合成干扰作用机制的化合物,从中筛选先导 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开发.
• 以杀虫剂为例: • 第一步:研究目标昆虫的某一生化途径; • 第二步:研究如何干扰上述的那个环节,即研究干扰的机制; • 第三步:根据研究清楚的靶标,人为地设计这种酶的抑制剂,
广告内容应与农药登记证和农药登记公告相符;
⑻中试技术及中间评价。
⑼基础设计与最终评价。
二、生物筛选与作用机理
• 1、生物筛选的意义 • 2、筛选生物材料 • 3、筛选方法 • 4、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研究
1、生物筛选的意义
• (1)生物筛选biological screening概念:
• 采取一定的可重复的方法和步骤,用一定剂量的候选化合物 处理供试生物材料,根据供试生物材料的反应并经过特定的 统计分析后,选出有效化合物供进一步商品化开发,或作为 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1)了解主要作用方式的意义: 选用正确的生物筛选方法
包亚括急9性0毒d的⑶性经试主口验实对要验动;物设的染备毒时材间一质般选为14择~2和8d。设备选型。 急21性d或经2口8⑷毒d吸性入较LD试5长验0试;周验:期急性稳经皮定毒性和LD连50试续验;运转。
高中生物必备知识点:新陈代谢与酶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新陈代谢与酶知识点新陈代谢与酶名词:1、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酶促反应:酶所催化的反应。
3、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做底物。
语句:1、酶的发现: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定因素是核酸。
5、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一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
6、通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
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
酶的定向进化方法
酶的定向进化方法一、随机突变与筛选/选择随机突变和筛选/选择是传统的酶优化方法之一、通过实验手段引入突变体库,其中每个突变体都带有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突变,从而改变了酶的催化性能和特性。
然后通过筛选/选择酶的突变体库,选出具有更好性能的突变体。
随机突变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入突变体库,如辐射突变、化学突变和PCR突变等。
这些突变能导致氨基酸序列上的单个或多个碱基的突变,进而改变酶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筛选/选择是通过其中一种策略或实验步骤,将突变体库中具有更好性能的突变体选出。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酶活性检测、底物特异性筛选、抗体亲和性或酶稳定性等筛选/选择技术来实现。
二、衍生物的进化衍生物的进化是一种利用酶的天然亲和力进行定向进化的方法。
酶可以选择结合和催化一些化合物,例如酶底物或抑制剂。
利用这些底物或抑制剂的结构特征,可以设计出一系列的衍生物。
这些衍生物能与酶结合和催化,但其结合或催化性能可能比天然的底物或抑制剂更好。
通过衍生物进化,可以得到具有更高催化活性、更高底物特异性、更好稳定性或更高抑制剂亲和性的酶。
为了实现衍生物进化,需要结合合理的设计和筛选技术,如重组DNA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和计算模拟等。
三、DNA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是酶定向进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改变酶的基因序列,可以产生新的突变体库。
DNA重组技术通常包括酶的突变、重组和筛选等步骤。
酶的突变可以通过随机突变、有限突变或定向突变等方法实现。
随机突变通过PCR反应引入突变体库;有限突变通过合成含有特定突变位点的寡核苷酸引入突变体库;定向突变利用镊刀酶等限制修饰酶切剪酶切剪、回收酶片段并用酶反应体外合成而成的、含有特定突变位点的DNA片段。
酶的重组是将不同的突变体的DNA片段进行拼接,形成新的DNA片段,从而得到含有多个突变位点的突变体。
可以通过拼接PCR、敏感蛋白酶切剪、局部重组/突变或基因片段替换等方法进行酶的重组。
酶的筛选是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检测步骤,对突变体库进行筛选,选出具有更好性能和特性的酶。
(第九章)第十章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突变体筛选详解
第一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特点
3、能基本保持原品种特性 因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大部为单一性状变异,做 能基本保持原品种的特性。 4、潜在隐性性状活化 在体细胞无性系后代中,常见一些原供体植株所 没有的隐性性状变异,象雄性不育性、矮杆、叶绿 体突变等,有些隐性特性对育种实践具有重大利用 价值。 由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具有上述4个特点,因此, 在育种上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第一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三、体细胞无性变异的表现及类型
2、育性上的变异 变异表现为全不育或半不育,如水稻、番茄等。 3、生长势上的变异 (1)抽穗期:早于或迟于原供体植株,如水稻, 玉米。 (2)花期:早于或迟于原供体植株 (3)成熟期:早于或迟于原供体植株 (4)杂种优势:生长势强于原供体植株,如玉米。
第一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七、影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因素
影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频率的因素很多,主 要有: 1、植物的繁殖类型: 2、外植体的来源部位: 3、植物再生的方式: 4、继代培养次数和培养时间: 5、生长调节剂浓度的影响:
第一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七、影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因素
第一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三、体细胞无性变异的表现及类型
1、植株外部形态的变异
(1)株高:高于或矮于原供体植株,如水稻、小麦,烟草等; (2)叶形:1)大于或小于原供体植株; 2)形状不同于原供体植株,如烟草; (3)叶色:1)有叶片条纹,如燕麦; 2)叶片缺绿(白化苗),如玉米 (4)茎色:茎有条纹,如甘蔗,茎有黄色条纹(呈黄绿相间), 像一种竹(斑竹)。 (5)穗型:1)大于或小于原供体植株; 2)密于或疏于原供体植株。 (6)粒型:1)大于或小于原供体植株; 2)大于或短于原供体植株。 (7)粒色:不同于原供体植株。 (8)芒性:1)芒有无;2)芒长短。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一、名词解释:01.系统学(systematics):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及其分类和演化关系的科学。
分子系统学是检测、描述并揭示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多样性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了群体遗传结构、分类学、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等领域。
02.系统树:在研究生物进化和系统分类中,常用一种树状分支的图型来概括各种(类)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这种树状分支的图型也称为发育树(phylogenetic tree)。
03.分子系统树:通过比较生物大分子序列差异的数值构建的系统树称为分子系统树。
04.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xonomy):是一门按微生物的亲缘关系把它们安排成条例清楚的各种分类单元或分类群的科学,其具体任务有三,即分类、鉴定和命名。
05.分类(classification):根据文献资料,经过科学的归纳和理性的思考,整理成一个科学的分类系统。
即解决从个别到一般或从具体到抽象的问题。
06.鉴定(identification):通过详细观察和描述一个未知名称纯种微生物的各种性状特征,然后查找现成的分类系统,以达到对其知类、辨名的目的。
即解决从一般到特殊或从抽象到具体的问题07.命名(nomenclature):为一个新发现的微生物确定一个新学名的过程。
08.培养物(culture):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
如微生物的斜面培养物、摇瓶培养物等。
如果某一培养物是由单一微生物细胞繁殖产生的,就称之为该微生物的纯培养物(pure culture)。
09.菌株(strain):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菌株;用实验方法(如通过诱变)所获得的某一菌株的变异型,也可以称为一个新的菌株,以便与原来的菌株相区别。
菌株是微生物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
10.标准菌株:指能代表这个种的各典型性状的一个被指定的菌株。
酶的发现及研究史
酶的发现及研究史酶的发现来源于人们对发酵机理的逐渐了解。
早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人们就认识到食物在胃中被消化,[1]用植物的提取液可以将淀粉转化为糖,但对于其对应的机理则并不了解。
[2]到了19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对蔗糖转化为酒精的发酵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在酵母细胞中存在一种活力物质,命名为“酵素”(ferment)。
他提出发酵是这种活力物质催化的结果,并认为活力物质只存在于生命体中,细胞破裂就会失去发酵作用。
[3]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1878年,德国生理学家威廉·屈内首次提出了酶(enzyme)这一概念。
随后,酶被用于专指胃蛋白酶等一类非活体物质,而酵素(ferment)则被用于指由活体细胞产生的催化活性。
这种对酶的错误认识很快得到纠正。
1897年,德国科学家爱德华·比希纳开始对不含细胞的酵母提取液进行发酵研究,通过在柏林洪堡大学所做的一系列实验最终证明发酵过程并不需要完整的活细胞存在。
[4]他将其中能够发挥发酵作用的酶命名为发酵酶(zymase)。
[5]这一贡献打开了通向现代酶学与现代生物化学的大门,其本人也因“发现无细胞发酵及相应的生化研究”而获得了190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在此之后,酶和酵素两个概念合二为一,并依据比希纳的命名方法,酶的发现者们根据其所催化的反应将它们命名。
通常酶的英文名称是在催化底物或者反应类型的名字最后加上-ase的后缀,而对应中文命名也采用类似方法,即在名字最后加上“酶”。
例如,乳糖酶(lactase)是能够剪切乳糖(lactose)的酶;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能够催化DNA聚合反应。
德国科学家爱德华·比希纳人们在认识到酶是一类不依赖于活体细胞的物质后,下一步工作就是鉴定其生化组成成分。
许多早期研究者指出,一些蛋白质与酶的催化活性相关;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里夏德·维尔施泰特在内的部分科学家认为酶不是蛋白质,他们辩称那些蛋白质只是酶分子的携带者,蛋白质本身并不具有催化活性。
新型酶的筛选及其应用技术的开发
新型酶的筛选及其应用技术的开发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酶的筛选及其应用技术的开发成为了生物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一、新型酶的筛选技术当前,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越来越关注,而生物技术的应用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关键路径。
而不同的生物反应都涉及到酶的存在,因此开发出新型酶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开发出高效的酶筛选技术。
1.1 高通量酶筛选技术随着DNA重组技术和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高通量酶筛选技术已经成为了新型酶筛选技术的主流。
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采用计算机控制的高速液相色谱技术,对数百万个酶进行快速筛选和分析,从而找到最具有活性的酶。
1.2 DNA互补杂交筛选技术另外一种与高通量酶筛选技术相比较的酶筛选技术就是DNA互补杂交筛选技术。
该技术通过针对性的突变和筛选,找到最优化的酶活性而不引起功能紊乱。
这一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酶的筛选和生产。
二、新型酶的应用技术的开发一旦成功筛选到了新型酶,接下来的就是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和应用当中。
而新型酶的应用则可以从两个方向考虑。
2.1 新型酶在生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新型酶在生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新型酶可以用于催化较难致金属离子烷基化反应,利用微生物酶的特殊催化作用,促进油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此外,新型酶还可以用于催化生物聚合物的制备,从而发现新的生物塑料材料。
2.2 新型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新型酶的应用还可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例如,新型酶可以被用于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回收。
同时,在煤炭加工过程中,新型酶可以被用于生产纤维素纤维结构体,以促进纤维素的分离和利用。
三、新型酶发展的未来未来新型酶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越来越多地酶被筛选出来后,人们对于酶的定位和遗传基础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同时,将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更加适合于应用的新型酶。
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将有助于开发尚未探索的领域,如医药、食品和化学工业。
酶的发现和应用
酶的发现和应用酶是一种催化生物反应的精细蛋白质,它的发现和应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那个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致力于研究生命的化学特性和反应机制,而酶的发现为生物化学研究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一、酶的发现1860年,法国化学家路易·帕斯蒂尔发现牛奶变酸的过程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他試圖將其杀死,便把一些牛奶加热,并将其装在密封的容器中,随后发现容器内的牛奶仍会变酸。
这一发现表明了生物存在一种可以催化化学反应的物质。
1897年,德国化学家爱德华·布赖斯特在氧化氨基酸的研究中,从毛细血管中提取了一种能使氨基酸在常温常压下发生反应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酶”。
1913年,英国生物化学家詹姆斯·布清曼和约翰·诺特发现了麦芽糖酶,并首次证明了酶的催化作用为生物学基础反应的要素。
二、酶的应用酶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领域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酶应用的几个案例:1. 工业酶在许多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纺织、食品、化妆品等行业。
在生物质能源转化中,若水解前的生物质能源能够通过酶水解形成单糖和多糖,人们就能通过使用合适的酶,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料的碳水化合物。
2. 生命科学研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科学家可以使用酶来研究生物学中的不同方面,如基因组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
例如,在研究基因组时,酶的应用就可以帮助科学家将DNA片段编造,以研究不同的化学和生物学过程。
3. 医疗酶也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某些酶足以对特定类型的癌细胞产生毒性,并可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
此外,酶还可用于创伤护理和制备药物等领域,例如外科手术和切口治疗时的止血剂产品,以及减轻某些长期疾病患者的痛苦。
酶的发现和应用为不同领域的进展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酶的深入研究有望创造出更强大的酶,在全球范围内解决各种生物化学问题,并为生命科学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带来不断新的进步。
酶的筛选方法
酶的筛选方法酶,这玩意儿可神奇啦!就好像是化学反应中的小精灵,能让很多事情变得轻而易举。
那怎么筛选出我们需要的酶呢?嘿,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你想想看,酶就像是一把钥匙,得找到那把能开特定锁的钥匙才行。
我们得有各种方法来找出它。
比如说,咱可以从大自然中去寻觅呀。
大自然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说不定就藏着我们想要的酶呢。
去那些特别的环境里,比如热泉啦、深海啦,在那些极端的地方,说不定就有独特的酶在等着我们发现。
这就好比去挖宝藏,你不知道下一秒会挖出啥宝贝来,但就是充满了期待,对吧?然后呢,还可以通过培养微生物来筛选酶。
微生物可是个大家族,里面的酶种类繁多。
就像一个大超市,你可以在里面尽情挑选。
培养不同的微生物,看看它们能产生什么样的酶,这不就像在超市里逛来逛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样嘛。
还有啊,我们可以根据酶的特性来筛选。
酶都有自己的脾气和特点呢,有的喜欢高温,有的喜欢低温,有的在酸性环境里活跃,有的在碱性环境里更来劲。
我们就根据这些特点,设置合适的条件,把那些符合要求的酶给挑出来。
这就好像是给酶们举办一场考试,只有符合条件的才能通过,是不是很有意思?再说说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
这可高级啦!就像是给酶来个定制,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打造酶。
可以对酶的基因进行改造,让它变得更符合我们的需要。
这就好像给一辆汽车改装,让它跑得更快、更稳。
筛选酶的过程可不简单,需要我们有耐心、有智慧。
就像钓鱼一样,得静静地等,还得知道用什么鱼饵才能钓到想要的鱼。
而且有时候可能试了很多次都不成功,但别灰心呀,说不定下一次就成功了呢!总之呢,酶的筛选是个有趣又充满挑战的事情。
我们要像探险家一样,在酶的世界里勇敢前行,找到那些能为我们所用的酶。
这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还能让我们对生命的奥秘有更深的了解。
所以呀,让我们积极地去探索、去尝试吧,说不定会有很多惊喜等着我们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微生物作为酶源的优点
( 2 )培养简便、繁殖快、发酵周期短, 能控制培养条件大幅度提高酶的产量。 ( 3 )微生物易变异,可采用各种遗传变 异手段,培育出新的、更理想的菌株。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4
二、 微生物新酶的获取途径
购买商品化的酶
购买产酶微生物
获取途径 从自然界筛选产酶微生物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41
示例1 基因组序列搜索
查找基因组序列:Kluyveromyces lactis 搜索基因组序列中的还原酶 reductase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42
2、 基因挖掘法
基因组狩猎原理
以已知酶为探针,与整个数据库的酶进行比 对,获得中等相似度( 50%~70% )的酶进行克 隆表达,通过功能筛选并获得所需要的酶。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43
2018/8/5
44
示例2 数据库比对寻找相似酶序列
酶探针的氨基酸序列
NADPH-dependent alpha-keto amide reductase [Kluyveromyces marxianus]
GenBank: BAP73216.1
1 61 121 181 241 301 MTNQKFFTLS AETYKTYPEL IHSPFFDKDL FSPFLQNQTP QVLLLWVYKR YTKYNSEAQK NGNKIPAVAV GAALKETKKP NIDLETAWKQ GIVEFSQKND GILPVTTSAK VGTGTKWYKA REEIFITDKF LEELYKSGKA ILLEAYSPLG IERIKQAQDI EETDATFSQE SSLHKISEDP KNIGVSNFTV PLQKKPADAD FSFDLTEEEV LTDIVKLSLD KSALETALKK EDLKKVLAIA QQPFYQYLKE KKITDLGLQH TVPGIVHIDA LGVDYVDLYL EIKPQVNQIE LSEKYNKTEA EPVRLYWVDF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32
2018/8/5
33
3、高通量筛选法
基于荧光发生的高通量筛选
采用荧光底物,经酶水解后释放荧光基团,用
高通量荧光计测定
伞形酮(无色)
伞形酮阴离子(蓝色荧光)
伞形酮筛选水解酶,如脂肪酶 ,磷酸酶 ,糖苷酶等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1)种类繁多、分布广
微生物“无孔不入,随遇而安” 微生物具有多样性
① 物种多样性:据估计总类别在50万至600万之间 ② 生理代谢类型多样性:有机物和有毒物质分解、转化
③ 遗传基因多样性:已完成测序细菌1214种、古细菌93种、
真菌17种(2010年数据)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网址:https:///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39
1、 基因组狩猎法
基因组狩猎原理
对某一已经测序的微生物进行全基因组搜索
和分析,从而获得候选酶基因。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① 分析全基因组序列,获得还原酶基因序列; ② 克隆所有基因并表达, 构建酶表达库;
淀粉酶:淀粉(底物)+ 碘液(指示剂) 氨基酰化酶:N-乙酰氨基酸(底物)+溴甲酚紫(指示剂) 溴甲酚紫,pH >6.2显紫色;pH <4.8显黄色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24
1、平板筛选法
(2)透明圈法
在固体培养基中掺入溶解性差、可被特定菌 利用的营养成分,造成浑浊、不透明的培养 基背景,在产特定酶菌种菌落周围会形成透 明圈。
菌株依然存在,需要用合适的方法加以分离 分离纯化方法:稀释涂布或划线分离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22
四、 从自然界筛选产酶微生物
4、初筛
平板筛选法 薄层层析法 高通量筛选法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源自231、平板筛选法
(1)变色圈法
将指示剂掺入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待选菌悬液 的单菌落培养,或将指示剂喷洒在平板单菌 落表面,指示剂与底物或产物反应,在菌落 周围形成变色圈。
从基因克隆库中筛选酶基因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5
1、 购买商品化的酶
向酶制剂供应商购买商品化的酶
世界主要酶制剂供应商:Sigma、Novo Nordisk、 ThermoGen、Roche Molecular Biochemicals 等
特点:
方便易得,可大量供应 种类少、成本高、知识产权问题
34
3、高通量筛选法
基于荧光发生的高通量筛选
不发荧光的试卤灵前体物质经过催化后 , 生成
了发荧光的试卤灵
3-苯基丁酸试卤灵
试卤灵(荧光)
试卤灵筛选酯酶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35
四、 从自然界筛选产酶微生物
5、复筛
精确测定菌株产酶能力和催化活力,确认符 合生产要求的菌株。方法:HPLC、GC等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6
2、 购买产酶微生物
从菌种保藏库购买酶来源微生物
国内外主要菌种保藏机构: ATCC 、 DSMZ 、 CCTCC、CICC、CGMCC
特点:
方便易得,成本较低(600-800元/株) 需要进一步筛选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7
基于颜色变化的高通量筛选
反应生成有颜色的产物或有色的底物经反应后生成无色 的产物,或底物/产物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
2,4-二硝基苯肼筛选还原酶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31
3、高通量筛选法
基于颜色变化的高通量筛选
对硝基苯酚醚 (无色)
酚盐(黄色)
对硝基苯酚醚筛选水解酶
3、筛选方法
(2)高通量筛选法
方法:多孔板培养微生物,并用酶标仪进行 光谱分析。 原理:反应产物具有吸收峰值,发光或产生 荧光。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2018/8/5
14
四、 从自然界筛选产酶微生物
筛选流程
调查研究 查阅资料 采样 富集培养 分离纯化
性能鉴定
生产性能、毒性、菌种鉴定
扎紧,标明时间、地点、天气和周围环境等
信息。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16
四、 从自然界筛选产酶微生物
2、富集培养
目的:使目的菌株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株 原理:根据微生物的特点,“投其所好”或 “取其所抗”,在培养基中投放或添加特殊
养分或抗菌物质,使天然环境中劣势菌转变
为人工环境中的优势菌。
淀粉→淀粉酶 酪素→蛋白酶 纤维素粉→纤维素酶
2018/8/5
几丁质→几丁质酶 吐温→脂肪酶 α-葡聚糖酶→1,3- α-葡聚糖
2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2、薄层层析法(TLC)
薄层层析
混合样品由于样本被点在薄片后,展开剂会 因为毛细现象而向上移动。不同的分析物因为极 性差异会以不同的速度向 TLC片上端爬升,因而 达到分离目的。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27
2018/8/5
生物化学 第6章 生物氧化
28
高通量筛选采用的设备
96孔板
384孔板
1536孔板
深孔培养板
2018/8/5
多通道移液器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酶标仪
29
高通量筛选采用的设备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30
3、高通量筛选法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17
富集培养方法
(1)控制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底物,筛选生长优势菌株
加入底物作为唯一碳源或氮源
逐步提高底物添加浓度,连续富集培养 用不同的培养基筛选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放线菌:高氏一号培养基 霉菌:察氏培养基 酵母:豆芽汁培养基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26
3、高通量筛选法
高通量筛选法的概念
以分子水平或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 以多孔板形式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 统执行实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 验结果数据,以计算机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同一时间对成百上千的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特点:准确 、微量 、灵敏 、快速和廉价
3、 从自然界筛选产酶微生物
从土壤、水体中筛选产酶微生物
广泛采用,盲目,工作量大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8
3、 从自然界筛选产酶微生物
从基因克隆库筛选
克隆库构建方法:
基因组狩猎
基因挖掘
宏基因组筛选
2018/8/5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9
三、 新酶筛选的策略
第10章 新酶的发现与筛选
12
三、 新酶筛选的策略
3、筛选方法
(1)分级筛选法
初筛:迅速定性或粗略定量鉴别,除去大多
数不符合要求的菌种或酶。平板筛选法、多
孔板法等
复筛:精确测定酶活,筛选出需要的酶或产 酶微生物。常采用HPLC或GC
20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