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场地设计4
(完整版)景观设计——场地分析
![(完整版)景观设计——场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e88e79856a561253d36f5a.png)
一、对场地的区位分析:区位分析,可以说是将场地放在其周边的区域关系内进行场地的定性分析。
在这里,我们着眼的不外于如下两点:1、周边交通关系——列出详尽的各种交通形式的走向。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制约下一步设计的一些要素,如人行车行出入口、停车场、避让要素(轻轨、高速路的噪音避让等);2、项目定位关系——确定项目在整体区域中的定位。
分析周边的用地性质,列出其他相同项目的分布及服务半径,确定本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规模,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步的项目构成找到依据。
(如公园设计中,每一种休憩项目的设置,都应拿出相应的依据——甚至图上的每一根线,我们都应该知道是怎么来的。
二、对场地的社会人文分析:所谓的社会人文,实在是一个自己杜撰的词。
这里,想表达的是如下分析的综合:1、历史信息2、民风民俗3、适宜该场地的理想生活模式这一步工作,有利于我们在下一步的设计中把握场地的人文特质。
三、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分析:对于有可以利用的地形,自然要好好的把握。
有可能的应该做出这样两张图:1、场地坡度分析——分析并找出适宜的建设用地,减少对场地的人为破坏。
2、场地坡向分析——阳坡和阴坡当然是不一样的了。
对于景观设计而言,地形的变化是一个有利的因素,大家可要好好的把握喔!没有地形可以利用的场地,当然就省了心了。
四、对场地的生态物种分析:场地现状的生态物种,是维持场地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如地表泾流的生态涵养群落,地貌特征的特有动植物群落等,保护并恢复这些生态群落,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五、对场地的地质水文分析:场地现状的地质水文资料,自然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条件。
不同的地质条件,决定了不同的自然景观特色,而地下水位的高低、天然泉眼的有无,对于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更是不用我废话了。
六、对场地的风水格局分析:这个就看各位的堪舆术的造诣了。
所谓“风水”,只不过是古代一种朴素的规划理念罢了。
若是甲方偏好,而你也不惧这一个,那就大胆的分析吧。
场地分析的内容一、现状调查:包括收集与场地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实地踏看、测量。
景观场地设计
![景观场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db36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b.png)
气候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不容忽视,它决定了植物的生长、 水体的形态等,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这些文化背景可以 通过景观设计得到体现。例如,历史建筑、雕塑、壁
画等都是文化元素的体现。
输入 标题
社会需求
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如休息、娱乐、 运动等。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人们的行为习惯和 社会需求。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景观设计的重要方面,它决定了人们 的使用感受和健康状况。在景观设计中,需要考 虑如何改善和保护环境质量,如空气质量、水质 等。
美学元素
形式美
意境美
和谐美
特色美
形式美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 求,它涉及到形状、线条、 色彩等方面的美学原则。通 过合理运用形式美原则,可 以创造出具有美感的景观。
文化背景
历史传承
艺术是人文元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景观 设计得到表现。例如,通过雕塑、水景、灯光等艺术
手段,可以创造出具有艺术价值的景观。
艺术表现
历史传承是人文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体现一 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尊重 和保护历史传承。
功能元素
交通组织
良好的交通组织能够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和安全 性。在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人流和车流的流动 ,以及如何合理规划道路和停车场等设施。
特点
景观场地设计具有综合性、地域性、文化性和生态性等特点。它需要综合考虑 地形、水文、植被、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等人文因素, 同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景观场地设计的重要性
提升环境品质
促进生态保护
景观场地设计能够改善和美化环境,提升 城市和社区的形象,为人们提供宜居、宜 游、宜憩的空间。
场地设计----景观
![场地设计----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537ef18a4028915f804dc288.png)
绿化用地的整体规模
居住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各级中心绿地设置规定
绿化用地分布形态
1集中绿化配置
场地大部分绿化用地集中
2分散绿地配置
全部绿化用地分布于场 地各处 每一块绿地面积较小
绿地配置的基本形式
1边缘绿地
最基本的形式
2独立绿地
3集中绿地
绿地用地分类
绿地按主要功能分类与城市用地 分类相对应。 绿地分类为大类、种类、小类三 个层次,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 数字混合型代码表示。
场地绿化布置要点
建筑物周围绿化布置
道路绿化
广场绿化
❖ 广场绿化应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及 功能进行设计;结合交通导流设施, 可采用封闭式种植,对于休闲绿地可 采用开敞式种植,并可相应布置建筑 小品、座椅、水池和林荫小路。
❖ 公共活动广场的集中成片绿地宜≥广 场总面积的25﹪。
❖ 集散广场可用绿化分隔广场空间及人 流与车流;集中成片绿地宜为总面积 的10﹪~25﹪;民航机场前与码头前 广场集中成片绿地可为总面积的 10﹪~15﹪.
连续式种植 中心突出遮挡式种植 夹景、深远明亮式种植
三角侧重式种植 组合式种植
道路绿化
❖ 路侧带、中间分隔带、两侧 分隔带、立体交叉口、平面 交叉口、广场、停车场及道 路用地范围内的边角空地等 处的绿地。
❖ 选择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 城市复杂环境的乡土树种。 选择树干挺直、树形美观、 夏日遮阳、耐修剪、能抵抗 病虫害、风灾及有害气体的 树种。
皮相结合,达到色彩和谐、层次鲜明、四季景色不同的 效果。 ❖ 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 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应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 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
道路绿化
场地设计四讲
![场地设计四讲](https://img.taocdn.com/s3/m/a16b85b96bd97f192379e900.png)
30
31
32
33
34
35
(四)出入口通道
车辆类型 微型汽车 小型汽车 中型汽车 大型汽车 铰接车
通道形式
直线 曲线
直线 曲线
直线 曲线
直线 曲线 直线 曲线
坡度
15% 12% 15% 12%
12% 10%
10% 8% 8% 6%
36
37
38
39
其他规定
环形回转方式:
40
库; 免费停车库、限时停车库、限时免费停车库、收费停车场、指定停
车场。 三.停车场布置的一般规则 1.单向右行 2.避免车流相互交叉 3.停车场设计结合路面结构、绿化、排水及必要的附属设施的设计 4.以近期为主,为远期的发展预留场地 四。设计方法: 停车方式——垂直式、斜列式、平行式
20
21
二、规范规定 (一):防火间距
18
第三节 地面停车场 一、基本知识 二、规范规定 三、试题类型与解题方法
类型一:停车数50辆以下 类型二:停车数50-100辆 类型三:停车数100辆以上 类型四:停车坪有台阶 类型五:建筑物前停车场 本章小结
19
一 停车场设计的基本知识
一。停车场的组成部分:出入口、通道、停车位、隔离带、附属设施 二.停车场(库)的类型: 社会停车场、专用停车场、配建停车场; 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地上停车库、多用停车库、机械式停车
公用停车场——50-100m; 名胜风景区——150-200m;
48
(六)停车坪的设置
1.停放方式:平行式、斜列式(300、450、600角停放)、 垂直式三种。 2.按车辆停发方式的不同:前进停车、前进发车;前进停 车、后退发车;后退停车、前进发车。 3.停车场的竖向设计:最小坡度与广场要求相同,与通道 平行方向的最大纵坡度为1%,与通道垂直方向为3%。 4.停车场内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m。
模拟街区场地设计方案
![模拟街区场地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597b1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0.png)
模拟街区场地设计方案街区场地设计方案一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日益丰富多样化,街区场地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
街区场地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也成为了社区活动和互动的重要载体。
因此,设计一个既能满足居民需求,又能兼顾社区特色的街区场地是非常重要的。
二、项目需求1.多功能场地:街区场地应能够满足不同活动的需求,比如健身、游戏、表演等。
2.开放性设计:场地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为居民提供一个放松和互动的空间。
3.美观性:场地的设计应以美观度为主导,使人们愿意在这里停留和参与活动。
三、设计方案1.场地规划:根据场地面积和需求,将场地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域,比如健身区、游戏区、休闲区等。
每个区域的规划应该合理,保证居民活动的安全和便利。
2.景观设计:在场地中加入一些景观元素,比如花坛、喷泉等。
这些景观元素可以提升场地的美观性,同时也能为居民提供一些乐趣和放松的空间。
3.设施设备:为了满足不同活动的需求,场地应该配备一些基础设施和设备,比如健身器材、游戏设备等。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活动,并提供更好的服务。
4.互动性设计:在场地中添加一些互动性设计,比如小品表演、互动游戏等。
这样可以增加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场地的活跃度。
5.绿化环保:在场地中加入一些绿化元素,比如草坪、树木等。
这样可以提供更好的空气质量和自然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休闲场所。
四、效益预期1.丰富居民生活:设计一个多功能、美观的街区场地可以丰富居民的生活,提供一个愉快和互动的空间。
2.促进社区活动:街区场地的设计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3.提升街区形象:通过精心设计的街区场地,可以提升街区的形象,吸引更多的居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活动。
4.经济效益:街区场地的建设和管理可以为街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比如提供商业服务、组织活动等。
综上所述,设计一个能够满足居民需求,兼顾社区特色的街区场地是非常重要的。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业4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业4](https://img.taocdn.com/s3/m/a50bcd17a300a6c30c229f6a.png)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业3——居住区公园规划设计在山东省某城市湖滨地区居住用地区域,为改善居住环境质量,需要在湖滨建设一处开放式公园绿地,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公园绿地设计方案。
一、场地基本情况:本规划范围位于湖滨和居住楼房之间,总面积约6.44公顷(详见所附地形图)。
场地北侧为城市东西干道经纬路,西侧为滨州湖水面,东侧为居住区南北通道。
南北方向最长距离为400米,东西方向最长距离为200米左右。
整个场地的地势比较平坦。
没有太多的地形起伏变化。
经城市规划局研究决定:结合整个滨湖区域的居住环境建设,拟将该场地建设成为兼滨水景观与居民休闲双重功能的开放式居住区公园绿地。
力求体现滨水公园绿地的特点。
二、设计要求:1、结合整个场地周边环境、道路交通状况和居住楼房的空间分布,在适宜的位置,设置公园的标志性大门和其他小型入口。
在主要大门附近设置相应的停车场地,所配置的标准车位数不得少于15个,并有一定数量的自行车停放车位。
2、根据园林景观造景艺术的要求,可对场地局部进行微地形改造,由于场地濒临湖泊,在陆地上不再布置自然式水体。
围绕整个公园水景的营造,在滨水岸边设置必要的滨水栈台和活动场地,以满足城市居民和游人的滨水游憩活动需要。
3、在满足居民日常休闲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附近居民晨练、体育运动、健身、棋牌等活动场地的需要。
4、在整个公园区域设置必要的管理用房、厕所、亭廊花架等构筑物,要充分体现景观建筑的艺术特点。
但整个公园的建筑面积总量不要过大,单体建筑体量也不要过大。
公园景观以植物景观营造为主。
5、在植物景观规划上,以地域性乡土植物为主,根据地域性植物景观特点,主要植物景观应体现群体美与季相变化,层次应丰富,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控制原则为4: 6。
6、整个公园的绿地率控制在70%左右。
7、其它功能空间根据情况自定。
三、图纸要求:1、总平面图比例尺为1:500;2、功能分区图及相关简要分析图,比例尺为1:1000;3、局部景点详细设计1处(含平面、立面、剖面图,植物种植设计图、局部效果图);比例尺为1: l00~1: 200;4、总体鸟瞰图、局部效果图3-4个;5、相关说明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表,其文字说明不少于500字;6、A1图幅,若干张,钢笔淡彩。
景观方案设计
![景观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a87770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1.png)
景观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与定位本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周边交通便捷,商业氛围浓厚。
项目旨在打造一座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空间。
二、场地分析与评估场地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具备良好的景观基础。
周边建筑风格多样,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同时,场地存在一定的噪声干扰和空气质量问题,需要在设计中予以解决。
三、设计理念与目标设计理念:以自然和谐为核心,强调人文关怀,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融。
设计目标:创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景观,为市民提供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功能布局与分区根据场地特点和设计理念,将景观划分为入口广场区、休闲漫步区、文化体验区、儿童游乐区、运动健身区等五个主要功能区域。
各区域之间通过景观廊道、小径等连接,形成流畅的空间布局。
五、景观节点设计入口广场:采用开敞式设计,以大气磅礴的景观构图展现项目形象,设置特色雕塑和景观灯光,提升空间品质。
休闲漫步区:设置曲折的小径和舒适的座椅,营造宁静、舒适的休闲氛围,同时配置景观小品和特色花坛,增添趣味性。
文化体验区:结合当地文化元素,设置文化展示墙、文化雕塑等景观节点,展示地域文化特色。
儿童游乐区:设置各类儿童游乐设施,结合色彩鲜艳的地面和绿植,创造欢快、安全的儿童活动空间。
运动健身区:提供多样的运动设施和健身器材,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同时设置休息区和储物设施,提升使用体验。
六、植物配置与选择植物配置上,注重乔、灌、草多层次搭配,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增加绿量和绿视率,营造四季皆宜的绿化环境。
同时,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形成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七、设施与材料选型在设施选型上,优先考虑环保、耐用、易维护的设施,如太阳能灯具、环保材料等。
座椅、指示牌等公共设施采用人性化的设计,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同时,在材料选型上,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采用本地特色的材料和工艺,展现地域特色。
场地设计的四要素
![场地设计的四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d5a79e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5.png)
场地设计的四要素场地设计是指对一个具体的场所进行规划、设计,并满足人们在该场所中的各种需求。
好的场地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功能需求,还能够提升空间体验和整体品质。
在场地设计中,有四个关键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分别是功能性、流线性、美感以及可持续性。
功能性是场地设计的首要要素。
一个设计良好的场地应该能够满足人们在该场所中的各种实际需求。
无论是商业场所还是住宅区,都需要考虑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例如,商业场所需要有充足的空间来展示商品,舒适的休息区域,以及便捷的交通通道。
住宅区则需要有适宜的公共设施和便利的社区生活设施。
流线性是场地设计的第二个要素。
一个流线性良好的设计能够使人们在场所中自然而然地移动,并提高空间的舒适度。
流线性的设计通常是根据人们的行为和动线来规划的。
例如,商业场所通常会根据商品陈列和购物流程来设计通道和陈列区域,以引导顾客流动。
住宅区则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出行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得居民可以方便地到达各个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区。
美感是场地设计的第三个要素。
一个美观的场地能够提升空间的舒适度和整体品质。
美感的设计主要通过景观设计、材料选择和色彩运用等来实现。
例如,商业场所可以通过精心布置的景观和高质量的材料来营造出高档和吸引人的氛围。
住宅区则可以通过绿化景观和多样化的建筑风格来提升居住品质和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可持续性是场地设计的第四个要素。
一个可持续的设计能够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可持续性的设计主要包括对能源的节约利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废物的再利用和环境生态的保护等。
例如,商业场所可以采用节能设备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来减少能源消耗。
住宅区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和植物槽来合理利用水资源,并通过绿化带和湿地景观来改善环境生态。
综上所述,功能性、流线性、美感以及可持续性是场地设计的四个重要要素。
这些要素都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好的场地设计应该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并提供良好的空间体验和整体品质。
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
![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011954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b.png)
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场地设计是指在其中一特定的空间中,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将场地的功能与美观性相结合,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的过程。
它涵盖了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空间规划与布局:场地设计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空间规划与布局,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尺寸。
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实现场地的最优利用,提高空间利用率。
2.环境氛围的营造:场地设计需要考虑营造与场地定位相符合的环境氛围。
不同的场地有不同的氛围需求,可能是温馨舒适、时尚高雅、活力四溢等。
通过色彩、材质、照明等设计手段,打造出与场地定位相契合的环境氛围。
4.设施设备的配置:场地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选择适当的设施和设备进行配置。
例如,在儿童乐园的场地设计中,需要配置适龄儿童的游乐设备和安全设施,保障儿童的安全与享乐。
5.绿化景观设计:对于室外场地设计而言,绿化景观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植物的种植和景观的布置,可以增加场地的美观性,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愉悦感。
6.室内装饰与陈设:在室内场地设计中,室内装饰与陈设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通过合理的装饰和陈设,可以营造出与场地定位相符合的室内环境,提升用户对场地的体验。
7.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场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适当的照明设计可以改善场地的光线环境,营造出舒适、温馨的氛围,同时也能够突出场地的特点和重点区域。
8.建筑结构与材料选择:在场地设计中,建筑结构和材料的选择对于场地的功能和美观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合理的建筑结构和选择适当的材料,可以增强场地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总之,场地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空间规划与布局、环境氛围的营造、功能区域的划分、设施设备的配置、绿化景观设计、室内装饰与陈设、照明设计、建筑结构与材料选择等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建立一个满足人们需求和期望的场地,并最大限度地提升用户的体验和舒适感。
场地总平面布局5大设计要点
![场地总平面布局5大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ee185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1.png)
场地总平面布局5大设计要点1.功能布局:功能布局是指将场地划分为不同区域,根据不同功能进行合理的分配。
首先需要确定场地的主要功能,例如公园可以包括休闲区、运动区、儿童区等。
然后,根据这些功能分配适当的面积和位置,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例如,休闲区可以位于场地的中央位置,运动区可以位于较为开阔的地方,儿童区可以靠近休闲区,但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2.空间流线:空间流线是指场地中各个区域之间的连接关系和流动路径。
一个良好的空间流线能够使用户在场地中自由流动,并且能够方便地到达不同的区域。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场地的尺寸,避免不必要的距离和转弯。
例如,在公园中可以设置主要的步行路径,以便游客能够方便地访问各个景点。
3.视觉景观:视觉景观是指场地中的各种视觉元素,包括绿化、艺术装置、建筑物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元素的位置和布局,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例如,在一个公园中,可以在入口处设置一个独特的雕塑或水景,作为引导和标志,同时也能够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
4.绿化布局:绿化布局是指在场地中合理布置绿色植物,以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自然的氛围。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种类和生长要求,以及它们在场地中的分布和密度。
例如,在一个展览馆的周围可以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以提供遮阳的作用,而在展览馆内部可以设置一些小型花坛或盆栽,增加绿色的感觉。
5.场地尺度:场地尺度是指场地的大小和比例,与场地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场地的周边环境和功能需求,以确定适当的尺度。
例如,在校园中,一个大型的集会广场可以满足学生活动和大型集会的需求,而一个小型的庭院可以提供安静的休闲空间。
总而言之,场地总平面布局的设计要点包括功能布局、空间流线、视觉景观、绿化布局和场地尺度。
这些要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考虑,以实现场地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地和使用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居住区组团绿地景观设计
![居住区组团绿地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1b7611cc175527072208fd.png)
入口设置
总体规划
入 口
交通分析示意图
休闲步道
从概念到形式
数据计算与分析
相关公式 数据计算 数据分析
实验结论Biblioteka 附 件 附表概念设计
设计概念: “久”,取自成语“九久康泰”,意为永 远的健康平安,本组团绿地的主题即表达了 对小区居民良好的祝愿。 概念演化: “久”通“九”。数字“ 9” 一直以来就是 中国人民的吉祥数字,场地硬质铺装外形也 采用抽象的数字九的造型。
从概念到形式过程
结合场地外形
数字9变形
9
功能分区示意图
基址分析
居 住 区 总 平 面 图
1.功能分析
本场地的主要使用人群为儿童与老年人, 因此需要设置专供儿童活动的空间,其中包 含各种儿童活动所需要的游戏设施,例如沙 坑、滑梯、单杠等。老年人主要活动为使用 健身器械或进行集体运动。另外还设置供其 他年龄段居民使用的安静休息空间。
2.空间分析 场地内部分为三个功能空间,分别为儿童 游乐区、老年活动区、休养保健区。
功能分区详细设计
儿童活动区:设置泡泡墙、滑梯及攀援设施、 高低杠、沙坑,外围为疏林草地,边缘种植整形绿 篱作安全防护功能。 老人活动区:安排健身器械,采用树池与儿童 活动区作为分隔,树池边缘可作为休息坐凳、供活 动之余休息之用。 休养保健区:本区特色为植物配置,采用保健 植物,例如枇杷安神明目、丁香止咳平喘、广玉兰 散湿驱寒等。
3.交通分析
场地设置四个出入口,方便各个方向的居 民快速到达。 4.植被分析 绿化采用区域性树种,便于其适应环境、 生长良好;为了不影响建筑物内部采光,不 选用过高的大乔木;种植注意乔、冠、草的 合理搭配。
设计指导思想
(1)充分挖掘“久”的文化内涵,从小品造型、场地 总体轮廓来变现主题。 (2)强调植物造景以及植物的保健功能,同时兼顾四 季景观。 (3)尽量使用乡土树种,做到投资少、见效快 、便 于养护管理。 (4)植物配置手法,乔木、灌木和草本分层种植,形 成层次分明的景观。
景观工程场地设计方案怎么写
![景观工程场地设计方案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f7d1495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3.png)
景观工程场地设计方案怎么写一、项目背景与概况场地名称:XX景观工程项目地址: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项目规划面积:XXXX平方米项目描述:XX景观工程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开放式场地,旨在打造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社交互动的场所。
场地内拥有一定的绿化面积、人行道、休息座椅、活动场地等设施,适合各种户外活动和社区活动的举办。
二、设计理念1. 绿色生态: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坚持绿色生态理念,保留原有植被,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同时引入更多的自然元素,通过绿化、水景等手段丰富场地的生态氛围。
2. 社交互动:场地设计中考虑到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在活动场所和休息区域设置了各种舒适的座椅和桌椅,为市民提供交流、休息的空间。
同时,在设计中考虑挤高建筑利用访客闲暇时间,为其提供交流机会。
3. 多功能场地:整体布局灵活多变,满足不同类型的户外活动需求,能够举办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展览会、艺术表演等,同时也为周边居民提供片区空间。
4. 环境友好:在场地设计中应用环保材料,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并且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运营,保证场地的环境友好性。
三、场地规划1. 绿化景观:在场地内部和周边园林绿地设置花草树木,营造自然生态的环境。
通过合理植栽规划,打造出各种景观节点,使整个空间变得生机勃勃,具有观赏性和舒适性。
2. 休闲活动区:主要包括散步道、健身器械、亲子游乐区、音乐长廊等。
散步道两旁种植各类植物,形成绿色隧道,边上设有长椅供人休息。
健身器械和游乐区域为市民提供娱乐和锻炼的场所。
3. 活动场地:包括露天舞台、户外表演场地、活动广场等。
这些区域适合各种大型文化活动、表演、展览等活动的举办,也能为周边社区提供一个公共空间。
四、景观设计1. 物美:通过精心设计和精选的植物种类、材料等,打造出美丽的景观,使人们在这里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2. 环保:在植被配置上,首选当地适合的植物,以最大限度还原自然状态。
利用天然的环境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园林景观中园林场地的布局设计方法
![园林景观中园林场地的布局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62fb98cf84b9d529ea7a48.png)
园林景观中园林场地的布局设计方法在园林平面规划中,园路与场地是划分地形的一种要素。
地块形状的方、圆、规则或自然,都可以由园路场地的划分与组合来造成。
我们知道,地形是园林景观的主要载体,是园林景观的基本结构部分。
由于园路在地形构成上具有先决作用,因而园路的平面线形、路网的组合形状和园路竖向上的起伏变化等,都会对园林景观的全貌产生决定性影响。
因此,园路和广场在园林造景中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园林场地按其性质和功能分为以下几种:①交流集散场地:主要起组织人流、分散人流的作用,不希望游人长久停留休息。
如园林的出入口广场,有大量人流集散的建筑前广场(体育场、露天剧场、展览室)。
②游息活动场地:主要供游人休息、散步、打拳、做操、游戏、节日游园等用。
可以是草坪、稀树草地,也可用各种硬质材料铺装地面。
这些场地四周常配合花池、水池、亭廊、花架、雕塑等。
③生产管理场地:供园务管理、生产之用,如晒场、停车场、材料场等。
园林中这些场地的布局是以地形地貌、功能要求与艺术构图的要求而安排的。
园林的出入口广场、主要道路的交叉口、园内主要建筑前广场均属交流集散场地,这些场地,也要有重点景观设计。
如:公园主要出入口的大门设计,交叉广场中的花坛、雕塑、喷泉、山石盆景。
在空间构图手法上有"开门见山"的开朗景观;也有"欲扬先抑"的障碍安排和"内院"式安排。
广场是园林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道路系统的结点和休止符。
在园林中的景观序列节奏变化中,往往因广场的出现而具有阶段性。
游人在园林中的主要活动空间,就是园路和各种场地园路场地作为游人的活动空间,要保证最大面积的绿化用地,而使园综合功能就会失去平衡,以后是要出问题的。
这方面,需要重视的是足够的游人活动空间。
当然,人流交通方面的考虑也要满足,但只是兼顾性的,是占第二位的。
如何在满足游人活动和园内交通需要的同时,保证园路场地环境的舒适和美好,是园路和园林场地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场地美观提升方案
![场地美观提升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4ebf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b.png)
场地美观提升方案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美观要求也越来越高。
场地美观不仅仅体现了城市形象,也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场地美观提升的方案,希望能够为城市环境的改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方案一:绿化美化绿化美化是提升场地美观的一项重要策略。
通过在场地内大面积种植花草树木,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并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
在进行绿化美化时,应根据不同场地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以及合适的种植方式,如树木的种植密度、草坪的铺设方式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场地周围建造景观围墙,增加场地的私密性,提升整体的美观度。
方案二: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另一种提升场地美观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和设计,可以使场地更具艺术感,丰富其视觉层次和空间感。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考虑场地功能、场地尺度、场地形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景观元素和布局方式。
例如,在公园场地中可以设置喷泉、假山、湖泊等景观元素,增加观赏性和趣味性。
在商业场地中可以通过照明、雕塑等手段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方案三: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场地美观提升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适的照明设计不仅能够使场地在夜晚更具魅力,还可以提高场地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注意场地的功能需求和使用特点。
例如,在商业场地中,可以使用柔和的照明效果营造出舒适的氛围,提高商品陈列的效果。
而在公共场所,如街道和广场等,应注重照明的均匀性和亮度,以增加行人的安全感和夜间活动的方便性。
方案四:装饰小品装饰小品是提升场地美观的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手段。
通过在场地中摆放不同风格的装饰物,可以为场地增添个性和趣味,吸引人们的目光。
装饰小品的选择应根据场地的特点和功能来进行,例如在公园中可以摆放雕塑、花坛等装饰物,而在商业场所中可以摆放艺术品、植物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场地中设置座椅、遮阳棚等设施,提供休憩和遮风避雨的功能。
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
![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d6be2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0.png)
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许多不同方面,从环境保护到城市规划,以及公共空间的设计等。
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例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技术要素等。
本文将介绍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一、景观设计的要素1.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景观设计中最核心的要素之一。
这包括地形、土壤、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花卉、树木、草坪、植被等植物资源。
自然环境是景观设计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该认真考虑自然环境的相关因素。
2. 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指城市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结构等要素。
人文景观的设计应该考虑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体现当地文化特点。
同时,人文环境也考虑到城市居民的需求和喜好,如公园、广场和步行区等地的设计。
3. 技术要素技术要素包括建筑、工程、地形、排水等方面,特别是在大型景观设计项目中,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
技术要素对于景观设计而言十分重要,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评估。
二、景观设计的方法1. 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是指景观设计的预备阶段,包括对区域的分析和方案设计。
规划设计的目的是在确定散乱的环境和空间资源的基础上,从而使其更有组织,并为长期的使用和维护做出规划。
2. 场地分析场地分析是指对具体的场地进行详细的观察和研究,包括地形、土壤、气候和植被等自然环境,以及建筑、人行流线、道路和停车区等人造环境等方面。
目的是为后续的景观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3. 设计构思设计构思是整个景观设计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概念和思路会先行出现,并进行协调和改进。
在这个阶段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设计的主题、风格、形式、构造和合理性等方面,体现出景观设计的主要创意。
4. 三维设计三维设计是指将设计的模型转化为更现实和形象的形式,视觉模拟让人们对于未来物质环境进行更好的判断和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可以使用CAD等工具进行模拟,进一步改进设计构思。
公园教学场地设计方案
![公园教学场地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4c039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3.png)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重要场所,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展。
将公园与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还能提高公园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个集教育、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公园教学场地。
二、设计理念1. 生态环保:场地设计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遵循生态平衡原则,利用自然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功能多样:场地设计兼顾教学、休闲、健身等多种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美观实用:场地设计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公园教学场地。
4. 安全便捷:场地设计充分考虑安全性,确保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并方便游客出入。
三、场地布局1. 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教室设置宽敞明亮,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室配备实验器材,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图书馆藏书丰富,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2. 休闲区:包括休息亭、长椅、花坛等,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休息亭采用木质结构,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长椅采用环保材料,舒适耐用;花坛种植花草树木,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
3. 健身区: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路径等,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篮球场、羽毛球场采用专业运动场地材料,确保运动效果;健身路径设置多种运动器材,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身需求。
4. 自然教育区:包括观鸟台、昆虫馆、植物园等,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
观鸟台设置望远镜,供游客观赏鸟类;昆虫馆展示各类昆虫,普及昆虫知识;植物园种植多种植物,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习性。
四、设计特色1. 绿色生态:场地设计充分利用自然景观,打造绿色生态公园,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文化传承:场地设计融入当地历史文化元素,展示地域特色,传承文化底蕴。
3. 创新教育:场地设计注重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智能管理:场地设计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公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园林规划设计四要素
![园林规划设计四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14c5b00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f.png)
园林规划设计四要素一、场地选择:场地选择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首要环节。
场地的选择应考虑地理环境、社会因素和文化特征等方面。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势、土壤条件、水资源等因素,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以确定适宜的场地。
社会因素包括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社区需求等,需要结合市民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满足公众的需要。
文化特征包括历史遗迹、地域特色等,需要在规划设计中体现出来,以展示地方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核心要素。
空间布局要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相互关系,以达到最佳的空间利用效果。
常见的功能区域包括入口广场、交通路线、绿化带、娱乐设施、休闲区等。
在空间布局中,需要考虑到交通流线的合理性、景观的连贯性和整体的美感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绿化面积和绿地比例,以营造宜人的自然环境。
三、功能设置:功能设置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功能设置要基于场地选择和空间布局,根据社会需求和市民需求确定园林的功能。
功能可以包括休闲娱乐、健身运动、文化艺术、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
在功能设置中,需要注重功能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既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又充分展示园林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四、景观营造:景观营造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要素。
景观营造包括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两个方面。
景观设计要注重美学和艺术性,根据场地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搭配,创造出美丽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要考虑地域特点和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同时,还需注重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景观的生态效益。
总之,园林规划设计的四要素是场地选择、空间布局、功能设置和景观营造。
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考虑,以实现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效果。
通过合理的场地选择、科学的空间布局、多样化的功能设置和精心的景观营造,可以打造出满足公众需求、美观大方的园林空间。
公共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公共绿地景观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d73b2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3.png)
公共绿地景观设计说明一、引言公共绿地是城市中人们休闲、娱乐、交流的重要场所,其景观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描述一种公共绿地景观设计方案,通过合理的布局和丰富多样的景观元素,创造一个宜人舒适、具有艺术感和生态意识的绿色休闲空间。
二、场地选择本方案选取了市中心的一块空地作为公共绿地场地,该场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地势平坦,周边交通便利,适合打造一个多功能的公共绿地。
三、景观布局1.中央草坪区:将场地的中央位置设计为一个宽阔的草坪区,供人们休憩、娱乐、运动。
草坪周围种植花卉和乔木,形成绿色屏障,提供舒适的环境和美丽的景观。
2.水景区:在场地的一侧设计水景区,设置喷泉、小溪等水景元素,为绿地增添活力和艺术感。
水景区的周围种植水生植物,形成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吸引鸟类和昆虫。
3.休闲区:在场地的另一侧设置休闲区,布置休闲座椅、遮阳棚等设施,供人们休息、交流。
休闲区周围种植花坛和矮墙,增加景观层次感和美观度。
4.儿童游乐区:在场地的一角设计儿童游乐区,设置滑梯、秋千、攀爬架等设施,满足孩子们的游乐需求。
游乐区周围种植树木和灌木,形成绿荫和遮阳效果。
五、景观元素1.植物选择: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植物,包括花卉、乔木、灌木等。
注重色彩搭配,使景观更加丰富多样。
2.景观灯光:在绿地的主要景观元素周围设置景观灯光,以提供夜间照明和美化效果。
采用节能的LED灯具,使夜间景观更加璀璨。
3.雕塑艺术:在绿地的不同区域设置雕塑艺术品,丰富景观层次,提升艺术氛围。
雕塑艺术品的选择应与绿地主题相协调,体现人文关怀和城市精神。
4.人性化设施:在绿地中设置休息座椅、公共厕所、垃圾桶等人性化设施,提供便利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六、生态保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合理利用雨水,设置雨水花园和雨水收集系统,降低雨水排放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物要素在空间容积中的比例 旷如与奥如
奥如,内向郁闭,狭仄幽静 抑、密、暗、堵 旷如,外向疏朗,开阔明亮 扬、疏、明、通
景观空间的创造-旷奥交替
入门:奥如 园内:奥旷相兼,互换为妙
2.3.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4)景观空间密度
夹道空间
入口小院
绿荫入口空间
2.3.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第一讲内容回顾
•1.人群的需要
2.行为
•1.1心里 •1.2领域感
•1.3识别性
2.1行为与习惯 2.2行为的类别
2.3景观的需要P47
2.3.1空间的定义和类型 2.3.2景观空间界定要素 2.3.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2014-5-20
Part -1
2014-5-20
Part -1
2014-5-20
利用地形 利用水体 利用植物
空间与边界的关系
2014-5-20
Part -1
用实体的转角或边界线的 记号定义空间
2014-5-20
Part -1
随着正向的空间逐渐淡化,斜向的空间 强化
2014-5-20
Part -1
2014-5-20
Part -1
工具:两棵树
现状环境
延伸至道路边界的两个小空间
(5)景观空间焦点
在景观中吸引人们 注意或是在视觉上 突出醒目的-完全同 周围环境异质的-形 式和场所。
2.3.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6)景观空间色彩
空间色彩的作用
——造型手段 ——营造氛围 ——影响情绪 ——文化背景
确定景观空间色彩 的依据 ——空间功能与特征
——周边建筑色彩
2.3.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2.3.2景观空间界定要素
(3)景观空间界面 底界面——第二立面 概念:景观空间中人们接触最为密切, 构成材料的质地、平整度、色调、图 案等提供了大量的空间信息。 作用:承载活动,划分空间,强化景 观视觉效果等。 按底界面的表面特征可分为:软底界 面 硬底界面 特殊底界面-水
2.3.2景观空间界定要素
2014-5-20
自由的树林,好玩的, 感觉自由的,休闲的, “天堂般的”,空间 的整体感觉混合着渐 渐增长的破碎感。
Part -1
疏与密
树林,紧密而封闭
树林,松散的封闭
树林,松散的
如果整齐的树林被打散成了几组,就 产生了树林中新的空间格局(清晰 的)。这种打散可以是严格规则的和 不规则的,间隙构成的树网形成了有 趣的对比。
2014-5-20
变化
在一个严格的网格上,规则而形式清晰
在一个严格的网格上,自由而清晰
强调方向的,自由而清晰
自由、“自然”的树丛和规则树丛的不同 在于它不依规则网格为基础,树之间的距 离、相应光影的大小都是不规则的,大的 空隙和小而紧密黑暗的区域交替出现。这 种树林能制造非常广泛的情趣:从田园牧 歌式到忧郁消沉式——根据树种的不同决 Part -1 定。
人对空间尺度的感受
Dmax≈1200M,看清人的存在 D ≈ 500M,希望乘坐交通工具 D ≈ 300M,心情愉悦的步行距离 D ≈ 100M,见到的人是清晰个体 社会性视域 D ≈ 30M,辨认面部特征与发型 D ≈20~25M,辨别表情和心绪
外部空间模数:20~25M
2.3.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2014-5-20
空间叙事 在空间的游览中体会故事趣味。
用场景的 方法定义空间
2014-5-20
二、构图 1.风景构图 (1)景观视轴
2014-5-20
(7)景观空间变化
自然材料自身变化 时间的变化 游览过程 距离:25~30
2.3.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8)景观空间序列 空间序列 起、承、开、合 观赏线路的组织 •串联式 •环状 •辐射式
2.3.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串联式 •环状 •辐射式
2.3空间的渗透性
空间的分割
2014-5-20
2.1.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2.1景观空间理论
(1)景观空间围合
创造的空间类型 小气候条件
2.3.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2)景观空间边界
景观边界效应 景观边界形式 景观边界类型
地形 植物 建筑 水体
2.3.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2)景观空间边界
景观边界效应 景观边界形式 景观边界类型 景观边界特性
异质性 中介性 模糊性 公共性 层次性
2.3.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3)景观空间尺度
空间尺度的层次
微观 中观 宏观
1m×1m细部尺度 可体验的各种细节 10 m× 10 m空间尺度 100 m ×100 m场所尺度 1 km ×1 km邻里尺度 10 km ×10 km城市尺度 100 km× 100 km区域尺度 各类绿地中的局部空间 易感知、可形成领域感 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室外空间的区域差异性
2.3.2景观空间界定要素
(3)景观空间界面
底界面 竖向界面——立面 顶界面-最具不确定性的界面
2.3.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1)景观空间围合 (2)景观空间边界 (3)景观空间尺度 (4)景观空间密度 (5)景观空间焦点 (6)景观空间色彩 (7)景观空间变化 (8)景观空间序列
2.3.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软底界面 软底界面可变性强
2.3.2景观空间界定要素
硬底界面 材料的质感、图案、色彩影响空间特征, 软底界面可变性强 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指示性
2.3.2景观空间界定要素
特殊底界面-水
特性: 衬托建筑, 流动性, 水的倒影-虚实对比, 可塑性
2.3.2景观空间界定要素
(3)景观空间界面 底界面 竖向界面——立面 构成材料丰富 多孔性、非连续性和不确定性
——《老子》第十一章
“„„生存空间则要用由有形物质要素 围合或组织起来的大气空间的容积来测量 „„一个好的三维空间中的体验是人生最重 大的体验之一。” ——Garrett Eckbo
空间是容积,其特性在于容纳性
(1)定义
景观空间:由地形、植物、水体和建筑封闭并界定, 为人类活动提供场所。
紧张
松弛
欢要素
(1)空间界面
限定某一空间或领域的面状要素。
“地”、“顶”、“墙”
2014-5-20
2.3.1空间的定义和类型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 用也。埏(shān)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 器之用也。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 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节奏感
特点:同一种形状反复使用, 强调意识,主次分明。
2014-5-20
(3)动静感
公园入口
2014-5-20
中心绿地
2014-5-20
主路的交汇点
2014-5-20
静态感特点:以欣赏为主题, 设计中的景物与环境和谐统一,形成对景 框景等效果。
2014-5-20
(4)虚实感
阴影的虚实对比
2014-5-20
绿地开敞空间
滨水公园开敞空间
2014-5-20
2014-5-20
定向开放空间
直线型空间
2014-5-20
2014-5-20
2014-5-20
2014-5-20
2014-5-20
2.3.2景观空间界定要素
(2)建筑空间界面 底面——水平要素 立面——垂直要素 顶面——水平要素
(1)景观空间围合 围合度
围合界面的虚实比例是 不同的,因而使得空间 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围合 感,也就是围合的程度。
围合度的影响因素
围合界面的数量 围合界面的高度 围合界面的材质
2.3.3景观空间形式属性
(1)景观空间围合 D/H比
D/H<1,紧迫感 D/H=1,某种匀称存在 D/H>1,远离感 D/H=1.5~2,使用最多的数字 D/H=3,传统广场常用的比例
2014-5-20
柱廊和拱廊
2014-5-20
Part -1
2014-5-20
Part -1
2014-5-20
利用水体倒影丰富视觉感受
2014-5-20
2.4空间序列 组织问题 秩序感 (1)连续感
2014-5-20
把面积不同, 但是功能性质一样的空间串联起来。
连续感把空间的构成平等化
2014-5-20
延伸至建筑边界的两个小空间
小的私有空间,在 大的私有空间之前
分割为公共和半私密的区域 (没有强调入口)
大的邀请性的空间(没有强调 入口)
入口附近的公共空 间,有邀请的意味 2014-5-20
街道边的空间,封闭私密的入 口,强调入口,但没有邀请性
标明入口的连贯空间
Part -1
整齐与自由
整齐的树林, 精确的,可靠 的,“整齐 的”,平静的, “呆板的”。
沉思
动感 恐惧 崇高
2.1.1空间的定义和类型
(2)类型
按存在形式分 面域空间 线形空间 按心理感受分 动空间 静空间
2.1.1空间的定义和类型
(2)类型
按围合程度分 封闭空间 半封闭·开敞 开敞空间 按所在位置特性 阳角空间 阴角空间 凸空间 凹空间
201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