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跨越百年的美丽》2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教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dd76767cd184254a353547.png)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内涵。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本教案设计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出示课件]居里夫人的照片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位朋友吗?她是谁?(生:居里夫人)谁来说说居里夫人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答:美丽、端庄、沉稳、年轻漂亮)师:有人说她美丽,有人说她端庄,每个人的印象都不尽相同。
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描写居里夫人美丽容貌的。
[出示课件]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生齐读。
(板书:容貌)二、品读课文,解读“美丽”。
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同学们,仅仅靠美丽的容貌能跨越百年吗?(生:不能)那么,课题中的美丽还表现在哪里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师:好的,同学们读完了课文,谁来说一说课题中的美丽还表现在哪里?(生:不屈的信念、孜孜追求、献身科学)(板书:献身科学)师: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哪件事情上体现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师:读完了吗?都读完了吗?谁来说说吧。
(生答,适机出示课件)[出示课件]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be06e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8.png)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明确本章节的具体教学目标。
1.2 教学内容介绍本章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强调本章节的关键知识点。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策略2.1 教学方法介绍本章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
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教学方法。
2.2 教学策略介绍本章节的教学策略,如引导式教学、问题驱动教学等。
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教学策略。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活动设计3.1 教学过程设计描述本章节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解、互动等环节。
解释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
3.2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本章节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解释每个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设计设计本章节的评价方法,如考试、作业、小组评价等。
解释每个评价方法的设计意图。
4.2 教学反馈设计设计本章节的教学反馈方式,如学生反馈、同行评价等。
解释每个反馈方式的设计意图。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准备5.1 教学资源准备列出本章节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材料等。
解释如何准备和使用这些教学资源。
5.2 教学材料准备列出本章节所需的教学材料,如讲义、案例、图片等。
解释如何准备和使用这些教学材料。
第六章: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6.1 教学实践分享分享本章节中的教学实践经验,如成功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教学方法等。
强调实践中的亮点和收获。
6.2 案例分析分析本章节中的具体教学案例,如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组合作的效果等。
第七章:学生学习与成长7.1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章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提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措施。
7.2 学长与收获描述本章节中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如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等。
强调学生在本章节中的收获和成就。
第八章:教学反思与改进8.1 教学反思对本章节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和方向。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第二课时_《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第二课时_《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6002f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a.png)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第二课时_《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语文教案《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语文教案【教学过程】课前读书分享一、复习导入导:昨天我们学习了第18课(生齐读课题),1. 听写生词2. 究竟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呢?二、整理批注、小组交流1.默读课文,整理补充自读自悟时的批注(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2.小组内交流三、精读,品味“美丽”1.小组汇报:哪些地方能表现出居里夫人的美丽?A.容貌美:(适时板,生端端正正地写在课题旁边)预设一: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师:关注人们的表现,这句话中藏着一对反义词:人声鼎沸──肃然无声,描述了人们的变化,同学们,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不着急,再联系下文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师:也就是说,居里夫人的美丽与她对人类巨大的贡献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是这样的美,让人们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预设二:“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师:大家看这两段话,同样是写居里夫人的美丽,哪句更好?课件出示:1.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有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
12.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衣着和容貌的美、神情里一种精神美,一种人格美、善于观察,很有智慧)师:同学们,这就是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我们发现她美丽的形象里透着一种精神,更述说着一份品格,正是这富有特质的美,深深地震撼着作家梁衡,于是他深情地写道──一起读。
生:(齐读)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等奖说课稿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cf113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c.png)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等奖说课稿《《跨越百年的美丽》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跨越百年的美丽》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只在于容貌,而在于为人类作出伟大的贡献,实现自己最高层次的人生价值。
学生很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
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将“美丽”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美丽”带动学生纵观全文,引导学生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因此我确立本节教学目的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
3、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二、说教学思路: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对此文的感受和理解。
所以,全部流程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分为四大部分:走近居里——解读美丽——升华美丽——书写美丽。
从易到难,从浅到深,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热情。
使学生的思维在这一节课中始终都处于激活的状态,得到思维的锻炼,享受思维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走近居里。
激发学生解读居里的兴趣。
2、解读美丽主要让学生理解“美丽”的多层内涵。
要求学生先在文中去寻找描写居里夫人美丽的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
然后对重点语句进行品析,领会居里夫人的精神魅力,加深对“美丽”的理解。
这一步骤锻炼学生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居里夫人的美丽重点在“内在美”,即:坚强执著,献身科学,淡泊名利,懂得“美丽”的具体表现。
3、升华美丽最后从理解课题进一步提升对美丽的认识。
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索,居里夫人的“美丽”已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流传至今,还要继续流传下去。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fa2308bceb19e8b8f6babf.png)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目标】:1、学会“埃、伦、藤、析、碱、顽、卓、效、蚀、乏、誉、衔、粪、捐”十二个生字,并能认、读、正确书写“人声鼎沸、肃然无声、定格、冶炼、荣誉、里程碑、头衔、卓有成效”等词语。
而且,大概了解文中涉及物理方面的专业词语的意思,如:放射性元素镭、试管、量杯、酸碱、工业废渣、物理学、诺贝尔奖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启迪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丽”,理解“美丽”的真正含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美丽”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展示居里夫人的照片、出示课题,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美丽的女士是谁吗?(居里夫人)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居里夫人的文章——《跨越百年的美丽》。
你们会对这个题目感到纳闷吗?居里夫人是如此的美丽,可是她的美丽怎么会持续一百年之久呢?这篇课文究竟写的又是什么内容呢?好,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共同走进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认、读、写生字词,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学生结合字典,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并弄懂不了解的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较难生字词的书写——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再读课文,教师对难懂词语进行讲解,对文中涉及物理方面的专业词语的意思进行大概讲解——指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准、通顺——小组轮流读——播放录音,全班边听录音边默读,整体感知课文,思考课初提出的问题(基本明白题目的意思:这“跨越百年的美丽”指的是居里夫人美丽的世界观、人生观,美丽的心灵;明了课文的大概内容)。
3、划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同桌之间交流分享一下,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说课稿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6fc0b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9.png)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说课稿第一篇: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说课稿《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居里夫人的道德力量和理想光辉,理解居里夫人“美丽”的内涵。
2、学习本文运用联想、引用、类比、对比等手法深化主题的写法。
3、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后针对课文提出几个问题,教师1、学生事先预习课文,在自读基础上针对课文提出几个问题,提交教师。
2、教师认真阅读所有学生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预习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针对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中初步理解居里夫人“美丽”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在学习这篇课文以前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文章的主人公:(生):居里夫人的简历。
(师):听时我注意到两点:A 妇女受到歧视——当时大学不收女生;B 她死于白血病——与她从事的工作有关。
2、同学们的预习准备工作做得很好,可以看出大家对这篇文章进行了仔细的研读,下面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再快速读一遍课文,读好以后针对课文提几个问题。
(划出本课中的生词和注音)3、大家也针对这篇文章提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同来探讨这些问题。
由于问题很多,我从中选了一些大家提得最多,最感兴趣的问题。
(二)讲读1、在阅读的基础上,以题目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美丽”有什么含义?居里夫人的美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生):外表美、心灵美。
(师):先说外表美。
书上有画像,不甚清晰。
有关居里夫人的美,文章当中有很多详细的描述,其中有一处写她的美,写绝了,大家找一找描写居里夫人美丽的词句。
(生):第4段“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追慕者。
五年级语文下册 跨越百年的美丽2课件 鲁教
![五年级语文下册 跨越百年的美丽2课件 鲁教](https://img.taocdn.com/s3/m/53af5d0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0.png)
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
交流分享
谈谈所你了解的居里夫人
感知全文,了解大意
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 是“跨越百年”的呢?
A.“跨越百年” “百年”既可以理解为一个具体数字,作者写作
之 时为1998年,距居里夫人1898年12月26日在法国科学 院作学术报告正好是一百年;
也可以理解为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表示时间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72022/1/172022/1/172022/1/17
D.(第⑥节)赞美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深远意 义;
E.(第⑦节)赞美居里夫人是一位挺立在智 慧高地的伟人。
找出文中引用的名人语句或 事例,分析其作用。
莫泊桑在他的名著《项链》中说:“女 人
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
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身世和门庭的标志。” 引用名言,并对此作出反思与议论,指出
居里夫人是属于很漂亮的女子,但她偏偏没
《跨越百年的美丽》优秀教案《跨越百年的美丽》精选教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优秀教案《跨越百年的美丽》精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b271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0.png)
教案标题: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目标:1.学生了解百年风尚的变迁;2.学生学会用英语描述不同年代的美丽;3.学生能够通过影像、音乐等多种形式感受百年的美丽。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百年风尚的变迁;2.学生学会用英语描述不同年代的美丽;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通过影像、音乐等多种形式感受百年的美丽。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音乐《百年孤独》;3.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百年孤独》引入话题,让学生感受百年的美丽。
然后,教师展示一张百年前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百年前的美丽。
Step 2:了解百年风尚的变迁(15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百年前的服装、发型等图片,并向学生介绍白色和珠宝在那个时代的重要性。
然后,教师播放一段短视频,展示百年前的时尚秀,让学生感受时代的差异。
Step 3:描述不同年代的美丽(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种年代的美丽。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媒体形式(图片、视频、音频等)展示该年代的美丽,并用英语进行描述。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并制作PPT或其他形式的展示。
Step 4:小组展示(20分钟)学生按照小组顺序进行展示,并分享他们对于该年代美丽的理解。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给予评价。
Step 5: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不同年代的美丽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美丽的概念和当代年轻人对美丽的态度。
Step 6:拓展活动(10分钟)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当代年轻人对美丽的态度和定义,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形成一份小结报告。
Step 7:结束语(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展望下一堂课的内容。
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继续搜集更多相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不同年代的美丽;2.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深入研究当代年轻人对美丽的态度,并形成一份调研报告。
小学五年级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
![小学五年级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https://img.taocdn.com/s3/m/eaa135f0ee06eff9aff8072b.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跨越白年的XX》教案范文三篇〈〈跨越百年的美丽》讲述了居里夫人完成放射性元素镭的伟大的科学发现的过程,表现了她献身科学、为人类造福、视名利如粪土的伟大人格魅力。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目标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 "跨越百年的美丽" 的深刻内涵。
课前准备1.教师认真阅读梁衡的原作〈〈跨越百年的美丽》〈〈悼念玛丽居里》等相关书籍,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质疑"xx"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
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问题预设: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 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美丽"入手,引导学生质疑,课伊始,疑已设,引导学生有主旨地进入整篇课文的学习。
)二、初识"xx"1.白由练习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2、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与处理信息,抓住关键信息进行交流,对居里夫人有大致了解即可)3.在大家的交流中,我们已对居里夫人有了初步了解,这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课文的描述中,又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混我们沿着"美丽"去认识居里夫人,了解居里夫人。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d2b4a941dd36a32d7375816e.png)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质疑美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居里夫人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一起来读读写居里夫人形象的词语吧!年轻漂亮神色庄重白净端庄坚定淡泊美丽庄重美丽健康端庄坚毅同学们,居里夫人漂亮端庄的容貌定格在当时人们的心里,也定格在一百多年后我们的心里。
但是,外表的美丽是短暂的,不能延续百年!那么能够跨越百年的美丽究竟是指什么呢?(板书:人格)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居里夫人,感受她美丽的人格。
b5E2RGbCAP 二、品读课文,解读美丽(一)体会“坚定执著”1、请同学们默读3-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居里夫人人格的美丽?可以做做读书笔记,写写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p1EanqFDPw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都来读读这个句子,你发现居里夫人有哪些可贵的性格?板书:坚定执著2、居里夫人坚定执著的性格具体表现在哪里?A、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DXDiTa9E3d△学生谈体会。
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可见居里夫人是多么勤于思考,对科学执着地追求!△领悟写法。
作者就是用对比的方法把居里夫人与众不同的探索与追求的特点写了出来!△写法迁移,我们可以用别的事物也用对比方法说居里夫人的勤于思考。
出示:就像是沙地里的西瓜,别人也许是,可居里夫人却要。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RTCrpUDGiT同桌准备说——指名说。
小结 :居里夫人对世界上很多的现象都不断地探索,对科学执着地追求。
把你感受到的执著读出来吧!指名读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份执著吧!集体读居里夫人是这样的执著追求,让我们深深敬佩。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这句话就有不一样的感受了。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教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55294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1.png)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对百年美丽的探索兴趣。
1.2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1.3 教学内容展示一系列不期的美丽图片,让学生感受美丽的变迁。
提出问题:“什么是美丽?美丽的标准是否在变化?”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
1.4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对美丽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美丽的内涵与外延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美丽的内涵和外延,认识到美丽不仅仅是外貌。
2.2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美丽的内涵和外延。
2.3 教学内容介绍美丽的内涵,包括个性、才华、善良等内在品质。
介绍美丽的外延,包括外貌、举止、气质等外在表现。
2.4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第三章:美丽的塑造与传承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美丽的塑造和传承过程,认识到美丽是可以不断进步和提升的。
3.2 教学方法通过历史和文化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美丽的塑造和传承。
3.3 教学内容介绍美丽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塑造和传承。
介绍美丽的提升方法,包括学习、修炼、模仿等。
3.4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美丽的塑造和传承。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美丽塑造和传承的理解。
第四章:美丽的价值观与道德观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美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认识到美丽与道德的紧密联系。
4.2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美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4.3 教学内容介绍美丽的价值观,包括自尊、自信、自爱等。
介绍美丽的道德观,包括诚实、善良、有责任感等。
4.4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第五章:美丽的追求与实现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追求和实现美丽,激发学生积极追求美丽的动力。
5.2 教学方法通过成功案例分享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追求和实现美丽的途径。
《跨越百年的美丽》语文教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1d174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4.png)
《跨越百年的美丽》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和分析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活、人性和美丽的独特见解,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理解和尊重不同人的观点和经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描写一位女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经历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她的成长、爱情、挫折和坚持,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坚强。
2.2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引发对美丽和时间的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经历,思考美丽在生活中的意义。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学生查找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词汇学习。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写作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交流和互动。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评估方式: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检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评估内容: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对文章中的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包括象征意义和隐喻的识别。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章中的情节和对话。
学生写一篇类似的短文,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和成长。
5.2 教学资源:提供相关的文学作品或电影,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欣赏。
提供写作指导和评估标准,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运用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024年《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范文(3篇)
![2024年《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af87a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0.png)
2024年《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范文跨越百年风尘,从她的实验室跨进科学的史册,从化学物理的辉煌中绽放的出水芙蓉,一句话便是“成功不是眼泪而是血汗筑成的”坚韧!风云变更,变不了她美丽的人格;岁月流金,流不走她的睿智,她的魅力恰恰因为岁月的久长而熠熠生辉。
她,就是玛丽.居里。
古语云:“自古红颜多薄命”,君不见西施、玉环都在风华正茂之年零落于尘,空留下一段传闻,几声慨叹。
可居里夫人的美丽换来了科学革命的新,青春托出的一条条科学定律映照在她白皙的脸庞上。
“长恨春归无觉出,不知转入此中来”,她跨越百年的美丽催生出了科学革命的长卷,字里行间闪耀着放射物质镭的光辉。
居里夫人有着引人注目的红颜美貌,以至她的闺中密友需要用伞柄赶走那些追慕她的人,可她靠的不是这个,而是对理想的追求,所以,她的美是历久弥新的;居里夫人也赢得了无数的崇拜和敬意,人们用诗歌赞美她,媒体大篇幅报道她,可她不为所乱。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她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冲宠坏的。
”不求名利,不为赞扬,不怕挫折,自由轻松地驾驭着自己的生命之舟,一如既往地驶向科学的彼岸,“不为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何等坦荡的胸怀。
本来,她完全可以享用镭带来的丰润财富,腰缠万贯。
可她偏偏独上高楼,丝毫不为财富所动心,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专利权。
她的放弃,使得百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传颂着关于三克镭的感人故事。
“科学是全人类的”,这是她对人们的回答,穷困使她的生活窘迫,可她的内心世界是充实丰裕的。
孔子说过:“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面对着跨越百年的美丽,我由衷地体会到什么是“贤”的内涵,不得不由衷的感慨:“贤哉,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居里夫人,你跨越那悠悠的岁月长河里,把你的青春、智慧和人性的光辉洒在百年后的今天。
2024年《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范文(2)玛丽·居里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传奇,一个美丽、不朽的传奇。
玛丽·居里是个美丽的存在,她本身就是美丽的化身。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4a516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3.png)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什么是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教学目标】1、领悟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理解美的内涵。
2、学习本文多种写作手法及修辞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难点】难点:让学生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文章的前后的内在联系重点: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突破口:什么是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预习】让学生查找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第一教时(一)导入1, 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文章的主人公: 居里夫人的简历【玛丽居里简介】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
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于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被马车撞死,但居里夫人并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继续研究,于1910年与德比恩一起分离出纯净的金属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用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并将其开到了前线。
20世纪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终于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
在此之前几个月,她的女儿依伦和女婿约里奥-居里(Joliot-Curie)宣布发现人工放射线(他们俩因此而荣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
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
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居里夫人的故事尽人皆知,从小到大,记忆中我们所知道的都是作为科学家的她:发现了镭、两次获诺贝尔奖、忍受着丧夫之痛献身科学……但粱衡却写出了另一番景致。
《跨越百年的美丽》选段
![《跨越百年的美丽》选段](https://img.taocdn.com/s3/m/40d102d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4.png)
《跨越百年的美丽》选段
佚名
【期刊名称】《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年(卷),期】2016(0)4
【摘要】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她是关键的一人。
在
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人工放射性)。
()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
【总页数】2页(P20-20)
【关键词】《跨越百年的美丽》;放射性;居里夫人;科学家;第一人;天然;人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16
【相关文献】
1.让美丽跨越永恒——《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解读 [J], 赵远利;
2.永恒的美丽美丽的永恒——《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堂教学评析 [J], 何捷;黄国
才
3.聚焦“美丽”把握核心落实“语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教学设想 [J], 陈炳生
4.跨越百年的美丽——记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的百年嬗变 [J], 雷婷
5.恰当运用资料实现跨越的美丽——浅谈《跨越百年的美丽》的资料运用 [J], 李振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下册)新郑市新华路小学王瑛2013年3月《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新郑市新华路小学王瑛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乘着温暖的春风,让我们《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起走近玛丽·居里。
迎着和煦的阳光,一只小小的毛毛虫经历吐丝作蛹、破茧而出,终于羽化成蝶,在百花丛中展翼飞翔,彰显着语文的魅力,诠释着“美丽”的真谛。
一、抽丝剥茧,探寻目标设置的丝丝依据。
依据一:《语文课程标准》与本课相关的目标,有6条,请看大屏幕: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我对“独立、正确、表达顺序、思想感情”等作了以下解读:1、“独立”不需分解,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学。
“会写”指的是能正确默写。
2、“正确”可以分解为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准节奏,读准语调,等等。
“流利”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得连贯,不指读、不词化;再是读出速度——不唱读,不拖音。
“有感情”地朗读,所指很丰富,可以分解为:读出心理的变化,读出态度的变化,读出心情的变化,读出精神的变化,读出认识的变化,等等。
4、“词句的意思”包括表面的和深层的含义。
“推想”可以分解为“推测、判断”。
“体会”分解为“说出、说明、解释”等。
5、“表达顺序”可以剖析为“叙述的内容次序”、“叙述的线索”、“文章的篇章结构”等;相应地,把不可观察、无法评价的认知心理动词“揣摩”替换为“标记”、“说出”、“理出”“划分”、“总结”等。
“思想感情”可以剖析为“感受”、“情感”、“内心”、“心情”等,“体会”可以替换为“说出”、“说明”等。
“表达方法”可以分解为为“写作的顺序、文章的段落结构、描写的方法、运用的修辞、某些文字背后的意义、运用的标点”等及其“表达效果”。
“领悟”可以替换为“举出”“说出”“说明”“体会”等。
“初步”是指初级的,可以不那么系统、全面。
6、“了解”可以分解为“说出、复述”。
依据二:单元目标及训练重点,共四条:1、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
2、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课外阅读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抄写句子。
依据三:文本的核心内容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由此,我把“结合具体语句,说出居里夫人坚定执着、终身奉献、淡泊名利的精神”定为本课学习的重点。
依据四:学生学情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通过读文,能够初步感受到居里夫人坚强、刚毅、执着等可贵品质,但缺乏深度。
所以,“说出‘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是学习的难点。
二、破茧而出。
突破依据,设置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会写“埃、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分析、顽强”等词语。
(匹配课标1)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深入读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句,说出居里夫人坚定执着、终身奉献、淡泊名利的精神,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出对居里夫人敬意和赞美。
(匹配课标2、3、4、5)3、在深入读文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交流,能够说出“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背诵喜欢的部分。
(匹配课标5、6)三、羽化成蝶。
优化学习目标,形成如下评价方案。
1、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堂上通过检查预习、指名认读的方式了解和重点指导,目标达成率为95%。
2、目标2可通过课堂提问、指名读、自主读、创设情境读等方式,教师观察、倾听,同伴评价等手段检测达成情况。
目标达成度为90%。
3、目标3 可采用自主、指名、创设情境读,交流、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等方法,通过倾听、观察等手段来达成,达成度为85%。
四、展翼飞翔。
展示导学策略,放飞“美丽”课堂。
我将要呈现的是第二课时的学习,重点突破学习目标2、3。
我安排了以下学习环节:1、直达文本,叩问“美丽”2、品读课文,解读“美丽”3、回归整体,升华“美丽”4、创设情境,书写“美丽”5、实践拓展,延伸“美丽”(一)直达文本,叩问美丽上课伊始,我将直达文本:同学们,人们常说,美是禁不起时间考验的。
而课文却说居里夫人美丽端庄的形象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人们心中,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再一次跨越百年的时空,走近玛丽·居里,去领略她熠熠生辉的“美丽”。
声情并茂的语言,紧扣文章题眼,叩问“美丽”,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思考。
(二)品读课文,解读美丽居里夫人的“美丽”有多层内涵,品读课文时,我将以学定教,学生发现了哪种美,交流哪种美,我就引导学生去感知哪种美。
1、感悟“坚定执着之美”。
(课件出示)学生通过读文,一定能够迅速找到这个句子。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我会顺势追问:课文的哪些内容让你的这种感受最深?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会重点引导对这三个句子的反复品读。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玛丽终日………………矿渣。
”“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问根。
”(只出示,不念)尤其是品读这句时,“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我准备抓住这两个具体数字引导(课件上圈出数字):“同学们,一年有365天,三年又九个月,多少天?对!1365天!1365天居里夫人都在做什么?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中……?1365天的烟熏火燎,需要的是——?读出玛丽的顽强。
0.1克,在孩子们心中,没有标准,因为,0.1克镭比我们常用的圆珠笔笔尖还要小(应出示“圆珠笔尖”)。
因此,我准备拿圆珠笔作参照,并借助这个算式:(1吨=1000000克 0.1克÷1000000克=千万分之一),使孩子们惊叹“0.1克镭仅占1吨矿渣的千万分之一”。
接着,我会抓住“终于”一词,让学生想象:在提炼镭的过程中,居里夫人可能遇到哪些困难与危险?计算中,比较中,交流中,“提炼镭的过程之万分艰难”在孩子意识中水到渠成!此时,借居里夫人的这句名言“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
”(出示,不念)深情地引读,恰当之极。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不读,只出示)经过漫长与艰辛的过程,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不读,只出示)经过日日月月的奋斗,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不读,只出示)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不读,只出示)我想,经过反复地朗读,深层地感触,孩子们胸中一定回荡着对居里夫人“坚定执着之美”的由衷赞叹和敬佩。
另外两个句子的品读,我会让学生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交流,解决问题。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合作交流中,居里夫人的“坚定执着之美”一定会深深地烙在孩子们心坎上。
2、感悟“终身奉献之美”(课件出示)我着重引导学生比较居里夫人年老与年轻图片。
以“除了时间,还有什么使居里夫人的容颜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问题为线,引出“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只出示,不读)这些语句的品读交流。
在品读的基础上,我会创设情景:假如你是居里夫人的亲朋好友,看到她付出这样的代价,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居里夫人又会怎么说呢?充分地交流,能够深化学生的理解,并为他们创造性地理解教材打下基础。
此时补充这一资料:“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居里夫人的血液受到严重损害,致患恶性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辞世。
”放射性的文字,刺痛的是情感,触动的是心灵。
让学生谈出感受、读出感受,感悟“居里夫人为科学奉献了——青春;奉献了——容貌;甚至奉献了——生命”的美丽。
文中,作者运用这个(出示句子)排比句,高度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和不朽的功绩。
我将紧扣关键词语“变成”(课件变色)来引读,以读促悟,在读中感悟居里夫人研究成果的丰硕、人生价值的提升。
3、感悟“淡泊名利之美”。
当学生交流“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只出示,不念)这些语句时,当学生对居里夫人一生荣誉啧啧称赞时,对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的的人格魅力感动时,我会顺势点拨:其他人会怎么做?从中你看到怎样的居里夫人?同时齐读爱因斯坦对她的赞誉:“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此时,让学生怀着对居里夫人无限地崇敬,再读这句话。
领悟“淡泊名利之美”。
目标2来看我的板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愿我今天的说课为百年的美丽增添一抹亮光,让百年的美丽永远闪耀光芒!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