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传统蒙学的主要教育方法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传统蒙学教育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可以为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提供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传统蒙学教育主要包括儒家经典的学习、礼仪教育和德育教育等内容,小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教育对其思想道德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进行浅析,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要注重课程设置。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时,需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传统蒙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典诵读、文学鉴赏、礼仪教育等。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选取儒家经典、古诗词、经史子集等经典著作作为主要教材,通过对这些经典材料的学习和阅读,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要注重教学方法。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时,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传统蒙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解教学、模仿教学和实践教学等。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师传徒训”的方式,由教师进行经典诵读和文学鉴赏的讲解,引导学生模仿和朗读,通过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礼仪和礼仪规范,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传统蒙学内容。
要注重教学环境。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时,需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传统蒙学教育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下进行,教室、文化墙、校园文化活动等都需要与蒙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一些功夫,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受。
要注重家校合作。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时,需要注重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传统蒙学教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校合作可以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共同开展传统蒙学教育,增强学生对传统蒙学内容的接触和体验。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蒙学教育相关的活动和讲座,增强家长对传统蒙学教育的认同和支持,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学生提供传统蒙学教育。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传统蒙学教育是我国教育最早的一种形式,它以“蒙”为基础,通过“蒙读、蒙写、蒙算、蒙诗词”等方式进行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文化修养。
在当前追求新型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始重新关注传统蒙学教育,认为它具有培养学生素质的独特优势。
然而,如何在小学阶段合理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策略层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传统蒙学教育的特点传统蒙学教育的特点是“三统一”——即统一的教材规范、统一的课程安排和统一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勤奋向上、专心致志”,并注重道德和品格的培养。
它注重“以教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义”,并受到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影响。
这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思维能力,但由于过于强调规范化教育,教材和课程设置单一,不适应当代多元化社会的需求。
1、基础教育阶段要秉持和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让学生明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古诗文、童谣儿歌,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也可在学生的生活、作息、饮食等方面进行规范化教育,比如注重学生的饮食卫生、睡眠时间等。
2、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传统蒙学教育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例如,在传统蒙学中加入情境式教学、游戏式教学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对传统蒙学进行个性化拓展,比如为喜欢音乐的学生增加音乐教育课程。
3、注重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帮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发展。
将传统蒙学与现代教育方法相结合,不断寻求适应时代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三、其它方面的注意事项1、要注重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理念,让教师具备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能力和信心。
2、要关注传统蒙学教育与科技教育的相互融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更具活力的教育环境。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在小学阶段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传统蒙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出发,对在小学阶段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进行浅析。
小学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传统蒙学教育的理念和特点。
传统蒙学教育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师要了解这一理念,并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应该充分了解传统蒙学教育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通过讲故事、讲道理、讲艺术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小学教师在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时,应该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给予答案。
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小学教师在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时,应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传统蒙学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教师要通过传统文化故事、传统文化艺术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感。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小学教师在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热爱,并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阶段也开始备受关注。
传统蒙学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源泉。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有助于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想、强烈自信心和文化自觉的有民族情怀的人。
然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一、培养传统文化意识小学阶段是人们的成长起点,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首先需要从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意识入手。
这样不仅可以从情感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而且有助于孩子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对于这一目标,教师应该通过故事、画册、电影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历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感情定位,从而通过情感体验传递文化精华。
此外,教师要在日常的语言汇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使孩子们更加自然地接受并携带传统文化元素,促进文化认同感的产生。
如老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语言常常会给小孩留下一部分印象,从而引发进一步的探究。
二、突出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传统蒙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静体适的基础。
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是传承其核心价值观,即:仁、义、礼、智、信。
在开展传统蒙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这些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并形成以“尊重他人、感恩生命、自爱自信、宽容包容”为核心的品格教育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传统文化与孩子的现实关联起来,让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例如,在讨论孝道的时候,教师可以举个小例子:孩子们要尊敬长辈,细心回答他们的问题,耐心听他们的讲述,需要表达自己对长辈的感激之情。
三、建立个性化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传统蒙学教育应该注重建立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小学的传统蒙学教育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实,传统蒙学教育讲求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培养孩子,而现代教育大多只注重智育方面,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并不能满足孩子全面发展的需求。
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传统蒙学教育,并将其与现代教育相融合,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一、注重道德教育传统蒙学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强调孝顺、尊敬老师、友爱等传统美德。
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编排课程,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孩子的道德素养。
还可以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设置诸如爱护环境、和睦相处等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在实践中锤炼道德情操。
另外,可以借助文化课中的内容,融入一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等元素,让孩子们在知识学习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强调体育锻炼传统蒙学教育注重锻炼孩子的体魄,通过冥想、气功、太极等活动,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
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可以将传统健身元素与现代体育活动相结合,创造性地编排体育课程,让孩子们既愉悦身心又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同时,学校还可以增加集体户外运动、学校体育会等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激发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三、强调艺术教育在传统蒙学教育中,美术、书法、舞蹈等艺术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可以加强美术、音乐、文艺等活动的引导,教授绘画、剪纸、舞蹈、吹奏等技能,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起美术审美意识和体验文化的能力。
此外,学校也可以将艺术教育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引导孩子们尝试新技术,如动画创作、摄影、设计等,培养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中加强传统蒙学教育的思想内容,更好地注重道德、体育和艺术教育,以全面培养孩子为目标,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成为有文化、有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古代蒙学主要教学方法探析
古代蒙学主要教学方法探析【摘要】:古代蒙学教育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虽然有着简单、粗暴等落后的一面,但也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比较成功的经验。
古代蒙学教育善于通过简单有趣、琅琅上口的诗歌韵文来进行集中的识字教学,善于通过北宋大量的诗歌韵文来强化语言积累,阅读过程中重视学生个人的感悟,善于利用”属对”进行语言训练和作诗、作文训练,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讲究气韵和声调,并注意形成读诗、背诗的氛围。
所有这些,对我们今天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蒙学教学方法古代蒙学教育,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了。
因为没有留下系统的经验材料,更不要说像现在这样能够及时留下直观的音像资料,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它的具体的教学情景,而只能从人们流传的说法里和古人写出的一些不系统的资料中知其点滴。
但这不能说就不能研究,只不过无法像对待今天的语文教学方法那样去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罢了。
总体上来讲,较之于今天的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古代蒙学诗文教学的方法是简单的、粗暴的和落后的,其方式是死记硬背,其主要特征是”填鸭式”。
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早已受到现代教育坚决的、严厉的批判。
但”蒙学”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它毕竟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年之久,这样长久的生命力,肯定是由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必须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古代蒙学教育,来探讨和研究古代蒙学的教学方法问题。
下面,我们将主要分析一下古代蒙学诗文教学方法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一些成功经验。
1、通过阅读诗歌韵文进行集中的识字教学古代蒙学诗文教学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识字。
今天,我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识字,只不过,古代蒙学的识字教学比我们现在更集中。
古代蒙学的识字教学,基本上全是采用朗朗上口的诗歌或诗歌化的韵文形式来进行的,这一点,应该看作是古人的一种创造,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古代蒙学识字的基本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另外,还要结合阅读《千家诗》、《神童诗》、《弟子规》、《小学诗礼》来进行。
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方式
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方式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是指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教育方式。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传统,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应该如何进行呢?首先,家庭教育是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父母可以通过讲述古代的英雄故事、传统的民间故事,教导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同时,家庭还可以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学习书法、绘画、传统乐器等,让孩子们在家庭中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的地方,学校应该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
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讲解古诗词、古文观止,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音乐课上,老师可以教导孩子们唱传统的民歌、学习古典乐器,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美术课上,老师可以教导孩子们学习中国画、书法等,让孩子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美妙。
此外,社会教育也是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
社会是孩子们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环境,社会上的各种文化活动也为孩子们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比如,可以带孩子们参观博物馆、古迹,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可以带孩子们参加一些传统文化活动,比如民俗节日、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之,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是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一种有益补充和完善。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传统蒙学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它注重知识、品德、身心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修养为目标。
如何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提供一些建议。
教材选择是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关键。
传统蒙学教育注重经典教育,教授学生《论语》、《孟子》、《中庸》等经典著作,并通过学习古代文人的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该注重经典著作的选取和立意,尽可能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的经典著作,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材的补充和拓展,引导学生读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和科普读物,培养学生综合阅读和思辨能力。
教学方法是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传统蒙学教育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如利用问答的方式来讨论经典著作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评价体系是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评价依据。
传统蒙学教育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评价体系应该体现学生的知识、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传统蒙学教育强调实用性,评价应该注重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知识和道德品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注重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评价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开展传统蒙学教育需要教师合理选择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传统蒙学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
传统蒙学教育也应该与现代教育相结合,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1. 选取适合的教材和教具。
传统蒙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在选取教材和教具时,应注重挑选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的教材,并配备相应的教具。
教材应有分级清晰、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的特点,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具可以是简单的计算器、算盘、计算棒等,帮助学生进行算术运算和思维判定。
2. 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
传统蒙学教育强调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进行学习。
可以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传统蒙学教育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教师还应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在传统蒙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是重要的教育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优秀人物的故事、进行道德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指导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注意力、专注力和学习积极性。
5. 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
传统蒙学教育注重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布置、教室陈设等方式,打造出符合传统蒙学理念的学习环境。
可以设置“蒙学角”,陈列教学实物和学生作品,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感受和体验传统蒙学的魅力。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是多样的,但总的原则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设立问题情境、实践活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养成,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宜的教材和教具,以实现小学传统蒙学教育的有效进行。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传统蒙学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内容包括儒家思想、礼仪和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以下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等方面,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蒙学教育的内容广泛而丰富,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将内容进行选择和精简。
可以从儒家经典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篇章,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名言,或者《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等经典词句。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孝道、忠诚和诚信等。
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生活。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小学生年龄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方式和学习方法有着一定的特点,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来进行教学。
可以采用讲授、故事讲述、互动游戏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教授《论语》的时候,可以通过讲述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教授《三字经》的时候,可以通过唱歌或者制作动画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教师角色要发挥积极作用。
教师是传统蒙学教育的重要主体,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情操和师德风范。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知识,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并能够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
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他们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提供个性化的辅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师角色的积极作用。
通过这样的策略,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不仅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能够运用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智慧,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1. 引言1.1 概述蒙学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开展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现代教育方式的普及和发展,传统蒙学教育的传承和发展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本文将通过对传统蒙学教育的重要性、特点以及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为小学蒙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传统蒙学教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蒙学教育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1.2 目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为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传统蒙学教育的意义和特点,可以更好地帮助学校和教师开展蒙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道德素养,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对传统蒙学教育策略的分析和探讨,可以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教育的持续进步和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促进传统蒙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
2. 正文2.1 传统蒙学教育的重要性传统蒙学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蒙学教育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对国家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传统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体会古代智慧,学习古人的道德品质和处世哲学,培养出良好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
传统蒙学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最重要的是,传统蒙学教育可以让学生在童年时期就接触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建立起对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为他们未来人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蒙学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蒙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现代教育所替代,但其重要性和价值依然不可忽视。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需要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保证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等方面,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一、教育理念1. 强调德育教育传统蒙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礼仪之道,尊师重道,孝敬父母等优秀品德。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应该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
2. 注重文化传承传统蒙学教育还注重文化传承,教育内容涵盖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等传统文化知识。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时,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要通过蒙学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启发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结合传统文化内容,设计启发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传统蒙学教育的教学方式多是以情境教学为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和文化情境来进行教学。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也可以借鉴这种教学方式,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开展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实际操作和体验的教学方式,对于传统蒙学教育也是非常适用的。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可以设计一些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传统的蒙学教育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蒙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学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何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方法和提高教师水平等方面,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品德传统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对学生的品德修养进行全方位的塑造。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首先要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可以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
可以开设蒙学课程,结合寓言故事、古诗词等传统蒙学经典,引导学生学习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等品德,通过身边的例子和事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学校还可以借助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尊重师长、团结友爱、互助互爱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潜移默化地培养正直、宽容、勇毅、坚韧的品质。
教师在品德教育中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和做法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模仿中获得良好的品德熏陶。
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可以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诚实守信、勇往直前的品格。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传统蒙学注重通过各种启蒙故事、名人传记、古诗词等介绍历史长河和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可以通过蒙学经典的诵读、朗诵、背诵等方式,让学生沉浸在古诗词、经典故事中,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学校还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诗词大会、古典乐演奏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产生对知识的向往和探索。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1. 引言1.1 传统蒙学教育的概述传统蒙学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代蒙学,是一种以传授儒家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
蒙学教育注重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强调礼仪教育和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
在小学阶段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有助于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心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传统蒙学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忠、孝、节、义、信”五个常。
通过传统蒙学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观,懂得尊师重道,孝敬父母,注重礼仪等重要观念。
传统蒙学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今社会,传统蒙学教育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交融,传统文化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积极的意义。
传统蒙学教育不仅是一种传统教育形式,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统蒙学教育的概述包括其源起、核心理念以及对学生的意义。
通过对传统蒙学教育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发展健康的心灵和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2. 正文2.1 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必要性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必要性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蒙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
通过传统蒙学的方式,学生能够在严谨的学习氛围中养成勤奋、专注的学习态度,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传统蒙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和掌握知识的深度。
传统蒙学注重师生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密切互动和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帮助他们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传统蒙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修养。
传统蒙学倡导忠厚、诚实、孝顺的传统美德,通过对经典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授和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中国古代蒙学的教学方法及借鉴意义-文档资料
xx古代蒙学的教学方法及借鉴意义我国的荣学教育历史悠久,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变迁。
内容不断完善。
方法也日益成熟,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吸取知识、增长智慧、规范道德的重要思想基础。
由于汉语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语言,汉语文的教学也应该认清本身的独特性,重视从古代的蒙学中吸取教学经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律。
一、xx的界定蒙学的称谓取自《易经》。
蒙,取《易?蒙卦》:“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之义。
注云:“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
”[1]这是最早的蒙学论述,也是蒙学概念提出的依据。
对于蒙学的概念,虽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其内涵大致相同。
所谓“蒙学”,是指在儿童智慧开启之际施以正当的教育,养成儿童优良的品德、开发儿童的智慧,其实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
我国古代历来十分重视蒙学教育,认为它可以使儿童去蒙蔽而变得聪明。
现代心理学认为。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时期。
可见,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我们从我国传统的蒙学教育中汲取宝贵的营养,为当今的语文教育发展谋求出路。
二、传统蒙学教育方法的一般特点以及对于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一)重视儿童的思恕品德教育,注重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在我国古代蒙学教育体系中,教育者对儿童早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早已有深刻的认识。
《汉书?食赞志》在记述“教人之大略”时说过:“八岁入小学,学五甲六方,书记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岁入大学。
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
”童蒙教育培养儿童基本品德和智慧,通过童蒙教育不但要增长儿童的知识,促进其德性发展,而且还能让儿童“存其心”,“宣其志”。
这都反应了蒙学中“道德至上”的教育思想。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蒙学以识字、读书为形式、提高儿童智力的教学内容贯穿于德育活动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完成了“德智统一”的教育内容。
如《三字经》中明确说“首孝悌,次见闻”,认为人生第一大事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是增长见识。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传统蒙学教育是指以《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为基础,采取导师制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儿童的品德、智慧和文化素养的教育模式。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需要有一系列的策略来指导实施。
传统蒙学教育注重导师制的指导,因此在小学阶段需要选拔具备优秀品德和学识的导师来担任教师角色。
导师应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够准确理解经典著作的内涵和思想,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领悟其中的道理。
导师还需要具备开放的教育思维,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传统蒙学教育强调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在小学开展一系列的培养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著作的朗读、背诵和解读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思考来理解其中的道理,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还可以通过绘画、书法等艺术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经典著作中的美学意境。
传统蒙学教育强调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在小学开展有针对性的品德培养活动。
可以通过各种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践行传统美德,如孝顺、诚信、尊重等。
可以设置一些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互助与合作意识。
还可以举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不同角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传统蒙学教育强调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需要在小学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传承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可以设计一些传统文化的综合课程,如书法、中国画、传统音乐等,让学生能够学习和继承传统的艺术和文化传统。
还可以开展一些传统文化节日的庆祝活动,如春节、端午节等,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的节日文化。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需要注意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要注重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也能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传统蒙学教育是指以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小学阶段,开展传统蒙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moral values、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等。
下面将从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对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进行浅析。
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
传统蒙学强调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人格。
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课程和特色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传统蒙学的核心价值观,如忠诚、孝顺、友善、正直等,以及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传统蒙学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统礼仪的教育。
传统文化的学习包括经典蒙学著作的阅读、古代文化的欣赏和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等。
传统礼仪的教育则包括礼仪的讲解、仪容仪表的养成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等。
这些内容既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礼仪,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社交能力。
传统蒙学教育的方法应该包括引导性教学和体验式教学。
引导性教学是指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导入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体验式教学是指通过参观、互动、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传统蒙学的内容,例如参观古代文化遗址、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这些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
传统蒙学教育的评价应该综合考察学生成绩和品德。
成绩的评价可以采用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评分方式,以及口头评价和课堂表现评价等。
对于品德的评价可以采用教师观察、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品德表现和道德修养。
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和行为。
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可以包括设定目标、确定内容、选择方法和进行评价等。
通过合理的策略,可以提高传统蒙学教育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
需要注意传统蒙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融合,避免教育内容过于陈旧,方法过于僵化,以确保传统蒙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1. 引言1.1 传统蒙学教育的定义传统蒙学教育是指一种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培养的教育方式。
蒙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传统蒙学教育强调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同时注重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全面发展。
传统蒙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品行端正、心态平和、学识渊博、身体健康、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旨在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全面的素质。
传统蒙学教育强调学习的方法,注重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从而使知识得以深刻理解和内化。
传统蒙学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意义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蒙学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让学生接触和学习传统蒙学教育可以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传统蒙学教育注重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素养培养,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
传统蒙学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传统蒙学教育注重师生互动和个性化教学,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传统蒙学教育在小学的适用性传统蒙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道德品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传统蒙学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培养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的品质。
传统蒙学教育强调学生的自我修养和内心修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和智商。
传统蒙学注重心性修养,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控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的策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传统蒙学教育是以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因此在开展蒙学教育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的意识。
可以通过讲授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传统的节日习俗和礼仪规范,以及传统艺术、工艺等内容,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传统蒙学教育强调“蒙、奥、含、宣”四个环节,即启蒙、讲探、读书、传教。
在开展蒙学教育时可以采取适合小学生的方式,比如故事讲解、生动形象的示范和互动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体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传统蒙学教育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在开展蒙学教育时可以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千古传世的经典、名人名言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世事和人生,培养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和文化素养。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蒙学教育注重实践,即“焚烧“教育,通过亲身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在开展蒙学教育时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一些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比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参观古建筑、参加传统节日庆典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五,注重与现代教育的融合。
传统蒙学教育是一种古老的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有一定的区别,但现代教育也能从传统蒙学教育中取得借鉴和启示。
在开展蒙学教育时可以借鉴现代教育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方法,比如情感教育、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结合传统蒙学教育的特点和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要注重家校合作和社会资源的整合。
传统蒙学教育的开展需要家校合作和社会资源的支持。
学校可以与家长积极沟通,了解他们对传统蒙学教育的态度和期望,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蒙学教育活动。
学校还可以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的传统蒙学教育内容和形式。
在小学开展传统蒙学教育需要多方面的策略和支持,既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与现代教育相融合,同时还要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使传统蒙学教育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传统蒙学的主要教育方法周慧梅中国素有重视“蒙养之学”的传统。
“蒙养之学”是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教育养成的统称,不仅包括制度化的学校教育,还包括非制度化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简称“蒙学”或“蒙养教育”。
在长期的蒙学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有效地促进了蒙童知识的增长和道德素养的形成。
挖掘传统蒙学的主要教育方法,不仅有助于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弘扬,对当今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就近取譬日生日成封建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蒙学阶段尤其如此,《周易•蒙卦》中就有“蒙以养正,圣之功也”的论述。
蒙学教育的核心内容被确定为“明人伦”的道德教育。
明代沈鲤认为:“蒙养极大事,亦最难事。
盖终身事业此为根本,而混沌初开,非可以旦夕取效者。
”(沈鲤:《义学约》)为了把深奥抽象的道德伦理,让蒙童能切实理解并有效地内化为自身修养,传统蒙学采取了“就近取譬”和“日生日成”的教育方法。
传统蒙学遵循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强调从生活细微之处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将儒家伦理道德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把经书的精言微义,化作儿童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便于蒙童接受和履行。
对于教材中所讲的封建伦理道德,如“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传统蒙学不究义理,只是从浅近处入手,就近取譬。
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开宗明义:“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
”先教之以小学规矩,使儿童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习之,及至智慧渐开,性情已就,才可教习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
在道德教育中,不急于求成,而是采取由浅及深,由近及远的原则,循序渐进,日生日成。
清代张伯行在《养正类编•小学》中如是说:“古之人自能食能言而教之,是故小学之法,以豫为先。
盖人之幼也,智愚未有所主,则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者,日复一日,虽有谗说摇惑,不能入也。
若为之不豫,及乎稍长,意虑偏好生于内,众言辩口铄于外,欲其纯全,不可得也。
”(张伯行:《养正类编•小学》)如此,每日坚持不懈,久则体貌习熟,德行坚定,从而达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这样,蒙学把深奥的道德理论、抽象的道德说教转化为具体行为要求,这不仅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被儿童所理解,而且极易操作,便于监督和考核。
在现在中小学教学中,道德教育存在着空洞说教多、具体行为规范少的弊病,从古代蒙学道德教育方法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益的借鉴。
勤学多练熟读成诵传统蒙学的知识教学内容,主要以语文教育为主,如识字教学、读书教学、写字教学、诗歌教学及作文教学,教师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非常注重儿童的“勤学多练”和“熟读成诵”教育方法的运用。
我国古代蒙学教学,实行的是集中识字,然后再读书,在这个过程中,非常强调“勤学多练”。
儿童一入学,先集中识字,指标是两千常用字,教师将“三、百、千”中的生字用楷书写在一寸二分见方的纸张上,一纸一字,一一教学生认读,先教独体字,进而教合体字,一天教十字或几十字不等,不加解说或略为解释,令儿童回到自己座位上反复练习,繁难字在纸背注“同音字”,一日学完,将字片用线穿起,第二天先温习旧字,然后学新字,周而复始。
识字到一定数量后,才开始读书。
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能识千字,可读书。
”(王筠:《教童子法》)而对于读书,基本是古代教育家“熟读精思”读书法的具体运用,根据儿童“乐记善记不善思”的年龄特征,更多强调“熟读成诵”,待成年后再逐渐理解、运用。
蒙学读书教学分三个步骤:读书、背书和理书,学生一般是从蒙养教材(《三字经》、《百家姓》或朱熹《小学》)读起,教学方法是唤学童一人立于案旁,先是教师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然后是教师大声念,学生同时小声念,再串成一段合诵,读数十遍后,令学生回座位朗读。
《训蒙诀歌》要求教师范读须做到“声声字眼念清真,不论遍数教会住”,学童自己朗读上百遍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后回塾师案前背诵,背得一段,再教下一段生书;如是,上、下午各须教授五段,放学前则将本日所教各段书一总朗读,再至塾师前背过。
次日上午先温旧书,再依上法教读生书。
读书的过程中,注意读书习惯的培养,强调“心到、眼到、口到”和正确的姿势。
理书即温书,是复习过去学过的知识,蒙学有读新书温旧书的交叉进行制度,每天上新课之前,必须经过“温书”再过渡到新课。
规定每十日、每一月、每一年都要理书一遍。
这样就能做到随读随理,旋转不穷,则书无不熟。
这样,为蒙童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日后参加科举考试做了准备。
个别教学因材施教在传统蒙学教学中,对蒙童采取的是“个别施教”的方法,无论是识字、读书、写字还是诗歌、作文教学,老师对学生采取的都是“一对一”的教育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虽不及班级授课制经济、效率,但可以很大程度地照顾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利于老师“因材施教”。
明王守仁认为,在传统蒙学中,要求蒙师要明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施以不同教育进度、相异的教育方法:“极慧者,必摘其短以抑之,则不骄;极钝者,必举其长以扬之,则不退。
倦者必加以礼貌,则不鄙;稍长必砺以蒙工,则不佻。
”(崔学古:《幼训》)要想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必须做到对学生的个性、学习兴趣、进度等情况了如指掌,需要教师倾注很大的精力,更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积极期待,不分材质高低,都要严格要求,使能“发其所长”。
清代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有这样的论述:“才高者,全经及《国语》、《国策》、《文选》尽读之,即才钝亦《五经》、《周礼》、《左传》全读之……才高者十六岁可以学文,钝者二十岁不晚。
”如此,教师“教弟子如植木,但培养浇灌之,令其参天蔽日”,则可收“其大木可为栋梁,即其小枝亦可为小器具”之效。
在传统蒙学中,教师大多由准备应考的童生或屡试不第的秀才来担任,他们生活大多穷困潦倒,但他们身上依然体现着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作为老师,大多能够弘扬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教法多样却是很不容易的。
清代王筠曾指出:学生是否善学,决定于教师是否善教,从学生学习的优劣,可以检验教学的水平。
“孔子善诱,孟子曰教亦多术。
固遇笨拙执拗之弟子,必多方以诱之,既得其机之所在……观其弟子欢欣鼓舞,侈谈学问,即知是良师也。
若疾首,奄奄如死人者,则笨牛也,其师将无同。
”(王筠:《教童子法》)教师根据学生个性,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学生能乐学,会学,并保持身心愉悦,成为教师的一种理想诉求。
讽诵诗歌趣味盎然儿童天性好动,喜欢嬉戏玩耍,单纯的道德说教、礼仪规范难于被儿童所接受,特别是刻板、僵化的儒家纲常礼教,要使它为儿童所接受,就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传统蒙学采取了兴趣盎然的讽诵诗歌等形式,使学生乐学,在游戏般轻松氛围中潜移默化,将儒家伦理纲常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王守仁《训蒙教约》指出:“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
导之以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
讽之以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以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许多大教育家及朝廷重臣都很重视蒙学教材的编撰。
传统蒙学课本大多采取偶句、韵语、诗歌、故事、警句等形式,潜移默化,熏渍陶染。
如《三字经》、《弟子规》、《女儿经》,以三字为一句,音谐句短,平仄押韵,便于诵记,并且内容含量大,凝练,概括性强。
如《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而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段话被概括为“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既朗朗上口,又易背易记。
《幼学琼林》、《增广贤文》采取对偶句形式,广泛采录先贤的格言语录,辑集名人典故逸事,内容丰富,知识性、趣味性、感染性强。
如《幼学琼林》中的“刎颈交,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蔡邕倒屣以迎宾,周公握发而待士”,一个对偶句中就包含了两个历史典故,蒙童在听故事的同时,于趣味盎然中掌握了知识。
当然,传统蒙学的教学方法主要靠蒙师来实施,蒙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方法的具体实施。
在中国古代有“不打不成器”的古谚,对于“性情未定”的儿童,蒙学中常用体罚手段。
从罚跪到鞭笞,都是蒙学常用的体罚手段。
教师采取的是压服,而不是说服,夏楚、戒尺等成了教师权威的“代表物”,致使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教师如寇仇而不欲见”(王阳明:《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这是蒙学教育方法中的糟粕,我们对此理应有清醒的认识。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蒙学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
起源古代蒙学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春秋时,有专为贵族子弟开办的公学。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开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平民子弟得以入学。
最早出现的蒙学教材是南朝梁代的《千字文》,由周兴嗣所撰。
以后有南宋初钱氏所著《百家姓》;南宋王玉麟所撰《三字经》;明朝萧有良撰《龙文鞭影》;明末清初程登吉撰《幼学琼林》。
其他还有《千家诗》《增广贤文》……“蒙学”教材在明清时基本上定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为统一定型的教材,简称为“三”、“百”、“千”。
清吴沃尧《历史小说总序》:“吾曾受而读之,蒙学、中学之书都嫌过简,至于高等大学或且仍用旧册矣。
”郭沫若《残春及其他·月蚀》:“这首歌凡是在日本长大的儿童都是会唱的,他们蒙学的读本上也有。
”参见“蒙馆”。
方法古代的书法训练,分为三个阶段:描红、影本、临帖。
开始学写的是楷书。
写字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还是修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十分强调楔子的姿势,要求“身正、笔正、心正”。
学生在习字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坐姿,为日后的身心健康和为人处世都打下了良好基础。
蒙学教育的基本的目标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具备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并且掌握一些中国基本文化的常识及日常生活的一些常识。
另外蒙学也指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
吴沃尧《历史小说总序》:“吾曾受而读之,蒙学、中学之书都嫌过简,至于高等大学或且仍用旧册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