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计划与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引言在制造业中,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涉及到生产能力的优化利用,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运作,并且能够及时响应市场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的概念、目标以及实施方法。
1. 生产作业计划管理1.1 概念生产作业计划管理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作业的时间、资源和人力等方面的工作。
1.2 目标生产作业计划管理的目标是优化生产资源的利用,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按时交付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1.3 实施方法•分析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和销售预测,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和规模,为生产作业计划提供参考。
•确定生产能力:评估企业的生产能力,包括设备、人力和原材料等方面的能力,为生产作业计划提供依据。
•制定生产作业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作业的时间、资源和人力等方面的工作。
生产作业计划要考虑到产品的优先级、批量生产、生产周期等因素,并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
•跟踪和监控生产进度:对生产作业计划进行实施过程中,及时跟踪和监控生产进度,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 生产作业控制管理2.1 概念生产作业控制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各项活动进行监控和控制的管理工作。
2.2 目标生产作业控制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满足交货日期。
2.3 实施方法•设定生产作业标准:制定生产作业的工艺标准、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明确要求和规范,为控制生产过程提供依据。
•制定生产作业流程:根据生产作业标准,制定生产作业的流程和步骤,明确各项工序和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监控生产过程:通过生产作业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收集生产数据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实施质量控制:通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测和监控,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追踪物资流动:对原材料的进货、加工以及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和出货等流动进行追踪和控制,确保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资源的情况,制定出可行的生产计划,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控制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本文将从计划和控制两个方面来介绍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
一、生产作业计划管理1.生产作业计划的内容和要求(1)生产任务的数量: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生产能力,确定生产任务的数量,即确定需要生产的产品数量。
(2)生产任务的周期:根据生产任务的数量和生产能力,确定生产任务的周期,即确定生产任务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完成。
(3)产品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种类,确定生产任务的产品品种,即确定需要生产哪些产品。
(4)生产顺序: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确定生产任务的顺序,即确定产品的先后顺序。
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主要包括准确性、可行性和灵活性。
准确性是指生产作业计划要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符合生产任务的需求。
可行性是指生产作业计划要符合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够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灵活性是指生产作业计划要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生产资源的变动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生产需求。
2.生产作业计划管理的方法和工具(1)MRP(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种以物料为中心的计划方法,通过对物料需求的计算和分析,确定所需物料的数量和时间,并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
MRP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的生产工艺,自动地计算物料需求量,并根据生产资源的情况进行调整,以确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2)ERP(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的计划方法,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协调,帮助企业实现全面优化和全面协调。
ERP能够将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料资源、设备资源、财务资源等进行整合和协调,以实现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3)APS(高级计划与调度系统):APS是一种综合型的计划方法,通过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综合考虑和调度,实现生产作业计划的优化。
APS 能够结合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生产资源等多个因素,通过模型和算法进行计算和分析,以确定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并进行调度和优化。
生产与作业计划与控制战略决策的内容

生产与作业计划与控制战略决策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高效生产、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生产与作业计划与控制战略决策的内容。
一、生产与作业计划的重要性生产与作业计划是企业实现生产目标的核心工作,它涉及到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能力的优化利用以及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
一个有效的生产与作业计划能够保证企业按时按量地完成生产任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二、生产与作业计划的内容1. 生产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和销售预测,确定产品的需求量和需求趋势,为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2. 生产能力评估:评估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包括设备状况、人力资源、原材料供应等,确保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资源相匹配。
3. 生产排程安排:根据客户订单和产品销售计划,制定生产排程安排,明确生产时间表和生产顺序。
4. 资源调配和协调:合理安排生产资源的使用,确保原材料、人力、设备等资源的有效协调和利用。
三、生产与作业计划的控制生产与作业计划的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保证生产过程按照计划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
生产与作业计划的控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生产过程监控:通过信息化技术和现场管理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生产异常并采取措施解决。
2. 生产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提高产品合格率。
3. 生产成本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精细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4. 生产安全控制: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
四、生产与作业计划的战略决策在日常生产与作业计划的基础上,企业还需要进行战略决策,以适应市场环境和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生产与作业计划的战略决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资源整合与优化:通过合作、并购等手段,整合和优化生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1. 介绍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是指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安排,对生产过程中的作业进行计划和控制,以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并保持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现代制造业中,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是重要的管理活动,对于企业的运营和业绩具有重要影响。
2. 生产作业计划2.1 概念生产作业计划是指根据生产需求和资源情况,合理安排和组织生产活动的过程。
通过生产作业计划,可以确定生产活动的时间、顺序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安排。
2.2 目标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生产活动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通过合理的作业计划,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生产能力的闲置,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3 方法生产作业计划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进行,常见的方法包括:•启发式方法:基于经验和直觉进行计划安排,适用于简单的生产环境。
•数学模型方法:使用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进行作业计划,可以解决复杂的生产环境下的问题。
•模拟仿真方法:通过建立生产流程的仿真模型,评估不同计划方案的效果,并选择最优方案。
•经验法则方法:根据过去的生产数据和经验总结的方法,进行作业计划。
2.4 要素一个有效的生产作业计划需要考虑以下要素:•生产需求:包括产品数量、交货时间和质量标准等。
•资源情况:包括设备、人力、原材料和工时等资源的可用情况。
•作业顺序: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流程,确定作业的先后顺序。
•作业时间:确定每个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作业分配:将作业分配给相应的人员和设备,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3. 生产作业控制3.1 概念生产作业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作业进行监控和调度,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通过生产作业控制,可以实时了解生产进度和问题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3.2 目标生产作业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生产计划的准确执行和优化生产资源的利用。
通过有效的作业控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3 方法生产作业控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进行,常见的方法包括:•进度控制:监控生产进度,并及时调整作业顺序和分配,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生产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首先,生产作业计划是确定产品需要的数量和交付日期的计划。
它需要考虑市场需求,以及生产能力和资源的限制。
通过合理分配生产资源并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和准时交付产品,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其次,生产控制是确保生产过程按照计划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它包括跟踪生产进度,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以确保产品按时交付,并且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它还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和生产控制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付周期,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持续增长。
因此,制造企业必须认真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和有效实施生产控制。
它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生产环境。
企业也可以利用先进的生产计划和控制系统,如ERP系统和生产计划排程系统,来提高生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控制生产活动,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实现持续增长。
生产作业计划和生产控制是制造企业日常运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的有效实施对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生产效果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生产作业计划和生产控制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关键功能、影响因素和实施策略。
首先,让我们来谈一谈生产作业计划在制造企业中的重要性。
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功能是确定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如原材料、人力、设备等,并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资源调配方案。
这一过程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生产周期、库存水平等因素。
只有当企业拥有一个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库存、准时交付产品,并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生命周期、原材料供应、生产能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
制造企业应该利用市场预测、销售订单、库存状况等信息来制定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
同时,需要考虑到生产资源的稀缺性和成本效益,以便制定出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最大化利润的生产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引言在现代制造业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生产流程,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成为了关键的工作。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包括确定生产任务、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和资源,生产作业控制则涉及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整,以保证计划的顺利执行。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和生产作业控制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编制和控制的实用方法。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是制定生产任务并安排生产时间和资源的过程。
一个好的生产作业计划能够合理分配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是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流程:1. 确定生产需求首先,需要明确生产的目标和需求。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销售部门的预测,确定要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
2. 评估可用资源根据生产需求评估可用资源的情况。
包括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和原材料等。
确保资源足够以满足生产需求,如有不够的情况,需要及时补充。
3.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需求和资源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包括生产任务的安排、生产时间的确定和所需资源的分配等。
4. 分解生产任务将生产计划分解成具体的生产任务。
生产任务可按产品种类、工序进行划分,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
5. 确定生产工序根据生产任务,确定具体的生产工序和工序之间的顺序。
这有助于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和资源。
6. 安排生产时间根据生产任务的工序顺序和所需资源,合理安排生产时间。
考虑到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7. 跟踪和调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跟踪生产任务的进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改进。
生产作业控制生产作业控制是保证生产作业计划顺利执行的过程,它涉及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调整。
合理的生产作业控制能够确保生产活动按计划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生产作业控制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1. 监控生产过程通过监控生产过程,实时获得生产情况。
这可以通过物理检查、数据收集和设备监控等手段实现。
及时发现生产异常和问题,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1. 引言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是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涉及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资源、控制生产进度和质量等方面,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以及优化生产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状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任务和生产资源。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步骤如下:2.1 确定生产目标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生产目标。
生产目标可以包括产量目标、交货期限、质量要求等。
只有明确了生产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生产计划。
2.2 分析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品需求量。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销售数据分析等方法来获取客观的市场需求信息。
2.3 确定生产能力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评估,包括设备能力、人力资源等方面。
根据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2.4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可以按照产品、工序、时间等进行划分,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5 调配生产资源根据制定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资源的调配。
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原材料供应等方面。
确保生产过程中各项资源的协调和顺畅。
3. 生产作业控制生产作业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计划的执行进行监控和控制。
主要包括生产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资源协调等方面。
3.1 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进度控制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控,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
可以采用生产进度表、生产报表等方式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生产进度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3.2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生产作业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制定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查流程,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
可以通过抽样检验、工艺控制、专业人员的质量检查等方式进行质量控制。
3.3 资源协调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源不足或者过剩的情况。
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

• 如果按最早可能开(完)工时间来编排作业计划,则排序 完后,作业计划也就确定了。
✓ 任务分配 ✓ 排序
2024/10/13
2
POM
2、排序(Sequencing)概念
➢ 排序:就是要将不同的工作任务安排一个执行的顺 序,使预定的目标最优化。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如何 按时间的先后,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分配给不同工 作任务,使预定目标最优化的问题。
步骤1 设t 1, S1 ,O1为各工件第一道工序集合;
步骤2 求T* minTk,并求出加工该工序的机器
M *,若有多台,则任选一台; 步骤3 从Ot中挑选出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工序oj: 需要机器M *加工,且Tj=T *; 步骤4 将确定的工序oj放入St中,并从Ot中删除,并将 oj的紧后工序放入Ot,使t t 1; 步骤5 若还有未安排的工序,转步骤2,否则停止。
表示方法
一般正规的表示方法为:n/m/A/B ✓n:工件数; ✓m:机器数; ✓A:车间类型(F、P、G); ✓B:目标函数
2024/10/13
6
POM
3、排序问题的分类与表示
✓ 按机器的种类和数量:单台机器和多台机器的排序 问题
✓ 按工件加工路线:单件作业(Job-shop)排序问 题,流水作业(Flow-shop)排序问题。
2024/10/13
27
POM 2)N个作业m台工作中心排序
2024/10/13
28
POM
2、单件作业排序问题的描述
2024/10/13
29
POM
3、一般n/m/G/F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生产运作管理_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

生产运作管理_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是生产运作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从生产计划的制定到实际生产的控制和调整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并探讨其对企业生产运作的重要性。
一、作业计划的制定作业计划是制造业生产过程的纲领,它包括生产目标的确定、生产任务的分解、产能的安排和原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等内容。
作业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资源和生产能力等因素进行衡量和评估,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确定生产目标生产目标是企业生产运作的基础,它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生产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销售预测和企业资源的分配情况等因素,在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市场需求。
2.生产任务的分解根据生产目标的确定,将其分解为多个具体的生产任务。
生产任务的分解涉及到生产线的设置、工序的划分和生产能力的分配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任务分解,可以明确各个生产环节的职责和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产能的安排产能的安排是根据生产任务和资源情况,合理地安排生产设备和人力资源。
产能的安排需要考虑生产设备的利用率、维修保养和更新等因素,以及员工的培训和配备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产能安排,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4.原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生产任务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原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供应商的可靠性、质量和价格等因素,以及库存的控制和管理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原材料采购计划,可以保证生产的顺畅进行和成本的控制。
二、作业控制的方法作业控制是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生产计划的调整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作业控制的方法包括生产进度的跟踪、资源的分配和生产参数的优化等。
1.生产进度的跟踪生产进度的跟踪是通过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了解生产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分配。
生产运作管理之制造业的作业计划与控制

生产运作管理之制造业的作业计划与控制制造业的作业计划与控制1、排序:是确定零件在机器上的加工顺序。
2、编制作业计划:不经包括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还包括加工任务的分配、加工每个零件的开始和完成时间的确定。
3、派工:是在作业计划制定以后,按照作业计划的要求,将具体生产任务通过工票或施工单的形式下达到具体的机床和工人,属于通常所说的“控制”范围。
4、赶工:是在实际进度已经落后于计划进度时采取的行动,也属于通常所说的“控制”范围。
5、控制:是作业计划编制后实施生产控制所采取的一切行动。
6、加工路线:是由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决定的,它是零件加工在技术上的约束。
7、加工顺序:表示每台机器加工n个零件的先后顺序,是排序和编制作业计划要解决的问题。
8、加工周期:又被称为最长流程时间,它是从第一个零件在第一台机器开始加工时算起,到最后一个零件在最后一台机器上完成加工时为止所经过的时间。
9、顺序移动方式:一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才整批地转移到下道工序继续加工。
10、顺序移动方式的缺点:零件运输次数少,设备利用充分,管理简单,但加工周期长。
11、有限能力负荷:是指分配给机器的任务不能超过机器能力的限制。
12、无限能力负荷:是指分配给机器的任务时不考虑机器的能力限制。
13、半能动作业计划:各工序都按最早可能开(完)工时间安排的作业计划。
14、能动作业计划:任何一台机器的每段空闲时间都不足以加工一道可加工工序的半能动作业计划。
15、无延迟作业计划:是指没有任何延迟出现的能动作业计划。
16、优先调度法则:①SPT法则,优先选择加工时间最短的工序。
②FCFS法则,优先选择最早进入可排工序集合的工件。
③EDD法则,优先选择完工期限紧的工作。
17、随机抽样法:它从全部能动作业计划或无延迟作业计划之中抽样, 得出多个作业计划,从中选优。
应用抽样法时,实际上是对同一个问题多次运用RANDOM法则来决定要挑选的工序,从而得到多个作业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1. 引言生产作业计划和生产控制是制造企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和生产控制,企业能够高效地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和生产控制的概念、目的、方法和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实施有效的生产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
2. 生产作业计划2.1 概念生产作业计划是制造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的过程。
生产作业计划通常包括生产任务分配、生产时间安排、生产资源配置等内容。
2.2 目的生产作业计划的目的是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有序、可控。
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企业能够:•合理分配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安排生产时间,保证按时交付产品;•合理配置生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过程的可控。
2.3 方法制定生产作业计划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市场驱动:根据市场需求量和销售预测,制定生产计划;•资源约束:根据机器设备、人力资源等生产资源的约束,制定生产计划;•进度控制: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交货时间等因素,制定生产计划;•成本管理:根据生产成本和利润等因素,制定生产计划。
3. 生产控制3.1 概念生产控制是指对生产作业执行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生产控制,企业能够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和关键节点,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生产活动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3.2 目的生产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有效的生产控制,企业能够:•及时发现生产异常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数据采集;•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3.3 方法实施有效的生产控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生产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仪表等设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数据分析与监控:对采集到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并预警;•控制措施实施: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自动化与智能化: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及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及控制1. 介绍生产作业计划及控制是制造企业的重要管理活动之一。
它涉及到如何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过程高效稳定地进行,以达到规定的生产目标。
本文将就生产作业计划及控制的相关概念、重要性、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 生产作业计划2.1 概念生产作业计划是指在生产环节中,根据产品需求和生产资源的情况,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的过程。
它包括生产任务的确定、生产资源的配置、生产进度的控制等内容。
2.2 重要性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可以使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能力,满足客户需求。
2.3 实施步骤1.明确生产目标和需求2.调查分析生产资源情况3.制定生产计划4.分配生产任务和资源5.监控生产进度并调整计划3. 生产作业控制3.1 概念生产作业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监控和调节生产活动,确保生产任务按计划进行,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包括对生产进度、品质、成本等方面的控制。
3.2 重要性生产作业控制是保证生产过程高效稳定进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科学有效的生产作业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3 实施方法1.设定生产作业标准2.监控生产过程3.实施及时的调整措施4.定期评估生产绩效4.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的关系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是密切相关的两个环节,计划确定了生产活动的方向和目标,而控制则是确保生产活动按照计划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的手段。
生产作业计划为控制提供了依据和基础,控制则是计划的执行和落实。
5. 结语生产作业计划及控制是制造企业提高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只有合理制定计划并严格控制生产过程,才能实现优质、高效的生产目标。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对生产作业计划及控制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和应用。
第九章 作业计划与控制.ppt

(二)有关的名词术语(一)
排序——排序(Sequencing) :确定零件在机器上的加工顺序 编制作业计划(Scheduling):加工制造发生之前的活动(火 车时刻表)。包括确定加工顺序、加工任务的分配和加工每个 零件的开始和完成时间 调度:作业计划编制后实施生产控制所采取的一切行动(火 车运行的安排,发生晚点后的处理)
加工时间矩阵表
(3)延期量:交货期拖延的时间(D)
最大延期量:Dmax=max{Di}
总延期量:∑Di
(4)加工周期
C4
时间单台设备排序问题 √
多台设备排序问题
√单流件水作作业业排排序序问问题题
排
按工件到达车间
序
的情况
问
题
分 类
按目标函数的情 况
静态排序问题 动态排序问题 单目标排序问题 多目标排序问题
派工( Dispatching ):在作业计划制定以后,按照作业 计划的要求,将具体生产任务通过工票或施工单的形式下达 到具体的机床和工人 赶工( Expediting ):在实际进度已落后于计划进度时 采取的行动 控制( Controlling ):
(二)有关的名词术语(二)
机器——表示“服务者”,可以是工厂里的各种机床, 也可以是维修工人;可以是轮船要停靠的码头,也可以是 电子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单元、存贮器和输入、输出单元 零件——代表“服务对象”。可以是单个零件,也可以 是一批相同的零件 加工路线——零件加工经过不同机器构成的路线。(某 零件要经过车、铣、占、磨的路线加工,我们可以用 M1,M2,M3,M4来表示) 加工顺序——表示每台机器加工n个零件的先后顺序,是 排序要解决的问题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任务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控制,以确保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需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细致的规划。
首先,需要确定生产的目标和计划,包括生产的数量和时间表。
其次,需要对所需资源进行评估和调度,包括人力、设备、原材料等。
然后,需要制定生产计划,确定每个生产环节的工序和工时,并根据产品的特性进行排产。
最后,需要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确保所需资源能够按时到位,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在生产作业控制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首先,需要建立详细的生产数据和指标统计体系,对每个环节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其次,需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再次,需要建立库存控制体系,确保原材料和成品的库存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
最后,需要建立生产进度控制体系,及时了解生产进度的情况,确保生产按计划进行。
在实施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确保生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避免库存积压或缺货的情况发生。
其次,要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的分配,以应对突发情况和市场变化。
再次,要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与协调,及时了解供应链的信息,确保资源的及时供应和产品的及时交付。
最后,要注重生产作业的监控和评估,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生产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总之,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是企业顺利开展生产活动的基础和保障。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控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的工作,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变化。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控制引言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控制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编制流程以及控制方法。
一、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生产作业计划是根据企业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的计划。
它包括生产数量、生产时间、生产资源分配等内容。
生产作业计划不仅关系到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还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交货周期。
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流程1.确定生产任务:根据市场需求、销售订单等信息确定生产任务。
生产任务包括产品型号、数量、交货时间等要求。
2.分析生产能力:分析企业的生产能力,包括设备、人力、原材料等资源的可用性,制定生产计划的前提条件。
3.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包括生产工序、生产时间、生产数量、所需资源、工序间的先后顺序等。
4.分配生产任务:根据生产计划,将生产任务分配给各个生产环节。
确保每个环节能够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协调生产进度。
5.跟踪生产进度:通过生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及时跟踪生产进度。
如果出现偏差,需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或加强资源配置,确保生产进度达到预期。
6.总结经验教训: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优化生产作业计划。
持续改进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生产作业计划的控制方法1.预测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历史数据分析等方法,预测产品需求量。
根据需求预测结果,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避免过剩或供不应求的情况发生。
2.合理安排生产能力:分析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资源。
充分发挥设备、人力资源的效益,确保生产计划的实施。
3.引入生产计划软件:利用现代化的生产计划软件,实现对生产作业计划的自动化管理。
通过软件的功能,及时调整计划和资源分配,提高生产计划编制和控制的效率。
4.制定生产绩效指标:制定科学的生产绩效指标,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对比实际生产情况和计划,找出偏差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作业计划与控制》课件

评估和调整作业计划
评估标准:时间、成本、质量、风险等 调整方法:重新制定计划、调整资源分配、调整进度等 调整时机:发现问题、目标变化、环境变化等 调整效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
作业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作业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作业控制: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生产目标
概念:作业控制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协调和生 产控制
意义:作业控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
技巧:作业控制需要掌握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协调和生产控制的方法和技巧,以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作业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制定明确的作业计划:明确作业的目标、任务、时间、资源等
行业背景:某行业为制造业,生产流程复杂,需要高效的作业计划与控制 问题描述:生产效率低下,库存积压严重,成本居高不下 解决方案:引入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效果:生产效率提高20%,库存积压减少30%,成本降低15%
总结与展望
对《作业计划与控制》PPT课件的总结
THANK YOU
汇报人:PPT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阐述了作业计划与控制的重 要性和意义
讲解了作业计划与控制的方 法和技巧
提出了作业计划与控制的实 践案例和经验教训
介绍了作业计划与控制的基 本概念和理论
展望了作业计划与控制的发 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作业计划与控制的方式 管理创新:更加注重员工参与和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绿色发展: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控制引言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控制对于企业的生产和运营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计划和有效的控制,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并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编制方法和控制措施,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作业的高效管理。
1. 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生产作业计划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的详细计划。
它涉及到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能力评估、生产进度安排等方面。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需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设备状态、供应链状况、员工能力等。
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2.1 制定生产目标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之前,企业需要明确生产目标。
生产目标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同时考虑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状况等因素。
2.2 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是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关键环节。
它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和预测市场需求,确定物料的需求量和时间。
物料需求计划还考虑进货周期、供应商的交货时间等因素。
2.3 生产能力评估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企业需要评估自身的生产能力。
这包括机器设备的产能、人力资源的使用情况等。
生产能力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调配资源,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瓶颈。
2.4 生产进度安排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和生产能力评估的结果,企业可以制定生产进度安排。
生产进度安排要考虑设备的利用率、生产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等因素,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3. 生产作业计划的控制措施3.1 实时监控生产进度企业在执行生产作业计划时,需要实时监控生产进度。
通过实时监控,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生产异常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3.2 调整生产计划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供应商延迟交货等。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应对变化的情况。
3.3 资源分配优化生产作业计划的控制还包括对资源的优化分配。
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使用设备、调整员工工作安排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 2,T2 7 5 6 2 4
机器 3,T3 10 11 8 8 15
作 业 A B C D E
机器 G,T1+T2 机器 H,T2+T3 17 19 16 18 14 20 10 9 19 15
运用约贝规则,可得作业顺序为D-E-A-B-C。
26
生产作业控制
步骤: 第一,确定生产作业控制标准; 第二,检查执行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 第三,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主要内容 (1)生产进度控制; (2)在制品占用量控制; (3)生产调度。
14
N /1排序
下表是在某工作中心等待加工的6 项作业的加工时间 (包含换产时间)与预定日期,假设工作的到达顺序 与表中顺序相符,根据以下规则来决定其作业顺序: ①FCFS;②SPT;③EDD;④SST,并对它们分别 进行评价。
作 业 加工时间(天) 预定日期(天) A 2 2 B 11 22 C 4 11 D 3 3 E 4 7 F 5 9
30
生产调度
生产调度工作是对执行生产作业计划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偏差及时了解、掌握、预测和处理, 保证整个生产活动协调进行。
31
生产调度工作的内容
1、检查、督促和协助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各项生产作业准 备工作。 2、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调配劳动力,督促检查原材料、工 具、动力等供应情况和厂内运输工作。 3、检查各生产环节的零件、部件、毛坯、半成品的投入 和出产进度,及时发现生产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4、对轮班、昼夜、周、旬或月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资料 和其它生产信息(如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工时损失记录; 机器损坏造成的损失记录;生产能力的变动记录等)进行 分析研究。 5、组织厂部和车间生产调度会议,监督有关部门贯彻执 行调度决议。
4
作业指派
在生产中经常遇见这样的问,这n台机器(n个 人、n个加工中心)完成各项任务的效率(或所需时 间)不同,于是产生指派哪台机器(哪个人或加工中 心)去完成哪项任务的问题,这类问题称为指派问题 或分派问题。 作业指派的目标是使完成现有任务的成本或时间达到 最少。 作业指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个工件(或一个人)仅 指派给一台机器(或一个项目)。
32
对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要求
快速 准确
33
生产调度工作的机构和分工
一般大中型企业设厂级总调度室(或生产科内设调度 组)、车间调度组(或调度员)和工段(班组)调度 员三级调度。 在机修、工具、供应、运输、劳动等部门也要建立专 业性质的调度组织,或指定专人负责调度工作。 厂部调度机构的调度人员分工,一般有三种方式: 1、按产品分工 2、按车间、部门分工
11
作业排序的要求
(1)完成时间最短
作业平均流程时间=作业总流程时间/作业数量
(2)使用率最大
时间使用率=有效工作时间/总流程时间×100%
(3)顾客等待时间最少
作业平均延期时间=作业总延期时间/作业数量
(4)在制品库存量最小
工作中心的平均工作数量=总流程时间/有效工作时间
12
N /1排序假定条件
19
N/2 排序
某冲模工厂有5 件特殊的工作需通过两个工作中 心的操作,各项工作的操作时间(单位:小时) 如下,为这组工作进行排序,使总完成时间最 短。
工 作 A B C D E
生产中心 1 5 3 8 10 7
生产中心 2 2 6 4 7 12
20
N/2 排序
B 工作中心1 工作中心2 3 6 E 7 12 D 10 7 C 8 4 A 5 2
15
N /1排序
顺序 加工 预定 流程 延期天数 时间 日期 时间 (如果为负则赋值 0) A 2 2 2 0 B 11 22 13 0 C 4 11 17 6 D 3 3 20 17 E 4 7 24 17 F 5 9 29 20 105 60 合计 29
16
N /1排序
流程 规则 时间 FCFS 105 SPT EDD SST 76 77 77 平均 流程 天数 17.5 12.7 12.8 12.8 总 平均 时间 延期 延期 利用率% 天数 天数 60 22 23 23 10 3.7 3.8 3.8 27.6 38.2 37.7 37.7 工作中心 平均作业 数 3.6 2.6 2.7 2.7
23
N/3 排序
有 A、B、C、D 四项作业需经过3 台机器的加 工,它们在各机器上的操作时间(单位:小 时)如下表所示,试决定它们的作业顺序。
机器 1,T1 12 13 14 7 11 机器 2,T2 7 5 6 2 4 机器 3,T3 10 11 8 8 15
作 业 A B C D E
24
N/3 排序
第九章 作业计划与控制
本章目标
1.弄清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掌握影响生产作业计 划的因素和主要内容 2.了解生产负荷安排的作用,弄懂作业指派的方法 3.掌握作业排序规则,弄懂成本控制和使总加工成 本最小的方法。 4.了解生产作业过程控制工作的内容。 5.了解服务作业计划的特点,掌握服务作业排序的 方式。 6.掌握控制顾客到达率的措施和调整服务能力的策 略,掌握管理顾客“等待时间”的措施。
1
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
1.计划期短 2.计划内容具体 3.计划单位小
2
影响生产作业计划的因素
1、任务到达的方式 2、设备的数量和种类 3、工人和机器的比例 4、生产任务的流动模式 5、对机器分配任务的优先规则 6、作业计划的评价标准
3
作业计划的方法
1、标准计划法 2、定期计划法 3、临时派工法 4、看板生产法
22
N/3 排序
假设两个工作中心(或机器)G、H 代替这三个 工作中心(或机器),零件在假想工作中心(或 机器)G 上的操作时间为机器1 与机器2 上操作 时间之和,在假想工作中心(或机器)H 上的操 作时间为机器2 与机器3 上操作时间之和, 这样,问题就转化为了对G、H 两台假想机床的 作业排序问题,用约贝规则使可求得最优解,即 使3 台机器上的操作时间不符合上述条件,也可 按照这种方法求得近似的最优方案。
27
生产进度控制
在生产作业计划执行过程中,对有关产品生产 及零部件的数量和期限的控制。
28
生产进度控制
内容: 1、投入进度控制 2、出产进度控制 3、工序进度控制 常用工具有: 1、各种图表 2、各类报表 3、电脑系统
29
在制品
在制品是指原料或零件已被处理成半成品,但 尚未成为成品,尚未完成入库手续。为便于进 行管理,企业通常根据零部件所处的不同工艺 阶段,把在制品分为毛坯、半成品和车间在制 品。 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在 制品的供需关系。
①作业系列已知,即工作开始后不再有新 作业加入,作业不会被撤消; ②换产时间确定且独立于加工顺序; ③加工时间确定,不可变; ④不存在加工过程的中断,如机器故障, 意外事故,工人病休等。
13
N /1排序优先规则
(1)先到先服务(First Come First Served,FCFS) (2)最短作业时间优先(Shortest Processing Time,SPT) (3)交货期最早优先(Earliest Due Date,EDD) (4)最小松弛时间优先(Shortest Slack Time,SST) (5)紧急性优先 (6)随机规则(Random)
17
N/2 排序
约翰逊—贝尔曼规则的使用必须满足以下几项条件:
(1)各项作业在各工作中心的作业时间(包含换产 与加工)必须已知且固定; (2)作业时间必须独立于作业顺序; (3)所有作业都必须遵循同样的两步式工作顺序; (4)没有工作优先级; (5)在作业被移送到第2 个工作中心之前,其在第 1 个工作中心的所有工作内容都必须完全结束。
作 业 机器 1,T1 A B C D E 12 13 14 7 11
机器 2,T2 7 5 6 2 4
机器 3,T3 10 11 8 8 15
作 业 A B C D E
机器 G,T1+T2 机器 H,T2+T3 17 19 16 18 14 20 10 9 19 15
25
N/3 排序
作 业 机器 1,T1 A B C D E 12 13 14 7 11
21
N/3 排序
满足下面的两个条件之一或均满足,可以按约贝 规则的扩展方法求得最优解: (1)工作中心(或机器)1上的作业最小操作时 间至少等于工作中心(或机器)2 上作业的最大 操作时间; (2)工作中心(或机器)3 上的作业最小操作时 间至少等于工作中心(或机器)2 上作业的最大 操作时间。
7
匈牙利法(Hungarian Method)
第四步,从未划线部分的数值中找出最小值,再将未划线部 分的各数值减去此最小值。另外,划线部份在两条直线交叉 处之值需加此最小值,然后重新以最少直线将所有零划掉。 如果所划直线的个数等于行(列)数,代表“零”已足够多,可 从事最佳指派;如果所划的直线个数仍小于行(列)数,代 表“零”还不够多,必须重复第四个步骤,直到所划直线的个数 等于行(列)数为止,方可从事最佳指派。 第五步,确定最优解方案。表中数字为零的位置是最优分配 的选择。有效的方法是可选择仅有一个零的行或列,选择该 行或列中的零作为一个最优方案。然后划去该零所在的行和 列的其它元素,再从未划去的行和列中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选 择,直至所有任务都被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