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多细胞动物起源和胚胎发育
原生动物部分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原生动物部分课后练习题选择题:1.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A.排除代谢废物B.排除多余水分C.气体交换D.吸收营养2.衣滴虫的有性生殖为()A.配子生殖B.接合生殖C.复裂生殖D.出芽生殖3.大草履虫生活的环境为()A.洁净、缓流的淡水中B.有机质丰富、缓流的淡水中C.有机质丰富、水流急的淡水中D.洁净、水流急的淡水中4.痢疾内变形虫侵入人体的形态为()A.小滋养体B.大滋养体C.四核包囊D.鞭毛体5.间日疟原虫侵入人体的形态为()A.动合子B.裂殖子C. 子孢子D.大滋养体6.多核大球型有孔虫的生殖为()A.孢子生殖B.二裂生殖C.配子生殖D.复裂生殖7.原生动物完成呼吸作用的细胞器为()A.纤毛与鞭毛B.表膜C.伸缩泡D.溶酶体8.下列原生动物中无性生殖为出芽生殖的是()A.大草履虫B.足管虫C.疟原虫D.绿眼虫9 .下列哪一项是原生动物的共有特征( )A.身体微小,全部营寄生生活的单细胞动物B.身体微小,全部水生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C.身体微小,分布广泛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D.身体微小,全部自由生活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填空题10.原生动物的身体是由_______构成的。
它们靠_____进行呼吸和排泄,以_____和______来完成消化功能,由于这些细胞器具有多细胞动物_____的类似作用,故称这些细胞器为____。
11.绿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运动细胞器分别为____、____和____。
12.草履虫的大核又称___核,它控制细胞的_____。
小核又称___核,它控制细胞的_______。
13.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多样,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营养。
大变形虫属于_______营养。
14 .间日疟原虫有两个宿主,在人体内进行_____和____生殖前期,在按蚊体内进行____和____生殖,一般认为,____是疟原虫的终末宿主。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二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
(二)实验内容:
1. 水螅玻片标本——纵横切、装片的观察 2. 涡虫、吸虫、绦虫装片的观察与比较 3. 观察、解剖蛔虫
2.水螅纵切片和横切片的观察
• 显微镜下观察水螅纵切片,先 在4×物镜下辨认水螅的口、垂 唇、触手、消化循环腔和基盘 等部位。
• 如触手被纵切,其内的腔与消 化循环腔相通吗?
(二)扁形动物玻片标本观察
• 分别取涡虫、血吸虫尾蚴、毛蚴、囊虫、日本吸血虫、 绦虫成熟节片等扁形动物切片或装片显微镜下观察, 了解扁形动物繁殖特征。
腺细胞
消化道 环肌 纵肌
成杆状体细胞 腹神经索 纤毛 背腹肌
成虫长12~20mm
成熟卵89 ×67 μm
毛蚴99 ×35 μm 尾蚴100~150 μm 尾干长140~160 μm 尾叉长50~70 μm
♂
♀
♂ 合抱
子宫
精巢 侧神经 排泄管 卵巢 卵黄腺
生殖孔 阴道 卵巢副叶 梅氏腺
(三)马蛔虫的解剖
1. 外形观察
• 辨认身体不同节段的主要外部结构,使用解剖镜查看 口缘、尾部、交合刺;注意记录。
2. 内部观察
• 从背部开始,剪开表皮层,固定在解剖盘。观察消化 、生殖、神经系统,注意雌雄性的不同;制作体壁组 织肌肉纤维装片。
实验二 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假体腔动物)
一、目的与内容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对水螅形态结构的观察,了解腔肠动物(两胚 层)的主要特征,认识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 的重要地位。
2. 通过对涡虫、吸虫、绦虫装片的观察,了解扁形动 物(三胚层动物)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四、作业与思考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
一、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系统发育
系统发育也可指 一个类群(如某个科、 属、种)的发生和发 展历史。
例如 :马的系统发生:经 历了六千万年的演变:
5
二、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
受精卵 囊胚
卵裂
原肠胚
中胚层和体腔形成
神经胚
幼体
6
二、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 1、卵裂期 1)卵的结构 植物极:卵黄多
囊胚
外胚层
原肠胚
内胚层
消化道的上皮
表皮及其 附属结构
(毛发、指 甲)
脑和神经系 统(感受器)
胚胎肠道 腺体(肝和脾)
其他:尿道和 呼吸道的上皮
膀胱的上皮
(气管、支气管、 肺上皮)
脊索
真皮(皮肤) 的内层
中胚层
循环系统(心脏、
血管淋巴系统等)
肌肉(骨骼肌、平滑肌)
内脏器官的外膜
排泄系统(肾、输尿管)
生殖系统(睾丸、卵巢、 输卵管、子宫)
蛙受精卵的特点: 动物半球:卵黄少、比重小、颜色深 植物半球:卵黄多、比重大、颜色浅
卵裂:辐射卵裂 原肠胚特点:从新月区的中心开始 胚的发育:受精卵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
成,形成幼体的过程 胚后发育:幼体从卵膜里孵化出来或从母体里生出
来,并发育成成体(性成熟的个体)的过程
34
二、两栖动物的胚胎发育——蛙受精卵分裂的过程
动物 半球 囊胚腔 植物 半球
外胚层
中胚层 原肠腔 内胚层
37
动物的个体发育总结
受精卵
卵裂
胚
囊胚 (具囊胚腔)
的
动物半球细胞外包
发
植物半球细胞内陷
育
原肠胚 (具原肠腔、三个胚
多细胞生物的起源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姓名:王园学号:20117319专业:生物科学学院:农生院时间:2012.3.3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的进一步探索,越来越多的例子和研究证明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在未来的日子里,揭开多细胞的起源将不会成为难题。
如:“多细胞生物起源或可追溯至寒武纪前”的发表证明人类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谜底解开之日将不会远。
一、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动物由单细胞演变为多细胞是动物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一切高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都是多细胞的。
但多细胞动物的进化发展远较植物的快。
这是因为多细胞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了两侧对称的体型,进而身体各部分明显分工,出现了头部,使得神经、感官等大大发展,而这些发展都是由于多细胞动物长期适应于活跃的、主动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
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虽然也能完成起生命的各种活动,并有些单细胞动物结构上有一定程度的复杂化,但由各种细胞器来完成的各种不同的功能,这仅仅是一个细胞内的分化。
原生动物也有一些多细胞群体,它们只是以群体的方式存在,一般仍是以一个个细胞为独立的生活单位的,彼此之间并不发生密切联系。
多细胞动物我们称之为Metozoa,即后生动物,这是相对于原生动物(prot-ozoa)而言的。
后生动物包括除原生动物以外的绝大多数的多细胞动物。
也有学者认为在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之间存在着一个小类群--中生动物Mesozoa,这类动物寄生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的体内,个体细胞数目20-30个。
二、由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多细胞动物的证据现在公认多细胞动物起源与单细胞动物,证据主要如下三个方面:1、古生物学方面从不同地层中的化石种类来判断。
化石---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
化石研究发现,越是古老的地层,化石种类越简单。
在太古代(地质史最古老的年代),距今32亿到距今18亿年的中生代的地层中有大量有孔虫的化石。
而晚近地层中的化石种类则较复杂,并且动物杂交的程度是一个渐进的变化过程。
第二章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_动物生物学
第⼆章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_动物⽣物学⼀、动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概念1、个体发育(ontogeny)是指多细胞动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的全过程。
⾼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2、系统发育(phylogeny)也称系统发展,是与个体发育相对⽽⾔的,它是指某⼀个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卵细胞的极性、卵裂的形式(⼀)卵细胞的极性卵细胞的极性(图2-1-1 卵细胞的极性)是指卵细胞的内部结构是⾮均向性的即细胞核的位置和细胞质分布的不对称性。
通常将卵黄多的⼀端称为植物极,另⼀端称为动物极。
(⼆)卵裂的形式卵裂(cleavage)(图2-1-2 卵裂)即是受精卵进⾏分裂。
根据不同类动物卵内卵黄多少及分布情况的不同,将受精卵的卵裂分为:1、完全卵裂:多见于少黄卵,整个卵细胞都进⾏分裂。
完全卵裂⼜包括等裂和不等裂。
①等裂:是指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相等,如⽂昌鱼、海胆等。
②不等裂:是指卵黄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不等,如多孔动物、蛙类等。
2、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
由于卵黄多,分裂受阻,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分裂。
不完全卵裂⼜包括盘裂和表裂两种:①盘裂:指分裂区只限于胚盘处的分裂。
如乌贼、鸡卵等。
这是由于卵黄物质多,细胞核和细胞质集中于卵⼀端的缘故。
②表⾯卵裂:分裂区只限于卵的表⾯的分裂。
如昆⾍卵。
这是由于⼤量卵黄集中在卵的中央所致(图2-1-3 龙虾的表⾯卵裂)。
(⼆)卵裂的形式卵裂(cleavage)(图2-1-2 卵裂)即是受精卵进⾏分裂。
根据不同类动物卵内卵黄多少及分布情况的不同,将受精卵的卵裂分为:1、完全卵裂:多见于少黄卵,整个卵细胞都进⾏分裂。
完全卵裂⼜包括等裂和不等裂。
①等裂:是指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相等,如⽂昌鱼、海胆等。
②不等裂:是指卵黄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不等,如多孔动物、蛙类等。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笔记
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第一节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一、古动物学方面1、距今6亿年以前(古生代寒武纪)海相沉积里多为古老的原生动物化石(有孔虫,放射虫等),多细胞动物化石却很少见。
2、距今愈古老的化石中,种类愈少,愈简单;愈近的地层中,则愈多而复杂。
二、比较形态学方面三、胚胎学方面:多细胞动物是由受精卵开始,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等一系列过程,逐渐发育成成体。
第二节多细胞动物的系统发展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又叫后生动物,一般分为中生、侧生和真后生动物。
第三节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一、个体发育的概念:从受精卵或合子起到个体死亡的全过程。
二、三个阶段:1、性细胞的形成:增殖期: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数量不断的增多时期;生长期: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成熟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4个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2、胚胎发育:从受精到幼体的产生,主要分以下阶段:(1)受精和受精卵:根据卵黄多少可将卵分为少黄卵、中黄卵和多黄卵。
卵黄相对多的一端称为植物极,另一端称为动物极。
精卵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称为受精。
受精方式有体内和体外两种。
(2)卵裂:定义:从受精卵经过多次的重复分裂,形成多个分裂球或胚泡的过程。
包括细胞的分裂、增殖和移位特点:分列的次数愈多,形成的分裂球愈小。
卵裂方式:完全卵裂:整个卵细胞都进行分裂,多见于少黄卵。
等裂: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同,如文昌鱼;不等裂:卵黄在卵内分布不均与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同:蛙类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盘裂:分裂仅限于动物极胚盘上,乌贼和鸟类;表裂:分裂仅限于卵表面:昆虫卵(3)囊胚期:卵裂的结果,分裂球形成中空囊状的球状胚。
囊胚中间的腔称为囊胚腔。
囊胚壁的细胞层称为囊胚层。
(4)原肠期:胚胎分化出内胚层、外胚层、原肠腔、原口由囊胚植物极的细胞向内陷入。
最后形成2层细胞,在外面的细胞层称为外胚层,向内陷入的一层为内胚层。
第二章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2012
2 卵裂的形式
卵裂的形式依细胞分裂是否彻底可分为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 裂两大类。
• A 完全卵裂 卵子分裂形成 的分裂球为完全分 离的单个细胞。 (1)等裂:分裂的 子细胞形状大小相 同。如海胆、文昌 鱼
一、 卵细胞的极性、 卵裂的形成和体腔
(2)不等裂:由于卵
细胞内卵黄分布不 均,卵黄少的动物 极一端形成的胚细 胞较小,卵黄多的 植物极一端形成的 胚细胞较大。如软 体动物或蛙类.
• 原肠的形成方式 • 原肠胚的细胞移动过程,称为
二 动物发育阶段的划分
原肠形成(gastrulation)或
原肠作用。 • 原肠形成的方式各类动物不同,
主要的方式有:
• (1) 内陷 囊胚的植物极细胞 向内陷入,结果胚胎细胞分为 两层:内胚层和外胚层。凹陷 形成的腔为原肠。原肠与外界 相通的位置为原口(胚孔)。
个体发育
• 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对有性生殖来说,起点为受 精卵或合子。而在受精卵之前雌雄配子的发育称为: • 胚前发育(Pre-embryonic development) • ——雌雄配子的分化与成熟过程。即生殖细胞经过增 殖、生长和成熟三个阶段,成为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 或卵子。 • 个体发育分为: • 胚胎发育(Embryonic development) • ——在卵膜内或母体内,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能单 独生活的胎儿的过程。 • 胚后发育(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 • ——从卵孵化后或从母体分娩出来后的胎儿,经过幼 年期、性成熟的青春期,直到成年期和老年期。
辐射卵裂
螺旋型卵裂
1. 卵子的形成
卵 裂 过 程 图 解
2. 受精卵的形成
3. 前三次卵裂
4. 囊胚的形成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原口动物
后口动物
裂体腔法形成体腔
体腔囊发形成体腔
原口动物Protostomia——动物成体的口来源于 胚胎时期的原口(即胚孔)的一类三胚层动物 (包括扁形动物、假体腔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 节肢动物等).
2、卵裂
受精卵发生 分裂,细胞数 目在增加,形 成桑椹胚。
(一)受精和受精卵
精子Biblioteka 1. 生殖细胞少黄卵(如文昌鱼卵、海胆卵)
卵 中黄卵(如昆虫卵)
多黄卵(如鸡、鸟卵)
2. 受精:精子和卵结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二)卵裂
1. 卵裂的特点:不等分裂球长大,又进行下一次分裂,结
果越分越小。
等裂(如海胆的卵裂)
一、动物界的进化概况
大约12亿年前,动物和植物开始分化,经过漫长的岁月, 进化出地球上最庞大最繁荣的生物类群。
1、动物进化的基本线索:
1)动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是由原始鞭毛生物进化而 来,一般认为,动物和植物有共同的祖先。
2)动物的体型是由辐射对称向两侧对称发展。
3)身体结构是由二胚层向三胚层,由无体腔向原体腔直至 真体腔发展, 由原口动物分化出后口动物,并成为动物 界进化的主干。
4)脊索和脊椎的出现是后口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5)由水登陆、羊膜卵和恒温的出现是脊椎动物进化中的里
程碑.
一、动物界的进化概况
2、动物进化的三大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3、动物界
原生动物(亚界):单细胞动物 中生动物(亚界) (少数小型内寄生动物) 后生动物(亚界) :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
第二章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_动物生物学
一、动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概念1、个体发育(ontogeny)是指多细胞动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的全过程。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2、系统发育(phylogeny)也称系统发展,是与个体发育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某一个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卵细胞的极性、卵裂的形式(一)卵细胞的极性卵细胞的极性(图2-1-1 卵细胞的极性)是指卵细胞的内部结构是非均向性的即细胞核的位置和细胞质分布的不对称性。
通常将卵黄多的一端称为植物极,另一端称为动物极。
(二)卵裂的形式卵裂(cleavage)(图2-1-2 卵裂)即是受精卵进行分裂。
根据不同类动物卵内卵黄多少及分布情况的不同,将受精卵的卵裂分为:1、完全卵裂:多见于少黄卵,整个卵细胞都进行分裂。
完全卵裂又包括等裂和不等裂。
①等裂:是指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如文昌鱼、海胆等。
②不等裂:是指卵黄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等,如多孔动物、蛙类等。
2、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
由于卵黄多,分裂受阻,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
不完全卵裂又包括盘裂和表裂两种:①盘裂:指分裂区只限于胚盘处的分裂。
如乌贼、鸡卵等。
这是由于卵黄物质多,细胞核和细胞质集中于卵一端的缘故。
②表面卵裂:分裂区只限于卵的表面的分裂。
如昆虫卵。
这是由于大量卵黄集中在卵的中央所致(图2-1-3 龙虾的表面卵裂)。
(二)卵裂的形式卵裂(cleavage)(图2-1-2 卵裂)即是受精卵进行分裂。
根据不同类动物卵内卵黄多少及分布情况的不同,将受精卵的卵裂分为:1、完全卵裂:多见于少黄卵,整个卵细胞都进行分裂。
完全卵裂又包括等裂和不等裂。
①等裂:是指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如文昌鱼、海胆等。
②不等裂:是指卵黄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等,如多孔动物、蛙类等。
2、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
由于卵黄多,分裂受阻,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
第二章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
➢在动物的胚胎发育中,多细胞动物由受 精卵开始,经卵裂、囊胚、原肠胚等一 系列过程,逐渐发育成成体。
二、生殖(reproduction)
1.生殖的方式 无性生殖 裂殖 出芽 孢子生殖 动物的再生作用 有性生殖 同配生殖(isogmy):衣藻 异配生殖(anisogamy):实球藻 卵配生殖(oogamy) 孤雌生殖(特殊的有性生殖)
物个体胚胎发育的几个早期发育阶段非常相似,都 按一定渐进的顺序进行的,这种相似性正好反映了 动物界系统发育渐进的顺序性。
系统发育:单细胞动物
群体原生动物 二胚层动物 三胚层动物
个体发育:受精卵 囊 胚 原肠胚 中胚层形成后的胚胎
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按顺序重演其祖先的 主要发育阶段,是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椐
三胚层多细胞动物
➢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等 ➢假体腔动物:原始体腔形式
线虫动物,线性动物等 ➢真体腔动物:环节动物后的多数动物
假体腔的形成
中胚层体腔囊在发展过程中全部靠向体壁,形 成肌肉层,使原来的囊胚腔加了一层内衬,而未 形成新的空间,这种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 壁中胚层和肠系膜,是体壁中胚层和肠壁内胚 层之间的腔,所以称为假体腔
1、共性 2、特殊性
从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来看动 物界系统发育的历史过程,可以更清楚地看 到两者间存在着统一的一条客观规律,为生 物发生律,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简短而迅速 地重演了系统发育的过程。
生物发生律(Begenetic law):
由德国科学家赫克尔(E.Haeckel)于1866年提出。 从大量的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中发现:动
囊胚腔
囊胚腔的出现使胚体细胞的活动有了充分的空间
3. 原肠胚期 出现了原肠腔、内胚层、外胚层、原口
动物生物学章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不完全卵裂(partial cleavage)
多见于多黄卵。卵黄多,分裂受阻, 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 分裂。
i. 盘裂——分裂区只限于胚盘处的 称为盘裂(discal leavage), 如乌贼、鸡卵。
ii. 表面卵裂——分裂区只限于卵表 面的称为表面卵裂(peripheral cleavage),如昆虫卵。
一般卵细胞是一个有极性的结构,即细胞质的分布不均匀,细 胞核的位置也不对称。
配子形成过程中要进行减数分 裂。即细胞分裂2次,染色 体只分裂一次,结果染色体 的数目减少一半。
初级卵母细胞(2n)分裂两 次,产生一个卵母细胞和3 个微小的极体。那么:
卵细胞释放极体的位点就称 为——动物极,相对的一端 称为——植物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卵裂(cleavag分裂之后,新的细胞未
长大,又继续进行分裂,因此分裂成的细胞越来越小。 这些细胞也叫分裂球(blas- tomere)。 由于不同类动物卵细胞内卵黄多少及其在卵内分布情况的 不同,卵裂的方式也不同:分为2种: 1.完全卵裂(total cleavage) 2.不完全卵裂(partial cleavage)
以上原肠胚形成的几种类型 常常综合出现,最常见的是 内陷与外包同时进行,分层 与内移相伴而行。
外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什么是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
胚孔
卵裂的方式主要依赖于卵子的空间结 构及卵黄的含量。一般还有如下 的规律和模式: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经裂:卵细胞前两次卵裂 通过动植物轴,沿着经线 进行。
纬裂:第三次卵裂沿赤道 方向进行,垂直于动植物 轴。以后的分裂形成不同 的分裂球,产生囊胚腔。
实验二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尽管实验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 步探讨。例如,如何更深入地揭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 制?如何更好地干预和控制胚胎发育异常?未来的研究可以 从这些方面展开。
05
实验总结与展望
实验收获与体会
实验收获
通过观察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过程,深入了解了胚胎发育的规律和 机制,掌握了相关实验技术和方法。
胚胎培养
将早期胚胎放入准备好 的胚胎培养液中进行培 养,观察胚胎的发育过
程。
胚胎操作
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胚 胎的显微操作,如胚胎
切片、显微注射等。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胚胎发育过程 中的形态变化、生长速
度等数据。
数据记录与分析
数据整理
将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建立数 据库或表格。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二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 胎发育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结果与讨论 • 实验总结与展望
01
实验目的
理解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
观察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 形态变化,了解胚胎细胞分化的
过程和特点。
学习胚胎发育的基本理论,理解 遗传信息在胚胎发育中的调控作
用。
掌握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 阶段划分和特征。
03
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准备
01
02
03
实验动物
选择适合的多细胞动物, 如小鼠、兔子等,确保动 物健康无病。
实验器材
准备显微镜、培养皿、吸 管、离心管等必要的实验 器材,并进行消毒处理。
试剂
准备胚胎培养液、胰蛋白 酶、胶原酶等必要的试剂, 确保质量可靠。
第2章-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
受精后卵裂开始进行
受精
受精是新生命的起点:指精子、卵子各自的单倍体 基因组相融合形成二倍体合子的事件。
在通常的情况下, 受精过程包括精卵相遇,精子 穿入卵子,引发卵子发生一系列变化, 最终是二 者原核的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
动物的发育
合子 卵裂
囊胚期
原肠期
幼年期
神经胚 成年期
器官形成
胚胎发育
根据胚胎发育中胚孔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人 为地将三胚层的多细胞动物分为2大类:
原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孔后来直 接或间接成为动物的口。包括: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孔形成动 物的肛门,在相反方向的一端由内胚层内陷 形成口的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脊索 动物等。
(3)中胚层和体腔(mesoderm
– 中胚层形成的方式 • 体腔囊法 肠腔法
and coelom )
后口动物
• 裂体腔法 端细胞法 原口动物、 高等脊索动物
肠腔法 (enterocoelic):,也 叫体腔囊法,内胚层两 侧的细胞向外突出,形 成成对的体腔囊,体腔 囊和内胚层脱离后,在 内外胚层之间发展形成 中胚层。--后口动物
卵裂的形式对胚后发育的影响
辐射型卵裂 海胆、文昌鱼等
辐射型 第3次卵裂以后,上层的分裂球很整齐地 排列在下层之上,呈辐射排列,如棘皮动物和腔 肠动物等。
螺旋型卵裂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等
螺旋型 第3次卵裂时, 纺锤体不是和赤道面垂直 而是倾斜呈45°角,分出 的动物极的分裂球位于两 个植物极分裂球之间,以 后的卵裂也是倾斜的,按 顺时针方向倾斜的,称右 旋型;按逆时针方向倾斜 的,称左旋型。往往是右 旋、左旋交替排列,如多 毛类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中的腹足类和瓣鳃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图)
囊胚腔
原肠胚
神经胚
作业
一、概念 卵裂、辐射卵裂和螺旋卵裂、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端细胞法和体腔囊法 二、简述 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六个重要阶段。 外胚层、中胚层及内胚层分化成哪些器官、系统。 三、拓展:查资料 研究动物的模式生物特点及研究意义? 干细胞尤其是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极的细胞在外层,为外胚层。 原来植物极的细胞在内层, 为内胚层,陷入处为原口。 如:海胆、文昌鱼。
2)内移法:
开始无原口,以后在胚的一 端形成。如:水螅类
32
3)外包法:如两栖和某些腹足 类
4)内转法:如两栖类、鸟类 5)分层:如某些水螅类和水母 类
33
五、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
1、端细胞法 或裂体腔法
原口动物 高等脊索动物
2、体腔囊法 或肠体腔法
棘皮、半索 原索动物
体脏 壁壁
环节动物后
神经胚
(脊索动物)
胚胎背部沿中线的外
胚层细胞
脊索的形成
原肠背面中央纵向隆
起形成脊索中胚层
鼠
六、胚层的分化和器官的形成 (外表感神附、内消呼肝胰)
外胚层----分化成皮肤的表皮及其衍生物、神经组 织、感觉器官和感觉细胞。消化系统的前肠和后肠。
2、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子细胞不完全分离, 受精卵仅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 1)盘裂:分裂只限在不含卵黄一端(胚盘)如:乌贼、鸡
2)表裂:分裂只限于卵表面,如:昆虫卵
28
三、囊胚形成
当第7次卵裂到128—256个细胞时,分裂球向表面移动 排列形成中空的球状胚,称为囊胚。内为囊胚腔。
桑椹胚
组织 2.脏壁中胚层:消化和呼吸系统的肌组织、血管、
结缔组织 ❖ 头部中胚层:面部结缔组织和肌肉
第二节 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 的模式动物(自学拓展)
❖ 无脊椎动物 线形动物(线虫)、节肢动物(果蝇) 棘皮动物(海胆) ❖ 脊椎动物 头索动物(文昌鱼)、鱼类(斑马鱼) 两栖类(蛙、非洲爪蟾)、哺乳类(小鼠)
一、文昌鱼的胚胎发育
1受精卵 4原肠胚 5神经胚
2桑椹胚 3囊胚
神经管形成 同时:脊索形成
中胚层和体腔形成
文昌鱼的胚胎发生
6 中胚层分化和器官系统的形成
中胚层形成的体腔囊-----------体节:(1)生骨节(2)生肌节(3)生皮节 侧板:外层称体壁中胚层,内层称脏壁中胚层 生殖节:生殖腺是由体节与侧板相接处的体腔壁突起形成
肌 殖
7 孵化----幼体----变态-----成体
二、蛙的胚胎发育
蛙受精卵
聚集成团(实图)
受精卵(模式图)
动物极(颜色深,比重小,卵黄少。)
植物极(颜色浅,比重大,卵黄多。)
卵裂两细胞期(实图) (模式图)
卵轴
卵裂四细胞期(实图) 卵裂四细胞期(模式图)
卵裂八细胞期(实图) 卵裂八细胞期(模式图)
2)不等裂:动物性极的分裂球较小,植物性极的分裂球较
大,如:海绵动物、蛙类
25
卵裂方式
--辐射型卵裂 --螺旋型卵裂
卵裂面与卵子的动植物轴平行或垂直 上下层细胞成夹角
26
8细胞期分裂球的排列为上、下两层,上层的四个 细胞较小,而下层的四个细胞较大,上层细胞与下 层细胞成相互交错排列,因此称为螺旋型卵裂。
研究胚胎发育的其它模式生物(查资料)
线虫 果蝇 斑马鱼 小鼠
研究动物胚胎发育的模式生物特点及研 究意义?
三、线虫 基因组最早被完全破译(2万) 借助RNA干扰法来探明每个基因的功能
发现有150个基因与胚胎发育有关
新发现的线虫基因中,有4个在人类身上有对应基因,而且多少 都与疾病有关,其中2个基因的变异还可能导致肿瘤。因此,研 究线虫基因会对了解人类对应基因的功能提供线索。
第二章 多细胞动物 的胚胎发育
1
目的和要求:掌握并能说出多细胞动 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生物发生律。
重点和难点:中胚层和体腔的形成
2
本章授课内容
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 多细胞动物个体发育的模式动物 生物发生律
3
第一节 多细胞动物早期 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
4
胚胎发育早期重要阶段
• 一、受精和受精卵 • 二、卵裂 • 三、囊胚形成 • 四、原肠胚形成 • 五、中胚层和体腔形成 • 六、胚层分化和器官形成
蛙的早期胚胎发育
蛙的后期 胚胎发育
鱼 两栖 爬行 鸟
哺乳
一、受精和受精卵
❖ 关于卵黄和卵的问题
鸟卵
海龟卵
这是一个受精的鸡卵
几天后,蛋黄表面出现了血丝。
血丝附在蛋黄表面
极性表现在细胞核的位置和细胞质成分的分布上
二、卵裂
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很多细胞的过程.
特点:每次分裂后新细胞还未长大又继续进行分裂, 因此分裂成的细胞越来越小
24
1、完全卵裂:整个受精卵都进行分裂,子细胞完全分 离,多见于少黄卵。 1)等裂:分裂球大小几乎相等的卵裂方式,如:文昌鱼、
海星、海胆.
血丝聚拢,蛋黄分散开
开始出现眼睛
眼睛变大
变清晰
形成小鸡的轮廓
两只突出的眼睛非常明显
长出细细的羽毛
有鸡的模样了
进一步发育
终于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鸡
❖ 昆虫卵
卵和极性 (根据卵黄的多少和位置分)
少黄卵:卵黄少
均匀分布于卵内。如:海星海胆 哺乳动物
不均匀分布。 如:蛙
端黄卵:分布于卵一端。 如:鸟 多黄卵 中黄卵:集中在卵中央。 如:昆虫
四、果蝇
生命周期短,个体小,易饲养 染色体组成简单,有大量的突变体 卵子大,便于观察 胚胎发育速度快,是观察卵裂、早 期胚胎发生和躯体模式形成等发育 调控机制的绝佳材料 幼虫有变态过程,是分析器官芽细 胞增殖机制的理想模型
中胚层----分化成结缔组织、肌肉组织、排泄和生 殖系统的大部分。
内胚层----分化成中肠、消化腺,大多数脊索动物 的呼吸系统及与之相连的各种腺体。
37
中胚层分区 ❖ 脊索中胚层:脊索
❖ 轴旁中胚层(体节中胚层):体节、骨、肌肉、 软骨、真皮
❖ 居间中胚层:泌尿生殖系统、生殖管道 ❖ 侧板中胚层: 1.体壁中胚层:体壁的骨骼、肌肉、血管、结缔
胚胎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
30
四、原肠胚的形成
外胚层 囊胚腔 内胚层 原肠腔
胚孔Leabharlann 原口动物:胚胎发育中原肠胚期 的胚孔逐渐发育成成体的口的动 物。如节肢动物之前的动物
后口动物:胚胎发育中原肠胚期的胚
孔逐渐发育成成体的肛门或愈合,而
在对侧形成新的口发育成成体的口的
动物。如棘皮动物后的动物
31
1)内陷法:原来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