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范文(2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d0544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e.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范文设计说明结合本节课的知识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实践应用等主要形式进行教学。
1.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
新课伊始,设计了“抢答比赛”的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学习中来。
2.引导自主探究新知,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种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切实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设计首先引导学生猜想、讨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然后通过操作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最后利用迁移类推的规律,明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在猜想、操作、探究的过程中,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取了新知识,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了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学生准备直尺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100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教学过程⊙创设情境,问题导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吧。
(出示课件)1.抢答比赛1。
1米=( )分米1分米=( )厘米1厘米=( )毫米1米=( )厘米师:同学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思考后回答)2.抢答比赛2。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1平方厘米?什么是1平方分米?什么是1平方米?师:看来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
(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新知识作铺垫,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并能够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探究新知,实验验证1.教学教材70页例6。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95673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3.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1 平方米= 10000 平方厘米。
2. 学生能够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转换。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内容: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概念和意义。
2. 面积单位间进率的转换方法。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其转换方法。
2. 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面积单位间进率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进率进行单位转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面积单位卡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
3. 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素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如教室地面面积、家庭花园面积等,引导学生关注面积单位。
2. 新课导入:介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1 平方米= 10000 平方厘米。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进行面积单位间的转换,如将20 平方分米转换为平方米。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面积单位间进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教室墙面的面积。
5. 解决问题: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花园的面积,并交流解题过程和答案。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86cf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e.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率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
2. 运用面积单位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 难点:运用面积单位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房间的面积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 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总结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巩固新知:运用多媒体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率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面积单位进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面积单位间进率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面积单位间进率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思维过程,评价其运用面积单位进率的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面积单位间进率概念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2. 在实际问题解决环节,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他们运用面积单位进率进行计算。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名师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名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78982289eb172dec63b73d.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0、71 页例6、例7 及做一做。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以及掌握了长度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让学生探究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通过提供的直观素材,鼓励学生可以进行测量、计算、推理等多样化的方法,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注重学生思考过程的清楚表述,使学生对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理性的思考。
它是进行面积单位换算的必备条件,也为今后探索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打下基础。
(二)核心能力充分经历探究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过程,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进一步体会度量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模型思想。
(三)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计算、测量、推理等方法,经历探究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过程,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根据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感受换算的价值。
(四)学习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五)学习难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推导过程(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名师教学课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 预习任务(1)妈妈绣了一幅长12分米,宽80厘米的十字绣,它的面积是()。
(2)电影院门口有一幅边长是60 厘米的正方形海报。
这幅海报的面积是()。
(3)在一个宽是20 厘米,长是9 分米的长方形中,每行能摆()个1()的正方形,能摆()行,共有()个1()的正方形。
(二)课堂设计1. 复习引入(1)填空1米=()分米1 分米=()厘米50 厘米=()分米10米=()分米1千米=()米8000 米=()千米(2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3)我们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1 平方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是怎么规定的?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是多少?请同学们猜一猜。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9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9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a638d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3.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9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要准备好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每两人准备一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00多个。
教学过程一、猜测引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学生回答,同时依次在屏幕上出现表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师: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
(分四人小组,猜测,然后反馈)生1:我们认为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生2:我们认为是100。
……师:看来各小组讨论,得出意见难以一致,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请同学们把学具袋拿出来。
二、探究新知(一)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师:请同学们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生1: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10=100个,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师:你们是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用的“摆”的方法,主意不错!还有别的想法吗?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太慢了。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da518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e.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理解并掌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思维逻辑和数学推理能力。
2. 教学内容知识点- 平方米(㎡)和平方厘米(cm²)之间的换算;- 平方米(㎡)和平方千米(km²)之间的换算;- 平方千米(km²)和公顷(ha)之间的换算。
技能要求- 能够正确运用换算关系进行面积单位的转换;- 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面积单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例如:房间的面积、学校操场的面积等。
-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例如:公顷是由多少平方米组成的?步骤二:研究新知- 向学生介绍平方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示例的方式进行讲解。
- 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物体的面积,并要求学生用平方米和平方厘米表示。
- 向学生介绍平方米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示例的方式进行讲解。
- 给学生展示一些具有较大面积的场景,例如城市的面积,并要求学生用平方米和平方千米表示。
步骤三:巩固与拓展- 提供一些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面积单位间的转换,巩固所学内容。
-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某片土地有多少平方千米,如果以公顷为单位又有多少公顷?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可以采用口头回答、书面练等形式进行评估,确保学生掌握了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5. 参考资料- 幼儿数学教育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程》以上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1c526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8.png)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灵活进行互相换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实验等数学思维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求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劳动、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准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换算问题,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中需要进行单位转换的情况。
2. 学习1.讲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运用单位进率进行有效转换的能力。
3. 实战演练结合具体例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练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4. 拓展延伸提出拓展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所学知识在更广泛领域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问题中解决面积单位转换的难题。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写出自己的体会与收获。
六、板书设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1 平方米 = 100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 = 0.0001 平方米七、教学反思本教案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进率概念,巩固所学知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5.1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5.1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d9532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a.png)
5.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教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一、教学内容我将会使用教材第五章的第一节来教这个概念。
我们会讨论面积单位的概念,包括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并且学习它们之间的进率。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且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转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知道这个概念可能会对学生有些难以理解,所以我会特别强调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我会使用实际的例题来帮助学生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比如正方形和长方形,以及一些面积单位的小卡片。
学生则需要准备他们的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这个概念。
我会拿出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米,然后我会问学生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他们会说1平方米。
然后我会再拿出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我会问他们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会发现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0.01平方米。
这个实践情景会让学生对面积单位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我会给他们一些面积单位转换的问题,让他们运用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这样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分米,宽是3分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用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表示。
答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也就是0.15平方米,或者1500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会让学生反思他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他们是否理解了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我也会给他们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比如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他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我选择了正方形和长方形作为实物教具。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dc49a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e.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一、教学内容1. 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
3. 能够进行不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例如将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或将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的概念及常用的面积单位。
2.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不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不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灵活地进行不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练习本、尺子、面积单位换算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要用平方分米作单位量这个长方形,应该怎么量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面积单位的概念。
2.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出示一个例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用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作单位,分别计算它的面积。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出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5. 面积单位换算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练习,例如将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或将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七、作业设计1. 请用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作单位,分别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并换算成平方分米。
长方形1:长5米,宽3米长方形2:长10厘米,宽8厘米2. 答案:长方形1的面积:15平方米 = 1500平方分米长方形2的面积:80平方厘米 = 0.8平方分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是否掌握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1654d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9.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面积单位间进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1.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进率;2.应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换算;3.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理解。本节课将结合课本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的计量观念,使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面积单位之间的内在联系;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进率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今后的学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换算面积单位的情况?”(例如,计算房间大小时,需要将平方米换算为平方分米)。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面积单位间进率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1f210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0.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人教版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一、教学内容1. 回顾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 学习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别等于多少平方毫米。
3.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明白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换算,以及运用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灵活运用进率进行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境一:小明有一块长方形土地,长为4米,宽为3米,请计算这块土地的面积。
情境二:小华有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为6分米,请计算这块土地的面积。
2. 例题讲解:例题一:已知一块长方形土地,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求这块土地的面积。
解:面积 = 长× 宽 = 5厘米× 4厘米 = 20平方厘米。
例题二:已知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为8分米,求这块土地的面积。
解:面积 = 边长× 边长 = 8分米× 8分米 = 64平方分米。
3. 随堂练习:练习一:已知一块长方形土地,长为6米,宽为5米,求这块土地的面积。
练习二:已知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为10厘米,求这块土地的面积。
4.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学习:引导学生思考: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别等于多少平方毫米?解答:1平方米 = 10000平方毫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毫米,1平方厘米 = 100平方毫米。
5. 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讲解:讲解如何将大单位面积换算成小单位面积,以及如何将小单位面积换算成大单位面积。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6课《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6课《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62329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d.png)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6课《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6课《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不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理解。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面积单位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积。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面积单位之间有没有进率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模型,让学生观察。
接着,教师将这个正方形模型分成100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积。
最后,教师再将这100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模型分成100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积。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316a9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2.png)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概念及其转换方法;
2.能够运用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概念;
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转换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运用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运用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转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教学准备
1.预先准备好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工具;
2.拟定好教学计划和教学重点。
2. 导入新知识
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形、比较图形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概念,并引入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单位的概念。
3. 讲授新知识
1.介绍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概念;
2.介绍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转换方法;
3.运用实际问题演示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运用。
4. 练习与巩固
1.同步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班内小组合作完成练习;
3.提供复习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5. 课堂总结
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进一步的学习方向。
五、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练习以及考试成绩等方式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六、教学体会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入面积的概念,再以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转换为例子,引导学生领悟和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容易出现不足,因此在练习中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运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增加实践能力。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9fd4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0.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數學教案設計标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关系。
2.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面积单位的介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纸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引出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
2. 新知讲解(1) 介绍面积单位:首先,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并解释每个单位的实际意义。
(2) 进率关系讲解:然后,通过直观的图形演示,让学生理解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的进率关系。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用不同的面积单位测量同一物品,让他们亲身体验并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如计算物体面积、转换面积单位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面积单位间的关系,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和习题解答等方式,观察和评价学生对面积单位及其进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家庭作业:布置一些与面积单位和进率有关的家庭作业,以便学生在家里也能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关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50d6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8.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掌握换算不同面积单位的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了解不同面积单位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不同的面积单位,例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并让学生观察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
2.掌握换算方法•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换算通过课件或板书展示换算关系式,如: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通过课件或板书展示换算关系式,如: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运用所学知识例题:一间教室长4米,宽3米,求这个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题方法:•面积=长×宽•面积=4米×3米=12平方米例题:一个长方形桌子的长5米,宽3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解题方法:•面积=长×宽•面积=5米×3米=15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面积=15平方米×100=1500平方分米教学重点1.掌握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2.掌握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演示法2.讨论法3.练习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请学生观察教室的墙面有多大,询问学生谁知道怎么描述教室的大小。
引入面积单位概念,再通过展示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面积单位。
2.掌握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换算方法说明学习目标,通过课件或板书展示换算关系式,如: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并与学生共同推导。
3.练习请学生完成课本P57页上的练习。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让几位学生上台展示上节课练习的答案,巩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2.掌握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方法说明学习目标,通过课件或板书展示换算关系式,如: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并与学生共同推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优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1ddc7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d.png)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如何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面积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进一步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面积概念和面积计算方法,但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还不太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理解不深,容易混淆;2. 换算能力较弱,对大数和分数的换算可能存在困难;3. 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教学难点: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进行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理解。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面积单位模型、图示、实例等教学素材。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一块地的面积是60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是多少?”引发学生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面积单位模型和图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呈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8123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3.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本篇教学内容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在本课前,学生已学过面积的概念,能够测量平面图形的面积,了解最基本的单位面积——平方厘米,并掌握了用平方厘米进行面积的测量和计算。
在本课中,将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单位间的关系并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单位转换。
2.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2.能够掌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完成面积的计算和转换。
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概念和意义;2.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熟悉面积单位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3.2 教学难点1.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进率概念,理解进率与单位转换的关系;2.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面积的计算和转换。
4. 教学过程4.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平方米是多少个平方厘米?”,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再次强化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概念。
4.2 讲授(20分钟)1.让学生了解进率的概念进率是指不同单位之间的倍数关系。
例如,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就是10000是平方米与平方厘米的进率。
2.如何进行单位之间的转换本课中主要涉及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三个单位之间的转换。
对于单位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列式法进行转换,也可以通过使用进率进行转换。
其中,使用进率进行转换更方便,也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例如,将10平方分米转换为平方厘米,步骤如下:① 找到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② 将10平方分米乘以进率,即10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0平方厘米4.3 操练(25分钟)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完成以下计算:1.将5平方米转换为平方分米。
2.将3000平方厘米转换为平方分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689b1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d.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面积单位进率的概念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介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单位换算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在不同面积单位间进行换算。
3. 应用练习: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换算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面积单位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面积单位换算表、实际物品(如正方形模型)。
学具:练习本、尺子、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面积单位的物品,引发学生对面积单位间关系的思考。
2. 新授:讲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单位换算过程。
3.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合作解决面积单位换算问题。
4. 巩固练习:进行课堂练习,教师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板书设计板书将直观展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通过图表和示例清晰地展示换算步骤。
作业设计设计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完成,巩固课堂所学。
鼓励学生利用家中的物品进行实际测量,加深对面积单位进率的理解。
课后反思反思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本教案旨在通过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面积单位进率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生活中的不同面积物品,如书本、桌面、操场等,让学生直观感受面积的大小。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面积该如何测量?不同的面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习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单元面积
第6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难点: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划分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回忆之前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还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题目,并把刚才学生们说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归纳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0页例6。
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积。
翻过来看背面,现在把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多少?
教师说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10厘米,前面我们学了1分米是10厘米,按边长是10厘米再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10×10=100(平方厘米)
让学生观察两次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分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吗?
教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去想,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推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教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记忆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对比。
区别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启发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
(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时,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3、教学面积单位的换算。
8平方米=()平方厘米。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结果,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平方米=()平方分米。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陈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让学生比较这道题与前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前两道题是从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这道题是将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请同学们讨论这道题该何如去做。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填一填、
7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0平方米=()平方分米
4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长是5()黑板的面积是3()
3、一块长方形玻璃,它的长是40厘米,宽是2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四、思维训练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0厘米,宽是50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小明家客厅的地面长是8米,宽是6米。
面积多少平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