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爱情分析
宝黛爱情分析范文
![宝黛爱情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8130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c.png)
宝黛爱情分析范文《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作品,其中的宝黛爱情故事更是深入人心。
宝黛之间的爱情相当复杂,不仅展现了两个人之间的蜜恋和亲情,还镜映了封建社会的阴暗和残酷。
首先,宝黛之间的爱情产生于童年,他们的感情可以说是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种子。
宝玉和黛玉从小就一起长大,彼此之间有着独特的默契和情感纽带。
在他们童年的游戏和玩耍中,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宝玉与黛玉的友情日渐升华为爱情。
在五云天中,宝玉侧耳细听黛玉的呼唤,将她拯救出来。
这样的画面充满了浪漫和温馨,使人们为之动容。
其次,宝黛之间的爱情层面逐渐升华。
宝玉对黛玉的感情不再只是亲情,他开始对黛玉产生了深刻的情感。
宝黛之间的相思之情也成为了小说中的重要情节。
两人常常在梦中相会,彼此倾诉相思之苦。
他们用红线相牵,情感牢牢相连。
尽管他们并未有真正的结合,但他们的爱情已经超越了俗世的束缚,成为了一种灵魂的契合。
然而,宝黛的爱情却被现实中的封建礼教束缚。
黛玉本是贾府的主子女,宝玉却是一个身份低贱的庶出子弟,他们之间的差距是无法逾越的。
虽然两人有着相爱的心,但他们却不能在一起。
这种无奈的现实增加了故事的悲剧性,使人们对这段爱情更加深刻而感慨。
另外,宝黛之间的爱情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压抑和残酷。
在《红楼梦》中,封建礼教将人们束缚在一定的规范之下,给他们的自由和幸福带来了极大的限制。
黛玉在贾府内受尽了排挤和虐待,她的心灵因此而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宝玉也不得不在封建家族的压力下放弃对黛玉的爱情。
封建社会的阴暗面逐渐被揭示,使人们对宝黛之间的爱情更加同情和惋惜。
综上所述,宝黛的爱情故事呈现了浪漫和复杂的特点。
尽管他们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但他们却无法如愿以偿地在一起。
这个故事揭示了封建礼教给人们带来的压抑和痛苦。
宝黛之间的爱情即使无法圆满,但它依然令人感动和难忘。
论宝黛玉的爱情观
![论宝黛玉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012b502ab9f3f90f77c61b2e.png)
论《红楼梦》宝黛爱情分析论《红楼梦》宝黛爱情分析内容摘要:在《红楼梦》中最令人记忆深刻地爱情故事便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虽然他们的结局不算完美,但是却让人记忆最深。
他们的爱情故事非常的感人,他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对爱情的憧憬着实令人敬佩。
林黛玉在爱情方面具有审美的理想性和典范性。
贾宝玉的爱情观是一种高层次的,并且是属于精神美范畴的东西。
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一对青年,他们对于爱情都有着美好的憧憬,对于爱情的追求也是大胆执着的,他们对爱情的矢志不移的追求精神也很让人钦佩。
就当时的社会道德来说,林黛玉在爱情方面更具有审美的理想性。
关键词:贾宝玉;林黛玉;《红楼梦》;爱情观。
一、林黛玉爱情分析爱情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整个人生的一项主要内容。
爱情虽然不是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生活,但是它几乎贯穿了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生活。
对于一个生理和精神上都健全的人,他无论怎样热爱自己的工作,但最后还是要按照自然规律去生活。
爱情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多余的,爱情对于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幸福,而是人的心理的一种调整过程,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本身愿望。
爱情对于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幸福、具有一种美感享受的意义,而且它是人的心理机制的一种合理调解过程。
②林黛玉是一个处在封建社会当中的女性,在封建社会好的地位可想而知,她不可能像男子一样去追求自己所想要的任何东西。
封建社会中在道德上约束着女性,称“女子无才便是德”①,而且薛宝钗也和林黛玉说:“女儿家的还是不认得字好。
①”如此来看,社会伦理道德本身就已经把一个有才的女子埋没了,林黛玉面对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深受旧社会旧伦理道德的束缚,她不可以像人贾探春那样,心中还有着一丝势力之心,又不能像薛宝钗那样迎合社会环境而自甘失去自我,所以林黛玉想在旧社会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是有多难,也可想而知,她对于生活的追求永远是实实在在的,尽管找不到自己心中所想的净土,但她坚持不走向虚无。
宝黛爱情的理解
![宝黛爱情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523a9f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7.png)
宝黛爱情的理解
宝黛是《红楼梦》中的两个重要角色,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是小说中的一个核心主题。
宝黛的爱情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宝黛的爱情展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宝玉和林黛玉都是红楼梦中的理想人物,他们追求真挚、纯洁且完美的爱情。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他们所处的环境和身份制约了他们的爱情。
宝玉身负家族的期望和责任,被迫与其他女性结婚;而林黛玉则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却因为出身低微而无法与宝玉成婚。
他们的爱情受到了家族、社会和命运的限制,因此注定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
其次,宝黛的爱情也呈现了情感的复杂和多变。
从一开始,宝玉和黛玉之间就有着特殊的情感纽带,他们彼此引起了强烈的兴趣和吸引力。
他们共同分享了喜怒哀乐,互相扶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的关系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宝玉被其他女性所吸引,而黛玉也因为宝玉对其他女性的关注而感到嫉妒和失望。
他们之间的爱情经历了欢笑、争执、分离和痛苦,最终以悲剧收场。
最后,宝黛的爱情还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命运和红尘世界的
思考。
《红楼梦》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为主线,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他们的爱情被社会规范所束缚,最终无法得到完美的实现。
这种描写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的反思和对现实世界的怀疑。
总体而言,宝黛的爱情是《红楼梦》中一个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它涉及到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情感的复杂以及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通过这样的爱情故事,作者让读者思考爱情和人生的真实本质。
《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探析
![《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248b575f0e7cd184253673.png)
《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探析摘要《红楼梦》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
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是由于命运的捉弄、宝玉的软弱多情以及他们反世间之道而行造成的。
加之宝黛二人性格的不和,更使二人的爱情成为一曲婉唱。
而且宝黛二人都是处于悲剧时代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剧人物,因此他们的爱情悲剧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悲剧典型。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一方面反映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与衰朽的封建主义的矛盾,它反映了那个时代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是对封建主义的血泪控诉,也是对新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反映和追求。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另一方面是让人警醒的众生浮沉之梦。
索引关键词宝黛爱情悲剧命运性格社会根源《红楼梦》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大悲剧。
刘鹗在《老残游记•自序》中说:“《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而其中尤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激起读者的同情、感慨和深思。
曹雪芹在表现这一爱情悲剧时,并没有把悲剧冲突放在肤浅、表面的尖锐状态中,而是真切细腻地描叙了林黛玉和贾宝玉从两小无猜到相知默契的感情历程中同周围环境的对立。
《红楼梦》中最能体现其悲剧性的就是宝黛的爱情悲剧。
打开《红楼梦》,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开篇明诣,点出作者希望通过此书道尽人间沧桑,希望世人醒悟的愿望。
正如王国维所说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其在论述宝、黛的爱情时强调:造成宝黛的爱情悲剧的"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
常人之情,常人之理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一、不合“礼”的“木石前盟”——命运悲剧《红楼梦》所提供的金玉姻缘和木石前盟的故事框架,其意义要远远超出故事本身。
《红楼梦》的爱情悲剧:宝黛爱情与现实的碰撞
![《红楼梦》的爱情悲剧:宝黛爱情与现实的碰撞](https://img.taocdn.com/s3/m/26fd1ad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d.png)
《红楼梦》的爱情悲剧:宝黛爱情与现实的碰撞《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刻画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封建家族。
在这部巨著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成为贯穿全书的主线之一,他们之间的爱情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封建社会背景下个性与制度碰撞的集中体现。
本文将从宝黛爱情的表现、封建礼教的压制、家庭关系的影响以及爱情悲剧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悲剧性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宝黛爱情的表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自黛玉初入贾府便开始萌芽。
他们的爱情纯真而热烈,表现出对个性和自由的追求。
首先,宝黛爱情的纯真性。
贾宝玉和林黛玉从小青梅竹马,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物质或权力的羁绊。
他们的爱情是心灵的共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黛玉的诗才和宝玉的浪漫气质,使他们在精神上有着高度的契合。
例如,在第23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两人共读《西厢记》,彼此心有灵犀。
这种爱情超越了世俗的利益,是纯洁而高尚的。
其次,宝黛爱情的热烈性。
贾宝玉和林黛玉对彼此的感情非常执着,不愿意向任何外力妥协。
黛玉多次因宝玉与其他女子的交往而流泪伤心,宝玉也多次在黛玉面前表示他对她的真心。
例如,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宝玉为了黛玉的伤心而痛哭,这种感情是真挚而热烈的,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坚持和追求。
二、封建礼教的压制尽管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纯真而热烈,但他们的爱情却受到封建礼教的严厉压制。
封建社会有着严格的礼教规范和家族利益,这些都成为他们爱情的巨大障碍。
首先,封建婚姻制度的压制。
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强调“门当户对”和家族利益,个人的爱情往往被忽视甚至牺牲。
贾府作为一个封建大家族,更是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贾母和贾政等长辈在考虑宝玉的婚事时,更倾向于选择家世显赫的薛宝钗,而非体弱多病且无靠的林黛玉。
这种婚姻观念的影响,使得宝黛爱情从一开始就面临巨大的阻力。
红楼梦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红楼梦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https://img.taocdn.com/s3/m/27bc95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c.png)
红楼梦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一个民族的骄傲",其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他们的爱情故事虽然浪漫而动人,然而最终却以悲剧收场。
本文将围绕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展开,探讨这段爱情悲剧的原因与影响。
一、缘分的邂逅和初见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相遇并非偶然。
贾府与林家自古有着姻亲关系,两个家族的相互联系让贾宝玉与林黛玉有了初次见面的机会。
他们在北静王府中重逢,他们互相吸引,并逐渐以友谊的方式相处,直到他们的感情发展成为爱情。
二、宿命的纠葛与矛盾的爱情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矛盾的情感纠葛。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贵公子,他身处一个贵族家庭的环境中,他的婚姻是由他人安排和控制的。
因此,他被迫与贾家的千金们成婚,无法与林黛玉走到一起。
林黛玉则是一个受尽折磨的女子。
她作为林家的女儿,被当做贾府的贵族女儿养育长大。
然而,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关爱。
她在贾府中的地位与身份让她感到沮丧和无助,这使得她对贾宝玉滋生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仇恨。
三、悲剧的结局与意义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
当贾宝玉最终与王熙凤结婚并进入贾府后,林黛玉的嫉妒心和激烈的情绪让她变得脆弱而痛苦。
她的身心疾病加剧,在最后悲伤的情绪中,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段爱情悲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受到的束缚和无奈。
贾宝玉与林黛玉无法实现彼此的爱情,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身处一个世俗的环境中。
他们内心深处的自由和真挚的感情无法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同。
这引起了人们对爱情和自由的反思。
总结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给人们以深远的思考。
尽管他们之间充满了矛盾和痛苦,然而他们的感情依然是纯粹而动人的。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物的爱情故事,更是对封建社会的思考和挑战。
它让人们思考自由与束缚、爱情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启发人们对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的反思。
红楼梦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宝黛爱情悲剧的感悟
![宝黛爱情悲剧的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e6a8252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8.png)
宝黛爱情悲剧的感悟第一篇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宝黛爱情悲剧,这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怜啊!你说宝玉和黛玉,那真是天生一对儿。
黛玉的才情,宝玉的真心,他俩在一起的时候,空气里都透着甜。
可偏偏这命运啊,就爱捉弄人。
黛玉那小心思,敏感又细腻,对宝玉的爱那是藏都藏不住,可又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暗自伤心。
宝玉呢,心里只有黛玉,可身边总是围着一堆莺莺燕燕,让黛玉没少吃醋。
贾府那个大环境,规矩多,人心杂。
长辈们考虑的都是门当户对、家族利益,哪管两个年轻人的真心。
就说那王熙凤,精明得很,也没少在中间搅和。
还有那些个丫鬟婆子,风言风语的,给宝黛的爱情添了不少堵。
但咱们也得想想,或许正是因为这悲剧,才让宝黛的爱情显得那么刻骨铭心。
要是他俩真的顺顺利利在一起了,说不定还没这么让人难忘呢。
第二篇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唠唠宝黛爱情悲剧。
宝哥哥和林妹妹,多登对的两个人呀!黛玉一哭,宝玉就心疼得不行,那关怀备至的样子,谁看了不感动。
可是呢,他们的爱情就像在狂风中摇曳的小花,脆弱又无奈。
家族的压力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宝玉虽然被众人捧着,可他做不了自己爱情的主。
黛玉更是孤苦无依,只能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宝玉身上。
你看他们偷偷传递的眼神,悄悄说的那些贴心话,明明爱得那么深,却不敢大声说出来。
还有那些个勾心斗角的人,什么赵姨娘、贾环,都想着法子给他们使绊子。
宝黛的爱情悲剧,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无奈,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能自由追求爱情的时光。
虽然他们的结局让人惋惜,但他们的爱情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呢?。
主题分析——宝黛爱情悲剧
![主题分析——宝黛爱情悲剧](https://img.taocdn.com/s3/m/50199a2b647d27284b735193.png)
主题分析——宝黛爱情悲剧 宝黛爱情悲剧 主题分析 四.宝黛爱情的意义 1.突破了过去爱情故事中 郎才女貌” 突破了过去爱情故事中“ 一见钟情” 1.突破了过去爱情故事中“郎才女貌”、“一见钟情” 的俗套,描写了青年男女在长期了解、思想一致基础上 的俗套,描写了青年男女在长期了解、 的爱情。 的爱情。 2.突破了以往爱情故事中 淫邀艳约” 突破了以往爱情故事中“ 偷香窃玉” 2.突破了以往爱情故事中“淫邀艳约”、“偷香窃玉” 的庸俗描写,歌颂了真挚纯洁的爱情。 的庸俗描写,歌颂了真挚纯洁的爱情。 3.突破了过去爱情故事中 夫贵妻荣”的大团圆结局, 突破了过去爱情故事中“ 3.突破了过去爱情故事中“夫贵妻荣”的大团圆结局, 演变成震撼人心的大悲剧,超越了传统爱情悲剧的主题。 演变成震撼人心的大悲剧,超越了传统爱情悲剧的主题。 红楼梦》 《红楼梦》把儿女真情的发生发展与结局同贾府的 兴衰成败联系在一起, 兴衰成败联系在一起,从而成为封建没落家庭同儿女真 情玉石俱焚的双重悲剧。 情玉石俱焚的双重悲剧。
主题分析——宝黛爱情悲剧 宝黛爱情悲剧 主题分析
3.黛钗二人性格的差异 黛钗二人性格的差异 ⑴幼年所受教育 黛——缺失正统教育 缺失正统教育 钗——接受正统教育 接受正统教育 ⑵在贾府的处境 黛——寄人篱下 寄人篱下 钗——进退有余 进退有余 ⑶性格差异 自由率真、 黛——自由率真、聪慧敏感 自由率真 审时度势, 钗——审时度势,趋利避害 审时度势 4.二人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 4.二人对待爱情的不同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两种不同的模式 二人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 两种不同的模式 黛对宝玉——幻想、感性、唯我 幻想、感性、 黛对宝玉 幻想 对宝玉——重目的性和计划的实施 钗对宝玉 重目的性和计划的实施 5.两种爱情模式各自的合理性 5.两种爱情模式各自的合理性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描写分析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描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8122e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0.png)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描写分析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经典描写之一。
他们之间的感情故事经历了起伏、曲折,展示了爱情的多种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本文将从七个方面进行分析:相遇的机缘、初次相见的描写、表白的方式、爱情的升华、互动和默契、困境与分离、爱情的消逝。
相遇的机缘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相遇源于巧合。
贾宝玉在大观园遇见了林黛玉,一见钟情。
他对她的美貌与才思深深着迷,不禁为她倾倒。
他们的相遇被描写得如同缘分般神秘,为他们后来的爱情埋下了伏笔。
初次相见的描写贾宝玉第一次看见林黛玉时,小说以细腻的文字描绘出他内心的震撼。
他被林黛玉的美貌所吸引,同时也被她的聪慧与独特的性格所吸引。
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刻画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深情感。
表白的方式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情感一直含而不露,直到他感到无法自持时,才选择了表白。
他并没有采取传统的方式,而是借助诗歌表达了自己的爱意。
这种方式既显示了贾宝玉的才情,也展示了他内心深深埋藏的爱意。
爱情的升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在梦幻中得到了升华。
他们通过梦境相见,加深了彼此的情感。
这种升华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接触,更是灵魂间的交融。
作者通过运用这些奇幻的方式,展示了他们之间爱情的超越尘世,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互动和默契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互动充满了默契。
他们之间不仅有着言语上的交流,更多的是通过目光、微笑以及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
他们不需要言辞就能理解对方的心意,这种默契和互动增强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困境与分离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面临了许多困境和分离。
他们背负了家族的利益和重任,面对着无法实现的婚姻。
这些困境和不可抗力的分离,使得他们的爱情备受考验。
他们的爱情在痛苦中催生了更深的情感,也暴露了残酷的现实。
爱情的消逝最终,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没有得到完美的结局。
林黛玉因病过世,贾宝玉也伤心至极,失去了爱人。
他们之间的爱情被命运所戏弄,却留下了永远不能磨灭的记忆。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描写是《红楼梦》的核心之一。
《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浅析
![《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84110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4.png)
《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浅析《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悲剧便是说明遭受婚姻约束的女性形象的一面,揭示出妇女在传统文化中的封闭性、封存性,体现出中国传统观念和价值观对女性的影响,在同情人性之外,又能陶冶情操,凸显传统文化中“妇女近庭”之崇高理想。
红楼梦中宝黛一生最大的悲剧便是无论多么坚强倔强,在樊家之家无异于在轻铁上行走,毕竟“物换星移,今夕何夕”。
宝黛从小就在改变不了的选择中,被家族的牢笼套住,不得苟活。
宝黛作为一个婚姻中的妻子,得到永无分裂的围绕;而作为一个母亲,照顾她的孩子无法在她身上体现出来,只能当一个木偶处境,让每一个自心底想做的事儿都凭空飘然而去,宝黛无可挽回地卷入整个家族的女阴影之中,产生了“锒铛入狱”的结果,被家族的利益驱使,只能坚强地接受“强则宁,弱则死”的命运。
宝黛爱情的激荡也让《红楼梦》更加添上对人生的痛苦哀恸。
宝黛的爱情悲剧也被鲁迅先生描述为:“诚如贾宝玉所描绘的宝黛,无非是苦楚和哀思构成的一幅画,唉!太遥远了,女人反抗、做主观、不受男人约束,也许在古代绝处逢生,但大概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
宝黛实在太可怜了,她明知道是错,但还是勉强自己去做,太可怜了,只能无望地活着,没有希望也没有愉悦,这样的悲剧,当真也让人无法抗拒。
宝黛无法完成自己的爱情,在贾宝玉的爱情下却又渐渐有了一份心结,口是心非,却又有了几分柔情,这便是一份坚持心智的体现,也代表了宝黛对家族的忠贞不渝。
莎士比亚先生的著作《威尼斯商人》中Othello和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与宝黛的爱情悲剧有异曲同工之妙,宝黛面对爱情的抉择也犹如Othello,选择了更爱面子,而牺牲自己的爱情,与朱丽叶承受Othello留下的可怕责罚也同出一辙。
宝黛在《红楼梦》中的悲剧,也为婚姻礼仪的表达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视角,体现出妇女婚内角色的封闭性、封存性,占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无可比拟的特殊地位,但是,宝黛作为一个女性,她无法改变自己的宿命,她只能在社会伦理之下,坚强地活着,而这也正是宝黛悲剧最大的真相所在。
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001]
![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001]](https://img.taocdn.com/s3/m/381b9e6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c.png)
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其中宝黛的爱情被认为是一段悲剧。
在整个故事中,宝黛的爱情经历了诸多挫折和悲痛,最终以悲剧收场。
本文旨在探讨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并分析导致这一结局的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婚姻制度的束缚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对于宝黛的爱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社会约定俗成的婚姻观念和家庭利益的考虑,使得宝黛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的伴侣。
宝玉的身份地位和荣府的兴衰使得他们的婚姻注定是不可能的。
家族压力宝黛所属的两个家族,宝府和荣府,都希望通过宝黛的婚姻来达到家族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家族压力迫使宝黛在爱情选择上放弃个人感情,而是将目光放在家族利益上,导致宝黛和宝玉的爱情最终走向绝望。
个人因素宝黛个性的冲突宝黛和宝玉在性格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宝黛倔强,自尊心强,对自己的爱情有着特别的追求。
而宝玉则是一个多情而优柔寡断的人。
这种性格差异导致了两人在处理爱情问题上的分歧和矛盾,最终使得他们的爱情不能得到圆满的发展。
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在宝黛的爱情故事中,他们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不能够真正地了解对方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这种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了彼此间的误解和猜疑,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爱情的悲剧结局。
情感困境因素宝黛身份的困扰宝黛身份的复杂和家族背景的压力给她的爱情带来了困境。
宝黛是贵族阶层的女性,受到了家族尊严和社会地位的束缚。
她很难摆脱这种身份的枷锁,从而选择了逃避和牺牲。
这种困境无疑加深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发生。
社会潜规则的压制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经常受到社会潜规则的压制。
宝黛在追求自己的爱情同时,也需遵守社会的道德和伦理规范。
社会潜规则的限制和约束使得宝黛在处理爱情问题时犹豫不决,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结论宝黛的爱情悲剧源自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社会环境的限制、个人性格的冲突、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以及情感困境的压力,都导致了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
这一悲剧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反思,使我们意识到爱情是需要理解、沟通和平衡的,同时也提醒我们重视尊重和保护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论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
![论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516f06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6.png)
论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在其中宝黛爱情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爱情之一、宝黛的爱情体现了悲剧的元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深沉、动人和引人思考。
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体现在两人的命运被环境所束缚。
从宝黛初次相识到结束他们之间的爱情,整个故事充满了困境和磨难。
宝黛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之下,她们没有选择自己的婚姻对象的自由,而是被迫嫁给了其他人。
宝黛深爱着宝玉,但无法与其成婚,而宝玉也被迫娶了其他四妻,无法和宝黛在一起。
环境的束缚使得宝黛的爱情从一开始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其次,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还体现在爱情之间的矛盾和猜疑。
宝玉是一个多情的人,他对宝黛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但是他又无法摆脱封建礼教对多妻制的要求,最终导致了他四妻同室的局面。
宝黛爱宝玉,但害怕失去他,对宝玉有着强烈的占有欲。
宝玉与黛玉有时敬而远之,有时亲密无间,这种矛盾的感情引发了宝黛之间的种种误会和猜疑,使得两人之间的爱情充满了痛苦。
第三,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还表现在宝黛之间的隔阂和分离。
宝黛身份高贵,而黛玉只是一个贫贱出身的女子,在地位上存在巨大的鸿沟。
黛玉深知自己无法与宝玉平等相对,她内心充满了自卑感和无望的情绪。
宝玉与宝黛之间的爱情被这种社会阶级的隔阂所打断,两人终究无法真正拥有对方。
最后,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还体现在两人的性格差异和命运的反转。
宝黛是一个执着、敏感和自尊心强的女子,她对爱情有着坚定的追求和无尽的渴望。
而宝玉则是一个优柔寡断、情感复杂和不能坚守信仰的人,他的不忠和对其他妻子的情感也导致了宝黛之间的矛盾和决裂。
最终,宝黛的爱情遭遇了命运的反转,她们之间的感情被破坏,使得整个爱情故事变成了悲剧。
总之,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体现在命运的束缚、矛盾冲突、隔阂分离以及性格差异和命运反转之上。
《红楼梦》通过宝黛爱情的悲剧,以及宝黛之间的矛盾和磨难,向人们展示了爱情的无奈和社会现实的不公,使读者们反思封建社会的束缚和爱情的困境,从而达到对人生的思考和审视的目的。
宝黛的爱情观
![宝黛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8efcd02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9.png)
宝黛的爱情观
宝黛是《红楼梦》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之一,她的爱情观可以从她的言行中得到一定的体现。
首先,宝黛的爱情观是相对现代化的。
她不认同传统的婚姻观念,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相互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只是因为家庭背景相当或者其他表面因素。
在她的眼中,婚姻应该是一种平等、自由、相互理解的关系,而不是一种束缚和牺牲。
其次,宝黛是一个追求真爱的人。
她对爱情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希望找到一个真正懂得她、尊重她、爱护她的人。
她不愿意妥协,不愿意将就,而是希望找到一个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共同走完一生。
然而,宝黛的爱情观也存在一些缺陷。
她对爱情的追求过于理想化,往往忽略了现实的问题。
她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很难找到一个完全符合她期望的人。
她对待感情也有些过于冷淡,往往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容易让人误解。
总的来说,宝黛的爱情观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现代化爱情观。
她追求真爱,注重平等和自由,但也存在一些缺陷。
她的故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爱情观念的限制和束缚。
宝黛的悲剧爱情
![宝黛的悲剧爱情](https://img.taocdn.com/s3/m/b7a98f7f31b765ce050814bb.png)
宝黛的悲剧爱情《红楼梦》写了一个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剧,这就是贾宝玉与林黛玉二人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
宝黛二人的爱情婚姻悲剧既是一出性格的悲剧,也是命运的悲剧,更是当时社会的悲剧。
一、性格的悲剧首先宝黛二人有着不同的出身背景,不同的家庭背景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宝玉喜欢杂学旁收,却对四书五经这些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毫无兴趣。
由于宝玉一直生活在少女的种种纯真的喜怒哀乐的世界里,他曾讲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些实际上是以“奇谈怪论”的形式来批判男权社会与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道德价值,一反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
然而,宝玉性格中的逃避和软弱决定了他不可能用实际行动去反抗贾府统治者的安排。
于是,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林黛玉是个内慧外秀,尖酸刻薄,多愁善感的女孩子,在贾府生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然而黛玉虽然寄人篱下却生性孤傲,天真率直,爱恨分明,言行举止间并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好恶。
对于贾府的统治者,她也从来不说奉承话故意讨好。
出于孤苦的身世和强烈的自尊,黛玉对于他人的歧视和讥讽分外敏感。
而这样的气质和脾性,不仅很难让她融入贾府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反倒加重了别人对她的成见。
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根孽胎”贾宝玉,她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
所以“宝玉深敬黛玉”。
黛玉与宝玉的爱情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的基础上的。
因此,当爱情遇到阻力时,弱小的黛玉只能用泪水和死亡来表达抗议。
寻求爱情而能得其所爱,这是黛玉在冷酷的人世上得到的唯一安慰;得其所爱而不能共偕连理,这是黛玉在贾府中的不幸命运;和宝玉一样,黛玉自身的性格与观念与那时期社会的现实环境格格不入,悲剧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他们两人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却又偏偏无力于改变这个现实环境。
所以宝黛的爱情很像是一个生于悲剧时代而又具有悲剧性的无花果。
二、命运的悲剧(不合“礼”的“木石前盟”——注定的悲剧)首先书中第一回介绍宝黛的木石前盟时,那一系列的故事明白地揭示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注定要以悲剧作结的。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分析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0267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d.png)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分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该小说以贾宝玉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与黛玉之间复杂而纠结的爱情故事。
贾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小说中的一大亮点,二人之间的感情跌宕起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贾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进行分析。
贾宝玉和黛玉的初次相遇相互吸引力贾宝玉和黛玉的初次相遇是在贾府中,当时黛玉正在贾宝玉的房间里写诗。
他们之间的初次相遇引发了强烈的相互吸引力。
贾宝玉被黛玉的美貌和才华所吸引,而黛玉则被贾宝玉的温柔和善良所吸引。
这种相互吸引力为他们之后的爱情打下了基础。
较量的爱情贾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可以说是一场较量。
他们经常互相嘲笑和挑衅,试图展示自己的聪明和才华。
这种较量渐渐演变为一种激烈的爱情,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和复杂。
近乎痴迷的爱情贾宝玉对黛玉的爱情几乎可以说是痴迷。
他对黛玉的一举一动都异常关注,时刻想方设法接近她。
他的心思完全被黛玉占据,甚至忽略了其他人和事。
这种痴迷的爱情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纠葛。
黛玉的情感困惑黛玉对贾宝玉的爱情也是十分复杂和困惑的。
她深知自己是一个宿命中的悲剧角色,注定和贾宝玉无法在一起。
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渴望和贾宝玉在一起,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会给他带来不幸。
贾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走向外界的阻碍贾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受到了外界的多种阻碍。
贾府内部的复杂关系、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及宿命的限制,都让他们之间的爱情无法顺利发展。
外界的阻碍使他们的爱情陷入了困境,甚至走向了悲剧的命运。
不同的命运贾宝玉和黛玉的不同命运也是他们的爱情走向的重要原因。
贾宝玉是贵族出身,注定要承担家族的责任和荣光;而黛玉却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女子,她的一生充满了悲剧和痛苦。
命运的不同注定了他们之间无法在一起,这是他们爱情走向的无法逆转的因素。
美好与忧伤贾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可以说是美好和忧伤的结合体。
他们之间的爱情充满了浪漫和激情,同时又伴随着悲伤和痛苦。
《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分析
![《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6295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e.png)
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分析简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小说中,作者曹雪芹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复杂多变的人性与感情。
其中,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故事引人注目。
本文将对宝玉与黛玉的爱情进行分析。
宝黛两情缠绵宝玉和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对男女角色,他们之间的爱情被认为是小说中最为动人和深沉的爱情之一。
1. 宝玉与黛玉初次相遇宝玉和黛玉初次相遇于贾府,两人从一开始就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他们互相吸引并产生了强烈共鸣,在彼此眼中逐渐成为重要存在。
2. 彼此扶持与关心在小说中,无论宝玉还是黛玉都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
然而,无论何时何地,两人总是坚定地支持和关心彼此。
他们互相扶持,在艰难与痛苦中共同度过。
3. 情感纠葛与误会尽管宝玉和黛玉之间深情厚意,但在他们的爱情故事中也充满了纠葛和误会。
有时,他们因为家庭背景、婚姻状况等因素产生摩擦和矛盾。
这些困难考验着他们之间的感情,使得他们的爱情更加复杂和曲折。
爱情结局:离别与遗憾尽管宝玉和黛玉深爱着对方,但最终却没有能够在一起。
1. 黛玉的离世黛玉年轻而柔弱,在小说后期患上了重病,并最终不幸辞世。
她的离去让宝玉陷入了巨大的失落与忧伤。
2. 宝玉的遗憾宝玉对于黛玉的离世感到极度的遗憾和自责。
他始终无法释怀这段爱情,并以此为人生的遗憾和痛楚。
影响与意义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故事,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纯真和执著爱情的追求。
这段爱情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性、荣辱和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
它也使得读者思考并反思了自己对于爱情与生命的态度。
总结:在《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既是美丽而又充满矛盾和遗憾。
他们一起经历了痛苦、幸福和离别,其爱情故事让我们深感人生无常和命运摆布。
然而,他们的感情仍然被铭记在人们心中,成为了经典文学作品中不可磨灭的一页。
宝黛爱情悲剧的研究
![宝黛爱情悲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75aec3dda38376bae1fae2e.png)
宝黛爱情悲剧的研究宝黛爱情悲剧可以说是《红楼梦》全书中最主要的情节线索。
从第一回一僧一道携一块“鲜明美玉”到世间“造劫历世”开始,“就勾出了多少风流冤家来”。
顽石之可爱,在于他的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而拥有绝代情痴的诚挚磊落;草木之情意,在于她虽面临风刀霜剑也不改孤标傲世的执着情怀。
宝黛性格与观念上的契合,使他们顺理成章地成为相知相恋的有情人,偏偏这种性格和观念为世不容,与“礼”相左,因此很自然地让他们陷进了有情却无缘的境地。
宝黛两人作为勇敢的反封建的判逆者,对儒家那一套“男尊女卑、贵贱有别、君臣父子”的伦理规范全部断然否定,同时自已本身也被当时的统治者所否定,他们的爱情注定为世不容,空留千古遗憾。
宝黛的爱情以不如意告终,我认为原因有三个。
除了当时社会礼教制度对他们的不认同,以及宝黛两人反“常规”的性格和观念之外,这出悲剧的的主要表演者宝玉的多情和黛玉自身不太健康的身心,也是造成这出悲剧的主因。
一、不合“礼”的“木石前盟”——注定的悲剧宝黛爱情是悲剧还是喜剧,关键在于当时的社会是否认同他们是“有情人”同时也是“有缘人”。
当时的封建婚姻制度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当时的人们言行必须合乎礼法道德的规范。
背经叛道的言行是世俗所不允许的,在择偶时考虑的是婚配的礼节是否合法,男女双方是否门当户对,最重要的是对自己家族的利益是否有助。
不可否认的,具有判逆性格的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在当时的反人性的、不合理的制度下注定就是个悲剧。
宝黛的爱情,始于第一次的见面而终于“焚稿断痴情”。
曾看过刘梦溪先生的《〈红楼梦〉爱情探微》一文,说“众姐妹搬入大观园时”那时的情谊“只是少年儿女之间的纯真友爱,不包括爱情的成分在内。
”认为宝黛爱情始于搬入园里后,“爱情的种子便开始在宝黛童稚心灵深处萌发”。
对此我总是不太能够接受。
宝黛首次见面的风波,两人心思的默契和初见却如重见的熟悉感,正是两人一见钟情才有的情感,《红楼梦》中人物的年龄本很混乱,黛玉初见宝玉时的感觉也不觉他是个孩童,而是“一位年轻的公子”;而且不久后进京的且年纪不过比宝黛大一两岁的宝钗更是很成熟的“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决不似一个孩童所应有的行为特点;几乎在同时,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及与袭人初试云雨情这些事件更不是一个“孩童”所能做到的。
宝玉与林黛玉爱情的悲剧性
![宝玉与林黛玉爱情的悲剧性](https://img.taocdn.com/s3/m/5e09822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8.png)
宝玉与林黛玉爱情的悲剧性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其中,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红楼梦中最为动人和悲剧的部分之一。
通过对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悲剧性的根源和内在原因。
首先,宝黛爱情的悲剧性源于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安排。
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聪明机智、情感细腻,但也多愁善感、情绪不稳定。
他与黛玉之间的感情是一种纯粹的、超越亲情和友情的爱情。
而林黛玉则是一个才情出众、性格敏感的女子,她聪明伶俐、独立自主,但也情绪多变,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自尊和自卑心理。
两人的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在情感交流中存在着障碍和矛盾,这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其次,宝黛爱情的悲剧性还体现在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族命运的压迫之下。
红楼梦以贾府为背景,通过展现贾府衰败的过程,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的弊端和社会的不公平。
在这个封建家族中,宝玉和黛玉作为贾府的后代,他们的婚姻并不完全由自己决定。
贾府的衰败和命运的安排使得他们无法在一起,他们的爱情因为社会的压力而变得更加悲剧和无奈。
正是这种社会环境和家族命运的压迫,使得宝黛的爱情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此外,宝黛爱情的悲剧性还表现在两人之间的矛盾和误解上。
尽管宝玉和黛玉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他们的性格差异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误解。
宝玉善于表达情感,但常常缺乏行动力,对黛玉的关心和爱护也未能得到她的理解和认同。
而黛玉则对宝玉的感情有着深深的依赖和渴望,但她的自尊和自卑心理使得她对宝玉的关心和爱护常常表现为冷漠和反感。
两人之间的这种矛盾和误解,使得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心意,最终导致了他们的爱情走向悲剧。
最后,宝黛爱情的悲剧性还体现在他们的命运安排上。
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命运,他们都是红楼梦的主角,但他们的命运却是悲剧的。
宝玉被贾母视为命中注定的灾星,他的一生注定了不幸和离散。
而黛玉则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女子,她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悲伤。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分析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2202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e.png)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作品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备受关注。
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角色的形象鲜明,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纠葛复杂,充满着动人的情感。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关系可以说是情感纠葛的代表。
贾宝玉是贾府的太子,天生聪慧,性情敏感。
他很早就爱上了林黛玉,对她是深情厚意。
然而,由于家庭地位的不同,命运的安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遭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
尤其是贾宝玉的身份和家族的传统束缚,使得他们的爱情变得扭曲和禁忌。
其次,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体现了对真爱的追求。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都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和考验,但他们始终坚信彼此的爱情是纯粹而真实的。
他们之间的爱情并非是建立在物质条件上的,而是建立在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契合之上的。
红楼梦描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纯洁而深沉的爱情,他们不仅在言语上表达了对彼此的痴迷和思念,更通过无声的眼神、微笑和频繁的思念传递了爱意。
他们关于爱情的追求融入了整个作品,并且成为了一代读者心中的经典。
再次,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也呈现出了痛苦和悲剧的色彩。
他们身处于一个充满纷争和利益的社会环境中,不仅要面对家族的压力,还要面对世俗的束缚。
贾宝玉和林黛玉原本是命中注定的一对,然而命运的安排让他们遭受了太多的折磨和痛苦。
深深爱着对方的他们,为了对方付出了一切,包括在他人面前隐藏真实的感情,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林黛玉的早逝更是使得他们的爱情故事更加悲壮和让人动容。
最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他们之间的爱情既是纯粹而美好的,又是扭曲而禁忌的。
他们的爱情故事反映出封建社会对爱情的束缚和压迫,揭示了人性的悲剧和社会的冷酷。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给人们启示,即不要被物质和利益所蒙蔽,要坚守自己的真爱,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幸福。
总结起来,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一段伤感而又动人的爱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总以为这两个人碰到一起,不知有多 少话要互相倾诉;出乎意料的是,林黛玉 哭了半天,仅仅向贾宝玉说一句话:“你 从此可都改了罢!” 前头宝玉刚刚表扬 过黛玉,说她“从不说”仕途经济这样的 “混帐话”,现在“从不说”仕途经济这 样的“混帐话”的黛玉为什么也劝宝玉 “全都改了”呢? 如果不改会有什么后 果呢?再次挨打!再次受苦!受更大的苦! 黛玉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脸泪光”, 还不顾自己的形象来探望宝玉 ,说明黛玉 太在乎宝玉了(挚爱) ,在她的心中,宝玉 受苦,更甚于自己受苦。所以她违心地劝 宝玉屈服。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在《红楼梦》中 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使宝玉、黛玉的感 情由猜疑、争吵逐渐发展为灵犀相通的 知己之爱,他们之间欲言又止、欲亲反 疏的爱情终于第一次被明确地表达了出 来。 追来的宝玉终于第一次大胆地向 黛玉倾诉了"你放心"的肺腑之言,表白 了生死不渝的爱情,彻底消除了黛玉的 疑虑。从此之后,宝、黛之间的感情日 趋稳定。
却原来,“欠泪的,泪已 尽”,在这一会中黛玉终 于脱离苦海,还去做她的 绛珠草,成仙去了。
此回呼应开篇绛珠仙子 的 传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 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 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 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也偿还 得过他了。到了此回此案 终于获得了结,但总使人 感到太悲苦了一点 。
宝玉一时忘情,引了张生的话道: “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 ’,你就 是那‘倾国倾城貌 ’。”黛玉一听, 恼了。宝玉见她红了眼圈儿,方才 着了急,拦住道了好一会的歉,听 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回道:“一 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 ‘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 蜡枪头 ’。”
借《西厢记 》的语词来谈情, 看似“戏语 ”,情感的互动 却很真切,但他们又不敢真实 面对彼此的情感,只好用假意 掩饰。两假相遇,遂生紧张; 虽然紧张,却很好看。不用别 人多置一词,他们自己就化解 了自造的紧张。
黛玉走后,宝 玉特意遣晴雯 将自用的手帕 送给黛玉
①送帕有相思之意,有宝玉思念黛玉也 知道黛玉挂念他的意思。②同时,帕是 用来拭泪的,黛玉先前落泪的时候,宝 玉总要为她拭泪,现在,宝玉猜想黛玉 必定又在房中垂泪。若是平日,自己定 要打叠了千般百样的温柔去劝慰,直至 回转过来方罢。可偏那一刻身子却动不 得。所以送了帕子去,是一股缠绵体贴 之意。仿佛在嘱咐颦 儿:我在挂念你, 我更知道你的眼泪是为我而流的。你哭 了,自有我在一旁相伴,为你拭泪。即 使我的身子不在,心神却时刻在左右的。
那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 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一 宿无话。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这日未时交芒种 节。尚古风俗:此日需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 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大观园中 之人都早早起来祭饯花神。
葬花吟之背景
如今且说林黛玉因夜间失寐,次日起来迟了, 闻得众姊妹都在园中作饯花会,恐人笑他痴懒,再 加上前一日,黛玉在访宝玉被拒。他预感到自己的 爱情理想行将破灭,因他一直视宝玉为生命的寄托。 面对落花,感叹身世遭遇黛玉惟有以哭泣来释放心 中的的压抑与悲伤。
葬花吟之赏析
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 名为咏花,实则写人。全诗抒情淋漓尽致, 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 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 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 分。《葬花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 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 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葬花吟之于全书的地位
《葬花吟》是大观园人物悲剧的序曲, 是园子里众多女子生命的挽歌。 《葬花吟》是贾府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葬花吟》是红楼人物的诗谶。
葬花吟之至高地位 一首葬花辞,半部红楼梦 等同第五回 曲演红楼梦
得到宝玉的肺腑之言之后,黛玉的感情 便趋于平静,从此她再也不跟宝玉提 “金”啊“玉”啊之类。但这时,发生 了一件大事:宝玉挨打。宝玉挨打之后, 宝钗和黛玉先后来探望。宝钗先至,亲 自送来化瘀散毒的药丸给宝玉疗伤,并 有一番说头。黛玉的表现则完全不同, 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脸泪光”“气 噎喉堵”。病榻上的贾宝玉不顾自己的 疼痛假装不疼软语安慰黛玉,还责怪黛 玉不爱惜自己,暑气未退就往外跑,万 一中暑了怎么办。黛玉却抽噎着劝宝玉: “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尾声
(黛玉焚稿)
•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黛玉之死)
但是凤姐巧设调包计,让宝玉与宝钗 结婚,黛玉得知消息,急得吐血,气 息奄奄,魂归离恨天之际,焚稿、撕 帕,这些诗稿是她视同为生命的爱情 的见证,焚稿、撕帕就为了断了痴情, 断了痴情就是断了生命。回答了她 “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誓言。
躺在病榻上的宝玉尚能为安慰黛玉 想得这样仔细,不能不让黛玉感动 不已。只两方旧帕子,“却教你知 道,我待你之心”。而再题上这三 首诗,就更具有定情物之意,这个 承诺远胜过“金玉良缘”,因为从 意义上来讲,“金玉良缘”是物质 上的,而这两方帕子是感情上的, 是“金玉良缘”所不能换取的。故 而回赠题帕三绝。
宝玉和黛玉同躺在 床上,宝玉说黛玉 身上有幽香,又胡 编了一个故事,
说姑苏林子洞中的 老鼠要去偷香芋, 一个老鼠说,林老 爷家的小姐才是香 玉(香芋)。
• 玉生香,其实也是一种儿女之情 的萌发与表露。
• 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而且意味深; 前呼后应,如黛玉戏问宝玉有无 “暖香”一节,向前则呼应小说 第八回中“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的内容,向后又牵合宝钗偶然来 访的情节,看似随意走笔,实是 匠心独运。
尾声
情窦初开
•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宝黛初会)
• 玉绵绵静日玉生香 (青梅竹马)
•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共读西厢)
好生奇怪, 倒 象在那里见 过一般,何等 眼熟到如此!"
这个妹妹我曾见 过的。
我看着面善,心 里就算旧相识。
宝黛初见就“眼熟”,除了一见钟情, 更在于于作者在小说开头苦心孤诣地安 排的那段神话故事——只因西方灵河岸 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 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 始得久延岁月。⋯⋯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 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 意。⋯⋯那绛珠仙子道:“他施甘露之惠, 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 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 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黛玉也随即引用了《西厢记》中的语句,说宝玉 “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挖苦宝玉在追求爱 情的道路上不够大胆。这就等于接受了宝玉的爱情表 白。
葬花吟之背景
但当贾政将宝玉叫去之时,黛玉有些担心,便去怡 红院探望。结果晴雯却把黛玉挡在门外。黛玉在贾府 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再被丫鬟欺负,便黯然神伤。 正在这时,又听见了宝玉和宝钗二人 的笑声,便开始 怀疑宝玉的话语,心中真百般滋味,说不出口。以为 宝玉的表白是在欺骗自己。
•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热恋
(黛玉葬花)
• 诉肺腑心迷来 见见宝玉,宝玉不想见他,湘云就劝他 也该认识这些“仕途”上的人,结果被 宝玉以“林妹妹不说这些混帐话”顶了 回去,颇觉无趣。这一切恰好被廊下的 黛玉听到,不觉心中感动。宝玉出门时 碰见了她,便急于表明自己的心迹,结 果两人怔怔对望了半天,黛玉拭泪而去, 宝玉却还把前来送扇子的袭人当成黛玉 诉说自己所想,吓得袭人魄消魂散。宝 玉清醒过来,这才羞得满面紫涨,夺了 扇子便抽身跑了。。
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 宝玉,你好……”说到“好” 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 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 身子便渐渐的冷了。探春、 李纨叫人乱着拢头穿衣,只 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 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 梦遥!当时黛玉气绝,正是 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 辰。……紫鹃等都大哭起来。 一时大家痛哭了一阵,只听 得远远一阵音乐之声,侧耳 一听,却又没有了。探春、 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 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 凄凉冷淡!
暗指宝玉内心希望他们两人能够成双 成对,永结同心。 为什么让晴雯送 呢?病榻上的宝玉惦记着黛玉,想了 个办法把袭人支走。因为按袭人平日 里的脾气,她很可能会拿大帽子压宝 玉,一番冠冕堂皇的道理加上“我都 是为你好”的苦口婆心,十有八九会 噎得宝玉没话说。所以宝玉让心思相 对单纯,不会另生枝节的晴雯到潇湘 馆看看林妹妹。
•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心心相印
(宝玉赠帕)
• 慧紫鹃情辞试宝玉 (紫鹃试玉)
葬花吟之背景
源自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 。在黛玉第一次葬花时, 在沁芳闸桥边的石头上遇见了宝玉。当时宝玉在看 《西厢》,黛玉也要看,于是就产生了宝黛同看《西 厢》的经典红楼场景。
读后,宝玉说自己是张生,黛玉是莺 莺。在严格的 封建礼法下,这便是大胆的爱情表白。
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今世的 相遇不是偶然的,而是由 前世的因而有了今世的果。 我们都知道:“木石前 盟”。所以,“阆苑仙葩” 指的是前身是绛珠仙草的 林黛玉,“美玉无瑕”指 的是前身是神瑛侍者的贾 宝玉。因着前世的“奇 缘”,他们在人间就演绎 了一段以泪报恩的爱情故 事。
宝黛爱情发展过程剖析
情窦初开 热恋 心心相印
芒种节祭花神,众姐妹都在院子里嬉嬉闹闹,宝 玉独不见黛玉前来,心中纳闷,踏遍整个花园里找 寻,去了他们平时葬花的地方,却见黛玉独依花锄 暗自神伤,满面泪痕,倾吐哀曲……
葬花吟之赏析
黛玉在百花凋落的暮春,拟成这首 葬花词,借花倾吐满怀的愁绪与悲 愤。由春的消逝天想到青春易逝; 由落花,想到生命的夭亡;借斥榆柳、 飞燕,哭诉人情的冷漠残酷;喻风 刀、霜剑,哀怜自己的际遇爱情。
①旧帕者,“就怕”也。就怕你总不放 心,哭坏了身子!②不以新相赠还有一 层意思。旧帕子用的日子久些;跟自己 也近些。那些新的,不过是些个物件, 是任谁都可以送的。而家常的旧手帕带 着自己的气息,只有中意的人才可以给 的。③且送旧帕暗示黛玉:东西还是旧 的好,自己是个恋旧的人,“人不如 故”,让黛玉绝了“如今又多了个宝姐 姐、云妹妹”之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