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第二单元 近似数-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近似数-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灵活运用进位、舍位规则,能够进行近似数的估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
3.情感目标:通过对近似数概念及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近似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近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近似数的进位和舍位规则;运用近似数进行简单估算。
2.教学难点:运用近似数进行简单估算。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课堂讲解、实例演示、游戏练习、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其中以实际操作为主,并辅以小组合作进行群体智慧的汇聚和总结。
五、教学步骤1.概念解析教师通过讲解、实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近似数,并解析近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2.近似数的进位规则让学生探讨和总结近似数的进位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概括其进位法则。
在让学生口算实践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3.近似数的舍位规则让学生探讨和总结近似数的舍位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概括其舍位法则。
在让学生口算实践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4. 运用近似数进行估算通过实例演示和游戏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运用近似数进行简单估算的方法。
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享估算心得体会,加深对概念和方法的认识。
5. 巩固练习通过口算、书写、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和深化对近似数的理解和应用。
6. 总结评价让学生代表小组进行总结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不同层次的评定。
同时,鼓励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和感悟,以便留存和引领下一步的学习。
具体操作方式:1) 问答互动:教师通过讲解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按照概念解析、进位规则、舍位规则以及估算方法一步步深入探讨和总结。
2) 实例演示:教师通过具体实例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包括进位、舍位以及估算等相关方法。
3) 游戏练习:教师通过总结练习和游戏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对近似数及其应用有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和感悟。
2.6近似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2.6 近似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案:2.6 近似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苏教版。
我们将学习第二章第六节的内容,主要包括近似数的定义、求法以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数据:3.14159、3.14、3.14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并提问:“你能找出这些数据的近似数吗?”2. 近似数的定义3. 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找到需要近似的数位;然后,根据数位后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得到近似数。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将23.89近似到整数位。
引导学生按照求近似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得到近似数24。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将17.56近似到十分位。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近似数的应用教师出示应用题:小明身高1.68米,小红身高1.65米,请问谁的身高更接近1.7米?引导学生运用近似数进行解答,得出小明身高更接近1.7米的结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2.6 近似数1. 近似数的含义: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但不完全相等。
2. 求近似数的方法:a. 找到需要近似的数位;b. 根据数位后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c. 得到近似数。
七、作业设计1. 求近似数练习题:a. 将3.14159近似到小数点后两位;b. 将23.89近似到整数位;c. 将17.56近似到十分位。
2. 应用题:a. 小明体重45.6千克,小红体重44.8千克,请问谁的体重更接近46千克?b. 一桶水有25.7升,倒出一些后剩下24.9升,请问倒出了多少升水?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时找零、测量身高体重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学会近似数并了解近似数的概念;2.能够将数据按照一定精度进行四舍五入;3.能够灵活应用近似数进行初步的数值计算;4.能够利用近似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应该掌握近似数的概念、近似数的舍入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近似数的数值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需要培养使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教学内容课时近似数的概念与应用 1近似数的舍入方法 1近似数的数值计算 1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近似数的概念与应用1.引入: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近似数,以及近似数的应用场景。
2.呈现:老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3.讲解:老师讲解近似数的概念,并通过例子加以说明。
4.练习:老师出示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总结:老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展开下一阶段的教学。
第二课时:近似数的舍入方法1.复习:老师通过巩固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来进行课堂复习。
2.讲解:老师讲解近似数的舍入方法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3.呈现:老师针对近似数的舍入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并通过实际问题加以说明。
4.练习:老师出示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第三课时:近似数的数值计算1.复习:老师通过上节课复习引出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2.讲解:老师讲解近似数的数值计算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并通过实际问题加以说明。
3.练习:老师出示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第四课时: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复习:老师通过上节课复习引出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2.讲解:老师讲解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景;3.练习:老师出示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2.6《近似数》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2.6《近似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近似数的概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近似数。
2. 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近似数的概念。
2. 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 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教学难点:理解近似数的含义,熟练运用四舍五入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近似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探究新知:a. 讲解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近似数。
b. 讲解四舍五入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c.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3.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加深对近似数的理解。
4. 应用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近似数的应用,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近似数的掌握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
2. 辅助材料:练习题、课件等。
八、教学时间1课时。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避免死记硬背。
2. 在讲解四舍五入法时,要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在课后作业布置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在课后作业布置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案)第二单元 近似数-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近似数-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近似数的概念2. 求近似数的方法3. 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近似数。
例如:测量身高、体重时,我们通常说的是一个大概的数值,而不是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的数值。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近似数。
(2)引导学生发现,近似数通常用整数或有限的小数表示。
(3)讲解近似数的概念: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
3. 求近似数的方法(1)四舍五入法: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步骤。
(2)举例说明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3)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求近似数的题目。
4. 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举例说明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测量等。
(2)讨论:近似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练习:让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准确率和速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及时解答。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求近似数的方法”。
6、近似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6、近似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估算数值并正确运用“近似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
2.难点:掌握如何根据实际情况估算数值。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设计大纲;
2.画图纸、计算器;
3.教学书籍和教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2.46,2.48,2.50”,并问学生,这三个小数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认为这三个小数都与2.5比较接近,那么教师就会介绍近似数的概念。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图表,上面列出了不同的面积或长度,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近似数”的意义和作用。
2. 研究新知
教师以例子来演示“近似数”的应用。
如:一个桃子大约5元,你只有10元,请问你最多能买几个桃子?老师会通过演示和计算使学生明白,只需把10元除以5元,最多可以买2个桃子,也可以是1个甚至3个,这就要靠近似数的估算。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3. 集体讨论和总结
教师发纸条让学生估算某物品的长度和重量等等,教师在黑板上简单列出学生估算出的数字,并和实际数据进行比较,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总结近似数的使用原则,同时教师提醒学生估算时要谨慎。
4. 课堂练习
从教材上选取一些让学生练习近似数使用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完成后讲解答案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
教师对学生进行反思,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答,同时询问学生在掌握近似数知识上的难点和不足,以此作为下一步教学重点改进。
2.3《近似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2.3《近似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37页的例1、例2以及第38页的“做一做”和“练一练”。
通过这些内容,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近似数的概念,理解求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运用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需要求近似数的情景,如购物时找零、测量身高等。
2. 讲解近似数的概念:通过课件演示,解释近似数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近似数是对实际数值的一种估算。
3. 演示求近似数的方法:以例1为例,讲解如何通过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 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例1,并进行讲解。
5. 讲解例2:以例2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6. 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和“练一练”,并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近似数求近似数的方法:1. 四舍五入法2. 进一法3. 去尾法近似数的应用:1. 购物时找零2. 测量身高3. 估计人数七、作业设计1. 题目:求下列数的近似数。
(1)3.14159(2)2.999(3)4.5678答案:(1)3.14(2)3(3)4.572. 题目:运用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假设你家到学校距离为4.8公里,求你上学所需时间的近似数。
答案:约5分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掌握较好,但在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能够运用近似数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数值比较和计算。
(3)能够掌握近似数的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运用近似数进行正确的数值计算和比较。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三、教学重难点1. 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 掌握近似数的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锻炼法”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步骤1、用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探究近似数的概念及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比如:“小明去超市买了一件衣服,价格是38.9元,他从钱包里掏出40元,收银员找回了一块钱,这时问小明这件衣服是多少钱?”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关于近似数的情境,如口语中常说的“1块5角的东西”等等。
2、通过探究示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近似数的运用方法。
以小学生常见的数学题为例,如“李明有 360 元钱,他想买 5 个花盆,每个花盆的价格不同,分别是 72 元、65 元、58 元、45 元、39 元,李明最多能买几个花盆?”先由学生自行思考,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引导学生理解、比较、选择“近似”与“精准”等不同的运算方法;再引导学生尝试四舍五入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3、通过举一反三,拓展近似数的应用范围,促进学生的综合运用。
通过例题进行探究和练习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应用。
比如:同学A每天跑步的路程是3200米,同学B每天跑步的路程是3.1千米,谁跑的更远呢?通过对所涉及数值的近似,学生可以推算出同学A跑了约3.2千米,同学B跑了约3.1千米,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六、教学资源教材,黑板、彩笔或粉笔、实物或图片七、教学评价1. 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理解并掌握到近似数的运用方法,并能进行精确的计算。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6节《近似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6节《近似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6节《近似数》是学生在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有新意又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知、理解和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和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以及如何灵活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求近似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3.教学素材:生活实例、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小明的身高是1.4米,如果要估算他的身高,你会怎么估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并用具体例子进行讲解。
如,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确定要保留的位数,然后根据要保留的位数进行四舍五入。
《近似数》(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近似数(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课题:近似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够使用近似数估算数值。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感性认识,培养数学思维。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深入了解近似数通过和学生一起探究近似数的定义和相关概念,提高学生对近似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2. 掌握近似数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和例题帮助学生掌握近似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3. 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演练和课堂探讨,鼓励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近似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具体操作(1)引入让学生先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一瓶可乐卖 3 元钱,一箱可乐有 24 瓶,那么一箱可乐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相乘来计算得出答案。
然后教师介绍近似数的概念。
(2)讲授介绍近似数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和基本概念,如何将小数化为近似数等。
(3)练习让学生做一些近似数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探究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由学生自己解答,运用所掌握的近似数知识找出解决方法,并且口头回答。
2. 注意事项•在练习和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加强归纳总结;•对于数学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自主探究并提高自我发现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评估:•课堂话题讨论;•知识点自测;•实际问题解决;•个别辅导。
五、教学后记本节课重点讲解近似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由于近似数是解决实际问题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因此学生都对此深受启迪。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讲授基础知识,还要多为学生提供练习机会,以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最后,希望通过我们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对近似数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近似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近似数》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以及运用近似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学生在求近似数时,可能会对四舍五入的规则理解不透,导致求出的近似数不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加深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数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求近似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难点:让学生能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生活中的近似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求近似数的重要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新课:“假设我们要计算32粒花生米,但我们的计数器只能显示整数,该怎么办呢?”让学生思考求近似数的原因,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求近似数的方法,讲解四舍五入的规则,让学生初步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概念。
3. 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例子,让学生独立完成求近似数的计算。
如:将23.6四舍五入到整数,将47.8四舍五入到十分位等。
4.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求近似数的方法,并解决小组内存在的问题。
《近似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近似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知道生活中存在大量的近似数,并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使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一般方法,能根据要求正确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并会解释求近似数的过程。
3. 培养学生数感,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增强估算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近似数的概念2. 求近似数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正确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并会解释求近似数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身高、体重、温度等,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些数据都是近似数。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活中会有这么多的近似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近似数。
2. 探究(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近似数,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近似数都是通过四舍五入得到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四舍五入的规律,发现“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原理。
(3)让学生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并解释求近似数的过程。
3. 实践(1)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该实例的近似数,并解释求近似数的过程。
(2)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并讲解他们的实例,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
4. 总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近似数的概念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强调近似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和运用近似数。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或周围环境中存在的近似数,并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这些数的近似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和分享,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教师要注重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是小学数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以及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对求平均数、估算等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逐步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知道求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
2.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展示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近似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超市购物、测量身高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际问题为什么要用近似数来表示?从而引出近似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近似数,以及近似数的作用。
通过案例教学法,讲解求近似数的方法,如“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近似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
数》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课题:近似数第 8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
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
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地对整数、小数和分数进行近似,掌握无数近似到个位的方法;•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灵活地使用近似数。
二、教学重难点1.近似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无数近似到个位的方法;3.在不同情境下如何使用近似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初识近似数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以下三组数,并让学生回答问题:• 3.8、3.9、4.0 之间哪个数比 3.8 大?•7.3、7.4、7.5 之间哪个数比 7.5 小?•1/5、1/4、1/3 之间哪个数最接近 1/3?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产生对近似数的概念,并由此引出什么是近似数。
2.了解近似数的表示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辨认以下近似数表示法的意义:• 3.828与3.83•0.864与0.86•$\\dfrac{1}{3}$ 与0.332. 渐进式学习1.无数近似到个位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了解无数近似到个位的方法:•$83\\div4$ 等于多少?答案是21余1•那么,83离80近还是离90近?•在21余1的基础上,把1个单位加到83这个数,变成84。
那么,84离80近还是离90近?再近还是再远?•那么,83取个位近似,是80还是90?2.近似到十、百、千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了解近似到十、百、千的方法:•326取30后,如果再把6消失掉,结果是多少?•536取540后,如果再把6消失掉,结果是多少?•732取700后,如果再把32消失掉,结果是多少?3.近似小数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了解近似小数的方法:•0.534取到小数点后一位后是多少?•8.54取到小数点后一位后是多少?•0.065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后是多少?3. 拓展应用通过以下应用题,让学生灵活使用近似数:•让学生估算30杯水果汁需要多少水、多少果汁?•让学生估算5kg鸡蛋要放多少个?•让学生估算0.8km有多少米?四、课后作业•完成课堂练习;•搜索网络,找出与近似数相关的题目,并制作拓展练习;•整理今天所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求近似数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求近似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快速地进行四舍五入计算。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感。
二、教学内容1. 近似数的概念2. 求近似数的方法3. 四舍五入法4. 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近似数的意义,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身高、体重等,引出近似数的概念。
2. 探究(1)让学生观察一些数据,如:3.2,4.8,5.6,6.1,7.9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尝试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数转换为整数。
(3)总结四舍五入法的规则:当小数部分大于等于0.5时,整数部分加1;当小数部分小于0.5时,整数部分不变。
3. 实践(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2)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1)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水瓶能装500毫升水,现在要装一瓶550毫升的水,需要几个水瓶?(2)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求近似数的方法和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P34页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近似数,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求近似数2. 内容:(1)近似数的概念(2)求近似数的方法(3)四舍五入法(4)应用实例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加强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最新苏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求近似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苏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求近似数
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
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近似数解决计算或估算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近似数的定义和特点;
2. 求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
3. 实际问题中近似数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数的实际应用和近似数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近似数的定义和特点,以及近似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
3. 方法演示:示范利用不同的方法求近似数,如四舍五入、截取法、凑整法等,并解释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4. 练演练:提供一系列计算或估算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求解近似数,并进行互动讨论与解答。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问题中如何选取合适的近似数进行计算或估算,并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6. 总结归纳:概括近似数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强调近似数在日常生活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7.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练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求解近似数,并写出解题步骤和思路。
四、教学资源:
1. 教材《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2. 实物或图片展示实际应用场景。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的准确性和解题思路的合理性。
六、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近似数》教案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近似数》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近似数》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以及认识四舍五入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求近似数的方法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知道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近似数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笔。
3.教学素材:生活中的近似数实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近似数实例,如称体重时显示的25.3千克,询问学生是否觉得这个数准确。
引导学生发现近似数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近似数是对实际数值的一种估计,通常用四舍五入法来求近似数。
通过PPT和黑板演示求近似数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近似数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如计算一瓶饮料的近似容量、估算一张纸的厚度等。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何谓近似数2.学会使用取整法、倍数法和估算法求大数目的近似数3.培养孩子对大数目的敏感度,提高数学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二、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取整法、倍数法和估算法求大数目的近似数三、教学内容1. 何谓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数值很难精确计算,但需要知道它们的大致数值,这时就需要使用近似数。
所谓的近似数,指的是一个数值和它的真实值相差不大的数。
对于大数目,人们可以用取整法、倍数法和估算法求近似数。
2. 取整法求近似数取整法是指把一个数值保留至指定的位数,然后对末尾进行四舍五入。
比如,对于49.654,如果要求它的个位数近似值,则可以取整至十位数值,即取整后的数为50。
3. 倍数法求近似数倍数法是指用一个较简单的数来接近一个较大的数。
比如,对于2936,可以把它近似为3000或2900,因为3000和2900都是2936的倍数。
4. 估算法求近似数估算法是指用一个数量级相近的数来代替另一个数量级相近的数。
比如,对于3748和3920,可以近似地认为它们都是大约4000的数。
5. 练习题1.请使用取整法求出下列数的个位数近似值:•548.42•97.358•111.6782.请使用倍数法求出下列数的近似值:•8825•4718•61923.请使用估算法求出下列数的近似值:•8123和9326•1723和1998•4638和5231四、教学方法1.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利用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近似数的计算方法,提高数学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
3.借助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方面获得更直观的理解和帮助。
五、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和描述近似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取整法、倍数法和估算法求近似数。
3.学生在数学计算中是否更注重精度和准确性,避免过多的误差。
4.教学结束后的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运用近似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近似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的生活情境和实例。
2.学习材料: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3.教学板书:设计好板书的结构和内容。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时找零钱,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近似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些数的近似数,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巩固(5分钟)教师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课题:近似数第 8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认识近似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XX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38万 39万(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
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384204≈380000386685≈390000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
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00、XX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课题:近似数第 8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认识近似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XX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38万 39万(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
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384204≈380000386685≈390000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
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00、XX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课题:近似数第 8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认识近似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XX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38万 39万(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
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