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酸碱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酸的化学性质)集体备课记录表

九年级化学(酸的化学性质)集体备课记录表

1、学生探究酸与指示剂作用,并完成表格
2、学生回忆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完成
化学方程式:
Mg + HCl —
Mg + H2SO4 —
Zn + HCl —
Zn + H2SO4 —
Fe + HCl —
Fe + H2SO4 —
学生分析上述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之间,生
成物之间的共同点有哪些?
教学过 程(教 学流程 及作业 设计)
3、将一根生锈铁钉分别放入稀盐酸、稀硫酸 1、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
中,学生观察现象,完成下列报告 铁锈+盐酸 Fe2O3+6HCl=2FeCl3+3H2O
象,
铁锈+硫酸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可以很好的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解决
学生讨论:生成物共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1、酸具有的化学性质: ①酸溶液与指示剂作用:
【课堂巩固】1、用焊锡进行焊接前,常先用
稀盐酸处理焊接处,其主要原理可表示为(

A、Fe+2HCl=FeCl2+H2↑
B、Fe2O3+6HCl=2FeCl3+3H2O
C、Fe2O3+3H2=2Fe+3H2O
D、Fe(OH)3+3HCl=FeCl3+3H2O
【作业设计】:课本习题2
问题的能力。 2、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印象、 帮助学生学会整理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酸+活泼金属→______ +
_____

常见酸碱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常见酸碱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卢龙县中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单位:卢龙县潘庄镇中学学科组(年级组):九年级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初稿【课标精解】1.课标要求: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掌握他们的农业生产情况,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2.课标分析: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而早期农业生产情况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发现来解读。

【教材分析】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代表。

既说明了我国各地不同的农耕特色,又突出体现了我国农耕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学习远古历史的依据——考古发现,但学生对他们生产生活的合理想象还不准确也不全面,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引导,再引导强化对比学习法的指导与运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比学习,掌握半坡人、河姆渡人、大汶口人的农耕文明成就,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得出简单或主要历史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原始农耕文明成就的了解,使学生认同古人的智慧,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进和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解读】1.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重点解读: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通过劳动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而河姆渡、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代表。

既说明我国各地不同的农耕特色,又突出体现了我国农耕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研记录(3篇)

初中化学酸碱盐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酸碱盐作为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影响着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认知。

为了提高酸碱盐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我校化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以“酸碱盐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深入探讨酸碱盐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提高教学针对性。

2. 交流分享酸碱盐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

3. 探索酸碱盐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教研内容1. 酸碱盐基本概念复习首先,教研组对酸碱盐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复习。

教师们共同讨论了酸、碱、盐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讨论,教师们明确了酸碱盐教学的核心知识点,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2. 酸碱盐教学难点分析针对酸碱盐的教学难点,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普遍认为,酸碱盐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概念理解:学生对于酸、碱、盐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

(2)性质应用:学生对于酸碱盐的性质掌握不牢固,难以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3)实验操作:酸碱盐实验操作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们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1)加强概念教学,通过实例讲解、比较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2)注重性质应用,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规范实验操作,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酸碱盐教学经验分享在经验分享环节,教师们纷纷分享了各自在酸碱盐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经验:(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实践,提高能力: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合作探究,共同进步: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14/2/21
活动地点
小会议室
活动内容
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
参加人员
王燕、朱菊娣、刘新伟、刘亚华
主持人
刘亚华
中心发言人
王燕
记录人
刘新伟
认知目标:
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学会利用pH试纸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pH试纸的使用方法:略
注意:(1)不能直接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以免带入杂质,同时这种操作可能泡掉pH试纸上一部分指示剂,以致比色发生较大的误差;(2)不能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试,(3)我们实验室一样使用的pH试纸是广泛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1-14的整数(4)为了比较精确的测定溶液的pH,我们可以用精密pH试纸和酸度计(pH计)来测量。
三、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1.人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度。2.大多数的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在改良酸性土壤时,我们一般是使用熟石灰来调节其酸碱度。4.雨水一般呈略酸性(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人们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负责人签名刘亚华日期2014年2月21日
能力目标: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能通过实验现象对某些问题初步作出正确的科学判断;
教学过程: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结论:略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初中理化生教研活动记录(3篇)

初中理化生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理化生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于2021年10月20日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初中理化生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0日(星期三)三、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四、参与人员初中理化生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备课主题: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章节(2)备课流程:a. 各备课组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对《酸碱盐》章节进行深入研讨,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

b. 各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

c. 各备课组组长汇报备课成果,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3)备课成果:a. 明确了《酸碱盐》章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性质、分类、命名及化学反应。

b. 确定了教学重难点:酸碱盐的性质、分类及化学反应。

c. 制定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等。

2. 课堂观摩(1)观摩主题:八年级物理《杠杆》章节(2)观摩流程:a. 八年级物理教师张老师进行《杠杆》一课的教学展示。

b. 全体教师认真观摩,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c. 观摩结束后,进行教学研讨。

(3)观摩成果:a.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b. 张老师注重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c. 张老师在课堂中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教学研讨(1)研讨主题:如何提高初中理化生教学质量(2)研讨流程:a. 各学科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享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和做法。

b. 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深入探讨,寻求解决方案。

c. 教研组长总结发言,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3)研讨成果:a. 教师们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大集体备课

初中化学大集体备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提取指示剂这一活动能让学生辩证的看待周围的事物。
重点
难点
重点:酸碱指示
结构
定义指示剂变色规律
溶液酸碱性
教学
方法
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教具准备
仪器、药品、投影仪
【引入】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和酚酞。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下面的活动体验一下。
【活动与探究】让各组同学将事先准备好的植物的花、果实、叶子准备好按课本49页的要求做。(不要采集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
【深入】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请你谈一谈:为什么会出现万紫千红的花?
初中化学大集体备课 • 精品教案 (NO: )
主备人审查人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时间2010-7-31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酸碱指示剂的定义。
2.能实验验证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并掌握,能根据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初步辨别酸和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在交往体验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2、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酸碱指示剂,熟悉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变色规律,并利用这一点判断酸碱性 。
布置作业:习题2、3
【学生发言】食醋、大多数水果(有酸味)中含酸;有些没熟透的水果(有涩味)如青柿子,还有皮蛋有涩味等。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
【思考】
【回答】
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石碳酸改变了溶液的颜色。
【实验探究指示剂变色规律】
知识突破,引入新问题:“这里有两种其他液体,一种是自来水,一种是食盐水溶液,请我们两位指示剂朋友来鉴别一下,它们是酸还是碱?”接着由同学扮演物质,做实验,观察现象,问这两种物质究竟是酸还是碱。

幼儿园大班教案:探究酸碱性的实验与观察记录

幼儿园大班教案:探究酸碱性的实验与观察记录

知识文章格式:幼儿园大班教案:探究酸碱性的实验与观察记录1. 引言在幼儿园大班化学教学中,探究酸碱性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通过实验和观察,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性质,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本文将就一堂关于酸碱性的化学实验课进行深入探讨,并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2.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将使用红菜汁、柠檬汁和苏打水作为酸碱性指示剂,分别将它们加入碗中的白醋、苏打粉水和肥皂水中进行观察。

3. 实验过程向幼儿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让他们对实验有初步的了解。

请他们依次将红菜汁、柠檬汁和苏打水加入不同的溶液中,并观察变化。

4. 观察记录- 将红菜汁加入白醋中,溶液变红,说明白醋呈酸性。

- 将柠檬汁加入苏打粉水中,溶液起泡,并发出气泡声,说明苏打粉水呈碱性。

- 将苏打水加入肥皂水中,溶液变得更滑,说明肥皂水呈碱性。

5. 总结与回顾通过这次实验,孩子们初步了解了酸碱性的概念,并通过观察和记录的方式加深了对酸碱性的认识。

他们在实验中也培养了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6. 我的观点与理解这样的实验课有助于激发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酸碱性的概念,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提供了一堂幼儿园化学实验课的详细记录与观点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这样的实验课中,老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引导孩子们在实验中进行观察和记录,并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老师还应该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实验的结果和相关原理。

这样的引导和指导对孩子们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引导和指导,教师还需要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有较强腐蚀性或刺激性的物质,如果不小心操作,可能会对孩子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安全措施,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老师还需要对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

在本次实验中,安排了三组实验,每组实验都选择了充分代表性的酸碱性物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变化来初步认识酸碱性。

第二次活动记录

第二次活动记录

第二次会议记录时间:2月27日地点:组长办公室参加人员:孙振华公万侠李建勋会议主题:酸和碱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公万侠教学目标1、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4.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5.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从而认识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集中交流研讨典型发言本课题在知识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

首先,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简单地反映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用途等,并通过学生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关于酸和碱的腐蚀性是结合具体物质来介绍的;最后,在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一些认识以后,通过酸和碱溶液的导电实验,来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

本课题在介绍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采用了探究式的写法,目的是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能根据学过的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从而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深的认识。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建议1.在介绍常见的酸和碱之前,可以启发学生列举出见过或知道的酸和碱。

然后再用指示剂进行实验,实验用的酸和碱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关于用植物的花等做指示剂的探究活动,可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些花或果实;应叮嘱学生不要随意采摘公共场所等地的花。

3.关于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有些反应学生已经学过,如酸与金属的反应、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等。

教学中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动与探究,引导学生回忆、类推,井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归纳和小结。

4.对于酸和碱,教材最初介绍酸类物质和碱类物质对没有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再设计思路常见的酸和碱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酸的通性:(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酸+活泼金属=盐+氢气)(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3. 碱的通性:(1)碱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碱能与非金属反应(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3)碱能与盐反应(碱+盐=新碱+ 新盐)4. 中和反应5.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6.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集体备课)-化学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集体备课)-化学
【提问】NaOH固体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呢?
探究新知
[实验探究1]取固体NaOH观察,放入表面皿上,在试管中溶解固体NaOH并感知其温度变化。
问题:1.NaOH固体表面溶解的原因。
2.怎样保存NaOH固体?
3.它能做干燥剂吗?
【过渡】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那么NaOH呢?
演示实验10-8:观察用20%NaOH溶液浸泡过的鸡爪。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程式
板书
设计
常见碱的性质
1、碱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2、可作为干燥剂的有:浓硫酸、氢氧化钠
3、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作业布置:





化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编号NO:
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
科目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
课题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
上课人




知识与技能
知道酸和碱的溶液导电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酸和碱溶液导电性实验的探究,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3、酸的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作业布置:





化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编号NO:
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
科目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
课题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
上课人

初三化学集体备课 酸和碱

初三化学集体备课  酸和碱

初三化学集体备课酸和碱初三化学集体备课:酸和碱一、教学目标1. 了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本质;3. 掌握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酸和碱的基本概念1. 酸的性质及酸的组成2. 碱的性质及碱的组成2. 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中和的化学本质2. 酸碱中和反应的生成物和特点3. 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制备方法1. 酸的特点、性质和红、蓝、黄的试剂2. 碱的特点、性质和红、蓝、黄的试剂3. 常见酸和碱的制备方法及实际应用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通过板书、示意图、多媒体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阐述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本质。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展示酸和碱的性质及制备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

3. 小组合作: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记录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重点1. 酸碱中和的化学本质;2. 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制备方法;3. 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有关物质的性质的知识,如物质的分类、性质描述等,然后提问:酸和碱是什么?我们如何区分酸和碱?2. 新知讲解(20分钟)1. 讲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通过示意图和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

2. 介绍酸碱中和的化学本质和反应特点,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

3. 活动设计(15分钟)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行分组设计实验,研究酸和碱的制备方法,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需要回答以下问题:a. 如何制备盐酸和硫酸铜溶液?b. 如何制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4. 实验演示(15分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如:酸碱指示剂的使用、酸碱中和反应等,以加深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的了解。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对酸和碱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制备方法进行简单的总结,并给予学生反馈。

高中化学社团活动记录

高中化学社团活动记录

高中化学社团活动记录活动一:实验演示 - 酸碱中和反应日期:2021年9月10日活动介绍: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验演示,让社团成员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他们展示化学实验技巧的机会。

活动内容:1. 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社团成员分成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演示。

3. 实验演示中使用了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溶液和酸碱试纸,以展示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化。

活动总结:本次活动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让社团成员通过亲自操作,深入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和特点。

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学生们体验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并增加了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活动二:知识分享 - 元素周期表日期:2021年9月20日活动介绍: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讲解,提高社团成员对元素的了解和认识,并激发他们对元素化学的兴趣。

活动内容:1.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包括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等重要概念。

2. 逐个介绍一些常见元素的特性和应用,例如氧气、氢气、碳等。

3. 进行小组讨论,让社团成员分享自己对元素的理解和感想。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社团成员对元素周期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到元素的种类和特性十分丰富。

他们积极参与了小组讨论,分享了自己对元素的观点和见解,展示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对科学的热情。

活动三:科学实践 - 制作肥皂日期:2021年10月5日活动介绍:本次活动通过实践操作,让社团成员亲自制作肥皂,体验化学反应和结晶实验的过程,同时了解到肥皂的基本原理。

活动内容:1. 解释肥皂的基本原理,介绍油脂和碱液的化学反应。

2. 社团成员跟随指导老师的指导,使用橄榄油和碱液制作肥皂。

3. 实验过程中讲解肥皂的结晶原理,并观察和记录肥皂的颜色和质地变化。

活动总结:通过亲自制作肥皂,社团成员深入了解了肥皂的制作过程和化学原理。

他们通过观察和记录肥皂的变化,了解到肥皂的质地和颜色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发生变化。

初中化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初中化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初中化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一、备课时间。

[具体日期]二、备课地点。

学校化学实验室(为啥在实验室呢?这化学嘛,在这充满瓶瓶罐罐化学试剂的地方备课,那灵感就像化学实验里的气泡,咕噜咕噜直冒呢!)三、参与人员。

全体初中化学教师(就像一群化学大侠齐聚一堂,准备切磋化学教学的武艺)四、主备人。

[主备人姓名]五、备课主题。

“酸碱盐的性质与应用”(这可是初中化学里的“硬骨头”,就像化学世界里的神秘宝藏,我们得好好挖掘挖掘怎么教给学生)(一)主备人发言。

1. 教材分析。

主备人:“咱先说说教材啊,这酸碱盐这部分呢,那可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加难点。

教材上把酸碱盐的性质分散在几个章节里,就像把宝藏碎片撒在不同地方,咱们得把这些碎片拼凑起来给学生看个全貌。

比如说酸,教材先介绍了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像盐酸的挥发性、硫酸的吸水性,然后才深入到化学性质,什么和金属反应、和碱反应之类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得引导学生把这些性质串联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学情分析。

主备人:“再讲讲咱的学生,一提到酸碱盐,他们就开始犯晕。

就像进入了化学迷宫,找不到出口。

他们对前面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太扎实,这就给酸碱盐的学习埋下了隐患。

而且酸碱盐的化学方程式又多又复杂,学生们很容易记混。

咱得想些有趣的办法,让他们能轻松点儿学进去。

”3. 教学目标。

主备人:“教学目标呢,咱肯定得明确。

知识与技能方面,要让学生掌握酸碱盐的定义、性质以及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上,得让他们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酸碱盐的性质,提高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块儿,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让他们知道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可不能让他们觉得化学就是一堆枯燥的符号和反应。

”4. 教学重难点。

主备人:“重点嘛,就是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这就像学武功的基本功,不掌握好可不行。

难点就是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规律,学生们总是搞不清楚谁和谁能反应,谁和谁不能反应。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碱)集体备课记录表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碱)集体备课记录表
主备人 活动时
间 备课组 参加人

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化学
课题 活动地点
负责人
常见的碱 化学备课组
学科
化学
集体备课过程 主备人立阐述备课思路
讨论修改
教学目 标
1、掌握NaOH、Ca(OH)2的 Nhomakorabea理性质。
NaOH、Ca(OH)2的用途学生自
2、NaOH、Ca(OH)2的俗名。 己归纳总结。
3、NaOH、Ca(OH)2的用途。
化钠的保存。
②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氢氧化
钙的用途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巩固提高】
1、实验室干燥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干燥剂是
()
A、生石灰 B、NaOH固体C、浓H2SO4D、稀
H2SO4
2、工业上广泛用于石油精制、造纸、印染、
制肥皂等,则该物质是( )
A、硫酸
B、氯化钠
3、Ca(OH)2用途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1、实验10-b P54,学生完成
P54表
结论:(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氢氧化
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
易潮解,溶解时放热。用途:作某些气体干
教学过 燥剂。
1、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程(教 学流程
教学 重难点
掌握NaOH、Ca(OH)2的物理性质
性质决定用途,和生活实际相 结合,了解常见的碱的用途。
【课前预习】
1、氢氧化钠的俗名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的俗名有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的酸和碱 集体备课教案

常见的的酸和碱 集体备课教案

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板书设计
常见的的酸和碱
一、酸碱指示剂
1.定义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二、常见的酸
1.盐酸
2.硫酸
作业设计一、45分及以下学生(4分钟)
1、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_________色,遇碱溶液变_________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变
__________色,遇碱溶液变_________色。

2、保存或使用浓盐酸的合理方法是()
A、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B、与碱类物质放在同一药品橱内
C、用广口瓶存放浓盐酸
D、把鼻孔凑到容器扣闻浓盐酸的气味
二、45分——60分(5分钟)
1、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__________性。

稀释浓H2SO4时,一定要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
着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把。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减少
B、浓盐酸在空气中会白雾
C、氯化钠溶液敞口一段时间后,溶质的质量会增加
D、浓硫酸敞口一段时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三、60分以上(5分钟)
1、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这是利用浓硫酸的()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氧化性
2、如图所示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
(1)写出上图中,a、b两种仪器的名称:
a______ ______,b___________。

(2)b容器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水”或“浓硫酸”)。

(3)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____________。

化学酸碱盐教研记录(3篇)

化学酸碱盐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酸碱盐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酸碱盐教学的有效性,我校化学教研组于2022年3月开展了以“酸碱盐教学探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深入理解酸碱盐的概念、性质及分类,提高教师对酸碱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探讨酸碱盐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酸碱盐教学水平。

三、教研内容1. 酸碱盐的概念、性质及分类教研组首先对酸碱盐的概念、性质及分类进行了深入探讨。

教师们一致认为,酸碱盐是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教师们对酸碱盐的性质和分类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酸、碱、盐的定义、化学式、电离方程式等。

2. 酸碱盐教学策略为了提高酸碱盐教学的有效性,教研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酸碱盐的存在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酸碱盐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在酸碱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酸碱盐的结构、性质及反应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4)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实施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酸碱盐学习中有所收获。

3. 教学案例分析教研组选取了部分教师的酸碱盐教学案例进行交流分享。

通过分析案例,教师们认识到在酸碱盐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2)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集体备课记录表

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集体备课记录表
教师巡视、指导。听各小组同学代表讲解自 己的设计方案和实验现象,教师作适当的点评。 环节四:写写练练
以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为例,展示微观图 片,得出该反应的生成物,从而写出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各小组仿照原理,写出自己小组实验所涉及 到的化学方程式,并请各小组代表到黑板书写化 学方程式。
根据学生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讲解盐是金属 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 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追问: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 应吗?请举例说明。 环节五:自主探学
布置任务:阅读教材第二部分文字,了解中 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指导学生交流,并 让学生回答中和反应在工业、农业、医疗、生活 中的应用。
环节六:课堂小结 1、中和反应的定义:酸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中和反应的实质 3、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环节七:作业设计 课后习题:1、2 (选做)1.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解于水的胆汁 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 佳物质是( ) A、水 B、食盐 C、纯碱 D、食醋 2.下列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 生的是( ) A、铁与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铜与稀盐酸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D、铁与稀盐酸 3.小强在厨房里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 (1) 他 闻 了 闻 , 初 步 判 断 为 白 醋 , 小 强 是 利 用 白 醋 的 __________(填“物理”、“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 (2)他另取少量此液体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_______ 色,要使其变为蓝色,可向其中加入____ a、食盐 b、熟石灰 c、白酒 d、水
教学 重难点
1、小组设计实验验证酸和碱发生反 应。 2、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
1.了解盐的定义,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 的应用。

集体备课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集体备课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青河县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实验10-3]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脱水性用玻璃棒蘸 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纸上显出黑色字迹浓硫酸能夺取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水分” ( 氢、氧元素 ), 生成黑色的炭和水。

用小木棍蘸 少量浓硫酸 蘸有浓硫酸的部 位变黑将浓硫酸滴到 一小块布上滴有浓硫酸的部位 变黑甚至烧成洞[实验10-4]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现象:烧杯壁发烫,水没有沸腾。

H2SO4 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讨论:敞口久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各成分怎样变化?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浓盐酸 变小 不变 变小 变小 浓硫酸 不变增大增大变小提示: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常用来作干燥剂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几种常见的碱常用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 等。

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碱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加紫色石蕊溶液加无色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蓝变红氢氧化钙溶液变蓝变红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Ca(OH)2= Ca2+ + 2OH—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课堂小结:碱具有的一些相似性质:⒈碱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⒉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4. 酸跟碱发生的反应5.盐(某些盐)跟碱发生的反应布置作业练习与应用,面对面板书设计: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酸碱教研活动记录

酸碱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酸碱教学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教师对酸碱知识的理解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化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以“酸碱教学策略与方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形式,探讨酸碱教学的有效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酸碱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酸碱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酸碱教学的有效策略。

3. 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活动过程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教研组长组织全体化学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首先,由教研组长带领大家回顾了酸碱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分类等知识,确保每位教师对酸碱知识有清晰的认识。

接着,针对酸碱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师们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各自的教学设想。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讨论:(1)酸碱反应原理及类型(2)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及选择(3)酸碱滴定实验的原理及操作(4)酸碱教学中的实验设计(5)酸碱教学中的评价方法2. 课堂观摩为了更好地展示酸碱教学策略,教研组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两位教师分别针对酸碱反应原理及类型、酸碱滴定实验进行了教学。

在观摩过程中,其他教师认真记录,积极思考,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了评价。

公开课后,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评课活动。

首先,两位授课教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分析了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随后,其他教师针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改进意见。

3. 教学反思在活动最后,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酸碱教学策略进行了反思。

以下是部分教师的反思:(1)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酸碱反应的本质,而非死记硬背。

(2)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评价方法应多样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幼儿园酸碱盐教研活动(3篇)

幼儿园酸碱盐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酸碱盐作为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教师对酸碱盐教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我园特开展了以“酸碱盐”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酸碱盐概念的理解,掌握酸碱盐的基本特性。

2. 培养教师设计、组织酸碱盐相关教学活动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酸碱盐基础知识讲座活动开始,由我园资深化学教师为大家进行酸碱盐基础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酸碱盐的定义、分类、特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们认真聆听,对酸碱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教学活动设计分享接下来,几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分享了他们在酸碱盐教学活动中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他们从幼儿的兴趣、认知水平出发,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例如,一位教师分享了一个以“酸碱盐的酸碱性”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她首先带领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如醋、酱油、苏打等,让幼儿初步了解酸碱盐的基本特性。

然后,她利用pH试纸等实验工具,让幼儿亲自体验酸碱盐的酸碱性,进一步加深对酸碱盐的认识。

3. 实践活动体验为了使教师们更好地掌握酸碱盐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我们安排了实践活动体验环节。

教师们分成小组,每组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如“酸碱盐在烹饪中的应用”、“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等,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

例如,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个“酸碱盐的奥秘”活动,通过让幼儿品尝不同酸碱度的食物,让他们感受酸碱盐的味道,从而了解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教学活动展示与反思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小组进行了教学活动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龙县中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单位:卢龙县潘庄镇中学学科组(年级组):九年级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设计初稿
【课标精解】
1.课标要求: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掌握他们的农业生产情况,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2.课标分析: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而早期农业生产情况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发现来解读。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代表。

既说明了我国各地不同的农耕特色,又突出体现了我国农耕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学习远古历史的依据——考古发现,但学生对他们生产生活的合理想象还不准确也不全面,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引导,再引导强化对比学习法的指导与运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比学习,掌握半坡人、河姆渡人、大汶口人的农耕文明成就,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得出简单或主要历史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原始农耕文明成就的了解,使学生认同古人的智慧,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进和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解读】
1.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重点解读: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通过劳动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而河姆渡、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代表。

既说明我国各地不同的农耕特色,又突出体现了我国农耕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处理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半坡和河姆渡人的基本农耕情况,对比他们农耕特色,分析这种特色形成的原因,对比他们的生活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进步之处,得出农耕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进步。

2.教学难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重点解读:学生对生产力没有概念,也很难理解生产力发展会导致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更不了解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处理方法:采用讲授与启发想结合的教学手段,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相应结论,在小结论的基础上归纳社会发展大趋势,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策略】
1.对比学习法:该学习法贯穿本课始终,对比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特色,分析这种特色形成的原因,对比他们的生活比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进步之处,使学生掌握学史的基本方法。

根据对比结果分析得出基本历史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河姆渡人半坡人基本生活情况,合作探究他们的生产特色以及农耕文明的进步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服务。

3.启发式教学:主要是针对难点问题,教师借用问题设计,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相应结论,在小结论的基础上归纳社会发展大趋势,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用时5分钟)
复习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生活情况。

教师设计问题: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依赖于何方?单纯依靠自然界提供食物有何不足?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导语:远古居民慢慢学会了种植和饲养,人类文明进入农耕时代。

设计思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判断,不仅使问题变得简单,学生很容易参与课题教学,而且使他们认识到历史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大大提高他们学史的兴趣。

2.讲授新课(用时30分钟)
一、新课学习准备:
学生小组活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小组解答下列问题(5分钟)
问题1:你认为远古居民可能怎么学会种植的?可能种植哪些植物?
问题2:你认为远古居民可能怎么学会驯养动物的?可能种驯养哪些动物?
问题3:有了农耕和动物驯养,远古居民的社会群体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他们的生活方式又可能发生什么变化?
问题4:你认为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哪些地方可信,哪些地方不可信,为什么?
设计思路:问题1、2学生已储备的知识完全可以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问题3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提高了一点,学生从火的使用联想到农耕和驯养是人类适应自然的又一大进步,问题4是使学生明白神话、传说与历史的区别,以及其中可能蕴含的历史信息。

四个问题总体设计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平稳中受到一点挑战,激起他们更大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过度:同学们的分析判断是否与我国农耕时代的考古发现相一致呢?我们一起详细学习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农耕成就。

二、河姆渡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20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两个子目,独立完成两支居民基本情况简表:
学生小组内交流及校对
小组合作探究一:根据上述表格探究下列问题
问题1: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生活有什么共同点?
问题2: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生活有哪些明显差异?
问题3:在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生活中,采集狩猎活动是否还存在?如何佐证你的观点?
问题4:河姆渡人、半坡人农耕特点的差异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问题5:这说明人类与自然的什么关系?
设计思路:五个问题呈现不同的思维要求:问题1、2、3较简单,学生稍作分析即可得出,问题4难度有一点点提高,半坡人农具比河姆渡人先进体现了社会生产的进步性,问题5是提高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4总结出人类主动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

小组合作探究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