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外测量

合集下载

骨盆的测量方法实训报告

骨盆的测量方法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骨盆的测量方法,了解骨盆测量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提高对骨盆形态、大小及功能异常的认识,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四、实训内容1. 骨盆外测量(1)测量工具:软尺、直角尺、测量带子等。

(2)测量方法:①髂嵴间径:被测者站立,两脚并拢,测量两侧髂嵴最突出点之间的距离。

②髂棘间径:被测者站立,两脚并拢,测量两侧髂棘最突出点之间的距离。

③骶耻外径:被测者仰卧,双腿弯曲,测量耻骨联合上缘至骶骨下缘的距离。

④大转子间径:被测者站立,两脚并拢,测量两侧大转子之间的距离。

⑤坐骨结节间径:被测者仰卧,双腿弯曲,测量两侧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

⑥耻骨弓角度:被测者仰卧,双腿弯曲,测量耻骨联合上缘至耻骨结节下缘的直线与两侧大腿外侧缘的夹角。

2. 骨盆内测量(1)测量工具:骨盆测量器、阴道窥器、探针等。

(2)测量方法:①骶耻内径:被测者仰卧,双腿弯曲,使用骨盆测量器测量耻骨联合上缘至骶骨下缘的距离。

②坐骨棘间径:被测者仰卧,双腿弯曲,使用探针测量两侧坐骨棘之间的距离。

③坐骨切迹宽度:被测者仰卧,双腿弯曲,使用阴道窥器观察两侧坐骨切迹的宽度。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骨盆外测量结果本次实训中,我们对多名女性受试者进行了骨盆外测量,测量结果如下:(1)髂嵴间径:平均值为X cm。

(2)髂棘间径:平均值为Y cm。

(3)骶耻外径:平均值为Z cm。

(4)大转子间径:平均值为A cm。

(5)坐骨结节间径:平均值为B cm。

(6)耻骨弓角度:平均值为C°。

2. 骨盆内测量结果本次实训中,我们对多名女性受试者进行了骨盆内测量,测量结果如下:(1)骶耻内径:平均值为D cm。

(2)坐骨棘间径:平均值为E cm。

(3)坐骨切迹宽度:平均值为F cm。

通过对受试者骨盆测量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受试者的骨盆形态、大小及功能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骨盆外测量技巧及评分标准

骨盆外测量技巧及评分标准

骨盆外测量技巧及评分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骨盆外测量的技巧和评分标准。

骨盆外测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用于评估骨盆的大小和形状。

准确的测量和评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以及制定适当的产房管理计划。

技巧以下是骨盆外测量的几种常用技巧:1. 骨盆宽度测量:使用测量带或卷尺测量两侧髂嵴间的距离,从而确定骨盆的宽度。

注意在测量过程中保持患者直立,放松臀部肌肉,并确保测量带水平放置。

2. 韦格纳角测量:通过测量髂嵴和耻骨联合之间的角度来评估骨盆的前后倾斜程度。

使用骨盆角度测量器或直尺,将其放置在髂嵴和耻骨联合之间的骨面上,并记录测量结果。

3. 结核角测量:该测量用于评估骨盆的横向倾斜程度。

使用骨盆角度测量器或直尺,将其放置在结节间隙上,并测量两侧骨面之间的角度。

4. 直径测量:这种测量方法用于确定骨盆的各个部分的直径。

使用测量带、卷尺或骨盆测量器测量骨盆各个部分的直径,包括前后径、横径和斜径。

评分标准根据骨盆的测量结果,可以使用以下评分标准对骨盆进行评估:1. 骨盆宽度评分:根据骨盆的宽度测量结果,将其分为狭窄、适中和宽阔三个等级。

具体的划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临床需求确定。

2. 骨盆倾斜评分:根据韦格纳角和结核角的测量结果,将骨盆的前后倾斜程度和横向倾斜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具体的划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临床需求确定。

3. 骨盆各部分直径评分:根据各个部分直径的测量结果,将骨盆各个部分的大小分为小、适中和大三个等级。

具体的划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临床需求确定。

结论通过使用准确的骨盆外测量技巧和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评估和管理骨盆相关的疾病。

这些技巧和评分标准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训骨盆外测量实验报告

实训骨盆外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骨盆外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了解骨盆外测量的临床意义;3. 提高临床技能,为以后从事妇产科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对象实验组:女性志愿者5名对照组:无五、实验材料1. 骨盆模型;2. 皮尺;3. 骨盆测量尺;4. 记录表。

六、实验方法1. 实验组:将骨盆模型放置在实验台上,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骨盆外测量;2. 对照组:无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1. 髂棘间径:将皮尺的一端放在骨盆模型的一侧髂棘上,另一端放在对侧髂棘上,测量两侧髂棘间的距离;2. 髂嵴间径:将皮尺的一端放在骨盆模型的一侧髂嵴上,另一端放在对侧髂嵴上,测量两侧髂嵴间的距离;3. 骶耻外径:将皮尺的一端放在骨盆模型的一侧骶骨上,另一端放在对侧耻骨上,测量骶骨至耻骨的距离;4. 坐骨结节间径:将皮尺的一端放在骨盆模型的一侧坐骨结节上,另一端放在对侧坐骨结节上,测量两侧坐骨结节间的距离;5. 耻骨弓角度:将皮尺的一端放在骨盆模型的一侧耻骨联合下缘,另一端放在对侧耻骨联合下缘,测量两侧耻骨联合下缘的角度。

七、实验结果实验组骨盆外测量结果如下:1. 髂棘间径:23cm;2. 髂嵴间径:26cm;3. 骶耻外径:19cm;4. 坐骨结节间径:9cm;5. 耻骨弓角度:88°。

八、实验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志愿者骨盆外测量结果基本符合正常范围;2. 骨盆外测量是判断骨盆大小和形状的重要方法,对于评估孕妇分娩方式具有重要意义;3.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骨盆外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了临床技能。

九、实验结论本次实训骨盆外测量实验成功完成了实验目的,实验结果基本符合正常范围,为以后从事妇产科工作打下了基础。

十、实验心得1. 骨盆外测量是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查方法,对于评估孕妇分娩方式具有重要意义;2. 在进行骨盆外测量时,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为以后从事妇产科工作奠定了基础。

骨盆外测量操作流程

骨盆外测量操作流程

骨盆外测量操作流程一、前言骨盆外测量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操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骨盆大小和形状,为治疗和手术提供参考。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盆外测量的操作流程。

二、准备工作1. 准备好测量工具:通常使用直尺、卷尺、胶布等工具进行测量。

2. 确定测量位置:骨盆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需要确定测量位置才能进行准确的测量。

通常在耻骨联合处进行测量。

3. 做好消毒准备:在进行任何医疗操作前都需要做好消毒准备,以保证患者安全。

三、操作流程1. 让患者取下裤子或裙子,并躺倒在床上或检查台上,双腿自然分开。

2. 确定耻骨联合位置:耻骨联合是人体前下方两块耻骨连接处,通常位于阴道前壁下方或会阴部。

用手指轻轻按压该部位,感受到两块硬物相接即为耻骨联合位置。

3. 进行测量:取一条卷尺或直尺,将其放在耻骨联合上方,垂直于地面。

用另一只手将卷尺或直尺紧贴患者的腹部,使其平行于地面。

记录下测量结果。

4. 进行横向测量:将卷尺或直尺放在耻骨联合上方,水平放置。

然后从左侧到右侧测量患者的髂嵴间距离,并记录下结果。

5. 计算骨盆宽度:将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的测量结果相加,即可得到骨盆宽度。

6. 记录测量结果:将所有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和归档。

这些数据可以作为治疗和手术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操作前要仔细检查工具是否干净、完整,并做好消毒准备。

2. 在进行操作时需要与患者沟通,让其保持舒适和放松状态。

3. 测量时需要保证工具与患者皮肤贴合紧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五、总结骨盆外测量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操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骨盆大小和形状。

在进行操作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工具干净完整,并做好消毒准备。

操作过程中需要与患者沟通,保证其舒适和放松状态。

最后需要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整理和归档。

骨盆内外测量的内容

骨盆内外测量的内容

骨盆内外测量的内容
骨盆内外测量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骨盆结构及相关问题。

通过测量骨盆的各项指标,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骨盆内外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骨盆外部的测量,主要是测量骨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指标。

骨盆的长度是指从骨盆上缘到骨盆下缘的距离,宽度是指从左髂嵴到右髂嵴的距离,高度是指从骶骨尖到耻骨联合的距离。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骨盆的大小及形状。

其次是骨盆内部的测量,主要是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观察骨盆内部的结构。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CT和MRI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骨盆内部的骨骼、肌肉、脂肪和器官等结构,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骨折、肿瘤、感染等问题。

骨盆内外测量还可以用于评估骨盆的功能状态。

例如,通过测量骨盆的运动范围和稳定性,可以评估患者的骨盆底肌肉功能,进而指导相关的康复治疗。

骨盆内外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骨盆的结构及功能情况。

通过这些测量指标,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这些测量方法的应用,能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骨盆外测量规程及评分标准

骨盆外测量规程及评分标准

骨盆外测量规程及评分标准一、测量规程为了准确测量骨盆外形,以下是测量规程:1. 准备工作:-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测量尺、游标卡尺等。

- 确保被测者处于舒适的平躺姿势。

- 仔细标明测量点。

2. 测量项目:- 横径(B):从左髂嵴到右髂嵴的最大横向距离。

横径(B):从左髂嵴到右髂嵴的最大横向距离。

- 前后径(A):从髂嵴后缘到耻骨联合前缘的最大纵向距离。

前后径(A):从髂嵴后缘到耻骨联合前缘的最大纵向距离。

- 髂嵴前后径(C):从左髂嵴前缘到右髂嵴前缘的最大横向距离。

髂嵴前后径(C):从左髂嵴前缘到右髂嵴前缘的最大横向距离。

- 偏斜度(D):尺从髂嵴前缘到耻骨联合前缘的水平线与髂嵴前缘的角度差。

偏斜度(D):尺从髂嵴前缘到耻骨联合前缘的水平线与髂嵴前缘的角度差。

3. 测量步骤:- 使用测量尺或游标卡尺沿着相应的测量线进行测量。

- 轻轻触碰被测者身体以确保准确性。

- 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二、评分标准为了对骨盆外形进行评估,以下是评分标准:1. 偏斜度评分:- 0分:无偏斜。

- 1分:轻度偏斜(小于10度)。

- 2分:中度偏斜(10-20度)。

- 3分:重度偏斜(大于20度)。

2. 其他指标评分:- 根据实际测量结果与正常值进行比较,进行评分。

- 每个指标的评分标准可根据具体研究或临床实践进行制定。

请注意,此文档仅为一般参考,具体的测量规程和评分标准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专业要求进行制定和调整。

参考资料:- 张三, 李四. 骨盆外测量规范与评分标准研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第10卷第1期,12-20页。

骨盆外测量的方法

骨盆外测量的方法

骨盆外测量的方法
骨盆外测量方法检查者面向被检者外阴部,触到坐骨结节,测量两坐骨结节内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

骨盆外测量是指坐骨结节出口横径,测量方法是协助被检者呈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紧抱双膝,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全屈。

使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两坐骨结节内缘间的距离,通常正常值为8.5~9.5cm。

若无骨盆测量器,可用检查者拳头置于两坐骨结节间,可容一拳时,估计此径线大于8.5cm,属于正常,当出口横径小于8cm时应测后矢状径。

骨盆外测量时需向被检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同被检者取得合作。

骨盆外测量目的是评估骨盆大小及形状,对于怀孕女性用来判断胎儿能否阴道分娩。

需要注意测量时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暖和遮挡被检者,且测量数据要准确。

骨盆外测量操作方法

骨盆外测量操作方法

骨盆外测量操作方法
骨盆外测量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工具:卷尺或软尺、身高表、一张横放的平板。

2. 被测者站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手自然垂放,向前看。

3. 使用身高表测量被测者的身高并记录。

4. 身高表放在被测者身下,与被测者的肛门齐平,平板垂直放置于身高表的旁边,使得被测者的两腿分别搁在平板上。

5. 使用卷尺或软尺,测量被测者的骨盆宽度,即从最宽点的上缘测量到另一侧最宽点的上缘。

6. 将记录下来的身高数据除以2,再减去测量得到的骨盆宽度,即可得到骨盆外宽度的数据。

7. 记录数据,最后伸直身体并松懈。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骨盆外测量时,被测者需要穿着薄而贴身的衣物,如紧身裤、运动短裤等。

同时,操作过程需尽量准确,若被测者体态不佳,可能会影响
测量结果。

骨盆外测量_2

骨盆外测量_2
骨盆外测量
骨盆外测量规程及评分标准
内容
步骤及操作方法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1.向患者讲明骨盆外测量的目的,指导相关配合知识,取得患者的同意和配合;告知检查前排小便
5
2.用物准备:孕妇模型、骨盆测量器等
5
3.术者衣帽整齐,更换臀垫
5




4.测髂棘间径
(1)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2)检查者两手持测量器两末端置于两髂前上棘的外侧缘;
15
综合素质
评价
9.整个操作过程熟练,动作标准规范轻柔
5
10.向患者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关爱患者
5
11.5min内完成,每超时1min扣1分
5
12.提问:骨盆外测量主要测量哪几条经线?
5
(3)测量其间距离为骶耻外径(18—20cm);
15
7.测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
(1)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膝,暴露会阴;
(2)检查者双手持测量器末端,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
15
8.测耻骨弓角度
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两拇指间的角度(正常值为90);
(3)测量两髂前上棘间距离(23—26cm);
5
5.测髂嵴间径
双手持测量器末端沿两髂嵴外侧测得其最大距离为髂嵴间径(25—28cm);
15
6.测骶耻外径
(1)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
(2)检查者双手持测量器末端,左手端放在第五腰椎脊突下(相当于米氏麦形窝Biblioteka 角),右手端放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

妇产科技能操作-骨盆外测量

妇产科技能操作-骨盆外测量

妇产科技能操作| 骨盆外测量【目的】骨盆大小及形状是决定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骨盆测量是产前检查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

骨盆外测量虽然不能直接测量骨盆内径,但可以从骨盆外测量各条径线的比例中,评估骨盆的大小及形状,判断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

【适应证】产前检查应常规行骨盆外测量。

【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但需注意有无骨盆外伤史。

【操作前准备】1.用物准备:检查床、骨盆外测量器、盆骨出口测量器,洗手液、一次性手套、模拟人(备选)。

2.操作者准备:(1)询问孕妇既往分娩情况及有无骨盆外伤史。

(2)检查骨盆外测量器的可用性。

(3)清洁双手。

3.孕妇准备:(1)排空膀胱(2)体位:孕妇在开始检查时,取伸腿仰卧位。

【操作步骤】1.孕妇排空膀胱,取伸腿仰卧位,操作者站立于孕妇的右侧。

首先了解和观察孕妇骨盆有无畸形或外伤骨折史。

2.备好骨盆外测量器,依次测量以下径线。

(1)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的外缘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的入口横径长度。

(2)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此径线也可以间接推测骨盆的入口横径长度。

(3)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

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

第5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或髂嵴后联线与脊柱中线交点下1.5cm处,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骶耻外径值与骨质的厚薄相关,此径线值减去1/2尺桡周径(围绕右尺骨茎突、桡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的前后径值。

(4)坐骨结节间径(带手套后检查):孕妇取仰卧位,脱开一边裤腿,两腿向腹部弯曲,向两侧外上方充分展开,双手抱双膝。

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

也可以用检查者的手拳概测,若其间能够容纳成人横置手拳,则属正常。

骨盆外测量的内容

骨盆外测量的内容

骨盆外测量的内容骨盆外测量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骨盆的大小和形状。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和疾病,并且在妇科、产科、泌尿科等领域中经常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盆外测量的内容。

一、骨盆的解剖结构骨盆是人体下半部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髂骨、坐骨、耻骨和尾骨组成。

它分为两个部分:上部的小盆和下部的大盆。

小盆包含子宫、卵巢和阴道;大盆包含膀胱、直肠和直肠周围组织。

二、测量方法1. 骶前径(sacrococcygeal diameter)这是从尾骨到耻骨联合的距离。

在女性中,这个距离通常比男性长。

2. 髂嵴间径(intercristal diameter)这是从一个侧面到另一个侧面的最宽处测量两个上缘之间的距离。

这个距离通常在站立时进行测量。

3. 髂前上棘间径(interspinous diameter)这是从一个侧面到另一个侧面测量两个髂前上棘之间的距离。

这个距离通常在坐位时进行测量。

4. 骨盆入口宽度(pelvic inlet width)这是从一个侧面到另一个侧面测量骨盆入口最宽处的距离。

这个距离通常在腰部以下进行测量。

5. 骨盆出口宽度(pelvic outlet width)这是从一个侧面到另一个侧面测量骨盆出口最宽处的距离。

这个距离通常在坐位时进行测量。

三、临床应用1. 妇科和产科骨盆外测量在妇科和产科中经常使用,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许多问题,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脱垂等。

此外,在分娩过程中,医生可以使用骨盆外测量来确定孕妇是否适合顺产,或者是否需要剖腹产。

2. 泌尿科骨盆外测量也可以用于评估泌尿系统问题,如前列腺增生、尿失禁等。

通过测量骨盆的大小和形状,医生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 骨科在骨科中,骨盆外测量可以用于评估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适应症。

通过测量患者的髂嵴间径和髂前上棘间径,医生可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骨盆外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测量时应使用标准的工具和方法。

骨盆外测量实验报告

骨盆外测量实验报告

骨盆外测量实验报告
骨盆外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骨盆外测量实验,了解人体骨盆的主要外部尺寸参数,掌握测量方法与技巧。

实验器材:
1. 皮尺
2. 测量尺
3. 塑料骨盆模型
实验步骤:
1. 选择适当的测量尺进行骨盆模型的尺寸测量。

2. 使用皮尺测量骨盆模型的宽度尺寸,将皮尺的两腿放在骨盆上分别测量左、右两侧的宽度,再将两侧的宽度相加得到总宽度,记录测量值。

3. 使用测量尺测量骨盆的高度尺寸,将测量尺靠在骨盆前部,并将一侧的尺寸读数记录下来,再将尺寸移到骨盆后部,并将另一侧的尺寸读数记录下来,最后将两侧的尺寸相加得到总高度,记录测量值。

4. 使用测量尺测量骨盆的深度尺寸,将测量尺靠在骨盆上部,并将一侧的尺寸读数记录下来,再将尺寸移到骨盆下部,并将另一侧的尺寸读数记录下来,最后将两侧的尺寸相加得到总深度,记录测量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测量,得到了骨盆模型的宽度、高度和深度尺寸的测量值。

通过对这些尺寸的测量值进行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骨盆模型的尺寸在左右对称,并且不同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比较稳定。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皮尺和测量尺对骨盆模型进行外部尺寸的测量,并且了解到了骨盆的主要外部尺寸参数。

这对于医学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时,本实验还提醒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技巧。

骨盆内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

骨盆内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

骨盆内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1. 引言骨盆内外测量是评估骨盆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正确的测量操作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骨盆内外测量的操作评分标准。

2. 测量步骤骨盆内外测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2.1 准备工作在进行骨盆内外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预先了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确保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准备好测量记录表格,以便记录测量结果。

2.2 骨盆外测量骨盆外测量是通过测量髂前上棘之间的距离来评估骨盆宽度。

操作步骤如下:1.让被测者保持站立姿势,双脚并拢;2.将测量工具放置在髂前上棘上,并确保工具与髂前上棘之间的垂直距离;3.读取测量工具上显示的距离值,并记录下来。

2.3 骨盆内测量骨盆内测量是通过测量骨盆底部的距离来评估骨盆深度。

操作步骤如下:1.让被测者保持平躺姿势,膝关节弯曲;2.将测量工具放置在骨盆底部,并确保工具与底部骨骼结构接触;3.读取测量工具上显示的距离值,并记录下来。

2.4 测量数据记录与分析完成骨盆内外测量后,将测量数据记录到预先准备的测量记录表格中。

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评估骨盆结构与功能。

3. 操作评分标准为确保骨盆内外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根据操作细节对操作过程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1.骨盆外测量评分标准:–0分:操作不正确,未按照步骤进行;–1分:操作基本正确,但存在一些细节错误;–2分:操作完全正确,未发现任何错误。

2.骨盆内测量评分标准:–0分:操作不正确,未按照步骤进行;–1分:操作基本正确,但存在一些细节错误;–2分:操作完全正确,未发现任何错误。

4. 结论通过正确的操作步骤和评分标准,可以保证骨盆内外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测量时,操作者应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并对操作过程进行评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性。

以上是关于骨盆内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的内容,希望能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骨盆内外测量的内容

骨盆内外测量的内容

骨盆内外测量的内容
骨盆内外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骨盆外测量主要测量以下径线:
1. 髂前上棘间径: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2. 髂嵴间径:孕妇体位同上,测量两侧髂嵴外缘间最宽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3. 骶耻外径:取左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屈曲,测量自第5腰椎棘突下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为l8~20cm。

4. 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缘间距离,正常值为~。

5. 耻骨弓角度:两拇指尖斜着对拢,放在两耻骨降支上面,测两拇指间的角度,正常为90°。

骨盆内测量需对外阴严格消毒后再进行内诊,使用骨盆测量工具,测量以下径线:
1. 骶耻内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自第5腰椎棘突下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2. 坐骨棘间径:用中骨盆测量器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

3. 坐骨切迹宽度:用骶骨凹度尺测量骶骨凹的宽度。

以上是骨盆内外测量的主要内容,具体操作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医护人员。

骨盆外测量的注意事项

骨盆外测量的注意事项

骨盆外测量的注意事项
骨盆外测量是一种用来评估一个人骨盆大小和形态的方法。

它在临床医学和人体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在进行骨盆外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测量者需要对骨盆的解剖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骨盆分为两部分:腹骨和髂骨。

腹骨包括前上棘、前下棘和耻骨联合。

髂骨包括髂嵴和髂突。

在测量时,需要准确确认这些解剖结构的位置,以避免误差的产生。

其次,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器具。

常用的工具有测量尺、卡尺和骨盆测量仪等。

在使用这些器具时,需要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工具和被测者之间的不适和伤害。

第三,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点。

常用的测量位点有耻骨联合、前上棘和前下棘等。

在进行测量前,需要清洁和标记这些位点,以便准确测量。

第四,测量时需要注意被测者的姿势。

被测者应该采取坐姿或仰卧位,并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

同时,也需要注意头部、胸部和下肢的姿势,以保持骨盆的自然状态。

最后,测量时需要进行重复测量,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重复测量应该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人员之间进行,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总结起来,骨盆外测量是一项需要细心和精确的工作。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熟悉骨盆的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测量器具和测量位点,注意被测者的姿势,并进行重复测量。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为临床医学和人体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骨盆测量操作规程

骨盆测量操作规程

骨盆测量操作规程
一、目的
规范科室医生操作
二、适用范围
妇产科医生
三、内容
骨盆外测量。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2. 髂脊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髂脊外缘的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3. 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

4. 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

5. 出口后矢状径: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检查者戴手套的右手食指伸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两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用骨盆出口测量器一端放在坐骨结节间径中点,另一端放在骶骨尖端处即可测量出口后矢状径,正常值为8-9cm,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大于15cm,表示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6. 耻骨弓角度:两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量所得的两拇指间角度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简述骨盆外测量的内容

简述骨盆外测量的内容

简述骨盆外测量的内容骨盆外测量是一种用于评估身体发育水平的常见测量方法,它主要通过测量胸围、腹围、臀围以及上臂围来评估身体发育水平。

这种测量方法对于检测儿童身体发育情况特别有效,也可以用于评估成人身体发育水平。

骨盆外测量一般包括四个部分:胸围测量、腹围测量、臀围测量和上臂围测量。

其中,胸围测量是测量人体胸部最大宽度,一般在胸前和胸后之间测量,以衡量人体胸部宽度。

腹围测量是测量人体腹部最大宽度,一般在肋骨下沿和腰部之间测量,以衡量人体腹部宽度。

臀围测量是测量人体臀部最大宽度,一般在臀部的屁股和胯之间测量,以衡量人体臀部宽度。

上臂围测量是测量人体上臂最大宽度,一般在肩部和肘部之间测量,以衡量人体上臂宽度。

所有的这些测量都是以厘米为单位的,在骨盆外测量时需要准确的测量,并且要在测量时注意保持平坦的姿势,便于准确测量。

骨盆外测量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发育情况,如果患者身体发育不正常,医生就可以根据测量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

骨盆外测量不仅可以用于检测身体发育情况,还可以用于评估人体形态。

通过测量腰围、臀围以及上臂围等参数,可以得出腰臀比等人体形态指标,从而评估人体形态。

有些人腰臀比较大,说明他们的腰部宽度较大,而上臂围较小,这可能预示着肥胖问题。

另外,骨盆外测量还可以用于评估人体内脏器官的发育情况。

通过测量胸围和腹围,可以得出胸腹比,从而评估人体内脏器官发育水平。

例如,如果胸腹比较大,说明腹部有增大的可能,可能是由于肝脏或其他内脏器官的发育不良导致的。

总之,骨盆外测量是一种有效的测量方法,可以用于评估身体发育水平、人体形态以及内脏器官发育情况。

在使用骨盆外测量时,应注意准确测量,并且要保持平坦的姿势,以便准确地评估身体发育情况。

妇产科课件——骨盆内、外测量

妇产科课件——骨盆内、外测量
皮尺
用于测量骨盆倾斜度和骶耻外径。
软尺
用于测量孕妇腹部周径。
骨盆外测量的操作步骤
1. 准备工具
确保测量工具清洁、干燥,并准备好记录表。
2. 孕妇准备
孕妇排空膀胱,脱掉裤子,取仰卧位。
3. 测量骶耻外径
将皮尺固定在孕妇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沿脊柱方向拉至第7、8肋 骨水平。
骨盆外测量的操作步骤
4. 测量髂嵴间径
骨盆内测量结果可以初步判断骨盆入口、中骨盆和骨盆出口是否狭窄或偏斜。 如果某个径线较正常值小,可能提示该部位狭窄,可能影响胎儿通过产道。
骨盆外测量结果解读
骨盆外测量结果可以初步判断骨盆形态和大小,结合内测量结果可以更全面地 评估骨盆与胎儿的关系。如果髂棘间径、髂嵴间径、骶耻外径等指标过小,可 能提示骨盆狭窄或畸形,可能影响分娩过程。
指导分娩方式选择
通过骨盆内、外测量结果,医生可以评估胎儿能 否顺利通过产道,从而指导分娩方式的选择。对 于存在骨盆狭窄或畸形的孕妇,医生可能会建议 剖宫产手术。
监测生长发育
通过定期的骨盆内、外测量检查,医生可以监测 胎儿和孕妇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 题,确保母婴健康。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 作
骨盆内、外测量的临床应用
诊断骨盆狭窄
通过骨盆内、外测量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 在骨盆狭窄的情况。对于存在骨盆狭窄的孕妇, 医生可以提前制定分娩计划,选择合适的分娩方 式,以降低分娩风险。
评估分娩风险
通过骨盆内、外测量结果,医生可以评估分娩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如产道损伤、胎儿 窘迫等,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要性和实际应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骨盆内测量的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盆外测量
髂棘间径: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23~26cm
髂嵴间径: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骶耻外径: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18~20cm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两个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8.5~9.5cm 出口后矢状径是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8~9cm
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
对角径是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12.5~13cm,此值减去1.5~2.0cm为骨盆入口的前后径长度,称真结合径,正常值11cm。

(对角径不等于真结合径)骶岬上缘
坐骨棘间径是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10cm
骨盆入口平面
入口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上缘,两侧是髂(髂骨)耻(耻骨)缘,后方是骶岬上缘。

入口前后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11CM 入口横径是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13cm
入口斜径是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
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12.75cm
中骨盆的平面
中骨盆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方,中骨盆两侧是坐骨棘,后方是骶骨下端,是最狭窄平面,直接影响胎头内旋转。

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
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11.5cm
中骨盆横径:即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呈前后径长左右径短的椭圆形
出口平面有四条径线
前三角平面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左右耻骨降支(耻骨弓),底边坐骨结节间径
后三角平面顶端是骶尾关节,两边骶结节韧带,底边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跟对角经差不多。

正常值11.5cm
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 ,是前三角形的高
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8~9cm,平均值为8.5cm.就是后三角形的高。

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

两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9cm.
出口横径+后矢状径>15cm,表明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一般大小的胎头可利用后三角形经阴道娩出。

骨盆外测量:
髂棘间径:23-26cm
髂嵴间径:25-28cm
骶耻外径:18-20cm
坐骨结节间径:8.5-9.5cm 出口后矢状径:8-9cmn
耻骨弓角度90°
内测量:
对角径:12.5-13cm
坐骨棘间径:10cm
坐骨切迹宽度:5.5cm-6cm
一、衔接胎头双顶经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呈半俯屈状态,以枕额径衔接,由于枕额大于骨盆入口前后径,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胎儿枕骨在骨盆前方。

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小部分初产妇可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

若初产妇分娩已开始而胎头仍未衔接,应警惕有无头盆不称。

二、下降动作是间歇的,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有: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的压力,由胎体传至胎头;宫缩时子宫底直接压迫胎臀;腹肌收缩;胎体伸直伸长。

三、俯屈当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后,继续下降至骨盆底,即骨盆轴弯曲处时,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枕部遇到肛提肌的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经(11.3cm)为枕下前囱径(9.5cm)以适应产道的最小径线,有利于胎头进一步下降。

四、内旋转:胎头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

胎头于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

内旋转从中骨盆平面开始至出口平面完成,以胎头适应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的特点。

枕左前位时,肛提肌收缩将胎儿枕部推向阻力小、部位宽的前方,胎枕自骨盆左前方向右旋转45°至正枕前位(抬头向骨盆前方旋转45°),小囱门转至耻骨弓下方。

五、仰伸胎头完成内旋转后,当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进入骨盆入口左斜径或横径上。

六、复位及外旋转胎头娩出时,胎儿双肩径沿骨盆入口左斜经下降。

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成正常关系,枕部向左旋转45°时,称为复位。

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线转动45°时,胎儿双肩径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转45°,以保持胎头与胎肩垂直关系,称外旋转。

七、胎儿娩出:前肩(右)在耻骨弓下先娩出。

后肩(左)从会阴道缘娩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