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复习课件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②推进垃圾分类坚持了群众工作路线
③垃圾的价值既具有多样性也具有变动性
3.“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通
C 常情况下,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味道越好,其营养价值
也越高。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
味着可能存在食物中毒的隐患。上述材料说明( )
①真理总是局限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 ②真理与谬误并无明显
的界限 ③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是对客
的
发
不断 解决
前进的、上升的
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直接动力
展
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实现 途径
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直接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向前不断发展的动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指
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
年,依法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保持土地承包
C 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 ①表明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表明我国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
④是对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根据
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
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进行重大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
B 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表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课件(32张)
【训练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了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 要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改革的重大论断和主要理念。这是因为( ) ①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 作用③社会意识对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有积极的推动作用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 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和变革。
11
8.在不同阶段中,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1)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在 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 (2)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 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 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①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 础的发展。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解析:C [①不是本题的原因;要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改革的重大论断和主要理念,这是 因为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 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②④符合题意;社会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社会 意识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③错误。]
易错点5 混淆两大社会基本规律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复习课件)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复习(统编版必修4)
考点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突破提升:真理和谬误
区别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一种错误反映,它同真理有严格的界限,二者相互对立
相伴而 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没有 行 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
法。
强调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 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制定“计划 ”“方案”“规划”等受主观因素 的影响
社会历 史性
强调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
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 人的活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活动的区别所在
上,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
平有所差异;
“计划”“方案”“规 划”
强调“合作”等,受横 向因素的影响—社会性 ; 强调历史过程,受纵向 因素的影响—历史性
社会历史发 展规律
实践
社会历史发 展总趋势
人民群众是历 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 群众路线
劳动是社会历 史的起点;实 践在社会发展
中的作用
社会存在和社 会意识;社会 意识具有相对
独立性
生产关系适应 生产力、上层 建筑造应经济
基础的规律
前进的、上 升的,过程
是曲折的
人民群众的地 位和作用(三
个)
内容、意义、 怎样坚持
义
第二单元:认识社 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认识论)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历史观)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观)
第三单元:文化传 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本来)
历
史 唯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 化的有益成果(外来)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PPT哲学与文化价值与价值观课件2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中政治统编 版必修 四哲学 与文化. 价值与 价值观 课件_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中政治统编 版必修 四哲学 与文化. 价值与 价值观 课件_ (最新 版本) 推荐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体现 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鲁迅在职业选择上的做法,对于我们 将来与时俱进、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职业,有 何启示?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中政治统编 版必修 四哲学 与文化. 价值与 价值观 课件_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高中政治统编 版必修 四哲学 与文化. 价值与 价值观 课件_ (最新 版本) 推荐
(1)结合材料中对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评价,阐释衡量人 的价值的正确标准。
答案: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 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鲁迅用文学作品给 中华民族以精神的力量,说明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 底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 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 学习目标
1.理解价值、价值观的含义,阅读经典著作,领会价值观的导向作 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要意义,认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2.调查知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经营效果的关系,培养学生 的科学精神,明确价值观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3.结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事迹,明确人的价值的 衡量标准,培养公共参与的学科素养。
4.要求 (1)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 在、无时不有。 (2)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起来,在 落细 、 落小 、落实上下功夫。 (3)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外化为人们的 自觉行动 。
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课件(共15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 价值选择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探究与思考
还记得武松打虎的故事吗?武松 打虎展现出他身上的英雄气概和勇敢 无畏的精神。
然而,在古时候,武松打虎被赞 叹为英雄行为;可是在今天,如果有 人再打死老虎,则要被抓去坐牢。
思考:为什么对武松打虎这件事古代和当今看法会不一样? 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什么特征?
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含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表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做出不同的价值评价。
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 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
要求: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原理4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去参加五四运动! 去加人中国共产党!
去抗疫!
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 作出的价值选择
事实判断
(是不是)
基础 价值判断
(值不值得、认知)
基础 体现
价值选择
(去不去做、行为)
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概念辨析: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 ≠ 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
基础
价值判断
体现
价值选择
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 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 律作出的判断。重在客观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 主体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 作出的判断。重在评判,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 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 出的。(去不去做;行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复习课件(共33张PPT)
盾的运动、不 断解决中实现
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 目的:
会
人民群众的含义:
的
作用:
真
人民群众是历
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谛
史的创造者
社会历
方
史的主
法 论
人民群众的历史 地位和作用
社会历史的 主体、历史 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体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4.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点拨:实践具有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 的人的活动,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 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当然,个人的活动 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5.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点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获取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 经验和间接经验。 6.科学理论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点拨: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对实 践具有指导作用。 7.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真理是客观的。 点拨: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 形式是主观的。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复习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问题引领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实践及实践的特点原理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4、真理及真理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5、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及方法论 6、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 7、认识运动(发展)规律有哪些?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部分)易混易错知识点分析
1.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点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改造主观世界 的活动不属于实践。 2.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点拨: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的说法是正确的,实践是一 种主观活动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实践虽然受主观意识的 指导,但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和人 类社会、实践的手段———生产工具,都是客观的,不能把实 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割裂开来。 3.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因此盲目的实践是 不存在的。 点拨: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 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 盲目的实践是指没有以正确认识为指导的实践。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复习课件(共33张PPT)
12、认识是有限的。 点拨: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从每一个具体的认识、 单个人的认识来看,认识是有限的;从人类认识能力来看, 认识是无限的。 13.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点拨: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 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14.认识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波浪式前进、 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8.真理是有条件的,因此,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 点拨:真理是有条件的,是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 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任何真理中都包 含着谬误的说法错误。 9.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点拨:既不能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也不能说真理 往往掌握在多数人手中。真理具有客观性,不管是少数人还 是多数人,谁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谁就掌握真理。 10.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点拨: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位置不能颠倒,否则就会犯唯心 主义错误。 11.认识过程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点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 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 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 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
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 (1).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2).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理 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复习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 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小结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 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 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矛盾
4
小结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 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要求我们 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 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 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 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要确立正 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方法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简而言之就是生产关 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 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易混易错 课件
(7)真理具有“客观性”是指面对“同一客观对象”的 认识,真理只有“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客观 性。真理的客观性说明真理具有“绝对性”,要勇于 “坚持真理”。有用即真理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8)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 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说明真理具有“相对性”, 要勇于“发展真理”。 (9)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是螺旋式 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不等于认识是“循环运 动”;真理不断“超越自身”向前发展,但不等于真 理“被推翻”。
第一课: 哲学的一般知识
第二课 (辩证)唯物论
马 克
辩证唯物主义 第三课 (唯物)辩证法
思
主
义 哲
和
第四课 认识论
学
3.1联系观 3.2发展观 3.3矛盾观
历史唯物主义
第五课 唯物史观(社会历史观) 第六课 价值观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
1、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实践的含义与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 会历史性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4、真理的含义与特征(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 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 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 历史唯物主义易错易混
(1)不能认为凡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不彻 底性,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具有两重 性,可推动也可阻碍社会发展,不能笼统 地说社会意识起促进作用。 (3)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是 亦步亦趋的,有相对独立性。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①价值是一种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构成价值不可或 缺的两个方面;
②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③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中形成的,离开了社会,不可能形成人生 价值。 ④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实现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前提和条件。
【注意】
①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不能认为只取决于人的需要; ②不能认为索取比贡献更重要;贡献与索取不是对等关系。 ③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包括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不能比较优劣。
【考点梳理】
一、价值与价值观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决定作用
含义
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其实质是一种社会意识,直接影响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
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知识体系】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人的认识从何 认识与实践(认识的含义和形式;实践的含义形式特点)
探索认识的
而来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
认
奥秘 认识论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 展真理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核心价值观;(P74-2)
为什么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 价值追求; (P75-1)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P75-2)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
【考点梳理】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6.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共21张ppt)
3、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
4、锤炼品德修为,打牢道德根基
课堂训练
1、政策取向是我国经济运行之航标。在牢牢把握中国经济的“时”与“势” 的基础上,2020年经济工作部署了六项重点工作,其中贯彻新发展理念被摆 在六大重点工作之首。这体现的是面对发展的新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 变化,中央更加注重经济工作的“成色”,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由此可见( )
实现人生价值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 客观条件。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 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 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的创造 与实现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1、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 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 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3)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 发展的重要手段。
①劳动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劳动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B
④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9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做出了关于表彰“最美奋斗者”的决定。 这次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个时期的先进分子、各行各 业的杰出代表。他们忠诚于党、报效祖国,扎根基层、奉献人民,在各自时代 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业绩,赢得了人民广泛赞誉。这启示我们( )
哲学与文化知识框架复习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决定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 适应经济基础 状况规律
前进的、上升的 实现
途径
过程是曲折的
阶级社会 —阶级斗争
社会主 义社会
—改革
社
会
人
历
民
创造了物质财富
史
群
历史的创造者 创造了精神财富
的
众
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主
要
体
求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基本 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内容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观
决体 定现
方法论
指导
哲学
具体科学
基础 基
本
问
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划分 唯物主义(古代、近代、现代)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最重要方面)
唯一标准
唯心主义(主观、客观)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可知论 不可知论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划分 唯物主义(古代、近代、现代)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最重要方面)
唯一标准 唯心主义(主观、客观)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知识框架复习
哲学
活的灵魂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C ②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
A. . ① ③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② ④
一、知识点梳理
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矛盾和两大规律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 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 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 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 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 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2)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 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 “
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
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A.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B.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
D
C.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D.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生产力
劳动者 (主导) 劳动工具 (衡量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一、知识点梳理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含义: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即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分配形式)的总和构成社会的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大单元复习】下-【高效一轮】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效优质课件(统编版)
大单元 下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哲学基础知识(第1课-共性) 个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5课)人生观、价值观(6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课)唯物辩证法(3课)辩证唯物论(2课)文 化(第三单元)继承优秀传统文化(7课)吸收外来有益文化(8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课)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结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观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活的灵魂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追求智慧的学问 哲学的基本问题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辩证的)唯物论】 世界的物质性 运动的规律性(p21)(p21①规律是客观的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唯物的)辩证法】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①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矛盾问题的精髓 ③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特征、中国化)①自然界的物质性 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认识论】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53①②③) (①真理是客观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历史观\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社会历史的本质 社会历史的发展 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生观\价值观】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①认识与实践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①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①人的价值 ②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①劳动精神 ②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 ③砥砺自我【20模拟1】19、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马恩选集)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 二单元 认识社 会与价 值选择 复习课 件(共3 3张PPT )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部分)易混易错知识点分析
1.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点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改造主观世界 的活动不属于实践。 2.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点拨: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的说法是正确的,实践是一 种主观活动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实践虽然受主观意识的 指导,但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和人 类社会、实践的手段———生产工具,都是客观的,不能把实 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割裂开来。 3.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因此盲目的实践是 不存在的。 点拨: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 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 盲目的实践是指没有以正确认识为指导的实践。
4、真理及真理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 【方法论】 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5、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①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使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6、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 “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注意掌握 原因)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 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是一种波 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方法论】 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现真理。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 二单元 认识社 会与价 值选择 复习课 件(共3 3张PPT )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 二单元 认识社 会与价 值选择 复习课 件(共3 3张PPT )
8.真理是有条件的,因此,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 点拨:真理是有条件的,是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 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任何真理中都包 含着谬误的说法错误。 9.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点拨:既不能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也不能说真理 往往掌握在多数人手中。真理具有客观性,不管是少数人还 是多数人,谁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谁就掌握真理。 10.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点拨: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位置不能颠倒,否则就会犯唯心 主义错误。 11.认识过程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点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 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问答题答题模板:原理方法论+分析+扣题
微软用户1
构建知识体系
宏观
微观
认识论
客观物质性 哲学范畴 单元标题
实践的特点
能动性 课标题 框标题 目标
社会历史性 题 原理方法论
探
索 认
实践是)
来源 动力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最终目的
的
客观性
奥 秘
真理的特点
具体的有条件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过程的特点)
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与时俱进、开 拓创新,在实 践中发现和发 展真理。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 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 (2)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 外部联系,事物各个方面的认识。是事物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 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 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是事物的高级阶段。 (3)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 认识。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对立统一关系。 2、实践及实践的特点原理 (1)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主观 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3)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4)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 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 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
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 (1).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2).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理 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 二单元 认识社 会与价 值选择 复习课 件(共3 3张PPT )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 二单元 认识社 会与价 值选择 复习课 件(共3 3张PPT )
4.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点拨:实践具有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 的人的活动,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 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当然,个人的活动 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5.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点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获取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 经验和间接经验。 6.科学理论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点拨: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对实 践具有指导作用。 7.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真理是客观的。 点拨: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 形式是主观的。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复习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问题引领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实践及实践的特点原理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4、真理及真理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5、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及方法论 6、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 7、认识运动(发展)规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