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和酮亲核加成反应附加问题详解
醛和酮亲核加成反应附加问题详解
醛和酮亲核加成反应附加问题详解醛和酮亲核加成反应⼀、基本要求1.掌握醛酮的命名、结构、性质;醛酮的鉴别反应;不饱和醛酮的性质 2.熟悉亲核加成反应历程及其反应活性规律;醛酮的制备⼆、知识要点(⼀)醛酮的分类和命名(⼆)醛酮的结构:醛酮的官能团是羰基,所以要了解醛酮必须先了解羰基的结构。
C=O 双键中氧原⼦的电负性⽐碳原⼦⼤,所以π电⼦云的分布偏向氧原⼦,故羰基是极化的,氧原⼦上带部分负电荷,碳原⼦上带部分正电荷。
(三)醛酮的化学性质醛酮中的羰基由于π键的极化,使得氧原⼦上带部分负电荷,碳原⼦上带部分正电荷。
氧原⼦可以形成⽐较稳定的氧负离⼦,它较带正电荷的碳原⼦要稳定得多,因此反应中⼼是羰基中带正电荷的碳。
所以羰基易与亲核试剂进⾏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
此外,受羰基的影响,与羰基直接相连的α-碳原⼦上的氢原⼦(α-H )较活泼,能发⽣⼀系列反应。
亲核加成反应和α-H 的反应是醛、酮的两类主要化学性质。
1.羰基上的亲核加成反应醛,酮亲核加成反应的影响因素:羰基碳上正电性的多少有关,羰基碳上所连的烃基结构有关,亲核试剂的亲核性⼤⼩有关。
(1)与含碳的亲核试剂的加成○1氰氢酸:○2 炔化物C OC O H C H O 121.8116.5。
sp 2杂化键键近平⾯三⾓形结构πσC C RO H H ( )δδ酸和亲电试剂进攻富电⼦的氧碱和亲核试剂进攻缺电⼦的碳涉及醛的反应氧化反应()αH 的反应羟醛缩合反应卤代反应C O C OH+ HCN CN 羟基睛α○3 有机⾦属化合物:(2)与含氮的亲核试剂的加成○11o 胺○2 2o 胺○3氨的多种衍⽣物:(3)与含硫的亲核试剂的加成-------亚硫酸氢钠产物α-羟基磺酸盐为⽩⾊结晶,不溶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容易分离出来;与酸或碱共热,⼜可得原来的醛、酮。
故此反应可⽤以提纯醛、酮。
反应范围:醛、甲基酮、⼋元环以下的脂环酮。
反应的应⽤:鉴别化合物,分离和提纯醛、酮。
醛、酮的亲核加成
1、羰基化合物得影响 、
总的结果使羰基碳原子上所带正电 (1)电子效应 ) 荷发生改变。羰基碳正性愈大,越有利于亲加成。 a、诱导效应的影响 羰基连有吸电子基团,有利于 、 亲加成,反之,连有供电子基团,则不利于亲核加成 的进行。如醛>酮 b、共轭效应的影响 当羰基碳原子与碳碳双键、苯基 、 或未共用电子对原子直接相连时,其亲核加成活性要 比类似的饱和醛、酮低。 原因:①苯环与羰基直接相连,二者处于22共轭体系, 且苯基是供电子基,使羰基碳正电性降低,不利于亲 核试剂的进攻。②反应中间体的负电荷集中在氧上, 使反应物因共轭效应的作用遭到破坏,不利于亲核加 成。 1111111
醛、酮亲核加成小结
制作人:班长+602室 制作人:班长+602室
醛、酮的亲核加成及其影响因素
一、发生亲核加成的原因 三、亲核加成的影响因素
一、发生亲核加成的原因
与碳-碳双键类似,羰基也能发生加成反 应,但碳-氧键是强极性键,--电子云偏向电 负性较大的氧原子,故碳带部分正电荷,氧 带负电。两者相比,带正电的碳活性更大, 所以,它容易被带负电或孤对电子的亲核试 剂进攻而发生亲核加成。 其加成方向总是试剂的亲核部分加到碳-氧 双键的碳上,而亲电部分加到氧原子上。
C、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
决定羰基活性。如:
两者相互影响从而共同
2、空间效应 、 醛、酮的羰基所连的基团体积愈大, 其空间位阻愈大,越不利于亲核加成。如六甲基丙酮 (111111111111)难以加成。 原因:①空间位阻增大,不利于亲核试剂进攻羰基碳 原子。②加成后的羰基碳原子由SP3杂化转变为SP4 杂化,若基团体积大,中间体变得“拥挤”,体系能 量升高,不稳定,不利于亲核加成。 综上小结羰基活性顺序: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之一,醛和酮作为常见的碳酸酯化合物,也会参与到亲核加成反应当中。
本文将对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进行整理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反应过程。
一、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基础概念亲核加成反应是指一个亲核试剂(如醇、胺等)的亲电中心攻击碳酰基(醛或酮)的羰基碳,形成一个新的共价键。
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一般可以分为醛酮亲核加成反应和酮酮亲核加成反应两类。
二、醛酮亲核加成反应1. 醛酮与缩合试剂的反应醛酮与缩合试剂(如水合肼和氨等)反应时,会经历酮缩反应,生成相应的醇和胺。
2. 醛酮与氰基试剂的反应醛酮与氰基试剂(如氢氰酸和氰化物等)反应时,会生成相应的羟基腈和氨基腈。
3. 醛酮与硫醇试剂的反应醛酮与硫醇试剂(如氢硫酸和硫化钠等)反应时,会生成相应的硫醇和亚硫酸盐。
三、酮酮亲核加成反应1. 酮酮与亲核试剂的反应酮酮与亲核试剂(如胺、醇等)反应时,会经历亲核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醇和胺。
2. 酮酮与腈试剂的反应酮酮与腈试剂(如氰化物和亚氨基甲酸酯等)反应时,会生成相应的羟基腈。
3. 酮酮与水试剂的反应酮酮与水试剂反应时,会经历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醇。
四、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主要涉及亲核试剂的亲电攻击和质子迁移等步骤。
在醛酮亲核加成反应中,亲核试剂的亲电攻击会使羰基碳中的空本电子对与亲核试剂的亲电中心形成共价键。
此后,质子迁移会重新确定醛或酮中的羰基碳骨架。
在酮酮亲核加成反应中,亲核试剂的亲电攻击同样会使羰基碳中的空本电子对与亲核试剂的亲电中心形成共价键。
在这种情况下,质子迁移通常不会发生,因为酮中存在两个相邻的碳酰基。
五、总结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重要而常见的反应类型。
理解和掌握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对醛酮和酮酮亲核加成反应进行了整理和概述,为读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6.1.1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6.1.1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醛和酮是一类含有C=O双键的性质活泼的有机化合物,其典型的反应为亲核加成反应。
亲核试剂进攻C=O中带部分正电的碳原子一端,加成到C=O双键上。
根据亲核试剂的种类不同,可以形成碳-碳单键和碳-杂单键。
亲核加成反应的机理一. 醛酮亲核加成反应的通式C=O双键的碳原子为sp2杂化,醛酮类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时,亲核试剂加成到C=O双键,碳原子转变为sp3杂化。
慢快影响亲核加成反应的因素:二. 醛酮与HCN的亲核加成反应醛、脂肪族的甲基酮和C8以下环酮,由于空间位阻较小,可以和HCN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反应机理:慢快二. 醛酮与HCN的亲核加成反应醛、脂肪族的甲基酮和C8以下环酮,由于空间位阻较小,可以和HCN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反应机理:慢快二. 醛酮与HCN的亲核加成反应醛、脂肪族的甲基酮和C8以下环酮,由于空间位阻较小,可以和HCN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有机玻璃三. 醛酮与其他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其他的含碳、含硫、含氧和含氮的亲核试剂也可以与醛酮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干燥的缩醛α-羟基磺酸钠三. Cram规则与不对称有机合成反应当C=O双键的α碳原子如果为手性碳原子时,与格氏试剂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时,亲核试剂有两种进攻的方向,导致产物为一对非对映异构体,亲核试剂从小基团一方进攻,空间位阻较小。
(R)-2-苯基丙醛主要产物次要产物结构由B3LYP/6-31g(d)优化三. Cram规则与不对称有机合成反应当C=O双键的α碳原子如果为手性碳原子时,与格氏试剂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时,亲核试剂有两种进攻的方向,导致产物为一对非对映异构体,亲核试剂从小基团一方进攻,空间位阻较小。
不对称有机合成(1). 底物控制的不对称合成反应(2). 试剂控制的不对称合成反应(3). 催化剂控制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02-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课件
应用:保护醛基
CH2=CHCHO
×? OH OH
KMnO4 CH2–CHCHO
H+ 2HOC2H5
H+ H2O
OC2H5 CH2=CHCH
OC2H5 丙烯醛缩二乙醇
KMnO4
OH OH OC2H5 CH2–CHCH
OC2H5
(4)与RMgX(格利雅试剂)加成
醛酮与格利雅试剂加成,后水解成醇。
- + 干醚
C=O + R–MgX
OMgX
C—R H2O
强亲核试剂OHLeabharlann C—R 醇HH
C=O
甲醛
R
H
C=O
醛
R
R
C=O
酮
H H
OH
C—R 伯醇
R
OH
C—R 仲醇
H
R OH
R C—R 叔醇
分析下列各醇用什么原料合成
OH
①
–C–CH3
CH3
O CH3–C–CH3 +
O
–MgX
–C–CH3 + CH3MgX
OH
–CHO + CH3CH2MgX
注意:由于氰化氢剧毒,易挥发。通常由氰化钠和无 机酸与醛(酮)溶液反应。pH值约为8有利于反应。
(2)与亚硫酸氢钠加成
醛和脂肪族甲基酮(或八元环以下的环酮)与之反应,生成 -
羟基磺酸钠。
O
RC
+ NaHSO3
H(CH3)
OH
R C SO3Na H(CH3)
α-羟基磺酸钠
• -羟基磺酸钠易溶于水,不溶于饱和亚硫酸氢钠。将醛酮与过
OH2 CH3 C OCH3
有机化学 第10章 醛、酮及亲核加成反应
O R R1
1680-1750cm-1
红外光谱
苯甲醛的红外光谱
CO-H
CO
1H-NMR谱 1H-NMR谱中,与C=O基相连的碳上的氢的化学位移在
2.1~2.5ppm范围内。由于羰基的去屏蔽作用,醛氢 (-CHO)的化学位移在低场,约在9.7ppm处,常用于 鉴别醛。
10.3 醛、酮的制备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醇的氧化 炔烃的水合和胞二卤代物的水解 烯烃的氧化 傅氏酰基化 瑞默-梯曼反应
R C O (R')H + H CN
+ -
R C 反应进行.
在有机合成上,这是一种常用的增长碳链的方法 进一步水解得α-羟基酸
OH H3C H3C OH CH3 OH CN H SO 2 4 CH3 H2C CH3 C CO2CH3 CH2 C CO2CH3 n OH H3C C CO2CH3 H3C
系统命名法: *是以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醛从醛基的碳原子开 始编号,酮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把羰基的位 号写在名称前面。 *如主链上有取代基,则将取代基的位号及名称写在醛酮 的名称前。 *如有两个以上的羰基,可以用二醛、二酮等命名。 *编号可用阿拉伯数字,也可以用希腊字母。与醛酮的羰 基(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为α,依此为β、γ等。
R H
R C O + H O S O O Na
+
SO3Na OH
H
鉴别醛及某些酮
在酸或碱存在下加水稀释,产物又可分解为原来的醛或 酮
R H SO3Na OH HCl H2 O R H C O + NaCl + SO2 + H2O
第九章醛和酮亲核加成反应
第九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反应第一节 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一、醛和酮的定义醛和酮都是分子中含有羰基(碳氧双键)的化合物,因此又统称为羰基化合物。
羰基与一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醛(甲醛与两个氢相连),与两个烃基相连的称为酮。
CO R'CR O HCR(H)O羰基 醛 酮二、醛和酮结构羰基是醛、酮的特征官能团。
羰基碳原子是sp 2杂化的,即碳原子以三个sp 2轨道与其它三个原子的轨道重叠形成三个σ键,碳原子上未参加杂化的p 轨道与氧原子上的p 轨道侧面重叠形成一个π键。
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故碳氧双键电子云偏向于氧原子,使氧原子带负电荷(δ-),而碳原子带正电荷(δ+),易被亲核试剂进攻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由于羰基的吸电子作用,羰基的α-H 活性增强,表现出α-H 的酸性,进而发生羟醛缩合,卤代等反应。
此外,醛、酮还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它一些反应。
醛、酮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关系如下:CH R'H (H)R羰基的还原反应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醛的氧化反应H 的反应三、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一)分类醛和酮根据烃基结构类型,可分为脂肪和芳香醛、酮;根据烃基的饱和程度,又分为饱和与不饱和醛、酮;根据羰基的数目,还分为一元、二元和多元醛、酮。
(二)命名 1.普通命名法结构简单的醛、酮,可采用普通命名法命名。
醛按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称为“某醛”,芳基作为取代基;酮则根据羰基所连的两个烃基来命名,简单的烃基放前,复杂的烃基在后,最后加“酮”字来命名。
2.系统命名法结构复杂的醛、酮主要采用系统命名法。
即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距羰基最近的一端编号,由于醛基总是位于碳链的一端,不用标明醛基的位次,但酮的羰基位于碳链中间,位次必须标明。
将取代基的位次和名称放在母体名称前。
芳香烃基总是作为取代基。
多元醛、酮命名时,应选取含羰基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注明羰基的位置和数目。
不饱和醛、酮,应选择连有羰基和不饱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做主链,并使羰基编号最小。
第十二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 共轭加成
1. 醛、酮的定义和分类酮分子中的羰基也可称为酮基。
羰基与两个相同的烃基相连,称为简单酮或对称酮,与两个不同的烃基相连则称为混合酮或不对称酮。
2. 醛、酮的定义和分类结构当羰基的α位有羟基或氨基时,羰基氧原子可以与羟基或氨基的氢原子以氢键缔合,倾向于以重叠型为优势构象形式存在,如:第十二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 共轭加成3.醛、酮的物理性质由于羰基的偶极矩增加了分子间的吸引力,因此醛、酮的沸点比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烷烃高,但比醇低。
醛酮的氧原子可以与水形成氢键,因此低级醛酮能与水混溶(甲醛易溶于水,丙酮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乙醛的溶解度为16g(100g H2O)-1)。
脂肪族醛酮相对密度小于1,芳香族醛酮相对密度大于1。
4.醛、酮的反应(1)羰基的亲核加成由于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的原因,醛比酮表现的更活泼。
1)和含碳亲核试剂的加成①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加成此反应仅限于酮的烃基和格氏试剂的烃基都不太大,即空间位阻不很突出。
否则将发生两种“不正常”的反应:烯醇化反应及酮被还原。
烷基锂体积较小,因此当格氏试剂反应结果不好时,有时可以用烷基锂进行反应,会得到较好的结果,因此,格氏试剂与烷基锂可以相互补充。
当羰基与一个手性中心相连时,它与格氏试剂(也包括氢化铝锂等试剂)反应就是一个手性诱导反应。
亲核加成反应遵循Cram规则一,即:亲核试剂从空间位阻较小的一边进攻羰基碳原子。
为什么R与L取重叠型构象?因为这些试剂与羰基发生加成反应时,它们的金属部分须与羰基氧络合,因此羰基氧原子一端位阻增大,α碳上最大基团(L)与羰基处于反式,故R与L取重叠型构象为最有利于反应的构象。
②与HCN的加成丙酮与氢氰酸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反应,生成丙酮羟腈,然后和甲醇在硫酸的作用下,即发生失水及腈的醇解反应,氰基变成甲氧酰基(-COOCH3):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步骤合成有机玻璃的。
碱性条件能加速该反应,这是由于氢氰酸是弱酸,其离解很少,[CN-]浓度很低,当加入NaOH时,碱与H+ 结合促使离解平衡右移,使亲核性的增大,但是碱性不能太强,因为最后还需要H+才能完成反应。
有机化学:第九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反应
H CO OH
干HCl
H 环状半缩醛(稳定)
OH O
在糖类化合物中多见
加硫醇(RSH) S 的亲核能力比 O 强,故硫醇与羰基的加成比醇
容易。
R
HS
C O+
H+ R
S
C
R’
HS
R’
S
缩硫酮
酮由于空间因素的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般得不到缩 酮,因为平衡大大偏向酮的方向。在同样条件下不能形成 缩酮,若使用特殊装置或特殊试剂,也可制取缩酮。
C=CH2 CH3 4-甲基-3-丙基- 4-戊烯-2-酮
O
CH3
CH3-CH2-C-CH2-CH-CHO
2-甲基-4-羰基己醛
2-甲基-4-氧代己醛
芳香醛酮命名时,将芳环当作取代基:
CHO OH
邻-羟基苯甲醛(水杨醛)
CH3—
—C—CH3 O
对-甲基苯乙酮
二、物理性质(自学)
三、化学反应 醛、酮分子中都含有活泼的羰基,可以发生多种
第九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反应
第九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反应
羰基: C O
羰基碳与一个烃基和一个氢相连的化合物 称为醛,(甲醛中的羰基碳与两个氢相连), 羰基碳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酮。
O
(H)R—C—H 醛 简写: R CHO
O
R—C—R’ 酮
一、结构和命名 (一)结构
O
121pm
121.7o C
CH3—C=O + HCN 77-78% CH3 —C—CN
CH3
OH
(CH3 )2CH-CO2H (CH3 )2CH-CH2NH2
OH
OH
碱对醛、酮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有很大的影响。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和还原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和还原反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和还原反应一、引言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的化学性质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的分支学科。
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其具有重要的化学性质。
本文将对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和还原反应进行整理,以便系统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
二、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指的是一个亲核试剂攻击一个电子云丰富的碳原子,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化学键。
醛和酮常参与亲核加成反应的典型亲核试剂包括酸、醇、胺等。
以下是醛和酮的几种亲核加成反应:1. 醛和酮的酸性条件下的加成反应醛和酮在酸性条件下,通常可以通过亲核试剂的加成来形成醇。
以醛为例,其亲核加成反应可以表示为:RCHO + H2O → RCH(OH)22. 醛和酮的醇性条件下的加成反应醛和酮在醇性条件下,可以通过醇的加成来形成醚。
以酮为例,其亲核加成反应可以表示为:RCOR' + R''OH → RC(OR'')R'' + H2O3. 醛和酮的胺性条件下的加成反应醛和酮在胺性条件下,常可以通过胺的加成来生成胺加成产物。
以醛为例,其亲核加成反应可以表示为:RCHO + R'NH2 → RCH(NHR')2 + H2O三、醛和酮的还原反应醛和酮的还原反应是指将醛和酮中的碳氧双键还原为碳碳单键的反应。
在还原反应中,常用的还原剂包括金属氢化物如氢气、碱式金属醇ates等。
以下是经典的醛和酮的还原反应:1. 醛和酮的氢还原反应醛和酮的碳氧双键可以被氢气在催化剂存在下还原为碳碳单键。
以醛为例,其氢还原反应可以表示为:RCHO + H2 → RCH2OH2. 醛和酮的金属氢化物还原反应醛和酮可以通过金属氢化物的还原作用来生成相应的醇化物。
以酮为例,其金属氢化物还原反应可以表示为:RCOR' + LiAlH4 → RCH(OH)R' + AlH3 + LiX四、总结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和还原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基础且重要的反应类型。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和还原反应机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和还原反应机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和还原反应机理一、引言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和碳以及其他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的学科。
在有机化学中,醛和酮是常见的官能团,其具有亲核加成和还原反应机理。
本文将对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和还原反应机理进行整理。
二、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1. 亲核加成反应定义亲核加成反应是指亲核试剂中的亲核试剂从反应中代替醛或酮中的部分或全部官能团的过程。
该反应常见的亲核试剂有:醇、胺、氨等。
2. 亲核加成反应机理(1)亲核试剂攻击羰基碳亲核试剂通过其自由电子对攻击醛或酮中的碳,形成一个五元环中的过渡态。
(2)五元环的形成亲核试剂中的亲核部分攻击羰基碳后,将剩余的电子通过共轭转向氧原子上,形成五元环中的过渡态。
(3)负电荷的转移氧原子上的负电荷转移到亲核试剂的负电荷上,亲核试剂离开后,得到最终产物。
三、醛和酮的还原反应1. 还原反应定义还原反应是指通过还原剂将醛或酮中的羰基还原成相应的醇。
常用的还原剂有:氢气、亚磷酸酯等。
2. 还原反应机理(1)氢化钠和水的生成还原剂与醛或酮中的羰基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官能团。
(2)还原剂的失去电子还原剂通过失去电子的方式与醛或酮中的羰基发生反应,形成相应的醇官能团。
(3)中间物的形成中间物形成后,通过质子转移的方式,生成最终的醇产物。
四、示例以丙酮和甲醛为例,说明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和还原反应机理。
1. 丙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以氯乙烷为亲核试剂,攻击丙酮中的碳,形成五元环过渡态。
氯离子离开后,得到丙酮和氯乙烷反应生成的产物。
2. 甲醛的还原反应以氢气和铜催化剂为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氢氧化钠作为碱催化剂。
甲醛经过还原反应后,得到甲醇作为最终产物。
五、结论本文对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和还原反应机理进行了整理。
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通过亲核试剂攻击羰基碳,形成五元环过程实现。
而醛和酮的还原反应则是通过还原剂将羰基还原成相应的醇官能团。
第九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反应
COCH3
乙酰苯(苯乙酮)
COCH2CH2CH3
丁酰苯
2、系统命名法: 选择含有羰基最长的碳链为主链称为某醛或
某酮,主链碳原子的编号从醛基一端或靠近酮基 一端开始,酮基的位置必须用数字标明在酮基之 前,如有侧链,其位次写在酮基位次之前。
CH3
CH3-CH-CH2CH2CHO 4-甲基戊醛
CH3COCH2CHCH3
问题:
下列化合物中,可以与HCN反应的是(C )。
O
O
A.
C CH3 B. CH3CH2 C CH2CH3
O
C.
O
D.
C
OH
E. CH3CHCH2CH3
2. 加亚硫酸氢钠
O R C H + NaHSO3
OH RCH
SO3Na a-羟基磺酸钠
加成物a-羟基磺酸钠不溶于NaHSO3饱和溶液。以白色 浑浊或白色沉淀析出。在此水溶液中加酸或加碱,由于能
H 116.6o H 平面分子
O 122o C CH3 116o CH3
比较:
109o
143pm
CH3
C 原子sp2 杂化
羰基平面
C=O极性较大,醛、酮是极性较强的 分子(m=2.3~2.8D).
(二)命名
O RCH
脂肪醛
O Ar C H
芳香醛
O R C R’
脂肪酮
O Ar C R
芳香酮
芳香醛酮的羰基直接连在芳香环上。
Nu:—
d+ d-
slow Nu
A-Nu fast
Nu
A
+Nu-
Nu:—
slow
A-Nu
A
d+ d-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_图文
(3)写出合成路线。
若合成仲醇
因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R和Rˊ两个烃基故
所用醛和格氏试剂可有两种选择:(1)断裂
选择RMgX和RˊCHO;O和
若合成叔醇
,可选择三种不同的格氏试剂和
相应的酮来制备。
5.与氨的衍生物加成
氨分子中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后的生成物叫 做氨的衍生物。
必须要先把醛基保护起来后再氧化。
4.与格式试剂的加成 格氏试剂容易与羰基进行加成反应,产物水解后生成相应的醇 。
甲醛与格氏试剂反应生成伯醇:
环己基甲醇 (伯醇)
其它醛与格氏试剂反应生成仲醇:
酮与格氏试剂反应生成叔醇:
例题: 选用适当的原料合成化合物 合成路线分析(1)合成产物为伯醇,因此应选 用甲醛和相应的格氏试剂来制取。 (2)把将要合成的化合物拆分成两个结构单元。
上述反应可以看成是1mol醛与2mol醇分子间脱去1mol水,生 成缩醛。
比如:
分子内也能形成半缩醛、缩醛
OH
HO
HCl
HOCH2CH2CHCHO
OH
CH3OH
HO
O
半缩醛
OCH3
O
缩醛
缩醛化学性质与醚相似,对碱、氧化剂、还原剂都非常 稳定。但在稀酸中易水解生成原来的醛。
利用这一性质在有机合成中常用来保护羰基。 例题:
应用范围:醛、甲基脂肪酮、C8以下环酮
练习: 注意:有机合成反应中制备多一个碳原子的羧酸
这个反应生成的氰醇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例如,丙酮氰 醇在H2SO4作用下发生脱水、酯化反应可得有机玻璃单体:
2.与饱和亚硫酸氢钠(40%)的加成
α -羟基磺酸盐 产物α -羟基磺酸盐为白色结晶,不溶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 溶液中,容易分离出来;与酸或碱共热,又可得原来的醛、 酮。故此反应可用以提纯醛、酮。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
OH CH R '
选择RMgX和RˊCHO;(2)断裂 RˊMgX。
R
OH CH
R ',选择RCHO和
OH
若合成叔醇 R C R'' ,可选择三种不同的格氏试剂和
R'
相应的酮来制备。
5.与氨的衍生物加成
氨分子中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后的生成物叫 做氨的衍生物。
举例: 羟胺 NH2—OH
肼 NH2—NH2
缩醛(酮 ),双醚结构。 对碱、氧化剂、还原剂稳定, 可分离出来。 酸性条件下易水解
醛较易形成缩醛,酮在一般条件下形成缩酮较困难,用 1,2-二醇或1,3-二醇则易生成缩酮。
上述反应可以看成是1mol醛与2mol醇分子间脱去1mol水,生 成缩醛。
比如:
H3C C
H
H OC2H5 O+
H OC2H5
第八章 醛、酮、醌
8.2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
醛、O CC
H
R (H )
酸和亲电试剂进攻富电子的氧 碱和亲核试剂进攻缺电子的碳
涉及醛的反应(氧化反应 ) α H 的反应 羟醛缩合反应
卤代反应
一、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
醛酮分子中的羰基是不饱和键,其中π键比较活泼,容易断裂,可 以和氢氰酸、亚硫酸氢钠、醇、格氏试剂以及氨的衍生物等发生加成反 应。
苯肼
NH2 NH
2,4-二硝基苯肼 NH2 NH
NO2
O2N
这些氨的衍生物可以与醛酮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不稳 定,容易进一步脱水生成相应的肟、腙、苯腙、2,4-二 硝基苯腙。
H
加成
C O + HN Y
OH H
-H2O
C NY
醛酮类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
醛酮类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一、引言醛酮类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反应。
双官能团有芳烃醛或芳醛酮类。
在该反应中,由于原子间共价偶合作用,由芳氧基与另一原子间形成的双键(此处指羟基–氢键)具有相对极性,导致双官能团结合部分之间形成较强的亲核结合并发生加成反应。
二、反应机理(1)碱试剂和醛酮类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中发生反应,构成亲核碱的中间体(主要是(a)构建碱和双醛侧碱及(b)水解中间体发生水解)(2)中间体发生水解,产生亲核加成产物。
2、亲核碱的中间体的构建在一般情况下,醛酮类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时,反应物中的醛或酮都可构建碱介质——亲核碱(以下缩写为CN)。
由于碱试剂存在,当芳氧基受到碱试剂的影响时,原子之间形成共价作用,在双官能团结构中形成共价键——双醛侧碱(也称为亲核结合)。
双官能团结构中和双醛侧碱共存的是两个电子对,其中一个电子对有一个电荷,是双官能团结构电子,另一个电子对有两个电荷,是双官能团特殊结构特异电子。
此处牵涉到元素原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在这两个电子对之间形成相对极性,从而形成芳氧基及其它原子(如碱试剂)间的羟基–氢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醛侧碱(对芳氧基来说是羟基–氢键,对碱试剂来说是质子–氢键)。
3、水解中间体的发生及反应结束双官能团结构中及双醛侧碱形成后,经过电子转移和重新局部还原等反应步骤,此交叉结构的中间体进行水解的步骤,最终形成亲核加成产物,反应结束。
三、总结醛酮类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是一种碱式加成反应机理的常见反应,反应机理主要是双官能团化合物上的羟基–氢键形成亲核碱中间体,并在和水的反应过程中发生水解,最终形成亲核加成产物,反应结束。
醛酮亲核加成反应
与炔化物加成 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不需要制好的炔化物,用末端炔烃和强碱性催化剂如氢氧化钠
与含氮亲核试剂加成 与含氧亲核试剂加成 与含硫亲核试剂加成
一级胺的加成产物失水生成 亚又叫西佛碱
与胺的加成
一个碳上连着一个羟基和氨 基很不稳定,容易失水生成 亚胺
脂肪族亚胺很不容易分解
芳香族亚胺相比较稳定,可 以分离出来
反应需要微量的碱,以增加CN-离子的量
与氢氰酸加成
碱性不能太强,因为最后还需要H+加到生成的O离子上
一般也符合Cram规格一
Cram规则二:
当醛酮的α碳上有-OH和-NHR时,反应物的这些基团与羰 基氧采取重叠构象
斯锐克反应
羰基化合物和NH4Cl和 NaCN反应生成α氨基氰
水解生成α氨基酸
反应物是炔化锂和炔华钠 产物是a-炔基醇
醛酮亲核加成 反应
与含碳亲核试剂加成
碱性条件
与格氏试剂或有机锂试剂加 成
生成多一个烃基的醇
Cram规则一:
反应时羰基氧与金属离子配位,空间位阻增大, 导致羰基氧与a碳上的最大基团呈反式,负离子从 最小基团出攻击羰基碳。
空间位阻大则不能反应
生成α-羟基氰
水解成a-羟基酸 醇解成a-羟基酯
失水成α,β不饱和酸 失水成α,β不饱和酯
可以用来保护羰基
产物是盐,可用来分离
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
是可逆反应,产物分离后可用碱变回
醛可顺利进行,甲基酮也能,芳香酮及其 他位阻大的酮不能
硫醇可用卤代烷和硫氢化钠反应RX+NaSH= RSH+NaX制得
与硫醇的反应
硫醇和醇类似,但比醇亲和性强,乙二硫醇 和醛酮在室温下就能反应。但很难变回原来 的醛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醛和酮 亲核加成反应一、基本要求1.掌握醛酮的命名、结构、性质;醛酮的鉴别反应;不饱和醛酮的性质 2.熟悉亲核加成反应历程及其反应活性规律;醛酮的制备二、知识要点(一)醛酮的分类和命名(二)醛酮的结构:醛酮的官能团是羰基,所以要了解醛酮必须先了解羰基的结构。
C=O 双键中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所以π电子云的分布偏向氧原子,故羰基是极化的,氧原子上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上带部分正电荷。
(三)醛酮的化学性质醛酮中的羰基由于π键的极化,使得氧原子上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上带部分正电荷。
氧原子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氧负离子,它较带正电荷的碳原子要稳定得多,因此反应中心是羰基中带正电荷的碳。
所以羰基易与亲核试剂进行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
O116.5。
杂化键键近平面三角形结构πσ此外,受羰基的影响,与羰基直接相连的α-碳原子上的氢原子(α-H )较活泼,能发生一系列反应。
亲核加成反应和α-H 的反应是醛、酮的两类主要化学性质。
1.羰基上的亲核加成反应醛,酮亲核加成反应的影响因素:羰基碳上正电性的多少有关,羰基碳上所连的烃基结构有关,亲核试剂的亲核性大小有关。
(1)与含碳的亲核试剂的加成 ○1氰氢酸: ○2 炔化物○3 有机金属化合物:C δ酸和亲电试剂进攻富电子的氧碱和亲核试剂进攻缺电子的碳涉及醛的反应 氧化反应( )αH 的反应羟醛缩合反应卤代反应COHCN 羟基睛αC O δδδδCR2R C OH +HOMgX无水乙醚(2)与含氮的亲核试剂的加成 ○11o 胺 ○2 2o 胺 ○3氨的多种衍生物:(3)与含硫的亲核试剂的加成-------亚硫酸氢钠产物α-羟基磺酸盐为白色结晶,不溶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容易分离出来;与酸或碱共热,又可得原来的醛、酮。
故此反应可用以提纯醛、酮。
反应围: 醛、甲基酮、八元环以下的脂环酮。
反应的应用:鉴别化合物,分离和提纯醛、酮。
(4)与含氧的亲核试剂的加成OH SO 3NaSO 醇钠强酸强酸盐 ()NH 2-OH NH 2-NH 2NH 2-NHNH 2-NH-C-NH 2ONH 2-NHO 2NNO 2羟氨肼苯肼二硝基苯肼氨基脲2,4○1水 ○2醇醛较易形成缩醛,酮在一般条件下形成缩酮较困难,用12二醇或13-二醇则易生成缩酮。
有机合成中用来保护羰基。
2.α-H 的反应(羟醛缩合、交叉缩合、卤仿反应)醛、酮分子中由于羰基的影响,α-H 变得活泼,具有酸性,所以带有α-H 的醛、酮具有如下的性质: (1)羟醛缩合有α-H 的醛在稀碱(10%NaOH )溶液中能和另一分子醛相互作用,生成β-羟基醛 ,故称为羟醛缩合反应。
(2)交叉缩合 (3)分子缩合(4)卤代反应和卤仿反应醛、酮的α-H 易被卤素取代生成α-卤代醛、酮,特别是在碱溶液中,R C H ( R' )R COHH O ( R' )O +R''R''OH RCO H O ( R' )R''R''干+H 2O半缩醛 酮不稳定一般不能分离出来缩醛 酮 ,双醚结构。
对碱、氧化剂、还原剂稳定,可分离出来。
酸性条件下易水解( )( )反应能很顺利的进行。
含有α-甲基的醛酮在碱溶液中与卤素反应,则生成卤仿。
若X2用I2则得到CHI3 (碘仿)黄色固体,称其为碘仿反应。
(5)外消旋化3.氧化和还原反应(1)康尼查罗反应没有α-H的醛在浓碱的作用下发生自身氧化还原(歧化)反应——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等摩尔的醇和酸的反应称为康尼查罗反应。
(2)醛的氧化反应醛易被氧化,弱的氧化剂即可将醛氧化为羧酸。
土伦试剂是弱氧化剂,只氧化醛,不氧化酮和C=C。
故可用来区别醛和酮。
○1托伦试剂○2斐林试剂(4)还原反应○1羰基还原成亚甲基○2羰基还原成醇羟基催化氢化:LiAlH4还原:LiAlH4是强还原剂,除不还原C=C、C≡C外,其它不饱和键都可被其还原。
RC H O(R')+ H2热,加压RCHHOH(R')RCHO + 2[Ag(NH3)2]+ + 2OH-4+ NH3 +H2O土伦试剂银镜NaBH4还原:只还原醛、酮、酰卤中的羰基,不还原其它基团。
○3酮的双分子还原(五)不饱和醛酮:不饱和醛酮的分类、命名和制备;α,β-不饱和醛酮的化学性质(加格氏试剂,HCN等);Michael加成,亲核加成反应历程:(简单的加成反应历程,加成——消去反应历程)。
三、习题1.命名下列化合物,立体构型明确的要标明构型。
CH3CH(OH)CH2CHO CH2=CHCOCH3(CH3)3CHCH=CHCHO (1) (2) (3)4,4-二甲基-2-戊烯3-羰基丁烯3-羟基丁醛(4)(5) (6)(7) (8) (9)(10)(CH 3)2CHCH 2COCH 2CHOCH 2CCH 2OClCH 3O CCH 3COCH 2CH 3CHOCHOOH 3HCH 34-(3-氯苯甲酰)甲苯5-甲基-3-羰基己醛 (R)-3-甲基环己酮2-丙酰基甲苯1,3-二甲基丙酮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2z )-3,7-二甲基-2,6辛二烯2.写出下列化合物结构(1)1-苯基-1-丙酮 (2)3-甲基丁醛 (3)邻羟基苯甲醛 (4)对异丙基苯甲酮 (5)3-甲基-2,4戊二酮 (6)5-甲基-4-羰基-2-己烯醛(7)R-3-甲基-2戊酮 (8)3-氯-3-甲基-2-戊酮 (9)3-丁烯-2-酮 (10)4-对甲基环己酮 (11)3-(2-乙基苯基)丁醛 (12)丙酮苯腙 3.填空(1)下列化合物中,羰基亲核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C 。
A. B. C. D.(2)下列化合物中,羰基亲核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D 。
A .B .C .D .(3)下列化合物中能与乙基溴化镁反应,水解后生成2-甲基-2-丁醇的是 B 。
A . B . C . D .(4)下列化合物能与醛反应生成腙的是 B 。
A .B .C .D .ClCH 2CHOClCH 2CH 2CHO Cl 2CHCHO CH 3CHO CH 3CHO ClCH 2CHO CH 3CH 2CHO NO 2CH 2CHOCH 3CHCH 2O CH 3CH 2CHO CH 3COCH 3CH 3COOCH 3NH 2OHNH 2NH2NH 2NHCH 3(5)下列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正确相对活性顺序为 C 。
Ⅰ 甲 醛 Ⅱ 乙 醛 Ⅲ 丁 酮 Ⅳ 丙 酮A . Ⅲ >Ⅳ >Ⅱ >ⅠB . Ⅰ >Ⅱ >Ⅲ >ⅣC . Ⅰ >Ⅱ >Ⅳ >ⅢD . Ⅱ >Ⅰ >Ⅳ >Ⅲ(6)在干燥氯化氢的催化下,乙二醇与醛类反应的最终产物是 C 。
A . 卤代酸 B . 酯 C . 缩 醛 D . 羟基乙醛 (7)下列化合物与氢氰酸反应时, 反应速度最快的为 C . A . B . C. D.(8) 下列化合物中, 可起歧化反应的为 AE , 可发生碘仿反应的为 D .A .B .C .D .E .(9) 格氏试剂与 D 反应的水解产物为三级醇.A. B. C. D.CO COCH 3Cl 3CCHO CH 3CHOCHO CH 3CH 2CHO(CH 3)2CHCHOCH 3COCH 3(CH 3)3CCHO CH 3CHOHCHOCHO CH 3COCH 34.完成下列反应(1)(2)(3)(4)(5)(6)CHOCH 3CHO10%NaOH+CH 3CHO + HOCH 2CH 2OHH +CHO CH 3CH 2CHO稀 NaOHCHO40%NaOHCH 3CHO + CH 3CH 2NO 2C H ONaCHOOHO+(7)(8)(9)(10)(11)(12)(13)(CH 3)2CHCOCH 32NaOHO 265CH 3CH 2COCH 3 + NH 2OH CH 3CHO +CHO 3稀 NaOH 2(CH 3)3CCHO(14)5,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写出所加化学试剂及所出现的实验现象(1)苯丙烯醇,苯丙烯醛托伦试剂(2)戊醛,3-戊酮托伦试剂(3)苯乙醛,苯乙酮托伦试剂(4)环己醇,环己酮肼(5) 苯乙酮,环己酮,苯酚先碘仿(I2/NAOH ),后FeCL3(6)丙醛,丙酮,1-丙醇,甲乙醚先托伦试剂,再加肼,后Na(7)甲醛,乙醛,甲醇,乙醇先托伦试剂区分醛酮,再碘仿分别都区分(8)乙醛 丙醛 丙酮CH 3COCH 3 +NHNH2托伦试剂,再碘仿6.制备(1)(2) 和(3)(4)(5)(6) CH 2CH 2C=CHCH 2CH 2OH CH 3COCH=CH 2CH 3COCH 2COOCH 2CH 3O CH 3CH 2COOH HOOC CH 3CH=CHCH 2OH CH 3CH 2OH CH=CH2COCH3C CH 2CH 3OH CH 3和CH 3O HCCH 2CH 2CH 2CH 2CHO O(7)(8)7..结构推导题(1)化合物A 的分子式为C 6H 12O ,能与羟胺作用生成肟,但不起银镜反应,A 催化加氢得到一种醇,此醇经过脱水、臭氧化、水解等反应后得到两种液体,其中之一有银镜反应,但无碘仿反应,另一种有碘仿反应而无银镜反应,试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及有关反应式。
(2)化合物A (C 10H 12O 2),不溶于NaOH 溶液,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但不与Tollens 试剂作用。
A 经LiAlH 4还原得B (C 10H 14O 2)。
A 和B 都能进行碘仿反应。
A 与HI 作用生成C (C 9H 10O 2),C 能溶于NaOH 溶液,但不溶于Na 2CO 3溶液。
C 经Clemmensen 还原生成D (C 9H 12O ),C 经KMnO 4氧化得对羟基苯甲酸。
试写出A 、B 、C 、D 可能的结构式(3).某化合物A 分子式为C 9H 10O 2,能溶于NaOH 溶液,并能与溴水、羟胺、2,4-二硝基苯肼反应,经LiAlH 4还原后生成B (C 9H 12O 2),A 和B 均有CH 3C CH CH 3CH 2CH 2CH(CH 3)CH 2OHOH OH碘仿反应,用锌汞齐和浓盐酸还原A得C (C9H12O),将C用NaOH溶液处理,再与碘甲烷加热回流生成D (C10H14O),用KMnO4氧化D得到对甲氧基苯甲酸,试推测化合物A、B、C、D的结构式。
(4)化合物A(C5H12O),具光学活性,用K2Cr2O7氧化时得到没有旋光性的B(C5H10O),B与CH3CH2CH2MgBr作用后水解生成化合物C,C能被拆分为对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