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80例

合集下载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速效!(附操作视频)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速效!(附操作视频)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速效!(附操作视频)中医书友会 2022-03-15 06:30中医书友会第3091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I导读:带状疱疹疼痛剧烈,患者痛苦不堪,主要由湿热毒邪阻遏经络所致,刺络拔罐可使湿热毒邪随血而去,明显减轻痛苦、缩短疗程,快来试试。

(编辑/宁佳佳)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作者/姜斌患者,男,66岁,因右侧肩部、前胸、枕部、耳后带状疱疹7天求诊针灸。

患者10天前有过度疲劳、天气炎热睡眠差病史。

疱疹出现后常规口服药+外用药,痛不减,疹不消。

经家人建议遂求诊针灸治疗。

就诊时,患者右肩部、前胸、枕部、耳后均有大片红疱样红疹,胸前部分疱疹破溃结软痂,患者描述疼痛为痛剧,VAS评分10分。

自患病后因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焦虑烦躁,食欲不振,彻夜难眠。

患者既往体健。

诊疗经过:首诊(2013年7月25日)治疗在其疼痛处用三棱针点刺,再在点刺部位拔罐,约10分钟血出尽后取罐。

因患者第二天外出有演出任务,且身体状况良好,故右侧肩部、前胸、枕部及耳后疱疹分批次治。

患者当天晚上通过手机短信反馈,治疗后当晚疱疹几乎全部下去,且剧痛的症状顿消,患者身心舒服且思想负担消失。

10天后,右侧肩部、前胸、枕部及耳后疱疹红色消退,破溃的疱疹及点刺针眼结痂,且部分结痂已经开始脱落,未见新出疱疹。

40天后,右侧肩部、前胸部及耳后疱疹处于愈合状态,疹的结痂完全脱落,皮肤光滑,仅留有疱疹消退后的暗红色疹印。

5个月后,右侧肩部、前胸、枕部及耳后疱疹印迹几乎完全消退,仅前胸治疗前破溃的一小片疱疹遗留有印迹,皮肤光滑,患者对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非常满意。

讨论带状疱疹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疼痛。

表现为局部皮肤知觉过敏、灼热、麻木、针刺样疼痛。

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甚至彻夜难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西医治疗以抗病毒、抗炎、止痛、营养神经为原则,已形成规范化方案。

穴位放血与刺络拔罐为主治疗带状疱疹108例

穴位放血与刺络拔罐为主治疗带状疱疹108例
d sae i rse t e o uain u vy n J p n:te ie n P op ci p p lt s re i a a s v o h Hia a sy ma

临床报道 ・
穴 位 放 血 与刺 络 拔 罐 为 主 治 疗 带状 疱 疹 18例 0
宋 兆普 马 帅统


女7 3例 ; 龄 9~ 3岁 , 均 4 年 8 平 6岁 ; 程 最 短 1d 最 长半 年 ; 病 , 病变部位 : 头面部 1 , 9例 腰背胸部 6 3例 , 腋下 及上 肢 2 例 , 1 其他部位 5例 。所有病例 诊断 均参 照《 用 内科 学》 中带 实 状疱疹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 2 .临床分 型 : 根据我们多年 的临床经验 , 将其分为 3型 : 即① 肝经郁 热型 : 局部皮 损鲜 红 , 热刺痛 , 壁紧 张, 灼 疱 口苦
・1 7 ・ 0
血祛瘀又引瘀血下行 ; 川贝母化痰 散结 ; 菔子降 莱 气 消食化 痰 。
本研究 表 明 , 消瘅 汤 可 改 善 I T患 者 的餐 后 血 G
[] 2 叶任高. 内科学[ . M] 北京 : 民卫生出版社 , 0 :1 . 人 2 180 0 [] 3 李光伟 , 潘孝仁 ,t hn , 检 测人群 胰岛素敏 感性 的一项 新 S p el等. e 指数[ ] 中华 内科杂志 , 9 ,2 1 ) 6 6 J. 1 3 3 (0 :5 . 9 [] 4 潘孝仁 , 李光伟 , 胡英华 , 饮食和运动干 预治疗对糖尿病发病 等.
率的影 响 一50例糖耐量减低 六年前 瞻性观察 [ ] 中华 内科杂 3 J.
志 ,9 5 3 ( ) 18 19 ,4 2 :0 .
糖, 对患者血脂 、 压也有一定 调节 作用 , 血 可改善 胰岛

中药内服配合放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62例

中药内服配合放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62例

中药内服配合放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62例标签:带状疱疹;中药内服;放血拔罐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1]。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2]。

本科于2004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62例带状疱疹患者,均采用中药内服配合放血拔罐疗法。

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年龄18~64岁,男39例,女23例。

患病部位:头面部5例,胸背部27例,腹部20例,会阴部3例,上、下肢7例。

病程3~12 d。

1.2治疗方法1.2.1中药处方生地3 g,沙参20 g,当归15 g,枸杞15 g,麦冬20 g,炒川楝子12 g,八角枫6 g,白菊30 g,生甘草6 g,蜈蚣2条。

加减:疱疹发于头面部者加升麻10 g;发于胸背部者加柴胡10 g;发于腰部者加川牛膝10 g;渗液者加滑石10 g、黄柏10 g。

每日1剂,早、晚水煎服。

1.2.2放血拔罐法用75%乙醇棉球做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由皮损区外缘向中心快速散刺(以刺破水泡为宜),后用透明玻璃火罐吸拔散刺部位5~10 min,取下火罐,用消毒棉球干棉球擦净血迹。

有未刺破或再发水泡者,可反复操作。

以上方法每日1次,疱疹消失后停用。

1.3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疱疹全部消退,疼痛症状消失。

显效:疱疹消退80%以上,剩余疱疹干燥结痂,未见新生疱疹,疼痛症状消失。

好转:剩余疱疹干燥结痂,未见新生疱疹,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无效:疱疹消退缓慢,遗留神经痛,时间>2周。

2效果按疗效标准,痊愈者59例,其中治疗4 d痊愈者6例,5~7天痊愈者37例,7~10 d痊愈者16例;显效3例,其中1例老年患者皮疹早已消失,唯有腹部神经疼痛近15 d;疱疹痊愈,遗留面瘫1例,平均7~8 d痊愈。

针刺夹脊穴结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80例临床观察

针刺夹脊穴结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80例临床观察

针刺夹脊穴结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8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80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针刺夹脊穴与放血拔罐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选取时间为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依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则添加针刺夹脊穴结合放血拔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针刺夹脊穴结合放血拔罐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尽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针刺结合放血拔罐;带状疱疹;临床效果带状疱疹是一种高发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发病后患者常会出现发热、疱疹、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等症状,若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发生,因此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1]。

为此,本文对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针刺夹脊穴结合放血拔罐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疾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叙述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中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共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患者各有4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2.5±4.2)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3.0±4.3)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将0.3g伐昔洛韦给予患者口服,每日2次;普瑞巴林胶囊75mg ,每日口服2次;甲钴胺0.5g,每日口服3次,连续治疗15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针刺夹脊穴结合放血拔罐治疗,治疗时将患者疱疹部位充分暴露,并要做好疱疹部位的皮肤清洁消毒处理,医者用三棱针迅速点刺疱疹部位,快速进出,点刺顺序以早发至新发疱疹,深度达到疱疹底部,然后快速采用灭菌后的玻璃火罐在刚刚点刺部位进行拔罐处理,留罐时间为8分钟左右,起罐后用无菌棉球清理拔出的组织液和血液,同时根据疱疹位置针刺夹脊穴,疱疹在上肢、胸背部,分别针刺胸1-3夹脊、胸1-8夹脊;在腰腹部位置,针刺胸8-腰5夹脊,下肢位置针刺腰1-5夹脊,头面部时用三棱针点刺疱疹 ,点刺时用 1.5寸针斜刺,采用的手法为平补平泻法,行针半小时,每日进行一次治疗,共连续治疗10天。

带状疱疹,一次立刻痊愈绝技——刺血疗法

带状疱疹,一次立刻痊愈绝技——刺血疗法

带状疱疹,一次立刻痊愈绝技——刺血疗法展开全文
方法一
方法:病灶局部常规消毒.用真空罐扣刺疱疹及病变范围, 皮肤微出血.拔出红黄相间的液体.消毒卫生纸擦净.
注意:
1.毒液一定要拔净,一次拔不净,要反复拔,直到干净为止.
2.病变部位一定要拔严,不留空位.
说明;
1.用本方法治疗完毕后,立刻止痛.有的患者病变部位被衣被接触即疼痛难忍,但是在拔罐过程中,只有轻微的拔罐造成的抽吸感.
2.病变部位糜烂的,不需刺,直接拔罐既可.拔完后,
3操作完毕后.我一般不再消毒处理.也无感染的病例.但是,为了操作规范,请大家在运用时,自己掌握.
方法二
1,至阳穴点刺放血加拔罐轻者一次重者五次愈,不吃药打针绝效一百多例未见后一神经疼者。

2,三商穴可治愈带状疱疹
三商穴为少商、中商、老商三穴。

中商在拇指爪甲正中根部下一分许处;老商在拇指爪甲角尺侧一分处。

病例:王某,男,26岁。

三天前右上腹起一簇密集的疱疹,如米粒大,环形如带、有灼热刺痛感。

局部皮肤异常敏感,着衣则痛加剧。

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滑。

针刺三商穴放血,各挤出粘稠血数滴。

针一次后疼痛明显减轻,经治疗数次后病愈。

体会: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蛇盘疮。

本病多因情志不遂;或肝胆火盛、内蕴湿热,外感湿毒之邪所致。

外邪侵入人体,肺经首当其冲,而“肺合皮毛”治应在肺,三商穴属肺,能宣泄肺热、疏散肺经之邪,故能治毒邪入表之带状疱疹。

藏医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藏医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藏医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藏医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各30例,分析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结果患者综合疗效与疼痛减轻时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通过分析发现藏医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强的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的疾病恢复存在不可比拟的作用。

关键词:藏医拔罐放血;带状疱疹;治疗效果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AHZ)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侵犯机体脊神经节所致[1],当感染者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复活使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从而沿着周围神经进入表皮细胞,在皮肤上产生局部红斑、丘集簇性疱疹节段性疼痛,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瘙痒及全身不适等,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

藏医理论认为,带状疱疹是“隆”盛所致,黄水增多引起局部皮肤出现疱疹,疼痛等症状的一种皮肤性疾病,隆病发于皮肤,有欲裂感,入肌肉,肤色变等症状。

目前对该病的治疗通常由西药控制,但临床数据表明,所有方法的总体治疗效果不佳。

藏医拔罐放血在东方医学中已有多年的历史,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选择了60例患者来分析藏医拔罐放血方案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并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1资料与分析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各30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此次实验得到多方认同且排除相关禁忌症患者。

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单纯型:局部疱疹基本无破裂、无渗液、无发热等全身症状、血常规基本正常者。

合并感染型:局部疱疹有破损,渗液、脂痂、甚至脓痂,有发热(体温38℃以上)、头痛、纳差、全身不适等症状[3]。

1.2研究方法治疗组患者充分暴露病变皮肤,选取疱疹分布区皮损处或受损神经节段处,进行拔罐,留罐5分钟左右,罐起后,在罐印处进行常规消毒后,进行刺络放血(罐印深红色,放血宜多;罐印淡红色,放血宜少)。

放血拔罐结合围刺及神灯照射治疗带状疱疹52例

放血拔罐结合围刺及神灯照射治疗带状疱疹52例

放血拔罐结合围刺及神灯照射治疗带状疱疹52例摘要】目的观察同时采用放血拔罐、围刺及神灯照射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 52例患者先放血拔罐,再进行围刺针法的治疗同时用神灯照射。

结果经5-12天治疗后,治愈47例,占90.38%,好转5例,占9.62%,总有效率达100%。

结论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中,同时应用放血拔罐、围刺及神灯照射的方法疗效显著,值得采用和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放血拔罐围刺神灯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沿身体一侧皮神经分布,以呈带状的群簇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

中医认为主要因肝经湿热,外感毒邪所致。

其发病急骤、疼痛剧烈、病程长,患者痛苦万分,夜不能寐,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且极易遗留神经痛。

我们采用放血拔罐结合局部围刺同时应用神灯照射的方法,在门诊治疗此病52例,效果好,疗程短,均未遗留神经痛,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9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4岁,平均47.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9天;发病部位分布:胸背部17例,腰腹部21例,四肢14例。

可见簇集珠串状疱疹,大小不一,基底发红。

2 治疗方法2.1 放血拔罐法:用碘伏常规消毒病变部位,用刺血针在患处头部(支配疱疹所在皮肤的脊神经根)、尾部(疱疹沿神经分布的最末端)及两者中间选2-3个点点刺放血,尽量刺到每个疱疹及皮肤发红的位置,再用闪火法拔罐,留罐10 min。

拔出局部组织液和瘀血,起罐后将未破和新出的疱疹用消毒注射器抽尽组织液,局部消毒。

2.2 围刺法:起罐后,在连成片的疱疹周围消毒,在距离患处周边1cm处用1寸毫针沿皮向心性围刺,每针相距1寸。

进针后行中等刺激的捻转泻法,留针30min。

留针的同时神灯照射。

2.3 神灯照射:针刺后,用神灯垂直照射患处皮肤表面,神灯头部与皮肤表面保持一定距离,温度以患者耐受为标准,避免烫伤。

3 治疗效果3.1疗效判定疗效标准[1]:治愈:皮疹消退,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 ,仍有疼痛。

点刺放血拔罐结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点刺放血拔罐结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点刺放血拔罐结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周缘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1],因每多缠腰而发,中医又称“缠腰火丹”,多因风火、湿毒之邪郁结于皮肤,导致营卫壅滞、经络受阻所致,常以腰肋部、胸部多见,面部次之,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西医多以抗病毒、激素、营养神经等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费用高、副作用多,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们采用点刺放拔罐结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70例患者为本院针灸科确诊带状疱疹患者,病程均小于7天且未经抗病毒及止痛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

年龄12~70岁,平均(51.62±14.98)岁,对照组35例,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21~71岁。

平均(52.28±14.11)岁,两组患者年龄及疼痛程度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排除标准(1)属于带状疱疹特殊类型。

包括眼、耳带状疱疹、泛发型脑膜带状疱疹、无疹型。

(2)孕期及哺乳期妇女。

(3)瘢痕体质。

(4)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原发病或全身衰竭、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有出血倾向患者。

(5)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

2.治疗方法2.1 治疗组点刺放血、拔罐加艾灸治疗,操作方法:患者取暴露疱疹体位,以舒适持久姿势为宜,如卧位、坐位,常规消毒疱疹部位皮肤,用一次性采血针,从最新出现的疱疹部位到新发疱疹部位逐步点刺,除点刺破疱疹将疱液放出,并用干棉签吸干外,并在疱疹之间的皮肤上点刺出血,然后选取大小合适的玻璃罐,用闪火法沿带状疱疹分布区依次拔罐,如分布不均,先拔集簇区的疱疹,后拔散在疱疹,留罐5~10分不等,取罐后,用0.5%碘伏消毒患处,然后点燃两只无烟艾条,沿疱疹所在处采用回旋灸,每次15~20分,点刺拔罐隔日一次,艾灸,每日一次。

刺络拔罐放血、围刺加点刺大骨空穴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刺络拔罐放血、围刺加点刺大骨空穴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刺络拔罐放血、围刺加点刺大骨空穴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目的为观察刺络拔罐放血、针刺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治疗组用刺络放血皮损部位、三棱针点刺大骨空穴挤压出血、围刺皮损周围、针刺夹脊穴、辨证施针针刺相应穴位的方法治疗。

对照组服用西药、半导体激光照射皮损局部的方法治疗。

结果表明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为刺络拔罐放血加针刺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疗效。

标签:带状疱疹;刺络拔罐放血;围刺;针刺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ricking cupping bloodletting,surround needling plus acupuncture bone hole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Beijing Yanhua hospital Acupuncture lansiyang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lood letting puncture and cupping bloodletting method,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icking blood therapy skin lesions,edged needle prick bone hole extrusion bleeding,surround needling method perilesional,acupuncture Jiaji,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cupuncture corresponding acupoints for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taking method of Western medicine,local treatment of lesions of semiconductor laser irradi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 blood letting puncture and cupping Bloodletting plus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has better curative effect.Key word:Zoster;Cupping bloodletting surrounding acupuncture;acupuncture;带状疱疹是由原来感染过的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应用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应用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应用刺血拔罐为主的"顺序组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120例陈泽林1 陈泽谋2(1.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 300193; 2.四川省汉源县中医院 625302)我们应用"顺序组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供同道共享.1临床资料120例中男50例,女70例;发于腰者20例,发于胁肋者40例,发于颈颔部者35例,发于眼眶,眉头,额部者16侧,发于单侧头皮,颈,耳,颧下者9侧;病程最长一周有15例,最短1天有20例;有39例曾接受中西药内服,外敷治疗,有10例曾接受针灸治疗.2治疗方法2.1 用酒精消毒病变处及其周围皮肤;2.2 能吸附火罐的额,颈,肋,腰部,先用梅花针轻叩疱疹,使之出血如膜.叩刺完毕后用闪火法拔火罐,留罐8 -15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2.3 对于眼眶,耳,头皮等处,采用"卧底留针"法.选用30号针灸针按疱疹分布的神经走向,顺行刺入,针体运行于疱疹底肌肉层,留针30分钟,起针后再用皮试器抽尽疱痞里的液体.每日一次;2.4 以上操作完成后,在病变处涂以病毒唑,每日4次;2.5 对疼痛甚者,须用电针及水针.穴位选用阿是穴及患处局部取穴.电针波型选用间隙疏密波,留针半小时至1小时,中间通电2-3次,每次不能超过15分钟,水针用VitB1100mg,VitB12500μg混和,每穴得气后注射1 m1.水针选穴以阿是穴为主;2.6 中药选用清肺解毒汤:大青叶15g,板兰根l5g,紫草根15g,百部15g,草河车15g,贯众15 g,桔梗6 g,甘草6 g,荆芥l0 g,茵陈9 g.3治疗结果共治疗120例,全部治愈.疗程最长l周,最短1天,平均5天.有20例不同程度地遗留有神经痛,坚持用电针及水针治疗半月后.疼痛彻底消失,随访半年未见疼痛复发.4典型病倒穆XX,女, 6岁,回族.1996年8月25 日就诊,家属代诉4日前患者有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现象,未重视.两天前右颈,耳,头发处出现簇集性米粒大小水疱,在某医院给以复方地榆氧化锌油外涂,肌注聚肌胞,病毒唑,口服芬必得,末见任何疗效.今来我处就诊,但见后颈,右侧头皮,耳及外耳道,眉头颌下均有疱疹,大者如蚕豆,疼痛难忍.采用顺序组合疗法,疼痛立止.五天后疱疹完全结痂脱落,偶有阵发性局部刺刺痛.继续运用水针及电针冶疗二周,疼痛彻底消失,随访三月未见复发.5讨论5.1 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带状疱疹发于腰者叫"缠腰龙","腰缠火丹".热盛湿郁,热毒灼营,脾虚湿蕴和气滞血瘀是4种常见临床类型.西医认为是由水痘一一带状疱疹病毒所致.一般均按外周神经走向分布.不管是哪种类型,亦不管疱疹发于何处,均可按上法治疗.忌吃辛辣,羊肉,芹菜,韭菜等发物.5.2 疗效比较由于带状疱疹发病突然,来势较急,来我处就诊的患者均是慕名而来,一般不愿用其他方法治疗,这为我们的比较研究带来一定困难.但我们随机抽查了四川,天津的两个县级以上医院的单纯接受西医治疗的带状疱疹病人,共计66例.这些病人的共同特点是单纯接受西药治疗,由于地区及医生的不同,治疗方法有一定区别,但治疗均用聚肌胞,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及复方地榆氧化锌油外涂等为主,.通过疗程长短,后遗症轻重两项指标的比较.发现这些病人疗程最短5天,最长半月,平均8天,有46例占76.7℅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后遗症.饿我们的疗程最长l周,最短1天,平均5天,仅20例占16.7℅有不同程度地遗留有神经痛,在疗效上有着明显的差别.6结语带状疱疹重者或病程长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后遗症,这是邪毒瘀积所致.刺血拔罐是祛除瘀毒,预防后遗症的最好办法.电针能通络止痛,配合西药维生素营养神经,中药内服参与体内邪毒的清除.多种方法的组合运用,始能有效治疗此急症.总结此病的治疗关键就是:早刺血,早拔罐,早用药,早电针.。

刺血拔罐加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

刺血拔罐加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
备用 。
分发 挥 经穴 和药 物对 疾 病与人 体 的综 合效 应 , 进而 调整 和改 善 机体 机 能与病 变 组织 的病 理状 态 , 使 体 内 的气 血
通畅, 直至 已经 发 生 功能 障碍 的生 理 活 动 恢 复 正 常l _ 4 j , 加快 了神经性 耳 鸣患 者 临床症 状 的改 善 。
通络、 活血通 窍 之功 效 。
最小 1 9 岁, 最大 7 6岁 。病程 最短 4 d , 最长 2 1 d 。 诊断标准 : ① 皮 疹 出 现 前 常 先 有 皮 肤 刺 痛 或 烧 灼
痛; ② 皮 损 多为 绿 豆 大小 的 水 疱 , 呈带状分 布 , 重 者 可
破 溃成 片 , 发 于头面 部者病情 往往 较重 ; ③ 自觉 疼 痛 明显 , 可 有 难 以 忍 受 的 剧 痛 或 皮 疹 消 退 后 遗 留 神
经痛。 治 疗 方 法
单 唾液 酸 四 己糖 神 经 节 苷 脂 钠 与 神 经组 织 有 较 强 的亲 和力 , 可 以通过 血脑 屏 障 , 与 神经 细胞 膜相 结合 , 促
进受 损 神 经 的 功 能 修 复 , 维 护 细胞 膜 上 C a 抖一 Mg 一 ATP酶及 Na K+ - AT P酶 的活性 , 通 过 促 进 各 种 形 态、 生化、 组化、 神经 生理 及 行 为参 数 的改 善 , 最 终 可 以 加速 神 经修 复 , 最大 限度 恢复 原有 的 神经功 能 l - 3 ] 。穴 位 注 射通 过针 刺 和药 物 的双 重 作 用 , 激发经络穴位 , 以充
肤组 织 中的气 血得 以 疏通 , 引邪 外 出 , 祛 瘀 生 新 而 达 治
疗 目的 。
( 辽 宁 省 大 连 普 兰 店 市 中心 医 院 , 1 1 6 2 0 0 )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46例疗效观察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46例疗效观察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46例疗效观察李虎;葛荣生【摘要】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放血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的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配合口服泛昔洛韦、甲钴胺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口服泛昔洛韦、甲钴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配合口服泛昔洛韦、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较口服泛昔洛韦、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更好.【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4(014)008【总页数】2页(P10-11)【关键词】带状疱疹;刺络拔罐;放血疗法【作者】李虎;葛荣生【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阜宁224400;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阜宁224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2.12带状疱疹,中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俗称“蛇串疮”。

西医认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初次感染此病毒后,表现为水痘或呈隐匿性感染。

此后,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沿脊髓后根或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

当宿主在各种诱因刺激的作用下,如恶性肿瘤、外伤、疲劳等作用下,导致免疫功能减退,潜伏的病毒再次被激活,生长复制,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生炎症或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病毒沿着神经纤维传播到皮肤,出现群集的水疱[1]。

中医认为此病系因情志内伤或饮食失节,而致肝胆火盛,脾经湿热内蕴,复因外感火热时邪,毒热交阻经络所致[2]。

刺络拔罐就是先用针刺患病部位及经络处至出血,然后拔罐,利用罐中负压吸出瘀血,有祛邪解表、泄火解毒、祛瘀通络、调整气血等功效。

笔者采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46例,疗效比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90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刺血拔罐为主治疗带状疱疹

刺血拔罐为主治疗带状疱疹

刺血拔罐为主治疗带状疱疹
初起皮肤潮红,出现水疱,簇集成片,互不融合,排列成带状,伴有剧烈的神经痛;后期水疱干燥,结痂,脱落,遗留暂时性的色素沉着。

多发于腰部、腹部和胸部。

笔者采用点刺放血加拔罐为主治疗此病获得较好效果。

选用七星针一枚、三棱针一枚、玻璃火罐4~6个、消毒纱布若干。

选穴为患处周围、耳部风溪穴(于耳轮结节前方指区和腕区之间)和相应部位敏感点。

操作:先针患处周围,后针耳穴。

患处皮肤充分暴露,碘伏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绷紧患处周围皮肤,若局部小红点(水疱)散在且少,可提捏局部皮肤,右手握七星针后端,食指压在针柄上,使用手腕之力,快速叩刺患部周围皮肤,使皮肤隐隐出血。

术后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

起罐后用纱布将污血擦净;再用按压法找出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和风溪穴,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部穴位,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挤出少许血液用干棉球拭去。

每日1次,耳部穴位左右轮换。

典型病案:刘×,男,39岁。

4日前曾有感冒症状,左侧腹部及右上臂内侧皮肤刺痛1日。

查局部皮肤有数个小红点,触之刺痛,苔黄腻,脉弦滑数。

腹部用七星针围刺拔罐后,在罐内又出现三个红点。

臂部用同样方法但未出现新红点。

最后施三棱针点刺耳穴。

次日痛减,2次痊愈。

带状疱疹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邪,湿热蕴蒸侵淫肌肤经络而发。

采用刺血拔罐加耳穴点刺治疗该病确有良效,尤。

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应用 S P S S 1 3 . 0对 所 收集 数 据 进 行 统 计
引发 内耳功能 障碍 、 疱 疹后 遗神 经痛 等后遗 症 , 若带 状疱
疹病损发生 于眼部 , 可能引起 全眼球炎 , 甚 至脑膜炎 , 病后
出 现视 力 下 降 、 失明 、 面瘫 等 严 重 的 后 遗 症 , 影 响 患 者 的 正
水清理皮损及 叩刺的皮肤 , 0 . 2 %活力碘 乙醇液 消毒 , 待干 后在 叩刺 的皮肤及皮损处均匀 撒上诺 氟沙星粉 剂 , 涂 药时 动作应轻柔 , 将药 物薄 薄地 涂于皮肤 上 。之后应对 患者 进行健康宣教 , 告诉 患者带状疱 疹的发病 原 因、 常见症 状 、 病程及护理方法 , 帮助患者保持 心情愉快 , 积极 配合 治疗 , 指导患者急性期多休息和 多饮水 以加 快毒素 的排泄 , 多吃 新鲜蔬菜水果及 高营养 , 高维生 素 , 清淡食 物 , 忌食 油腻辛 辣 的食 物。提醒患者注意休 息 , 减少摩擦 及保持皮 疹洁净 干燥 , 防止感染 。 1 . 4 观察指标 一个疗程后 , 对 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
起来 , 使受 侵犯 的神经和皮肤 产生强烈 的炎症 。带状 疱疹 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处常首先 出现潮 红斑 , 很快 出现粟粒 至黄豆大小 的丘疹 , 簇 状分 布而 不融合 ; 皮 损沿 某一 周 围 神经呈带状排列 , 多发 生在 身体 的一侧 , 一 般不 超过 正 中 线 。带状疱疹 以老年人发病居 多 , 春秋季 节多见 。该 病易
常生活。为了更好 的治疗 带状疱疹 , 减轻 病痛 为患者带来 的不便 , 将对刺络放血配合拔 罐治疗在 治疗带状 疱疹上 的
疗 效进 行 分 析 。 1 资 料 与 方 法
者治疗 后的病愈情况 , 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以评定疗效。 选取 2 0 1 2年 4月 一 2 0 1 4年 6月确诊为带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80例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80例

调 和机体 气血 阴 阳平 衡 ,主整体 凋 作用 ;拔 罐放 m属
于局部 近治作 用 。有 助 于局部坏 血速 fH.促进 局 郎组 织
恢 复 ,加快疾病恢 复 ,缩短病程 。
收 稿 日期 2Ol8—07 2H
· 832 ·
浙 江 中 医 杂 志 2018年 1 1川 第 5:{卷 第 1 1期
针 刺结 合刺 络拔 罐治疗 急性期 带状 疱疹 8O例
戴 慧峰 李 成 国 陈 菊 宝 叶 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浙江省 长兴 县 中 医院 浙江 长 兴 313100
关键词 急性期 带状疱疹 拔罐 放血 针 刺
笔者 临床采 用针刺 结合 刺络拔 罐治疗 急性 期带 状 疱疹 (肝经郁热 证 )80例 ,疗效 显著 。现整理报道 如下 。 1 一般资料
80例患 者均来 自2017年 1月至 2018年 3月本 院针 灸康 复科 门诊 ,其 中男 32例 ,女 48例 ;年龄最 小 12岁 , 最 大 72岁 ,平 均 45.4±12.8岁 ;病程 最 短 6.5小 时 ,最 长 9天 ,平 均 3.1± 1.7天 。 2 治 疗 方 法
肠 经脉 中 ,属于经外 奇穴 ;小肠 与心 相表 ,心 经属 火 ,
主血 脉 ,刺之 放 血能 泻心 火 ,义可 活血化 瘀 通经 络 龙
头 、龙尾是指疱 疹 延伸方 向的 始末 ,在其疱疹 发 部位
的前 (龙头 )与后 (龙尾 )刺破 }f{If lt. 加 火罐拔 尽 I札.
此 法控制 了病势 的发展 。俗称 “截法”笔者 认为 ,针刺以
l天
2~4天
5—6天
7人
图 1 急性 期 带状 疱疹 治疗 分 时图

放血疗法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放血疗法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2014年2月第33卷第2期 ·135·文章编号:1005-0957(2014)02-0135-02 ·临床研究· 放血疗法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郑智,魏文著,文胜(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东莞 523721)【摘要】目的观察放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脱落2例),治疗组34例采用刺络放血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针刺治疗,治疗后第3、7、15天评价VAS评分,进行疗效对比,并于治疗后比较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出现减少,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7、15天VAS评分均持续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2.9%和8.8%。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放血疗法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与针刺治疗比较,在镇痛作用方面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并能有效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关键词】疱疹,带状;刺血疗法;拔罐;针刺;VAS评分【中图分类号】 R246.7 【文献标志码】 A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2.0135Clinical Observations o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by Bloodletting plus Cupping ZHENG Zhi, WEI Wen-zhu, WEN Sheng. Guangdong Dongguan Tangxia Hospital,Dongguan 52372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cupping therapy for herpes zoster. Method Seventy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two groups (two patients dropped out). The treatment group of 34 patients received pricking bloodletting therapy plus cupp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34 patients, acupuncture treatment. At 3, 7 and 15 days after the beginning of treatment, the V AS score was recorded for a comparis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The incidences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were compared after the end of treatment. Result The V AS score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 V AS score decreased continually At 3, 7 and 15 days after the beginning of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s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the two groups were 2.9% and 8.8%, respectively.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91.2%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hich was higher than 70.6%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acupuncture, bloodletting therapy plus cupping produces a quicker analgesic effect and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n herpes zoster and, moreover, it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Key words] Herpes, zoster; Pricking bloodletting therapy; Cupping; Acupuncture; V AS scale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80例

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80例

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80例
宋素艳;张晓玲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11(032)007
【摘要】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带状疱疹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在疱疹所在部位刺络放血拔罐.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针剂输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分别为95.6%和86.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促进疱疹痊愈和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总页数】2页(P892-893)
【作者】宋素艳;张晓玲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校医院中医科,唐山,063000;唐山市中医院,唐
山,0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2.12
【相关文献】
1.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分析 [J], 李志勇
2.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研究现状 [J], 王立娟;张晓钢;李倩;费文荣
3.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杨扬
4.清热止痛汤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J], 齐晓琳;宋业强
5.脉络宁复合液硬膜外阻滞与针灸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J], 李兵;李东岳;支满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肝解毒活血方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80例

清肝解毒活血方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80例

清肝解毒活血方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80例韩玉红【摘要】目的:探讨清肝解毒活血方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阿昔洛韦片及维生素B1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肝解毒活血方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清肝解毒活血方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7(014)002【总页数】2页(P78-79)【关键词】清肝解毒活血方;刺络拔罐;带状疱疹;疗效【作者】韩玉红【作者单位】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滑县 456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5.9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主要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于体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等后,病毒会再次生长繁殖,逐渐移至皮肤,受到侵犯的皮肤会产生强烈炎症反应,产生水疱、脓疱等,并且会伴有明显疼痛感[1]。

此类疾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症状、止痛、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目前常规西药治疗虽可有效消除症状,但长期治疗容易出现耐药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2]。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历史悠久,副作用少。

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给予清肝解毒活血方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结果示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46例。

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51.08± 8.37)岁;病程1~11d,平均病程(3.15±1.22)d;病变部位:头面5例、颈3例、前胸上肢3例、背部腰腹部15例、下肢8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51.17±8.25)岁;病程1~12d,平均病程(3.21±1.17)d;病变部位:头面7例、颈5例、前胸上肢6例、背部腰腹部18例、下肢10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8 1 9~】 1 人 2 0 :4 5
( 稿 日期 2 0 0 收 0 9— 6一l ) 1
社 ,0 1 2 2~2 3 2 0 :9 9.
雷公 藤作 为抗风 湿主要 药物 ,其免 疫抑制 作用 已被许 多研究 证实 口, 1对类 风湿 患者关 节疼 痛 、 晨僵 、 节血 关 管翳 形成 , 骨质破 坏有较 好 的治疗作 用 , 因其能 使部 分
患者 白细胞减 少 ,故方 中配鸡 血藤 不但能 养血通 络 止 痛 , 能使 白细胞 升高 , 还 减少 雷公 藤 的不 良反应 ; 风 青
热邪毒 ,导致肝胆郁热或脾经湿热 ,蕴结于肌肤 ,经脉阻滞所
致 。 血 拔罐 法 使 邪 有 出 路 , 迅速 泻 热 排 毒 , 气 血 畅达 , 则 放 能 使 通 不 痛 。 然此 法 引 起 皮 肤继 发 感 染 的 机率 很 小 , 虽 治疗 后 一 般不 需
特 意 护 理创 面 , 应 注 意局 部 切 勿 受到 污染 , 但 勤换 内衣 并 保持 乐
5 % 以下 , 出现 的 红斑 、 0 新 丘疹 多 , 疼痛 无 缓 解 。
2 结 果
8 0例 , 临床 疗 效 显 著 。现 报 告 如 下 。
1 资 料与 方 法
11 临床 资料 .
本组病 例均符 合 《 临床皮肤性 病诊 断与 治
8 O例 经 3次 治 疗 后 ,痊 愈 5 8例 (2 5 % ) 7 .0 ,显 效 l 5例
中 国 中医 急症 2 1 0 0年 2月 第 l 9卷 第 2期 JT M. e. 0 0 V 11 N . E C Fb 2 1 , o.9,o 2

23 ・ 7
点 。 虚为气 血 、 本 阴阳 、 脏腑 亏损 , 标实 为外感 风寒湿 热 之 功 , 能使痹 证顽疾 得 以康 复 。 故 目前 西 医治疗类 风湿 之邪 , 日久 则 内生痰浊瘀 血之 患 , 深入骨骱 , 胶着 不 解 , 引起 全身关 节痛 楚 、 肿胀 、 僵硬 、 形 、 动受 限 。所 以 畸 活 关 节炎 主要 以消炎镇 痛 和免疫抑 制剂类 药物合 用 ,有
洁皮肤 , 随后再施拔 罐治疗 1次 , 最后清洁 皮肤 , 消毒后用酒
精 纱 布 覆 盖 疱 疹 创 面 ,用 胶 布 或 绷 带 固 定 。 隔 日治 疗 1次 , 3
次为 1 程 。 疗
观心态 , 注意休息 , 宜饮食清淡 、 忌海鲜辛辣发物 。如疼痛剧烈 , 影响休息 , 亦可暂予镇痛剂治疗。 本方法简便 、 实用 、 安全 、 经济 ,
疗 》 中带 状 疱疹 的诊 断 标 准 ; 除 有血 液 病 、 尿 病 、 瘤 、 1 排 糖 肿 器 官 移 植 病史 者 。 O例 中 , 性 2 8 男 8例 , 性 5 女 2例 ; 龄 7 8 年 O岁 ; 病 程 1 7 ; 变在 头 、 、 胸 、 ~d病 颈 前 上肢 2 例 , 部 、 腹 部 4 5 背 腰 O

定治疗 效果 1 。但我 们 以顽痹 通合 七情散 治疗类 风
我们 治疗 以祛风 除湿散寒 、 养血 活血通 络为 主 。 顽痹通 湿 性关节 炎 , 疗效 明显 优于 西药 , 良反应少 , 明 中 不 说 方 以桂枝 、 秦艽 、 独活 、 附子 、 川乌 、 草乌祛 风 除湿散寒 医药治疗 类风湿 关节炎 疗效 确切 , 得推 广 。 值 通阳, 黄芪 、 自术 、 草 、 甘 白芍 、 当归 、 熟地 黄 、 血藤 益 鸡 气养 血扶正 , 知母 滋阴清热 , 制约 附子辛 热之性 ; 中 其
参 考 文 献
【 】 周翠 英 , 素芹 , 新莉 , . 湿病 中西 医诊 疗学 【 . 1 孙 傅 等 风 M】 北 京 : 国 中医 药 出版 社 ,98 2 1 2 2 中 19 :4 ~ 4 . 【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 生部 . 2 中药 新药 临 床研 究指 导原 则 【 . M] j 京 : 国医 药科 技 出版 社 ,9 3 20~2 4 E 中 1 9 :1 1. 【】 施桂芙 , 3 主编 .关 节 炎概 要 【 . 京 : 国 医药 科 技 出版 M] 北 中
尤 其 适 合 基层 推 广 应 用 。
1 3 疗效标准 .
痊愈 : 水疱结痂 9 %以上 , 5 无新 出现的红斑 、




【 ] 杨 安 波 , 东红 , 麒 , 1 杜 路 主编 .临床 皮 肤 性 病 诊 断 与 治疗 【 .北 M】
1重庆市 中医骨科 医院( 重庆 40 1 ) 00 2 2重庆市武 隆县人 民医院( 隆 40 0 ) 武 0 50
藤含有 青藤碱 , 为吗啡结 构类药 物 , 具有 吗啡药 物相 似
【】 尹培达 , 步云, 4 余 主编 .风 湿 病 [ . 京 : 学 技 术文 献 M】 北 科
出 版社 ,9 94 1 19 :3 .
的药理 作用 , 痛作 用 明显 , 镇 但无 成瘾性 , 同时还具有
抗炎作 用 阻 。七情 散取其 善行 之力 , 】 攻坚 破 积 、 通络 散
( 稿 日期 2 0 0 —2 ) 收 0 9— 5 4

临 床 报 道

放血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 8 例 O
梁 开 信 周 德 生
中 图分 类 号 : 72 1 文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4—75 2 1 )2 27~ l R 5 . 2 B 10 4 X(0 0 0 —0 3 O
例 , 部及下肢 l 臀 5例 。
(8 7 % ) 1 .5 ,好 转 7例 ( .5 ) 87 % ,愈 显 率 9 . 5 ,总 有 效 率 12 %
1 0. 0% 。 0 0
3 体

带 状 疱 疹 临床 表 现 为 疱疹 成 簇 , 痛 剧 烈 。 疼 本病 多 因感受 风
12 治 疗 方 法 8 均 采 用 放 血 拔 罐 法 治 疗 。 常 规 消 毒 患 . 0例 处 后 , 梅 花 针 叩刺 患 部 使 之 出血 , 用 三 棱 针 沿 带 状 疱 疹 方 用 或 向划 一 破 口 , 涉 及 疱 疹 边 缘 , 根 据 病 变 范 围迅 速 加 拔 适 宜 要 后 大 小 的火 罐 ,以拔 出瘀 血 , 3—5 i 罐 后 , 消 毒 干 棉 球 清 a rn起 用
【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放 血拔罐
带状疱疹是 由水痘 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的急性炎症性皮肤
病 , 主 要特 点 为 水痘 一 侧 周 围 神 经呈 群 集 带状 分布 , 有 明 显 其 伴
神经 痛 , 程一 般 为 2~ 病 4周 。 笔者 采 用 放 血拔 罐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丘疹 , 痛 消失 。 效 : 疱 结 痂 8 % 以上 , 新 出现 的红 斑 、 疼 显 水 0 无 丘 疹 , 痛 明显 缓 解 , 需 镇 痛 剂 。好转 : 疼 无 水疱 结 痂 5 % 以 上 , 出 0 新 现 的红 斑 、 丘疹 少 , 痛 有 所 减 轻 , 需 镇痛 剂 。无 效 : 疱 结 痂 疼 无 水
【 ] 董 怡 .面 向 2 世 纪 的我 国风 湿 病 学 【】 5 1 J.中华 风 湿 病学 杂
志 20 ,( )6 0 15 1 :.
结 , 风寒湿痰 浊俱 去 , 络得通 , 使 经 络通则 痛止 。 药相 诸 合 , 奏祛风 散寒 除湿 、 共 养血 活血 通络止 痛 、 正 固本 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